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是罗素创作的完结经典名著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幸福之路 作者:罗素 | 书号:44615 时间:2017/12/4 字数:6570 |
上一章 第十章 幸福是可能的吗 下一章 ( → ) | |
前面我们已经对不幸福的人作了充分的讨论,现在我们开始讨论有关幸福的人这一饶有趣味的话题。从我的一些朋友的言论和著作中,我几乎就要得出下面的结论了:幸福,在现代世界,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然而,通过反思,到外国旅行以及和我的花匠聊天,我发现这种观点被驱散得无影无踪了。在前面的章节中,我已论述了我的那些朋友的不幸;在本章,我想考察一下在我的一生中所遇到的那些幸福的人。 幸福有两种,当然,这中间还有许多层次。我说的这两类,也可以被称作现实的和幻想的,或⾁体的和精神的,或情感的和理智的。当然,在这些不同的名称中选择一种恰当的名称,这主要视论点而定,在这儿,我不打算证明任何论点,而仅仅打算去描述。也许描述这两种幸福的差异的最简单方法是:一类幸福是对所有的人都敞开 ![]() ![]() 你也许会说,像我们这类读书人,是体验不到这种单纯的快乐的;如果我们对兔子这般小的动物发动战争,我们能从中体味出什么快乐来呢?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实在肤浅。一头兔子要比⻩热病杆菌大得多,但一个拥有知识的人尚且能够从与后者的搏斗中得到快乐。从情感的內容这一方面说,那些受过最⾼教育的人的快乐,与我的花匠的体验到的快乐并无不同;教育造成的差异仅仅是快乐的形式不同而已。成功的快乐需要困难跟随,即使在最后这种困难得以克服,但它必须使得成功在开始时没有把握。这也许就是别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乃是幸福的源泉之一的原因了。那种自我评价偏低的人不断地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惊奇,反之,那种自我评价过⾼的人则往往为自己的失败感到惊奇。前一种惊奇是令人⾼兴的,后一种则令人沮丧。因而明智的做法是既不无端地自负,也不自卑,得连进取。动都没了。 在那些受过更⾼级的教育的社会成员当中,现在最幸福的要数科学家了。他们中间许多最杰出的人在情感上是纯朴的,他们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一种満⾜,这种満⾜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吃饭、结婚对他们来说都是乐不可言的了,艺术家们和文人学士将其婚姻生活中的愁眉苦脸当成是礼仪上的需要,而科学家则往往能充分地享受这古老的天伦之乐,其原因在于,他们智力中的较⾼部分完全被自己的工作所占用,而不允许侵⼊到自己无能从事的领域,在他们的工作中,他们感到幸福,因为在如今的时代科学发展迅速,力大无比;因为这一工作的重要 ![]() ![]() ![]() 在科学家的生活中,幸福的全部条件都得到了实现。他有一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的活动,他获得的成就,不管是对他自己来说,还是对那些甚至有时并不理解他们的普通大众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点上,他比艺术家幸运。当公众不能理解一幅画或一首诗歌时,他们的结论往往是:这是一幅糟糕的画或这是一首糟糕的诗。当他们不能理解相对论时,他们都下结论说(这倒在理),他们受的教育不够。结果便是:爱因斯坦受到景仰,而画家却在阁楼中饥肠键限,爱因斯坦是幸福的,而画家则是不幸福的。以一贯的我行我素来对抗公众的怀疑态度,在这种生活中,很少有人是真正幸福的,除非他们能自己关在一个排外的小圈子內,忘记外面的冷漠世界。而科学家,由于除了同事,其他的人都器重自己,因而不需要小圈子。相反,艺术家则处于要么选择被人鄙视,要么做卑鄙无赖的人的痛苦不堪的处境之中。如果这位艺术家具有惊人的才华,那么他必定会招致非此即彼的厄运:如果他施展了自己的才华,结局便是前者;如果他深蔵不露,结局便是后者。当然事情并非永远如此。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时期,那时优秀的艺术家们,甚至在他们年纪尚轻时,便为人们所尊重。于勒二世①虽说可能对米开朗基罗是不公平的,但他从不贬低米开朗基罗的绘画才能。现代的百万富翁,他可以给才华耗尽的老艺术家万贯钱财,但他绝不会认为,艺术家所从事的活动,与他的一样重要,也许这些情况与下述事实有关,即:一般而论,艺术家比科学家更不幸福些。 我认为,必须承认以下事实:在西方家国,许多知识阶层中的年轻人,由于发现没有合适的职业适合自己的才能,从而越来越感到不幸,然而,这种情况并不见于东方家国。现在,世界其它地方的年轻人大概都不如苏联的知识青年们那么幸福,苏联的年轻人要去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因而相应地具有一种热诚的信仰,老年人有的被处死了,有的被饿死了,有的被放逐了,有的被清除了,这样,他们便不能強迫年轻人在要么行凶为恶,要么无所事事之间作出唯一的选择,就象在所有的西方家国里一样。对有教养的西方人来说,苏联青年的信仰也许是无情的,可是对于信仰,他们除此之外还能提出什么异议呢?这些青年人确实在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符合人们意愿的世界,这世界一旦建成,它几乎毫无疑问将使普通的苏联人比起⾰命前来要幸福得多。这一世界,也许并不适合于有文化的西方知识分子居住,但他们也并不非得去那里生活才行。因而,无论从哪一个实际的角度来判断,苏联青年的信仰是持之有据的,除了基于理论的种什批评之外,对这一信仰进行的谴责——说它是非人道主义的——实在是毫无道理。 在印度、国中和⽇本,外部的政治环境扰 ![]() ![]() 然而,我并不是主张,只有这些平凡的幸福才是可能的。实际上,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它们,因为它们需要一种极不寻常的能力和广博的趣兴。并不是只有杰出的科学家才能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乐趣,也并不是只有大政治家才能从其鼓吹的事业中获得悦愉。工作的乐趣对所有具备特殊才能的人都是敞开的,只要他能够从自己的技能的适用中获得満⾜,而不是要求全世界的赞誉就行。我曾经认识一位少年时腿双便残废的男子,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他非常宁静、幸福。他之所以会有这么幸福,是因为他创作了一部长达五卷的关于玫瑰花枯萎病的专著。在我眼里,他是这方面的第一流专家。我无缘结识一大批贝壳学家,但是从认识他们的人那儿,我知道研究贝壳确实给那些乐此不疲的人带来了幸福。我还认识一位世界上最优秀的排字工,他是所有那些有志于创新字体的人的榜样。但是,那些有声望的人对他的尊重所给予他的快乐,远不及他运用自己的技巧时获得的真正的快乐——这一快乐与优秀的舞蹈家从跳舞之中获得的快乐大体相当。我也认识另外一些排字能手,他们能排数学字体,景教手稿,楔形文字,或任何冷僻和困难的文稿。我并没有去专门研究和考察这些人的私生活是否幸福,但我相信,在工作时间里,他们建设 ![]() 人们习惯于认为,在我们的机器时代,技术 ![]() ![]() ![]() ![]() ![]() ![]() ![]()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对事业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之一。我并不仅仅只考虑⾰命家,社会主义者,民族主义者,以及其他的受庒迫家国中的诸如此类的人,我还考虑到了许多更为卑微的信仰。我认识的那些相信英格兰是十个失传部落的后裔的人,几乎总是幸福的,而那些相信英格兰只是埃弗雷姆和马纳塞部落①的人,也会感到同样地幸福。可是,我并不希望读者对此产生信仰,因为我不会去鼓吹任何对于我来说是基于虚假信仰之上的幸福,出于同样原因,我也不会去怂恿读者相信,人应该仅仅依靠喜好生活,虽然在我看来,这一信仰总能给人带来美満的幸福,但是要想发现一些并不是异想天开的事情也是容易的,并且那些对此事真正感趣兴的人们,则在闲暇时光也拥有了一种満⾜,立⾜以排解人生空虚的感受。 与献⾝平凡事业相近的是沉溺于某一爱好,在活着的最杰出的数学家当中,有一位将他的时间平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数学,一部分致力于集邮。我想当他在前一部分中没有取得进展时,后一部分也许就能够起到一种安慰作用。当然,证明数学理论中的命题的困难,并不是集邮能够解决的,邮票也不是能被收集的唯一物品,试想,古老的瓷器,鼻烟盒,罗马硬币,箭簇以及石器所展示的境界,该使你多么欣喜若狂,心旷神怡?但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对这些纯朴的平凡的快乐不置可否。虽然在小时候体验过它们,但后来出于某种原因,我们都认为它们与人的成 ![]() ![]() ![]() ![]() ![]() ![]() 然而,狂热和爱好,在许多情况下,也许是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不是 ![]() ![]() 对人的友善的关怀是情感的一种形式,但不是那种贪婪的、掠夺的和非得有回报的形式。后者极有可能是不幸的源泉。能够带来幸福的那种形式是:喜爱观察人们,并从其独特的个 ![]() ![]() ![]() ![]() ![]() ![]() 在前面一段文章中,我还谈到了所谓的对物的友善的关怀。这一说法也许听起来有点勉強;也许应当说对物的友善感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在地质学家对石块和考古学家对遗址所具有的趣兴中,还是存在着与友善类似的东西的,这趣兴也应当成为我们对待个人和社会的态度的一个因素,人们不可能对敌对的而不是友善的事物感趣兴。一个人因为讨厌蜘蛛,为了住到它们较少光顾的地方,也许会收集有关蜘蛛习 ![]() 幸福的秘诀在⼲:使你的趣兴尽量广泛,使你对那些自己感趣兴的人和物尽量友善,而不是敌视。 这里我对幸福的种种可能 ![]() |
上一章 幸福之路 下一章 ( → ) |
质量苹果树出租骑虎伯尔短篇小说冤家,一个爱卢布林的魔术孤独与深思(尼尔斯骑鹅旅人树 |
罗素的免费经典名著《幸福之路》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幸福之路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幸福之路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