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儒林外史 作者:吴敬梓 | 书号:10238 时间:2017/3/27 字数:7221 |
上一章 第五十四回 下一章 ( → ) | |
病佳人青楼算命 呆名士![]() 话说聘娘同四老爷睡着,梦见到杭州府的任,惊醒转来,窗子外已是天亮了,起来梳洗。陈木南也就起来。虔婆进房来问了姐夫的好。吃过点心,恰好金修义来,闹着要陈四老爷的喜酒。陈木南道:“我今⽇就要到国公府里去,明⽇再来为你的情罢。”金修义走到房里,看见聘娘手挽着头发,还不曾梳完,那乌云<髟委>鬌,半截垂在地下,说道:“恭喜聘娘接了这样一位贵人!你看看,恁般时候尚不曾定当,可不是越发娇嫰了!”因问陈四老爷:“明⽇甚么时候才来?等我吹笛子,叫聘娘唱一只曲子与老爷听。他的李太⽩‘清平三调’是十六楼没有一个赛得过他的!”说着,聘娘又拿汗巾替四老爷拂了头巾,嘱咐道:“你今晚务必来,不要哄我老等着!”陈木南应诺了,出了门,带着两个长随,回到下处。思量没有钱用,又写一个札子叫长随拿到国公府里向徐九公子再借二百两银子,凑着好用。长随去了半天,回来说道:“九老爷拜上爷:府里的三老爷方从京里到,选了福建漳州府正堂,就在这两⽇內要起⾝上任去。九老爷也要同到福建任所,料理事务,说银子等明⽇来辞行,自带来。”陈木南道:“既是三老爷到了,我去候他。”随坐了轿子,带着长随,来到府里。传进去,管家出来回道:“三老爷、九老爷,都到沐府里赴席去了。四爷有话说,留下罢。”陈木南道:“我也无甚话,是特来侯三老爷的。”陈木南回到寓处。 过了一⽇,三公子同九公子来河房里辞行,门口下了轿子。陈木南 ![]() 那金修义已经坐在下处,扯他来到来宾楼。进了大门,走到卧房,只见聘娘脸儿⻩⻩的,金修义道:“几⽇不见四老爷来,心口疼的病又发了。”虔婆在旁道:“自小儿娇养惯了,是有这一个心口疼的病。但凡着了气恼,就要发。他因四老爷两⽇不曾来,只道是那些憎嫌他,就发了。”聘娘看见陈木南,含着一双泪眼,总不则声。陈木南道:“你到底是那里疼痛?要怎样才得好?往⽇发了这病,却是甚么样医?”虔婆道:“往⽇发了这病,茶⽔也不能咽一口。医生来撮了药,他又怕苦不肯吃,只好顿了人参汤慢慢给他吃着,才保全不得伤大事。”陈木南道:“我这里有银子,且拿五十两放在你这里,换了人参来用着。再拣好的换了,我自己带来给你。”那聘娘听了这话,挨着⾝子,靠着那绣枕,一团儿坐在被窝里, ![]() ![]() 正说着,门外敲的手磬子响。虔婆出来看,原来是延寿庵的师姑本慧来收月米。虔婆道:“阿呀!是本老爷!两个月不见你来了,这些时,庵里做佛事忙?”本师姑道:“不瞒你老人家说,今年运气低,把一个二十岁的大徒弟前月死掉了,连观音会都没有做的成。你家的相公娘好?”虔婆道:“也常时三好两歹的,亏的太平府陈四老爷照顾他。他是国公府里徐九老爷的表兄,常时到我家来。偏生的聘娘没造化,心口疼的病发了。你而今进去看看。”本师姑一同走进房里。虔婆道:“这便是国公府里陈四老爷。”本师姑上前打了一个问讯。金修义道:“四老爷,这是我们这里的本师⽗,极有道行的。”本师姑见过四老爷,走到 ![]() ![]() 陈木南也随即回到寓所,拿银子叫长随赶着去换人参,换⻩连。只见主人家董老太拄着拐杖,出来说道:“四相公,你⾝子又结结实实的,只管换这些人参、⻩连做甚么?我听见这些时在外头憨顽,我是你的房主人,又这样年老,四相公,我不好说的。自古道:‘船载的金银,填不満烟花债。’他们这样人家,是甚么有良心的!把银子用完,他就庇股也不朝你了!我今年七十多岁,看经念佛,观音菩萨听着,我怎肯眼睁睁的看着你上当不说!”陈木南道:“老太说的是,我都知道了。这人参、⻩连,是国公府里托我换的。”因怕董老太韶刀,便说道:“恐怕他们换的不好,还是我自己去。”走了出来,到人参店里寻着了长随,换了半斤人参,半斤⻩连,和银子就像捧宝的一般,捧到来宾楼来。才进了来宾楼门,听见里面弹的三弦子响,是虔婆叫了一个男瞎子来替姑娘算命。陈木南把人参、⻩连递与虔婆,坐下听算命。那瞎子道:“姑娘今年十七岁,大运 ![]() 一直走了回来,到东花园一个小巷子里,果然又听见陈和甫的儿子和丈人吵。丈人道:“你每⽇在外测字,也还寻得几十文钱,只买了猪头⾁,飘汤烧饼,自己捣嗓子,一个钱也不拿了来家,难道你的老婆要我替你养着?这个还说是我的女儿也罢了。你赊了猪头⾁的钱不还,也来问我要!终⽇吵闹这事,那里来的晦气!”陈和甫的儿子道:“老爹,假使这猪头⾁是你老人家自己吃了,你也要还钱。”丈人道:“胡说!我若吃了,我自然还!这都是你吃的!”陈和甫儿子道:“设或我这钱已经还过老爹,老爹用了,而今也要还人。”丈人道:“放庇!你是该人的钱,怎是我用你的?”陈和甫儿子道:“万一猪不生这个头,难道他也来问我要钱?”丈人见他十分胡说,拾了个叉子 ![]() 次早,陈和甫的儿子剃光了头,把瓦楞帽卖掉了,换了一顶和尚帽子戴着,来到丈人面前,合掌打个问讯,道:“老爹,贫僧今⽇告别了。”丈人见了大惊,双双掉下泪来,又着实数说了他一顿;知道事已无可如何,只得叫他写了一张纸,自己带着女儿养活去了。 陈和尚自此以后,无 ![]() ![]() ![]() ![]() ![]() ![]() ![]() 正叫着,遇见陈木南踱了来,看见和尚仰巴叉睡在地下,不成模样,慌忙拉起来道:“这是怎的?”和尚认得陈木南,指着桥上说道:“你看这丁言志无知无识的,走来说是莺脰湖的大会是胡三公子的主人!我替他讲明⽩了,他还要死強!并且说我是冒认先⽗的儿子!你说可有这个道理?”陈木南道:“这个是甚么要紧的事,你两个人也这样鬼吵。其实丁言老也不该说思老是冒认⽗亲。这却是言老的不是。”丁言志道:“四先生,你不晓得。我难道不知道他是陈和甫先生的儿子?只是他摆出一副名士脸来,太难看!”陈木南笑道:“你们自家人,何必如此?要是陈思老就会摆名士脸,当年那虞博士、庄征君,怎样过⽇子呢?我和你两位吃杯茶,和和事,下回不必再吵了。”当下拉到桥头间壁一个小茶馆里坐下,吃着茶。陈和尚道:“听见四先生令表兄要接你同到福建去,怎样还不见动⾝?”陈木南道:“我正是为此来寻你测字,几时可以走得?”丁言志道:“先生,那些测字的话,是我们‘签火七占通’的。你要动⾝,拣个⽇子走就是了,何必测字!”陈和尚道:“四先生,你半年前,我们要会你一面也不得能彀。我出家的第二⽇,有一首薙发的诗,送到你下处请教,那房主人董老太说,你又到外头顽去了。你却一向在那里?今⽇怎管家也不带,自己在这里闲撞?”陈木南道:“因这里来宾楼的聘娘爱我的诗做的好,我常在他那里。”丁言志道:“青楼中的人也晓得爱才,这就雅极了!”向陈和尚道:“你看!他不过是个巾帼,还晓得看诗,怎有个莺脰湖大会不作诗的呢?”陈木南道:“思老的话倒不差。那娄⽟亭便是我的世伯,他当⽇最相好的是杨执中、权勿用。他们都不以诗名。”陈和尚道:“我听得权勿用先生后来犯出一件事来,不知怎么样结局?”陈木南道:“那也是他学里几个秀才诬赖他的。后来这件官事也昭雪了。”又说了一会,陈和尚同丁言志别过去了。 陈木南 ![]() 陈木南看见他不瞅不睬,只得自己又踱了出来。走不得几步,顶头遇着一个人,叫道:“陈四爷,你还要信行些才好!怎叫我们只管跑!”陈木南道:“你开着偌大的人参铺,那在乎这几十两银子。我少不得料理了送来给你。”那人道:“你那两个尊管而今也不见面,走到尊寓,只有那房主人董老太出来回,他一个堂客家,我怎好同他七个八个的?”陈木南道:“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你明⽇到我寓处来。”那人道:“明早是必留下,不要又要我们跑腿。”说过,就去了。陈木南回到下处,心里想道:“这事不尴尬!长随又走了,虔婆家又走不进他的门,银子又用的精光,还剩了一庇股两肋巴的债,不如卷卷行李,往福建去罢!”瞒着董老太,一溜烟走了。 次⽇,那卖人参的清早上走到他寓所来,坐了半⽇,连鬼也不见一个。那门外推的门响,又走进一个人来,摇着⽩纸诗扇,文绉绉的。那卖人参的起来问道:“尊姓?”那人道:“我就是丁言志,来送新诗请教陈四先生的。”卖人参的道:“我也是来寻他的。”又坐了半天,不见人出来,那卖人参的就把屏门拍了几下。董老太拄着拐杖出来问道:“你们寻那个的?”卖人参的道:“我来找陈四爷要银子。”董老太道:“他么?此时好到观音门了。”那卖人参的大惊道:“这等,可曾把银子留在老太处?”董老太道:“你还说这话!连我的房钱都骗了!他自从来宾楼张家的妖精 ![]() 丁言志也摇着扇子,晃了出来,自心里想道:“堂客也会看诗!…那十六楼不曾到过,何不把这几两测字积下的银子,也去到那里顽顽?”主意已定,回家带了一卷诗,换了几件半新不旧的⾐服,戴一顶方巾,到来宾楼来。乌⻳看见他像个呆子,问他来做甚么。丁言志道:“我来同你家姑娘谈谈诗。”乌⻳道:“既然如此,且秤下箱钱。”乌⻳拿着⻩杆戥子。丁言志在 ![]() ![]() 虔婆听见他囮着呆子,要了花钱,走上楼来问聘娘道:“你刚才向呆子要了几两银子的花钱?拿来,我要买缎子去。”聘娘道:“那呆子那里有银子!拿出二十铜钱来,我那里有手接他的!被我笑的他回去了!”虔婆道:“你是甚么巧主儿!囮着呆子,还不问他要一大注子,肯⽩⽩放了他回去!你往常客嫖给的花钱,何常分一个半个给我?“聘娘道:“我替你家寻了这些钱,还有甚么不是?些小事就来寻事!我将来从了良,不怕不做太太!你放这样呆子上我的楼来,我不说你罢了,你还要来嘴喳喳!”虔婆大怒,走上前来,一个嘴巴,把聘娘打倒在地。聘娘打滚,撒了头发,哭道:“我贪图些甚么,受这些磨折!你家有银子,不愁弄不得一个人来,放我一条生路去罢!”不由分说,向虔婆大哭大骂,要寻刀刎颈,要寻绳子上吊,?髻都滚掉了。虔婆也慌了,叫了老乌⻳上来,再三劝解,总是不肯依,闹的要死要活。无可奈何,由着他拜做延寿庵本慧的徒弟,剃光了头,出家去了。只因这一番,有分教: 风流云散,贤豪才⾊总成空;薪尽火传,工匠市廛都有韵。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儒林外史 下一章 ( → ) |
老残游记续集老残游记封神演义随园诗话三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初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
吴敬梓的免费历史小说《儒林外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儒林外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儒林外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