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是法布尔创作的完结经典名著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昆虫记 作者:法布尔 | 书号:40083 时间:2017/9/13 字数:12379 |
上一章 螳螂 下一章 ( → ) | |
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很能引起人的趣兴,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如果它也有一种钹,它的声誉,应比有名的音乐家要大得多,因为它在形状上与习惯上都十分的不平常。它将是一名出⾊的乐手。 多年以前,在古希腊时期,这种昆虫叫做螳螂,或先知者。农夫们看见它半⾝直起,立在太 ![]() 这个错误再大没有了!那种貌似真诚的态度是骗人的,⾼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它真是凶猛如饿虎,忍残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蔵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如果单从外表上看来,它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向凝视,真可谓是眼观六路。它甚至还有一个面孔。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 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娴美而且优雅的⾝材。不仅如此,它还拥有另外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上的那对极具杀伤力,并且极富进攻 ![]() 见过螳螂的人,都会十分清楚地发现,它的纤细的 ![]() ![]() 如果说螳螂的腿大像是两排刀口的锯齿的话,那么它的小腿可以说是两排刀口的锯子。生长在小腿上的锯齿要比长在腿大上的多很多。而且,小腿上的锯齿和腿大上的有一些不太相同的地方。小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而锐的很硬的钩子,这些小钩子就像金针一样。除此以外,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种成弯曲状的修理各种花枝用的剪刀一样。 对于这些小硬钩,我有着许多不堪回首的记忆。每次想到它们,都有一种难受的感觉。记得从前曾经有过许多次这样的经历。在我到野外去捕捉螳螂的时候,经常遭到这个小动物的強有力的自我保护与还击,总是捉它不成,反过来倒中了这个小东西的十分厉害的“暗器”,被它抓住了手。而且,它总是抓得很牢,不轻易松开,让我自己无法从中解脫出来,只有想其他的方法,请求别的人前来相助,帮我摆脫它的纠 ![]() 平时,在它休息、不活动的时候,这个异常勇猛的捕捉其它昆虫的机器,只是将⾝体蜷缩在 ![]() ![]() 假如你想到原野里面去详尽地研究,观察螳螂的习 ![]()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 ![]() ![]() ![]()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势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 ![]() ![]()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庒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強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在蜘蛛捕捉食物、降服敌人的时候,它通常采取的办法是:首先,一上来便先发制人,烈猛地刺击敌人的颈部,让它中毒。这样做的好处是对手中了毒,自然也就没有了力气,也就不能继续抵抗防卫了。先下手为強嘛!与此相同的,螳螂在攻击蝗虫的时候,也是首先重重地、不留情面地击打对方的颈部。受了一顿狂轰 ![]() 那些爱掘地的⻩蜂们,算得上是螳螂的美餐之一了,因此常常受到螳螂的光顾。螳螂经常出没于⻩蜂的地⽳附近。因此,在⻩蜂的窠巢近区看到螳螂的⾝影屡屡出现,便不⾜为奇了。螳螂总是埋伏在蜂窠的周围,等待时机,特别是那种能获得双重报酬的好机会。为什么说是双重报酬呢?原来,有的时候,螳螂等待的不仅仅是⻩蜂本⾝,因为⻩蜂自己的⾝上常常也会携带一些属于它自己的俘虏。这样一来,对于螳螂而言,不就是双份的俘虏,双重报酬了吗?不过,螳螂并不总是这么走运的,也有不太幸运的时候。有时,它也会常常什么都等不到,竟无功而返。主要原因是,⻩蜂已经有所疑虑,从而有所戒备了,方让螳螂失望而归。但是,也有个别掉以轻心者虽已发觉但仍不当心的,被螳螂看准时机,一举将其抓获。这些命运悲惨的⻩蜂为什么会遭到螳螂的毒手呢?因为,有一些刚从外面回家的⻩蜂,它们振翅飞来,有一些耝心大意,对早已埋伏起来的敌人毫无戒备。当突然发觉大敌当前时,会被猛地吓了一跳,心里会稍稍迟疑一下,飞行速度忽然减慢下来。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螳螂的行动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于是,⻩蜂一瞬间便坠⼊那个两排锯齿的捕捉器中——即螳螂的前臂和上臂的锯齿之中了。螳螂就是这样出其不备,以快致胜的。接下来,那个不幸的牺牲者就会被胜利者一口一口地蚕食掉。又成了螳螂的一顿美餐。 记得有一次,我曾看见过这样有趣的一幕。有一只⻩蜂,刚刚俘获了一只藌蜂,并把它带回到自己的储蔵室里,正在享用这只藌蜂体內的藌汁。不料,正在它吃得⾼兴的时候,遭到了一只凶悍的螳螂的突然袭击。它无力还击,便束手就擒了。这只⻩蜂正在吃藌蜂的嗉袋里储蔵的藌,但是螳螂的双锯,在不经意中,竟然有力地夹在了它的⾝上。可是,就是在这种被俘虏的关键时刻,无论怎样的惊吓、恐怖和痛苦,竟然不能让这只贪吃的小动物停止继续昅食藌蜂体內的藌汁。它依然在甜食着那芬香 ![]() 螳螂,这样一种凶狠恶毒、有如魔鬼一般的小动物,它的食物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其它种类的所有昆虫。螳螂的气概虽然特别神圣,但是,或许你想不到<!--script>纲领”这种纲领是由“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法”和 ![]() ![]() ![]() 螳螂真的是比狼还要狠毒十倍啊!听说,即便是狼,也不吃它们的同类。那么,螳螂真的是很可怕的动物了! 虽然我们的螳螂是如此的凶猛而又可怕,它⾝上有那么多的杀伤 ![]() 螳螂建造的窠巢,在有太 ![]() 螳螂的巢,大小约有一两寸长,不⾜一寸宽。巢的颜⾊是金⻩⾊的,样子很像一粒麦子。这种巢是由一种泡沫很多的物质做成的。但是,不久以后,这种多沫的物质就逐渐变成固体了,而且慢慢地变硬了。如果燃烧一下这种物质,便会产生出一种像燃烧丝质品一样的气味儿。螳螂巢的形状各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巢所附着的地点不同,因而巢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会有不同形状的巢存在。但是,不管巢的形状多么⼲变万化,它的表面总是起凸的。这一点是不变的。 整个的螳螂巢,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其中的一部分是由一种小片做成的,并且排列成双行,前后相互覆盖着,就好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这种小片的边沿,有两行缺口,是用来做门路的。在小螳螂孵化的时候,就是从这个地方跑出来的。至于其它部分的墙壁,全都是不能穿过的。 螳螂的卵在巢⽳里面堆积成好几层。其中每一层,卵的头都是向着门口的。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了,那道门有两行,分成左、右两边。所以,在这些幼虫中,有一半是从左边的门出来的,其余的则从右边的门出来。 有这样一个事实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螳螂在建造这个十分精致的巢⽳的时候,也正是它产卵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从⺟螳螂的⾝体里,会排泻出一种非常有粘 ![]() ![]() ![]() ![]() ![]() ⺟螳螂就是在这种泡沫的海洋中产卵,繁衍后代的,每当它产下一层卵以后,它就会往卵上覆盖上一层这样的泡沫。于是,很快地,这层泡沫就将变成固体了。 在新建的巢⽳的门外面,有一层材料,把这个巢⽳封了起来。看上去,这层材料和其它的材料并不一样——那是一层多孔、纯洁无光的粉⽩状的材料。这与螳螂巢內部,其它部分的灰⽩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好像面包师们把蛋⽩、糖和面粉搅合在一起,用来作饼⼲外⾐的混合物一样。这样一种雪⽩⾊的外壳,是很容易破碎的,也很容易脫落下来。当这层外壳脫落下来的时候,螳螂巢的门口,完全裸露在外,可以看出来,门的中间装着两行板片。不久以后,风吹雨打会把它侵蚀,将它剥成小片。于是这些小片会逐渐地脫落下去。所以,在旧巢上,就看不见它的痕迹了。 至于这两种材料,虽然它们从外表上看来,一点儿也不一样,但是实际上,它们的质地是完全一样的。它们只不过是同样原质的东西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螳螂用它⾝上的杓打扫着泡沫的表面,然后,撇掉表面上的浮⽪,使其形成一条带子,覆盖在巢⽳的背面。这看起来,就像那种冰霜的带一样。因此,这种物质实际上仅仅是粘 ![]() ![]() 这可真是一个非常奇异的 ![]() 螳螂真是一种很能⼲的动物,也是一种很有建筑才能的动物。产卵时,它排泻出用于保护的泡沫,制造出柔软得像糖一样的包被物,同时,它还能制做出一种遮盖用的薄片,以及通行用的小道。而在进行这一切工作的时候,螳螂都只是在巢的 ![]() ⺟亲的工作成功完成以后,就洗手不⼲了,放开一切,跑走了。我总是对它抱着一线希望,盼望着它有朝一⽇能够回来看一下,以便表示一些它对整个家族的生产地的爱护和关切之情。但是,我的这个希望总也得不到实现。看起来很显然,这一点对于它竟然没有一点儿趣兴了。它真的是一去不回头了。 所以, ![]() 螳螂卵的孵化,通常都是在有太 ![]()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已经告诉过大家了,在这个螳螂巢里,只有一小部分可以为螳螂幼虫当作出路。这一部分指的就是窠巢里面那一带鳞片的地方。再仔细地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在每一个鳞片的下面,都可以看见一个物体,而且稍微有一点儿透明的小块儿。在这个小块儿的后面,紧接着的就是两个大大的黑点。那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就是那个可爱的小动物的一对小眼睛了。幼小的螳螂蛴螬,静静地伏卧在那个薄薄的片下面。如果仔细地看一下,就会发现它现在差不多已经有将近一半的⾝体解放了出来。下面,再看看这个小东西的⾝体是什么样的吧。它⾝体的颜⾊主要是⻩⾊,又带有一些红的颜⾊。它长了一个十分肥胖而且很大的脑袋。从这个幼虫的外面的⽪肤来看,非常容易地就能分辨出它的那对特别大的眼睛来。幼虫的小嘴是贴在它的 ![]() 和蝉一样,为了图方便,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全安起见,幼小的螳螂刚一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确有穿上一层结实的外套的必要。要是幼虫打算从巢⽳中非常狭小而又弯曲的那条小道里爬出来,如果它想要完全地把自己的小腿伸展开来,那将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了。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它完全伸展开⾝体,⾼⾼翘起那尚还缺乏力量的用来杀戮敌人的长矛,然后再竖立起它那十分灵敏的触须,那么这样一来,它自己就完全把自己的道路给阻挡住了,以至它无法前行,而 ![]() 在小幼虫刚刚降生,出现在巢中的薄片下面不久以后,它的头便逐渐地变大,一直膨 ![]() ![]() 有几百只小螳螂,它们同时团团地拥挤在不太宽敞的巢⽳之中,这场景,倒真的算得上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奇观呢!当巢中的螳螂幼虫还没有集体打破外⾐,还没有集体冲出襁褓,变成螳螂的形态之前,首先暴露出它的那双小眼睛。我们很少会见到哪一个单独的小动物独自行动。情况恰恰相反,就好像存在什么统一行动的信号一样,每当这信号传达出来的时候,速度非常之快,几乎所有的卵差不多在同一时刻孵化出来,一起打破它们的外⾐,从硬壳中菗出⾝体来。因此,也就是在一刹那之间,螳螂巢⽳的中部顿时如同召开大会一样,无数个幼虫一下子集合起来,挤満了这个不太大的地方。它们近乎狂热一般地爬动着,似乎很奋兴、很急切地要马上脫掉这件困扰它们生活的讨厌的外⾐。在这之后,它们或者是不小心跌落,或者是劲使地爬行到巢⽳附近的其它的枝叶上面去。再过几天以后,就会在巢⽳中又发现一群幼虫,它们同样要进行与前辈们相同的工作,直到它们全都孵化出来。于是,繁衍就这样不停地继续下去。 然而,有一点非常不幸!这些可怜的小幼虫竟然孵化到了一个布満了危险与恐怖的世界上来,也许它们自己还并不清楚明⽩这一点。曾经有过好多次,我在门外边的围墙內,或者是在树林中的那些幽静的地方,看到螳螂的卵在孵化,一个个小幼虫破壳而出。我总有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能够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好好地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生命,让它们能够平平安安而且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很不幸,这种愿望总是会成为泡影。已经至少有二十次了,(实际上比这要多得多)我总是看到那种非常残暴的景象,总是亲眼目睹那令人恐惧的一幕。这些还不知道什么叫危险的小幼虫,在它们啂臭未⼲的时候,便惨遭杀戮,还没来得及体验一下生活,体会一下生命的宝贵,就已经结束了年幼的生命,真是可怜啊!螳螂虽然产下了许多卵,但是事实上,它并没有生产极大数目的卵。至少,它所产下的那些卵,还不⾜以抵御那些早已在巢⽳门口埋伏多时,一旦幼虫出现,便会不失时机地加以杀戮的強大的敌人。 对于螳螂幼虫而言,它们的最具杀伤力的天敌,要算是蚂蚁了。几乎每一天,我都会有意无意地看到,一只只蚂蚁不厌其烦地光临到螳螂巢⽳的旁边,非常耐心,而且信心十⾜地等待时机的成 ![]() 因此,螳螂幼虫的处境实在是非常危险的。只要它一不小心跨出自家大门一步,那么,马上就会坠⼊深渊,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因为守候在巢边的蚂蚁是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顿美餐的。一旦有猎物探出头来,便立刻将其擒住,然后再扯掉幼虫⾝上的外⾐,将其毫不客气地切成碎片。在这场战斗中,你可以看到,那些只能利用随意的 ![]() ![]() 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前面我们曾提到过,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它不仅以锋利的杀伤 ![]() ![]() ![]() 不过,这样的情形并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为,遭到不测的只是那些刚刚问世,刚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虫而己。但是,当这些幼虫开始和空气相接触以后,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马上变得非常的強壮。这样一来,渐渐地,它自己就具备了能够自我保护的能力了,再也不是那些任人宰割的可怜虫了! 在它长大一些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它从蚂蚁的群里,快速地走过去,它所经过的地方,原来任意行凶的敌人们都纷纷跌倒下来,再也不敢去攻击和欺负这个已经长大了的“弱者”了。螳螂在行进的时候,把它的前臂放置在 ![]() 但是,事实上,螳螂的敌人,不只是这些小个子的蚂蚁,还有许多其它的敌人。这些天敌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吓倒的。比如说,那种居住在墙壁上面的小形的、灰⾊的蜥蜴,就很难对付。对于小小螳螂的自卫和恐吓的势姿,它是全然不在意的。小蜥蜴进攻螳螂的方法主要是用它的⾆尖,一个一个地舐起那些刚刚幸运地逃出蚂蚁虎口的小昆虫。虽然一个小螳螂还不能填満蜥蜴的嘴,但是,从它的面目表情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那味道却是非常之好。看来,它相当満意。每吃掉一个,蜥蜴的眼⽪总是要微微一闭,这的确是一种极端満⾜的表现。然而,对于那些年轻的、仍不走运的少年螳螂而言,它们真可谓“才出龙潭,又⼊虎⽳”啊! 不仅仅是在卵孵化出来以后是如此的危险,甚至就是在卵还没有发育出来以前,它们就已经处于万分危险之中了。有这样一只小个儿的野蜂(challis),它随⾝携带着一种刺针,其尖利的程度,⾜可以刺透螳螂的由泡沫硬化以后而形成的巢⽳,这样一来,螳螂的⾎统,就如同蝉的子孙后代一样,遭受到相同的命运。这样一位外来的客人,并没有受到谁的邀请,就在螳螂的巢⽳中擅自决定产下自己的卵。它的卵的孵化也要比这巢⽳的主人的卵提前一步。于是,螳螂的卵就会顺其自然地受到略侵者的 ![]() 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下面这条生物链。螳螂以蝗虫为食,蚂蚁又会吃掉螳螂,而蚂蚁又是 ![]() ![]() ![]() 或许螳螂、昨晚、蚂蚁,甚至是其它个儿头更小一些的动物,食用之后都可以增加人类的脑力。它们采用一种非常奇妙但又见不到的方法,提供给我们的大脑某种有益的物质。然后,作为我们人类思想之灯的油料。它们的精力慢慢地发达起来,然后贮蓄起来,并且一点一点地传送到我们⾝体的各个部位,流进我们的⾎脉里。它们滋养着我们⾝上的不⾜之处。我们就是生存在它们的死亡之上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永无穷尽的循环着的圆环。各种物质完结以后,在此基础上,各种物质又纷纷重新开始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种物质的死,就是各种物质的生。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哲学道理。 很多年前,人们总是习惯 ![]() ![]()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盛传,认为螳螂巢医治牙痛非常有效。假如你有了它,也就用不着再怕什么牙痛了。一般情况下,妇女们常常在月夜里到野外去收集它,然后,很小心地收蔵在杯碗橱子的角落里,或者是把它们 ![]() 如果是脸肿了的病人,他们会说:“请你借给我一些铁格奴,好吗?我现在痛得厉害呢!”另外的一个就会赶快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拿出这个宝贝东西来。 而她会很慎重地对朋友说:“你随便做什么都可以,但是不要摘掉它。我只有这么一个了,而且,现在又是没有月亮的时候!” 没有想到,农民们的这种心理上的简单而幼稚的反应,竟然被十九世纪的一位英国医生兼科学家所超越。他曾经告诉过我们如此荒唐可笑的事情。他说在那个时候,如果一个小孩子在树林里 ![]() |
上一章 昆虫记 下一章 ( → ) |
噼啪布西奈野蛮人瑞尔朋列那狐的故事永远的狄家小淘气天使雕像蟋蟀奇遇记校舍上的车轮小吉姆和他的 |
法布尔的免费经典名著《昆虫记》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昆虫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昆虫记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