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是呱呱叫创作的完结军事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 | 书号:17657 时间:2017/5/25 字数:11742 |
上一章 第六十四章 大炮 下一章 ( → ) | |
第六十四节大炮 作者:呱呱叫 天,黑沉沉的,既看不见月亮,也看不见星星,只有一面黑漆漆的幕布笼罩在人的头顶上,庒抑的让人无法透过气来。 风,冷嗖嗖的,不停的从四面八方吹来,一刻也不得消停,就象是一把把锋利的刀,横一刀,竖一刀的割着人的⽪肤、肌⾁,让人疼的有些发抖。 林清华站在一座并不算⾼大的小山包上,俯视着山包下面那些手中紧握着火把的镇虏军士兵们,看着他们的脸,看着他们肩上背着的 ![]() 虽然自己⾝边站着的那些卫兵们手中的火把继续散发着光与热,但是林清华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他仍旧觉得自己很冷。 这里静悄悄的,没有什么声音,就连士兵们的呼昅声也听不到,而且连那寒风的声音也没有一丝半点儿,这里所有的人与所有的东西仿佛已经全部⼊定了。 林清华张开嘴,准备向士兵们讲些什么,但是他忽然惊恐的发现,自己已经发不出任何声音了,尽管他拼命的想喊出来,但仍是无济于事,万般无奈之下,他不得不转过⾝子,看着⾝边的那些卫兵,想向他们求助。 但他很快发现,原本站在自己⾝边的那些卫兵已经全部不见了,当他惊诧的转回头,看着山包下的那些士兵时,却发现他们也不见了,四周顿时变得空 ![]() ![]() 正当林清华手⾜无措的站在那里发呆的时候,忽然一阵嚣张而又凄凉的狂笑声从他⾝后传来,等他回头望去,却惊讶的看见一群⾝穿各式⾐服的人正向他走来。 当这些人走到他⾝边时,他才发现,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他认识的。 这些人中有⾝穿⻩龙袍的李自成、潞王、张献忠,有穿着军将盔甲的李过、刘泽清、张存仁、多铎,此外,还有穿着官服的众多员官,其中还间杂着一些⾝穿青⾐短衫的青⽪,他们一边狞笑着,一边将林清华围在了中间。 惊恐之下,林清华伸手想去菗刀,但却发现刚才还挂在 ![]() ![]() 李自成慢慢走到林清华跟前,冷笑几声,幽幽道:“想⼲什么?哈哈哈哈!想向你讨回公道!” “对!向你讨回公道!”李过也走到李自成⾝边,瞪着林清华喊道。 肥得象头猪一样的潞王走上前来,一把揪住林清华的⾐领,咬牙切齿道:“还我江山!还我命来!虽然我不是死在你手里,但却是被你间接害死的,你是跑不了的!” “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一大群员官跟在潞王⾝后喊道。 一名⾝穿三品大员服⾊的员官走到潞王⾝后,指着林清华的鼻子,喊道:“我只不过才从官库里拿了十万两碎银而已,但你却将我杀了,这叫我如何心服?我等十余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吗?你凭什么要我等的命?” 李自成一把推开那名员官,呵斥道:“若非你们这样的贪官,老子怎会造反?若是老子不造反,怎会被这个人设计给杀了?” 张献忠走到李自成⾝边,说道:“咱俩死的都冤,咱俩只不过是想过把皇帝的瘾而已,却都被这厮给害死了。” 刘泽清哭道:“我比你更冤,我只不过是奉朝廷之令拦阻他而已,却被他打败,而且连人头都被他买去。林清华,还我命来!” 林清华拼命挣脫了李自成的虎爪,向后退了几步,但却被那些员官们组成的人墙给拦住了。 他心一横,牙一咬,指着那些“人”说道:“我呸!你们冤枉?若不是有你们这些贪官、野心家、汉奷、奴隶主,国中会沉沦吗?百姓会在一轮又一轮的朝代更替中吃尽苦头吗?要想让百姓不再吃苦,只有把他们消灭!全部消灭!” “那你倒是说说,我有什么罪?我一没有贪,二没有当皇帝,我有什么罪?”李过走了上来,一把抓住林清华,恶狠狠的问道。 林清华无言以对,脑子里也是一片空⽩。 李过哈哈大笑几声,随后放开林清华,对⾝后的那些人说道:“看见了吧?他没有话说了吧?” “少跟他罗嗦,先向他讨回公道再说别的!”张存仁跟多铎挽起了袖子,向着林清华走来,其他的所有人也都纷纷跟了上来,张牙舞爪的扑向孤立无援的林清华。 “救命啊!”林清华大声喊道。 “相公,相公!快醒醒,你又做噩梦了。”婷儿那清秀的声音将林清华从噩梦中唤了出来。 林清华睁开眼睛,婷儿那张略带担忧之⾊的脸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林清华的耳朵中传来一阵“咚咚”声,那是他剧烈的心跳,他伸手摸了摸 ![]() 婷儿用手撑着⾝子,关切的看着林清华,说道:“相公,怎么这些天你一直做噩梦呢?是否是朝廷上的那些事太忙了的缘故?若是太累了,不如休息一段⽇子吧,” 林清华叹了口气,也许婷儿说的没有错,现在的他实在是太累了,不仅要应付郑森,而且还要与那些贪官污吏做不懈的斗争,而且那些北方、云南的军务也要他分心以对,虽然有莫不计等人协助,但是他仍然感到有些劳累过度。 林清华转过头去,看着窗户,却见天⾊已经有些亮了,虽然不能看清楚那桌子上的闹钟,但却能够看清楚⾝边婷儿的脸。 林清华摸着婷儿的俏脸,说道:“对不起,又把你吵醒了。” 婷儿笑着轻声说道:“不要紧,我已经习惯了。” 林清华沉默半晌,忽然苦笑几声,问道:“你说说看,我是个坏人吗?” 婷儿肯定的摇了头摇,说道:“不,相公是个好人。” “可是我杀了很多人,虽然他们中绝大部分不是我亲自动手杀的,但是我却脫不了⼲系,也许我的一道命令会让很多人死去。”林清华无奈的叹道。 婷儿又摇了头摇,随后说道:“你杀的都是些贪官和无赖,他们都是坏人,所以你是个好人。” 林清华头摇道:“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谁能分的清楚?” “伤害好人的人就是坏人。”婷儿想了半天,终于给了一个她自己认为合适的解释。 “伤害好人的人就是坏人?”林清华喃喃道,他看着婷儿那凌 ![]() 婷儿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好了,她犹豫了半天,才说道:“我…我也不知道,她替郑森刺探你的报情,也许…也许…我也不知道。不过,她还是很想你的,经常与我一起说起你,后来还叫我来找你,若不是她的鼓励和催促,我也许还不会和你在一起。” 林清华心中一阵伤感,他将婷儿搂在怀里,紧紧的抱着她,久久无语。 过了一会儿,估摸着林清华心里已经平静一点儿了,婷儿才轻声说道:“相公,这两年来你变了好多,和以前比起来,你好象更加让人难以捉摸了。” 林清华叹道:“也许我真的有些变化,但是毕竟我还是我,也许是因为⽟姬的那件事情让我消沉了些吧。” 两人抱着又 ![]() ![]() 与萍儿、芳儿吃完了早饭,林清华便转⾝走向书房,准备处理政务。婷儿一直送他到了书房门口,才停了下来。 经历了上次的全⽟姬事件之后,林清华便不再让自己的女人替自己收拾书房,或者协助处理政务了,因为他不想再次受到打击,在他的心中隐隐有一份自责,他认为,假如自己不让全⽟姬帮助自己处理一些政务的话,那么也许这件事情不会是后来的那种局面。 见林清华来到,在门口站岗的四名卫兵立刻向林清华敬礼,林清华回了个军礼,随后一边拿出钥匙开门,一边询问⾝边的婷儿:“今天你去礼拜吗?” 婷儿点了点头,说道:“去的,我已经与丫鬟们约好了,今天一定要准时去,不能再迟到了,上一次迟到的时候,虽然神甫没有责怪我们,但是我们心中仍然过意不去。” 林清华转⾝抱了抱婷儿,在她的俏脸上亲了一口,笑道:“那还不快去?” 望着婷儿那远去的背影,林清华苦笑着摇了头摇,自从婷儿前来投奔自己后,她就在府里发展了几个教徒,当然了,那几个教徒都是婷儿⾝边的丫鬟和老妈子,她们可并不一定都是婷儿那样忠实的信徒,也许她们只是想哄婷儿开心而已。 林清华走进书房,拿起抹布抹了抹桌椅,随后便在书桌旁坐下,将书桌上那厚厚的一摞公文一件一件的拿到眼前审查。 这些公文是他昨天晚上处理完的,他现在必须再重新确定一遍,以保证没有错字。当拿到第三本奏章的时候,林清华愣了一愣,这奏章是从湖广来的,是张自烈写的,他请求林清华再拨些款项,用来修建义学破旧的校舍。林清华现在才发现自己昨天居然把这件奏章给忘记了,所以那上面还没有他的回复。林清华马上拿起钢笔,写下了自己的处理意见,他告戒张自烈,一定要认真办学,至于经费问题会尽快给他解决的,再难也不能放松了学校建设。 林清华放下钢笔,望着半开的窗户,叹了口气,不知不觉回想起这两年来的一些事情。 由于全⽟姬事件的刺 ![]() ![]() 若不是中原地区已经渐渐的定安,并且农业生产已经恢复了的话,恐怕饥荒将会夺去很多百姓的生命,即使林清华治下那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已经恢复了,但是突如其来的粮食贸易的中断,也曾让他忙了好一阵子,由于能够从一些屯田地区得到多余的粮食,所以饥荒总算是勉強 ![]() 不过,林清华面临着的另一个难题也让他很费了一番脑筋,那就是员官们的俸禄发放问题。由于与郑森的正常贸易中断,财政的来源问题渐渐让人感到不安,虽然林清华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但是毕竟这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看到效益的,虽然税收增多了一点,但由于林清华提⾼了员官们微薄的俸禄,再加上军事费用开支和赈济灾民的开支,财政的缺口还是很大的。 林清华的⽇子不好过,郑森的⽇子就更难过了,因为快 ![]() ![]() ![]() ![]() ![]() ![]() ![]() 更让郑森感到烦恼的是,林清华在江南一带不停的修建堡垒,虽然那花去了林清华大量的金钱,但他仍乐此不疲,那些⽔泥砖石建筑的堡垒,就象是一个个卡在郑森嗓子里的刺一样,让他食不下咽,寝不安枕。虽然他也在江南一带建了一些堡垒,但是那些堡垒与林清华建的堡垒相比较起来就好比是那竹篱笆一样不堪一击,尤其是镇虏军所装备的大炮,更是那些堡垒致命的克星,见到镇虏军中的大炮越来越多,威力越来越大,郑森只能是望炮兴叹了,他除了甩出更多的金钱用来加固自己的堡垒之外,已经再也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由于两人之间的隔阂,他们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先是在朝廷政务的处理上无法取得一致,接着便又在南京城的治安管理问题上纠 ![]() 当然了,在这种对峙下,郑森是明显处于下风的,这是由于,不仅他的陆军少,而且大炮更是少的可怜,无法对镇虏军炮兵形成有效制约,所以,他是不敢住在南京城里的,他的居所位于南京下游十余里的船上,由他的舰队保护他的全安。 既然形势很紧张,那么林清华自然也不能大意,除了加強府邸一带的防守之外,他还特意在府里挖了坚固的底下室,地下室顶上那厚达六尺的⽔泥钢筋层⾜以保证他的全安。 林清华不愿意离开南京城的原因除了想向郑森表达自己的坚定立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就近控制朝廷里的两个皇帝。 虽然林清华与郑森已经分道扬镳,但是对于皇宮里的那两位天子,他们都没有把其挪到外面去的意思,还是与以前一样,皇宮由两人的卫队负责保护,而伺候两位天子的太监也是两人共同招募,由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两人没有再在皇宮里上过早朝,因此,那两位天子倒显得有些自在了,他们两人除了每⽇领着太监和自己的妃子们在后花园里赏花看雪之外,就只剩下研究房中术的趣兴了。 在这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林清华不仅巩固了他的那些地盘,而且还成功的 ![]() 南边的战事渐渐接近尾声,而北边的战事却仍然没有结束。 清军在与镇虏军争夺山西的过程中损失很大,不得已,他们只好放弃了山西,退守直隶,做困兽之斗。 当马満原率领的骑兵队部在鲁南平原再一次沉重打击了清军骑兵之后,山东也告光复。本来他的部下是想挟胜利之威一鼓做气拿下直隶的,但是林清华却另有打算,他命令队部停止继续攻击直隶一带的清军,转而经营蒙古草原。 在他的命令下,平定云南的队部被大量调到北方,山西镇虏军人数增加到了近十万人,他们按照林清华的安排,分成三支队部,轮换前往蒙古草原作战,由于合理的安排,因此,在漠南蒙古草原上,镇虏军始终保持着至少三万人的作战力量,与他们一同作战的还有由河西回回骑兵整编而成的一个骑兵师,同时还有从青蔵⾼原征募而来的五千蒙古和硕特部骑兵,他们由固始汗的一个儿子统率,协助镇虏军服征漠南草原上的各蒙古部落, ![]() 由于双方不仅力量悬殊,而且由于镇虏军武器先进,力量集中,进攻目的明确,因此,当那些各怀鬼胎、一盘散沙的蒙古王爷们看见自己部下的那些骑兵被镇虏军打得象炸了圈的羊一样四处 ![]() ![]() 对于那些不肯臣服的蒙古部落,林清华采取的是以夷制夷的策略,他向那些已经臣服自己的蒙古王爷许诺,谁打败了那些不肯臣服的漠南蒙古部落,那么那个部落的一切东西就归谁所有。在这种 ![]() 在技术上,林清华辖下工场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在那些经验丰富的工匠们与那些刚刚从⾼等学堂技术学院毕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技术人员们的合作下,蒸汽机研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他们采用先铆再焊的方法,成功的制出了第一台耐庒锅炉,为了防止其炸爆,他们还在外面又加了一层铆接起来的钢板,虽然看起来很笨重,但是以目前的工艺⽔平,能做到这一步就相当不错了。 在技术人员们的不懈努力下,在第一台耐庒锅炉制造出来两个月后,林清华的第一台蒸汽机成功的连续运转了两天两夜,在利用这台蒸汽机带动一架新式铣 ![]() ![]() 对于这个进步,林清华是非常⾼兴的,虽然他曾在这其中点拨了一下,画了几张想象图,但是大部分工作都是那些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们完成的,这表明,他的⾼等教育体制开始结出硕果,国中的技术将逐步取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真正统一。 蒸汽机研制出来以后,林清华不敢怠慢,立刻命令宋应星全力投⼊到机械制造技术的改造上来,将那些⽔力机械卖给人私工场,而用卖得的钱发展蒸汽工业,当然了,这些事情不是一步到位的,必须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因为林清华可不愿意耽误自己的军事工业,毕竟镇虏军的军火需求是相当大的。 与此同时,林清华还命令青衫社协助工场技术人员,秘密制造一种全⾝铁甲的內河战舰,他并不指望能够一口吃个胖子,他现在需要的是用这种方法开拓技术人员的眼界,并积累他们的经验,为下一步的打算做好准备。 想到这里,林清华马上又拿起一张空⽩公文,在那上面写下嘉奖令,宣布立即颁发给对研制蒸汽机有功的四名技术人员每人一枚“公输班勋章”并奖励每人一万圆,而其他的一些辅助人员也每人奖励五百至一千圆。 此时,书房门外响起一个声音“元帅,莫不计求见。” 林清华知道应该是莫不计送公文来了,因此便起⾝将书房门打开。 门一开,林清华却发现门外除了莫不计外,还站着另外两个人,一人为刚从湖广调到南京的⻩宗羲,另一人则是青衫社首领洪熙官。 林清华放三人进来,命他们坐下。 莫不计将怀里抱着的一摞公文奏章放在书桌上,随后向林清华禀道:“元帅,这些奏章与公文属下已经处理完了,就等着元帅许可了。” 林清华点头示意莫不计坐下,随后他也坐回书桌边,一边看着那些新送来的公文,一边询问道:“⻩先生怎么这么快就到我这里来了?不是说好了让你先休息十天吗?等安顿好了家人,再到我这里来报到。” ⻩宗羲恭敬的答道:“回元帅,属下已经将家人安顿好了,拿着元帅的命令,所有的人都不敢怠慢,就连顺天府尹也来帮忙,昨⽇诸事已毕,所以今⽇属下便来了。”他顿了一顿,接着又说道:“元帅有什么事情让属下去做,这就快吩咐吧。看到别人都在做事,唯有属下还无所事事,属下心中实在是焦急的很。” 林清华转头看着⻩宗羲,说道:“既然这样,那也好,反正这里现在正缺少人手,尤其是象⻩先生这样治政经验丰富的人。我把⻩先生、顾先生和王先生从湖广调来,为的就是让你们帮我整顿税法,顾先生与王先生先来一步,但湖广暂时还离不开你,所以直到现在才将你调来。⻩先生在给我的奏章中说的好,历朝历代都没有将税法理清楚,以至于越来越 ![]() ⻩宗羲点了点头,说道:“遍观历朝历代,很多朝代都是亡在流民手中,而流民从何而来?还不是放下了田产与锄头的农夫?若有口饭吃,他们何以会 ![]() ![]() ![]() ⻩宗羲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这税法了,多数朝代征收农税并没有那么精细,不按照土地的好坏与否征收,而是定下一个统一的税率,指定征收,而且由于大户人家往往勾结贪官,隐瞒田产,甚至将税赋加在贫苦百姓⾝上,这样一来,小民百姓负担更重,寻常年景就很难温 ![]() ![]() 林清华略微沉思片刻,随即问道:“那依你之见,有何解决的办法?” ⻩宗羲说道:“⻩某才思很浅,前几⽇与顾大人、王大人商议,慢慢的理出个头绪来。依我等看来,百姓负担重,一则是因为员官太多,不仅科举上来的人有,恩荫的、赏功的、世袭的也多,这样一来,员官只会越来越多,而员官的俸禄都是从税银中得来,那么就必须加重赋税。二则是商人的中间盘剥,使得百姓深受其害。这样看来,就必须从这两个地方下手,一则大力削减员官数量,合理分配政务,二则噤止商人盘剥百姓,最好能够直接征收粮食。” 林清华点头道:“第一条可以办,但第二条不能这样办,必须另想办法,比如说直接由官府收购农人种的粮食,价钱稍微比商人的⾼上一点儿,这样一来,商人就不得不提⾼价钱,否则将买不到粮食。” ⻩宗羲说道:“但是这样一来,就又必须增加员官数量,似乎有些不妥,而且所需金钱大巨,恐怕国库难以承担。” 林清华说道:“两害相权取其轻,粮食是国之 ![]() ⻩宗羲沉思了一会儿,随后接着说道:“属下还曾这样想过,历来丁税多由小民百姓来承担,而大户大家地多人少,这样一来十分不公平,虽然张居正大人曾将部分力役摊⼊田亩征收,但是还是没有从 ![]() ![]() 林清华赞道:“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看来我没有选错人,你马上就去办。” ⻩宗羲犹豫了片刻,随后问道:“前⽇元帅曾经命莫先生将心中所想的那种‘累进税’的方法讲给属下听,但属下左想右想总觉得有些不妥。” 林清华有些惊讶,遂说道:“你讲讲看。” ⻩宗羲说道:“清丈田亩不仅十分繁杂,而且容易造成官绅勾结,况且如今天下尚未完全平定,故而暂时不易这样处理,还望元帅三思。依属下之见,莫如规定最⾼地租额,不许地主胡 ![]() “你也这么说?”林清华有些拿不定主意了“顾先生与王先生也是这么劝我的,看来我真的该好好的考虑一下了。” 屋子里一下子沉寂下来,没有人敢打断林清华的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林清华才再次说道:“这样吧,暂时就按照你说的办,不过,员官们的田产一定要限制在五百亩以下,否则立即罢官问罪!另外,再次重申一边,任何军官都不许经营田产,违者以军法处治!” 莫不计马上接口问道:“那,那些明室王子们的田产怎么办?光是河南的几十个逃到南边的王子就闹腾的不得了,他们嚷嚷着要朝廷把他们的田产 ![]() ![]() 林清华冷哼一声,说道:“不要理他们!作威作福了两百年,还想继续作下去啊?要吃饭自己解决!休想再从老百姓⾝上榨取油⽔!他们想骂就让他们骂去,张慎言的那《东林雅苑》不是最喜 ![]() 洪熙官说道:“张慎言的那报纸《东林雅苑》其实是郑森的手下叶翼云帮着办起来的,实际上与郑森的《三山报》是一个鼻孔出气,只不过,现在看来双方也是有些囹圄的,还并非铁板一块。至于他们为何会相互勾结,属下还没有查明⽩。” 林清华叹道:“这些食古不化的家伙!非要抱着孔子的臭脚不放!”他转头看了看⻩宗羲与莫不计,却见他们脸上并未显出特别惊讶的表情,便知道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这种对待孔子的态度了,不再感到惊讶了,遂接着说道:“我就不信,他们还能比我的《号角》和侯方域的《宁报》更好!”林清华顿了一顿,随后对莫不计说道:“我上次叫你帮我找的那几个人找得怎么样了?” 莫不计说道:“找到了,已经开始按照您的吩咐在⼲了。只是属下不明⽩,为何不将那张慎言一伙抓起来,却非要这么拐着弯儿来?” 林清华解释道:“以力服人不如以理服人,我相信,‘时移则事异’,他们的那一套越往后就越不吃香,所以,不如就用这个办法弄,跟他们搞辩论。” 林清华低着头又想了一会儿,发现自己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于是便说道:“若大家没有什么事情了,就下去吧,莫先生把桌子上那些处理完的奏章拿走,⻩先生到咨议府去与顾王二位先生携手合作。” 莫不计与⻩宗羲马上站起,向林清华行礼后,便走出书房。刚跨出门,莫不计忽然又想起一事,忙转⾝说道:“方才顺天府尹来了,他想求见元帅,此刻正在正厅等候元帅召见。” 林清华问道:“顺天府尹?他来⼲什么?” 莫不计说道:“还不是为了上个月的那件案子。” 林清华有些想不起来,便问道:“案子?什么案子?” 莫不计解释道:“就是那件‘聚贤楼’的案子。” 林清华恍然大悟,说道:“原来是齐鲸波的那件事啊,我知道了,你现在先去跟他聊聊,我随后就到。” 洪熙官将门关上,随后从 ![]() ![]() 林清华接过盒子,却见那盒子上的封条完整无缺,知道是密件,但他并不想避过洪熙官,便立即当着洪熙官的面将那盒子打开了。 盒子里装着一个千里镜,还有一封信。 林清华打开信看了看,随后又拿起那个千里镜,⾼兴的递给洪熙官,说道:“湖广 ![]() 洪熙官接过千里镜,略微观察一番,随后赞道:“比郑森的那些千里镜还要好,看起来那两名从澳门请来的洋工匠还真有些本事。” 林清华将盒子放在书桌上,说道:“人才不分国界,只要是人才,我就能用。”他举起手中的那封已经打开的信,说道:“你猜猜,这里面说的是什么?” 洪熙官笑道:“一定是那艘铁甲船的消息吧?” 林清华将信递给洪熙官,说道:“你只猜对了一半,除了那艘铁甲船已经下⽔试航的消息外,还有一个更让我⾼兴的消息,那就是,那种大炮已经造好了,现在我终于可以和郑森摊牌了。” wWW.iGmXs.cOm |
上一章 中华异史 下一章 ( → ) |
天下风雷抗日梦之特战1911新中第五部队亮剑终极士兵星空之翼抗战之铁血征闪电小兵铁器时代 |
呱呱叫的免费军事小说《中华异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中华异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中华异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