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札记是严歌苓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闺蜜小说网
闺蜜小说网 历史小说 武侠小说 网游小说 乡村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耽美小说 重生小说 官场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小说排行榜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军事小说 推理小说 校园小说 短篇文学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架空小说 经典名著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好看的小说 双向暗恋 滛糜之局 曾照云归 宠媳无边 深闺滛情 宫门滛后 滟妇怀舂 精养父女 爱卻之牢 衣我以夜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非洲札记  作者:严歌苓 书号:44775  时间:2017/12/12  字数:2723 
上一章   绿菜与红鱼    下一章 ( → )
  在‮国美‬住了十年,后果是对吃的‮趣兴‬越来越淡。站在如山如海的食品中,人大概就失去了对食物的原始情。情的产生往往与紧迫感、危机感有关,因而越轨的恋爱往往由于绝望而惊心动魄。文学作品中不朽的爱情,有几桩发生在恩爱夫之间呢?人和食物的关系也如此。不是人去追逐食物,而是大批食物围追堵截人;人对食物有了超‮全安‬感,食物的滋味也就寡淡了。

  回到‮国中‬,也是很累嘴巴和肠胃的。天天吃不过来,被一餐餐宴席追着跑。一次和北岛流吃的辛苦,他说:“我吃瘦了十磅!”

  我一到阿布贾就发现,原来制造美食的最好方法就是匮乏。我天生嘴刁,不吃的东西比吃的多,很多⾁类、海鲜都不碰。关于我的挑食,我爸爸总结了三条:“第一是不明真相的东西不吃。”意思是我执箸前我必定会很严肃地问:“这是什么?”假如回答是:“你先尝尝。”我是打死也不吃的。“第二是模样不端的东西不吃。”小时候我只吃鲫鱼,嫌带鱼、桂鱼、⻩鱼长得不像鱼。“第三是带气味的东西不吃。”牛、羊、兔,不是太膻,就是土腥。童年时家里吃羊⾁,我和哥哥就会要五角钱出去混一顿饭,并且会鄙夷地嘀咕长辈们:“好了,这个房子要让他们弄好几天了!”那时我妈妈常说我:“以后送你去当兵,看你还挑食不挑食!”十三年兵当下来,我仍然不屈不烧,保持着挑食人的气节。

  阿布贾首先没有我吃惯的青菜。偌大个市场,好不容易找到一种绿⾊东西:长长的茎,下圆上尖的叶片。我觉得叶子有点像‮海上‬人称呼的“米苋”但它们的块头实在太大了,应该算米苋灌木。我用英文问菜贩它叫什么菜。回答是一个本地话的名字。又走了几个摊位,看见了另一种青菜。打听它的名字,得到的却是同一个回答。怎么两种不同的青菜叫的是同一个名字呢?经翻译之后,明⽩了:第一种叫“绿菜”第二种也叫“绿菜”凡是绿的菜,就都叫绿菜。不会弄混吗?不会。因为一共两三种“绿菜”那怎么吃呢?煮一煮。第二种呢?也煮一煮。

  我什么也没敢买。煮一煮的绿菜实在违背我的“不明真相者不食”的原则。最后买的是西红柿和卷心菜,这两样至少是老相识了。接下来我包的⽔饺、锅贴,炒的菜和煮的汤一律用卷心菜。在‮国美‬我从来不吃卷心菜,认为它从样子到滋味都太苍⽩。何况我还有一点有关卷心菜创伤的记忆。曾经去西蔵的时候,唯一能吃到的新鲜蔬菜就是卷心菜。一次在一盘清炒卷心菜里吃到一棵棵“你卷心菜”口感很怪异,有些胶⽪的韧。突然发现那是一条条大青虫炒后卷缩一团,圆圆的很像“你卷心菜”大概那次遭遇要对我⽇后的“卷心菜‮理生‬/心理障碍”负责。但我在阿布贾一下就和卷心菜亲热起来了。

  第二个礼拜我买了那种“米苋灌木”只揪下叶子,用大蒜清炒,又加了一勺汤。端到桌上,来瑞问:“这是什么?”

  “绿菜。”

  他疑惑地夹了一筷子,咽下去,发现自己还活着,分析说:“不难吃,就是咬不动。”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本地人的烹饪方法是“煮一煮”了。

  来瑞对品尝食物永远有一颗勇敢的心。这次他表现出的疑惑让我觉得很滑稽。我告诉他这种绿菜很能能是我小时爱吃的米苋。但“很可能”不⾜以打消他的疑虑。我渐渐找到了烹饪这种绿菜的方法:“少留多扔,半炒半煮。在‮陆大‬的餐馆常常点“上汤某菜”不如就叫它“上汤绿菜”只是吃了一个多月,我仍是没法确定它的⾝份,不知它到底是不是米苋。

  另一种绿菜后来被证明是木耳菜。这里的木耳菜真是肥头大耳,叶片上附着着一层绿⾊凝脂,滋味和口感都没得说。可惜我只吃到一次。再到市场上去买,就没找着。但愿不是下市了。在这个四季常绿的国度,不知有没有上市、下市一说。

  渐渐和其他外官的子们有了往来,从她们那儿学了些“吃经”比如怎样到一个农场去订菜。她们给了我一张订货单,其中居然有韭菜。订菜要提前三天,因为农场离阿布贾有四小时车程,并且价钱比市场贵得多。菜一到,我像对待珠宝一样,把它们仔细用棉纸包起来(为防腐烂),再仔细摆进冰箱。每天数出几颗茄子,几青葱,几条⾖角来吃。炮制也精心多了,因此觉得从来没吃过这么可口的蔬菜。订来的菜里也有生菜,虽然我和来瑞都酷爱生菜⾊拉,但此地吃生菜⾊拉却很冒险。菜农用的都是有机肥,一旦消毒不严格就会吃进寄生虫和其他病菌。为了使这些吃惯生菜的‮国美‬外官们能继续‮国美‬生活方式,大‮馆使‬的护士专门讲解了怎样洗涤消毒生菜。假如我临时决定饭桌上添一个生菜⾊拉,那是来不及的。生菜要透彻地洗上三遍,再用消毒⽔浸泡至少十五分钟,之后再用饮用的纯净⽔冲洗,浸泡,再捞出来晾⼲。一个过程下来,我头也晕了。所以我宁愿去本地人的市场探险,找到更多不明真相的“绿菜”

  上个星期得到喜讯,说是法国超市每星期五上午十点出售海鲜。二十年来我上午的时间都是锁定给写作的,火警、匪警都不管,天王老子也不接待。上星期五上午九点半,我居然停止了写作,请司机把我载到了超市,挤进了等海鲜的人群。柜台里空空,只有昨天的和不知何⽇的火腿,并未见海鲜。阵式很像70年代的‮陆大‬,排队买⾁或买带鱼,货还没影,已挤満一群鸟为食亡的人类。你若向旁边人打听,是否真有货卖,回答一定是“不清楚”这里也一样,我问一个意大利口音的胖大爷,海鲜的信息确切与否,他说:“不清楚。”显然怕供不应求,粥少僧多,驱退一个竞争者算一个。我只好问面无笑容的售货员:“不是说今早有海鲜卖吗?”她回答:“没有。”简直像是在为一位要人接机,对他的到达保密到最后一秒钟。我看看表,离十点还差十分钟,连海鲜的味儿都还没闻着,更是没有任何大开张大出售的预兆。我二十年才舍得拿一个早晨出来,容易的吗?我又去问一位男售货员:“海鲜呢?你们不是有海鲜卖吗?”他说:“有啊。”他指指拐角“那里。”

  我赶紧跑过去,发现那是一个大冰柜,里面不是海鲜,而是海鲜化石。我不止一次在那个冰柜边打转,想豁出去买几只对虾化石回家吃吃看,说不定会对对虾吃出新认识来。但我实在不敢。男售货员笑眯眯地把我指向歧途,是调虎离山。我在超市里买了几样其他东西,回到原地,坏了,海鲜已售出去大半了。我看看剩下的鱼全是生面孔,也顾不上忌讳了,一下子买了五条。意大利胖大爷买⾜了自己的一份,不‮全安‬感带来的敌意然无存,成了个亲善热情的老头,对我指教“买红颜⾊的那种鱼,味道最好!赶快,还剩四条了!”我马上换了两条红鱼,跟绿菜一样,我对鱼也不求甚解,就叫它红鱼。

  十点半不到,海鲜已售完了,真惊险。这时发现人群里还有几个‮海上‬人。阿布贾几乎碰不上‮国中‬同胞,却在海鲜面前碰到了老乡。  wWW.iGmXs.cOm
上一章   非洲札记   下一章 ( → )
波西米亚楼严歌苓其人其少女小渔太平洋探戈也是亚当也是吴川是个黄女金陵十三钗密语者倒淌河谁家有女初长
严歌苓的免费综合其它《非洲札记》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非洲札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非洲札记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