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是二月河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康熙大帝 作者:二月河 | 书号:42274 时间:2017/9/29 字数:5243 |
上一章 四五、祭明陵缅怀伍次友 保清廷密嘱高士奇 下一章 ( → ) | |
康熙召见于成龙,当面委任他去当江苏巡抚,并且要每年多![]() 康熙看了他一眼说:“哎——你着什么急呢,朕是和你商量嘛。要不是这件事难办,朕还不叫你去呢。五年之內,朕将在西域用兵,没有几千万石粮食,这个仗叫朕怎么去打呀?” 于成龙紧盯着问了一句:“臣斗胆敢问圣上,在西部用兵之事,是圣躬独断呢,还是听了明珠、索额图他们的主意?” 一听这话,康熙的脸⾊“刷”的变了:“于成龙,你应该知道,在这些大事上,朕从来不听别人的话。上书房的几个人岂能左右了朕躬。” 于成龙并没有被吓住:“圣上,臣以为,五年內在西域用兵之事,断然不可。如此连年用兵,国库空虚,民徭加重,让百姓怎么活下去,如果因此而引起国全不宁,又将何以善后?” “哼,你以为朕没想到这一点吗?如今,葛尔丹在西域作 ![]() 这话问得突然,也问得很有分量,于成龙正不知如何回答,康熙又说话了:“所以,为了一统华中版图,为了不让西北百姓再受煎熬,朕才破格提升你,要你去担此重任。因为你是清官,加赋加税,百姓虽有怨言,还不致于造反,换个贪官去,就不行。当然,朕也知道,你一上任就增加赋税,百姓们也会骂你的。可是,你⾝为朝廷大臣,不能只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还要看到西北千万受苦受难,颠沛流离的黎民。你不能只管富庶的江南,还要想到辽阔的西北大地。这才是大臣风度呢!” 听到这里,⼲成龙出了一⾝冷汗:“皇上教训得对。臣目光短浅,不识大体,求圣上宽恕。臣勉受圣命,尽力而为之。” “不,不能尽力而为,而是一定要办好。告诉你,忠臣、清官,朝里能选出不少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古之明训嘛,能做到这点并不难。但朕需要的是‘明’臣,懂吗?‘明’臣,识大体、顾大局,为国分忧,为君⽗分忧,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不怕自己吃亏这才是明臣,这才是大大夫呢!你起来吧!” 于成龙只觉得头昏脑 ![]() 康熙 ![]() 康熙二十三年的五月初九,正是钦天监推算的祭奠明朝皇陵的⻩道吉⽇。这天一早,康熙摆开全副执事、銮驾,向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出发了。这一举动,使整个南京城都沸腾了。万人空巷,齐集街头,谁不想瞻仰一下皇帝出巡的排场和风采,谁不想看看大清皇上亲自祭奠明皇陵的盛大典礼。尤其是那些前明的遗老们,那些至今还缅怀前明、坚持华夷之见的士子们,更是 ![]() ![]() 车驾来到孝陵前边,三声炮响之后,康熙下了銮舆,步行踏上了陵前的神道。一边走,一边问魏东亭:“小魏子,此山巍峨雄峻,气呑千古,山上可有寺庙吗?” “回皇上,此山上有座灵⾕寺,是南京有名的古刹。”明珠听了在一旁小声问道:“灵⾕寺,伍大哥不就是在此坐化的吗?” 此言一出,魏东亭吓得脸⾊煞⽩,连忙向明珠递了个眼⾊。伍次友在灵⾕寺坐化,去年魏东亭进京时,已禀明了太皇太后。老佛爷严令,这个消息,不准告诉皇上和苏⿇喇姑。可是明珠却在此刻贸然说了出来,如果皇上听见了,怎么得了?!可是,康熙却真的听见了:“你们在说什么,谁在这里坐化了?” 魏东亭赶上一步:“回主子,明珠刚说那片塔林,乃是和尚们坐化之处…” 康熙冷笑一声:“哼——小魏子,你也学得会欺哄朕了。明珠,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魏东亭吓得连忙跪下:“主子爷,奴才不敢撒谎,是伍次友先生于去年的腊月,在灵⾕寺里坐化成佛。遵老佛爷懿旨,怕主子伤心,严令奴才等不准奏明——” 康熙没有再说话,却停下脚步,遥望着山上青翠浓郁的松柏。他的手,不,他的全⾝都在颤抖。跟随圣驾的人,一个个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听康熙慢慢地说:“唉!伍先生,他,他走了。朕从此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谁能补得上他在朕心中的位置呢!明珠,你查一下,伍先生家里还有什么人,家境如何,晚辈之中,有没有可以做官之人?查了,立即回奏。”说完,头也不回地向前走了。 魏东亭连忙⾼喊一声:“圣上启驾了,鼓乐侍候!”又回过头来埋怨明珠:“哎呀,我说老明,好端端的,你提这事⼲嘛呢?” 明珠神秘地一笑,却不说话。⾼士奇心中突然一亮:“哦,我明⽩了,既然是祭灵,总要有点眼泪嘛。圣上不哭朱元璋,还能不哭伍先生吗?”索额图在一旁听了,心中暗暗吃了一惊:“嗯,要说揣测圣意,侍奉皇上,这明珠可真有过人之才呀!” 祭奠明孝陵的仪式,庄严隆重,康熙以臣子之礼,焚香酪酒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被叫来观礼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也都在明朝做过官。自明朝败亡之后,他们虽然明明知道,大清的江山,是从李自成手里夺来的,但,夺来之后,没有 ![]() ![]() 祭完孝陵之后,按原来计划,康熙本应立即回城的,可是康熙心情不好,命令车驾回去,只留下了⾼士奇、魏东亭和侍卫,他要在灵⾕寺里住下了。魏东亭等人,知道皇上对伍次友情深义重,不敢再劝。寺里的主持,是个明⽩人,也不来打扰,只命人收拾出一间⼲净的僧房,让康熙住下。 晚饭之后,康熙独自一人,漫步走出寺院,遥望寺外那片塔林在出神。魏东亭追了出来,替他披上一件袍子,又轻声说道:“主子,伍先生不在这塔林里。他坐化之前,留下遗嘱,把骨灰撒在扬子江里了。” “哦,这样也好。伍先理生应与江河大地共存。你没有及时奏报他坐化的事,朕不怪你。可是,伍先生走了,没有人再叫朕‘龙儿’了…” “主子,请不必过于伤神。伍先生在天有灵,看到主子今⽇的功业,也会⾼兴的。先勘东南,再定西北,这是伍先生为主子定下的国策,如今已完成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也指⽇可定。这就是对伍先生的悼念。” 俩人正在说话,忽听山门外一声低沉的喝问:“什么人,⼲什么的?”魏东亭吃了一惊,急忙回头看时,原来是穆子煦带着于成龙来了。 山下大概下雨了,于成龙浑⾝精 ![]() ![]() ![]() ![]() ![]() ![]() 康熙正在思索,⾼士奇一挑房帘进来了。康熙劈头盖脸地问了一声:“⾼士奇,明珠结 ![]() ⾼士奇被这突然的问话闹愣了,一时间,手⾜无措,不知如何回答。康熙转问于成龙:“于成龙,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于成龙只好把明珠的种种不法事情又说了一遍,⾼士奇这才知道,今天于成龙深夜冒雨赶到这深山古寺里,原来是告明珠的御状来了。他偷偷地瞟了康熙一眼,见皇上面⾊不善,知道康熙已经动怒了,便不敢隐瞒,如实答道:“回圣上,这些事,臣知道。” 康熙 ![]() ⾼士奇连忙跪下叩头:“圣上,明珠之奷情,举国上下,无人不知。可是…人生在世,谁不怕死?索额图、熊赐履尚且不敢明奏,臣职位低卑,更不敢…” 话还没说完,康熙突然站起⾝来,怒声斥道:“混蛋!你懂得什么叫事君惟忠吗?既然怕死,就不要在朕跟前做事!” ⾼士奇自从来到康熙⾝边,这还是头一回碰上了这么硬的钉子,也是头一回被康熙问得无言可对,吓得他脊梁上冷汗直流,低着头一声不响地跪着,听候发落。在一边的魏东亭看见康熙把对明珠的怒气,全撒到⾼士奇⾝上,觉得有些不公平,连忙上前跪下奏道:“主子,明珠 ![]() ![]() ⾼士奇听了魏东亭这话,心中一亮,唉!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些话呢?看来,魏东亭不愧是人杰,确实比我⾼出一筹。他正在胡思 ![]() ⾼士奇最善于钻康熙的空子,一听这话,马上接口就说:“皇上圣明,鳌拜是明火执仗,而明珠却是打着皇上的旗号胡作非为。皇上要想除明珠易如反掌,可是要让奴才等除他,那就是蚍蜉撼树了。” 这个马庇,拍得正是时候,也正是地方。康熙仔细想想,⾼士奇说的也是实话。连于成龙也没想到,今天这事办得这么顺,又见⾼士奇不替明珠遮掩,便放弃了告⾼土奇的想法,对皇上说:“圣上,⾼士奇所言有理。臣也曾瞻前顾后了许多年,才斗胆来见皇上的。” 康熙一直在房里走来走去,突然他停住了脚步:“于成龙,你告得有理有据,但,朕却不能准你的本。” 这句话一说出来,在场的人全都愣了,只听康熙缓缓说道:“宰相换得勤,不是个好事。南宋祥兴年间一年里换了几个宰相。前明的崇祯,在位十六年,换了五十四个宰相,结果不都亡国了吗?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兴旺之象,明珠固然不成材,可这些年来,也⼲了不少好事,功大于过。朕要再看他一段时间,如果仍然如此,朕就拿掉他!嗯——于成龙,你把今天说的事,写成奏折,送到⾼士奇那里存档。除朕之外,任何人不准调阅。此外,今天的事,谁要是敢说出去,那就是加害于成龙。朕立即砍掉他的脑袋,听明⽩了吗?” 魏东亭、⾼士奇、于成龙一齐跪下答应:“扎!”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康熙大帝 下一章 ( → ) |
放宽历史的视黄河青山:黄中国大历史资本主义与二赫逊河畔谈中万历十五年诗经原文及翻通玄真经本经阴符七术冲虚经 |
二月河的免费历史小说《康熙大帝》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康熙大帝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康熙大帝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