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是月关创作的完结架空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步步生莲 作者:月关 | 书号:34674 时间:2017/7/20 字数:7223 |
上一章 第039章 独角戏 下一章 ( → ) | |
三天一过,新帝登基。 灵堂那边⽩茫茫一片,文德殿却已恢复了金壁辉煌的模样。 皇家比不得寻常百姓家,家事也是国事,新帝登基乃是举国同庆的大⽇子,既延误不得,也不能**一丝晦气来。 登基大殿异常隆重,从內朝、外朝、再到牛门、御街,所有的灵棚都已撤下⽩绫,换上彩绸,装饰的花团锦簇,唯有灵堂一处仍然带孝,穿⽩⾐、扎⽩带子的的宮人、內侍们暂时也被约束在灵堂內,大典期间不得随处走动。 新帝登基,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元老宿臣,各依序列,依次⼊殿,参拜致礼,山呼万岁声中,赵光义小心翼翼地把他的**放在皇帝的宝座上,心里终于踏实了些。 今天,万众瞩目,他是唯一的主角。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秉承天意,他是⾼⾼在上的皇帝,望着御阶下跪拜的群臣,他就像⾼⾼在上的神明,俯视着脚下的蝼蚁,那种感觉,实是飘飘 ![]() 参拜新君已罢,卢多逊、吕 ![]() 循旧例,先皇驾崩的当年,年号是不更改的,新任皇帝要在次年元月一⽇,再拟立新的年号,可是如果仍然沿用旧的年号,对赵光义来说,亡兄的 ![]() 随卑,赵光义又改了自己的名字。 他本名叫赵匡义,赵匡胤登基之后,臣子要避皇帝名讳,他就改了名字叫赵光义,如今自然没有再改回旧名的道理,他也不想改回旧名,赵匡义这个名字总是令他情不自噤地想起读音相近的另一个名字,于是他秘密延请京师名相师,为自己拟了一个新名字,单名昊字,今后,赵光义就叫赵昊了。 宋以火德兴国,这个昊字⽇下有火,正合大宋国运,在他看来是大吉大利,虽说命相风⽔之说终究有些虚妄,但是对急于巩固权政的赵光义来说,但凡能诗些吉利彩头的东西,他现在都不厌其烦,从善如流。 起好了年号、名号,随即便是大赦天下,颁布新政,新帝皇恩浩 ![]() 同时,舂闱科举大考正在紧张进行之中,赵光义下旨,这一科舂闱,扩充取士名额,每科录取人数有太祖皇帝时候的每试几十人扩充了十倍甚至百倍,达到了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并规定从此以后,均依此例。此举自然得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唯求⼊仕一途的读书人及其家眷的热烈拥护。 科举试考,同科及第的进士们互称同年,称主考官为座主、座师或恩门,自称门生。这样,新进士就和主考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师生关系,新进士常把自己的及第看作是主考官对自己的一种恩情而感恩戴德,于是科举试考就成了主考官结 ![]() ![]() 赵匡胤有鉴于此,就把最终决定考生能否被录取的大权移到了自已的手上,从而形成了科举的第级三 试考:殿试。皇帝成了最终的主考官,成了所有新进士的恩门,所有的新进士都成了皇帝的生学,成了天子门生,他们感恩戴德的对象只能是皇帝了。这样,皇帝就把科举的取士大权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上。 赵光义大肆扩充取士名额,就给官宦队伍补充了大量新鲜⾎ ![]() 随即,赵光义便大肆封赏群臣。 远征在外的 ![]() 赵光义下一道诏令,文武百官便山呼百岁一次,声音如排山倒海,坐在⾼⾼御座上的赵光义感受到 ![]() 王爷,哪怕是再尊贵的王爷,和皇帝之间都有着天渊之别,不坐上这个位置,永远不会感受到那种天下江山尽皆掌握手中的滋味,虽然竭力保持着庄重、肃穆,和缅怀先帝的哀伤,他还是噤不住露出一丝微笑,着皇兄以前的习惯动作,伸出一只手,缓慢而有力地一挥,沉声说道:“众卿平⾝。” “谢万岁!”众臣爬起,依序归位。其中一人一瘸一拐,显得异常乍眼。 赵光义一看到他,心里就特别的腻味。 杨浩,这个他曾经想招揽的人,对他始终若即若离,这令折节下 ![]() 而今,这个很难称得上是自己心腹、却很可能掌握着他弑兄篡位真相的杨浩,就像是他眼中的一 ![]() ![]() 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坐上这个宝座只是开始,坐得稳这个宝座才是结束。杨浩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当场揭穿他的丑事,他有的是时间和机会慢慢收拾他,直到把这 ![]() 他从⾼⾼的御座上俯视着杨浩,眸中闪过一丝寒光,随即抬起头来,平视前方,沉声道:“联于潜邸时,掌理开封府事,府中⼲吏宋琪、贾坎、程羽、慕容求醉诸人,蝉精竭虑、勤勉用心,皆堪重用,今联承继大宝,是故擢升任用。王继恩,宣膘旨意。” “奴婢遵旨。” 王继恩答应一声,说道:“上谕,慕容求醉任给事中、宋琪为东阁门使;贾瑰为东头供俸,程羽任西阁门使、商凤为殿前左班、陈从信为右班殿直,陈赞为军器库副使,王延德为御厨(好像是个厨字)副使。张海任…周莹任…王继英任… 王继恩一一念来,南衙属吏大多在朝中安揷了职务,这些官职不但充斥于中书、门下、枢密和六部,而且遍布于京师和地方的军队系统,总人数,⾜⾜有八十多人。什么叫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就走了。他们担任的官儿都不算大,可是谁都知道,用不了三年五年,这些人便会连连擢升,成为皇帝在文武班中的中坚力量。 这些人中以宋琪、贾璀、程羽、慕容求醉等人为代表,代表众受封员官上殿谢恩,赵光义和颜悦⾊地将他们唤起后,突然热泪盈眶,颤声说道:“先帝非只天下之君,也是联的胞兄,兄皇龙驭宾天,联心中不胜悲恸。先帝在时,厚爱家人,未尝以至尊自居,联登基大宝,以敬天法祖为首务,岂敢不效先帝?今联登基,大赦天下,文武官俱受封赏,天下万民俱承宴恩,岂能忘却了家人,娘娘、皇弟、皇子、皇女上前听封口… 已换穿了宮装礼服的宋皇后、皇子德芳、已嫁人的两位皇女和永庆公主、还有皇三弟赵光美走上前来,向皇帝见礼,赵光义早已离开龙座,一溜小跑地下去,堪堪将他们扶起,热泪盈眶地道:“皇嫂、皇弟、皇侄,你们都起来,都起来。 联这道加恩的旨意,你们不必跪接,静听便是。” 王继恩待赵光义退开一步,才清咳一声,⾼声宣旨:“…魏王德昭,改封吴王,加永兴节度使、平章事;皇次子德芳,加封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皇弟赵光美,加淮南西路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知开封府、封齐王;先帝子女、今上子女、皇弟齐王子王,今后均称皇子皇女,无分彼此…” 随后,又追封先帝已经过世的两位皇后,给宋皇后上尊号,赵匡胤本有四子六女,两个皇子三个公主早天,如今健在的三位公主中,已经出嫁的昭庆公主进封为郑国公主,延庆公主进封为许国公主,尚未出嫁的永庆公主也进封为兢国公主,公主还是公主,在封号上是有品秩的,这一进封,她们的俸禄、待遇便提⾼了一层… 赵光义这般作为,登时打消了许多剩臣的猜忌和疑虑。如果说加封的那些节度使、平章事、甚至王爷都算是虚衔,只是增加了俸禄和待遇,并没有什么实权,可是皇三弟赵光美任开府府尹,这可是实打实的权力,如果先帝驾崩果真有什么蹊跷,今上岂敢如此放权? 赵光义将众臣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中不噤生起一丝得意,他目光一转,忽地瞟见那个眼中钉杨浩,发现他 ![]() 这时,皇三弟赵光美已上前谢恩,他无暇多想,忙上前扶住三弟,好言安抚一番,说起亡兄时,两兄弟俩执手相望,热泪纵横,好一副兄友弟恭的感人场面,文武百官见了,有人思念起先帝来,也不噤随之暗暗饮泣。 随后,宋皇后便领着一双子女上前谢恩。 在赵光义面前,宋皇后不敢露出一丝怨恨之⾊。她嫁进宮后,尚无子女,先皇后所生的皇子德芳便被她当成了亲生子,最受她的疼爱,宋皇后生怕赵德芳少不更事,被赵光义看出什么破绽,所以一直紧紧地拉着他,把他搂在自己怀里,永庆公主则跟在两个姐姐后面,低着头,泪⽔在眼眶里盈盈打转儿。 “官家,臣妾率一子三女,叩谢皇恩…” “嫂嫂快快请起。” 赵光义赶紧扶起她,情动地道:“皇嫂,皇侄…,咱们虽是天家,平坏可废,但是如此称呼,仅止于金殿。按皇兄时规矩,咱们一家人⽇常相见,只以家人相称,联仍是嫂嫂的二叔,光美的二哥,三位公主和德芳口中的叔⽗。 皇嫂,你们不要过于悲伤了,逝者已矣,不能复生。联继承大宝之后,朝政上会秉持皇兄一向的主张,抚內攘外,与天下黎民共创太平。在家里,联也会像兄皇生前一样,做一个仁厚友爱的一家之尖。” 宋皇后紧紧揽住赵德昭,垂下头来,低低地道:“谢官家。” 赵光义点点头,环顾文武,上前两步,大袖舒展,亢声说道:“众位卿家,承天恩赐,以火德王,始有我宋一朝口先帝雄才大略,南征北战,灭荆、湖、蜀、汉、唐诸侯,振长鞭而御宇內,奠盛世之基,开万古之兆,以至国运昌盛,四海宾服。联自幼追随先帝征讨天下,既是先帝的臣子,又是先帝的胞弟,深受先帝的恩宠,今又受先帝遗托,得承千古之业…” 这番话酝酿良久,早已背得滚瓜烂 ![]() ![]() “从来帝王之治,无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先帝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 ![]() 敬天法祖,那就是他不会对朝政大动⼲戈,太祖皇帝的一切遗政遗命,他都将奉行不渝,这不但把他自己打扮成了先帝遗志的最佳继承人,也让忐忑不安的文武百官们最终踏实下来。文武百官齐齐跪倒,轰然应道:“扶保大宋,臣等责无旁贷。定当戳力同心,效忠朝廷!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光义很想得意地仰天大笑三⾝,可是先帝丧期未过,这样做未免不合时宜,于是他只抿了抿嘴,⽩百官颌首示意。 轰然隆隆的宣誓声中,忽有一个不协调的哭声幽幽切切地传来,赵光义眉头微微一皱,他闪目看去,见是永庆公主掩面哭泣,便強抑不快,扮出一副和颜悦⾊的模样,柔声说道:“永庆,莫要伤心了,你⽗皇虽已龙驭殡天,以后叔⽗却会像你的爹爹一样妥善照料你的。” “谢官家。” 永庆公主向他福礼,垂泪道:“叔⽗形容酷肖爹爹,今⽇上殿,见叔⽗着龙袍,戴通天冠,龙行虎步,气宇轩昂,俨然便是爹爹模样,永庆见叔⽗而思爹爹,想起以前少不更事,常惹爹爹生气,如今想来,好生悔恨。” 赵光义听了,霁颜说道:“永庆,不要內疚了,你能明⽩这些道理,你⽗皇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宽慰的。“ 永庆菗菗噎噎地道:“永庆还记得,见到爹爹的最后一面,是在那⽇经筵上,那天,爹爹宣卢相公和几位位大学士进宮为永庆讲礼…” 卢多逊听她提起先皇,忙向天拱一拱手,叹息道:“是啊,臣记得很清楚,那一⽇先皇特意提了一个礼字让臣等为公主讲解,先皇乃天下共主,有多少国事需要 ![]() ![]() 永庆泣声道:“可是永庆却不知珍惜,竟尔偷偷小睡。记得卢相公等离去后,张泊大人又来,参劾大鸿驴杨浩,咆哮殿堂,永庆这才惊醒…” 赵光义十分的不耐,可是现在不只是一个女儿在缅怀她的慈⽗,她说的可是先帝,于是只能像百官一样,双手微拱,肃立一旁,静静地聆听。 永庆公主幽幽叹息一声,道:“唉…,那是永庆最后一次与⽗亲说话呢…,永庆还记得,⽗皇听了张泊大人的诉告非常不悦,扣罚了大鸿驴半年的俸禄,永庆当时还揷嘴说处罚的重了些。 可⽗皇却对永庆说,杨浩大人虽有行事鲁莽,却是忠心耿耿、做事勤勉的一位朝廷栋梁,他迁民于西北,实有开疆拓土之功;此后出使唐国,为我朝平定江南立下了汗马功劳;出使契丹,又为我朝平定汉国制造了一个大好机会。哪一桩差使,都走出生⼊死,实有汗马功劳。 如今西北军政靡烂,正缺一位能臣戍边,杨浩大人虽腿脚有所不便,却是最佳人选,家国用人之际,不拘一格,爹爹过两⽇就要加封杨浩为横山节度使、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判芦州府事。 如此年轻,承此重任,为免他年少气盛,有刚极易折之虞,如今略做小惩,削削他的锐气,也是磨砺的一务苦心。爹爹无论是待臣下还是待家人,少有责骂⽟斥,常以苦心谆谆善 ![]() ![]() 永庆说罢掩面哭泣不止,満朝文武却是一片哗然,赵光人…赵光义脸都黑了。 先皇要加封杨浩为横山节度使、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判芦州府事?那…那不是纵虎归山,把这个心腹大患又送回西北去了? 可是他刚刚才向満朝文武宣布,帝王之治以敬天法祖为首务,信誓旦旦地保证他要谨遵先帝的一切遗政遗志,不负先皇所托。 永庆公主是先帝的女儿,她在文武百官面前说出这番话来,这就等于说了一道先帝的遗诏,他遵是不遵?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形象,削除百官心丰的猜疑,赵光义下了好大的⾎本,连开封府尹都让给三弟做了,要是对永庆口述的这道先皇遗命置若罔闻,那今天这出戏不是都⽩做了? 杨浩也吓呆了,他脸⾊发⽩地看向永庆公主,心中只道:“我的上帝真主玛丽亚啊,我只是想讨回芦州知府的差使,堂堂正正地回到西北,让他找不到理由为难我芦州罢了,怎么怎么…什么横山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判芦州府事?我没教你啊!凡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府州事者,谓之使相。你想让我以宰相的⾝份返回芦州?你这不是帮倒忙嘛,他能答应么?” 说起来,永庆在杨浩教给她的词儿上又擅作主张加了这么一条,却也走出于一番苦心。在她想来,杨浩是个可以绮靠的忠臣,大哥要起兵除逆,如果⾝边有个宰相级的人物庒阵,份量会更重一些,于是便在“赵匡胤”的遗言上又加了这么一条。 文武百官全都有点牙疼似的唰着嘴,看向这位口口声声要敬天法祖,谨遵先帝一切遗命的官家,看他到底是答不答应。如果他答应,那除了战国时期那位十二岁就被秦昭王拜为宰相的甘罗,杨浩就算是古往今来天下间最年轻的宰相了。 赵光义也像牙疼似的,他咧了咧嘴,转向杨浩,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气,他还没说话,杨浩已一个箭步跳了出来,真难为了他一条瘸腿,还做得出如此⾼难度的动作。杨浩 ![]() ![]() 赵光义气得牙 ![]() 他的眼⽪突突地跳了几下,咬着牙 ![]() 杨浩刚刚还臣惶恐、臣不敢呢,赵光义这句话还没落地,他就马上接过来道:“陛下如此器重,臣一定肝脑涂地,以报君恩之万一!” 他俯拜在赵光义脚下,赵光义看着他的后颈,眸中寒光一闪:“就封你个王又能怎样?你能并着回到芦州吗?” 杨浩诚惶诚恐跪,嘴角也悄然逸出一丝冷笑:“我就是相信⺟猪能上树,也不会相信你赵二老,但是这个名份让我拿到手,看你狗咬刺猥,还如何对我下手!”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步步生莲 下一章 ( → ) |
不死之穿越新手主神闯无生来是王侯痞子混古代新宋谋定三国昊天流澜超级书童再造神州大宋海贼 |
月关的免费架空小说《步步生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步步生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步步生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