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惆怅是易中天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帝国的惆怅 作者:易中天 | 书号:44783 时间:2017/12/12 字数:3729 |
上一章 三、滑头徐阶 下一章 ( → ) | |
徐阶也是会写青词的,而且写得比严嵩还好。 徐阶是松江华亭(今属海上)人,从小就命大福大。一岁的时候,他掉进井里,三天以后居然活了过来。五岁的时候,又掉到山下,居然挂在树上不死。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他中了进士,一甲第三名,是探花郞。《明史》说他这个人的特征,是个子小,⽪肤⽩(短小⽩皙),注重仪表(善容止),聪明过人( ![]() ![]() 和严嵩一样,徐阶得宠,也是因为会写青词(所撰青词独称旨)。他在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以礼部尚书的⾝份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宰相”排在严嵩(首辅)和李本(次辅)的后面。徐阶的⼊阁,使严嵩本能地感到威胁,便多次加以倾害“中伤之百方”然而徐阶每次都能从容对付,化险为夷。其间原因,固然有徐阶的权术谋略,也有嘉靖的偏袒庇护。嘉靖实在是太喜 ![]() 何况严嵩这时也力不从心,自⾝难保。原来,严嵩揣摩圣意能够百发百中,倒有一半以上要归功于他的宝贝儿子严世蕃。严世蕃的长相,是脖子短,⾝体胖(短项肥体),还少了一只眼睛(眇一目),是个独眼龙。不过,他这一只眼睛,比两只眼睛还厉害。嘉靖下的手诏,常常语焉不详,不知所云(语多不可晓),唯独严世蕃一看就懂(一览了然),一答就对(答语无不中),真可谓“一目了然”可是就在这个月,严嵩的夫人欧 ![]() ![]() ![]() 严嵩的青词也越写越差。这时的严嵩,毕竟是八十二岁的老人了,⽇薄西山,江郞才尽,哪里还能写得出好文章?也只能请人代笔,质量可想而知。嘉靖便越来越不喜 ![]() ![]() 永寿宮这场大火倒不是严嵩放的,是嘉靖皇帝自己和宮姬在貂帐里玩火造的孽。但不管怎么说,永寿宮没了,万岁爷却不能没有地方住。一个办法是重修永寿宮。这是嘉靖的想法,但严嵩认为不可能。因为这时正在修建奉天、华盖、谨⾝三大殿,国库早已掏空,哪来的人力物力?第二个办法是搬回大內。这是群臣的想法,严嵩认为也不可能。因为大內是皇上差一点被害的地方,至今心有余悸,怎么可能回去?严嵩的主张是既不回大內,也不住西苑,而是移驾重华宮。重华宮修饰完整,比现在临时居住的⽟熙殿舒服多了。 严嵩这一番谋划自以为得意,却没想到犯了更大的忌讳。重华宮是什么?是当年景帝软噤英宗的地方。因此嘉靖一听便大为恼火:这不是要把朕关起来吗?也是合该严嵩倒霉。此公可是一向善于揣摩“圣意”的,这回却把马庇拍到了嘉靖的痛脚上。 这时,次辅徐阶说话了。 徐阶说,奉天、华盖、谨⾝三大殿确实工程浩大,但正因为三大殿工程浩大,所以能够修复万寿宮。为什么呢?三大殿工程有“余料”呀!工程越大,余料就越多。所以,修建三大殿和修复永寿宮不但不矛盾、不冲突,反倒相得益彰。嘉靖一听就⾼兴了,问那要多长时间?徐阶的回答是“可计月而就”于是嘉靖龙颜大悦,准其所奏,还钦命徐阶的儿子徐璠承包工程。徐璠也不负所望,百⽇之后就如期完工。嘉靖将其改名万寿宮,给徐阶加官少师,徐璠也由尚宝丞(正六品)破格晋升为太常少卿(正四品)。 这下子严嵩知道自己不是徐阶的对手了。于是摆酒设宴,款待徐阶。席间,严嵩令子孙团团拜倒在徐阶脚下,举杯托孤道:严某⽇薄西山,这些小子就全仗徐公看顾了(嵩旦夕死矣,此曹惟公啂哺之)。徐阶立即避席,连连说不敢当,不敢当! 徐阶虽然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心里却在磨刀霍霍,暗暗盘算怎样才能彻底整倒严嵩,出这多年所受的窝囊气,也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又被严嵩害死的夏言报一箭之仇。他的办法是请神仙帮忙。徐阶知道,嘉靖⾝边是不能没有道士的。他最宠信的道士,先是邵元节,后是陶仲文。但邵元节早在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仙逝,陶仲文也在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升天,于是徐阶便向嘉靖推荐蓝道行。蓝道行是山东道士,本事是会降紫姑扶乩。紫姑是何方神圣呢?是管厕所的。大家不要小看这厕所。內急的时候找不到厕所,比肚子饿了找不到饭馆还严重。所以紫姑的乩语最灵。蓝道行会降紫姑,自然本事不小。 其实蓝道行哪有什么本事。他的本事是和太监合伙作弊。扶乩的过程是这样的:先由皇帝把要问的问题写在纸上,然后由太监带到扶乩的地方烧焚,请神仙用乩语回答。如果不灵,就要怪太监污秽不洁,神仙不肯降临。太监当然不愿意背这个罪名,就在烧焚之前先偷看皇帝的问题,然后告诉蓝道行,这样自然就灵了。蓝道行的乩语一灵,徐阶就可以做手脚。比方说,徐阶知道严嵩有密折呈奏,就让蓝道行扶乩说“今有奷臣奏事”嘉靖问天下何以不治,乩语就说:贤臣没有得到重用,小人把持朝廷。再问谁是贤臣,谁是小人,答案也是不难想象的,自然说徐阶贤臣,严嵩小人。 不过这种装神弄鬼的把戏还上不了台面。它只能让嘉靖动心,不能让嘉靖动手。堂堂大明天子,总不能公然下诏,说乩语如何因此必须如何吧!这就需要有机会,比如严嵩正好犯了什么事,或者正好有人弹劾他。机会也是说来就来。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五月某⽇,天降大雨,一个名叫邹应龙的御史(监察部处长)因为避雨躲进一位太监家,听到了“神仙”说严嵩是小人的事。邹应龙一听就明⽩,严嵩的好⽇子到头了(帝眷已潜移),于是连夜修成《贪横荫臣欺君蠹国疏》,上奏朝廷。疏文指控严世蕃贪赃枉法、祸国殃民,应处死刑;严嵩溺爱恶子、受贿弄权,应予斥退。嘉靖也很快做出批复:严嵩给米百石,退休回家,严世蕃发配雷州充军。去年一场大火,烧掉了严嵩的圣眷;今年一阵大雨,又浇灭了严嵩的权势。这可真是“⽔火无情” 严嵩倒了,但没有死。严世蕃也活得很滋润。他并没有到雷州卫服刑,只在广东南雄住了两个月,就溜回家了。回家以后也不韬光养晦,反倒大兴土木,修建私宅。这就引起了地方员官的注意。更糟糕的是,地方官注意严府,严世蕃却不注意,气焰十分嚣张。有一次,袁州府推官(专管刑狱的员官,正七品)郭谏臣到严府公⼲,严府家奴非常无礼,公然不把他这个朝廷命官放在眼里。郭推官咽不下这口气,一状告到巡江御史(监察部特派员)林润那里。林润也是一个想把严家置于死地的,正好手上也抓住了严世蕃的把柄——与罗龙文过从甚密。罗龙文是什么人?是倭寇王直的亲戚,而且和严世蕃一样,也是从流放地私自逃回的。于是林润上奏朝廷,状告严世蕃和罗龙文网罗江洋巨盗,私用违制车服,⽇夜诽谤朝廷,聚众四千余人“道路皆言,两人通倭,变且不测” 这就是谋反了。于是,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十一月,朝廷下令将严世蕃捉拿归案。那时,严世蕃的儿子严绍庭还在京北当锦⾐卫指挥,立马派人通风报信。严世蕃闻讯本想逃回雷州,谁知早在林润的监视之下,刚一出门,就被逮了个正着,随后被押解进京, ![]() 严世蕃二进宮的消息轰动了京城。许多人额手称庆,都认为沈炼和杨继盛的冤案这回总算可以平反了。林润和郭谏臣是这么认为的“三法司”长官⻩光升、张永明、张守等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他们在判决书里,便大讲严嵩⽗子如何害迫忠良,而且重提沈炼、杨继盛案。草稿送到徐阶那里,徐阶问,诸位的意思,不是想救严公子一条 ![]() ![]() ![]() ![]() 沈炼和杨继盛可以瞑目了,历史也终于实现了“实质正义”尽管方式是如此荒唐。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帝国的惆怅 下一章 ( → ) |
易中天品读汉大话方言成都方式费城风云品人录本色陈冲苓茏心语非洲札记波西米亚楼严歌苓其人其 |
易中天的免费综合其它《帝国的惆怅》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帝国的惆怅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帝国的惆怅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