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驿站是张一弓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远去的驿站 作者:张一弓 | 书号:43097 时间:2017/10/31 字数:6674 |
上一章 2.老姥爷中举 下一章 ( → ) | |
远方的炮声把我们赶到了傅集。 傅集是杞国属地。我对傅集的第一个记忆,是竖在大门两边的两 ![]() ![]() 姥爷的⽗亲——我的老姥爷是清末举人。他老人家在我来看望他的十多年以前已经故去。他给这个家族留下了一个拔贡、两个秀才,后来都上了清末创办的第一批⾼等学堂,得到了国学与西学的双学历。他们是我的姥爷和他的两位兄长。这是一个富有而和睦的知识家族。⺟亲说,这个家族最兴旺的时候,每天吃饭,都要有一百多个来自景德镇的瓷器凑热闹, ![]() 老姥爷还留下了一大片庄园。在一个被大树笼罩着、⾼墙包围着的大院子里,又套着十四个参差错落的小院子。我一不小心,就会从这一座院子落⼊另一座院子的圈套。我钻进了 ![]() ![]() ![]() ![]() 我在一个极不相宜的时刻开始倾听老姥爷的故事。在这个空旷而神秘的庄园里,老姥爷无处不在。老姥爷是一部很厚的线装书。直到今天,我还时常听见翻动书页的“沙沙”声,青舂年少的老姥爷带着紫檀木和樟脑丸的气息从书中飘然而出,迈着秀才的方步,步行一百多华里,去省城开封的贡院参加“乡试” 老姥爷是提着一个柳条编织的“考篮”来到贡院的。“考篮”上布満了孔眼,可以让搜查官对篮子里的东西一览无余。农历八月初八,是舅⽗和姨妈们一再提起的⽇子。三年一度的乡试总是在这一天开始。天不亮,老姥爷已经提着“考篮”跟杞地和豫省各地的“考篮”们一起,列队出现在贡院门外的关卡上。搜查官晃着雪亮的马灯,把我老姥爷的“考篮”翻弄得 ![]() 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在搜查官翻看了“考篮”之后仍在筛糠似地发抖。搜查官又把他从头到脚扫了一眼,发现他把手掌捂在罩衫的布扣梁上,就让他一一开解了扣梁,掀开了他的罩衫,用马灯在他⾝上照来照去,却没有发现任何“夹带”只是看见他贴⾝穿的⽩绫小衫上布満了密密⿇⿇的斑点,脫口叫了一声:“虱子!”秀才就膝盖一软,嗵地跪在地上。搜查官又用放大镜细瞧,斑点都变成了米粒大的小字,那是事先作好的各种文章。搜查官抛出了他的“考篮”⾼声咏唱:“不准虱子⼊场!” 这样的考场故事常引得姨妈们哄堂大笑。 老姥爷却不敢发笑。通过了搜查的生员还不到发笑的时候。他们依次过了关卡,又都收敛声息,望着“贡院”紧闭的大门,还有镇庒在“贡院”墙头上的刺棵。那是特意从豫西山区采集来的野生酸枣刺棵,还挂着红玛瑙般没有风⼲的酸枣。历史悠久的科举制度没能得到电网和工业文明的保护,富于田园诗意的酸枣刺棵就成了防止考场內外越墙作弊的屏障。因此“乡试”也被称作“棘闱” 老姥爷和所有应试生员还必须经受另一种“精神测验” 当谯楼上敲响了五更的梆子,贡院大门洞开。两排彩旗簇拥着监考官蜂拥而出。监考官仰脸向天,拱手而拜:“请各地城隍老爷登场!”凡人⾁眼看不见的城隍老爷就在一排排呼呼生风的彩旗下率先步⼊考场。接下来又跳出两个⾝材⾼大、短装打扮的汉子,举红、黑狼牙旗。举红旗的扯嗓叫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统统要报!”举黑旗的接腔喊叫:“冤魂厉鬼们听着,报仇雪恨的时刻到了!有冤的伸冤,有仇的报仇,都上考场清账去啊!”狼牙旗当空翻卷,若隐若现的冤魂鬼影如妖妖娆娆的蓝烟儿溜进了贡院。当监考官大声宣告“应试生员进场”的时候,有人早已面无人⾊,惊悚不前;有人口吐⽩沫,一头栽倒在地上。 老姥爷想不起自己在世上或 ![]() ![]() ![]() 来自禹州的李姓生员忽地杀猪般嚎叫起来:“城隍老爷呀,饶了我吧,我招供,我招供!”众生员受到惊扰,纷纷来到李姓生员的“号房”前,只见他铺开考卷,边哭边写边叫,历数自己 ![]() ![]() 考场里 ![]() ![]() 第二场试考是以“五经”为题,再作八股文五篇。老姥爷忽觉得笔尖上紫烟缭绕,散发出烤⽩薯和陈年老酒的味道,直写到暮⾊低垂,伏案酣然⼊梦。到了深夜,又听得一声惊叫:“娥子呀,你饶了我吧!”汝州一杨姓考生⾚脚跳出了“号房”忽作女儿态,出女儿声,凄然长叹:“天哪,奴好苦哇!”又摹仿旦角⾝段,边舞边唱:“杨二爷呀,你蛇蝎心,仗势霸占俺女儿⾝。我含羞忍辱梁上挂,七尺⽩绫锁冤魂哪…”老姥爷从梦中惊醒,坐在“号房”里发话:“娥子,你暂且回去,等我出了考场,替你写状子告他。”号官又慌忙跑来说:“他哪里是什么娥子?他就是娥子要他抵命的杨二爷!”吊杆再次竖起,又把杨姓考生从墙头上“忽悠”了出去。 吊杆“忽悠”了两次以后,考场上一片死寂。 第三场试考是“策问”三篇。这一天已经到了农历八月十四,秋风送凉,下起了绵绵细雨。老姥爷还剩下一篇文章未写,却受了风寒,发了⾼烧,倒在“号房”里昏睡不醒。一位监考官看了他写好的两篇文章,说了声:“可惜了!”示意号官拿来一 ![]() 我宁愿信奉四姨妈的“燕子”说。正是这一窝小燕子的后代飞进考场,啁啾不已地叫醒了老姥爷。老姥爷才摇摇晃晃出了“号房”⼊厕,碰见了邻号的应试生员,忙问,今天是“几”了?那生员说,今天是八月十五,天黑就要净场了。老姥爷吃了一惊,又问,怎么少了一天?那生员说,你怎么忘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按照历来的规矩,无论考官、生员都要回家团圆。这第三场试考要减去一天,八月十四,⽇落净场,不可“继烛”就是说,不可点灯延续时间。 老姥爷一听,惊出了一⾝大汗,重感冒霍然痊愈。他急忙回到“号房”眼看太 ![]() 农历八月底是发榜之期。那一天,贡院全体考官齐聚“致公堂”上,将中试考卷取出,共八十一份,当众将密码加封的姓名揭开,叫做“揭晓”由最末一名揭起,⾼呼中试者姓名,当即写在榜上,依次写到第一名。贡院有一个来自杞地的仆役,在我老姥爷的私塾里当过书童。他躲在“致公堂”窗外偷听揭晓姓名,暗自在心中记数,记到第八十一名,没有听到我老姥爷的姓名,就急急出了贡院,让一个从傅集来省城卖梨的老乡亲回去向我老姥爷捎信劝慰。 那天,老姥爷正给弟子们开讲《论语?子罕篇》:“达巷 ![]() ![]() ![]() ![]() 我不知道,老姥爷此后写文章是否又写出了烤⽩薯和陈年老酒的味道,只是听说他不愿做官而拒绝去京城参加“会试”继续在杞地办私塾多年。慕名从学者容纳不下,他就在门前贴了“人満”的告示。有人对他说:“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听听,孔子说,只要‘有人带着⼲⾁来见我,我没有不教的。’你能说‘人満’了么?”说得老姥爷惶恐不已,慌忙揭了告示。自此,就有不少人找上门来,递上门生帖“自行束修以上”下趴磕三个头,出去就自称孟解元的弟子。杞地知识界流传着一个自我夸耀的俗语:“我的老师谁不知(杞地土音读zhe),县南哩,孟广洛。”这位孟广洛,就是我老姥爷。若⼲年后,姥爷向我批讲说,孔子讲的“束修”是十条⼲⾁,这是弟子 ![]() 清光绪二十七年,即公元一九○一年,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了京北贡院。光绪二十九年的“会试”改在开封贡院举行。开封贡院是老姥爷中举的“吉地”杞地和省城员官乃至老姥爷的同科举子,都来鼓动他参加这次“会试”老姥爷躲进文庙,避而不见。一天,有一个疯老头用拐杖击门求见,自报姓名“火媒子”字“⽔烟”老姥爷一听,急忙 ![]() 老姥爷目送老者踉跄去,终⽇无语。忽一⽇,老姥爷得了“魔症”长发披肩,⾚脚奔跑于旷野之上, ![]() 月余,老姥爷病情稍减,又对三个儿子说:“我无病,国有沉疴,速找药方去吧。要中药,也要西药。”我姥爷和他的两位兄长分别进⼊京城和省城⾼等政法学堂寻找药方,找到了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方略,此后都成了三主民义的信徒。三姥爷还秘密加⼊了同盟会。 建立民国后,老姥爷病情大有好转,出任杞地教谕,极力引进西学,创办师范和农业、化工学校,提倡教育与实业救国。我姥爷和二姥爷也以国学、西学双学历继承⽗业,在杞地创办了一个兼容并包的“新私塾”不唯讲《四书》、《五经》、诸子家百,还要讲三主民义、五权宪法,还为弟子们订阅了陈独秀先生主办的《新青年》杂志,传播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 ![]() ![]() “共产幽灵可来杞国游 ![]() “可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个“新私塾”已载⼊国中共产 ![]() ![]() ![]() 一九二五年,老姥爷溘然长逝。众弟子在傅集为他修建了一座“大同花园”立碑详述其生平事迹。为他树碑立传的弟子中,⽇后有举矛造反的“⾚匪”头目,有兴师镇庒“⾚匪”的显贵⾼官,有出国留学的洋博士,有生产“雄 ![]() 关于老姥爷的最后一个故事,是看管大同花园的老人传播开来的。老人说,每逢凄风苦雨的⻩昏,或是明月⾼照的夜晚,花园纪念堂內时有无形无影的脚步声来去匆匆,忽而怒呼长啸,忽而谈笑⾼歌;忽而紧锣密鼓,忽而丝弦轻拨;忽而绵声细语,忽而叫骂声恶;忽而杯觥 ![]() ![]() ![]()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看守花园的老人望见老姥爷骑着一头⽩眼窝⽑驴儿,颠儿颠儿地离开了花园。他急忙追上去说:“哪儿去?不怕冷啊!”老姥爷钻进大雪,仰天呼叫:“雪呀,好热的雪呀!”⽑驴儿四只银蹄刨起了朵朵雪花,雪花又化为⾎红的云缕缭绕远去。雪野尽头,大风又送来老姥爷渐去渐远的呼喊:“火呀,好冷的火呀!” wWW.igMXs.cOm |
上一章 远去的驿站 下一章 ( → ) |
一月之后一年你好,忧愁西藏的战争失去男根的亚远去的藏獒(敲响人头鼓伏藏藏獒3(终结冰与火之歌1冰与火之歌2 |
张一弓的免费综合其它《远去的驿站》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远去的驿站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远去的驿站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