一品江山是三戒大师创作的完结穿越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 | 书号:48758 时间:2019/8/21 字数:3518 |
上一章 第二九三章 伟大的起点(下) 下一章 ( → ) | |
- 沿着南盘江,到了红⽔河。红⽔河自古就是大西南南下出海的便捷通道,但与南盘江不同的是,这里⽔深、坡陡、多暗礁险滩,使过船如同玩命,向来只有最优秀的船老大,才敢挑战全程。且只能通航五十料左右的船只…‘料’为宋朝计量船大小的单位,一料等于一石。 而且铜船笨重难以 ![]() ![]() ![]() 红⽔河段的工程难度,又比南盘江段大了许多。除了设立陡门之外,还得拓宽河道,整治险滩。一路考察下来,最后敲定了⾜⾜四十三处,要想在一个枯⽔季完工,其难度可想而知。 站在岸边的⾼石上,望着滔滔拍岸的红⽔,陈恪沉声对左右道:“明年,必须要将滇铜运出来,不然会出大事的。”要知道,他筑东川城、修河道、乃至出兵大理城的钱,都是以云南蔵有天量的铜矿银矿,从投资者手中募到的。 为此,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法,堪称划时代的。 首先,他利用官家和相公们的无知,又凭自⾝的影响力,说服了青神财团和蓝帽商会,使汴京钱号斥巨资买下了大理十年的采矿权。 但是汴京钱号也是初创,而且还有十三行铺的沉重款贷包袱没有消化,不可能独自承担巨额的战争款贷。事实上,在东挪西凑,竭尽全力,支付了出第一期的款项后,汴京钱号便要靠将矿权分包出去,来筹集年底支付的第二期款子了。 第二期款子也不大要紧,因为侯义和张俞两人就要吃下一半,还尽力游说汴京和蜀中的商人接盘。他们和陈恪一直保持着信件往来,据说已经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可是再往后的款项,就必须指望更多的大户、富商来出钱了。然而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是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给别人,二是让别人把钱拿给你用。所以包括张俞、侯义等人在內,都对陈恪的筹款计划没什么信心。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陈恪并不指望通过采矿挣钱…尽管这将是很钱赚的营生,但限于此时的生产力⽔平,注定了采矿只能细⽔长流。至少在起初数年中, ![]() 无论什么年代,出兵、得国、筑城、修河…都是能把家国都拖垮的浩大投⼊,遑论一个小小的汴京钱号,加上些许掉进钱眼里的商人。如果所有的本钱都自己掏,把他们榨⼲了也远远不够。 但在陈恪这个二世为人的家伙看来,做生意,哪能只用自己的钱投资呢?可是,在这个缺乏金融工具的年代,没有投行、没有股市,上哪里去找那么多钱呢? 苦思冥想之后,陈恪决定,自己发债券换钱! 哪怕是在大胆的一赐乐业人看来,这件事也不可思议。你汴京钱号算哪 ![]() 但陈恪坚持要这样做,为此,他甚至搬出了与一赐乐业人的密约,庒住了蓝帽商会的反对声。青神财团这边,也是全凭着对他的盲目信任,才表示支持的。 不过钱昇在信上说,钱号的股东和雇员们普遍认为,他可以运用強力发行债券,可没法強迫别人去认购,所以都难免信心灰暗。 而事实上,债券的发行确实很惨淡,在最初的一个月里,只认购出去不到十万贯。 ~~~~~ 陈恪反复写信安抚股东,劝他们少安毋躁,只消静观其变,情况会好转起来的。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了。那些小股东们甚至嚷嚷着要退股,连累着汴京钱号的现金流也不稳了。一时间谣言四起,颇有风雨飘摇之态。 幸亏当时陈恪远在大理,而不是在愁云惨淡的汴京城,否则他会被陷⼊恐慌的股东们,活活烦死的… 然而,艰难的熬过一个月后,情况的就好转了。很快,债券销售升温,继而陷⼊了狂疯的抢购中…那些对他们原先避之不及的达官贵人,突然掉过头来,争先恐后的把钱往汴京钱号送。 为了买到债券,他们的仆人在钱号门前昼夜排起了长队,管家则把汴京钱号股东家给围了起来,争着请客吃饭逛窑子,就指望着能走个后门。 一时间,汴京钱号的债券,成了汴京城中最受追捧的东西。不仅街头巷尾在热议,就连皇宮里的官家,也忍不住问诸位相公:‘你们买了么?’ 相公们颇为尴尬的答道:‘不太清楚,好像家里是买了点…’ 情况彻底逆转,数月之內,汴京钱号的债券便告罄,筹集资金达七千万贯之巨,不仅轻松支付一应款项,且钱号还可以进⼊迅速扩张期。 所有知情人,都对陈恪佩服的五体投地,纷纷写信追问着,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事实上,陈恪不过是看准时机,进行了一场成功的概念炒作。 回溯一下,朝廷的官家和相公们,同意陈恪大胆的出兵计划,主要并非开疆拓土的 ![]() ![]() 但事实上,大宋朝的达官贵人、富贾巨商手里超级有钱。因为大宋朝一方面商品经济十分发达,但另一方面,商品生产却很不发达。这导致大户们在贸易中赚取的货币,缺乏投资渠道,所以只有少部分以生产资本的形式,投⼊扩大再生产,大部分则被作为一般财富贮蔵,而退出流通领域。 而且持续不断的钱荒,又使铜钱的实际价值不断升值,就更加促使人们储蔵货币了。 ![]() ![]() 早在打大理主意的时候,陈恪便知道,若能把东川的铜矿和银矿为大宋所用,钱荒的情况将出现逆转,大巨的机遇也蕴蔵其中——如今,大理有远超天下十倍的铜矿和银矿的消息,已经传遍国全。又有朝廷出兵、大理归附为佐证。让最保守的怀疑论者,也不得不相信,大理肯定是产铜和银的。 当然,大户们有自己的眼线,更打探到许多的內幕,比如朝廷在建筑宏伟的东川城,并即将疏通一条出滇的⽔路。这一切的迹象表明,滇铜和滇银确实存在!而且,外运的条件已经具备! 人们自然由此相信钱荒将不复存在,窖蔵起来的铜钱即将面临快速贬值的危险。若想资产保值,他们有两条路可选,一是把铜钱换成金子继续窖蔵…因为据说大理只产铜和银,并没有金子,所以虽着铜价和银价的下行,金价必然上升。 二是立刻把钱用于各项投资。但前面说过,大宋缺少投资渠道。这时候,拥有大理十年开矿权的汴京钱号,自然成了广受追捧的对象…在传言中,大理的价值被不断夸大,到了后来,在大宋人看来,那就是一座座挖之不尽铜山银山!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汴京钱号创造 ![]() 还有很多大户,提出想要⼊股。但陈恪考虑到实际并未成 ![]() ~~~~~~~ 当然,巨额举债必然带来巨额的利息。本年年底开始,汴京钱号要支付的各项尾款家利息,每年都⾼达千万贯以上,更别提五年后还要还本。 庒力虽然沉重,但只要滇铜滇银能按时运出大理,就问题不大…陈恪并不指望这些银和铜本⾝能有多大收益,事实上,因为⾼昂的投资在先,前期是要不断折本的。 但只要能看到真铜⽩银源源不断,市场就会保持对‘大理概念’的信心。在后世,有‘信心比⻩金还值钱’的说法,在宋朝同样适用。汴京钱号可以很轻松的借新债换旧债,使现金流源源不断,直到铜矿和银矿真正盈利。 不过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一切的前提,都建筑在信心上。如果市场失去信心,恐怖灾难将不可避免… 所以,滇铜必须在明年,运到汴京去!就算⽔路仍然不便,靠人力畜力也要做到! -------------分割------------- 一眨眼,到了月底了,有没有可怜几张月票的…(。如果您喜 ![]() ![]() ![]() |
上一章 一品江山 下一章 ( → ) |
逆袭唐末之枫王爷勇猛:王美人谋:狂妃古灵精怪的太妙手易容之庶迷糊王妃凰尊天下凤倾九国绝色宠妃:王非我傲世 |
三戒大师的免费穿越小说《一品江山》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一品江山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一品江山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