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历史的视界是黄仁宇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放宽历史的视界 作者:黄仁宇 | 书号:42273 时间:2017/9/29 字数:8832 |
上一章 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英国这时的⾼层机构,是英皇与议会(parliament)间牵強的平衡。封建制度间的安排,英皇平时以他自己土地的收⼊供应他府政的开销,只有特殊情形才能召开议会请求津贴(subsidy),不能随便菗税。17世纪的冲突一开,双方都用成例作借口,其实则目下的发展,早已超过成例之外。亨利第八别出心裁的宗教改⾰,使英皇成为英国教会的首长,已把他自己和他的继承人吹成半个教皇。一到17世纪,民间的趋向则是信男信女做主的一种集会![]() 从 1642年到1689年近半个世纪,政治上纷至沓来的事迹不在本文叙述范围之內。好在介绍这段时间的历史资料格外丰富,教科书也写得详细。我们提及资本主义的形成,则要一跃面前,跳到这1689年头上去。前面说过资本主义的技术条件在资金流通、产业聘用经理及技术公用的原则,一到某种场合,这三个条件都会造成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英国,我们认为1689年光荣⾰命(Glorious Revolution)的成功,表现着这关键的来临。 威廉第三以女婿推翻岳⽗,但是他是荷兰人,对英国內政无实际趣兴,被邀才做成了一个“被选举的君主” (elected king)。最重要的是,他到任五年,英伦行银成立,英国承认公债是家国的一种制度,皇室不用对国计一⾝担当。这样免除了好多在宪法上的争执。过去的事,像查理第一的提用商人存放在皇家铸钱局的金银、查理第二的停付银匠借款和克伦威尔強 ![]() ![]() ![]() 1689年不流⾎的⾰命称光荣⾰命,因为它实际上改造了英国的⾼层机构。兹后英皇只成为仪式上的君主,实际大权在议会手中。英国的政 ![]() 为什么英国在17世纪末年有这样的成就,而世纪中期,虽有克伦威尔的导领,仍不能有这样的成就?我们以国中历史上的经验作参考,当⾼层机构如此突破环境而成 ![]() ![]() 我们知道,在內战前夕,很多有企划心的地主,就已经在购买土地的时候去瘦存肥,将一部放弃,一部收纳归并,使地产的使用管理合理化。內战期间,两方的军事组织,又都是由地主导领佃农及小自耕农,则前述趋势只会继续扩展,不会收缩倒退。我们又知道17世纪中期,自由产业人已不付赁金,自成业主,有如今⽇情形。租赁产业之代替抄本产业,也是一般时向Thirsk,pp648-668;Stone,p73。那么我们可以跟着唐尼教授(即前提及的 RHTawney)所说,英国內战,实为一个“大熔炉”(melting pot)。他说:“地归业主,以打仗的方式执行,要比法庭告状便宜得多了”Tawney“The Rise of the Gentry,1558-1640,”Economic History Review,11(1941),pp1-38,也不只是诙谐轻松的道⽩,而确是言之有物。事实上这土地的领有集中和使用的规律化,以新兴的地主为导领,排斥异己,并且淘汰一批不能跟着时势进化的地主,更要将最大的庒力,加诸一般抄本产业所有人。这些穑夫的子孙,少数的运气好,成为自由产业所有人,其他或被 ![]() 有了这样的解释,我们才能对以下所说法律之演进,看得明⽩。英国的议会派虽说想支持普通法庭的至⾼无上,实际上这法律与时代相去过远。公平法被皇廷牧师法庭(Court of Chancery)引用,事实上无从阻止,1660年查理第二的复辟之后尤甚。此时被引⼊的案件,牵涉到若典当间死亡,当时借方的权利、子女财产权的保障、破产、合同、股份和船舶所有的支配,以及欺诈內涉及“过分的施用 ![]() 光荣⾰命的前后,政治制度的改⾰,不以立法和行政做主宰,而以司法为主。克拉克爵士综合前后情形,有下面一段观察:司法衙门和法庭不断地工作,除了几个月之外,用法庭的裁判去树立法规的情形总是在进度之中。[相反的]改⾰法律的呼声虽⾼,但是危机一发生,纵在最⾰命的关头,有关土地[的买卖占领押当]与商业合同各事,却连一桩立法,也没有做出来Clark,The Wealth of England from 1496 to 1760(London,1946),p114。立法和行政总还不免“通令”的格式,有立即強迫下面照上级意志做事的情调。而资本主义牵涉人私财产权,务必在真人实事之间,判别得明⽩,所以司法权成为有效的工具,它有试验 ![]() 我们再看英伦行银的组织,更相信布罗代尔教授所说资本主义的成功,在它能与家国互相印证的真谛。1694年行银的股东,以英皇和皇后领头,其中有一千二百六十七人“无例外的”都是伦敦商人,他们宗教的剖面,则是“彻底的新教徒”所凑集的资本,不是现金,而是由于他们供应府政的军需,所得财政部的收据(tally)和存在银匠店里的金银,由银匠所发的收据。他们把这些资本,共一百二十万镑,贷与府政,年利八分,府政即以关税和酒税作担保,只要年利照付,本金可以永远继续地借下去。而且有了这样的保障,英伦行银虽为人私资本,却可以发行钞票,也达一百二十万镑之数。行银既可以用放款的方式使钞票流通于市面,也就是一举两得,在贷与府政及放款于民间,两头生息,这也是信用膨 ![]() 1694年9月,行银刚成立不久,府政要它汇款二十万镑到弗兰德斯去接济与法国作战的英军。这并不是开一张汇票,让约翰·丘吉尔(John Churchill,Duke of Marl波⾁gh,是第二次大战时首相丘吉尔的祖先)在比利时兑现。当时尚五分行,际国的信用也尚未开始组织。事实上的办法,是行银的董事会全部到丘吉尔军中去,筹款的职员也派往西、葡、荷、瑞士和意大利各处,包括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欧洲商人一听说伦敦商人都站在英军后面,也把他们能够控制的资金,放贷于组织战事的丘吉尔。所以英国的打败法国,是有北欧、南欧的财政支持。这中间一段的活动,也使际国信用的组织具体化,而英国又采取了主动地位。 信用膨 ![]() 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因为英国土地所有权已大致固定,农场组织也比较坚固,又因为公平法和普通法合并,商业 ![]() ![]() ![]() ![]() 李约瑟博士和我的“检查单”提到雇用经理和服务 ![]() 英国之能进⼊资本主义,是世界史上一件大事。一个人口六百万,面积不到六万平方英里的家国,今⽇实为小国,但是在17世纪,还是欧洲大国。这样一个有农业基础并且法制传统坚強的家国,竟能使国全的管制数字化,首尾相应,有如一个自由城市,实在是历史上前所未有。过去英国的军事力量,没有法国和西班牙坚強,航海探险也在西、葡各国之后,商业组织,也让意大利和荷兰占先。至此,它以最紧凑的组织作本钱,竟在效能上超过上述诸国,因之称雄于世界达几个世纪。 马克思虽没有直接引用资本主义这一名词,他的写作中,到底已经指出了一个资本主义的体制。揆诸事实,他的叙述,和英国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最为接近。《共产 ![]() ![]() 1978年我离开英国的时候,李约瑟博士和我的一片好奇心,总算获得局部的満⾜。前面已经说过,我们涉⼊这问题的动机,是要解释何以现代的科技产生于西方,而不产生于国中。多年摸索之后,才知道这问题不能局部解答,要解答也应由两方社会的组织与运动间找寻线索。有了上面这一段经验,我们更深信和欧洲中世纪的社会比较,以至与国中传统的官僚主义我的一篇论文,对国中官僚主义,有初步的解释,见《明〈太宗实录〉中的年终统计:李老博士所称国中官僚主义的一个例证》,载Explor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Shanghai,1982),英译载Ming Studies,16(Spring,1983)。现收⼊本书。社会比较,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现代化的社会,它能够将整个社会以数目字管理。因之社会里的成员,变成了很多能互相更换(interchangeable)的零件;更因之社会上的分工合作可以繁复。法律既以人私财产权之不可犯侵作宗旨,也能同样以数目字上加减乘除的方式,将权利与义务,分割归并,来支持这样的分工合作。这在推进科技的发展中,产生了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 但是这未定的结论,纯粹系相对于欧洲中世纪及国中传统社会而言,并以14世纪到17世纪(大致与国中明朝同时)的一段时间为限度。当然,这不是我们对现今政治的见解。李约瑟博士对当今政治的见解,已有他在各处发表的文字和演讲阐明。此公有他无可仿效的立独作风,也用不着我代为画蛇添⾜。 并且我写这篇论文的动机,乃是不久之前,我在纽约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及国中近一百多年来对外界的挑战,不是一错再错,而且其反应是和世界长期历史上的合理 ![]() 我们在20世纪末年,提到资本主义,有几点值得提醒所有学人注意的地方。我们从技术角度(不以意识形态作出发点)看来,资本主义不外一种家国的组织,通过社会经济诸因素;有如亚当·斯密所说,施用“商业的系统”(system of commerce)“去增进国民的财富”在这大前提之下,就不期而然地包含了一个个人“有识见的私利观”(enlightened self-interest),倘非如此,其下层机构就组织不起来。所以人私财产应有保障,以及人私财产在公众生活中发生庞大的影响,都成为必然的趋势。 这种组织由地中海传播于北欧,穿透过英国,表现着从小国到大国,从⽔中的家国到滨海的家国,从没有农业基础的家国到农业生活方式组织相当严密的家国,成为世界一般趋势。以农业组织作家国基⼲,注重凡事维持旧有的均衡;以商业组织作家国基⼲,则注重速加 ![]() 从威尼斯到荷兰民国到英国,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家国放弃中世纪的立场去组织资本主义的体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家国都要透过它历史与地理的特点,暗中摸索一段时期,而后不期而然地找到它的方案(如荷兰采取联邦制度,英国利用司法)。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用英文的constitution一字解释。 constitution一方面是宪法;一方面是一个有机体的功能组织和结构。写一纸宪法,是相当容易的事;改变一个家国的功能组织和结构,有时等于令一只走兽蜕化为飞禽。在农业家国尤难,这因庄稼之事,关系民人的生存,稍一不慎,可以引起普遍的饥荒。通常我们看不到这样的困难,则因国美历史及⽇本历史有些特殊的地方,令人发生错觉的缘故。 国美之殖民地时代,土地占有牵涉极少的封建因素,一般土地都可自由买卖。普通法和公平法的结合,也大致已在英国完成。美洲殖民地里,只有极少数地区有两种法庭同时存在。所以自始至终,农业的组织就能和工商业合流。又能将这一组织,在一个空旷的地区,跟着科技的发展而推展到两洋的沿岸,但却也仍有“谢斯叛变”(Shays’Rebellion)、“威士吉叛变”(Whiskey Rebellion)、各州不承认联邦通过的法案(Nullification)及四年內战。又因组织行银、发行货币、管制工会,取缔托拉斯和协定各州间的商业(interstate commerce),发生无数纠纷。总之,这好多纠纷是在国美的成长的长时间內发生,所以一般人并未想象到各事业丛猬在一处,又有一个旧社会在后面作祟,又没有空间作转圜的困难。 ⽇本是一个海洋 ![]() 然而特殊与否、困难与否,这种改⾰,成为世界趋势,已无可避免。资本主义有很多令人不満的地方。也不待马克思说明。亚当·斯密著《原富》时就指出英国商人的私利观,缺乏有识见的度量,在对付殖民地时,有很多不公平及短视的事。就像对现代经济学作过实质贡献的凯因斯男爵(John Maynard Keynes)和前述的罗宾生教授,也对现代资本主义会有过极苛刻的批评。在这些地方,我们应该想到孙文所说,对现代经济组织采取“病理家”的地位一定和一个“理生家”的地位迥然不同。现代的社会主义,也就是纠正错误,给改⾰过迟的家国一种自卫的手段。但是在以商业的组织使国全能在数目字上管理,承认个人的人私财产权,提倡资金流通,人才活用,技术因素共同使用,基本上仍与资本主义相同,只有程度上的区别。英国在第二次大战之后,有时候资本主义的重点強,有时则社会主义的重点強,也用不着作体制上的更变。国美为当今资本主义发展最⾼的家国,其政治措施,有时仍带有社会主义的⾊彩。这中间的奥妙,则是资本主义在三百年前组成时,和欧洲当时的习惯信仰大相径庭,所以要在学理上造成一个绝对的地位,才能无懈可击。今⽇之世界则无此需要。况且那绝对的立场,技术上也不容易维持,即有如人类之 ![]() ![]() ![]() ![]() 所以我认为针对今⽇国中的改⾰作辩论,一定要澄清这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体制,只有宣传上的效用,没有学理上的意义。一个尚待开发的家国,连最基本的现代组织都未完成,就奢言实行共产主义,甚至完全否定个人私利观,那才是颠倒历史。我们也看到对这后项运动作学理解说的著作,总不免包含着错用名词、不顾世界历史发展程序诸种办法,结果是与时代不合节,只能再度造成国中传统里“金字塔倒砌”的结果。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放宽历史的视界 下一章 ( 没有了 ) |
黄河青山:黄中国大历史资本主义与二赫逊河畔谈中万历十五年诗经原文及翻通玄真经本经阴符七术冲虚经中国历代大儒 |
黄仁宇的免费历史小说《放宽历史的视界》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放宽历史的视界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放宽历史的视界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