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佚名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作者:佚名 | 书号:39915 时间:2017/9/8 字数:14005 |
上一章 正观敌色 下一章 ( → ) | |
佛言:慎勿视女⾊,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灭恶念。 “佛言”佛说了。有时候我们一看到“佛言”就感到又有希望了,有得度的可能,一定会被度的,所以一念到“佛言”心里生起那么大的 ![]() 【释】这是第二十九章,是说明男的要远离女的,女的也应该要远离男的,防备会有错误生出来,这是用生善灭恶的方法对治自己的爱 ![]() 咱们每一天过斋后的回向偈里“⾼尚品德如青莲”就是告诉大家什么意思呢?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在处理这个人世和世俗事情的时候,或面对一切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处于污泥而不染,不被污泥所污染。不是叫你被它染,他有情,你也有情;他想吃,你也跟着吃;他想说什么,你也说什么…那是不行的。你想做那个事情,我就不随顺,我非要和你这个世界对着⼲不可。我不能随顺你这个世界,我随顺你,我就被染;不随顺你,我就不被你染。但是我还不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啥?我就拿这个世界做试金石,来锻炼其心。 所以六祖有一句话:“菩提不离世间觉”菩提不离世间不是让我们贪恋世间,而是要觉悟世间,在这个世间修行能速成佛。别的地方,你在天上就光享福了,它条件太好了,你又不想修了。这里又充満了痛苦、充満了污垢。我们在污垢里而不被它染,你说多自在?就像厂矿似的,人家都贪污,我就不贪,你看你那个心什么样?警车怎么叫唤你也不害怕。那贪污的就不行,警车一叫唤他就吓一大跳,你的心就不用怦怦跳,回来就睡大觉,是不是?这个好,这自在嘛,是不是?所以说,要出于污泥而不染,绝不顺着它走。所以咱们每天都念着这个“⾼尚品德如青莲”就是告诉大家,一定要出污泥而不染,世间的事情都是这样。 虽然这个世间有女人,但我就不受这个污染,来成就道业。要是没有女人了,说老实话,你那个 ![]() ![]() ![]() ![]() ![]() ![]() ![]() ![]() 【释】你再看见老的人——男的看老的女人,就像⺟亲似的;女人看老的男人,就像自己的⽗亲似的。 实际上我们对所有人都应该这么看,有时候把畜生也看成这样。没有看成⺟亲的这种条件,我把那个蚯蚓看成一种傻兄弟,有时候那个蚯蚓出来了,満哪爬,我紧着捡,我说:傻兄弟,这満哪爬什么,赶紧捡起来吧。我把它当成我的兄弟,很亲切,并把它放走。 这种观想方法也很常见,包括居士也是,上回那王居士说:“你像我⽗亲的⽗亲。”还有张居士他们也是,出门了,回寺院后他说:“我得赶紧回屋看看去,我得看看老⽗亲去。”他这心里都是这么观,就像回家似的,看老⽗亲去。他对这个僧人生起了这种恭敬心,像看⽗亲一样,他都是这么对待,所以他恭敬。所以当师⽗还是年龄大点好,这好观想,年轻的不好观想。他们的心很诚,我们很惭愧,没有修行怎么能给人做榜样呢?叫人这么看,很惭愧的。 【释】男人看见和自己差不多的年龄,或者比自己稍微大一点的女人,就应该观想为自己的姐姐;而看比自己年轻的女人,就像看见自己的妹妹似的;若是小孩子,就像自己的小孩子一样,而且要发心来度脫她们。你发心来度脫她们,这是一种慈悲心,这就是利他。你既然自利,又能利他,这种自利、利他的行为相应了,那恶念自然就没有了,也没有那么多的妄想了。 “佛言:慎勿视女⾊”这是就男人对女人,是要这么样说的。若就女人对男人,也可以说是“慎勿视男⾊”要反过来。 “汝意不可信”这已经讲了。为什么佛又继续讲?是要更深一步来说明。什么是汝意?那其中就是女⾊,这个你可得加小心。男人有个习惯,他不细观察,很轻易地就相信一件事情,特别是对女人相信的时候,他是一种冲动和盲目,所以就被人骗了。所以说,千万记住,不要看女⾊。 你觉得看她一眼没什么,但你那种子识就起了波浪;起了波浪的时候,你就生死轮回,就到地狱跑了一圈,在地狱打了一个圈,而且又造成了漏洞。你觉得看一眼“这没啥事呀,这也没有什么,我也没有 ![]() ![]() 《传灯录》里有那么一段故事:有两个师⽗住在旅馆里,过去那个旅馆什么人都住,那隔壁就住着女人。过去那女人戴那个钗,早上起来和晚上觉睡的时候,弄得金钗乒乓 ![]() 你不答吧,也不对;你要是说金钗呢,那你又有女人⾊。金钗不就是女人⾊吗?女人和金钗,金钗不就是女人⾊的代表吗?她所有的物质都是代表了女人,女人用的东西都代表了女人。他说“破铜烂铁”那就不是女人了。破铜烂铁那可能是破烂钢,或是破烂铁啊,就那玩意,那就不是女人了。 这就是修道人的那个心,一听到声音,马上就不被转。女人说话,在他听来就是变味了,可能还听着像鬼哭狼嚎似的,心里说:又开始骗人了。我也常这么想过,有时候我也想,又来考验我了。她一说话,又来考验我了。你别觉得出家了耳 ![]() 上回有一个居士打电话“哎呀,师⽗,好想你啊,好想你啊!”她说这种话。她怎么地了呢?上九华山去了,好长时间没有回来,好不容易回来了,就说这话。因为啥呢?她精神不正常,精神病,所以说话没有遮拦。还得帮她解决问题,但是你也得加小心,这污染随时都要来的。但她这个想是当作⽗亲想,不论她当什么想,你也得加小心,当⽗亲想咋的?当⽗亲想就不加小心了?还有个众生相呢,是不是? 所以我们应该不要看女⾊,因为它是一个污垢的东西,它有很大的污染力。这种污染力是从无始劫熏习而成的,看一眼都会起心动念,而且不是小起心动念,是大起心动念,就这么厉害。你看看那狗,⺟狗就算走了,不在那地方了,公狗有时候都去闻一闻,它就追求这种东西,那么顽固。那个驴也是那样,那畜生有时候闻到那个异 ![]() ![]() 所以我们有时候一看,这种贪 ![]() ![]() ![]() ![]() ![]() ![]() ![]() ![]() 弟子:八百。 眼 ![]() ![]() ![]() ![]() 只有眼睛不往外看,你才具备这八百功德,因为你能看而不看,功德就成就。那盲人他看不见,因为他是不能看,也没法看,所以他这个功德要小得多。你若能看而不看,就把八百功德拿回来了,就这么拿去了。你拿回了八百功德,会是什么样呢?谁能说一说? 弟子:我是猜想,如果打坐的话,画面可能就少了。 画面少了,这是一种。还有谁能说一说? 弟子:我想,如果抓回这八百功德的话,眼 ![]() 能开解眼 ![]() 弟子:不被⾊转。 不被⾊转。 如果你能抓住这个八百功德,会是什么样呢?你会得到圆満的功德,十方世界你尽见,没有一方你不见的,因为你的能见和所见没了,所有的世界你都能见。所以你要想见十方世界,你首先别看女人,把眼 ![]() 你把六 ![]() ![]() ![]() 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眼睛就得往下垂,不要去看,看什么?你看那眼睛锃亮的,我看这都危险。你说是修道人,一看那两个眼睛,炯炯有神、锃亮的,完了,你这个心恐怕都在往外劲使呢。那眼睛得是什么样的呢?灰蒙蒙的。那眼睛瞅你,瞅什么呢——就那么个事,像什么也看不见似的,就有那么个眼睛在那摆着。 我这是出关以后也放松自己了,过去,他们居士说:“师⽗原先讲话的时候,从来不瞅人。”就是跟我谈完了,说完事了,他是谁,我不知道啊。没瞅他,不知道是谁。说:“头几天谁来了,跟你问问题了。”“噢噢。”但是他长得什么样?不知道,一眼没瞅过。以前是跟你们讲还是跟别人讲过,我说碧山寺后面殿里那个⽟佛,我没瞅过。后来瞅了,不是说永远没瞅,受戒的时候才瞅的,在没受戒之前没有往里瞅。控制自己的眼 ![]() 我们不光是对女⾊要这样,对自己吃饭也是这样,眼⽪得垂到什么程度呢?这一钵饭,我只知道前面这点饭是什么饭,后面的饭我都不知道,是硬的、软的、有多少菜,我都不知道。他打的时候,这个菜是什么时候打,打的是什么样,我也不知道,那才好呢。眼 ![]() ![]() ![]() “慎勿视女⾊”因为女人她是一种妄想所生成的,是一种贪 ![]() ![]() 上回南芬的王居士跟我说过那么一句话,她说:“师⽗,你为什么老穿那破⾐服?你穿那个破⾐服,叫人看了…就像我脸上那疙瘩似的,让人看了,那叫人难受、难过。”我说:“你看你长的那些疙瘩,多好啊!是不是没有人追求你?”她乐了,说:“是没人…”我说:“我这个⾐服也是这样的,她看到我,她就烦,我那是无价之宝啊!”她一听这就不难受了。她不知道,这个好的东西反而是坏的东西,有时候坏的东西反而是个好的东西。对女人来说,也要对男人这样,因为啥呢?她也知道,修道必须离开⾊。 这个眼睛太可怕了,它太不自觉了,有时候那个东西控制不了,你一看饭来的时候,你想控制,那眼神就从眼角溜出去了,它就那么厉害。你得把它收回来,得硬拽回来。打饭的过来的时候,还没到你跟前呢,眼睛就先瞅是什么饭。——有那回事吧?所以不能这么看,不能先观察,它有就有去呗,愿意打什么就打什么呗,反正他给毒药我也吃,就完事了,是不是?给啥吃啥就完事了,反正它没有荤的,不抬头、不瞅它。 行堂的端着盆来了,我们提前一瞅,实际上我们那个动作像什么?你猜。说得不好听的,就像狗似的。那狗一看见那食物,它连跑带叫唤,受不了了,一分钟都等不了了,就那种急切程度,不好看。就算食物端到你面前,还得文质彬彬的,一点点地用,这才行呢,没有那种急躁。就算心里怎么着急,你也得控制点,是不是?这样的话才有威仪。 你看 ![]() ![]() ![]() ![]() 男女⾊更不能看了,女人有 ![]() ![]() ![]() 有人说:“我这看完,没下地狱。”实际上你早搁地狱走一圈了,种下地狱那个种子了,已经种下了。只不过你有眼睛,却是“瞎子”看不见这个事,你也不知道。你没有那种道眼,看不见,不知道自己这一眼瞅完了,你的心 ![]() 前两天还有一个师⽗,原来在别的地方修行,这个师⽗来过一趟。我一看那师⽗,就说:“你必须进僧团修行,千万不要进居士林。”我告诉那居士:“你一定要远离这个师⽗。”因为什么呢?他长得太好看了,大个、方头,那眉⽑就像画的似的。周恩来漂亮,他比周恩来还漂亮,那种漂亮可能像阿难——我也没看到阿难长什么样,反正那种气质、⽪肤、⾝材、仪表,简直让男人看了都得一震惊,何况女人看着了?那就是了不得了,所以我说:“你们千万别接触。” 还没等接触呢,刚去找我的时候,那边居士就已经 ![]() ![]() 【释】“亦莫共言语”不要说是开玩笑,讲话都是不可以的。 我们从无始劫来就有个冲动,有时候跟她们讲话觉得心里痛快,好像自己的话能说出去。实际上,你那个痛快代表了一个⾊ ![]() ![]() ![]() ![]() 所以人不认识宝贝。你看男人之间谈话,有时候冲一点或是⼲吗,有时候说话很直率,实际上那才是宝贝。那个能破我们的执著,能直接了当地对治我们那种贪 ![]() 那种软刀子,女人的软刀子,你千万不要相信。那语言、说话都不能相信,看都不能看她,何况说话呢。她只要能找上你,找个话茬能跟你讲上话,说明你已经有漏洞了,你心没摄住,她才能找到你。天下本来是空的,她为什么能找着你?因为你有漏洞,所以她能找着你。你心已经在动了,她就像狗似的一下闻到那种气味了,就找着你了。 她一旦要跟我们说话,没有办法,非要说话的时候“亦莫共言语”不能讲话,不能讨论问题,甚至连佛法的问题我都不给你讲。有的人说:“我得度众生,我得去给她讲佛法。”那也不需要你讲,她自有度她的人。你觉得你应该去讲,你讲的那是佛法吗?把自己都讲那里去了,它不是佛法,所以不能讲。坏话不能讲,好话也不能讲,就是不能讲,就完事了,你不要去解释。 “唉呀!我不讲,她明天就杀自了。”女人都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你管那事⼲吗?她杀自是她的因果。如果你放下了,她反而不杀自了。就因为你放不下,她才去杀自的,吓唬你,吓来吓去,最后自己的因果一下子成 ![]() 而且她最能发现男人,女人最能发现男人,你想什么,你哪个眼神…想做什么,她都顺情说好话。那个时候,她那个心里没有一句真话,同时,她观察的不是别的,观察你的动作、想法、目的。 和她谈什么话呀?她第一个就看你心里的目的“你是不是对她打主意呀?要不你和她谈什么话?”她那心里想的都是这事。所以你跟她谈话,早就被她瞧不起了。你觉得:“我是僧人,堂堂正正,我是以师⽗的⾝份跟你讲话。”你还不具备这个。特别是在我们这里,要加小心,不要跟她们谈话,给你东西也不要接受,不跟她来往,不跟她语言,这才行。 别总找她办点事“你看看,我这事需要做一做,那事也得做一做…”你们沙弥记住了:不允许和女人接触!也不允许你们找居士,包括男居士也不允许找!出家了就得远离俗人,有什么事情由僧团来处理,处理不了,忍受着,这就完事了。天大的事就是个忍,若没有就完事了,还能怎么地? 你不要去攀缘,你攀缘了,最后的结果,不但师⽗知道,人家对方还瞧不起你,因为你的心在动,不老实。她早就瞧不起你,看着说得 ![]() ![]() ![]() 沙弥做什么事情都要跟师⽗告假的,你要是不告假而去做,就犯了沙弥戒,那不尊敬师⽗,是不允许的。除了上厕所、吐痰不用告假,其它的事情只要你去做,就必须得告假。我一看这一点,沙弥有福,沙弥为什么有福?能有人在这样的距离来控制我们自己的⾝口意行为,那真是太有福了,我们为什么无始劫来就在六道里轮回不休?就是因为没人控制我们的想法,只有佛的戒律才能控制我们的想法。 所以我们不能与女人相处、相见、不能共言语,也不可以和她在一起讲话,也不要开玩笑。开玩笑也不行的,你一开玩笑,心就浮动了。而她看着是在跟你开玩笑,但心里从来都瞧不起你,讲话也是不可以的。 【释】“若与语者”若有事情应该讲话的时候,要怎么样呢?“正心思念”不要有琊心,要有正心。 好,今天就到这里。 …… 上回讲到第二十九章“正观敌⾊”“正观”正确地观察,不是琊观。“敌”就是敌对的意思,我们生死的敌人,要我们法⾝慧命的人。对方是什么呢?是“⾊”所以我们对女人、对男人,特别是对女人,老的像⺟亲,年龄相等的当姐姐,小一点的当妹妹,再小一点的当孩子,这样去看。把她们当亲人来看,最亲的亲人。我们这样看, ![]() 我们一定要远离女人,实在远离不了了,不对她讲,讲话也不要跟她讲,更不要说开玩笑。有时候我们很愿意与女人讲话,看到女人以后,说话要笑,甚至开玩笑。这都是我们无始劫的那种习气,这不好,所以不能开玩笑。有时候顺便就说几句笑话,这个问题确实带有笑话,那我们也得克服住。当你一说出笑话的时候,那个心已经在动了。有的人说:“没有,我说得很正经,就一句笑话。”因为有嬉笑心,实际上我们心里已经不清净了。这个嬉笑心千万不要有,出家人应该像虚空似的。 你看佛特别地慈悲,谁看到佛,都像佛在跟他讲话。为什么佛都在跟他讲话呢?因为佛没有嬉笑心,没有好坏那个心,老是那个样。谁看到,佛都是这样,都是一种慈悲。 人生为什么有笑话?就是因为人生不平,生出了情和感,生出了男女,生出了是非,它就存在笑话的问题。虽然有很多善意的笑话,我们都应该避免。这个微细的危害,我们有时候不太清楚,有时候认为“一个正常的笑话,供给大家一乐。”实际上你不知道,一乐就坏了 ![]() ![]() ![]() “那人生要是不笑,这个生活是不是太枯燥了?”不是,不笑才实真,不笑你才能找回你自己,所以不能开玩笑。我们对男人都不开玩笑,何况对女人?都不能开玩笑。对女人讲话也是不可以的,不说,不讲。 这个不讲话,刚开始是很难的,人憋不住啊。那个嘴都说惯了,他用说惯的嘴来找到自己,一旦不说,他觉得找不到自己了,好像自己不存在了,好像大家都忘了自己,所以我们有的人就是好说,无非是想找到自己。 原先我在五台山时,听说一个比丘尼闭关三年哪!我觉得那简直了不得,这个心怎么闭的?刚开始我也有那种感觉,这个心怎么闭的?你说在屋里闷着,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瞅,一天半天还行,这不是一天半天,那心能呆住吗?从我们凡夫心来讲就很难理解。当自己做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另有天地,所以说难忍能忍,而且能够很迅速地把六 ![]() 通过止语,我们发现自己过去的话太多,而且尽说一些没有用的废话。我出关时的情况,你们可能都不太清楚了。我出关的时候,说话就非常简单。有时候就是“好”和“坏”就解答问题,所以大家有时候都害怕我讲话,却又喜 ![]() 你看我闭关三年,止语三年多。我这三年多的止语是依教奉行而止语的,依什么人的教而奉行的呢?选闭关地方的是本溪的孟居士,我准备往大山沟里找,他就不让了,他说:“大山沟里那居士怎么来给你送供养,送吃的?”我那个心意本来就想避开居士,往大山沟里去走,他说:“你那样的话,我们居士没法来了。这一走,差不多得一天时间,或是到那地方恐怕就得天黑,很难回去。”我就想找那样的地方,不想叫他们过来。但他那个想法就不一样了,他说:“我得想法怎么护持你。” 后来找到一个地方,他说:“就在这个地方得了,你别⼲吗…”就非让在这个地方。我一看他生气了,那我就在这地方吧。三年闭关我都豁出去了,也得依教奉行啊。一看那个地方,还真就不错,也是个因缘。 我止语呢,也是依教奉行。怎么依教奉行呢?离闭关可能是还有两三个月,大约是那么个时间,忘了。那天苏居士上山“哎呀,师⽗你闭关,你现在应该止语了。”她说我现在应该止语了。闭关前本来还有很多事情应该 ![]() ![]() 顺便讲一下依教奉行的问题,就是这样。 后来还有很多事,刚开始闭关也不是不倒单。那时候她在外面跟别的居士介绍:“哎!这师⽗有修行,不倒单!”我一听不倒单,得了,我得给你做脸哪,她别妄语呀,那我就坐着得了,就这么坐着将近三年。所以说,你学会了依教奉行,处处是老师。哪有善知识?你依教奉行,处处都有师⽗,处处现前,山河大地都会给你讲法的。你要是不能依教奉行,就很难找到给你讲法的人,甚至就是师⽗给你讲,也等于⽩讲。如果依教奉行,你处处有师⽗,这是很重要的一关。 返回来,这闲话就不说了。讲到讲话的问题,听说有一个比丘尼二十年没有讲话了,是二十年还是十年没有讲话?还有这么样的人。这人也是在湾台,很了不起,是不是湾台?是陆大还是湾台?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也是穿百衲⾐,不让照相, ![]() 我们应该知道,不该说的话是不能讲的,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说,不利于佛法的话是不能讲的,绝对不能讲,这个是我们的原则。当我们心不平的时候不要讲话,当发现危险的时候不要讲话。有时候我们就多事,就算你看着对,也不行啊!你看着对,你得知道这个程序,你一多事,就把别人给显没了。虽然你是一种积极心,那个心是好的,我能理解,但在威仪上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所以我们有很多话是不能讲的。 我能不能理解你的事?理解你的,不是不理解,因为你有一个积极的心,有一个上进的心,一个想把事情做好的心,这非常好。但是得看环境,因为没有这方面的训练,我们就缺乏这方面的素质。有很多事情,有时候甚至造成一点损失,我们都得维护这个尊严。 所以话不能 ![]() 你这面唠起来没完没了,以为谁也听不见,说起来没完。她那面就拿你开心了,或是在不断地请教问题。而且她那种声音有污染力,你不断地听这种声音,昅收这种声音来満⾜你的 ![]() 所以说,要远离女人,不要跟她讲话。因为女人她天生就是那种习 ![]() ![]() ![]() ![]() 与谁说话?与男人说话,男人那种刚強之心会提起正念,但是也很难接受。实际上,这无价之宝都给扔了。而女人反而愿意和男人说,因为她有时候能从男人那获得正念,获得男人那种刚強之心,但是能污染男人。同时,如果男人的心不正,她也会被男人污染。男人有时候见到女人,说话就没有男子气了,说话也柔和了,声调也变了,是不是?也満人愿了,为了讨女人的喜 ![]() 所以我们要远离,不说话,有第一步说话就有第二步,有时候甚至说过话后,脑子还不断地在回忆那个人的说话、动作。“哎呀!她跟我说话了,她那个眼神就是那么瞅我的…”都留下了很深的毒药,我们很可能在这里就堕落下去了,所以说正念提不起来。 我们现在所处的周围环境,这个娑婆世界处处是敌人,所以你得加小心。要“正心思念”不要有琊心,要有正心。我们用各种方法来达到我们的正心,可以念佛,可以做不净观,可以做⺟亲、妹妹、还有孩子这种观。对我们出家人来讲,最好的观法就是做⽗⺟观,大人小孩全做⽗⺟。我跟你说,这可好了,还彻底,是吧?万佛城也是这样,不允许跟女人说话。 有的人现在当执事人了,有的是下去办事了,特别是新出家的,希望别人对自己的长相和自己的出家行为有所称赞、有所认可,有时候故意找谁说几句话来探讨一下“我现在变成什么样了?”你要忍住,没有啥意义,变也不是给他变的,对不对? 【释】“我为沙门”:男人就说,我为沙门,我为比丘;女人就说,我为比丘尼。“处于浊世”:不论男的、女的,都处于这个五浊恶世上。 沙门就是对出家人的一种称呼,表示清净的意思。男人就要说我是比丘,女人要说我是比丘尼。“处于浊世”什么是浊?是五浊恶世,五浊在这世间。有了五浊,这个世间就⿇烦了。 【释】“犹如莲华”:这个五浊恶世是不⼲净的地方,但我们应该像莲花一样,男的可以用莲花来比喻,女的也可以用莲花来比喻。“不为泥污”:莲花生在泥里头,却不为泥所污染,这叫出于淤泥而不染。 我们佛教大部分都是用莲花来比喻的,因为这个莲花的花和果是同时形成的,特别是它出于污泥而不染,代表了我们处于五浊恶世不被恶世所染。这个可不容易。我们应该像莲花一样,昅取的是五浊恶世,把它变成我们的资粮。怎么样去变成我们的资粮?就是五浊恶世中所有的事情,我们都不顺着它做。 不是说“我要昅取资粮,得了,我先贪著五 ![]() ![]() ![]() 咱们过斋后回向偈里不是有句“⾼尚品德如青莲”吗?为什么没说红莲呢?红莲一般都是指讲法,讲法说红莲。青莲就是说我们处在这个五浊恶世而不被染,我们出家人应该以⾝示法,所以说“⾼尚品德如青莲”所以我们要修到像虚空那样,我们的戒律更应该清净,而且我们要像青莲一样,绝不被世间人所污染,我们要能转世间。应该这样以⾝示法,我们的行住坐卧都是这样,不再贪恋,包括物质也不贪恋。 【释】“想其老者”想老的女人,就是我⺟亲;比我老的男人,就是我的⽗亲,要这样想。 这种想法非常正确的,因为⽗⺟也是福田,八福田之一。包括对师⽗的观想,都应该观想他是⽗亲,这是佛,我们应该是这么想。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应该这样想,这么做。 【释】“长者如姊”:比我自己稍微大一点的女人,就像我姐姐似的;比我自己稍微大一点的男人,就像我哥哥似的。“少者如妹”:比我小的,就像我的妹妹似的,这是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男人呢?比我小的,就像我的小弟弟似的。 我们师兄弟之间也是这样,比自己大的像哥哥一样,小的像兄弟一样,都得那么尊重,是不是?互相之间得这么关心才对。 【释】“稚者如子”年龄不过十岁以上的都叫稚童。稚幼的人就好像我自己的子女一样。 “生度脫心”不论是⽗亲、⺟亲、哥哥、妹妹、姐姐、弟弟,都要生一种度脫他(她)离苦得乐的思想。 你不管这人如何,不管哪个众生,都要发起菩提心,要度他成佛。我们应该有那种愿“有一众生不成佛,我不成佛”那种心。这种心是很殊胜的,我们应该发这个愿。如果没有这个愿力,我们应该尽快地发;有这个愿力,我们应该坚固。因为有这个心,你才能够与大家和合,才不会嫌弃大家。我们有的人为什么对大家有了想法?就因为没有想度他的心。 这个心我们时时要有,每时每刻都不要放弃。如果你放弃了,你就会生出分别的心:这个人老了,这个人小了,这个人不听话了,这个人有⽑病,这个人有那么些不好的习惯,这人脚臭了,⾝上有臭味了等等的⽑病,嫌弃。因为什么原因克服不掉这种心?就因为没有发菩提心。那不行,必须要有一种度他的心,没有度他的心,那就不是佛子了。 原先我就发过这个愿,就是“有一个众生不成佛,我不成佛。”我要走到最后,这个娑婆世界的所有众生都要度尽。所以我就有了很多的力量,这个人有时候虽然很不听话,那我也度他。他不听话,或是不能出家,或是不好,我也得给他种下善 ![]() ![]() ![]() 有的人说:“师⽗,咱们不能吃居士的饭,应该吃自己的饭。咱也没有修行。”我说:“就算没有修行,我也吃他的饭,来生我和他的缘分断不了,这样的话我好找到他,得和他结这个缘,叫他也跑不掉。我来生也许做牛做马,去给他⼲活,我再度他。”是吧? 所以我们应该有这个心。有这个心,不管老的、年轻的,你就不会生出烦恼。他们在客堂看到一点,有时候我在客堂接待这些人,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的人都生起烦恼来了,说:“师⽗,你⼲吗一天尽跟他唠家常嗑,他什么都唠,什么都想问,什么孩子结婚了、考大学了,自己有什么烦恼了,哪块疼痛了,哪块有烦恼了,和丈夫怎么样了,和 ![]() 你只要跟我讲,我就心甘情愿地听。因为什么呢?我都要给你种下菩提种子。我今生不种,来生就找不到你了,所以我必须给你种。为了提前解决点问题,要不他来生老不听话,我管也管不了啊,是不是?今生有一些徒弟不听话,就是我前生没帮助他的结果。我要是提前早点帮助、多帮一点,他也不至于不听我的话了,是不是?这个事怨我,所以我得总结经验,今生我就得多努力一点、多付出一点,来生就少点困难,是不是? 因为我这个计划比较长,我这人也比较自私,想得远。所以我们应该这么发心去度,这样的话就会减少烦恼,而且要把一切众生都看成⽗⺟,老的看成⽗⺟,小的也看成⽗⺟。有时候有的人说:“你是不是看他是小孩呀,你不愿理他。”我说:“我没有那种想法。”小孩我也当成⽗⺟去看,就是骂我的人,我也要当成⽗⺟去看,都要当成⽗⺟看,心里反而特别自在。我觉得我这一生能有这样一个观点,能让我这样痛痛快快地活着,我非常⾼兴,感谢佛法把我领到能够做好人的这条道路上,太好了。 所以我们应该“息灭恶念”恶念就是 ![]() ![]() 好,下面我们再讲第三十章“ ![]() |
上一章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下一章 ( → ) |
太平经太乙金华宗旨新语长短经吴子兵法六韬《太公兵黄帝阴符经鬻子本草纲目武经总要 |
佚名的免费历史小说《佛说四十二章经》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