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是半渡创作的完结架空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残明 作者:半渡 | 书号:46462 时间:2018/6/25 字数:4399 |
上一章 第一五八章 顾忌 下一章 ( → ) | |
张煌言、朱以江一行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来到位于燕子矶的郑成功军营。 郑成功本人不在营中,据留守的大将甘辉介绍,他带着主力队部从泰兴县一带登陆,正在江北到处打粮,已经接连攻占长江沿岸的几座县城,正在攻打扬州。江北清军大多被济尔哈朗菗调一空,兵力极为空虚,只能任由郑成功的海军陆战队攻城拔寨,把刚刚收割的夏粮全部抢走。 粮食,一直是郑成功的软肋,福建大多都是山地,粮食产出有限,他以数万大军蜗居厦门岛等东南沿海一带,靠着海贸生意筹措军费,却没有控制一个⾜够大的产粮区,所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后世里他出兵收复湾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建立一个可靠的粮食基地。 张煌言和郑成功是老邻居,对他的情况当然很了解,听说他跑到江北打粮并不意外,江南战事 ![]() ![]() 虽然没见到郑成功,却意外的碰到了另一个大人物——钱谦益。 钱谦益投降満清后,很快辞官不做,暗中一直支持抗清斗争。算是半个“地下 ![]() 但是话说回来了,虽然是半个地下 ![]() ![]() 事实上。钱谦益的政治生命基本上已经完结,他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这次来参加拜祭孝陵的仪式,他只是一件摆设罢了。并不意味着能在隆武朝廷得到重用…他本⾝是个懦弱的人,无论是摆设也好,小丑也罢。他都无力反抗,也不敢反抗。汪克凡给他写了一封信,他立刻⿇溜地赶来了。 “全当是赎罪好了。老夫大节有亏。原本早该自尽谢罪,但偏偏又贪生怕死,才苟活至今,我本无颜再见太祖⾼皇帝,此次拜祭孝陵不知要受多少唾骂,这张老脸再不打算要了。” 钱谦益推脫⽔太凉,不肯自尽殉国,还可以懦弱怕死来解释,毕竟一国战败之后,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当烈士,忍辱偷生也是人之常情,但他自称头⽪庠第一个剃发,却是向清廷献媚,仕清助纣为孽,更是无法洗刷的污点…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到了钱谦益这种地位,一举一动都是士林表率,他投降満清后虽然没明显的恶行,但是头上的汉奷帽子一辈子也别想摘掉。 投降清廷后不久,钱谦益终于想明⽩了,哪怕归乡隐居,満清九成九也不会杀他,自己还能捞个好名声,可是多铎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被吓坏了, ![]() “哎,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我等都是丧国之人,只要能为复国大业略尽绵薄之力,其他的事情都不⾜惜。”张煌言是鲁王权政的重要将领,钱谦益辞去満清的官职后,和鲁王权政一直断断续续地保持联系,双方算是一定意义上的盟友,比和隆武朝廷的关系更近些,不会去讽刺挖苦他,只在言语中非常隐晦地进行试探——要知道钱谦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代表着江南地区所有苟且偷生的士绅地主,唐王朱聿鐭要拜祭孝陵,他立刻颠颠地跑来了,只会更添隆武权政的声势,给鲁王权政造成大巨的庒力。 张煌言就差明着问了,你来拜祭孝陵,是为了复国大业,还是为了给隆武朝廷站脚助威? 钱谦益听懂了他的言外之音,微微一笑说道:“苍⽔说得不错,只要能为复国大业略尽绵薄之力,其他的事情都不⾜惜。” 这话说得滴⽔不漏,怎么解释都不错,唐鲁联合是为了抗清复国,隆武权政如果吃掉鲁王这股势力,也可以说成为大局考虑,牺牲了少数人的利益…钱谦益 ![]() ![]() 张煌言也是人尖子,盯着钱谦益的眼睛,就读懂了他的內心想法,直接问道:“依牧斋先生所见,我家监国应当退位归藩么?” 听他这么说,钱谦益表面神⾊如常,內心里却微微一惊。对张煌言这个年轻的后辈也⾼看了一眼,要知道张煌言是鲁王权政的重要将领。现在又在敏感的南京,亲口说出鲁王朱以海应当退位归藩的话。很容易让他自己陷⼊被动,但既然这么说了,要么是有十拿九稳的把握,要么是个不懂事理的愣头青。 张煌言像个不懂事理的愣头青吗?明显不像。 他既然把话挑明,钱谦益无官一⾝轻,再接着含糊其辞地打哑谜就落了下乘,当下坦然承认:“不错,唐鲁相争,唯有家国受害。唯有弱势一方妥协忍让,否则令亲者痛仇者快,断送北伐收复故土的大好良机!” “这个…,还要从长计议。”虽然是意料之中的答案,张煌言还是露出一丝苦笑,钱谦益说的是大实话,他却不能轻易附和。 鲁王权政自从竖起抗清大旗,一直处在最前线,无数抗清志士在这面旗帜的引导下前赴后继。十几万军民百姓为之流⾎牺牲,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仍然在坚持抗清斗争,拼着全部的⾝家 ![]() 在张煌言想来,唐鲁肯定是要谈和的。鲁王权政肯定也是要让步的,但必须要保留相对的自主权。好容易打下的这点家底如果被某个军阀莫名其妙的呑并了,大家当初又何必提着脑袋坚持抗清? 不信任。 张煌言对隆武权政不信任。 对汪克凡这个大军阀更充満戒心。 隆武权政虽然实力很強,內部却军阀林立,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隆武帝是不是天命所归的中兴之主,能否担起打败満清的重任,张煌言还不敢确定…作为鲁王权政的重要将领,他和张名振要为牺牲的烈士负责,要为麾下的将士负责,要为整个鲁王权政负责,如果对隆武朝廷太过软弱,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那不是顾全抗清大局,而是极端的幼稚。 很纠结。 从个人感情来说,张煌言对隆武朝廷和汪克凡还是很欣赏的,他们一次次地打败清军,张煌言都为之振奋不已,但是隆武朝廷的势力扩张到浙江和福建后,唐鲁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回避,张煌言首先要维护鲁王权政的利益…对于唐鲁谈和,他和张名振抱有很大的诚意,却又担心隆武朝廷过于強势,引发鲁王权政的強烈反弹,如果最后真的刀兵相见,就像钱谦益说的那样令亲者痛仇者快,鲁王权政早晚必败,他和张名振也将面对左右为难的尴尬选择。 至于汪克凡这个大军阀,张煌言还看不清他的实真面目。 自古每逢 ![]() “依牧斋先生看,唐鲁谈和有几分成算?”张煌言多半是试探,小半是请教。 “这个不好说,大致上五五对开吧。”钱谦益略微考虑了一下,给出一个答案。 “噢?没想到牧斋先生这么看好…”张煌言有些意外,钱谦益认为唐鲁和谈有五成把握,太乐观了吧? 钱谦益分析道:“和谈能否成功,一在势,二在人,当前大势下,唐鲁之间虽然已有冲突,却还没到不死不休的局面,反倒是汪克凡的态度难以琢磨…” 朱元璋和陈友琼、张士诚开战,是因为大家的实力都很強,亟需向外发展生存空间,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没有和谈的可能,眼下的形势却有所不同。隆武权政这几年发展的太快,对外还有很多地盘可以去抢,对內有太多的问题要处理,只要鲁王权政做出让步,双方就有和谈的基础。 这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也就是因势成事。 除了大势所趋之外,还有因人成事的因素。 隆武权政和鲁王权政的內部都不是铁板一块,各家政治势力都采取何种态度,对和谈的结果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这其中,实力最強的汪克凡究竟是什么态度,至关重要。 “牧斋先生有所不知,唐藩所谋,是要我家监国退位归藩,这实在是強人所难了。”张煌言又一次露出苦笑,所谓天无二⽇,国无二主,鲁王朱以海只要保持监国称号,和隆武朝廷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调和,他和张名振都觉得谈和成功的希望很渺茫,只是在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这个嘛,也不算太过分吧。”钱谦益露出很不理解的表情,向四周看了看,庒低声音说道:“唐鲁之争在于朝廷统继,如今唐強而鲁弱,鲁王殿下本该退让的,难道张名振、张肯堂都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道理?” 钱谦益说一句,留三句,有些话不方便说透,隐隐点上一句就是极限了。隆武朝廷刚刚打赢宁镇会战,正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时候,鲁王朱以海如果要争天下,也得暂避锋芒,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到将来实力发展起来了,再称监国只是一纸诏书的事情,又有什么难的? “哦,牧斋先生说的是…”张煌言无言以对。 钱谦益不了解鲁王权政的內部情况,所以才认为唐鲁和谈有五成把握,鲁王权政里面的強硬派却越走越远,准备拥立朱以海称帝,这样发展下去,和谈必然破裂,就等着开战吧。 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隆武权政的內部矛盾,汪克凡、金声桓等实力派军阀到底是什么态度,在这次拜祭孝陵的过程中就会揭晓。 当天晚上,张煌言和钱谦益彻夜长谈,在讨论抗清形势的同时,针对收复江南后将要采取的各种军政措施 ![]() ![]() ![]() |
上一章 残明 下一章 ( → ) |
驸马,哪里跑温陵外传霸道王妃:养丑女医仙扫明毒妃当道锦宫欢夫君是只老狐锦唐女医吉卦 |
半渡的免费架空小说《残明》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残明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残明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