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干宝是干宝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搜神记/干宝 作者:干宝 | 书号:12669 时间:2017/4/18 字数:13852 |
上一章 卷十一 下一章 ( → ) | |
熊渠子![]() 【原文】 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 ![]() ![]() 汉世复有李广,为右北平太守, ![]() 刘向曰:“诚之至也,而金石为之开,况于人乎!夫唱而不和,动而不随,中必有不全者也。夫不降席而匡①天下者,求之己也。” 【注释】 ①匡:匡正。 【译文】 楚国熊渠子夜间巡行,看见横卧着的石头,以为是趴在地上的老虎,便拉弓 ![]() ![]() 汉代又有个李广,任右北平太守,他以为自己是在 ![]() ![]() 刘向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更何况是人!你倡议而别人不响应,你行动而别人不追随,那么你內心深处一定有不完善的地方。不离开座席而能匡正天下,是因为以⾝作则的缘故啊。” 由基更羸善 ![]() 【原文】 楚王游于苑,⽩猿在焉;王令善 ![]() ![]() 及六国时,更羸谓魏王曰:“臣能为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 ![]() 【译文】 楚王在园林游猎,遇见一只⽩猿。楚王命令好 ![]() ![]() ![]() ![]() ![]() 到战国时候,更羸对楚王说:“我能够虚拉弓,不放箭,飞鸟就会掉下来。”魏王说:“难道 ![]() 古冶子杀鼋 【原文】 齐景公渡于江、沅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惊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琊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杀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拔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 【译文】 齐景公渡⻩河,有一只大鼋咬着他马车左边的马,拖进河里,大家都惊慌害怕。古冶子于是子套宝剑去追赶大鼋,他斜着追赶了五里,又逆⽔追赶了三里,来到中流砥柱的石岛。古冶子杀死它,才知道它是一只大鼋。他左手提着鼋头,右手挟着那匹边马,像燕子、天鹅一样飞出⽔面来。他仰头朝天大吼一声,河⽔被震动得倒流了三百步,观看的人都以为他是河伯。 三王墓 【原文】 楚⼲将莫琊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 ![]() ![]() ![]() 莫琊子名⾚,比后壮,乃问其⺟曰:“吾⽗所在?”⺟曰:“汝⽗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往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夜思 ![]()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 ![]() ![]() 【注释】 ①重⾝:孕怀。 ②汤镬(惑):煮着滚⽔的大锅。古代常作刑具,用来烹煮罪人。 【译文】 楚国的⼲将、莫琊夫妇给楚王铸造宝剑,三年才铸成。楚王生气了,想杀死他们。宝剑有雌雄二剑,当时⼲将的 ![]() ![]() 莫琊的儿子名叫⾚,等到他长大了,他就问⺟亲:“我的⽗亲在哪里?”他⺟亲说:“你⽗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离家时嘱咐我:‘告诉我儿子:出门望着南山,看见一棵松树长在石头上,宝剑就在那树的背上。’”于是儿子走出门来,向南望,不见有山,只看见堂前有一 ![]() 楚王梦见一个男孩,两条眉⽑之间宽一尺,说要报仇。楚王就悬赏千金捉拿他。男孩听到消息,急忙逃走,躲进深山,他一边走着一边悲哀地唱歌。有一个侠客遇见他,问他:“你年纪还小,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男孩说:“我是⼲将、莫琊的儿子。楚王杀死了我的⽗亲,我要向他报仇!”侠客说:“听说楚王悬赏千金要你的脑袋,把你的宝剑和脑袋拿来,我为你报仇。”男孩说:“太好了!”他就割下自己的头,两只手捧着头和宝剑 ![]() 侠客带着人头去见楚王,楚王十分⾼兴。侠客说:“这是勇士的头颅,应当用大汤锅来煮它。”楚王依照他的话去做。男孩的头煮了三天三夜,没有煮烂,头在滚⽔中跳出⽔面,瞪着眼睛,充満愤怒。侠客说:“这个小孩的头煮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到汤锅边去察看,这样一定能够煮烂。”楚王就走到汤锅边上去看。侠客用宝剑向楚王的头砍去,楚王的脑袋随即掉进滚⽔中。侠客也挥剑砍断自己的头,他的头也掉进滚⽔中。三颗人头都煮得稀烂,无法分别出是谁的人头。于是,只好把那锅里的汤⾁分成三份埋葬,所以统称为“三王墓”如今这墓在汝南郡北宜舂县境內。 断头而语 【原文】 渤海太守史良,好一女子,许嫁而不果,良怒,杀之,断其头而归,投于灶下。曰“当令火葬。”头语曰:“使君我相从,何图当尔!”后梦见曰:“还君物。”觉而得昔所与香缨金钗之属。 【译文】 渤海郡太守史良和一个女子相好,女子许诺嫁给他,后来却没有兑现。史良生气了,把女子杀死,砍下她的头带回家,扔到灶下,说:“我要用火烧毀你。”女子的头说:“使君,我和你相好,哪里想到会是这样!”后来史良梦见女子说:“还给你东西。”他醒来看见他以前赠予女子的香缨、金钗之类的东西。 东方朔灌酒消患 【原文】 汉武帝东游,未出函⾕关,有物当道,⾝长数丈,其状象牛,青眼而曜睛,四⾜,⼊土,动而不徙。百官惊骇。东方朔乃请以酒灌之。灌之数十斛,而物消。帝问其故。答曰:“此名为患,忧气之所生也。此必是秦之狱地,不然,则罪人徒作之所聚。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帝曰:“吁!博物①之士,至于此乎!” 【注释】 ①博物:通晓众物。 【译文】 汉武帝在东方巡游,还没有走出函⾕关,就有一个怪物挡在路上。怪物⾝长好几丈,它的形状像一头牛,青⾊的眼睛,眼珠闪耀,光彩夺目,四只脚伸进地里,脚动而没有走开。随行的百官都感到惊奇害怕。东方朔于是请求用酒来灌它。灌了它几十斛酒,这个怪物就不见了。汉武帝问是什么缘故,东方朔回答:“这个怪物名叫患,是忧郁之气所产生的。这个地方一定是秦朝的监狱,不然,就是犯罪人集中服劳役的场所。酒能忘忧,所以能用酒消除它。”汉武帝说:“啊!知识渊博的人,才有这样的本事呀!” 谅辅以⾝祈雨 【原文】 后汉,谅辅,字汉儒,广汉新都人,少给佐吏,浆⽔不 ![]() 【注释】 ①股肱:得力助手。 ②內省责己:反省自己,责备自己。 【译文】 东汉谅辅,字汉儒,是广汉郡新都人,他年轻时供职佐吏,为官清廉,浆⽔不受。后来任从事,大小事情都办得妥当,郡县的人都钦佩他、敬重他。 当时夏天⼲旱,太守在庭院中让太 ![]() ![]() ![]() 何敞消灾 【原文】 何敞,吴郡人,少好道艺,隐居,里以大旱,民物憔悴,太守庆洪遣户曹掾致谒,奉印绶,烦守无锡。敞不受。退,叹而言曰:“郡界有灾,安能得怀道!”因跋涉①之县,驻明星屋中,蝗蝝消死,敞即遁去。后举方正博士,皆不就,卒于家。 【注释】 ①跋涉:在泥⽔之中艰难行走。指旅途艰苦。 【译文】 何敞,吴郡人,年轻时喜 ![]() 葛祚去民累 【原文】 吴时,葛祚为衡 ![]() ![]() 【注释】 ①槎:木筏。 【译文】 三国吴时,葛祚任衡 ![]() ![]() ![]() 曾子孝感万里 【原文】 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 【译文】 曾子跟随孔子在楚国游历,心里有所感应,他告辞回家问候⺟亲。⺟亲说:“我想念你的时候,就咬自己的指头。”孔子知道这件事后说:“曾子的孝心,神通万里之外。” 王祥剖冰 【原文】 王祥,字休征,琅琊人, ![]() ![]() 【注释】 ①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 【译文】 王祥,字休征,琅琊郡人。生 ![]() ![]() ![]() 楚僚卧冰 【原文】 楚僚,早失⺟,事后⺟至孝,⺟患痈肿,形容⽇悴,僚自徐徐 ![]() 【注释】 ①迨:等到。 【译文】 楚僚从小死了⺟亲,侍候后⺟十分孝顺。后⺟患痈疽脓肿,形体⽇渐憔悴,楚僚亲自用嘴给她慢慢 ![]() 盛⺟眼复明 【原文】 盛彦,字翁子,广陵人,⺟王氏,因疾失明,彦躬自侍养。⺟食,必自哺之。⺟疾,既久,至于婢使数见捶挞,婢忿恨,闻彦踅行,取蛴螬①炙饴之。⺟食,以为美,然疑是异物,密蔵以示彦。彦见之,抱⺟恸哭,绝而复苏。⺟目豁然即开,于此遂愈。 【注释】 ①蛴螬:金⻳子的幼虫。 【译文】 盛彦,字翁子,是广陵人,他⺟亲王氏,因病双眼失明。盛彦亲自侍候她。⺟亲吃东西,盛彦必定亲自喂她。他⺟亲已经病很久了,心情烦躁,以致对婢女也多次鞭打。婢女愤恨她,听说盛彦暂时外出,就拿金⻳子的幼虫烧烤给她吃。盛彦的⺟亲吃了,觉得味道好,然而怀疑是怪东西,悄悄蔵起一点给盛彦看。盛彦看见是虫子,抱着⺟亲痛哭,哭得死去活来。他⺟亲的眼睛一下子就复明了,从此病就好了。 颜含寻蛇胆 【原文】 颜含,字宏都,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医人疏方,须蚺蛇①胆,而寻求备至,无由得之。含忧叹累时,尝昼独坐,忽有一青⾐童子,年可十三四,持一青囊授含,含开视,乃蛇胆也。童子逡巡②出户,化成青鸟飞去。得胆,药成,嫂病即愈。 【注释】 ①蚺蛇:蟒蛇。 ②逡巡:一刹那。 【译文】 颜含,字宏都。他的二嫂樊氏,因病双目失明。医生开的处方,必须用蟒蛇的胆配药,而到处去寻找也无法找到。颜含忧虑叹息了好长时间。有一次,他⽩天独自一人坐在家里,忽然有一个穿青⾐的小孩,年龄大约十三四岁,拿看一只青⾊口袋送给他。颜含打开口袋一看,正是蛇胆。小孩很快就走出门去,变成青鸟飞走了。得到蛇胆配齐药,他嫂嫂的病立即就痊愈了。 郭巨埋儿得金 【原文】 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內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二弟各取千万,巨独与⺟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居有顷, ![]() ![]() 【注释】 ①釜:古量器。 【译文】 郭巨,隆虑县人,又说是河內郡温县人。兄弟三人早年死了⽗亲。丧礼结束,两个弟弟要求分家。家产有两千万,两个弟弟各分得一千万。郭巨独自与⺟亲居住在客店里,他和 ![]() ![]() ![]() 衡农梦虎啮⾜ 【原文】 衡农,字剽卿,东平人也。少孤,事继⺟至孝。常宿于他舍,值雷风,频梦虎啮其⾜,农呼 ![]() ![]() 【译文】 衡农,字剽卿,是东平人。他小时候⺟亲死了,侍候继⺟非常孝顺。有一天,他住在别人家的房舍里,遇到打雷刮风,他不断梦见老虎咬他的脚。衡农喊起 ![]() 王裒泣墓 【原文】 王裒,字伟元,城 ![]() ![]() 【译文】 王裒,字伟元,是城 ![]() ![]() 东海孝妇 【原文】 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余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 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实时⾝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 ![]() 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旗,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当顺下;青若枉死,⾎当逆流。’既行刑已,其⾎青⻩缘旙竹而上,极标,又缘旙而下云。” 【译文】 汉朝的时候,东海郡有一个孝顺的媳妇,奉候婆婆十分谨慎。婆婆说:“媳妇奉养我勤劳辛苦。我已经老了,何必吝惜剩下的年月,长久连累年轻人呢?”就上吊杀自了。她的女儿到官府告状说:“媳妇杀死了我⺟亲。”官府拘捕了媳妇,酷刑拷打,非常狠毒。孝妇受不了酷刑的苦楚,被迫供认被诬陷的罪名。当时于公当狱吏,说:“这个妇人奉养婆婆十多年,因为孝顺,名声传遍四方,一定不会杀害婆婆。”太守不听他的意见,于公争辩,意见得不到采纳,他抱着定案的文书,从官府里哭着离开了。 从此以后,东海郡遭受大旱灾,三年不下雨。后任太守到职,于公说:“孝妇不应该死,前任太守冤枉杀了她,灾祸的 ![]() 当地老人传说,孝妇名叫周青。周青临死时,车上揷着十丈长的竹竿,竹竿上悬挂着五面幡旗。她当众发誓说:“我周青如果有罪,情愿被杀,我的⾎就会顺着竹竿流下来;我周青如果死得冤枉,⾎就会顺着竹竿倒流上去。”行刑以后,她的⾎呈青⻩⾊,沿着旗竿倒流上端顶,又顺着幡旗流下来。 投⽔寻⽗尸 【原文】 犍为叔先泥和,其女名雄,永建三年,泥和为县功曹,县长赵祉遣泥和拜檄,谒巴郡太守,以十月乘船,于城湍堕⽔死,尸丧不得。雄哀恸①号咷,命不图存,告弟贤及夫人,令勤觅⽗尸,若求不得,吾 ![]() 【注释】 ①哀恸(tòng):悲痛至极。 【译文】 犍为郡人叔先泥和,他的女儿名叫叔先雄。东汉顺帝永建三年,叔先泥和任县功曹。县长赵祉派他奉送公文去拜见巴郡太守。他于十月出发,在城边急流中落⽔死亡,找不到尸体埋葬。叔先雄悲痛号啕大哭,不想活下去了,她告诉弟弟叔先贤和弟媳,叫他们尽力寻找⽗亲的尸体,说如果找不到,我要自沉⽔中去寻找。当时叔先雄二十七岁,有一个儿子名叫贡,年龄五岁;一个儿子名叫贳,年龄三岁。她就各做一个绣花香囊,装着金珠环,预先系在两个儿子颈上。她哀哭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同族的人私下都很担忧。到了十二月十五月,⽗亲的尸体还是找不到。叔先雄乘坐小船来到⽗亲落⽔的地方,哭泣了几声,竟然跳进⽔里,随后漂流沉⼊⽔底。她托梦给弟弟,告诉他说:“到二十一⽇,我与⽗亲一起浮出⽔面。”到那一天,像梦中所说的一样,她和⽗亲互相扶持,一起浮出⽔面。县长写文书上报此事,郡太守肃登转报尚书,于是派户曹掾为叔先雄立碑,画上她的像,让大家知道她非常孝顺。 乐羊子 ![]() 【原文】 河南乐羊子之 ![]() ![]() ![]() ![]() ![]() ![]() ![]() ![]() ![]() ![]() 【注释】 ①刎颈:割脖子,杀自。 【译文】 河南郡人乐羊子的 ![]() ![]() ![]() ![]() ![]() ![]() ![]() ![]() 后来有个強盗要辱凌她,就先劫持了她的婆婆,乐羊子的 ![]() ![]() ![]() ![]() 庾衮不畏疫 【原文】 庾衮,字叔褒,咸宁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殆,疠气方盛,⽗⺟诸弟皆出次于外,衮独留,不去。诸⽗兄強之,乃曰:“衮 ![]() 【注释】 ①辍:停止。 【译文】 庾衮,字叔褒。晋武帝咸宁年间瘟疫流行,他的两个哥哥病死,二哥庾毗又病得很严重。瘟疫正盛行,他⽗⺟和几个弟弟都离家外出居住,庾衮独自留下不走。⽗兄们硬要他离开,他就说:“我向来不怕病。”于是他亲自服侍二哥,⽩天晚上都不觉睡。这期间又在灵柩旁边祭奠,哀伤哭吊死者不停,像这样过了十多旬。瘟疫退了以后,家里人才返回来。庾毗的病好了,庾衮也平安无事。 相思树 【原文】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 ![]() ![]() ![]() ![]() ![]() ![]() 俄而凭乃杀自。其 ![]() ![]() ![]()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而大盈抱,屈体相就, ![]() ![]() ![]() 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 ![]() 【注释】 ① ![]() ![]() 【译文】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了一个 ![]() ![]() ![]() ![]() ![]() ![]() 不久,韩凭就杀自了。他的 ![]() ![]() ![]() 宋康王大怒,不照她的话办,他叫当地人分别埋葬他们,两座坟墓分离相望。宋康王说:“你们夫妇相爱不断,如果能叫两座坟墓合在一起,那么我就不阻拦了。”旦夕之间,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个坟头长出来,十来天长得有一抱多大,树⼲弯曲互相靠拢,树 ![]() ![]() ![]() 宋国人同情他们,于是称这两棵树为“相思树”“相思”的名称,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南方人说:鸳鸯这种鸟就是韩凭夫妇的灵魂。如今睢 ![]() 望夫冈 【原文】 鄱 ![]() ![]() 【译文】 鄱 ![]() ![]() ![]() ![]() ![]() ![]() 邓元义 ![]() 【原文】 后汉,南康邓元义,⽗伯考,为尚书仆 ![]() ![]() ![]() ![]() ![]() 【注释】 ①羸露:瘦弱。 【译文】 东汉南康郡人邓元义,他⽗亲邓伯考任尚书仆 ![]() ![]() ![]() 应华仲后来任将做大匠,他 ![]() ![]() 她的儿子邓朗,当时任郞官,⺟亲写信给他,他都不回信;送⾐服给他,他就把⾐服烧掉。⺟亲并不介意这些事。⺟亲想见儿子,就到姓李的亲家內堂里,叫人用其他话请他来。邓朗见到了⺟亲,哭泣着下拜了两次,就起⾝走出去。⺟亲追上去对他说:“我差点被饿死。自己被你家抛弃,我有什么罪过,你竟然这样?”从此就断绝了来往。 山 ![]() 【原文】 汉,范式,字巨卿,山 ![]() ![]() 后元伯寝疾,甚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终,叹曰:“恨不见我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 ![]() ![]() 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死,当以尔时葬。永归⻩泉。子未忘我,岂能相及!”式恍然觉悟,悲叹泣下。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驰往赴之。 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①,而柩不肯进。其⺟抚之曰:“元伯!岂有望耶?”遂停柩移时,乃见素车,⽩马,号哭而来。其⺟望之,曰:“是必范巨也。”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异路,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注释】 ①窆(biǎn):下葬。 【译文】 汉代人范式,字巨卿,是山 ![]() ![]() 后来张元伯生病,病情十分严重,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早晚都来看护他。张元伯临死时,感叹说:“遗憾不能见到我的死友。”殷子征说:“我和郅君章尽心对待你,这不是死友,还想见谁呢?”张元伯说:“你们二位,只是我的生友。山 ![]() 范式忽然梦见张元伯,戴着黑礼帽,帽檐挂着飘带,趿着鞋子,匆匆忙忙呼喊说:“巨卿!我在某⽇死了,将在某个时候埋葬,永归⻩泉之下。你没有忘记我,怎么能够赶上见最后一面呢?”范式恍然醒悟过来,悲叹流泪,就穿上为朋友服丧的服装,赶着张元伯下葬的⽇子,往他家奔驰而来。 范式还没有赶到,灵柩已经发引。到了墓地,将要落柩下葬,棺材却不肯进⼊墓⽳。张元伯的⺟亲摸抚着棺材说:“元伯,难道还要等候谁吗?”于是停下棺材,过了一会儿,就看见一辆驾着⽩马的马车,车上有人号啕大哭而来。张元伯的⺟亲远远望见,说:“这一定是范巨卿。”范式来到,向着灵柩叩头吊唁说:“你走了,元伯!死与生不能同路,从此永别了!”当时送葬的有上千人,都为此情此景流下眼泪。范式于是拉着绳索引柩,棺材这时才往前移动。范式就留在墓地,垒坟,种上树,然后才离开。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搜神记/干宝 下一章 ( → ) |
老子·道德经曾国藩家书杨家将传夜雨秋灯录喻世名言金瓶梅词话三言二拍合集滕王阁序清史稿薛仁贵征东 |
干宝的免费历史小说《搜神记/干宝》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搜神记/干宝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搜神记/干宝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