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明外史是张恨水创作的完结架空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舂明外史 作者:张恨水 | 书号:42355 时间:2017/10/5 字数:8173 |
上一章 第二十五回 破屋疏龛空名传胜迹荒城古刹幸遇晤芳姿 下一章 ( → ) | |
却说谢碧霞走到自己门口,只见一个黑影子一闪,心里未免一惊。仔细看时,却是一个穿一件大氅的人,一阵风似的走了。汽车夫停了车子,早过去和她敲门。 过了一会儿,里面开了门,亮着灯让谢碧霞进去。谢碧霞一看,是她跟包的,便问道:“家里人都睡了吗?”跟包的道:“老爷没睡,还在烧烟。”谢碧霞便不说什么,走回自己屋子里去。隔壁屋子里她⽗亲谢二问道:“今天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已经快三点钟了,明天⽇里还有戏哩。“谢碧霞道:”不是我跑了出来,他们还不让走呢。这夜深,也不知道我们门口怎么还有人走路?刚才到门口,看见一个黑影子一溜,可真吓我一跳。“这时,只听见谢二菗着烟唏哩呼噜直响,一口气响完,听见谢二骨都一声,喝了一口茶,然后才说道:”你这一说,我明⽩了,一定是那个混账小子。“谢碧霞道:”哪个混帐小子?“谢二道:”就是天天站在包厢面前的那个生学。这两天,老是在门口摆来摆去。今天晚上,有一点钟了,他忽然敲门,一直跑了进来。当时我还怕是 ![]() 谢碧霞说笑了一阵,又喝了一盏莲子和荔枝熬的稀饭,这才觉睡。一觉醒来,已经是一点多钟了。洗了一把脸,辫子也没梳,穿了一件紧⾝小⽪袄,拿了一 ![]() ![]() 柳上惠就也毫不客气,一直往里走。谢碧霞这时穿了一件宝蓝缎子虎斑驼绒长袍,外套黑绒马褂,手上拿着湖⾊湖绉 ![]() ![]() 柳上惠鼓着手掌,将脑袋摆了几摆。说道:“很好!”谢碧霞道:“我昨天的嗓子哑了,本来不愿唱的,偏偏前台老板不让请假,只得勉強上台,还好得起来吗?” 柳上惠道:“怪道呢,我昨天听你唱了许多新腔,很有味儿,原来你是哑了嗓子。 这一哑哑得实在好,把你用腔的那股巧劲儿,都使出来了,真是想不到的事。“谢碧霞道:”我今天演《天女散花》,怕唱不过去。“柳上惠不和谢碧霞说话,却和谢娘老说话。先笑了一笑,然后说道:”原来颦卿今天演《天女散花》,怪不得她一起来,就练绸带子。一个人成一个名角,决不是含糊得来的。颦卿这样有名,实在是应该的。谁能像她这样,不穿⾐服,站在院子里练功夫?“谢碧霞道:”《天女散花》,我今天打算不演,想改为《审头刺汤》。“柳上惠将腿大一拍,说道:”这出戏,实在是重头戏,做工唱工,都是很难的。坤伶里面,除了你,还有谁能唱?改了这出戏,一定能叫座。“谢碧霞道:”老实说,那做老生的实在不行,我想还是演《天女散花》。“柳上惠道:”《天女散花》这戏,你舞带子的那一段,百看不厌,今晚我是一定早到。“这时,谢娘老进里屋子里去了,谢碧霞也跟着走了进去,低低的问她⺟亲道:”这个月的钱给他了吗?“谢娘老道:”前天他来过一回,我因手边没钱,所以没给他。“谢碧霞道:”反正少不了的,给他就得了,您马上就拿出来罢。“谢娘老道:”一次全给他不好。上个月一次给他了,没半个月,他又来。我想今天先给十五块,过半个月,再给他十五块。“谢碧霞道:”给他得了。省得过几天,他又来了⿇烦。“说着,便到自己屋子里去,拿出三十块钱的钞票, ![]() ![]() 柳上惠手上接着钞票,说道:“别忙呀,我来坐坐,井不是为着要钱来的。”说时两个指头推开钞票的犄角,一张一张都检查了一番。嘴里说话,眼睛却不住的看那犄角上的字,数一数,共是两张有十字的,两张有五字的。这才含着笑和谢娘老说话,不在乎似的,随便将那一沓钞票,揣到袋里去了。一面又问谢碧霞道:“我这两天,收到许多投稿,都说你的字写得越发好了,将来你还可以反串《戏 ![]() 说时,在⾐袋里摸索了一会,拿出一张草稿来,笑着对谢碧霞道:“我昨天晚上,夜一没睡,替你作了十几首诗。打算明天用你的名字,登在报上,你看好不好?” 谢碧霞道:“什么诗?就是花田错里面,在扇子上题的那个诗吗?”柳上惠将手一拍道:“对了。”谢碧霞仰着头想了一想,说道:“哦,那以什么为题呢?就以我为题吗?”柳上惠道:“戏里面以什么为题,那是一句俗话。古言道的好,诗言志。 做诗是心里有了什么话,想说出来,便把什么话说出来。并不是心里想做诗,便临时找一个题目来凑付的。“谢碧霞道:”你这话我虽然不很明⽩,我也可以猜想一点。但是你并不知道我心里有什么话要说,怎样也能替我做诗呢?“柳上惠闲着没事,寻常喜 ![]() 说着便走了出来。谢娘老走出院子来,送了两步,也就回去了。 柳上惠走上大街,⾝上有了钱,精神了许多。心想早几天要买双鞋子,总是迟了下来,今天可以去买了。便拿五元的钞票,在小香烟铺子里,买了一盒三炮台,找了一些洋钱辅币和铜子。昅着烟卷,雇了一辆⼲净些的人力车,坐到了大栅栏,舒服的很。刚过松鹤园,看见有 ![]() 柳上惠道:“很好,我也要和你谈谈。”说着二人一路走进去,拣了一间屋子坐下。 要了几样菜,两小壶酒,便喝着谈起来。柳上惠道:“你是很忙,老碰不着你。” 杨杏园道:“我们两人本不容易碰头,你所有的工夫,都消耗在歌舞场中。我的光 ![]() ![]() 杨杏园和他说话,他也没听见。一直等吃了好几块,把筷子停住,才想起来杨杏园在问他的话。便说道:“你说什么?”杨杏园道:“你说清雅的地方,在哪里?” 柳上惠道:“那自然很多。”杨杏园道:“你最赏识的哪个地方?”柳上惠道:“这个地方,你应该也去过,就是陶然亭北方的瑶台。”杨杏园想了一想,说道:“瑶台?这地方倒很耳 ![]() 哪⽇天气好一点,我一定菗空去看。“柳上惠道:”不但赏玩风景,还有一样好处啦,那邻近的地方,有一个小户人家,他两个女儿,一个唱青⾐,一个唱大花,我都认识,可以去坐坐。“杨杏园道:”我说呢!你哪能够到清雅的地方去?原来那里有你的老主顾。“柳上惠正⾊道:”你这虽是一句玩话,我不能不正式声明。老实说,捧角的事,我是不免,那也不过是逢场作戏。要说为捧角弄些好处,或者弄几个钱,可绝对没有这回事。就像今天早上我到谢碧霞那里去,除了喝她一杯茶,菗一支烟卷之外,连她请我吃早饭,我都没吃。由此类推,你想我可是为弄好处才捧角的人?再要说到办小报,不能不吃窑子戏于鼓姬这三样人,但也不可一概而论。 我为人,你是知道的,喜 ![]() ![]() 问道:“这瑶台也有些点缀吗?”柳上惠道:“怎么没有?台下是一层曲曲折折的石坡。台上树木花架子都有。台的后面,还有一座古刹。”杨杏园一想,照这样说,这瑶台简直是一个好地方,不可不去赏鉴一番,也就未免为柳上惠之言而动。一餐饭吃毕,杨杏园吩咐伙计算账。账单于开上来,杨杏园便在⾐袋里掏了三块钱给伙计会账。伙计接了钱,刚要走,柳上惠一眼看见,哪里肯,把谢碧霞给他的那一卷钞票,一齐拿了出来,递给杨杏园看道:“我这里给钱!我这里给钱!”杨杏园便用手挥着伙计道:“你拿钱去罢!”伙计就拿了他的钱,上柜去了。柳上惠拿他的钱,往桌上一放,说道:“咳!我昨天打牌赢了几十块钱,満心预备请你,反教你请了。”杨杏园道:“这小东也不算什么,何必客气。你真要做东,第二次遇见再说罢。”柳上惠在桌上把那几张钞票拿起来,递给杨杏园看道:“我就是用钱不会节制,是个大⽑病。今天早上还有七十多块钱,现在连二十都不到了。”杨杏园微笑了一笑,对他点点头。柳上惠见他依旧没说什么,也就只好把钞票放进袋去。 两人出了松鹤园。柳上惠去买鞋子,杨杏园却自回家。他因为听见柳上惠说,瑶台有好的风景,便问人到底有没有这个地方?都说有的,那里空气是很好的。杨杏园一听地方很好,便决计去玩一趟。一直过了一个礼拜都是大风,不愿出去。到了第八天,天气已经晴暖,便吩咐车夫,一直拉到瑶台来。车子走到宽敞的道路上,远远的已经望见陶然亭。车子走过一片芦地,忽然拉到一个大土墩边,就停下了。 杨杏园问车夫道:“你停在这里做什么?”车夫道:“您不是到瑶台来吗?这里就是。”杨杏园一团⾼兴,顿时冰消瓦解。心想:“我说瑶台这个好名,总是雕栏⽟砌,一切很好的古迹,原来是个土堆,真是笑话。”但是既到了这里,不能不上去看看,便绕着土墩,踏着土坡走上去。走到台上面,左右两边,也有几棵秃树,正中一个歪木头架子,上面晾着一条蓝布破被,又挂了一个鸟笼子。木头架子下,摆着四张破桌子,几条东倒西歪的板凳。土墩的东边,有一排破篱笆,也晾着几件⾐服。西边一列几间矮屋,窗户门壁,都变成了黑⾊,屋的犄角上,十几只 ![]() ![]() ![]() 走到陶然亭门口下车,见门口早有一辆马车停着,大概也是游客坐了来的。他下了车,走进门,在禅堂上,佛阁下,绕了一个弯儿,也没有什么趣味。穿过西边禅房去,却听到走廊外有两三个妇女的声音,在那里说话。有一个人道:“我们从小就听见人家说,京北的陶然亭,是最有名的一处名胜,原来却是这样一所地方,我真不懂,何以享这么大一个盛名?”又有一个人道:“我是老听见你们说,陶然亭没到过,要来看看,我也以为不错。要知是这样子,我真不来。”杨杏园一听此二人说话,有一个人的声音,十分耳 ![]() ![]() 杨杏园道:“请便。”何太太和李冬青便随着李老太太走了。李老太太道:“这庙里有佛爷,怎么来了就走?往常在家里,还要到庙里去进香呢,今天走到佛爷家里来了,反不磕头去吗?这是最要不得的事。”何太太也是信佛的人,听见李老太太这样说,便主张到佛殿上去进香。李冬青虽然不愿意,可是不肯违背她⺟亲的意思,只得和她们一路走进佛殿去。 这时,杨杏园从走廊绕了转来,觉得有点疲倦,便坐在一间小客厅里。庙里的伙计,奉了和尚的命令,早笑嘻嘻泡了一壶茶,捧着四碟⼲点心上来,杨杏园自然未便拒绝,只得坐下喝茶。一会儿,只见何太太三人,从佛殿上过来,连忙又站起来招呼。那伙计看见是 ![]() 这客厅里,一列原摆着两张桌子,杨杏园坐在南边,她们三人进来了,便坐在北边。 杨杏园见她们坐定,便叫伙计重新泡茶端点心来。杨杏园问何太太道:“嫂子不是早要走吗?怎么还在这里?”何太太指着李老太太道:“老伯⺟说,见了佛爷不磕头,那是有罪过的,因此上我们到佛殿上去,拜了一拜佛爷。”李冬青听见何太太说拜佛爷的话,眼睛望着她,菗出手绢来,捂着嘴微微一笑。李老太太却对李冬青道:“你这孩子,总是这样,在佛爷面前,总要恭敬些,刚才叫你磕头,你就老早躲开。”李冬青见⺟亲说她,依旧笑了一笑,却不辩驳。杨杏园见她们在那里说话,不便揷嘴,却只得默默的在一边坐着。倒是李老太太先开口和杨杏园说话,说道:“这京北的庙宇,都没有南边的⾼大,杨先生说是也不是?”杨杏园见李太太和他说话,便恭恭敬敬的答应,说道:“是的。听说从前京北有皇帝,造屋都是有限制的,不许往⾼做。所以一些庙宇,都一样的低矮。”李老太太道:“听杨先生说话,好像是安徽人。”杨杏园道:“是的。你老人家何以知道?”李老太太道:“我在安徽省住过多年,安徽话,我还说得来几句,所以你先生说话,我一听就知道。” 杨杏园道:“你老人家到京北来多少年了?”李老太太道:“前后有六七年了。” 杨杏园道:“公馆现住在哪里?”李老太太笑道:“公馆两个字,那就说得可笑了。 我就是领着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过活。现在裱褙胡同,分人家一个小院子住了。“杨杏园道:”今天也没有带少爷出来玩。“李老太太道:”上学去了。他年纪究竟小些,太淘气,我也不很愿意带他出来。“何太太在旁揷嘴道:”别个老人家总是喜 ![]() ![]() 不然,人家听了去,不算先生管不住生学,却要说这大一个生学,还不分上下啦。“ 李老太太笑道:“你是真会说话,除非在报馆里作文章的人,像何先生一样,才可以赛过你。”杨杏园道:“吃报馆饭的人,不见得会说话,譬方我就是一个嘴笨的人。”李老太太道:“杨先生在哪家报馆?”杨杏园道:“影报。”李老太太道:“哦!和何先生同事。我们家里就看的是这份报。我们冬青常说,有一位姓杨的,文章作得最好,原来就是杨先生。”杨杏园道:“在报上做文字,天天是忙着充篇幅,哪里会好?”李老太太道:“这并不是我说客气话。”便问着李冬青道:“你头回给你弟弟说,有一篇小说做得好,可以当文章念,也是这杨先生做的吧?”李冬青这时只得和杨杏园说了一句客气话,说道:“杨先生的武侠小说,写得实在有声有⾊。”杨杏园笑道:“不瞒女士说,我就不懂武事,那都是胡诌的。李女士很喜 ![]() ![]() ![]() ![]() |
上一章 舂明外史 下一章 ( → ) |
美人恩啼笑因缘白芍舂莺啭双阙(完结版殷商玄鸟纪嫤语书年琉璃时代擒郎记边戎 |
张恨水的免费架空小说《舂明外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舂明外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舂明外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