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是文言文创作的完结综合其它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高中文言文 作者:文言文 | 书号:12670 时间:2017/4/18 字数:15882 |
上一章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下一章 ( → ) | |
支菊生 译注 【说明】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今天已是家喻户晓,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过重要的教育作用,这不能不归功于司马迁的这篇传记。 蔺相如是太史公所景仰的历史人物之一,因而在这篇传记中对这位杰出人物大力表彰、热情歌颂。一方面表彰他的大智大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两个历史故事,有声有⾊地描绘了他面对強暴而无所畏惧的大无畏精神,也表现了他战胜強秦的威 ![]() ![]() ![]() 廉颇是本篇的另一主要人物。作为战国后期的名将之一,作者虽然也记述了一些有关他善于用兵的事迹,但都着墨不多。而对他的“负荆请罪”却作了细致的描写,因为这正是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上难能可贵的美德。居功自傲,对相如不服,固然表现了他的狭隘,而一旦认识到错误,立即“⾁袒负荆”前去谢罪,这比场战杀敌需要一种更大的勇气,因而为司马迁所敬佩。经过作者的精心编撰,这段故事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历史佳话“负荆请罪”也成了后人常用的典故和成语。 赵奢、李牧虽不是主要人物,但作者也着力突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如赵奢既善治赋又善治兵,李牧不求虚名,只重实绩,都给读者留下了鲜明印象。尤其是赵括,经司马迁的记述之后,早已成为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后人常常引以为戒。 本篇的结构很有特⾊。七十列传中合传占半数以上,多数合传实际上是以分为主,几个人物各自立独。本篇却是几人互相穿揷,前后钩连。廉颇一人穿贯全篇,另外几人都由他引出,有分有合,若断若续。全文首尾一片,几乎天⾐无 ![]()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 ![]()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 ![]() ![]() ![]() ![]()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大喜,把宝璧给 ![]() ![]() ![]() ![]() ![]()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大典,去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几位君主,从没有一个坚守盟约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从小路已到赵国了。况且秦強赵弱,大王派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把宝璧送来。如今凭您秦国的強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之罪应被诛杀,我情愿下油锅被烹,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细考虑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并有惊怪之声。侍从有人要把相如拉下去,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 ![]()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大夫,⾝为使臣不受诸侯的欺辱,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赵,杀死两万人。 秦王派使者通告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见礼仪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赵王同意这个意见,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为某⽇,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乐娱。”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內,我蔺相如要把脖颈里的⾎溅在大王⾝上了!”侍从们想要杀相如,相如圆睁双眼大喝一声,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当时秦王不大⾼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缶。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秦王为赵王敲缶。”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 ![]()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 ![]() ![]() ![]() ![]() 这一年,廉颇向东进攻齐国,打败了它的一支军队。过了两年,廉颇又攻打齐国的几邑,把它攻占了。此后三年,廉颇进攻魏国的防陵、安 ![]() 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家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就会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家国衰弱,家国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犯侵,诸侯出兵犯侵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家国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家国強盛,家国強盛了赵氏的权政就会稳固,而您⾝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国全的赋税,国全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国库充实。 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夜一就到达前线,下令善 ![]() 赵惠文王赐给赵奢的封号是马服君,并任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 四年以后,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 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让他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蔵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亲?⽗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 ![]() 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采纳栗腹的计谋,说是“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成人”燕王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 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 ![]() ![]() ![]()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也逃奔魏国的大梁。第二年,赵国便以李牧为将进攻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 廉颇在大梁住久了,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不再把他召回了。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 ![]()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 ![]() ![]()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犯侵,就出兵 ![]() ![]()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 ![]() ![]() 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颇已经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攻克了武遂、方城。过了两年,庞煖打败燕军,杀死剧辛。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zhé,哲),斩杀赵军十万。赵国便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齮。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 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很多金钱,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 太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死并非难事,而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庒倒敌国。后来又对廉颇谦逊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他处事中表现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啊!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 ![]()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②。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 ![]() ![]() ![]() ![]() ①拜:授给官职。②和氏璧:据《韩非子·和氏篇》记载,楚人卞和在山中得到璞,献给楚厉王,厉王派⽟匠鉴别,说是石块。厉王下令砍断卞和左⾜。楚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璞,⽟匠仍说是石块。武王又砍断他的右⾜。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在山中大哭。文王令匠人把璞剖开,里边果然是一块宝⽟,于是命名为和氏之璧。③遗:送。④徒:⽩⽩地。⑤患:担心。⑥尝:曾经。⑦窃:私下。亡走:逃跑。⑧境:指边境。⑨幸:宠爱。⑩束:捆绑。⾁袒:脫去上⾐,露出上体。斧质:古代杀人刑具。质,同“锧”铁砧板,人伏其上等待砍头。不:通“否”⒀均:衡量。⒁负秦曲: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⒂奉:恭敬地捧着。⒃完:完整无缺。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①,相如奉璧奏秦王②。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③,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④,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⑤,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 ![]() ![]() ![]() ![]() ![]() ![]() ①章台:战国时秦国渭南离宮內的一座台观(guà,贯)名。参见卷六《秦始皇本纪》。②奏:进献。③美人:指妃嫔、姬妾。左右:指秦王近侍。④瑕:⽟上的⾚⾊小斑点。⑤却:退。⑥负:倚仗。⑦布⾐之 ![]() ![]() ![]() ![]() ![]() 秦王斋五⽇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③。且秦強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④,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⑤,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⑥。”秦王于群臣相视而嘻⑦。左右或 ![]() ![]()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①缪(ù,木)公:即穆公。缪,通“穆”②坚明:坚决明确地遵守。约束:信约,盟约。③间:小路。又解,顷刻,读 ![]() ![]()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①。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 ![]() ![]() ![]() ①拔:攻克。②西河:⻩河以西。约当今陕西省东南部⻩河以西一带地区。③诀:将远离而互相告别。又解为死别,廉颇担心赵王遇险不能返赵,所以作诀别之语。④道里:路程。⑤奏:献。有的版本“奏”作“奉”缻(fǒu,否):盛酒浆的瓦器,同“缶”⑥进:进献。⑦叱:喝骂。⑧靡:倒退,溃退。⑨怿:快乐,⾼兴。⑩寿:献礼祝寿。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①。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 ![]() ![]() ![]() ![]() ![]() 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⒀,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 ![]() ①右:秦汉以前以右为上。② ![]() ![]() ![]()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①。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②,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③,上下平则国強,国強则赵固④,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琊⑤?”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①用事者:当权管事的人。②纵:纵容,放纵。奉公:遵奉公家的法令。③上下平:指上面的王公贵族和下面的普通百姓都公平相待。④此句中的“国”指家国实力“赵”指赵氏权政。⑤轻于天下:被天下人轻视。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①,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救急武安②,赵奢立斩之。坚壁③,留二十八⽇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④,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⑤,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⑥,二⽇夜一至,令善 ![]()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①鼓噪:擂鼓呐喊。勒兵:检阅军队或 ![]() ![]() ![]() ![]() 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①,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②,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③,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④。括徒能读其⽗书传⑤,不知合变也⑥。”赵王不听,遂将之。 ①距:通“拒”抵御。②病笃:病重,病危。笃:重。③恶:憎恨,畏忌。④胶柱:柱是琴瑟类乐器上卷弦的木柱。“胶柱”就是把卷弦的木柱粘死,不能转动,也就无法调节弦的⾼低。“胶柱鼓瑟”比喻但守死法,不知变通。⑤书传:书本。⑥合变:应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①。尝与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③,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时为将,⾝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④,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⑤,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蔵于家,而⽇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置之,吾已决矣。”括⺟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⑥,妾得无随坐乎⑦?”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⑧,易置军吏⑨。秦将⽩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⑩,秦军 ![]() ①当:抵敌。②难(去声):驳难,反驳。“不能难”的意思是不能驳倒。③将括:让赵括为将。即:通“则”④⾝:亲⾝。奉:通“捧”进:进献。这句指的是被赵奢当做老师尊敬的人。⑤东向:坐西面东。古时帝王以南向为尊,公侯将相则以东向为尊。⑥称:称职。⑦随坐:连坐。⑧约束:此指军中的各种规定。⑨易置:撤换。⑩锐卒:精兵。阬:坑杀,活埋。以上关于长平之战的情况,卷五《秦本纪》、卷四十三《赵世家》有简略记载,卷七十三《⽩起王翦列传》有更为详尽的记载,可参看。⒀楚军来救指的是平原君赵胜带领门客到楚国求救,楚舂申君答应派兵。见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魏军来救即指信陵君窃符救赵事,见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①”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②。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③。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④?夫天下以市道 ![]() ![]() ①孤:指死于长平之战的赵军士卒的遗孤。②栗腹伐赵兵败事,可参见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卷四十三《赵世家》及《战国策。燕策三》。③假:代理。④见:见解。晚:迟钝,落后。⑤市道:商人做生意的手段。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①。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十斤,被甲上马②,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③。”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 ![]() ![]() ①毁:诋毁,说坏话。②被:同“披”③矢:同“屎”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①,备匈奴。以便宜置吏②,市租皆输⼊莫府③,为士卒费。⽇击数牛飨士④,习骑 ![]()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⑨。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強起使将兵⑩。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⒀,悉勒习战⒁。大纵畜牧,民人満野。匈奴小⼊,详北不胜⒂,以数千人委之⒃。单于闻之⒄,大率众来⼊。李牧多为奇阵⒅,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⒇,降林胡(21),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①代雁门:代地的雁门郡。②便宜:按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③莫府:即幕府“莫”通“幕”古代将帅出征时,办公机构设在帐幕中,称为幕府。后世地方最⾼的文武员官的官署也称为幕府。④飨:用酒食招待。⑤⼊盗:⼊寇,⼊侵。⑥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营垒。保,同“堡”⑦辄(zhé,哲):立即。⑧让:责备。⑨田畜:种田和畜牧。⑩乃复:一再。強:勉強。起:起用。具:准备。选车:精选的战车。百金之士:《集解》引《管子》:“能破敌擒将者赏百金。”这里即指能冲锋陷阵的勇士。⒀彀者:善于 ![]()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①。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 ![]() ①走:赶跑。②微捕:暗中查访,缉捕。③关于李牧之死,《战国策。秦策四、五》所记与此不同,可参阅。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①。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②。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③,退而让颇,名重太山④,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①处死:如何对待死。处,处理,对待。②发:发作,表现。③信:伸张。这句的意思是,威力伸张出来庒倒敌国。④太山:即泰山。 wwW.igMxs.cOm |
上一章 高中文言文 下一章 ( → ) |
人类已经无法养了一只猫石光荣和他的妈妈的眼泪七嘴八舌俱乐守护甜心之吸虹之彼端惘与盲胡言乱语-爱安奈儿与终极 |
文言文的免费综合其它《高中文言文》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高中文言文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高中文言文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