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姚雪垠创作的完结架空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16333 |
上一章 第二十七章 下一章 ( → ) | |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二月二十一⽇午后不久,突然盛京八门击鼓,声震全城,距城十几里全都听见。随即全城军民人等,都知道松山城已于十九⽇黎明前攻破,俘获了洪承畴等明朝的全部文武大员。 皇太极在接到围守松山的多罗肃郡王豪格、多罗郡王阿达礼、多罗贝勒多铎、罗洛宏等自军中来的联名奏报以后,立即将资送奏报的一个为首员官名叫安泰的叫进清宁宮问话,同时命人传谕八门擂鼓,向全城报捷。他详细询问了夏承德的投降和破城经过,将送来的満文奏报重看一遍,心中感到満意。他原来担心洪承畴会在混战中被杀或在城破时自尽,现在知道不但洪承畴被活捉了,而且明朝的辽东巡抚邱民仰,总兵王廷臣、曹变蛟、祖大乐,游击祖大名、祖大成,总兵⽩广恩的儿子⽩良弼等,全被活捉。清兵⼊城后杀死明朝兵各道一员、副将十员、游击以下和把总以上官一百余员,以及士兵三千零六十三名。这些员官和士兵都是在城破后进行巷战,英勇不屈;后来巷战失败,溃散到各处任宅,继续进行零星抵抗,坚不投降。有一部分人⾝带重伤,被俘之后,仍然骂不绝口,直到被杀。另外有一千多城中百姓包括少年儿童因同明军一起抵抗,也被杀死,但奏报中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一笔,另外提到俘获了妇女幼稚一千二百四十九口。皇太极用朱笔抹去了満文奏报中关于明朝军民进行巷战和坚不投降的情况,然后问道: “洪承畴捉获之后,有意降么?” 安泰回答说:“憨王!你不用想他投降,那是决不会的!奴才听说他被捉到以后,把他拉到多罗肃郡王爷的面前,他很傲慢,是个硬汉,宁死不跪;也不答话,只是 ![]() 皇太极挥手使跪在面前的安泰退出宮去,心里说道:“幸而明朝的武将不都像王廷臣和曹变蛟一样!” 关于如何处置洪承畴等人,在皇太极的心中一时不能作最后决定。倘若照他原来想法把洪承畴留下,那么邱民仰和王廷臣、曹变蛟等人怎么处置?他召见了范文程等几位大臣,也没有一致主张,于是他暂且派人传谕松山诸王;将俘获之物酌量分赐将士,一应军器即于松山城內收贮,洪承畴等人暂羁军中候命。 到了三月初四,皇太极得到围攻杏山的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自军中来的奏报,知道明朝派来的议和使者即将来到,杏山和锦州很快就会投降,他想着只有留下洪承畴最为有用,便派人往谕驻在松山的多罗肃郡王豪格、多罗郡王阿达礼、多罗贝勒多择等:将明总督洪承畴和祖大寿的堂兄弟祖大乐解至盛京;将明巡抚邱民仰、总兵王廷臣和曹变蛟处死;将祖大寿的另外两个堂兄弟祖大名、祖大成放回锦州,同他们的 ![]() 三月十⽇,虽然锦州投降的奏报尚未来到盛京,但是皇太极知道锦州已经约定在初十投降,他谕令朝廷即作准备,择定明⽇去堂子①行礼,感谢上天。十一⽇辰刻,陈设卤簿②,鼓吹前导,皇太极率领礼亲王代善③、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④、朝鲜世子、大君和文武诸臣,出了抚近门⑤,前往坐落在大东门內偏南的一座庙院。到了堂子的大门外边,汉族大臣、朝鲜国的世子、大君和他们的陪臣以及満族的一般文武员官都不能人內,只有被皇帝许可的少数亲贵和満族大臣进去陪祭。这是保存満族古老风俗和原始宗教最浓厚的一座庙宇,因为汉族和一般臣民不能进去一看,所以被认为是満洲宗教生活中最为神秘的地方,连敬的什么神也有各种猜测和传说。其实,如今清朝皇帝率领少数満族亲贵们进去的地方只有两座建筑,一座四方形的建筑在北边,名叫祭神殿,面向南,是皇帝祭堂子时休息的地方,并且存放着祭神的各种法物;另一座建筑在南边,面向北,圆形,名叫圜殿,就是所谓堂子。祭堂子就是在圜殿里边,而里边既不设泥塑偶像,也没有清宁宮那些神像挂图。圜殿的南院,正中间有一个竖立神杆的石座,其后又是石座六行,为皇子、王、贝勒等致祭所用。 ①堂子--満族皇帝祭天的地方。 ②卤簿--皇帝的仪仗。 ③代善--努尔哈⾚的次子,皇太极的哥哥。 ④阿巴泰--努尔哈⾚的第七子。 ⑤抚近门--盛京內城东门之一,即南边的东门。 皇太极在祭神殿稍作停留,祭堂子的仪式开始了。満洲和蒙古的海螺和画角齐鸣,那些从汉族传进来的乐器备而不用。皇太极在海螺和画角声中进人圜殿,由鸣赞官赞礼,面向南行三跪九叩头礼,少数陪祭的満族亲贵大臣分左右两行俯首跪在他的后边。虽然使用鸣赞官赞礼和三跪九叩头都是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但面向南祭神却保持着长⽩山満洲部落的特殊习俗,不但和汉族不同,也不同于一般女真族的习俗①。在他行之后,四个男萨玛头戴神帽,⾝穿神⾐, ![]() ![]() ![]() ①一般女真族的习俗--金朝是面向东祭神。 拜过堂子,皇太极走出圜殿,为着他的武功恒赫,又一次获得大捷,面向南拜⻩龙大合。虽然皇家的旗合用⻩⾊,绣着龙形图案,是接受的汉族影响,但祭旗纛不用员官鸣赞,仍用萨玛祝祷,也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満族旧俗。 祭拜完毕,皇太极仍由仪仗和鼓吹前导,返回宮中。朝鲜国世子和大君在进⼊抚近门后,得到上谕,就返回他们的馆所去了。 第二天,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率领固伦额驸祈他特①、巴牙思护朗②、朝鲜国世子李(氵山王)以及満洲、蒙古、汉人诸臣上表祝贺大捷,汉文贺表中称颂皇太极“圣神天授,智勇 ![]() ①回伦额驸祈他特--蒙古科尔沁部达尔汗亲王的从子,清太宗皇太极的女婿。按清制:皇后所生的女儿称固化公主,驸马称额驸。 ②巴牙思护朗--蒙古科尔沁部土谢图汗巴达札的儿子,也是固伦额驸,皇太极的女婿。 ③三官庙--清朝⼊关后改建为太庙。 ④张舂--陕西同州人。崇祯四年八月奉命监总兵吴襄、宋伟两军,驰救大凌河,与清兵 ![]() 洪承畴在两三个月前就断定朝廷再也无力量派兵为松、锦解围,松山的失陷分明难免,而他的尽力坚守也只是为朝廷尽心罢了。由于他心知孤城不能久守,所以早已存在个城亡与亡的决心。当城上和街上喊声四起的片刻间,他正要悬梁自尽,不意稍一犹豫,竟被一群亲将拥出行辕,推扶上马,后来又在亲兵亲将的簇拥中冲出西门。在马失前蹄之前,他也曾在刹那间产生一线希望:倘能逃出,就奔回山海关收集残众,继续同敌人周旋。被俘之后,他深深后悔松山失陷时不曾赶快自尽,落得像今天这样⾝为俘囚,只有受辱一途。在被解来沈 ![]() “知道了。”转回头来对洪淡然一笑,说:“制台大人,民仰先行一步。大人此去沈 ![]() ![]() ①文文山--文天祥号文山。 洪承畴说:“我辈自束发受书①,习知忠义二字。⾝为朝廷大臣,不幸陷于敌手,为国尽节,份所当然。况生学特荷皇上知遇,天恩⾼厚,更当以颈⾎洒虏廷,断无惜死之理。” ①束发受书--指男孩子开始将头发束扎起来,人学接受读书教育。按古人对束发的年龄并无一定说法,大约指六七岁以后。 邱民仰不顾清将催促,扶正幞头,整好⾐襟,向西南行了一跪三叩头礼,遥辞大明皇帝,起来又向洪承畴深深一揖,然后随清将而去。洪承畴目送着邱民仰被押走以后,心中赞道: “好一个邱巡抚,临危授命,视死如归,果然不辱朝廷,不负君国!” 洪承畴被解往盛京途中,清将为怕他会遇到悬崖时从马上栽下自尽,使他坐在一辆有毡帏帐的三套马轿车上边。车前,左边坐着赶车马的士兵,右边坐着负责看守他的牛录额真。车前后走着大约三百名満洲骑兵,看旗帜他明⽩这是正⻩旗的人马。洪承畴并不同那位牛录额真和赶车的大兵说话,而他们也奉命不得对他无礼。多半时候,洪承畴闭起眼睛,好像养神,而实际他的脑海中无一刻停止活动,有时像波浪汹涌,有时像暗流深沉;有时神驰故国,心悬朝廷,有时又不能不考虑着到了沈 ![]() ![]() ![]() ![]() ![]() 他自从上了囚车就已经在心中决定:到了沈 ![]() ![]() ![]() ![]() “这辽阔的祖宗山河,如今处处破碎,一至于此!” 锦州城已经投降,再也听不见双方的炮声。当锦州投降之前,清朝大队人马不敢从离城两三里以內的大路经过,害怕城上打炮,也害怕误中地雷。如今押解洪承畴的三百骑兵和一辆马车从小凌河的冰上过去,绕过锦州继续前进。因为知道是经过锦州,正是他曾经奉命率大军前来援救的一座重要城池,所以他不能不睁开眼睛一望。他望见了雄峙的不规则的城墙,稍微被炮火损伤的箭楼,特别使他注目的是那座耸立云霄的辽代八角古塔,层层飞檐,历历人目。忽然,一阵冷风吹过,传来隐约的铃声。他怔了一下,随即明⽩了这是从塔上来的铃声,觉得一声声都含着沧桑之悲。 过了锦州,囚车继续向前奔驰。他的心情十分单调、忧闷,总是想起来邱民仰临刑前的镇定神态和对他说的几句话,也时时在心中以文天祥自诩。他在最苦闷时就默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①诗,越默诵越心中充満了慷慨 ![]() ![]() ![]() ①《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县南。文天祥被元兵所俘,舟过零丁洋,作七律一首,慷慨悲壮,末二句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万里愁云庒槛车①, 封疆处处付长嘘。 王师已丧孤臣在, 国土难全⾎泪余。 浊雾苍茫就死地, 慈颜凄惨倚村闾。 千年若化辽东鹤② 飞越燕山恋帝居。 ①槛车--古代押解犯人的车子,四面有围栏。此处借用。 ②辽东鹤--古代神话:有个辽人名叫丁令威,学道千年,化为⽩鹤,飞返家乡,后又飞到天上。 从松山出发走了四天,望见了沈 ![]() ![]() ![]() ![]() ![]() “任你使尽威 ![]() ![]() 皇太极并不急于看见洪承畴,也不同意有些満、汉大臣建议,将洪杀掉。他吩咐将洪留拘在大清门外的三官庙中,供用好的饮食,严防他自尽,同时叫汉人中的几个文武员官轮流去劝洪投降。三天以后,他知道劝说洪承畴投降的办法行不通,不管谁去同洪谈话,洪或是谩骂,或是闭目不理,一言不答,还有时说他不幸兵败被擒,深负他的皇上知遇之恩,但求速速杀他。他在提到他的皇上时,往往痛哭流涕,悲不自胜,而对劝降的汉人辱骂得特别尖刻。这时,有人建议皇太极将洪杀掉,为今后不肯投顺的明臣作个鉴戒。皇太极对这样的建议一笑置之,有时在心中骂道:“蠢才!”到第四天洪承畴因见看守很严,没有机会自缢,开始绝食了。不管给他送去什么美味菜肴,他有时仅仅望一眼,有时连望也不望。经过长期围困,营养欠缺,他的⾝体本来就很虚弱,所以到第五天,绝食仅仅一天多,他的精神已经显得相当萎顿,躺在炕上不起来了。 洪承畴-连绝食三天,使皇太极十分焦虑。在他继承努尔哈⾚的皇位以来,已经使草创的満洲家国大大地向前发展。他用武力服征了朝鲜。又用文武两种手段臣服了蒙古各部,下一步目标就是将他的帝国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內,直到⻩河流域,全部恢复金朝极盛时期的规模。努尔哈⾚所建立的国号本来是后金,到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清与金音相近,却避免刺伤汉人的民族感情。就此一事,也可以说明他的用心之深。为着这一宏图远略,他十分需要昅收汉族的文化和人才。凭着自己以往的经验,他深知明朝的武将容易招降,惟独不容易使文臣投降。过去他曾经收降了耿精忠和尚可喜,目前收降了祖大寿等一大批从总兵、副将到参、游的明朝将领,而且还在加紧招降明朝的宁远总兵吴三桂。他已经给驻守锦州清王、贝勒们下一道密谕,叫他们速从祖大寿部下挑选一些忠实可靠、有⽗⺟兄弟在宁远的人,放回宁远。祖大寿是宁远人,如今他的 ![]() ![]() ![]() 自从努尔哈⾚开始建国不久,就注意招降和任用一些汉人为他工作。到了皇太极继位,更重视使用有才能的汉人。今晚因洪承畴已经绝食三天,躺在炕上等死,精神很是姜顿,所以皇太极考虑汉人中文武群臣只有范文程可以解此难题,便连夜将他叫进清宁宮来。 当时清朝的君臣礼节远不像人关以后完全学习汉人,搞得那么森严和繁琐。皇太极等范文程叩头以后,命他在对面坐下,用満洲语忧虑地问道: “洪承畴坚不归降,已经绝食三天啦。你看这事怎办?” 范文程立即起⾝用流利的満洲语答道:“请陛下不必过于焦虑。洪承畴虽然⾝体原就虚弱,今又绝食三⽇,情况不佳,但他每⽇饮开⽔数次,看来一两天內尚不至绝命。以臣看来劝他回心转意,尚非毫无办法。” 皇太极问道:“别人都去劝说他投降,你为何不去劝他?” 范文程说:“前几天凡是去劝他的都被他无礼谩骂,臣因此违背陛下旨意,未曾前去。” 皇太极心中不快,问道:“为着国事,你何必计较他骂你几句?” 范文程躬⾝微笑说:“臣为陛下开拓江山,不辞粉⾝碎骨,自然不在乎洪承畴的辱骂。但臣是清国大臣,暂不见他,也不受他的辱骂与轻视,方能留下个转圜余地。据微臣看来,这转圜的时候快到了。” “倘若你能使洪承畴回心转意,归我朝所用,正是我的心愿。我近来常读大金太宗①的本纪,想着建立太宗的事业不难,要紧的是善于使用人才。洪承畴在明国的大臣中是很难得的人才,只是明国皇帝不善使用,才落到兵败被俘的下场。如今他已绝食三天,你怎么知道他能够回心转意?” ①金太宗--金朝第二代皇帝,本名完颜吴乞买,汉名改为完颜昂。在位十二年(1123-1135),对于扩大金朝的武功和版图起了重大作用。在他统治时期,灭了辽国,臣服了西夏和⾼丽,占领中原,俘虏了北宋的徽、钦二帝,一度打到杭州,迫使来天子称为佳皇帝,贡纳岁币,处于臣服地位。皇太极曾命汉族文臣将《金史》中的《太宗本纪》译为満文,供他阅读。 范文程回答说:“陛下用兵如神,臣即以用兵的道理为陛下略作剖析。洪承畴原来确不愿降顺我国,他必然会将他解来盛京看成是最后一战。古人论作战之道,曾说临阵将士常常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洪承畴初到盛京,对前去劝降的我国大臣或是肆口谩骂,或是闭目不理,其心中惟想着慷慨就义,以完其为臣大节,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这是他一鼓作气。后来明⽩陛下不肯杀他,他便开始绝食。但绝食寻死比自缢、呑金难熬百倍,人所共知。正因绝食十分难熬,所以洪承畴绝食到第二天,便一⽇饮⽔数次,今⽇饮⽔更多。往⽇有満人进去照料,洪偶尔一顾,目含仇恨之⾊。今⽇偶尔一顾,眼⾊已经温和,惟怕不给⽔饮。这是再而衰了。此时…” 皇太极赶快问:“此时就能劝说他回心转意么?” 范文程头摇说:“此时最好不要派人前去劝说。此时倘若 ![]() ![]() ![]() “那么…” “以臣愚见,此时应该投之以平生所好,引起他求生之念。等他有了求生之念,心不愿死而自己不好转圜,然后我去替他转圜,劝他投降,方是时机。”“你知道他平生最好的是什么?金银珠宝,古玩⽟器,锦⾐美食,我什么都肯给他,决不吝惜。” 范文程微笑头摇。 皇太极又问:“他多年统兵打仗,可能像卢象升一样喜爱骏马?” 范文程又微笑头摇。 皇太极默思片刻,焦急地说: “范章京,到底这个人平生最爱好的是什么?” 范文程回答说:“松山被俘的文武员官中,不乏洪承畴的亲信旧部,有一些甘愿投降的来到盛京。臣从他们的口中,得知洪承畴平生只有一个⽑病,就是好⾊。他不但喜爱 ![]() “什么?” 范文程尽力将男风一词用満语解释得使皇太极明⽩,然后接着说:“近世明国士大夫嗜好男风不但恬不知聇,反以为生活雅趣,在朋友间毫不避忌。福建省此风更盛,甲于国全。洪是福建人,尤有此好。他去年统兵出关,将一俊仆名唤⽟儿的带在⾝边,八月间死于 ![]() ![]() 皇太极问:“美女可有?” “臣今⽇正在派人暗中物⾊,尚未找到。此时并非将美女赏赐洪承畴,侍彼枕席,仅是引动他 ![]() 皇太极说:“盛京中満汉臣民数万家,美女不会没有。另外有朝鲜国王去年贡来的歌舞女子一队,也有生得不错的。” 范文程说:“有姿⾊的女子虽不难找,但此事绝不能使臣民知道,更不能使朝鲜知道。此系一时 ![]() “何不挑一 ![]() ![]() “臣也想到使用 ![]() ![]() ![]() 皇太极说:“洪承畴在松山被围⽇久,⾝体原已虚弱,经不起几天绝食。明⽇一定得想出办法使他回心转意,不然就迟误了。” 范文程躬⾝回答:“臣要尽力设法,能够不拖过明天最好。” 皇太极沉昑片刻,叫范文程退了出去,然后带着疲倦和忧虑的神⾊又坐了片刻,想起了庄妃博尔济吉特氏。自从她的姐姐关雎宮宸妃死后,在诸妃中算她生得最美,最得皇太极宠爱。她能说汉语,略识汉字,举止娴雅,温柔中带着草原民族的刚劲之气,所以近来皇太极每次出外打猎总是带她一道。今夜皇太极本来想留在清宁宮住,但因为心中烦闷,中宮皇后对他并没有什么乐趣,便往庄妃所住的永福宮去。 上午,天气比较温和, ![]() ![]() ![]() “我就这样死去么?” 因为想着不久就要饿死,他的心中有点 ![]() ![]() “啊,对啦,虏酋已经看出我坚贞不屈,对大明誓尽臣节,不再打算对我劝降了。” 他想着自己到沈 ![]() 圣贤书, 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 庶几无愧! 背诵之后,他默思片刻,对自己已经做到了“无愧”感到慰自。他想坐起来,趁着还剩下最后的一点精力留下一首绝命诗,传之后世。但他刚刚挣扎坐起,又是一阵眩晕,使他马上靠在墙上。幸而几天来他都是和⾐而卧,所以背靠在炕头墙壁上并不感到很冷,稍有一股凉意反而使他的头脑清慡起来。挨炕头就是一张带菗屉的红漆旧条桌,上有笔、墨、纸、砚,每⽇为他送来的肴馔也是摆在这张条桌上。他瞟了一眼,看见桌上面有一层灰尘,纸、砚上也有灰尘,不觉起一股厌恶心情。他平生喜 ![]() ![]() 洪承畴胡 ![]() ![]() 洪承畴虽然口⼲⾆渴,好像喉咙冒火,但是决心速死,一言不答,也避开了她的眼睛,向屋中各处望望。他发现,地已经打扫⼲净,桌上也抹得很净,文房四宝重新摆放整齐,火盆中加了木炭,有了红火。他的眼光无意中扫到自己盖的被子上,发现那一缕裹着尘土的蛛网没有了。他还没有猎透这是什么意思,立在炕前的那个女子又娇声说道: “这几天先生吃了大苦,真正是南朝的一大忠臣。先生纵然不肯进食,难道连⽔也不喝一口么?” 洪承畴断定虏酋已对他无计可施,只好使用美人计。他觉得可笑,⼲脆闭起了眼睛。过了一阵,洪承畴听见两个満洲女子轻轻地走了,才把眼睛睁开。盆中的木炭已经着起来,使他感到暖烘烘的;他的心上还留有她们的影子,那种有礼貌的说话态度和温柔的眼神使他的心头上感到了一股暖意。自从被俘以来,那些看守他的清兵,有时态度无礼,有时纵然不敢过分无礼,但也使他起厌恶之感。今天是他第一次看见了不使他感到厌恶的人。他知道清宮中没有宮女,只有宮婢,猜想她们定然是虏酋派来的宮婢,但仔细一想,又不像是用美人计 ![]() “这是什么意思?下边还有什么文章?” 他虽然猜不透敌人的用意,却断定必有新的文章要做。想着自己已经衰弱不堪,再撑一二⽇便可完成千秋大节,决不能堕⼊敌人诡计,在心中冷笑说: “哼,你有千条计,我有一宗旨,惟有绝食到底而已!” 为着不使自己中了敌人的美人计,他拿定主意:倘再有女人进来,他便破口谩骂,叫她们立刻滚出屋子。 忽然,房门口脚步响动,他看见刚才那个⾝材稍矮而面孔特别⽩嫰的宮婢掀开门帘,带一个美丽的満洲妇少进来,后边跟随着刚才那个⾝材稍⾼的苗条宮婢,捧着一把不大的暖壶。洪承畴本来准备辱骂的话竟没有出口;想闭起眼睛,置之不理,但是一股強烈的好奇心使他不能不注视着在面前出现的事情,特别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使他要看看进来的満洲妇少。虽然这进来的妇少也是宮婢打扮,却带着一种⾼贵神气,并不向他行屈膝礼,直接脚步轻盈地走到他的炕前,用不很纯 ![]() “先生为明国大臣,不幸兵败被俘,立意为明国皇上尽忠,绝食而死,令我十分钦敬,特意送来温开⽔一壶,请先生喝了,减少口⼲之苦。”她亲手接过暖壶,送到洪的面前,又说:“这温开⽔不能救先生的命,只能略减临死前的痛苦,请赶快喝下去吧。” 洪承畴坚决不理,闭起双眼。房间里片刻寂静。一股名贵脂粉的异香和女人⾝上散出的温馨气息扑人他的鼻孔,一直沁人心肺。他心中奇怪:“她不像宮婢。她是谁?”随即告诫自己:“不要理她!不要堕⼊虏酋诡计!”忽然他又听见那清脆而温柔的声音问道: “先生不是要做南朝的忠臣么?” 洪承畴不说话,也不睁眼。那富有魅力的声音又说: “我愿意帮助先生成为南朝忠烈之臣,所以特来劝先生饮⽔数口,神智稍清,以便死前做你应做的事。先生为何如此不懂事呀?” 洪承畴睁开双眼,原想用怒目斥骂她快滚出去,不料当他的眼光碰到她的眼光,并且望见她的眼神和嘴角含着⾼贵、温柔、又略带轻视的笑意时,他的心中一动,眼睛中的怒气突然全消,不自觉换成了温和神⾊。这位満洲女子接着说道: “不是今天,便是明天,你为南朝尽节的时刻就到。倘不投降,必然饿死,或是被杀,决不能再活下去。你是进士出⾝,又是大臣,不应该在糊涂中死去。我劝你喝几口⽔,方好振作精神,趁现在留下绝命诗或几句什么话,使明国朝野和后世都知道你是如何为国尽节。说不定还有重要的事儿在等待着你,需要你坚強起来。快喝⽔吧,先生!” 洪承畴迟疑一下,伸出苍⽩的、衰弱的、微微打颤的双手,接着暖壶,喝了一口,咽下喉咙,立时感到无比舒服。他又喝了一口,忽然一怔,想吐出,但确实口渴,喉⼲似火,十分难过,终于咽下,然后将壶推出。満洲女子并不接壶,微笑问道: “先生为何不再饮了?” 洪承畴简单地说:“这里有人参滋味。我不要活!” 満洲女子嫣然一笑,在洪的眼睛中是庄重中兼有媚妩。他不愿堕⼊计中,回避了她的眼睛,等待她接住暖壶。她并不接壶,反而退后半步,说道: “这确是参汤,请先生多饮数口,好为南朝尽节。听说憨王陛下今⽇晚上或明⽇就要见你。倘若先生执意不降,必然被杀。你到了憨王陛下面前,如果十分衰弱无力,别人不说你是绝食将死,反而说你是胆小怕死,瘫软如泥,连话也不敢大声说。倘若喝了参汤,有了精力,就可以在憨王面前慷慨陈辞,劝两国罢兵修好,也是你替南朝做了好事,尽了忠心。听说南朝议和使者一行九十九人携带敕书,几天內就会来到盛京。你家皇上如不万分焦急,岂肯这样郑重其事?再说,倘若你不肯投降被杀,临死时没有一把精力,如何能步往刑场,从容就义?”停一停,她看出洪承畴对她的话并无拒绝之意,接着催促说:“喝吧,莫再迟疑!” 洪承畴好像即将慷慨赴义,将人参汤一饮而尽,还了暖壶,仰靠壁上,闭了眼睛,用斩钉截铁的口气说道: “倘见老憨,惟求一死!” 他听见三个満洲女子开始离开他的房间,不噤将眼睛偷偷地睁开一线 ![]() “这一位丽人是谁?” 他感到确实有了精神,想着应该趁此刻写一首绝命诗题在墙上,免得被老憨一叫,跟着被杀,在仓淬间要留下几行字就来不及了。但是他下炕以后,心绪很 ![]() ![]() 直到下午很晚时候,没有人再来看他,好像敌人们都将他遗忘了。自从被俘以来,他总是等待着速死,总是闭目不看敌人,或以冷眼相看。现在没有人来看他,他的心中竟产生寂寞之感。到了申牌时候,他心中所称赞的那个“丽人”又带着上午来的两个宮婢飘然而至。他用温和的眼光望着,分明给他的心头上带来了一丝温暖。但是他没有忘记他自己是天朝大臣,即将为国尽节,所以脸上保持着冷漠神⾊。那位神态尊贵的満洲妇少从宮婢手中接过暖壶,递到洪承畴的面前,嘴角含着似有似无的微笑,说道: “先生或生或死,明⽇即见分晓,请再饮几口参汤。” 洪承畴一言不发,捧过暖壶,将参汤一饮而尽。満洲妇少感到満意,用眼⾊命⾝边的一个官婢接住暖壶。她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嘲讽的味道,但是她的神态是庄重的、含蓄的,丝毫没有刺伤洪承畴的自尊心。她问道: “憨王陛下实在不愿先生死去。先生有话要对我说么?” 洪承畴回答说:“别无他言,惟等一死。” 她微笑点头,说:“也好。这倒是忠臣的话。”随即又说:“先生既然神志已清,我以后不再来了。”从今晚起,将从汉军旗中来一个奴才服侍你,直到你为南朝慷慨尽节为止。“ 洪承畴问道:”你是何人?“ 満洲女子冷淡地回答:”你不必多问,这对你没有好处。“ 望着这个神气⾼贵的女子同两个宮婢走后,洪承畴越发觉得奇怪。过了一阵,他想着这个女子可能是宮中女官,又想着自己可能不会被杀,所以老憨命这三个宮中女子两次送来参汤救他。但是明天见了老憨,他决不屈膝投降,以后的事情如何?他越想越感到前途茫然,捉摸不定。他经此一度绝食,由三个女子送来参汤救命,希望活下去的念头忽然兴起,但又不能不想着为大臣的千秋名节,皇上知遇之恩,以及老⺟和家人今后情况。他左思右想,心 ![]() ![]() 进来的青年仆人不过十八九岁,⾝材苗条,带有女 ![]() ①大兵一指清兵。清兵于崇祯十一年十月第三次人长城南侵,深⼊畿辅、山东,于次年正月破济南,掳德王。 洪承畴又将他打量片刻,看见他确实眉目清秀, ![]() ![]() 洪承畴叹息说:”我是即将就义的人,说不定明天就不在人间,用不着仆人了。“”话不能那样说死。倘若老爷一时不被杀害,⽇常生活总得有仆人照料。况且老爷是大明朝的大臣,纵然明⽇尽节,在尽节前也得有奴仆照料才行。像大人这样蓬头垢面,也不是南朝大臣体统。大人不梳头,恐怕虱子、虮子长了不少。奴才先替大人将头发梳一梳如何?“ 洪承畴的头⽪早已庠得难耐,想了一下,说:”梳一梳也好。倘若明⽇能得一死,我还要整冠南向,拜辞吾君。你叫什么名字?“”小人 ![]() 洪承畴”啊“了一声,心上起一阵怅惘之感。 如⽟出去片刻,取来一个盒子,內装梳洗用具。他替洪承畴取掉幞头、网巾,打开发髻,梳了又蓖,蓖下来许多雪⽪、虱子、虮子。每蓖一下,都使洪承畴产生感快。他心中暗想:倘若不死,长留敌国,如张舂那样,消磨余年,未尝不可。但是他忽然在心中说:”我是大明朝廷重臣,世受国恩,深蒙今上知遇,与张舂不同。明⽇见了虏酋,惟死而已,不当更有他想。“ 如⽟替他蓖过头以后,又取来一盆温⽔,侍候他洗净脸和脖颈上的积垢。一种清慡之感,登时透人心脾。如⽟又出去替他取来几件于净的贴⾝⾐服和一件半旧蓝绸罩袍,全是明朝式样的圆领宽袖,对他说:”请老爷换换內⾐,也将这件罩袍换了。这件罩袍实在太脏,后襟上还有两块⾎迹。“ 洪承畴凄然说:”那是在松山西门外我栽下马来时候,几个亲兵亲将和家奴都抢前救护,当场被虏兵杀死,鲜⾎溅在我这件袍子上。这是大明朝忠臣义士的⾎,我将永不会忘。这件罩袍就穿下去吧,不用更换。我自己也必将⾎洒此袍,不过一二⽇內之事。“”老爷虽如此说,但以奴才看来,老爷要尽节也不必穿着这件罩袍。老爷位居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份何等⾼贵,鲜⾎何必同亲兵家奴洒在一起?请老爷更换了吧。听说明⽇內院大学士范大人要来见老爷。老爷虽为俘囚,⾐着上也不可有失南朝大臣体统。“”不是要带我去面见老憨?“”小人听说范大人来见过老爷之后,下一步再见憨王。“”你说的这位可是范文程?“”正是这位大人,老爷。他在憨王驾前言听计从,在清国中没有一个汉大臣能同他比。明⽇他亲自前来,无非为着劝降。同他一见,老爷生死会决定一半。务请老爷不要再像过去几天那样,看见来劝降的人就破口大骂或闭起眼睛不理。“ 洪承畴严厉地看仆人一眼,责斥说:”你休要多嘴!他既是敌国大臣,且系內院学士,我自有应付之道,何用尔嘱咐老爷!“”是,是。奴才往后再不敢多言了。“ 如⽟侍候他换去脏⾐,并说今晚将屋中炭火弄大,烧好热⽔,侍候他洗一个澡。洪承畴没有做声,只是觉得这个仆人的温柔体贴不下死去的⽟儿。过一会儿,如⽟将晚饭端来,是用朝鲜上等大米煮的稀饭,另有两样清素小菜。洪承畴略一犹豫,想着明⽇要应付范文程,跟着还要应付虏酋四王子,便端起碗吃了起来。他一边吃一边想心思,心中问道:”对着范文程如何说话?“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 ) |
落跑皇娘和亲皇后九岁小妖后2皇后刘黑胖错嫁冷姬:抢恶女扑郎:王情错深宫玉颜鸩赋锦绣明珠宁为下堂妃 |
姚雪垠的免费架空小说《李自成》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李自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李自成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