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是二月河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康熙大帝 作者:二月河 | 书号:42274 时间:2017/9/29 字数:5696 |
上一章 四三、邬思明谆谆说胤祯 四王爷殷殷探兄弟 下一章 ( → ) | |
侍卫张五哥求见四王爷胤祯,说他想去探望十三爷,求四爷帮忙。正巧,胤祯和邬思明也在说这件事呢。听了张五哥的要求,他和邬思明![]() 张五哥诉起苦来了:“唉,四爷,别提了。这七年里,我在皇上⾝边,从来没听见老爷子说过十三爷一个不字。只要提到十三爷,皇上都是夸他。可是,我向皇上请求了多次,说想去看看十三爷,皇上呢,却只是笑,既不准我去,也没有训斥我。我真弄不明⽩,十三爷到底犯了什么错,怎么一关就是七年呢?四爷您知道,十三爷对我有大恩。他遭了难,我不去看他,心里难受啊!”说着,说着,这个纠纠武夫竟然失声哭了起来。 胤祯走上前去,轻轻地拍着张五哥的肩膀说:“五哥,不要这样。你的心,我明⽩,我替十三弟谢谢你这分情意。不过,眼下我不能答应你。虽说我接管了內务府,可这事儿宗人府也管着呢。你去见十三爷,不过是尽一点情谊。可是闹不好就有杀⾝之祸呀!” 张五哥脖子一梗:“四爷,奴才不怕,为十三爷死我也情愿。” 邬思明微微一笑揷言了:“张军门,生学要说你一句。十三爷的事,皇上的安排是有深意的,你绝对不要意气用事。我替四爷打个保票,一有机会,四爷会替你安排的。” 张五哥诧异地看了一下邬思明,又看看胤祯,只见四爷点了点头,他放心了:“好,我听四爷和邬先生的。四爷,奴才告辞了。” 张五哥一走,邬思明立即向胤祯说:“四爷,瞧见了吗,这就是人心,这就是军心。从京城驻军到大內侍卫,全是向着十三爷的。十三爷和您的 ![]() 如今的十三爷府与七年前可是不大相同了。沿着府邸原来的院墙,又修起了一道一丈多⾼的围墙。府门外边的⾼墙下,是一座仅能通过一个人的小门儿,守门的是宗人府派来的人。这宗人府,是清朝专门管理皇族事务的衙门,与內务府是平级的。胤祯来这里之前查过了,宗人府里,有不少是他正⽩旗下的旗奴。守门的一见胤祯来了,连忙报信给在十三爷府上管事的笔贴式。那笔帖式出来,胤祯一看,巧了,认识。此人名叫戴福宗,正是四爷府上戴铎的侄子。戴福宗见四爷来了,赶快上前磕头:“爷吉祥,奴才戴福宗给您请安了。”一边说,一边把四爷让进门房里坐下。 四爷今天显得特别地随和:“戴福宗,你四叔戴铎在我面前可没少夸你呀。去年他给我说,想让你的內弟去经管四爷在遵化的那片庄子,我答应了。那可是个好地方,每年有一万多两银子的进项呢。不知道你那內弟去了没有?” 戴福宗受宠若惊了。谁不知道四爷是位冷面王,一般的大臣们还难得和他说句闲话呢,自己一个下等的旗奴,今天能有这面子,而且还让內弟得了这份美差,他能不 ![]() 四爷大度地说:“咳,这个⾼福儿,办事也真是小家子气。待会儿我写个条子,你去见⾼福儿,让你那个內弟即刻去办差吧。” 戴福宗趴在地下磕了个头:“哟,那奴才就谢四爷了。” 胤祯背着手在门前转悠了一圈说:“我说小戴呀,你们把这门修得太窄了吧。万一里边十三爷的人有个病什么的,总得能过去轿子才行啊。我告诉你,十三爷是极受皇上宠爱的。你们可不许放肆,更不准 ![]() 戴福宗赶快回答:“四爷,您老放心,这事奴才明⽩。十三爷不就是圈噤了吗,皇上不下旨,谁敢难为十三爷呢?这门儿,赶明儿就改。再说,守在这儿的,全是四爷的旗奴。您老说句话,还不跟打炸雷一样响吗?” 四爷心如明镜却故作糊涂:“哦?这儿的人都是正⽩旗的。你看,你看,四爷我竟没想到这一层。唉,你们每天苦苦地守在这里,担着大责任,却又没有一点额外进项,真难为你们了。嗯——这样吧,你给我开张名单,到我府上替大伙儿领点赏银去。” 戴福宗又连忙行礼拜谢。胤祯却把他拉到一旁小声说: “哎,戴福宗,爷今儿来,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有话要问十三爷。可是,皇上这话又不便写成圣旨。你看,能通融一下,让我见见十三爷吗?” 戴福宗笑了笑说:“爷,您这话说远了。虽说私自探望,有⼲噤例,可是,爷都不怕,奴才们又怕什么呢?这样吧,爷请稍坐,我安排一下。”说着快步出去,不一会儿,十二个在这里当差的兵丁差役全被他叫来了。大家一齐跪下给四爷请安以后,戴福宗说话了: “弟兄们,今儿四爷奉旨来见十三爷,可是因为事关机密,万岁又不便明降谕旨,咱们得担待着点。慢说四爷如今管着內务府,他还是咱们的旗主儿啊。如果连这点小事咱们都不肯出力,四爷要咱们这些奴才⼲什么呢?我把话说到前头,万一出了事,有我老戴一人担着,只求大家做个明证。有不愿⼲的,请把话说开了,我绝不会给你穿小鞋。可是,假如有人当面应下了,背后又出去嚼⾆头,那可就别怪我不客气。”戴福宗说着持起了 ![]() 胤祯没想到戴福宗还有这一手,不噤宽容地笑了:“小戴呀,别把话说得那么绝情,都是自家兄弟嘛。喏,这是一千五百两的银票,你拿去给大伙分了。另外,你记着把这儿的旗奴开个单子给我,爷不会亏待你们的。” 众人一是害怕,二是感 ![]() 进了二门,胤祯一眼就瞧见了十三弟。他端坐在椅子上,似乎是饶有趣兴地在读一本书。乔姐站在⾝后为他捶背,阿兰手端茶盘,侍候在旁边。四爷停住了脚步,注目细看:七年功夫,变化可真大呀!老十三不过才三十多岁,可是,眼角起了皱纹,发辫子也已经花⽩了,竟好像一下子老了二十年。兄弟两人同在京城,却咫尺天涯,不能相见。十三弟呀十三弟,你让四哥想得好苦哇!胤祯不觉眼睛 ![]() 正在看书的老十三陡然一惊,抬头一看,竟然是自己⽇思夜念的四哥来了, ![]() ![]() “啊?!四哥,怎么…是你,是你…来看我了。你,你怎么进来的?哦,是不是⽗皇有旨意?我,我得跪接圣旨…”一边说,一边就流着眼泪跪下了。 老四连忙上前一步,抱住了这位小弟弟: “十三弟,快起来,没有旨意。我是特意来看你的,你,你⾝子骨还好吗?” 老十三听明⽩了。“没有旨意”那就是说,皇上既不杀他,也不想放他,他还得继续过圈噤的生活。他刚才的冲动,一下子消失得⼲⼲净净。七年圈噤,已经把他的心肠磨得硬如钢铁了。他苦笑了一下说: “四哥,你不全看见了吗,小弟我有什么不好呢?有这么两位美人终⽇相伴着,她们俩一个东宮,一个西宮,我就是这里的小皇上。⾼兴了,拉她们过来,像刚才这样,红袖添香,读书忘忧;不⾼兴了,一脚把她们踹开,我自己跑到院子里去看蚂蚁上树。四哥你说,阿哥中有像小弟这样快活的人吗?” 胤祯接过阿兰递来的茶,默默地听着十三弟这近于疯癫、又像牢 ![]() 胤祥纵声狂笑:“哈哈…四哥呀四哥,小弟我一点也不混。这个大院,⾼墙一圈,外边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在这儿说话,百无噤忌,谁又能把我老十三怎么着了。你要换话题,那好,小弟我问你,八哥早就当上太子了吧。” 胤祯瞟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阿兰和乔姐,谨慎地说:“⽗皇有旨意,不再册立太子了。” 胤祥突然站起⾝来,奋兴地在房里走来走去,大声说道:“好,好,⽗皇英明!就是要这样放鹿中原,任⾼才捷⾜者先得,这才叫公平。谁本事大,谁接皇位。让那些只会耍弄心机、坑陷兄弟的人见鬼去吧。哈哈哈哈…”胤祯一听这话,又惊又喜。惊的是,这样的话,怎么能放言无忌地直说直讲呢;⾼兴的是,十三弟的看法竟然和邬思明不谋而合。老十三哪好兄弟,这七年圈噤的罪你没⽩受,你成 ![]() 胤祥见四阿哥皱着眉头想心事,便来到跟前说:“四哥,你今⽇来必有要事。小弟我实话告诉你,我这里什么忌讳都没有。阿兰和乔姐是怎么来的,她们待在我⾝边又为的是什么,我心里清楚,你心里清楚,她们俩也不糊涂。可是,如今,正人君子也好,奷细狐媚也罢,任凭她有罗刹公主的本领,也别想透出一个字儿去。再说,兄弟我已经落到了这个下场,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只要她们稍微有一点不规矩,我马上宰了她们,眉头都不会皱一下。说吧,四哥,放开说吧。” 胤祥这话,说得如此尖刻犀利,如此不留余地,阿兰和乔姐听得心惊⾁跳,红着脸暗自垂泪。胤祯却知道,十三弟的话虽然说得难听,可全是正理。这⾼墙大院之中,有什么消息能传出去呢?便沉昑着问: “十三弟,今天,我只想问你一句,郑贵人的事儿…” 胤祥脫口而出:“哦,这事,兄弟一直瞒着你,不想让你揷手。我早把她弄出来了,住在通州的吴家花园。你不问,我也要说。为这事我把老管家文七十四出了籍,让他在那里照顾郑贵人。七年了,不知他们是不是还平安地活着。四哥:你帮帮小弟,给他们换个地方吧。” 四爷想了一下说:“嗯——这事你办得对。不过,如今二哥和你都圈噤了,留着这位郑贵人,恐怕只能招祸。是不是——唉,反正这是二哥作的孽,与你无关。你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我替你把她除掉吧。” 胤祥“噌”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什么,什么,四哥,你怎么能这样说,你怎么能这样做?一个孤苦无依的弱女子,被人始 ![]() ![]() :“十三弟,我的好兄弟,你这是怎么了。你要吓死四哥吗?” 老十三平静下来了。阿兰从旁说:“四爷,您别见怪。十三爷刚才说我们俩的话,都是实情。奴婢说无可说,辩无可辩,只有让老天作证了。有句话,奴婢不能不说,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子,是我们女人过的。十三爷一个生龙活虎的皇子,怎么能这样待下去呢?”乔姐也连忙帮腔说:“四爷,求您在万岁面前说句话,放十三爷出去吧。到那时,就是杀了奴婢,我也心甘情愿。” 她们俩说的也许是肺腑之言,可是十三爷却并不领情:“去,一边待着,哪儿有你们说话的份!四哥,你别替小弟担心,这里 ![]() 老四強忍悲痛走了过来,抱着胤祥的双肩说:“十三弟,别,别说得这么可怜。你的英雄气概跑哪儿去了?我告诉你,风向不定往哪儿刮呢。有四哥在,就不会让你吃亏。你要宽心,要变着法儿的保护自己的⾝体。我不但还要来看你,而且一定要把你从这活棺材里救出去!兄弟保重,四哥我、我走了。” 四爷胤祯头昏脑涨地走出了十三爷府,他的心几乎要碎了。可是,他毕竟还没有失去理智。尽管十三爷府里传不出信去,可是,人心难测,事情往往坏在一时的疏忽之中。他没有敢问及军中的事情,这件事,必须要绝对机密,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之祸。下次来时,再找机会与十三弟密谈吧。 朝廷局势的变化,果然不出康熙皇帝所料。自从那道“放太甲于桐宮”的考题出了之后“太子命系于天,将要东山再起”的谣言,便像瘟疫一样,顷刻之间,传遍了紫噤城,传遍了京师,也传遍了国全。阿哥们,大臣们,纷纷猜测,窥探风向,算计着怎么办才合适,投靠哪边更险保。八王爷的阿哥 ![]() ![]() 这“太子要东山再起”的谣言,像长了翅膀一样,也飞进了深宮⾼墙,飞到了胤礽的⾝边。他在这加了⾼⾼围墙的咸安宮里面壁七年了。可是,他并不像胤祥那样又气、又急、又闷、又难受。咸安宮不也是宮吗?当皇上的常年不出宮门也并不希罕哪。有几个皇上像⽗皇那样,老是微服私访、东奔西跑的呢?胤礽从生下来就当太子,打懂事儿起,就有一大群的师傅教他,要有皇帝的威严和沉稳,要能坐得住,要处变不惊。几十年来,胤礽除了偶尔随皇上出巡或者办差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宮中度过的。圈噤,只不过是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权力,生活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委屈。所以,七年来,他倒是心宽体胖了。 可是,权力和自由对人来说,是太重要了。蛟龙困在沙滩上,虽说有雨就能腾飞上天,可是,没雨不就得困着吗?困着的⽇子毕竟不好受。胤礽在等着、盼着那场大风雨的到来。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康熙大帝 下一章 ( → ) |
放宽历史的视黄河青山:黄中国大历史资本主义与二赫逊河畔谈中万历十五年诗经原文及翻通玄真经本经阴符七术冲虚经 |
二月河的免费历史小说《康熙大帝》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康熙大帝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康熙大帝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