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1625是三十二般变化创作的完结架空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明末1625 作者:三十二般变化 | 书号:36712 时间:2017/7/30 字数:6308 |
上一章 第四章 惊闻童养媳 下一章 ( → ) | |
二姐小被郑晓路扯着⾐袖,拉到屋后,两人坐在一草垛上,便将这家里的情况细细道来。原来郑家靠着祖上出了一位六品翰林院侍读,积下了五十亩田产和这间大院。但百年来,子孙后代竟然无一人再考中科举为官,祖上积上的财产便⽇渐消耗,到了郑煜城这一代,家中已不富裕,但郑煜城老爷子为人好面子,硬生生的还把这个家当成乡绅之家铺排着。非要给儿子弄一⾝丝绸⾐服穿着,也不让儿子务农,定要他读书赶考,三个女儿也一律不准做农活或者织布,只准在家绣花。那五十亩田地就靠七八个长工耕种,所幸的是,这七八个长工已经是祖孙三代在郑家做工,对郑家倒也算得忠心,每年上![]() 但家道中落本是不争之事实,老⺟亲去世之后,这家里帐务 ![]() 郑晓路又问起云姐儿究竟是个什么人,二姐小却没好气地告诉他,原来郑煜城虽然好面子,但终究知道家里情况不甚好,生怕儿子将来娶不到合适的老婆,没人照顾,也没人继承香火。于是在郑俊材还只有几岁大时,就买了柳家村一贫户的女儿柳云,要她从小和郑俊材一起长大,照顾郑俊材起居,将来便是要嫁给郑俊材当媳妇的。 郑晓路大惊道:“这不就是童养媳吗?”他爱看鲁迅先生的文章,对鲁迅先生笔下那悲惨的童养媳自然是同情非常,听说云姐儿是个童养媳,不由大吃一惊。 却听二姐小苦笑道:“便是童养媳了,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别说贫户,便是富户,也有主动把女儿送与别家当童养媳。因为女儿养大了终究是别人的,还得赔上一套嫁妆,不如趁着她还小,早早送了与人,便省了许多⿇烦。”二姐小说得悲苦,声音便越发低了:“⽗亲便只疼大姐与小弟,如果不是他好面子,我与三妹也早被送与别家了。” 郑晓路的脑袋一阵天旋地转,他只道自己穿回明朝地主乡绅之家,混混⽇子倒也安稳,却不料这家情况如此岌岌可危。明朝妇女地位如此低下,实在让人心痛心疼。要说自己在后世,被学校里的女人们天天⽩眼,便以为天下的女人都是看不起自己的,初见这二姐小对自己的态度,但当她是把自己看作低人一等,却不料这二姐小却与自己在后世的 ![]() ![]() 郑晓路原本拉着二姐小的⾐袖,此时却一翻掌握住了她的手,认真道:“二妹莫恼,先前我不知这些情况,不知者不罪。从明儿起,我定当努力,保管教郑家⾐实无忧。”他此时不再恼二姐小无礼,便不再故意用二姐小这种称呼来拉远两人关系,改口叫了二妹,只觉得这二姐小与自己竟是极为投缘,而她省吃俭用供小弟读书一说,更让自己感觉亲切,便将在后世对姐姐的那一份感情,寄托在郑佳怡的⾝上。 郑佳怡却是双脸飞红,将手用力一甩,道:“你要努力便努力好了,拉着我手做甚,虽说现在⽗亲认了你为义子,我俩有个兄妹关系,但你还真当我们是亲兄妹不成?拉拉扯扯成何体统。”她掩了脸,飞快地跑了。 郑晓路此时心中浊气已出,只觉非常畅快,暗暗寻思道:“既然如此,我就要学别的穿越大侠们一番了,不说封候拜相,但至少要保这郑家富贵荣华一番,全了郑俊材对我的兄弟情义,也要救这郑家三位姐小于火炉之中。” 郑晓路开始搜肠刮肚,想看看自己都会些啥东西!做肥皂,呃,自己似乎化学不咋样。做玻璃,呃,自己还是化学不大好。做纺纱机,呃,好像自己不是学工程技术的啊。靠诗词,别扯了,现在都明朝了,还有几句诗可以让自己抄袭的。靠 ![]() 第二天一早,小少爷郑俊材在老爷子的监督下,正在院子里读着四书五经,却见家里的长工们收拾着农具,正要下地⼲活。此时正是扬舂三月,农忙时节,今年的⽔稻就快要播种了,长工们正要去整地养田,只见郑晓路跟着长工们,也要去下地。郑俊材大叫道:“大哥,你要去做什么?” 郑晓路笑道:“昨天夜里,我想了些新点子,现在正要出去看看。你且读好书,等我看好了再来与你细说。” 郑俊材从火井一事上知道,他这认来的大哥做事情喜 ![]() 郑晓路随在几个长工⾝后,便上得山边来,这四川地界,除了成都周围有片儿平地,其余的地方全是山坡,没一块儿平的,因此郑家的五十亩田地其实都分布在长滩湖旁边的小山坡上,一层一层的环叠着。这些田地大都是⽔田,这扬舂三月,长工们便要把这⽔田梳理好,翻好土,换好⽔,将那杂草害虫清理⼲净,然后便等四月可以播种揷秧,细心照料,等到八月才可收获。 郑晓路看他们在那儿挖着⽔田,突然心中一动,拉过一个长工问道:“我们这郑家村靠着长滩湖,村里定有许多养鱼打鱼的鱼户吧?”这长工笑道:“可不是,村里鱼户就有好几家,鱼塘里草鱼、鲤鱼、鲶鱼…啥鱼都有。”郑晓路问道:“我们郑家咋没有鱼塘呢?”那长工笑道:“我们家世代务农的,靠的是土地,却是没人懂养鱼!小路,你这次真淹傻啦?这些事你不是很清楚吗?” 郑晓路耸耸肩道:“这次淹了一下,好多事情记不得了。”说完他也不再闹腾,就坐在旁边看这些长工整田,此时农业极为原始,郑家又没有⽔牛,田地全靠人耕,七八个长工忙了一整天,但只翻好十亩地,然后开渠放了污⽔,又挑了清⽔来养在田里。郑晓路坐在田边,看着清⽔缓缓注⼊田地,突然一拍脑门,有了!这一田清⽔,光是种⽔稻多可惜,在后世,谁家的稻田里不养点鱼、泥鳅、螃蟹什么的,我就给它来个稻田养鱼! 当天夜里,郑晓路随着长工们回到家,便把郑俊材拉到自己的小屋里,笑道:“兄弟,这次我打算玩玩养鱼。”郑俊材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大哥,你别是真的淹傻了吧?我们家里没人会养鱼啊。再说,家里也没鱼塘,却到哪里养鱼去?难不成养在这长滩湖里?”郑晓路本打算玩一招稻田养鱼,此时一听郑俊材的笑话,又想到一个点子,顿时大喜,笑道:“嘿嘿,兄弟,你倒是说对了,我打算在稻田里养点鱼,再弄点鱼养在长滩湖里。” 郑俊材摇头摇道:“稻田里怎么能养鱼,别把稻子给吃坏了。长滩湖里也养不了鱼啊,这长滩湖这么大,里面又何需你去养鱼,本就有网也网不尽的大鱼,但湖深不知其底,哪里说网就网得上来。” 郑晓路笑道:“我却自有妙方,你若信我,便需像那火井一样,拿出你的私房钱来,咱们去鼓捣一番,自然又有新乐子可寻。” 郑俊材一听,二话不说地道:“便是 ![]() 第二天,郑晓路拿到了一包碎银,却是郑俊材的全部零花钱,也亏得郑俊材是郑家独子,才有这么多的零花钱可用,要是换了大姐小、二姐小、三姐小,却拿不出这许多银钱来供他支使了。拿了这包钱,郑晓路跑到村里一个鱼户那里,买了上百条成年的大鲤鱼。拿大盆子分几次搬运到山坡上的⽔田边,每亩地里放了几十条。 他在四川农业大学时,专门学过淡⽔养殖,对这淡⽔养鱼非常 ![]() ![]() ![]() 第二天一早,舂光柔和, ![]() ![]() ![]() 正安静看着,却见平时⾜不出户的二姐小郑佳怡,牵着三姐小郑佳盈的手,后面还跟着小少爷郑俊材,一溜儿都跑上了山坡来。郑晓路还没开口,二姐小已经伸出手道:“拿来!” “拿什么来?”郑晓路不解道。 “把小弟的钱还来!”郑佳怡怒道。 “呃,还不回来了,这不都变成鱼了么。”郑晓路摊手道。 郑佳怡大怒:“我道你昨⽇哪有这么多钱去买鱼,回家一问小弟,才知道你讹了他的钱去买,整⽇里游手好闲倒也罢了,⼲么还花些银钱买没用的物事回来。弄坏了⽔田,却让我们家怎生是好?”郑佳怡说着说着眼圈就红,掉下泪来道:“我 ![]() 郑晓路听着凄婉,也不和她生气,细声解释道:“我拿了这钱却不是胡闹的,准备养些鱼出来,也为家里添些用度。” 郑佳怡却是不依:“养鱼,你会养鱼么?我们家哪一个会养鱼?这鱼又有养在⽔田里的么?似你这般搞法,却不是拿钱往⽔里扔?” 郑晓路一想,这可⿇烦了,要怎么解释才行呢?难不成我给她说,我来自几百年后,学淡⽔养殖,这话一说,只怕就要抓我去看医生了。苦思半响,不知道如何开口。 郑佳怡见他不开口,只道他心虚,却又把话放柔了道:“你前些天被⽔淹了,这头脑有些不清楚,也没什么紧要。我们便把这些鱼都捞起来,好言好语找那鱼户退了,也能折回些银钱。” 郑晓路听到被⽔淹,突然脑中一醒,对啊,这古人 ![]() ![]() 郑晓路假意左右扫了一眼,看了看有没有人在旁边,但这农村山坡,一望十里,哪有半个人影,于是将声音放得 ![]() 郑佳怡、郑佳盈、郑俊材听到这几句,齐齐“啊”的一声,大为惊恐。 郑晓路却不管他们惊骇,只管瞎掰道:“阎王爷送我回 ![]() 郑佳怡等又是一声惊叹,这种事原本决计不可能相信,但古人 ![]() 三人无意之中向后退了一步,都感觉到有点害怕。郑佳怡是姐姐,见两个弟妹都退到她⾝后,自己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于是硬着头⽪问道:“那你弄鱼在这⽔田里,也是阎王爷的指示?” 郑晓路故意装成神秘样子道:“正是,阎王爷托梦叫我用鬼眼看这⽔田,说这⽔田里如果养鱼,必有所获,因此我就拿了兄弟的钱来弄些鱼在这里,想看出来阎王爷究竟是什么意思。” 郑佳怡本是怒极,但被郑晓路这么一吓,她是17岁花样少女,哪听得什么鬼呀阎王一类的话,怪叫一声,拉了弟妹就走,边走还边道:“以后切莫来这⽔田边,沾了鬼气可不得了。”郑俊材终究是个男孩,却不太怕,只是被二姐拉了,不得不走,他边走边回头,向着郑晓路大声道:“大哥放心,姐姐那边我自去解释,你好好看这⽔田,看看可有什么宝贝出来。” 郑晓路见他们三个走远,松了口气,不再理会,又专心看起他的鱼来。就在他们说话这会儿,雌鱼被雄鱼追得累了,就躲在柳杉枝下产卵,那雄鱼追进枝底,自然就给鱼卵受了精。然后鱼卵就会粘在柳杉枝上,待过几天,将之拿出⽔田,晒晒太 ![]() ![]() 见大功将成,郑晓路也不闲着,现在⽔田养鱼的条件基本造就,接下来他得想想怎么在长滩湖里养鱼了,鲤鱼十分能生,暴一次卵就是成千上万的鱼苗,养在五十亩⽔田里,那是绝对不够地方的,始终有一部份鱼得养在别的地方,郑家又没有鱼塘,只能养在这长滩湖里了。 但这长滩湖极大,据自己后世的知识,长滩湖⽔面宽达三千多亩,⽔深30米,郑俊材说得对,就算你不向里面投鱼苗,里面的鱼也够你网一辈子的,真要养进去了,又怎么捞出来? 郑晓路却早已 ![]() ![]() ![]() 编者按:明朝时童养媳非常常见,更因为重男轻女,富户将女孩直接送给别人,以省下嫁妆钱,此事确为事实,不需要置疑,并且这种事情非常多,绝非作者故意杜撰。有些穷人家为了攀附富户,便会接手富户送出的女儿,当作童养媳养大,等儿子成年,便令童养媳与儿子圆房,只需摆几桌酒,就算办了婚事。而且明朝一夫可以多 ![]() 另,稻田养鱼其实自古就有,但只流行于浙江,古代国中信息极不流通,浙江人稻田养鱼,四川人却并不懂得。四川一直到一九八几年,都没有象样的鱼类产殖能力,主要靠着捕捉自然长大的鱼为食。直到四川大力发展养鱼业,才有所改观。 再另,在明朝,地主如果没有两三百亩地的话,靠着雇工种田,自己不劳作,那生活比一个只有二十几亩地的自耕农生活还要困难。 清朝顺治年间,有个叫唐甄的知县,⾰职后流寓到吴江定居。在随后的三十年中,他写成《潜书》,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所遇、所思。《潜书》的历史价值很⾼,历来被史家所推崇。他在吴江薄有田产,正好是40亩地。按建国初期的标准,够得上评为地主。唐知县每年可收租41石,其中上缴给家国的田赋、加耗、加解以及其他诸项费用为23石。年岁大 ![]() ![]() 因此,本书中拥有50亩田地的郑家,其实只是一个很惨的地主,算不上富裕,完全是吃的祖宗的老本。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明末1625 下一章 ( → ) |
刺明千宋锦衣为王扬威异域之东大秦帝国风云大宋帝国风云军阀治世仙魔战记北洋风云大唐 |
三十二般变化的免费架空小说《明末1625》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末1625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末1625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