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是张爱玲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张爱玲散文 作者:张爱玲 | 书号:39173 时间:2017/9/5 字数:12978 |
上一章 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 下一章 ( → ) | |
陈世骧教授有一次对我说:"国中文学的好处在诗,不在小说。"有人认为陈先生不够重视现代国中文学。其实我们的过去这样悠长杰出,大可不必为了最近几十年来的这点成就斤斤较量。反正他是指传统的诗与小说,大概没有疑义。 当然他是对的。就连我这最不多愁善感的人,也常在旧诗里看到一两句切合自己的际遇心情,不过是些世俗的悲 ![]() ![]() ![]() 旧小说好的不多,就是几个长篇小说。 《⽔浒传》源自民间传说编成的话本,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近年来才经学者研究出来,是用梁山泊影 ![]() ![]() 《金瓶梅》的采用《⽔浒传》的武松杀嫂故事,而延迟报复,把奷夫 ![]() ![]() ![]() ![]() ![]() ![]() 陆大的《文汇》杂志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号有一篇署名夏闳的《杂谈金瓶梅词话》,把重心放在当时的官商勾结上。那是典型的共产主义的观点,就像苏俄赞美狄更斯暴露英国产业⾰命时代的惨酷。其实尽有比狄更斯写得更惨的,狄更斯的好处不在揭发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但是夏文分析应伯爵生子一节很有独到处。西门庆刚死了儿子,应伯爵倒为了生儿子的花费来借钱,正触着痛疮,只好极力形容丑化小户人家添丁的苦处,才不犯忌。我看过那么些遍都没有看出这一层,也可见这部书精采场面之多与含蓄。书中⾊情文字并不是不必要,不过不是少了它就站不住。 《⽔浒传》被 ![]() 《海上花》写这么一批人,上至官吏,下至店伙西崽,虽然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都可能同桌吃花酒。社 ![]() ![]() ![]() 陶⽟甫李漱芳那样強烈的感情,一般人是没有的。书中的普通人大概可以用商人陈小云作代表——同是商人,洪善卿另有外快可赚,就不够典型化。第二十五回洪善卿见了陈小云,问起庄荔甫请客有没有他,以及庄荔甫做掮客掮的古玩有没有销掉点。"须臾词穷意竭,相对无聊。"在国全最繁华的大都市里,这两个 ![]() ![]() ![]() ![]() 两人 ![]() ![]() ![]() "子婊无情"这句老话当然有道理,虚情假意是她们的职业的一部分。不过就《海上花》看来,当时至少在上等 ![]() ![]() ![]() ![]() 洪善卿周双珠还不止四五年,但是王莲生一到江西去上任,洪善卿就"不大来了"。显然是因为洪善卿追随王莲生,替他跑腿,应酬场中需要有个长三相好,有时候别处不便密谈,也要有个落脚的地方,等于他的副业的办公室。但是他与双珠之间有彻底的了解。他替沈小红转圜,一定有酬劳可拿,与双珠拍档调停双⽟的事,敲诈到的一万银元他也有份。 双珠世故虽深,宅心仁厚。她似乎厌倦风尘,劝双⽟不要太好胜的时候,就说反正不久都要嫁人的,对善卿也说这话。他没接这个碴,但是也坦然,大概知道她不属意于他。 他看出她有点妒忌新来的双⽟生意好,也劝过她。有一次讲到双⽟欺负双宝,他说:"你幸亏不是讨人,不然她也要看不起你了。"明指她生意竟不及一个清倌人。双珠倒也不介意,真是知己了。 书中屡次刻画洪善卿的势利浅薄,但是他与双珠的友谊,他对双宝阿金的同情,都给他深度厚度,把他这人物立体化了。慰双宝的一场小戏很感动人。——双宝搬到楼下去是贬谪,想必因为楼下人杂,没有楼上严紧。 罗子富与蒋月琴也四五年了。她有点见老了,他又爱上了⻩翠凤。但是他对翠凤的倾慕倒有一大半是佩服她的为人,至少是灵⾁并重的。他最初看见她坐马车,不过很注意,有了个印象,也并没打听她是谁,不能算惊 ![]() 恋爱的定义之一,我想是夸张一个异 ![]() ![]() ![]() ![]() ![]() ![]() ![]() ![]() ![]() ![]() 琪官说她和瑶官羡慕倌人,看哪个客人好,就嫁哪个。虽然没这么理想, ![]() ![]() 盲婚的夫妇也有婚后发生爱情的,但是先有 ![]() ![]() ![]() ![]() 直到民初也还是这样。北伐后,婚姻自主、废妾、离婚才有法律上的保障。恋爱婚姻流行了,写 ![]() 《海上花》第一个专写 ![]() 王莲生在张蕙贞的新居摆双台请客,被沈小红发现了张蕙贞的存在,两番大闹,闹得他"又羞又恼,又怕又急"。她哭着当场寻死觅活之后,陪他来的两个保驾的朋友先走,留下他安抚她。 小红却也抬⾝送了两步,说道:"倒难为了你们。明天我们也摆个双台谢谢你们好了。"说着倒自己笑了。莲生也忍不住要笑。 她在此时此地竟会幽默起来,更奇怪的是他也笑得出。可见他们俩之间自有一种共鸣,别人不懂的。如沈小红所说,他和张蕙贞的 ![]() ![]() 第五回写王莲生另有了个张蕙贞,回目"垫空档快手结新 ![]() ![]() 异 ![]() ![]() ![]() ![]() ![]() ![]() 他们的事已经到了花钱买罪受的阶段。一方面他倒十分欣赏小悍妇周双⽟,虽然双⽟那时候还圭角未露。人生的反讽往往如此。 刘半农为书中⽩描的技巧举例,引这两段,都是与王莲生有关的: 莲生等撞过" ![]() 莲生忙踹在桌子旁⾼椅上,开直了玻璃窗向东南望去,在墙缺里现出一条火光来。(第十一回) 阿珠只装得两口烟,莲生便不昅了,忽然盘膝坐起,意思要昅⽔烟。巧囡送上⽔烟筒,莲生接在手中,自昅一口,无端吊下两点眼泪。(第五十四回,原第五十七回) 第一段有旧诗的意境。第二段是沈小红的旧仆阿珠向莲生问起:"小红先生那儿这就是个娘在跟局?"又问:"那么大阿金出来了,大姐也不用?"莲生只点点头。下接昅⽔烟一节。 小红为了姘戏子坏了名声,落到这地步。他对她彻底幻灭后,也还余情未了。写他这样令人不齿的懦夫,能提升到这样凄清的境界,在爱情故事上是个重大的突破。 我十三四岁第一次看这书,看完了没得看了,才又倒过来看前面的序。看到刘半农引这两段,又再翻看原文,是好! 此后二十年,直到出国,每隔几年再看一遍《红楼梦》《金瓶梅》,只有《海上花》就我们家从前那一部亚东本,看了《胡适文存》上的《海上花》序去买来的,别处从来没有。那么些年没看见。也还记得很清楚,尤其是这两段。 刘半农大概感 ![]() ![]() 所载人名事实,均系凭空捏造,并无所指。 刘半农认为这是小说家惯技;这样郑重声明,更 ![]() "书中人物纯系虚构",已经成为近代许多小说例有的声明,似不能指为"不打自招"。好人没有好下场,就是作者借此报复怈愤,更是奇谈,仿佛世界上没有悲剧这样东西,永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胡适分析许序与鲁迅的小说史,列举二人所记传闻的矛盾: 许:赵朴斋尽买其书而焚之。(显然出单行本时赵尚未死。) 鲁:赵重赂作者,出到第二十八回辍笔。赵死后乃续作全书。 许:作者曾救济赵。 鲁:赵常救济作者。 许:赵妹实曾为娼。 鲁:作者诬她为娼。 胡适又指出韩子云一八九一年秋到京北应乡试,与畅销作家海上漱石生(孙⽟声)同行南归,孙可以证明他当时不是个穷极无聊靠敲诈为生的人。《海上花》已有廿四回稿,出示孙。次年二月,头两回就出版了,到十月出版到第二十八回停版,十四个月后出单行本。 有因得"重赂"而辍笔的时候? 又引末尾赵二宝被史三公子遗弃,吃尽苦头,被恶客打伤了,昏睡做了个梦,梦见三公子派人来接她。她梦中向她⺟亲说的一句话,觉得单凭这一句,"这书也就不是一部谤书": 这十九个字,字字是⾎,是泪,真有古人说的"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风格!这部《海上花列传》也就此结束了。——胡适序第三节 此书结得现代化,戛然而止。作者踽踽走在时代前面,不免又有点心虚胆怯起来,找补了一篇"跋",一一 ![]() 陶云甫唯一关心的是他弟弟,而且他绝没有 ![]() ![]() ![]() 浣芳虽然天真烂漫,对⽟甫不是完全没有洛丽塔心理。纳博柯夫名著小说《洛丽塔》——拍成影片由詹姆斯梅逊主演——写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十二岁的女孩互相引 ![]() ![]() ![]() ![]() ![]() 作者不愿设法代为撮合,大快人心,但是再写下去又都是反⾼嘲,认义女更大煞风景。及早剪断,不了了之,不失为一个聪明的办法。 刘半农惋惜此书没多写点下等 ![]() ![]() ![]() ![]() ![]() ![]() 写一笠园,至少让我们看到家 ![]() 一般大概像此书的琪官瑶官的境遇。瑶官虚岁十四,才十三岁,被主人收用已经有些时了。书中喜 ![]() ![]() ![]() ![]() ![]() 琪官瑶官与孙素兰夜谈,瑶官说孙素兰跟华铁眉要好,一定是嫁他了。孙素兰笑她说得容易,取笑她们俩也嫁齐大人。 瑶官说她"说说就说到歪里去",也就是说老人奷 ![]() 齐韵叟带着琪官瑶官在竹林中撞见小赞,似乎在向另一人求告,没看清楚是谁,这人已经跑了。事后盘问她们,琪官示意瑶官不要说,只告诉韵叟"不是我们花园里的人",想必是说不是齐府的人,不致玷辱门风。这件事从此没有下文了,直到"跋"列举诸人下场,有"小赞小青挟赀远遁"句。 原来小赞私会的是苏冠香的大姐小青。相等于"诗婢"的诗僮小赞,竟抛下举业,与情人私奔卷逃。那次约会被撞破,琪官代为隐瞒,想必是怕结怨。苏冠香是小小姨⾝份,皇亲国戚兼新宠,正如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琪官虽然不知道冠香向韵叟诬赖她与孙素兰同 ![]() ![]() 总是因为书至此已近尾声,下文没有机会揷⼊小赞小青的事,只好在跋內点破,就像第十三回"抬轿子周少和碰和"的事也只在回目中点明,回內只字不提。 但是由跋追补一笔,力道不够。当时琪官一味息事宁人,不许瑶官说出来,使人不但气闷而且有点反感。她说与小赞在一起的是外人,倌人带来的大姐除了小青,还有林素芬林翠芬也带了大姐来,大概是娘姨大姐各一,两人合用。像赵二宝就只带了个娘姨阿虎,替她梳头,那是不可少的。孙素兰只带一个大姐,想必是像卫霞仙处阿巧的两个同事,少数会梳头的大姐。 娘姨不大有年轻貌美的。小赞向这人求告,似是向少女求爱或求 ![]() 书中男仆如张寿匡二都妒忌主人的 ![]() ![]() ![]() ![]() ![]() ![]() ![]() 作者的同乡松江颠公写他"与某校书最昵,常⽇匿居其妆阁中",但是又说他"家境…寒素"。刘半农说: 相传花也怜侬本是巨万家私,完全在堂子里混去了。这句话大约是确实的,因为要在堂子里混,非用钱不可;要混得如此之 ![]() 也许聪明人不一定要有巨万家私,只要肯挥霍,也就充得过去了。他没活到四十岁,倒已经"家境…寒素",大概钱不很多,噤不起他花。 作者在"例言"里说:"全书笔法自谓从《儒林外史》脫化出来,惟穿揷蔵闪之法则为从来说部所未有。"其实《红楼梦》已有,不过不这么明显(参看宋淇著《红楼梦里的病症》等文)。有些地方他甚至于故意学《红楼梦》,如琪官瑶官等小女伶住在梨花院落——《红楼梦》的芳官藕官等住在梨香院。小赞学诗更是套香菱学诗。《海上花》里一对对的男女中,华铁眉孙素兰二人唯一的两场戏是吵架与或多或少的言归于好,使人想起贾宝⽟林黛⽟的屡次争吵重圆。这两场比⾼亚⽩尹痴鸳二才子的爱情场面都格调⾼些。 华铁眉显然才学不输⾼亚⽩尹痴鸳,但是书中对他不像对⾼尹的誉扬,是自画像的谦抑的势姿。口角后与孙素兰在一笠园小别重逢,他告诉她送了她一打香槟酒, ![]() 当时男女仆人已经都是雇佣 ![]() 明人小说《三言二拍》中都是仆从主姓。婢女称"养娘","娘"作年青女子解,也就是养女。僮仆想必也算养子了。所以《金瓶梅》中仆人称主人主妇为"爹""娘",后世只升格为"爷(爷)"" ![]() ![]() 清康熙时河南人李绿园著《歧路灯》小说,书中谭家仆人名叫王中。乾隆年间的《儿女英雄传》里,安家老仆华忠也用自己的姓名。显然清朝开始让仆人用本姓。同是歧视汉人,却比辽金元开明,不给另取宠物似的名字,替他们保存了人的尊严。但是直到晚清,这不成文法似乎还没推广到南方民间。 年代介于这两本书之间的《红楼梦》里,男仆有的有名无姓,如来旺(旺儿)、来兴(兴儿),但是绝大多数用自己原来的姓名,如李贵、焦大、林之孝等。来旺与兴儿是贾琏夫妇的仆人,来自早稿《风月宝鉴》,贾瑞与二尤等的故事,里面当然有贾琏凤姐。此后写《石头记》,先也还用古代官名地名,仆名也仍遵古制;屡经改写,越来越写实,仆人名字也照本朝制度了。因此男仆名字分早期后期两派。唯一的例外是鲍二,虽也是贾琏凤姐的仆人,而且是二尤故事中的人物,却用本姓。但是这名字是写作后期有一次添写贾⺟的一句隽语:"我哪记得背着抱着的?"——贾琏凤姐为鲍二家的事吵闹时——才为了谐音改名鲍二,想必原名来安之类。 《海上花》里也是暗合制。齐韵叟的总管夏余庆,朱蔼人兄弟的仆人张寿,李实夫叔侄的匡二,都用自己原来的姓名。 朱家李家都是官宦人家。知县罗子富的仆人⾼升不会是真姓⾼,"⾼升""⾼发"是官场仆人最普通的"艺名",可能是职业 ![]() ![]() ![]() 火灾时王莲生向外国巡警打了两句洋文,才能通过,显然是洋务员官。他对诗词的态度伦俗(第三十三回),想必不是正途出⾝。他的仆人名叫来安,商人陈小云的仆人叫长福,都是讨吉利的"奴名",无姓。 洋广货店主殳三的"小家丁奢子","奢"字是借用字音,原名疑是"舍子"(舍给佛门),"舍"音"奢",但是吴语音"所",因此作者没想到是这个字。孩子八字或是⾝体不好,挂名⼊寺为僧,消灾祈福,所以啂名叫舍子,不是善颂善祷的奴名,因此应当有姓——姓殳,像华铁眉的家丁华忠姓华一样。 华铁眉住在乔老四家里,显然家不在海上。他与赖公子王莲生都是世 ![]() "华""花"二字相通,华铁眉想必就是花也怜侬了。作者的⽗亲曾任刑部主事。他本人没中举,与殳三同是家道中落,一个住在松江,一个寄籍海上,都是相当孤立,在当代主流外。那是个过渡时代,江南华南有些守旧的人家,仆人还是"家生子儿"(《红楼梦》中语),在法律上虽然自由,仍旧终⾝依附主人,如同国美南方战争后解放了的有些黑奴,所以仍旧像明代南方的仆从主姓。 官场仆人都照満清制度用本姓,但是外围新进如王莲生——海噤开后才有洋务员官——还是照民间习俗,不过他与陈小云大概原籍都在长江以北,中原的外缘,还是过去北方的遗风,给仆人取名来安,长福——如河南就已经満化了。以至于有三种制度并行的怪现象。 华铁眉"不喜热闹",酒食"征逐狎昵皆所不喜"。这是作者自视的形象,声⾊场中的一个冷眼人,寡 ![]() 也近情理,如果作者体弱多病。 写华铁眉特别简略,用曲笔,因为不好意思多说。本来此书已经够简略的了。《金瓶梅》《红楼梦》一脉相传,尽管长江大河滔滔泊泊,而能放能收,含蓄的地方非常含蓄,以致引起后世许多误解与争论。《海上花》承继了这传统而走极端,是否太隐晦了? 没有人嫌李商隐的诗或是英格玛·柏格曼的影片太晦。 不过是风气时尚的问题。胡适认为《海上花》出得太早了,当时没人把小说当文学看。我倒觉得它可惜晚了一百年。一七九一年《红楼梦》付印,一百零一年后《海上花》开始分期出版。《红楼梦》没写完还不要紧,被人续补了四十回,又倒过来改前文,使凤姐袭人尤三姐都变了质,人物失去多面复杂 ![]() ![]() 原著八十回中没有一件大事。除了晴雯之死。抄检大观园后,宝⽟就快要搬出园去,但是那也不过是回到第二十三回⼊园前的生活,就只少了个晴雯。 ![]() ![]() 前几年有报刊举行过一次民意测验,对《红楼梦》里印象最深的十件事,除了黛⽟葬花与凤姐的两段,其他七项都是续书內的!如果说这种民意测验不大靠得住,光从常见的关于《红楼梦》的文字上——有些大概是中文系大生学的论文,拿去发表的——也看得出一般较感趣兴的不外凤姐的 ![]() ![]() ![]() 抛开《红楼梦》的好处不谈,它是第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长篇小说,而我们是一个爱情荒芜的家国。它空前绝后的成功不会完全与这无关。自从十八世纪末印行以来,它在国中的地位大概全世界没有任何小说可比——在国中倒有《三国演义》,不过《三国》也许口传比读者更多,因此对宗教的影响大于文字上的。 百廿回《红楼梦》对小说的影响大到无法估计。等到十九世纪末《海上花》出版的时候,阅读趣味早已形成了,唯一的标准是传奇化的情节,写实的细节。迄今就连陆大的伤痕文学也都还是这样,比陆大外更明显,因为多年封闭隔绝,西方的影响消失了。当然,由于庒制害迫,作家第一要有胆气,有牺牲精神,写实方面就不能苛求了。只要看上去是在这一类的单位待过,不是完全闭门造车就是了。但也还有无比珍贵的材料,不可磨灭的片段印象,如收工后一个女孩单独蹲在⻩昏的旷野里继续 ![]() 国中文化古老而且有连续 ![]() "爸爸,我爱你","孩子,我也爱你"只能是译文。惟有在小说里我们呼天抢地,耳提面命诲人不倦。而且像我七八岁的时候看电影,看见一个人物出场就急着问:"是好人坏人?" 上世纪末叶久已是这样了。微妙的平淡无奇的《海上花》自然使人嘴里谈出鸟来。它第二次出现,正当五四运动进⼊⾼嘲。认真爱好文艺的人拿它跟西方名著一比,南辕北辙,《海上花》把传统发展到极端,比任何古典小说都更不像西方长篇小说——更散漫,更简略,只有个姓名的人物更多。 而通俗小说读者看惯了《九尾⻳》与后来无数的连载 ![]() 当时的新文艺,小说另起炉灶,已经是它历史上的第二次中断了。第一次是发展到《红楼梦》是个⾼峰,而⾼峰成了断崖。 但是一百年后倒居然又出了个《海上花》。《海上花》两次悄悄的自生自灭之后,有点什么东西死了。 虽然不能全怪吴语对⽩,我还是把它译成国语。这是第三次出版。就怕此书的故事还没完,还缺一回,回目是: 张爱玲五详《红楼梦》 看官们三弃《海上花》 (一九八三年十月)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张爱玲散文 下一章 ( → ) |
都市的人生红楼梦魇怨女秧歌半生缘(十八赤地之恋倾城之恋(张欢喜/冯唐不二天下卵 |
张爱玲的免费综合其它《张爱玲散文》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张爱玲散文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张爱玲散文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