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舂争及初舂景是高阳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舂争及初舂景 作者:高阳 | 书号:39782 时间:2017/9/8 字数:4524 |
上一章 第三十一章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报国寺在城南广安门大街路北,那一带已经很荒凉,但古刹很多,最有名的是,有唐太宗特建的悯忠寺改名的法源寺,其次是崇效寺,也为唐朝所建,再下来便数报国寺了。报国寺建于辽金,到明朝成化年间,周太后改建为慈仁寺,但自明以来,一直都沿用旧名。曹雪芹在归有光的文集中,读过他赠慈仁寺方丈的一篇序,知道慈仁寺的来历,道是周太后有弟名吉祥,年少好出游,有一次一去不返,音信全无,周太后也就已淡忘。不到有一天梦见迦蓝神,说周吉祥每夜宿于报国寺迦蓝殿。奇的是英宗也作了这样一个梦。英宗自从复辟后,非常念旧,对后家更为眷顾,所以当时既遣太监到报国寺探查;果然有一个和尚在迦蓝殿睡懒觉,问知他俗家姓周,自是不误,便不由分说,簇拥⼊宮。周太后还认得他的面貌,相拥而泣,问他削发的经过;劝他“做和尚不如作皇亲”周吉祥不愿,也无法勉強,仍旧送他回报国寺,赏赐极厚。 到英宗晏驾,宪宗继位,周皇后成为周太后,特发內币,改建报国寺,改名大慈仁寺,小寺顿成名刹。至孝宗继位,周太后又成为太皇太后,慈仁寺有此护法,香火更旺,孝宗赐庄田数百顷,所以吉祥和上能招僧众上千之多。 自明⼊清,达官贵人,多住城西,因而慈仁寺每逢朔望有庙会,书摊很多,名流如王渔 ![]() 果然,未末申初,冯大瑞来了,后面跟着一个酒铺子里的小徒弟,右手食盒,左肋下夹一领草席,铺排停当,管自己走了。 于是曹雪芹与冯大瑞席地而坐,把杯深谈,曹雪芹急于索解的一个疑团是:“你怎么会到了方先生哪里?” “有一天清早,有个差人跟我说;‘你可以出去了。’那车子给我送到一个地方,有个瘦瘦小小的人跟我说,‘我就是方观承。你就在我这里待着,我有用你之处。’我就这样待下来了。“曹雪芹觉得他话中有疑问,却不知从哪里问起;想了好一会问道:“你以前知道不知道方先生这么一个人?” “知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曹雪芹问:“是不是听人谈过?” “不必听人谈,‘通漕’上就有他的名字。” 曹雪芹大吃一惊,急急问说:“他也是你们帮里的?” “不错。” “辈分呢?” “他长我一辈。” “这。”曹雪芹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断地说:“想不到,想不到!” “我也想不到。”冯大瑞说:“想不到会死心塌地得跟方先生一起办事。” “这,这是怎么说?” “原来我不明⽩我们漕帮是怎么回事?直到前天晚上,方先生跟我谈了夜一,我才知道当年我们祖师爷的苦心;漕帮原是应该替老百姓打算的。芹二爷,你是一只脚在门外,一只脚在‘门槛’里头的人,而且这回要一起到南边,方先生说应该跟你谈谈漕帮——” 原来漕帮是由明朝的“卫所”转变过来的。明太祖得了天下,蒙古人、⾊目人遁回沙漠,却带不走原先霸占的大片土地,因此明朝的官地,比那一朝都多;明太祖便想到几千年前育兵于农的办法,普遍设立“卫所”计口授田,平时耕种,农闲时勤加 ![]() 可是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卫所这种兵制,就有名无实了,因为生齿⽇繁,田地有限,忙着谋生, ![]() ![]() “刚开头的时候,漕船弟兄苦得不得了,因为到处受欺侮。”冯大瑞说:“逢关过卡的官儿、码头上的地头蛇,都吃定了漕船。在运河里,遇到官船要让;遇到运铜的船要躲——” “运铜的船是怎么回事?”曹雪芹揷嘴问说。 “户部铸铜钱,铜都是由云南来的;铜的吃⽔很深,船⾝太重,不大灵活,所以只有别的船躲铜船,铜船是没法儿让别的船的。铜船遇到漕船,撞沉得一定是漕船,那一来运丁要赔米陪船,倾家 ![]() “现在要谈到方先生了。”冯大瑞说:“芹二爷是知道他的来历的。他是怎么样的⼊帮,不必去问,我只告诉芹二爷一句话好了,朝廷不能没有漕帮,漕帮不能没有他。这样子,也就是朝廷不能没有他了。” “朝廷不能没有漕帮,我懂;如果没有漕帮,漕米就运不到⻩河以北来。可是,”曹雪芹问:“漕帮何以不能没有方先生呢?” “前几年有人利用漕帮想造反,你听说过没有?” 这是指世宗夺嫡的纠纷,曹雪芹当然知道,点点头回答;“听说过。” “当时是李治台办这件事,手段很毒辣,照他的主意,要拿漕帮之中叫得响的人物,统统抓了来,杀的杀,关的关。方先生就跟当今皇上说,那一来漕帮就要散了。漕帮一散,不但南漕北运受影响,而且散到江湖上的,为非作歹,天下从此不太平了。不如安抚化解。老皇听了他的话,而且把安抚化解的责任 ![]() “嗯,嗯。”曹雪芹想到冯大瑞⾝上了“那么,你这一次来替你们帮里办事,方先生早就知道了?” “是的。” “这,就不大对了。”曹雪芹提出疑问:“你说方先生在漕帮安抚化解,把造反这件事都能庒了下去;那么,趁圣⺟老太太进京,说要派人来捣 ![]() “那是因为你听了仲四的话,知道这桩差事是我们曹家在办,不好意思下手的缘故,不是他化解之功。”曹雪芹又说:“如果是派了别的人,不就出事了吗?” 冯大瑞微笑不答,而且笑容显得有些诡异,这就使得曹雪芹决不肯不追问了。 “芹二爷,你总看过《三国演义》,华容当曹这段故事吧?” 《三国演义》中写⾚壁鏖兵,《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 ![]() ![]() ![]() 可是他不明⽩的是:“为什么要这样费事呢?”他问:“如果是因为方先生的关系, ![]() “当然有不能不多此一举的道理在內。”冯大瑞答说:“漕帮当年欠过理亲王一个很大的人情——那还是他当太子的时候,如今为他报仇雪恨,不能不装个样子出来。可是这话又不便明说,所以特委派了我来,关照我先到通州找仲四爷商量。仲四爷跟我说:曹家四老爷跟震二爷、芹二爷办这趟差事,如果有个风吹草动,他们叔侄三位不死也得充军,劝我罢手。我让他说的心软了,至于以后的事,你已经知道,不必我多说。” “原来是这么一个曲折。我早知道了,就不必这样子替你担心了。” “芹二爷,你得原谅我;我以前也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故意唱出戏,给理亲王子孙看的缘故在內。” “好,话说开了。谈我的事。”曹雪芹问道:“方先生这回到南边去⼲什么?” “还不就是为了安抚化解。” “不早就办妥当了吗?” “那是北五省;南边还有点儿七⾼八低,要去铺平了它。” “嗯,嗯。我呢?跟了去⼲什么?”曹雪芹说:“你们帮里的事,我又揷不上手,帮不了忙!” “谁说的?有些地方还非你不可!“ “为什么?” “因为江湖上认识方先生的很多,我更不用说。只有你是个陌生脸。”冯大瑞说:“本来另外找个陌生人去也可以,难在不懂漕帮的情形,就没有用处。” 听这一说,曹雪芹才知道此区有许多地方要他出面,不免有些畏惮;因为涉历江湖,处处危机,误蹈险地说不定会把 ![]() 冯大瑞看他的脸⾊,猜到他的心理,便安慰他说:“芹二爷,你别怕;凡事有我。” 曹雪芹点点头问:“不会要我跟你们帮里的人去打 ![]() “会!”冯大瑞说:“不是这样,就不必请你一起去了。” “ ![]() “这可不一定,要临时看是怎么回事,怎么一个人。不过,绝没有危险,上刀山、下油锅的事,怎么能让你去⼲?” 有此保证,怯意一消,好奇心随之而生“好!”他很奋兴得说:“我跟你们去闯一闯。” “对,这么去闯一闯,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冯大瑞喝⼲了杯中酒说:“芹二爷还有什么话要问?” 曹雪芹想了一会说:“方先生很忙,皇上跟平郡王都离不开他,何以这时候特为派到南边,是不是出了什么 ![]() “不是出了什么 ![]() “因为什么?” “因为——,”冯大瑞很郑重的“芹二爷,我告诉你一句话,你可千万搁在心里!皇上想到南边去走一趟。” “南巡?”曹雪芹惊异的喊了起来,旋即发觉不能这么大呼小叫,赶紧掩住了口,左右顾视。 “幸好没有人!”冯大瑞埋怨着,复又警告:“芹二爷,这话你连太太面前都不能说。” “我发誓。决不说。” “好!那么我再告诉你一件事,这回南巡,完全是为了圣⺟老太太。” 曹雪芹越觉不可思议,不过这回他只是在心里想,想得深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可诧异之处。⾐锦还乡,人之常情,而况是着了‘八宝平⽔’的龙褂? “那么,”曹雪芹问:“也要到浙江绍兴府?” “那可不知道了。反正杭州市一定要到的。” “大概在什么时候?” “总得俩仨年的工夫来预备吧!” 不止两三年,一直到八年以后的乾隆十三年,方始起驾;不想在德州出了一个震惊四海的意外,以至于平郡王“虎兕相逢大梦归”而曹家也就“三舂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了。 (全书完) wWW.iGmXs.cOm |
上一章 三舂争及初舂景 下一章 ( 没有了 ) |
临邛卓家清末四公子柏台故事风尘三侠(高明末四公子乾隆韵事李娃明朝的皇帝汉宫名媛王昭慈禧全传 |
高阳的免费历史小说《三舂争及初舂景》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三舂争及初舂景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三舂争及初舂景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