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是沈从文创作的完结经典名著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湘西 作者:沈从文 | 书号:43706 时间:2017/11/10 字数:13922 |
上一章 湘西——杂记-2 下一章 ( → ) | |
沅陵县沿河下游四里路远近,河中心有个洲岛,周围⾼山四合,名“合掌洲”名目与情景相称。洲上有座庙宇,名“和尚洲”也还说得去。但本地的传说却以为是“和涨洲”因为⽔涨河面宽,淹不着,为的是洲随河⽔起落!合掌洲有个⽩塔,由顶到![]() 河南岸村名⻩草尾,人家多在橘柚林里,橘子树⽩华朱实,宜有小 ![]() ![]() 因此县里的机关中办事员,保安司令部的小军佐,和商店中小开,下⻩草尾玩耍的就多起来了。但不成,肥⽔不落外人田,有了主子。可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夭夭的名声传出去了,⽔上划船人全都知道周家夭夭。去年(一九三七年)冬天一个夜里,忽然来了四百武装喽+ゴ蜚淞晗爻牵*城边响了夜一 ![]() ![]() 女孩子虽又惊又怕,还是从容的说“你抢我,把我箱子也抢去,我才有⾐服换!” 带到山里去时那团长问“夭夭,你要死,要活?” 女孩子想了想,轻声的说“要死。你不会让我死。” 团长笑了“那你意思是要活了!要活就嫁我,跟我走。 我把你当官太太,为你杀猪杀羊请客,我不负你。“女孩子看看团长,人物实在英俊标致,比成⾐店学徒強多了,就说:”人到什么地方都是吃饭,我跟你走。“ 于是当天就杀了两个猪,十二只羊,一百对 ![]() 这也可说是沅陵县人物之一型。 至于住城中的几个年⾼有德的老绅士,那倒正象湘西许多县城里的正经绅士一样,在当地是很闻名的,庙宇里照例有这种名人写的屏条,名胜地方照例有他们题的诗词。儿女多受过良好教育,在外做事。家中种植花木,蓄养金鱼和雀鸟,门庭规矩也很好。与地方关系,却多如显克微支在他《炭画》那本书里所说的贵族,凡事劝不⼲涉主义“。因为名气大,许多不相⼲的捐款,不相⼲的公事,不相⼲的⿇烦不会上门。乐得在家纳福,不求闻达,所以也不用有什么表现。对于生活劳苦认真,既不如车站边负重妇女生命活跃,也不如卖菜的周家夭妹,然而⽇子还是过得很好,这就够了。 由沅⽔下行百十里到沅陵属边境地名柳林岔,——就是湘西出产金子,风景又极美丽的柳林岔。那地方过去一时也有个人,很有意思。这个人据说⺟亲貌美而守寡,住在柳林岔镇上。对河⾼山上有个庙,庙中住下一个青年和尚,诚心苦修。寡妇因爱慕和尚,每天必借烧香为名去看看和尚,二十年如一⽇。和尚诚心修苦,不作理会,也同样二十年如一⽇。儿子长大后,慢慢的知道了这件事。儿子知道后,不敢规劝⺟亲,也不能责怪和尚,唯恐⺟亲年老眼花,一不小心,就会堕⼊深⽔中淹死。又见庙宇在一个圆形峰顶,攀援实在不容易。因此特意雇定一百石工,在临河悬岩上开辟一条小路,仅可容⾜,更找一百铁工,制就一条耝而长的铁链索,固定在上面,作为援手工具。又在两山间造一拱石头桥,上山顶庙里时就可省一大半路。这些工作进行时自己还参加,直到完成。各事完成以后,这男子就出远门走了,一去再也不回来了。 这座庙,这个桥,濒河的黛⾊悬崖上这条人工凿就的古怪道路,路旁的耝大铁链,都好好的保存在那里,可以为过路人见到。凡上行船的纤手,还必需从这条路把船拉上滩。船上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故事虽还有另一种说法,以为一切是寡妇所修的,为的是这寡妇…总之,这是一个平常人为満⾜他的某种愿心而完成的伟大工程。这个人早已死了,却活在所有⽔上人的记忆里。传说和当地景⾊极谐和,美丽而微带忧郁。 沅⽔由沅陵下行三十里后即滩⽔连接,⽩溶、九溪、横石、青浪,…就中以青浪滩最长,石头最多,⽔流最猛。顺流而下时,四十里⽔路不过二十分钟可完事,上行船有时得一整天。 青浪滩滩脚有个大庙,名伏波宮,敬奉的是汉老将马援。 行船人到此必在庙里烧纸献牲。庙宇无特点,不出奇。庙中屋角树梢栖息的红嘴红脚小小乌鸦,成千累万,遇下行船必飞往接船送船,船上人把饭食糕饼向空中抛去,这些小黑鸟就在空中接着,把它吃了。上行船可照例不光顾。虽上下船只极多,这小东西知道向什么船可发利市,什么船不打菗丰。 船夫说这是马援的神兵,为 ![]() 几件事都是人的事情。与人生活不可分,却又杂糅神 ![]() ![]() ![]() ![]() ⽩河流域几个码头 ⽩河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河到沅陵与沅⽔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清澈见底。深潭中为⽩⽇所映照,河底小小⽩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 ![]() 夏天则晒晾在⽇光下耀目的紫花布⾐ ![]() 由沅陵沿⽩河上行三十里名“乌宿”地方风景清奇秀美,古木丛竹,滨⽔极多。传说中的大酉洞即在附近。洞中⾼大宏敞,气象万千。但比起凤凰苗乡中的齐梁洞,內中平坦能容避难的人一万以上,就可知道大酉洞其所以著名,或系邻近开化较早的沅陵所致。⽩河中山⽔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属永顺县管辖,且为永顺县货物出口地方。夹河⾼山,壁立拔峰,竹木青翠,岩石黛黑。⽔深而清,鱼大如人。河岸两旁黛⾊庞大石头上,在晴朗冬天里,尚有野莺画眉鸟,从山⾕中竹篁里飞出来,休息在石头上晒太 ![]() ⽩河多滩,凤滩、茨滩、绕 ![]() ![]() ![]() ![]() ![]() ![]() ![]() ![]() ![]() ![]() 近城大山名杀 ![]() ![]() ![]() ![]() ![]() 种田人因此常常拿了刀矛火器种种家伙,往树林山洞中去寻觅,用绳网捕捉大蛇,用毒烟设陷阱猎捕野兽。岭上最多的还是集群结伙躏蹂农产物成癖的野猪,喜 ![]() 本地出好梨,⽪⾊淡赭,味道香而甜,名“洋冬梨”⽪较厚韧,因此极易保蔵。产材质坚密的⻩杨木,乡下人常常用绳索系⾝,悬空下垂到溪⾕绝壁间,把⻩杨木从⾼崖上砍下,每段锯成两尺长短,背负⼊城找求售主,同卖柴一样。碗口大的木料,在本地人眼中看来,十分平常。这种良好木材,照当地人习惯,多用来作筷子和天九牌。需要多,供给少,所以一部分就用柚子木充数。出大头菜,比龙山的略差。湘西大头菜应当数接近鄂西的边县龙山最好,颜⾊金⻩,味道甜而香。出好茶叶,和邻近山城那个古丈县的茶叶比较,味道略谈。然而清醇之中,别有一种芬馥之气。陈家茶园在湘西实得风气之先,出品佳美,可惜数量不多,无从外运。 永绥县离保靖四十五里。保靖县苗人居住较少。永绥县却大部分是苗人。逢场时 ![]() ![]() ![]() 三个县分清中叶还由土司统治,土司既由世袭,永顺的姓向,保靖的姓彭,永绥的姓宋,到如今这三姓还为当地巨族。土司的统治已成过去,统治方法也不可考究了,除了许多大土堆通称土司坟,但留下一个传说尚能刺 ![]() 也许就是这种原因,三姓方成为本地巨族。土司坟多,与《三国演义》曹 ![]() ⽩河上游商业较大⽔码头名“里耶”川盐⼊湘,在这个地方上税。边地若⼲处桐油,都在这个码头集中。 站在里耶河边⾼处,可望川湘鄂三省接壤的八面山。山如一个桶形,周围数百里,四面陡削悬绝,只一条小路可以上下。上面一坦平 ![]() ⽩河上游分支数处,其一到龙山。龙山出好大头菜。山⽔清寒,鱼味甘美,六月不腐,⽔源出鄂西。其一河源在川东,湖南境到茶峒为止。因为这是湖南境最后一个⽔码头,小虽小,还有意思。这地方事实上虽与人十分陌生,可是说起来又好象十分 ![]() 凭⽔倚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用的五倍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吊脚楼。河中涨了舂⽔,到⽔进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墙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爬进城里去,⽔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若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冲去,大家只在城头上呆望,受损失的也同样呆望,对于所受损失仿佛无话可说,与在自然安排下眼见其他无可挽救的不幸来临时相似。涨⽔时在城上还可望着骤然展宽的河面,流⽔浩浩 ![]() ![]() ![]() 城外河街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 此外饭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庄,莫不各有地位,装点了这条河街。还有卖船上檀木活车、竹缆与锅罐铺子,介绍⽔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小饭店门前,常有煎得焦⻩的鲤鱼⾖腐,⾝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头里,钵旁大竹筒中揷着大把红筷子,不拘谁个愿意花点钱,这人就可以傍了门前长案坐下来,菗出一双筷子到手上,那边一个眉⽑扯得极细脸上擦了⽩粉的妇人,就走来问:“要甜酒?要烧酒?”男子火焰⾼一点的,谐趣的,对內掌柜有点意思的,必装成生气似的说:“吃甜酒?又不是小孩,还问人吃甜酒!”那么,醇冽的烧酒,从大瓮里用木滤子舀出,倒进土碗里,即刻就来到⾝边案桌上了。 大都市随了商务发达而产生的某种寄食者,因为商人同⽔手的需要,这小小边城河街,也居然有那么一群人,聚集在一些有吊脚楼的人家。这种妇人穿了假洋绸的⾐服,印花布的 ![]() ![]() 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 ![]() ![]() ![]() ![]() ![]() ![]() ![]() ![]() ![]() ![]() ![]() 泸溪。浦市。箱子岩由沅陵沿沅⽔上行,一百四十里到湘西产煤炭著名地方辰溪县。应当经过泸溪县,计程六十里,为当⽇由沅陵出发上行船一个站头,且同时是洞河(泸溪)和沅⽔合流处。再上六十里,名叫浦市,属泸溪县管辖,一个全盛时代业已过去四十年的⽔码头。再上二十里到辰溪县,即辰溪⼊沅⽔处。 由沅陵到辰溪的公路,多在山中盘旋,不经泸溪,不经浦市。 在许多游记上,多载及沅⽔流域的中段,沿河断崖绝壁古⽳居人住处的遗迹,赭红木屋或仓库,说来异常动人。倘若旅行者以为这东西值得一看,就应当坐小船去。这个断崖同沅⽔流域许多滨河悬崖一样,都是石灰岩作成的。这个特别著名的悬崖,是在泸溪浦市之间,名叫箱子岩。那种赭⾊木柜一般方形木器,现今还有三五具好好搁在崭削岩石半空石 ![]() 下面称引的几段文字,是从我数年前一本游记上摘下的:“泸溪”泸溪县城四面是山,河⽔在山峡中流去。县城位置在洞河与沅⽔汇流处,小河泊船贴近城边,大河泊船去城约三分之一里。(洞河通称小河,沅⽔通称大河。)洞河来源远在苗乡,河口长年停泊五十只左右小小黑⾊洞河船。弄船者有短小精悍的花帕苗,头包花帕, ![]() 到落雨天,冒着小雨,从烂泥里走进县城街上去。大街头江西人经营的布铺,铺柜中坐了⽩发皤然老妇人,庄严沉默如一尊古佛。大老板无事可作,只腆着肚⽪,叉着两手,把脚拉开成为八字,站在门限边对街上檐溜出神。窄巷里石板砌成的行人道上,小孩子扛了大而朴质的雨伞,响着很寂寞的钉鞋声。若天气晴明,石头城恰当⽇落一方,雉堞与城楼都为夕 ![]() “浦市”这是一个经过昔⽇的繁荣而衰败了的码头。 三十年前是这个地方繁荣的顶点,原因之一是每三个月下省请领凤凰厅镇筸和辰沅永靖兵备道守兵那十四万两饷银,省中船只多到此为止,再由旱路驿站将银子运去。 请饷官和押运兵在当时是个阔差事,有钱花,会花钱。那时节沿河长街的油坊尚常有三两千新油篓晒在太 ![]() 沿河七个用青石作成的码头,有一半常停泊了结实⾼大的四橹五舱运油船。此外船只多从下游运来淮盐、布匹、花纱,以及川黔所需的洋广杂货。川黔边境由旱路来的朱砂、⽔银、苧⿇、五倍子、生 ![]() ![]() 本地市面则出炮仗,出纸张,出肥人,出肥猪。河面既异常宽平,码头又⼲净整齐。街市尽头为一长潭,河上游是一小滩,每当⻩昏薄暮,落⽇沉⼊大地,天上暮云被落⽇余晖所烘炙剩余一片深紫时,大帮货船从上而下,摇船人泊船近岸以前,在充満了薄雾的河面,浮 ![]() ![]() 辛亥以后,新编军队经常年前调动,部分省中协饷也改由各县厘金措调。短时期代替而兴的烟土过境,也大部分改由南路广西出口。一切消费馆店都⽇渐萎缩,只余了部分原料 ![]() ![]() 如今一切都成过去了,沿河各码头已破烂不堪。小船泊定的一个码头,一共十二只船。除了一只船载运了方柱形⽑铁,一只船载辰溪烟煤,正在那里发签起货外,其它船只似乎已停泊了多⽇,无货可载,都显得十分寂寞,紧紧的挤在一处。有几只船还在小桅上或竹篙上悬了一个用竹缆编成的圆圈,作为“此船出卖”等待换主的标志。 “箱子岩”那天正是五月十五,乡下人过大端 ![]() 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全被乡下人拖出浮在⽔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満了青年桡手,头 ![]() ![]() 两千年前那个楚国逐臣屈原,若本⾝不被放逐,疯疯癫癫来到这种充満了奇异光彩的地方,目击⾝经这些惊心动魄的景物,两千年来的读书人,或许就没有福分读《九歌》那类文章,国中文学史也就不会如现在的样子了。在这一段长长岁月中,世界上多少民族都已堕落了,衰老了,灭亡了。即如号称东亚大国的一片土地,也已经有过多少次被来自沙漠中的蛮族,骑了膘壮的马匹,手持強弓硬弩,长 ![]() ![]() ![]() ⽇头落尽云影无光时,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暮⾊里。 两岸看船人呼喝声越来越少。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除了从锣鼓声中尚能辨别那些龙船方向,此外已别无所见。 然而岩壁缺口处却人声嘈杂,且闻有小孩子哭声,有妇女尖锐叫唤声,综合给人一种悠然不尽的感觉。…过了许久,那种锣鼓声尚在河面飘着,表示一班人还不愿意离开小船,回转家中。待到把晚饭吃过,爬出舱外一看,呀,好一轮圆月!月光下石壁同河面,一切都镀了银,已完全变换了一种调子。岩壁缺口处⽔码头边,正有人用废竹缆或油柴燃着火燎,火光下只见许多穿⽩⾐人的影子移动。那些人正把酒食搬移上船,预备分派给龙船上人。原来这些青年人划了一整天船,看船的已散尽了,划船的还不尽兴,三只船还得在月光下玩个上半夜。 提起这件事,使人重新感到人类文字语言的贫俭,那一派声音,那一种情调,真不是用文字语言可以形容尽致的。 这些人每到大端 ![]() 每⽇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同⽔鸟。虽然也有人事上的小小得失,到恩怨纠纷成一团时,就陆续发生庆贺或仇杀。然而从整个说来,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自然”已相互融合,很从容的各在那里尽其 ![]() ![]() ![]() 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 ![]() 我们要用一种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惶恐”且放弃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乐娱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但有谁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引自《湘行散记》)这希望于浦市人本⾝是毫无结论的。 浦市镇的肥人和肥猪,既因时代变迁,已经差不多“失传”问当地人也不大明⽩了。保持它的名称,使沅⽔流域的民人还知道有个“浦市”地方,全靠边炮和戏子。沅⽔流域的人遇事喜用边炮,婚丧事用它,开船上梁用它, ![]() ![]() ![]() ![]() 到冬十腊月,这些唱戏的又带上另外一份家业,赶到凤凰县城里去唱酬傩神的愿戏。这种酬神戏与普通情形完全不同,一切由苗巫作主体,各扮着乡下人,跟随苗籍巫师⾝后,在神前院落中演唱。或相互问答,或共同合唱一种古典的方式。戏多夜中在火燎下举行,唱到天明方止。参加的多义务取乐 ![]() 在浦市镇头上向西望,可以看见远山上一个⽩塔,尖尖的向透蓝天空矗着。⽩塔属辰溪县的风⽔,位置在辰溪县下边一点。塔在河边山上,河名“斤丝潭”打鱼人传说要放一斤生丝方能到底。斤丝潭一面是一列悬崖,五⾊斑驳,如锦如绣。崖下常停泊百十只小渔船,每只船上照例蓄养五七只黑⾊鱼鹰。这⽔鸟无事可作时,常蹲在船舷船顶上扇翅膀,或沉默无声打瞌盹。盈千累百一齐在平潭中下⽔捕鱼时,堪称一种奇观,可见出人类与另一种生物合作,在自然中竞争生存的方式,虽处处必需争斗,却又处处见出谐和。箱子岩也是一列五⾊斑驳的石壁,长约三四里,同属石灰岩 ![]() ![]() ![]() ![]() 随意割切一段勾勒纸上,就可成一绝好宋人画本。満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生命另一形式的表现,即人与自然契合,彼此不分的表现,在这里可以和感官接触。一个人若沉得住气,在这种情境里,会觉得自己即或不能将全人格融化,至少乐于暂时忘了一切浮世的营扰。现实并不使人沉醉,倒令人深思。越过时间,便俨然见到五千年前 ![]() 目睹山川美秀如此“爱”与“不忍”会使人不敢堕落,不能堕落。因此一个深心的旅行者,不妨放下坐车的便利,由沅陵乘小船沿沅⽔上行,用两天到达辰溪。所费的时间虽多一点,耳目所得也必然多一点。 辰溪的煤 湘西有名的煤田在辰溪。一个旅行者若由公路坐车走,早上从沅陵动⾝,必在这个地方吃早饭。公路汽车须由此过河,再沿⿇ ![]() 半渡之际看到的是山川风物,秀气而不流于纤巧。⽔清且急,两丈下可见石子如樗蒲在⽔底滚动。过渡后必想到,地方虽不俗,人好象很呆,地下虽富⾜,一般人却极穷相。以为古怪,实不古怪。过路人虽关心当地荣枯和居民生活,但一瞥而过,对地方问题照例是无从明⽩的。 辰河弄船人有两句口号,旅行者无不 ![]() ![]() ![]() ![]() 在那个悬岩半空的庙里,可以眺望上行船的⽩帆,听下行船摇橹人唱歌。小船挹流而渡,艰难处与美丽处实在可以平分。 地方为产煤区,似乎无处无煤,故山前山后都可见到用土法开掘的煤洞煤井。沿河两岸常有百十只运煤船停泊,上下洪江与常德码头间无时不有若⼲黑脸黑手脚汉子,把大块黑煤运送到船上,向船舱中抛去。若到一个取煤的斜井边去,就可见到无数同样黑脸黑手脚人物,全⾝光裸, ![]() ![]() 富源虽在本地,到处都是穷人,不特下井挖煤的十分穷困,每天只能靠一点点收⼊,一家人挤塞在一个破烂 ![]() ![]() 这应当是谁的责任?瞻望河边的风景,以及那一群肮脏瘦弱的负煤人,两相对照,总令人不免想得很远很远。过去的,已成为过去了。来在这地面上,驾驭钢铁,服征自然,使人人精力不完全浪费到这种简陋可怜生活上,使多数人活得稍象活人一点,这责任应当归谁?是不是到明⽇就有一群结实精悍的青年,心怀雄心与大愿,来担当这个艰苦伟大的工作?是不是到明⽇,还不免一切依然如旧?答复这个问题,应在青年本⾝。 这是一个神圣矿工的家庭故事——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湘西 下一章 ( → ) |
神巫之爱福生芸庐纪事虎雏边城采蕨小说集长河阿丽思中国游阿黑小史雪晴 |
沈从文的免费经典名著《湘西》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湘西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湘西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