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惆怅是易中天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闺蜜小说网
闺蜜小说网 历史小说 武侠小说 网游小说 乡村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耽美小说 重生小说 官场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小说排行榜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军事小说 推理小说 校园小说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架空小说 经典名著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好看的小说 双向暗恋 滛糜之局 曾照云归 宠媳无边 深闺滛情 宫门滛后 滟妇怀舂 精养父女 爱卻之牢 衣我以夜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帝国的惆怅  作者:易中天 书号:44783  时间:2017/12/12  字数:3992 
上一章   二、所谓陋规    下一章 ( → )
  所谓“非典型‮败腐‬”就是看起来不像是‮败腐‬,或不被认为是‮败腐‬的‮败腐‬。上述由“潜规则”导致的‮败腐‬,就是不被认为是‮败腐‬的‮败腐‬。你想吧,杨巡抚接到张藩台汇报以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山西的‮败腐‬怎么如此严重”而是“山西的吏风怎么如此荒谬”可见这种‮败腐‬在杨巡抚的眼里,是不能算作‮败腐‬的。相反,揭发这种‮败腐‬,才是荒唐。一种‮败腐‬到了谁揭发谁可笑的地步,就不好算是“典型‮败腐‬”了。因为明也好,清也好,或者别的什么朝代也好,并非什么‮败腐‬都不反。比如科场舞弊怈露考题,或者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一类,就不会有人认为不该揭发,也不会有人胆敢隐瞒包庇,除非与自己有极大的⼲系。但即便隐瞒包庇,也要担天大的风险,而且事发以后也很少有人同情,幸灾乐祸的倒大有人在。这类‮败腐‬,就是“典型‮败腐‬”

  前面说的借款集资招待钦差一类则不同。如果不是虞专员自己不守规矩,碰巧林县长又是一个并不好惹的奷猾老吏,这事就本不会有人揭发。而且揭发以后,大家还不以林县长的做法为然,可见大家都不把这事看作‮败腐‬。不过,这种做法虽是成规,毕竟犯了王法,也加重了‮民人‬的负担,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因此又不能说不是‮败腐‬,只是不够“典型”而已,所以叫“非典型‮败腐‬”

  非典型‮败腐‬的表现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所谓“陋规”也就是吴思所谓“潜规则”陋规也是老早就有随处可见的。不但上级来了要招待,要请吃,要送礼,要送钱(正式的名称叫“程仪”也就是“路费”的意思);下级到上级衙门办事,也要送礼送钱。送给地方‮府政‬的叫“使费”送给‮央中‬部院的叫“部费”这里我们必须说清楚了,这些下级‮员官‬到上级部门去办的事,可都是公事。给公家办事还要自己另外掏包,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央中‬设立各部,地方设立各司,原本就是办公的。这些“公务员”拿着‮家国‬的薪⽔不办事,要办还得另收费,天底下又哪有这样的道理?送路费就更没有道理。上级‮员官‬离境时,地方上早就备好了车船,也不用住宿费,要什么“程仪”?

  但是地方官都想得通。就说“部费”和“使费”便得不冤。照理说,地方上到‮央中‬去办的是公事,甚至是对‮央中‬部门有利的事,比如是去税,这就不该刁难,至少也该公事公办。但谁都明⽩,在传统‮国中‬“公办”往往等于“不办”当然,公然不办是不行的。但事情多,忙不过来,得慢慢办,就没什么错。就算给你办,发现你手续不全,誊写有误,公文不合格式之类的⽑病,打回去要你重做,也稀松平常。这样来来回回,一拖一年半载,并不算稀罕。可惜地方官拖不起。下级找上级要办的事,一般都有时限,误了时间是要受处分的。就算没有时限,没完没了地呆在省城京城,也不是个事。怎么不是个事呢?第一时间耽误不起,第二开销负担不起,第三久离辖地,心里放心不下。如果有人趁机做小动作,那⿇烦就大了。所以,为了顺利地把事情办下来,只好送礼送钱。这就好比寄特快专递,当然要比寄平信贵,这个大家都能接受。

  给上级‮员官‬送路费,也能想通。首先,上级‮员官‬肯来,是看得起你,岂能给脸不兜着?其次,上级‮员官‬肯走,则是体恤你,照顾你,岂能不表示恋恋不舍?第三,上级‮员官‬平时深居简出⽇理万机,你想见一面都难,想送礼都不知道门在哪里,现在人家自己上门来了,岂能错过机会?何况,你招待得尽心,安排得周全,程仪送得丰厚,上级‮员官‬一⾼兴,升你一级,或者到皇上、到你的上级那里说你的好话,夸你懂事,有能力,岂不是前途无量?所以,招待上级‮员官‬虽然费时耗力花钱不少,却未必是赔本的买卖。

  地方上想得通,上级‮员官‬和中枢部门呢,也心安理得,甚至理直气壮。没错,地方上来办的,多半是公事。比如是来税,或者是来报销,要不就是来申请补助。但正因为是公事,反倒难得公平。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办的都是公事呀!你说你是公事,难道别人的不是?那么,谁先谁后,谁多谁少,谁难谁易,就不好说了。当然也不是一点章程一点原则也没有,不过那多半是一种原则的意见,要靠具体办事的人来掌握的。那么好了,你是灾区,人家难道不是?你有困难,人家难道没有?财政拨款是有的,但只有那么多。办公时间也是有的,也只有那么多。凭什么给你不给他,或者先给你办后给他办?我又没什么好处。不像你们,收税的时候可以多收一点,报销的时候可以多报一点,经费批下来以后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我可是⽩给你们办事。这个道理你们地方上要想明⽩。

  地方上当然明⽩。你是‮央中‬,是上级么!你又不是我们省我们县的机关,岂能要求你只管我们省我们县的事?又岂能要求我们省我们县的事一报上来就给办?能照顾照顾就很好。既然是照顾,那就不好说是“公办”至少也有点“私情”了。这就要私下里做工作。比方说,找人帮忙,找老乡说情,找上级‮员官‬批条子。但不管什么办法,最后还得“落实”到具体办事人员那里。因为你总不能让人、老乡、上级‮员官‬自己去办吧?与其绕那么大个弯子,不如直接和有关部门打道。

  再说了,你找人、找老乡、找上级‮员官‬,要不要花钱、要不要送礼?恐怕还不少花不少送,那还不如直接送给有关部门来得便当花得值。有关部门也很坦然。因为他很清楚这笔钱你反正是要花的。花在他⾝上,你还节约一些。何况你花的这点钱,和你要办的事,是很不成比例的。你们地方官在餐饕餮之余送一盘⽩切给我们吃,这不能算是行贿,也不能算是‮败腐‬,而简直就是天经地义。‮央中‬部门和上级机关虽然每次菗成不多,但他的下级多呀!这样积少成多,也有相当可观的“规模效益”因此双方便都很平衡。

  剩下的事情就是要立个规矩。比方说,到哪一级部门办事,办多大的事,就该送多少“部费”或“使费”必须大致上有个一定之规。这在下级,是害怕上级索要无度;在上级,则是担心同级心理失衡。你想,比如同为司官,你每次的部费是一百两,我却只有二十两,我心理会平衡?能不找个岔子闹将起来?大家都在做游戏。一个人心理不平衡,游戏就做不下去。所以非有个规矩不可。而且,也不光是数目要有规矩,节目也要有规矩。要不然,不管什么时候,有事没事的送,也不成体统。求人办事的时候当然要送,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不好意思。所以也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大体上是冬夏各一次,分别叫炭敬和冰敬,是给上级‮员官‬买木炭和冰⽔的,也就是取暖费和降温费。再就是“三节”(舂节、端午、中秋)、“两寿”(‮导领‬和‮导领‬的太太过生⽇),照例也要送。这是常规的。非常规的则据临时要办事情的大小难易随行就市。但重要的是这个常规。有了这个常规,下级知道什么时候该送,上级知道什么时候有收,下级不怕多出,上级不怕歉收,大家心里都有数,是一种官场上的“计划经济”

  更重要的是,只有把“陋规”变成“成规”陋规才不再是陋规。因为既然是成规,那么,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这么做。你不这样做,就是不懂规矩,也就别想在官场上立⾜。所以就连林则徐这样的好官,也按照官场陋规收红包。他在担任陕西巡抚时,单单陕西督粮道每年孝敬他的常规红包,就是纹银5200两,还不包括“三节两寿”的节礼和门包杂费之类。我的印象中,完全不按此规矩做事的没有几个,而且都没什么好下场。比如海瑞,是绝对不收不送的,但他在官场上也极其不得人心。只是由于非常特殊的原因,他才被当作样板供在庙堂上(请参看拙著《品人录》)。其他‮员官‬,大约便都只能“⼊乡随俗”了。

  这就保证了“非典型‮败腐‬”的畅通无阻。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大家都这么做,也就合情、合理、合法。这是咱们‮国中‬文化的定律(请参看拙著《闲话‮国中‬人》)。收受“规礼”既然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那就不能算是‮败腐‬。就连算作“非典型‮败腐‬”恐怕也会有许多人不以为然。

  陋规一旦变成了成规,还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比方说,变成生财之道。道理也很简单:虽然谁都知道孝敬上级‮员官‬和上级部门是非做不可的事情,但谁也不肯自己掏包,再说也掏不起。因此办法也只有一个,就是向下级摊派。下级虽然并不愿意,但因为是常规,是成例,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没有话说,只好照。当然,下级也不会自己掏包,而是再向下级摊派。而且,摊派的时候,还可以多要一点,多余的便据为己有。比如山西省招待钦差,需要的只有二万,收上来的却是三五万,岂不是赚了?这些地方官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就因为这种做法已是成规,谁都不会出来检举揭发说三道四。所以,太原府的‮导领‬便大大咧咧満不在乎地亲自给各县写信要钱,结果把柄落在林县长手里,而且铁证如山。

  事实上如果不是虞专员坏了规矩,林县长也不会翻脸不认人。他并不反对摊派,也有办法对付。至少,他(也包括其他县长)并不担心常规的孝敬,因为他们也有合法的、常规的额外收⼊,这就是所谓“耗羡”我们知道,帝国的财政收⼊,主要靠纳税完粮。这种税收通常有两种缴纳方式,一是钱,一是粮。运到国库里的,也既有银子,也有粮米。但从地方到‮央中‬,千里运粮,岂能不损耗?老百姓上来的碎银子要铸成元宝,损耗也是有的。然而户部收缴的银粮,却要求⾜银⾜米。那么,这当中的亏损算谁的?当然不能算各级‮员官‬的,只能在收银收粮的时候多收一点,叫“米耗”和“火耗”统称“耗羡”地方官在计算损耗的时候,当然不会有多少算多少,而是会再多算一点。这就有了一笔额外收⼊。这笔额外收⼊,只有州县才有。因为在明清两代,只有州县才是直接和老百姓打道的“牧民之官”州县作为“一方⽗⺟”在征收常规税费之外再加派一点什么,只要地方上能承受,问题也不太大。州县有此“合法”的额外收⼊,就可以孝敬府道;府道有此额外收⼊,就可以孝敬抚督;抚督有此额外收⼊,则可以孝敬京官。这样一来,非典型‮败腐‬的实行,就有了经济保障。而且,由于它的源头是被视为“合法收⼊”的“耗羡”因此,以后的一连串孝敬,也就不能算作贿赂,顶多只能算是“陋规”  wWW.iGmXs.cOm
上一章   帝国的惆怅   下一章 ( → )
易中天品读汉大话方言成都方式费城风云品人录本色陈冲苓茏心语非洲札记波西米亚楼严歌苓其人其
易中天的免费综合其它《帝国的惆怅》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帝国的惆怅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帝国的惆怅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