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惆怅是易中天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帝国的惆怅 作者:易中天 | 书号:44783 时间:2017/12/12 字数:3475 |
上一章 二、中央机关 下一章 ( → ) | |
当新制度把封国变成了郡县,把原本分散立独的“许多家国”(邦国)变成了集中统一的“一个家国”(帝国)时,它无疑需要一个強有力的央中机关。这个机关,钱穆先生称之为“央中
府政”;郡县机关,则称之为“地方府政”这当然便于我们理解,但略嫌“现代化”要知道,国中古代的权政机构,和现在所谓“府政”并不一个概念。在严格的意义上,前者是不能够叫做“府政”的,因为它![]() 秦汉时期央中统治机构的制度设计,应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其最为合理之处,就是区分了“宮廷”与“朝廷”或“皇权”与“相权”汉制,家国最⾼导领人为皇帝和宰相。皇帝所处为“宮”(皇宮),办事机构为“尚”(尚⾐、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书)。这六尚,前五个都是管生活的,只有尚书和政治有点关系。宰相所处为“府”(相府),办事机构为“曹”曹数有说六曹的,有说十三曹的,有说十五曹的,职司则有府史署用、官吏迁除、农桑祭祀、文书奏章、民事诉讼、邮传 ![]() 这样看来,汉代制度,大体上还算“公私分明”(但也只是“大体上”严格说来并不清楚,这才造成后来的问题)。同时,机构的设立,也还算“职权分明”皇帝是家国元首,主要起象征家国统一的作用;宰相是府政首脑,带领员官实际管理家国,并负政治上一切实际之责任。打个比方说,皇帝好比是董事长,宰相好比是总经理。总经理之外,还有“监事会主席”就是御史大夫。他同时也兼副总经理(副宰相),副手则为御史中丞,此外还有侍御史(监察央中)和部刺史(监察地方)。不过家国毕竟不是公司,所以除总经理(宰相)和监事会主席(御史大夫)外,还有一个管军事的员官,就是太尉。宰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合称“三公”是王朝的最⾼员官,共同向皇帝和家国负责。 这种制度,应该说还是蛮合理的。因为在这样一种制度下,皇帝授权而不负责,宰相负责而无主权,一旦家国有事,皇帝就能够以授权人的名义责问宰相和府政,宰相和府政也不能不承担政治责任。这样,宰相导领的府政就有可能成为“责任內阁”或“问责府政”如果反过来,皇帝自己授权,同时又自己行政,则一旦家国有事,也就无人负责,无责可问。皇帝负责吧,无人来问(别人不是授权人,没有资格责问);宰相负责吧,无责可负(宰相不是负责人,没有理由责问)。结果大约只能像隋炀帝,说朕的江山朕自丢,丢了拉倒。除此之外,也只有三种可能:一是下罪己诏,说什么“四方有罪,罪在朕躬”把责任大包大揽认下来,却并无处分,也无法处分,实际上并不负责。二是找替罪羊,说什么“君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所有的事情,都是“群臣误我”然后挑几个确有问题或看不顺眼的杀掉,实际上仍是不负责任。第三种更糟糕,就是在国难当头时,说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责任推到老百姓⾝上,当然是更不负责。一个不负责任和不能负责的权政是必定要垮台的。所以要想权政稳定,君主就不能做行政首脑。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必元首无责任,然后可以责诸內阁”;“必君主无责任,然后可以责诸大臣” 汉初的情况,便大体如此。刘邦打天下时就不带兵,具体事情都 ![]() ![]() ![]() ![]() ![]() 事实上从东汉以后魏晋南北朝起,皇家就开始侵夺相权。唐初虽然“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 ![]() ![]() 不过唐代宰相虽不如汉,比起后世来权力还是大得多。唐代相府共三个衙门(相当于宰相的人就更多),都叫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管出令,门下管复核,尚书管执行,类似于立法、司法、执法三权分立,只不过所立、所司、所执的不是“法”而是“令”当时王朝的最⾼命令,都由中书省拟出,而且一拿出来就是定稿,叫“ ![]() 宋就不行了。“宋代的最⾼政令之最后决定权在皇帝,不在宰相”宰相上朝也不能像秦汉隋唐那样“坐而论道”只能站着。明清更糟,⼲脆废了宰相,而代之以六部和內阁。六部原属尚书省,尚书省的长官和中书、门下两长省官同为宰相。朱元璋把中书、门下两省都废了,只留下尚书省,却又不设长官,让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这就等于是不要总理,由总统直接导领部长,和国美的体制差不多。问题在于国美的总统是选出来的,也是有人管的。国会管,法院管,媒体舆论也监督,出了事情要下台。何况国美的总统也不是董事长,而是总经理。明清的皇帝却是董事长,现在又来做总经理,还没人管,结果可想而知。 以內阁代宰相就更不通。我们要知道,明清的內阁可不是由总理、副总理、部长组成的“国务院”或“府政”其实不过是皇帝的顾问班子,顶多叫“秘书处”內,是內廷、大內的意思。阁,则是宮內的殿阁。可见內阁属于宮廷,不属于朝廷。內阁的成员叫大学士,官阶只有五品。按尚书二品、县令七品计算,五品不过副司级,怎么能是宰相?但在明代“⼊阁”却又相当于“拜相”这就是只讲法术不讲制度了。 到了清代,雍正皇帝连內阁也信不过,又搞了个“军机处”这就更荒唐。皇帝不但董事长兼总经理,还兼司令员,司令部则成了政务院。说穿了,这是只要皇帝独裁,不要政治制度。当然,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是有精力也有能力独裁的,所以造就持续百年的“盛世”论版图、人口、国力,均不亚于汉唐。但最后的结果,却是 ![]() |
上一章 帝国的惆怅 下一章 ( → ) |
易中天品读汉大话方言成都方式费城风云品人录本色陈冲苓茏心语非洲札记波西米亚楼严歌苓其人其 |
易中天的免费综合其它《帝国的惆怅》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帝国的惆怅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帝国的惆怅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