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是史铁生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钟声 作者:史铁生 | 书号:43228 时间:2017/11/4 字数:7019 |
上一章 第三十五章 下一章 ( → ) | |
一封家书 X。L:你好! 不妨就先把学业当作出国的工具,这没有什么不对。当一个地方限制了一个人发展的时候,他完全应该换个地方,另辟生路。(所谓发展也并不单指学业,而是指生活或生命的全面发展)而另辟生路的工具,自然各用其能了。我们赞成你不要放弃学业,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出国之后也可以继续搞原来的专业,也可以⼲别的,路子就宽了。你要是不喜 ![]() ![]() 其实,一切学业说到底都是谋生的手段(为了⾁体的存活),都是乐娱的玩具(为了精神的充实)。一切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到底都有什么用呢?从人迟早都是要死的这一点来看,从人类乃至宇宙迟早也是要毁灭的这一点来看,人终归只是一堆无用热情,我们之所以还得保持这热情,还得用明智和真诚来校正、来助燃这热情,只是因为舍此我们会活得更加荒诞。甚至死也不能免除这荒诞,因为:结束不过是另一个开始。绝对的虚无可以证明是没有的——一旦有就不是绝对的无了。而一切存在都是主客体的共同参与,那么主体就会永远面对一个无可逃避的世界,因此必然是生生相继永恒轮回。逃避生之事实必定是徒劳的,而放弃生之热情只能使人落人更加荒唐的境地。所以看透了生活的本来面目然后爱它是一种明智之举。唯此可以使生命获得 ![]() ![]() 总有些人以颓唐来证明自己是看破红尘,其实只是加剧了自己的痛苦而已,使自己陷人更加荒唐的境地而已。 我以为人们对于佛法也常有一种错误的理解——即灭 ![]() ![]() ![]() ![]() ![]() ![]() ![]() ![]() ![]() 人不仅对科学了解太少,而是对一切都了解太少了。人是太狂妄了。上帝给人们设置了无限,就是为了让人永远不失却乐趣,为此我们要感谢他。 现在所说的科学仅仅是一种方法,一个角度。也许它将来会扩大得不像它了呢,或者不是它了呢,这又何妨?所谓大胆想象,不能只是一个范畴里大胆,要有超范畴的大胆,或⼲脆毁灭一个范畴的大胆。有什么用呢?好玩!有趣!⾼兴!美哉乐哉!陶哉醉哉!而已。 这样,又何必一定要出国呢?但是也可以换一种问法:又何必不出国呢?我只是想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使自己的世界更开阔些还是好的,闯 ![]() ![]() ![]() 在人生的路上,必要找到一个好玩具。而只要玩得人 ![]() 有了电脑,很好玩,就越写越多了,而且有点书卷气了,有点说教的味道,别在意。 祝好运! 史铁生 归去来 我知道,北玲有一桩未了的心愿:回陕北,再看看那片⻩土连天的⾼原。她曾对我说过,当她躺在国美的医院里,刚从那次濒死的大手术中活过来,见窗台上友人们送来很多鲜花,其中有一束很像⻩土⾼原上的山丹丹,想必也是百合类。她说,她熬着伤痛,昏睡,偶尔醒来就看见那束花在 ![]() 她说:“等我的病见好一点,立哲要带我回一趟陕北。” 立哲,北玲的丈夫。就是那个孙立哲——当年的知识青年模范,在窑洞里为农民作手术的⾚脚医生。立哲当年的事迹颇具传奇⾊彩:只上过初中二年,却在土窑洞里作了上千例手术,小至切除阑尾,大至从腹腔里摘出几十斤重的肿瘤。我可以作证这既非讹传也无夸张。我与力哲中学同学,在陕北揷队同住一眼窑洞。他第一次 ![]() 最早听说北玲,大约是74年,听说陕北知青中有几个师大女附中的才女正写一部知青题材的小说,才女中就有吴北玲这名字;那时我也正动了写小说的念头,这名字于是记得深刻。第一次见她是在78年,初秋,下着小雨,一个⾝材颀长的女子跟在立哲⾝后走进我家。立哲说,她叫吴北玲,也是陕北揷队的。我说,噢——我知道。立哲说你怎么知道?我说,早就知道,行么?立哲笑道:行。北玲脫去红粉⾊的雨披,给我的印象是生气 ![]() ![]() ![]() ![]() ![]() 此后立哲住在我家养病,陕北十年给了他终生受益的磨炼,同时送给他一份肝炎。北玲在北大呆不住,几乎天天往我家跑,当然是因为立哲。那时我初学写作,写了拿给北玲看,不知深浅地占去这痴情人的很多时间;北玲的文学鉴赏力值得信赖。她常常是下午下了课来,很晚才走,每次进得门来,脸上都蔵不住一句迫切的话:立哲呢?如果立哲不在,她脸上那句话便不断地响,然后不管立哲在哪儿她就骑上车去找。立哲正在⾝体上和政治上经历着双重逆境,北玲对他的爱情,惟更深更重。 半年后,立哲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二医的研究生,北玲迂回着表露她的骄傲:“真不知这小子什么时候念的书,试考前三天还又钓鱼又跳舞呢。”有一天一伙同在陕北揷队的朋友碰在一起,有人提醒他们:“什么时候结婚呀你们?”立哲算了算,很多揷队的朋友碰巧都在京北,便打电话回家:“妈,你准备准备,我明天结婚。” “精神病!这哪儿来得及?”“有什么来不及?陕北这帮人一块吃顿饭就得。” 婚后不久,立哲和北玲相继去了国美,一个学医,一个学比较文学,一去又是十年。他们从国美寄来照片,照片上的北玲依然年轻,朝气蓬 ![]() ![]() 89年北玲回国探亲,带着出生仅四个月的小女儿,说是想让女儿早些看到国中。小女儿长得很漂亮,睁开眼睛东张西望,不知她对故乡的第一印象如何。我问北玲,把女儿留在国中吗?她说:“不,儿子小时候不得不跟我分开,这回我不能再离开女儿,我得做个像样的⺟亲了。”天⾊渐晚,我请北玲吃炸酱面,一边听她讲在国美的创业史。先是一边读书一边在饭馆里打工,⼲最低等的活,一个人负责收拾三、四十张餐桌的餐具,一秒钟都不停地跑,可竟连其他家国的打工者都歧视他们,小费都被别人敛去不给他们留一文。立哲还在搬家公司⼲过,一二百斤的硬木家具扛起来腿两打颤,有一次电梯坏了,但不能违背合同,就一趟趟扛上几层楼,钱却不多挣。后来他们自己办起“饺子公司”开始时食客们尚不识“孙太太的饺子”全靠电话征订:“要饺子吗?孙太太的饺子物美价廉。”孙先生下了课先去四处采购,回到家熬上排骨汤,抡圆了膀子拌⾁馅,配料极有讲究不容半点含糊。芝加哥亮起万家灯火,是孙先生和孙太太开始包饺子的时候了,正是不夜城歌舞喧喧之际,他们熬着瞌睡把饺子包得満屋子没地方搁。几百个饺子在凌晨前包好,先生和太太才都躺下睡一会。天很快亮了,饺子冻好,包装整齐,孙先生开着破汽车一家一户地送。立哲那辆汽车破到了全芝加哥第一,底盘锈烂了,坐在车里往起一站,⾝体忽然矮下去,鞋底竟与路面直接磨擦。随后办起了“万国图文公司”先做名片。“阿拉伯文,贵公司能做吗?”孙先生泰然答道:“当然。”北玲便笑。其时他们尚不知阿拉伯文有几个字⺟呢。但既是“万国图文”就得是“当然能做”否则信誉何在?两口子埋头一宿,居然摸出门道,一份漂亮的阿拉伯文名片按期 ![]() ![]() ![]() ![]() 可那瘤子半年后竟发展成癌,扩散到肝,已是晚期。立哲痛哭失声,作了多年医生他曾治好过多少病人,如今他知道很可能救不了自己的 ![]() ![]() ![]() 91年秋天,立哲带北玲回国治病。到京北的第二天他们来看我。北玲并不显出多少病容,啃着一 ![]() 北玲住进医院。立哲一面照顾她。四处寻医问药,一面着手在国中创办公司。立哲心里苦,解忧之法是和老同学们聊聊,他有时唱叹人这一生真是短暂,多少事想做还都未及做。但他的唱叹并不导致颓丧,而是推出这样的结论;⼲吧,得赶紧⼲了,一辈子其实没多少时间。他说:为自己的祖国⼲事,感觉到底是不一样,心里有了 ![]() ![]() 解忧的另一个办法是工作。立哲先后建立起“国美万通科技有限公司驻京北总代表处”、“京北万国电脑图文有限公司”、“金华快印公司”等三、四家公司,投资几百万元。那是他和北玲在国美十年拼命挣来的钱呀,真正的⾎汗钱!我说,你得谨慎,别全赔进去。他说不会。他说刚到国美时还不是⾝无分文,大不了还那样。我说你的年纪不比当初啦,又有病。他说,守着钱过平安⽇子,我更得病,不⼲事本⾝就是病。常使立哲苦恼的是“大锅饭”意识已经在很多国人⾝上成了习惯,处处的办事效率慢得让人不能理解。“知道在国美申办一个公司,要多久批准吗?”“三天?”“猜。”“一天?” “再猜。”“多久?”“吓死你,十分钟!国中的事坏就坏在你怎么都有饭吃。这要是不改,最后大家都饿着。”有一次我问立哲的司机:“跟立哲⼲活累吧?”司机撇撇嘴点点头:“不过孙老板比谁都累。”我记起老同学们早就给立哲的评语:此人走到哪儿哪儿不能安闲,总搅起一群人跟着他转。 今年舂节我们一起过的。爆竹声中,北玲兴致很⾼,一定也要动手包饺子。那时她必定想着就在京北的⽗⺟。但是她不能回家,⽗亲有心脏病,她患癌症的事还一直没敢告诉⽗亲。回国后只跟⽗亲通过两次电话,说自己还在国美,一切都好。⽗亲出差离京时,她回去住过两天,看看想念已久的家。她希望自己好起来,那时再看⽗亲。她当然也会想起远在大洋彼岸的一双小儿女。北玲的病 ![]() ![]() ![]() ![]() ![]() 立哲和我们几个一起在陕北揷队的同学屡次说起,要一块儿回陕北一趟,坐汽车去,慢慢走:把那青天⻩土都看遍。那时北玲的心魂一定也和我们在一起,在我们左右,在我们头顶上,给我们指点,给我们鼓舞,给我们拉着琴唱那深情豪放的民歌… 一九九二年九月一⽇ Www.IgMxS.CoM |
上一章 钟声 下一章 ( → ) |
礼拜日病隙碎笔插队的故事记忆与印象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写作的事以前的事学会忽略学会 |
史铁生的免费综合其它《钟声》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钟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钟声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