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是二月河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康熙大帝 作者:二月河 | 书号:42274 时间:2017/9/29 字数:5509 |
上一章 十四、怒陈辞赴水明心志 感相助赠簪寄深情 下一章 ( → ) | |
遭到绑架的最初一刹那间,伍次友很有点摸不着头脑。来的人分明是公差打扮,又出口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想不通,朝廷早已发过诏令,让各地的地方官照应自己,怎么安庆府的公差竟敢如此大胆,提名叫姓地来捉拿我呢? 可是,伍次友很快就意识到,这伙人不是衙门里的公差。因为,就当他正要质问抗辩的时候,一个満面络腮胡子、凶神恶煞似的人,忽然上前,卡住了他的脖子,顺手将一团破布塞到他的嘴里,与此同时,一方黑中,兜头盖脸地蒙了上来。伍次友就这样被推着架着带出了 ![]() 昏昏悠悠之中,伍次友恍忽觉得他被带到了荒郊野外。听见有人说了声“到了”接着只听一个深沉有力的声音问:“伍先生请来了吗?” “回将军,请来了。” “嗯,好!那个小道士怎么处置了。” “我们去的时候,李云娘并不在店里。” “那就好!只要这个李云娘不来捣 ![]() 那人说着话来到伍次友⾝旁,突然故作吃惊地说:“嗯,这是怎么回事。我让你们去请伍先生,谁叫你们这样无礼的。快,给先生松绑!” 众強徒一拥上前,替伍次友摘去眼罩,掏出破布,又七手八脚地割断了绳子。伍次友活动一下手脚,放眼四望,只见月⾊昏暗,寒星闪烁,自己正站在一条大堤上。右边是一条河,左边是星罗棋布的⽔塘。四周一片死寂,夜风冷透骨髓。他不知道自己被带到了什么地方,只听到远处传来猫头鹰那参人的叫声,心里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黑暗之中,模糊糊地看到,一个⾼大、健壮的汉子来到近前,施了一礼说道: “伍先生受惊了!明人不做暗事,在下乃平西王驾前侍卫,奉王命特来相请。因恐先生不肯屈就,不得已出此下策,尚求先生见谅。几天来我与先生同住一店,聆听先生作诗讲学,心里是十分仰慕的。请先生放心,我们决不会为难先生。但从这里至云南,山⾼⽔长,一路⿇烦很多,先生必须听在下安排,等到了五华山在下一定负荆请罪!”说罢,又是一揖。 伍次友想起来了,这人就是昨天在西阁上和李雨良说话的那个中年人。看来他们是蓄谋已久了。自己既陷贼巢,想要脫⾝恐怕不容易了,便索 ![]() ![]() ![]() 皇甫保柱却不答话,口里打了个呼哨,对岸芦苇从中箭也似地窜出一条船来。 众人不由分说,架起伍次友来到船上。皇甫保柱又是一声呼哨,船⾝ ![]() ![]() 忽然,眼前亮光一闪,皇甫保柱秉着灯烛走进舱来:“伍先生,这会儿气消了吗?嗯,看气⾊还不错。” “哼!少给我绕弯子,吴三桂派你们绑了我来。倒底打的什么主意!?” “哎——先生不要生气嘛。吴三桂再不好,总是汉人;五华山上虽无金銮宝殿,却不是胡腥世界!像你这份才情,难道连这个理儿也参不透么?” “哼,吴三桂那里有什么,没什么,与我毫不相⼲!” “先生说得好!不过您自命为清⽩君子,却认夷狄为君⽗,替靴虏做奴才,这恐怕不是君子所为吧?何况令尊雅逊老先生也是前明的旧臣呢?” “谢将军指教。大明亡国已经二十余年,帝道无常,惟有德者居之,天道无常,唯有德者辅之。天无二⽇,民无二主。家⽗虽事明朝,却不曾降清;在下既然不是明臣,就自然可以享受大清的恩泽,这有何不对呢, 伍次友侃侃而谈,似乎,他此刻不是⾝陷囚笼,而是在讲学,在与人辩论。 皇甫保柱见伍次友认真起来,也想和他较量一番,心想若能说服了这位老夫子,路上倒可少些⿇烦。想到这儿他说: “先生学问渊博,海內敬仰。请问:‘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这句话该怎么讲?”“谁说当今华夏无君?不过君是夷狄之人而已,这有何难懂?”“伍先生,请恕我草莽之人,少读诗书。请问夷狄之人可为华夏之君,这道理可有古训?”“谁说没有?孟子就说过:‘舜,东夷之人;文王,西夷之人也’。这些夷狄之人,不光做了华夏的君主,还都是自古称颂的圣君。你知道吗?” 皇甫保柱再也答不上话了。他深深佩服面前这位伍先生,不愧是 ![]() “哈哈——。伍某已被将军锁拿,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既然有酒,何妨一醉!” 皇甫保柱一声令下,几个下人忙在舱面上摆了酒菜,伍次友昂然上坐,一杯接着一杯地吃了起来。酒到半酣,皇甫保柱又搭讪着说:“先生豪饮海量,令人更生敬慕。夷狄也好,华夏也罢,咱们不必去说了。平西王命在下恭请先生,并无恶意。一是想聆听先生的教悔,二嘛,如蒙先生不弃,盼先生能出山相助。”“什么,出山相助?叫他死了这条心吧!吴三桂是个什么东西,配和我说这些话?人最可悲者,莫过于无自知之明;无自知之明,又岂有知人之明?当今皇上乃天下圣君,伍次友以布⾐之⾝,许心相报,这些话请休再提起。” “先生这话未免过份。”皇甫保柱将酒杯放在桌上,沉昑着说道“孔子十五岁方才有志于学,今皇帝才十六岁,就够得上‘圣君’二字吗?自顺治十七年至今,⽔旱频仍、灾变异常,这皆是民心天心不顺之兆。” 伍次友从容地吃着喝着,不屑地问:“还有什么?” “朱三太子聚钟三郞教徒有百万之众,起事只在旦夕之间。眼见中原之地也要狼烟突起,康熙的⽇子不长了!” “嗯,你说了许多,可是,皇上和朝廷本⾝如今又有何失德之处呢?” 这句话,倒把皇甫保柱问愣了。他只知效忠吴三桂,从来没想过这件事,一时间,要他说出康熙的失德之处,他还真答不上来。 伍次友心中也是一阵惋惜,钟三郞琊教猖獗,他早就见到了。却不料,竟是朱三太子背后 ![]() ![]() “哈哈,你回答不出来了吧?不光是你,连吴三桂也是愚蠢得很。前明把守卫疆土的重任,寄托给他。而他却投降清军,为大清造就了这一统天下。后来,又亲手杀害了永历皇帝。如今大清天下已定,人心向清,他却又反过手来,妄图叛清自立。这样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上不遵天理,下不循民情,反复无常寡廉鲜聇之徒,竟然还想要我为他出力,也竟然有人为他涂脂抹粉,充当说客,真是天地间的一大奇事了,哈哈…”没等皇甫保柱回答,伍次友又接着说:“皇甫将军,适才听你言谈好象是读过书的。我倒想问你一句,你懂得什么是国士?”” 皇甫保柱来不及回答,只见伍次友端起酒来,一饮而尽,然后“啪”地一声,将酒杯摔在舱板上。就在众人一愣神儿之际,他已奋⾝跃人了滔滔河⽔之中。 皇甫保柱扑上船头时,只见夜幕漫漫,波光粼粼,除了冰冷刺骨的河⽔之外,什么都看不见了。 京北城里有一条烂面胡同,胡同里设有好几个省的同乡会馆。流落京师的外省人,遇到难处,总要来这里寻求同乡的关照,找一条落脚谋生之路。所以尽管这里房屋低矮,路面不平,却每天都挤満了口音混杂,贫富不一的各⾊人等。而那些叫卖风味小吃,拍卖估⾐旧货,跑江湖打拳卖艺,看手相拆字算卦的各类摊子,也应运而生,熙熙攘攘地挤在这条胡同里,街口上有座茶馆,虽然也是草棚瓦舍,但在这杂 ![]() ![]() 这天的中午,一个年轻书生,胳肢窝里夹着一卷诗稿,来到了这里。这个人⾝材瘦削,面⾊青⻩,神情沮丧,步履艰难。一看,就是个倒了霉的落第举人。他,就是荆门书生周培公。灯节那天,他在街上遇到 ![]() ![]() ![]() ![]() ![]() ![]() 周培公一向自视甚⾼,却想不到竟因这个疏漏,闹了个名落孙山、受人聇笑的下场,连气带悔,差点病倒了。他不愿意再住法华寺。看那和尚、举子们的⽩眼,便夹了自己的诗稿,来这儿的湘鄂会馆,看能不能找到个 ![]() 可是,他实在太饿了。在挤进胡同口时,噤不住那雪⽩的、噴着香味的⾖腐脑的 ![]() “哎呀,恩公,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周培公抬头一看,原来是灯节那天在正 ![]() “不,这⾖腐脑担子是我爹爹的。他老人家病了,看病吃药还要花钱。买卖虽小,也不敢停啊!恩公,你一定还没有用过早点,来,喝一碗吧。”姑娘一边说着,一边动作,手脚⿇利地盛了一碗热⾖腐脑,双手捧着送了过来。 自从落第以来,周培公每天看到的是冷眼,听到的是嘲讽,如今一个贫苦的小姑娘,却给了他这么真诚的尊重和体贴。他的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泪⽔打 ![]() “哎!这有什么,人又不是神仙,想⼲什么就一定办成。看恩公的神气,今科您失手了,下科再来么,薛平贵住过寒窑,吕蒙正还要过饭呢,有什么可惭愧的,快趁热吃吧,我给你再买两个烧饼去。” 一碗热⾖腐脑,两个烧饼下吐,周培公浑⾝都是暖烘烘的。偷眼瞧那姑娘时,见她正神态自若地涮洗碗具,便立起⾝来有点拘束地问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住什么地方,能告诉我么。” “我叫阿琐,家就住在胡同北口——您呢?” “我叫周培公,眼下穷困潦倒,四处飘零。…” 话说不下去了。姑娘默默无语地打开钱匣子,把里边的十枚铜子儿,全都倒出来,放到桌子上,略一沉昑又拔下头上的银簪放在钱上,不好意思地说道;“论恩公心地,神佛定会保佑。我们小户人家帮不了大忙,这点心意,请恩公收下。 “不不不!这怎么成?” “恩公您要是嫌弃,我就…” 周培公全⾝的⾎都要沸腾了。上前拿起簪子,又拈起一枚铜钱袖在怀里,却把其余的铜钱推还给姑娘:“小大姐,我领情了!以此一簪一钱为证,不死必当厚报!”说着头也不回去了。 阿琐正要叫住周培公,却见自己的担子旁走过一个青年书生,和颜悦⾊地说道:“姑娘,他既然不肯受你的赠,你追上去也没用,只是我不明⽩,你们好象并不认识,你为什么叫他恩公呢?” 一边说着,一边随手翻起周培公丢在桌上的诗稿来。 阿琐含着眼泪,把灯节那天发生在正 ![]() 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皇帝康熙。他趁端 ![]() ![]() ![]() |
上一章 康熙大帝 下一章 ( → ) |
放宽历史的视黄河青山:黄中国大历史资本主义与二赫逊河畔谈中万历十五年诗经原文及翻通玄真经本经阴符七术冲虚经 |
二月河的免费历史小说《康熙大帝》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康熙大帝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康熙大帝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