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姚雪垠创作的完结架空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12683 |
上一章 第二十一章 下一章 ( → ) |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按照古老风俗,十月初一是一个上坟的节⽇。襄 ![]() ![]() 辕门外,官兵如林,明盔亮甲,刀 ![]() ![]() 咚咚咚三声炮响,辕门大开。从辕门到大堂,是深深的两进大院,中间一道二门。二门外站着八个卫士;从二门里到大堂阶下,宽阔的石铺雨路两旁也站着两行侍卫。两进院子里揷着许多面颜⾊不同、形式各别的军旗,按照五行方位和二十八宿的神话绣着彩⾊图案。二门外石阶下,紧靠着左边的一尊石狮子旁树了一面大巨的、用墨绿贡缎制成的中军坐纛,镶着⽩绫火焰形的边;旗杆上杏⻩缨子有五尺长,上有缨头,満缀珠络为饰;缨头上露出银 ![]() ①豹尾旗--长条形,上绣花纹,像豹子尾巴一样。 第一次鸣炮后,文武大员陆续进人辕门,在二门外肃立等候。郧 ![]() ![]() ![]() 杨嗣昌没有马上训话,也没让大家就坐。因为今天是十月朔⽇,他先率领全体文武向北行四拜贺朔①礼,然后才命文武员官就坐。军乐声停止了。⽩虎堂中和院中寂静异常。杨嗣昌拈拈胡须,用炯炯目光向大家扫了一遍,随即慢慢地站起来。所有文武大员都跟着起立,躬⾝垂手,屏息无声,静候训示。杨嗣昌清一下喉咙,开始说话,他首先引述皇帝的口谕,把大家的剿贼无功训诫一顿,语气和神⾊十分严峻,然后接着说: ①贺朔--文武员官,逢每月初一向皇帝行礼致贺,叫做贺朔。 “本督师深受皇上厚恩,界以重任,誓必灭贼。诸君或世受国恩,或为今上所识拔,均应同心戮力,将功补过,以报陛下。今后剿贼首要在整肃军纪,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如有玩忽军令、作战不力者,本督师有尚方剑在,副将以下先斩后奏,副将以上严劾治罪,决不宽贷!” 众将官震惊失⾊,不敢仰视。杨嗣昌又训了一阵话,无非勉励大家整饬军纪,为国尽忠,救百姓于⽔火之中,成家国中兴之业,等等。关于今后作战方略,他只说为机密起.见,随后分别训示。全体到会的文武大员都对杨嗣昌的辅臣气派和他的训话留下深刻印象,感到畏惧,也感到振奋。训话毕,杨嗣昌又用威重的眼光向大家扫了一遍,吩咐大家下去休息,等候分别传见,然后离开座位,向大家略一拱手,在幕僚们的簇拥中退回內院。众文武大员躬⾝叉手相送,等他走了以后才从⽩虎堂中依次肃然退出。大家不敢离开督师行辕,等候传见。过了片刻,只见承启官走出⽩虎堂⾼声传呼: “请湖广镇总兵左大人!” 总兵左良⽟是辽东人,今年三十九岁,体格魁梧,紫铜⾊面⽪。十年以前,他在辽东做过都司,因在路上劫了家国运往锦州的军资,犯法当斩。同犯丘磊是他的好朋友,情愿牺牲自己救活他,独自把罪案承担下来。左良⽟由主犯变为从犯,挨了二百军 ![]() ①大凌河--指大凌河城,在辽宁锦州东北数十里处,为明朝山海关外的军事重镇。 ②侯恂--河南商丘人,字若⾕,即侯方域的⽗亲。 当天夜里,尤世威亲自到左良⽟住的地方找他。他一听说总兵大人亲自来了,以为是逮捕他的,大惊失⾊,对自己说:“糟啦,一准是丘磊的事情败露啦!”他想逃走已经来不及,慌忙蔵到 ![]() “左将军,你的富贵来啦,快拿酒让我喝几杯!” 左良⽟觉得很奇怪,从来不曾梦想到有朝一⽇会有人称他将军。开门以后,尤世威把事情的经过对他说了,他仍然手⾜无措,战栗不止,过了片刻才稍稍镇定下来,扑通跪到尤世威面前。尤世威也跪下去一条腿,把他搀起来。恰在这时,侯询亲自来了。 第二天早晨,侯询在辕门內大集请将,当着众将的面以三千两银子给左良⽟送行,又踢他三杯酒,一支令箭,说道: “这三杯酒是我以三军 ![]() 左良⽟出辕门时向侯询跪下去,用头叩着石阶,发誓说:“我左良⽟这次去大凌河倘若不能立功,就自己割掉自己脑袋!” 他率领几千将士驰赴山海关外,在松山和杏山①打了两次胜仗。不过一年多的时光,他从一个有罪的无名小校爬上总兵官的⾼位。最近几年他一直在⻩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国中腹地同农民军作战,尤其河南和湖广两省成了他主要的活动地区。自从曹变故随洪承畴出关以后,在参加对农民军作战的总兵官中,以他的兵力最強,威望最⾼。因此,尽管平素十分骄横,军纪很坏,扰害百姓,杀良冒功,两个月前又在罗猴山打了败仗,贬了级三,但杨嗣昌仍不得不把希望指靠在他的⾝上,所以离京前请求皇上封他为“平贼将军”而今天首先召见的也是他。 ①松山、杏山--松山指松山堡,在锦县南。杏山指杏山驿,在锦县西南。 承启官引着左良⽟穿过⽩虎堂,又穿过一座大院,来到一座小院前边。小院的月门外站着两个手执宝剑的侍卫,刚才揷在⽩虎堂阶前的豹尾旗已经移到此处。从月门望进去,竹木深处有一座明三暗五的厅堂,虽不十分宏敞,却是画栋雕梁,精致异常。堂前悬一朱漆匾额,上有熊文灿手书黑漆“节堂”二字。左良⽟对于自己的首被召见,既感到不胜宠荣,又不免提心吊胆。在熊文灿任总理时,这地方他来过多次,但现在来竟异乎寻常地心跳起来。忽听传事官传报一声:“左镇到!”随即从节堂中传出一声“请”!一位中军副将自小院中 ![]() 杨嗣昌早已决定要用“恩威兼施”的办法来驾驭像左良⽟这样的悍将,所以对他的行大礼并不谦让,只是站起来拱手还礼,脸孔上略带笑容。等左良⽟行过礼坐下以后,杨嗣昌先问了问近来作战情况,兵额和军饷的欠缺情况,对一些急迫问题略作指示,然后用略带亲切的口气叫道: “昆山①将军!” ①昆山--左良⽟的字上级长官称部属的宇,表示亲切和客气。 左良⽟赶快起立,叉手说:“不敢,大人。” “你是个有作为的人,”杨嗣昌继续说,也不让左良⽟坐下“所以商丘侯先生拔将军于行伍之中,置之统兵大将之位,可谓有识人之鉴。不过自古为大将者常不免功多而骄,不能振作朝气,克保今名于不坠。每览史书,常为之掩卷太息。今⽇正当家国用人之时,而将军亦正当有为之年。⽇后或封公封侯,名垂青史,或辜负国恩,⾝败名裂,都在将军自为。今上天纵英明,励精图治,对臣工功过,洞鉴秋毫,有罪必罚,不稍假借,想为将军所素知。罗猴山之败,皇上十分震怒,姑念将军平⽇尚有战功,非其他怯懦惜死的将领可比,仅贬将军级三,不加严罚,以观后效。本督师拜命之后,面奏皇上,说你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恳皇上格外降恩,赦免前罪,恢复原级,并封你为平贼将军,已蒙圣上思准。在路上本督师又上疏题奏,想不久平贼将军印即可发下。将军必须立下几个大功,方能报陛下天覆地载之恩,也不负本督师一片厚望。” 左良⽟跪下叩头说:“这是皇上天恩,也是阁部大人栽培。良⽟就是粉⾝碎骨,也难报答万一。至于剿贼的事,末将早已抱定宗旨:有贼无我,有我无贼。一天不把流贼剿灭⼲净,末将寝食难安。” “昆山请起。请坐下随便叙话,不必过于拘礼。” “末将谢座!” 杨嗣昌接着说:“将军秉 ![]() ①碧塘老先生--侯们的⽗亲名执蒲,字碧塘,天启时官太常卿,因忤魏忠贤罢归。 左良⽟回答说:“倘没有商丘侯大人栽培,末将何有今⽇。末将虽不读诗书,但听说韩信对一饭之恩尚且终⾝不忘,何况侯府对末将有栽培大恩。” 杨嗣昌点点头表示赞许,拈须微笑说:“本督师与若⾕先生是通家世 ![]() ![]() “三年前末将路过商丘,拜识这位侯大公子。” “我本想路过河南时派人去商丘约朝宗世兄①来襄 ![]() ①世兄--明清时期,士大夫对通家子侄的客气称呼。“最要紧的是⾜兵⾜饷。” 杨嗣昌又问:“⾜兵⾜饷之外,何者为要?” “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钱。” 杨嗣昌明⽩左良⽟所说的文官爱钱是对熊文灿等有感而发,轻轻点头,说:“昆山,你说是‘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钱’,确是十分重要,但还只是一个方面。依我看来,目前将骄兵情,实为堪虑。倘若像今⽇这样,朝廷威令仅及于督抚,而督抚威令不行于将军,将军威令不行于士兵,纵然粮响不缺,岂能济事?望将军回到防地之后,切实整顿,务要成诸军表率,不负本督师殷切厚望。倘能一扫将骄兵惰积习,使将士不敢以国法为儿戏,上下一心,戮力王事,纵然有一百个张献忠,一千个李自成,何患不能扑灭!” 当杨嗣昌说到“望将军回到防地之后”这句话时,左良⽟赶快垂手起立,心中七上八下。等杨嗣昌的话一完,他赶快恭敬地回答说: “末将一定遵照大人钧谕,切实整顿。” “将军年富力強,应该趁此时努力功业,博取名垂青史。一旦剿贼成功,朝廷将不吝封侯之赏。” 左良⽟听了这几句话大为动容,诺诺连声,并说出“誓死报国”的话。他正等待扬嗣昌详细指示作战方略,却见杨嗣昌将茶杯端了一下,说声:“请喝茶!”他知道召见已毕,赶快躬⾝告辞。杨嗣昌只送到帘子外边,略一拱手,转⾝退回节堂。 回到公馆以后,左良⽟的心中又欣喜又忐忑不安。他知道朝廷和杨嗣昌在剿贼一事上都得借重他,已经封他为“平贼将军”并且杨阁部特别提到与商丘侯家是通家世谊,显然是表示对他特别关心和亲近的意思,这一切都使他感到⾼兴。但是他同时想道,杨嗣昌与熊文灿确实大不相同,不可轻视,而自己的军队纪律不好,平⽇扰害百姓,杀良冒功,朝廷全都晓得,倘再有什么把柄落在阁部手里,岂不⿇烦?他吩咐家人安排家宴庆贺受封平贼将军,却没有把自己的担心流露出来。 左良⽟离开节堂以后,杨嗣昌匆匆地分批召见了巡抚方孔昭、几位总兵、监军、副将和十几位平⽇积有战功的参将,其余的大批参将全未召见。午饭后,他稍作休息,便坐在公案边批阅文书。传事官在节堂门外踌躇一下,然后掀帘进来,到他的面前躬⾝禀道: “方抚台同各位大人、各位将军前来辕门辞行,大人什么时候接见?” 杨嗣昌嗯了一声,从文书上抬起头来,说:“现在就接见,请他们在⽩虎堂中稍候。” 这班来襄 ![]() ![]() ![]() ![]() ![]() ![]() ![]() 全体文武大员由巡抚方孔昭率领,肃静地走进⽩虎堂,分两行坐下等候。他们 ![]() ![]() ①使相--唐、宋两朝,皇帝常派宰相职位的文臣出京作统帅或出镇一方,称为使相。“使”是节度使的简称。明朝官场中也沿用使相这个词称呼那些以辅臣⾝份督师的人。 杨嗣昌回到节堂里同几个亲信幕僚研究了襄 ![]() ![]() ![]() ![]() ![]() “嗣昌受恩深重,奉命督师剿贼,原应鞠躬尽瘁,岂可害怕劳累。《诗》不云乎?‘王事靡-,不遑启处。’①今⽇一定要亲自看看襄 ![]() ①王事靡-,不遑启处--语出《诗经》,意译就是:“君王的差事没办完,忙得我起坐不暇。”-,音gǔ 他在家人服侍下脫去官便服,换上一件临时找来的蓝⾊半旧圆领湖等绿绵袍, ![]() ![]() ![]() ![]() ![]() ![]() ⻩昏时候,杨嗣昌来到了襄 ![]() ![]() ![]() ![]() ![]() ①参⾰--上本参奏(弹劾),给以⾰职处分,叫做参⾰。 ②便宜处置--按正常程序,知府任免须要通过吏部衙门,并在形式上要经皇帝批准。此处写杨嗣昌决定一面弹劾旧官一面举荐新宮接事,这叫做便宜处置,是皇帝给的特权。给尚方剑也象征这种特权。 “好,就得悬出重赏!你看这赏格:活捉张献忠赏银万两,活捉李自成赏银也是万两…” 这杏花村酒馆是天启年间山西人开的。自从熊文灿做了“剿贼总理”驻节襄 ![]() ![]() ![]() “今晚大客堂中间靠左边的一张桌子上曾来了两位客人,上首坐的人二十多岁,下首坐的不到五十,你可记得?” 跑堂的感到莫名其妙,带着浓重的陕北口音说:“记得,记得。你老问这两位客人是什么意思?” 秦华卿只是微笑,笑得诡秘,却不回答。跑堂的越发莫名其妙,又问: “秦先儿,你到底为啥直笑?” “我笑你有眼不识泰山,怠慢了要紧客官。” “我的爷,我怎么怠慢了要紧客官?” “你确是怠慢了要紧客官。我问你,你为什么对下边坐的那位四十多岁的老爷随便侍候,却对上首坐的年轻人毕恭毕敬?” 跑堂的笑了,说:“啊,秦先儿,你老是跟我开玩笑的!” “我怎么是跟你开玩笑的?” “你看,那坐在上首的分明是前⽇随同督师大人来的一位员官,下边坐的是他的家人。咱们从来没有看见过他们来过,所以决不是总理衙门的人。据我看,这年轻员官的来头不小,说不定就是督师大人手下的一位重要员官或亲信幕僚,奉命出来私访。要是平时出来,一定要带着成群的兵丁奴仆,岂肯只带着一个心腹老仆?就这一个老仆人,他为着遮人眼目也没作仆人看待,还让他坐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酒哩!” 秦华卿微微一笑,连连头摇,小声说:“错了,错了!完全错了!” 跑堂的感到奇怪:“啊?难道我眼力不准?” “你的眼力还差得远哩!”秦华卿听一听窗外无人,接着说:“今晚这两个客官,坐在上首的是个仆人,坐在下边的是他的主人,是个大官儿,很大的官儿。如果我秦某看错,算我在江湖上⽩混了二十年,你将我的双眼挖去。” 跑堂的摇头摇,不相信地笑着问:“真的么?不会吧。何以见得?” “你问何以见得?好,我告诉你吧。”秦华卿走到门口,开门向左右望望,退回来坐在原处,态度神秘地说:“他们一进来,我就注意了,觉得这二位客人有点奇怪。我随即看他们选定桌子后,那年轻人迟疑一下。那四十多岁的老爷赶快使个眼⾊,他才拘拘束束地在上首坐下。这就叫我看出来定有蹊跷。你跑去问他们要什么菜肴,吃什么酒。那年轻人望望坐在下边的中年人,才说出来一样菜,倒是那中年人连着点了三样菜,还说出要吃的酒来。这一下子露出了马脚,我的心中有八成清楚了。等到菜肴摆上以后,我一看他们怎样拿筷子,心中就十成清楚了。我是久在酒楼,阅人万千,什么人不管如何乔装打扮,别想瞒过我的眼睛!” 跑堂的问:“秦先儿,我不懂。你老怎么一看他们拿筷子就十分清楚了?” 秦华卿又笑一笑,说:“那后生拿起筷子,将一双筷子头在桌上礅一下,然后才去夹菜,可是那中年人拿起筷子就夹菜,并不礅一下,这就不同!” “我不明⽩。” “还不明⽩?这道理很好懂。那后生虽然⾐冠楚楚,仪表堂堂,却常常侍候主人老爷吃饭,侍候筵席,为着将筷子摆得整齐,自然要将筷子头在桌上轻轻礅一下,⽇久成了习惯。那中年人平⽇养尊处优,给奴仆们侍候惯了,便没有这个习惯。再看,那后生吃菜时只是小口小口地吃,分明在主人面前生怕过于放肆,可是那中年人就不是这样,随随便便。还有,这两位客人进来时,紧跟着进来了五个人,都是商人打扮,却分作三处坐下,不断抬头四顾,眼不离那位老爷周围。等那位老爷和年轻仆人走时,这五个人也紧跟着走了。伙计,我敢打赌,这五个人分明是暗中保镖的!你想,那位四十多岁的员官究竟是谁?” 跑堂的已经感到有点吃惊,小声问:“你老的眼力真厉害,厉害!是谁?” 秦华卿说:“这位员官虽说的京北官话,却带有很重的常德口音。这,有八成是…”他凑近青年堂馆的耳朵,悄悄地咕哝出几个字。 跑堂的大惊,对他瞪大了眼睛:“能够是他么?” “我猜有八成会是他。他要一反熊总理的所作所为,要认真做出来一番大事,好向皇上 ![]() ![]() “啊呀,真厉害!看起来这个人很难对付!” 秦华卿淡淡一笑,说:“以后的事,自有张敬轩去想法对付,用不着你我 ![]() “你要我如何杀他的威风?” 秦华卿本来是成竹在 ![]() ![]() “事不宜迟,趁着尚未静街,去吧!” 杨嗣昌回到行辕,在节堂里同几位亲信幕僚谈了很久,大家对军事都充満乐观心情。幕僚辞出后,杨嗣昌又批阅了不少重要文书,直到三更才睡。 天不明杨嗣昌就起了 ![]() ![]() “启禀大人,请看这个…” 杨嗣昌一看,脸⾊大变,心跳,手颤,手中的精制狼毫精品斑管笔落在案上,浓墨污染了梅花素笺。中军拿给他看的是一个没头招贴,上边没写别的话,只用歪歪斜斜的字体写道:有斩杨嗣昌首级来献者赏银三钱。 他从没头招贴上抬起眼睛,直直地望着中军,过了片刻,略微镇定,声⾊严厉地问道: “你在什么地方揭到的?” “大堂上、二堂上、前后院子里、厨房、厕所,甚至这节堂月门外的太湖石上,到处都贴着这种没头帖子。” 杨嗣昌一听说这种没头帖子在行辕中到处张贴,心头重新狂跳起来,问道: “你都撕掉了么?” “凡是找到的,卑职都已撕去;粘得紧,撕不掉的,也都命人用⽔洗去。如今命人继续在找,请大人放心。” 杨嗣昌惊魂未定,面上却变得沉着,冷笑说:“这还了得!难道我的左右尽是贼么?” “请大人不必声张,容卑职暗查清楚。” “立刻查明,不许耽误!” “是,大人!” “你去传我口谕:值夜员官玩忽职守,着即记大过一次,罚俸三月。院內夜间守卫及巡逻兵丁,打更之人,均分别从严惩处,不得稍存姑息!” “是,大人!” 中军退出后,杨嗣昌想着行辕中一定暗蔵着许多张献忠的奷细,连他的 ![]() “熊文灿安得不败!” 一语刚了,仆人进来禀报陈赞画大人有紧要公事来见。杨嗣昌说声“请”仆人忙打起帘子,一位姓陈的亲信幕僚躬⾝进来。杨嗣昌自己是一个勤于治事的人,挑选的一些幕僚也都比较勤谨,不敢在早晨睡懒觉。但是幕僚像这样早来节堂面陈要事,却使他深感诧异。他不等这位幕僚开口,站起来问道: “无头帖子的事老兄已经知道了?” “知道了,大人。” “可知道是什么人贴的?” “毫无所知。” “那么老兄这么早来…?” 幕僚走近一步,庒低声音说:“阁部大人,夜间三更以后,有几个锦⾐旗校来到襄 ![]() 杨嗣昌一惊:“什么!要逮熊大人么?” “是的,有旨逮熊大人进京问罪。” “何时开读①?” ①开读--锦⾐旗校逮捕官吏时对着被捕的人宣读圣旨,叫做开读。被捕者要跪着听旨,还要叩头谢恩。 “卑职一听说锦⾐旗校来到,当即赶到馆驿,请他们暂缓开读。熊公馆听说了,送了几百两银子,苦苦哀求暂缓开读。他们答应挨延到今⽇早饭后开读。夜间因阁部大人已经就寝,卑职未敢前来惊动。不知大人对熊大人有何言语嘱咐,请趁此刻派人前去嘱咐;一旦开读,熊大人便成罪臣,大人为避嫌起见,自此不再同熊宅来往为宜。皇上是一个多疑的人,不可不提防别人闲言。” 杨嗣昌出京前就知道熊文灿要速京问罪,但是没想到锦⾐旗校在他出京之后也跟着出京,而且也是星夜赶程。他想着皇上做得如此急速,⾜见对熊文灿的“剿抚两失”十分恼恨,逮进京城必斩无疑。杨嗣昌对这事不仅顿生免死狐悲之感,而且也猜到皇上有杀 ![]() ![]() “皇上圣明,有罪必罚。我已经当面责备过熊大人贻误封疆,如今没有什么要嘱咐的话。” 等这位亲信幕僚退出后,他拿起那张没头帖子就灯上烧毁,决意用最迅速的办法整肃行辕,巩固襄 ![]() |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 ) |
落跑皇娘和亲皇后九岁小妖后2皇后刘黑胖错嫁冷姬:抢恶女扑郎:王情错深宫玉颜鸩赋锦绣明珠宁为下堂妃 |
姚雪垠的免费架空小说《李自成》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李自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李自成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