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是文言文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高中文言文 作者:文言文 | 书号:12670 时间:2017/4/18 字数:10986 |
上一章 五人墓碑记(张溥) 下一章 ( → ) | |
原文 五人墓碑记(1)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2), ![]()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6),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7),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9),为之声义(10),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11),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12),抶而仆之(1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人私(14)⽑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15),则噪而相逐(16)。中丞匿于溷藩以免(17)。既而以吴民之 ![]()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20),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1),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 ![]() ![]() ![]() 由是观之,则今之⾼爵显位,一旦抵罪(32),或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 ![]()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45),太史文起文公(46)、孟长姚公也(47)。 注释(1)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庒东林![]() ![]() ![]() ![]() ![]() (2)蓼(liǎo)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郞等职,因不満朝政,辞职归家。东林 ![]() (3)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执掌权政的人。 (4)除魏阉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除,修治,修整。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 ![]() (5)旌(精):表扬。 (6)去:距离。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7)皦(jiǎo)皦:同“皎皎”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 (8)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 (9)吾社:指应社。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 (10)声义:伸张正义。 (11)缇骑(tíjì):穿桔红⾊⾐服的朝廷护卫马队。明清逮治犯人也用缇骑,故后世用以称呼捕役。 (12)堪:忍受。 (13)抶(chì)而仆之:谓将其打倒在地。抶,击。仆,使仆倒。 (14)“是时”句:这时做苏州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 ![]() ![]() (15)其:指⽑一鹭。呵:呵斥、责骂。 (16)噪而相逐:大声吵嚷着追逐。 (17)匿于溷(hùn)藩:蔵在厕所。溷,厕所。藩,篱、墙。 (18)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按,审查。 (19)傫(lěi)然:聚集的样子。 (20)詈(lì):骂。 (21)函:匣子。这里是用棺材收敛的意思。 (22)大阉:指魏忠贤。 (23)缙绅:也作“搢绅”指古代缙笏(将笏揷于 ![]() (24)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25)曷:同“何” (26)矫诏:假托君命颁发的诏令。 (27)钩 ![]() ![]() ![]() ![]() (28)株治:株连惩治。 (29)逡(qūn)巡: ![]() (30)“非常”二句:非常之谋,指篡夺帝位的 ![]() (31)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投缳(huán)道路: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将魏忠贤放逐到凤 ![]() (32)抵罪: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33)“而又有”二句:还有剃发为僧,闭门索居,假装疯颠而不知下落的。 (34)辱人 ![]() ![]() (35)暴(pù):显露。 (36)赠谥(shì)褒美:指崇祯追赠周顺昌“忠介”的谥号。 (37)加其土封:增修他们的坟墓。 (38)百世之遇:百代的幸遇。 (39)户牖(yǒu):指家里。户,门。牖,窗。 (40)隶使之:当作仆隶一样差使他们。 隶,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41)屈:使屈⾝,倾倒。 (42)扼腕墓道:用手握腕,表示情绪 ![]() (43)明死生之大: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 (44)匹夫:指平民,这里指五义士。社稷:家国。 (45)冏(jiǒng)卿:太仆卿,官职名。因之吴公:吴默,字因之。 (46)太史:指翰林院修撰。文起文公:文震孟,字文起。 (47)孟长姚公:姚希孟,字孟长。 一、通假字古今字(5处)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止” 同“只”不过 2.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赀”同“资”资财,钱财 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曷”通“何” 5。 独五人之皦皦 “ 皦皦”同“皎皎”名声显赫 二、古今异义词(10处)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古:两个词——品行+成为 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人私 “人私”古:自己人,此处可译为“ ![]() 今:个人 3.既而以吴民之 ![]() “按”古:考查、查究 今:庒住、依靠 4.断头置城上,颜⾊不少变。 “颜⾊”古:脸⾊ 今:的各种现象(例如红⾊、棕⾊、桃红⾊、灰⾊、绿⾊、蓝⾊和⽩⾊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5.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古:异乎寻常 今:副词,十分,很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古:比 今:看 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古:头颅 今:借指某些集团的导领人 8.吴之民方痛心焉 “痛心”古:痛恨 今:极度伤心 9。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发愤” 古:发怈愤怒 今:决心努力 10。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当道”古:当权者,文中指当地的行政长官 今:路中间 三、词类活用(17处)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先,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声,名词用如动词,伸张 5.缇骑按剑而前 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6.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7.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人私 抚,名词动用,出任…巡抚 8.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名词动用,用盒子装 9. ![]() ![]() ![]() 10.不敢复有株治 株,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11.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 12.赠谥褒美,显荣于⾝后 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13.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尽,副词用如动词,享尽 14.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名词作状语,象奴隶一样的 15.安能屈豪杰之流 自动词的使动用法,屈,使…屈⾝ 16.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记,名词动用,作记 17.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形容词用如动词,表明 四、变式句 (一)宾语前置(2句) 1.谁为哀者?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按“为谁哀者?”顺序译 2.钩 ![]() ![]() (二)定语后置(2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应按“能不易其志之缙绅”顺序翻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四海之大 (三)介词结构后置(11句) (特别注明:只有介词作状语时,方可后置)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4.既而以吴民之 ![]() 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6.不能容于远近 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8.赠谥美显,荣于⾝后 9.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10.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判断句(7句) 1.公之逮所由使也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人私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4.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5.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非,否定判断 6.斯固百世之遇也 固,副词表判断 7.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六、被动句(5句) 1. ![]()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3.不能容于远近 4.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5。钩 ![]() 七、省略句(4句) 1.谁为哀者 2.断头置城上 3. ![]() 4.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全文翻译(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所有富贵人家的弟子,意气 ![]()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丙寅年三月十五⽇。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缇骑按着剑柄上前,问:“谁在为他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 ![]() ![]() 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斥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上的神情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唉!当魏忠贤作 ![]() ![]() ![]() ![]() ![]()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人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百姓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狂疯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聇的人格,卑 ![]() ![]() 几位有声望的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因之公,太史文文起公,姚孟长公。 写作特⾊《五人墓碑记》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 ![]() 一、成功地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三结合的表达方式古代的墓碑记属于杂体,常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本文即具有这样的特⾊——既记录了有关五位义士的斗争史实,又在议论中抒发了作者爱憎分明的強烈感情。其中文章的第二部分记叙了苏州市民为蓼洲周公伸张正义与阉 ![]() ![]() ![]() ![]() 这样写既能把要记叙的人物事件 ![]() ![]() 二、成功地运用了层层对比的手法,把人物的特点描绘得更为突出鲜明 1。以“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病死,与“草野之无闻者”的就义进行对比——一个名字从此湮没,一个却如此光明显耀。2。以读诗书受古训的缙绅,与“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的五位义士进行对比——一个易志,一个⾼风亮节。3。用“⾼爵显位”之人不择手段苟全 ![]() ![]() 写作手法: 这篇文章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加強艺术效果。第一、二两段以“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而湮没不⾜道者”和“‘草野之无闻者”同五人“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族其所为”对比;第五段以缙绅的改变初志、趋炎附势同五人的大义凛然、蹈死不顾对比;第四、六段以⾼爵显位者一旦抵罪后的卑 ![]() |
上一章 高中文言文 下一章 ( → ) |
人类已经无法养了一只猫石光荣和他的妈妈的眼泪七嘴八舌俱乐守护甜心之吸虹之彼端惘与盲胡言乱语-爱安奈儿与终极 |
文言文的免费综合其它《高中文言文》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高中文言文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高中文言文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