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万岁是孔庆东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口号万岁 作者:孔庆东 | 书号:44826 时间:2017/12/12 字数:15116 |
上一章 走向多极 下一章 ( → ) | |
——抗战时期通俗小说的雅化 抗战时期,传统意义上的狭义通俗小说主要在沦陷区,而国统区只有张恨⽔一支孤军。与战前的繁荣、调整、中兴三个阶段相比,此期的通俗小说不可阻挡地走向了成 ![]() ![]() 张恨⽔的“雅化”从他走上创作道路之初就开始了。他的整个创作道路,就是一个曲折的“雅化”进程。在他最早发表的小说《小说 ![]() ![]() ![]() 初尝作此想,以为吾作小说,何如使人愿看吾书。继而更进一步思之,何如使人读吾之小说而有益。至今思之,此又何也?读者诸公,于其工作完毕,茶余酒后,或甚感无聊,或偶然兴至,略取一读,借消磨其片刻之时光。而吾书所言,或又不至于陷读者于不义,是亦⾜矣。主义非吾所敢谈也,文章亦非吾所敢谈也。吾作小说,令人读之而不否认其为小说,便已毕其使命矣。今有人责吾浅陋,吾即乐认为浅陋。今有人责吾无聊,吾即乐认为无聊。盖小说为通俗文字,把笔为此,即不脫浅陋与无聊。华国文章,深山名著,此别有人在,非吾所敢知也。 事实上,张恨⽔的顺应嘲流也好,花样翻新也好,主要出于使人“愿看吾书”的促销目的。尽管他有着个人的痛苦和对社会的愤慨,但他的创作 ![]() 是抗战,使张恨⽔通俗小说的雅化飞跃到一个新阶段。 首先,在创作宗旨上,他从把写作仅仅当成谋生的职业,变成了当作奋斗的事业。他理直气壮地宣称要为“说国中话的普通民众”工作,他満怀使命感地写道: 我们这部分中年文艺人,度着国中一个遥远的过渡时代,不客气地说,我们所学,未达到我们的企望。我们无疑的,肩着两份重担,一份是承接先人的遗产,固有文化,一份是接受西洋文明。而这两份重担,必须使它 ![]() 在与新文学阵营的关系上,张恨⽔由对立和怨恨转变为合作和追随。他接受现实主义理论,接受新文学的主要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接受新文学对自己的批评和鞭策。这些都反映在他八年抗战的创作中。 张恨⽔抗战时期的中长篇小说共有20部左右,从题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抗战小说,包括《桃花港》、《潜山⾎》、《前线的安徽,安徽的前线》、《游击队》、《巷战之夜》、《敌国的疯兵》、《大江东去》、《虎贲万岁》等。第二类是讽刺暴露小说,包括《狂疯》、《八十一梦》、《蜀道难》、《魍魉世界》、《偶像》、《傲霜花》等。第三类是历史和言情等其他小说,包括《⽔浒新传》、《秦淮世家》、《赵⽟玲本记》、《丹凤街》、《石头城外》几部。这恰与该时期新文学小说的分类格局相同,而且在时间上也彼此呼应——抗战初期以抗战小说为主,后期则以讽刺暴露为主。这说明张恨⽔在文学观念上已经由“慢半拍”转为“同步和声”与新文学共奏大雅了。 张恨⽔的抗战小说不同于他以前的“国难小说”言情已经退居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如《大江东去》这样的“抗战与言情兼有者”乃是谴责女子对抗战军人的负心,趣味中心并不在言情,而《巷战之夜》等 ![]() 不肯以茅屋草窗下的幻想去下笔,必定有事实的 ![]() 另一个观念是民众思想,即“民人战争”思想。他的多数抗战小说都以民众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为描写和歌颂对象,而在描写正规军的《大江东去》和《虎贲万岁》中,也努力突出民众,以致引起当局注意,多数作品遭到“ ![]() 与新文学的抗战小说一样,张恨⽔此类作品由于仓促求成,艺术上便噤不起时间的考验。平铺直叙,急于说教,既有拘泥于生活实真而放弃艺术实真的倾向,又有制造巧合图解观念的⽑病。如《敌国的疯兵》写⽇寇中队长饭岛,率兵将李大娘的养女莲子轮奷致死,结果发现莲子原来竟是饭岛早年在京北与李大娘作邻居时,寄养在李家的自己的亲生女儿!于是饭岛真的发了疯。这种因果报应的俗套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相比之下,他的讽刺暴露小说取得了成功,这本来便是张恨⽔的特长,也是通俗小说的特长。与民国初年的黑幕化小说和张恨⽔早期的新闻化小说不同,这一时期的讽刺暴露小说穿贯着统一的叙事立场,即从民人大众 ![]() ![]() ![]() ![]() ![]() ![]() 不过,不能因为张恨⽔的这一部分小说在主流文学史里得到了肯定,就认为它们在艺术上雅化到与新文学的优秀作品不分轩轾的程度。许多论著过分称赞《八十一梦》对讽刺小说体式的创新,其实创新并不等于好。《八十一梦》的总体结构是散 ![]() 同反动派做斗争,可以从正面斗,也可以从侧面斗。我觉得用小说体裁揭露黑暗势力,就是一个好办法,也不会弄到“开天窗”恨⽔先生写的《八十一梦》,不是就起了一定作用吗? 政治家要求斗争的“作用”群众要求“骂得痛快”这都是从“通于世俗”着眼的,没有人关心其“结构”与“技巧”张治中代表府政来劝张恨⽔罢手停写时,也说“写得好,骂得对”这些小说仍然是通俗小说,比新文学同类作品中艾芜的小说大概要好一点,比沙汀的就要差一点了,比张天翼也许正好,只是分量要厚重得多了。 张恨⽔的第三类小说,与前两类基本相似。历史小说《⽔浒新传》,写的是梁山英雄招安后抗击金兵、为国捐躯的悲剧,走的是借古喻今的路子。“要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其思想主题与同期郭沫若、 ![]() ![]() ![]() 总起来看,张恨⽔抗战时期小说的雅化核心在于创作宗旨和思想主题。他终于由消遣文学走到了听将令文学,终于“带艺投师”被新文学招安到帐下。这使他终于有了“到家”的感觉。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感觉使他在艺术技巧的雅化上有所放松。抗战时期小说的普遍问题是结构感差,像《八十一梦》的结构也只能说有独到之处,并不值得立为典范。其次是叙事语言不如战前流畅精美,叙述⼲预增多,有控制“释义播散”倾向,这是向清末民初小说风格的倒退。艺术技巧上更加雅化的地方表现在心理刻画意识似比战前更为自觉,这使《魍魉世界》、《傲霜花》等还比较耐读。但他写了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商贩屠沽,却没能留下几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八十一梦》等几部“斩鬼”之作,时过境迁以后,只能看做是他的“投名状”提起张恨⽔,人们更多想到的还是他写于战前的“现代青年”系列。是新文学已经不再鼓励那些“雕虫小技”的探索,还是张恨⽔自己觉得“小雅”已经不必再努力,只要在思想上“精进不已”便是“大雅”抑或是时代正要求新旧文学都向一种“四不像”的新形式靠拢?此中的得失很值得玩味。 沦陷区通俗小说的雅化与张恨⽔不同,在创作宗旨、思想观念以及题材选择上,仍保持着市民文学的本⾊。它们的雅化,是通俗小说本⾝的自然演进与深化,既有受新文学潜移默化影响的一面,也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面。它们主要表现为从艺术手法到艺术趣味的现代 ![]() ![]() 社会言情类通俗小说是新文学关系最密的近邻,早在战前的调整期和中兴期,就在雅化方面取得了较⾼成就。张恨⽔的《啼笑因缘》,刘云若的《红杏出墙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沦陷时期,刘云若不是像张恨⽔那样无止境、无保留地向新文学靠拢,而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风格。他并非不重视新文学,但他采取的是以我为主的“拿来主义”立场。刘叶秋《忆刘云若》一文中说: 云若文思敏捷,才气纵横,曾经同时撰三、四部长篇小说,而每部各有机轴,奇情逸想,层出不穷。…他看过的小说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几乎无所不读,而且分析评论,切中肯綮。可是他自己很谦虚,尝和我说:“我只上过几年中学,没读多少书,但我希望能把三分学问用到十分。” 我体会他这话的意思是读书不在多少,重在能“通”能“化”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就可以投之所向,无不如意。否则,食而不化,即有十成学问,亦无用处。不过,这也还是云若有才,始能以少胜多,运用⼊妙。〖ZW(〗转引自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P226,重庆出版社1991年。〖ZW)〗 重在“通”和“化”而不是简单搬用,这使刘云若的作品始终保持了纯正的“通俗味”刘云若小说的情节密度大于张恨⽔,但却线条清晰,密而不 ![]() ![]() ![]() ![]() ![]() ![]() ![]() ![]() 北方沦陷区的社会言情小说家还有陈慎言、李薰风、左笑鸿等。他们的雅化方向也是力图与新文学拉开距离,思想上強调国中传统伦理观念,谴责西化带来的堕落现象,艺术上致力于情节设计的巧妙和文字描写的生动,实际上是接受新文学的“软件”而拒绝新文学的“硬件”不过,他们对这样的选择并非是充満自信的,刘云若1943年在《紫陌红尘·启事》中说: 云若执笔为文,倏经十载。比及近岁,感慨弥多,一则因生活所迫,遂致贪多,而忘爱好。虽蒙读者备极誉扬,而文章得失,寸心所知,每一思维,辄不胜惶愧。…深愧喁喁儿女,无裨时艰,思于笔墨之中,稍尽国民责任,…区区之意,幸垂察焉!《三六九画报》19卷2期,1943年1月6⽇。 这意味着,如此“雅化”是否能成正果,他们是比较惶惑的。 南方沦陷区都市的现代 ![]() ![]() ![]() ![]() ![]() ![]() ![]() ![]() ![]() ![]() ![]() ![]() 予且的生学谭惟翰,以及写作“商界小说”的丁谛,都与予且近似,努力在都市题材中加⼊人生、社会意义,而这些“意义”如都市的罪恶,成长的艰辛,教育的失败等,都是新文学开发出来、业已推向社会的“名牌系列”而他们所采用的一些创新手法,如蒙太奇句式、变幻叙事视角、现代心理分析等,也是新感觉派等留下的遗产。通俗小说的及时推广,起到了提⾼广大读者审美鉴赏力的积极作用。 此外的冯蘅、徐晚苹、王小逸、陈亮等人,以娴 ![]() ![]() ![]() ![]() ![]() 南方沦陷区社会言情小说的擎天之作,当推秦瘦鸥1942年出版的《秋海棠》。这部小说若列⼊新文学序列点评,品位亦当在中级以上。作者酝酿构思十余载,确定了“揭露社会/人生无常”的双重主题,跳出素材本⾝的新闻 ![]() ![]() ![]() 武侠小说抗战以来“豪杰并起”几大巨头联袂称雄,这不仅仅意味着又一轮武侠热的到来,更重要的是,武侠小说至此完成了从近代化向现代化的转型,其中新文学思想的影响和技法的渗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还珠楼主沦陷时期除继续撰写巨著《蜀山剑侠传》外,还创作了《青城十九侠》、《边塞英雄》、《天山飞侠》等。论者多指责还珠作品“荒诞不经”用现实主义标准一 ![]() ![]() ![]() ![]() ![]() ![]() ![]() ![]() ![]() 还珠楼主作品的另一雅化之处是其“文化味”作者并不掉书袋、卖典故,却到处谈玄说偈、指天论地,涉及到国中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与40年代新文学小说的新趋向存在着一定的呼应。“蜀山谜”中有许多⾼层知识分子,他们的趣兴恐怕主要在此,就像今⽇学者多推崇40年代的骆宾基、端木蕻良、萧红、师陀、废名、钱钟书一样。文化味从此成了武侠小说不可缺少的“味之素” 在笔法上,还珠楼主最擅长从各个角度进行精描细绘,尤其描写雄奇险怪的自然风光,动辄上千字,令人时而心神俱醉,时而须发皆张,这明明是新文学所主张的小说笔法,但新文学小说家中却无人可与匹敌。像朱自清《荷塘月⾊》、老舍《在烈⽇和暴雨下》那样的段落,在还珠作品中随便可以菗出不下几十处。 但是还珠楼主往往沉溺于笔下的诗情画意而忘了小说更重要的任务在于人物和结构,这两点正是还珠楼主的“气门”和“软肋”它们在其他武侠小说作家那里被练成了“上乘武功” ⽩羽的武侠小说虽也是章回体,但人物和结构都已是新文学式的。他所写的人物“没有神不神人不人的所谓剑仙奇侠,也没有飞檐走壁杀富济贫的夜行人,更没有为什么忠臣保镖的‘义士’,而是活生生的有⾎有⾁的人,仅仅与一般人不同者是有一⾝武艺而已。”吴云心新版《十二金钱镖》序。 反英雄化、反理想化,甚至反武侠本⾝,是⽩羽创作精神的核心。他十分“狠心”地直面现实,笔下的侠客世故、懦弱、愚腐、倒霉…威震武林的大侠,一遇官府便做小伏低;沽名谦让的⾼手,被小辈偷袭击毙;比武招亲的英雄,只招来地痞流氓的轻薄欺辱。⽩羽“取径于《魔侠传》,对所谓侠客轻轻加上一点反嘲”《话柄》。他冷峻地刻画出一个世态炎凉、人心险恶、坏人当道、好人受罪、想救人者反被所救者伤害的现实社会。他的作品每每令人联想到鲁迅。⽩羽在《话柄》中承认:“鲁迅先生所给予我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他的文艺论。”鲁迅曾为⽩羽的处女作《厘捐局》改动两个字,将“可怜这个老人,两手空空的回去了”一句中的“可怜”改为“只是”这样一改,便隐去了叙事评判,成为不动声⾊的冷观。鲁迅还对⽩羽讲自认为最満意的小说是《孔乙己》“这一篇还平心静气些”⽩羽的小说正是充満了鲁迅式的外冷內热的“死火”风格。 ⽩羽对武侠小说的提⾼是全方位的。人物塑造典型化,结构匀称,讲究布局、照应及视点控制,风景描绘优美含情,武打描写艺术化、视觉化,首创“武林”一词并发明大量武打术语,文字洗炼,人物对话 ![]() ![]() 与⽩羽私 ![]() ![]() 沦陷区武侠诸大家中,要数王度庐“武艺”最低。其代表作“鹤铁系列”五部曲中一无绝险打斗,二无这帮那派。学界目前对王度庐的一致定位是“悲剧侠情”王度庐多年旁听于京北大学, ![]() ![]() ![]() 朱贞木向新文学靠拢突出表现在一些具体方面。一是抛弃传统章回体的对仗回目,改用新文学式的随意短语。二是喜用现代新名词。这对武侠小说的发展是利弊兼有的,要依作家具体才华而定。 ⽔涨船⾼,其他武侠作家也各有擅长。沦陷区武侠小说的雅化幅度是各类型中最大的,无论观念、题旨、技法、格调,都比上一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內在原因除了这一代作者皆是成长于五四新文化哺育下之外,武侠小说读者审美⽔平的提⾼也是一个強有力的制约。这使得武侠小说这一古老的叙事文类得以焕发青舂,走向再一次的辉煌。 在武侠小说衰落的南方,探侦小说填补了市场空缺。但是民国初年那般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已经不可再现。创作实践证明,探侦小说作为通俗小说中惟一的舶来品,对雅化的要求是最⾼的。它最难取巧,最费心⾎,是作家全面技巧的试金石。因此大浪淘沙,几十位作家都玩玩票后知趣引退。范烟桥评述道:“写探侦小说大概需要一种特别的才能,不能随便可以下笔的,即使有人试写也不易显出特⾊,站不住,因此市上流行的仍以翻译居多。”《民国旧派小说史略》,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P337,海上文艺出版社1984年。到了沦陷时期,知名作家中只有程小青和孙了红这一对“青红帮”在苦苦坚守,抗战胜利后才又 ![]() 沦陷时期的程小青,成名已久,译著皆丰。海上世界书局从1941年至1946年陆续出版《霍桑探案袖珍丛刊》三十册。他在一些著名刊物上翻译国美范达痕的《斐洛凡士探案全集》(今译菲洛·万斯),英国杞德烈斯的《圣徒奇案》,国美艾勒里·奎恩的《希腊棺材》等世界优秀探侦小说。而他自己的创作,一是数量少、速度慢了,二是自我重复,突而不破。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程小青起点较⾼,无论作品中的现代法律精神、科学主民意识还是叙事技巧,都在新文学面前无须低头。这使程小青敢于放言:“小说的有没有文学价值,应当就小说的本⾝而论,却不应把体裁或 ![]() ![]() ![]() ![]() ![]() ![]() ![]() ![]() ![]() ![]() ![]() ![]() ![]() ![]() 孙了红当时被誉为“国中仅有之‘反探侦小说’作家”见《万象》1942年11月P9…可以注意到,同一时期言情小说出现了反言情,武侠小说出现了反武侠,探侦小说出现了反探侦。这“三反”都与新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有关,都旨在打破定型落伍的乌托邦,重新与发生剧变之后的世俗沟通。孙了红早年便以探侦创作知名,但得享盛名却在此时,有的作品也是修改早年习作而获成功。他的主人公鲁平是国中式的亚森罗苹,玩世不恭,风流倜傥,⾝兼侠、盗二职,藐视法律,自掌正义。“他充当探侦,也从来没有事主委托聘请。或者是由于好奇、好胜,或者是为了‘生意上的利益’,他总是不请自至,主动地承担起探侦的职责。”冯金牛《孙子和他的探侦小说》,《国中现代通俗小说选评》P26,海上文艺出版社1992年。他的为人绝对没有什么伟大的所谓‘正义感’,他并不想劫了富人们之富而去救济贫人们之贫;他只想劫他人之富以济他自己之贫。痛快地说:他是和那些面目狰狞的绅士们,完全没有什么两样的!”孙了红《囤鱼肝油者》结尾。然而,鲁平的实际行为总是惩恶扬善,合乎读者心目中的“正义”在《紫⾊游泳⾐》、《囤鱼肝油者》等篇中,也有一些“时代动 ![]() ![]() ![]() 从程小青、孙了红的作品发展可以发现,现代探侦小说的雅化,同时又伴随着俗化和大众化。这一现象不难理解,因为探侦小说在西方虽是通俗的,但引⼊国中后却属于自视清⾼的“洋玩意儿”一旦读者 ![]() ![]() ![]() 滑稽小说不是得名于题材,乃是得名于文风。无论社会、言情、武侠、探侦、历史、宮闱、神怪、掌故,只要以滑稽文风统帅全篇,便为滑稽小说,因此形式最为自由,既容易灵活昅收和运用新思想新方法,也容易漫不经心,不思进取。故而滑稽小说既有不少优秀之作,也有大量浅薄无聊的廉价笑料。沦陷区滑稽小说的最⾼⽔平可以北方耿小的和南方徐卓呆为代表。 耿小的(1907—1994)是华北沦陷区多产作家之冠,题材多样,共有三十余部。早年曾致力于新文学,故后来成为通俗作家后,眼界较⾼,眼光亦敏。欣赏老舍和林语堂,许多作品能达到老舍《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的⽔平,但赶不上《二马》,更及不上《离婚》。耿小的1940年发表《论幽默》和《讽刺与滑稽》二文《三六九画报》4卷1期、12期。,详细探讨了这三个概念的异同,认为幽默是讽刺和滑稽结合的产物,最为推崇。但他的创作实绩不是偏于讥刺便是偏于油滑,总之充満了京北市井社会的气息。耿小的似乎力图借助“滑稽”这一通俗手段将新文学的精髓输送给市民。他广泛批判各种不良风气和社会黑暗,探讨大量人生“问题”多方尝试改良章回体。他说:“打倒章回体小说,非从章回体里面工作不可。”《三六九画报》12卷3期。但是由于他太重视靠近读者,试验往往半途而废。例如《⽔中缘》采用第一人称,然而读者不买账,劝他 ![]() ![]() ![]() 徐卓呆(1883—1961)是国中现代体育和新剧的创始人之一。“在他一生有三个时期,第一是徐傅霖时期,是体育家、教育家、童话作家;第二是徐半梅时期,是新剧家;第三是徐卓呆时期,是小说家。”范烟桥《徐卓呆的滑稽史》,载《半月》四卷12期。徐卓呆擅写短篇,因为他认识到“小说是描写人生片断为主,所以既不必有始有终,又无需装头装脚”《小说无题录》,《小说世界》1卷7期…他的短篇,灵活多变,善于捕捉司空见惯的平凡事件,以小见大“往往在滑稽中含着一些真理”严芙孙《徐卓呆》,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P542…所刻画的小人物不时有契诃夫的味道。沦陷时期,他的代表作《李阿⽑外传》,完全可视为纸上的卓别林电影赵苕狂誉徐为“小说界的卓别麟”见《红玫瑰》5卷9期《花前小语》…“在民不聊生的重轭下,作者所写的是超常规的求生之道。铁蹄下的市民们似乎已无法用自己的勤劳赖以维持生计,作者只能用马浪 ![]() ![]() 其他类型的通俗小说,亦与时俱进,不再赘述。抗战时期,从国统区的张恨⽔,到沦陷区的“三山五岳”各路通俗小说,经历着一个复杂错综而又不约而同的雅化过程。这预示着雅俗格局在长期“冷战”之后, ![]() |
上一章 口号万岁 下一章 ( → ) |
醉眼看金庸脍炙英雄47楼207童话人格新星芙蓉国(上)芙蓉国(下)龙年档案衰与荣夜与昼 |
孔庆东的免费综合其它《口号万岁》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口号万岁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口号万岁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