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儒林外史 作者:吴敬梓 | 书号:10238 时间:2017/3/27 字数:5161 |
上一章 第四十四回 下一章 ( → ) | |
汤总镇成功归故乡 余明经把酒问葬事 话说汤镇台同两位公子商议,收拾回家。雷太守送了代席四两银子,叫汤衙庖人备了酒席,请汤镇台到自己衙署饯行。起程之⽇,阖城员官都来送行。从⽔路过常德,渡洞庭湖,由长江一路回仪征。在路无事,问问两公子平⽇的学业,看看江上的风景。不到两十天,已到了纱帽洲,打发家人先回家料理 ![]() ![]() ![]() ![]() 那一⽇,门上人进来禀道:“扬州萧二相公来拜。”汤镇台道:“这是我萧世兄。我会着还认他不得哩。”连忙教请进来。萧柏泉进来见礼。镇台见他美如冠⽟,⾐冠儒雅,和他行礼奉坐。萧柏泉道:“世叔恭喜回府,小侄就该来请安。因这些时,南京翰林侍讲⾼老先生告假回家,在扬州过,小侄陪了他几时,所以来迟。”汤镇台道:“世兄恭喜⼊过学了?”萧柏泉道:“蒙前任大宗师考补博士弟子员。这领青衿,不为希罕。却喜小侄的文章,前三天満城都传遍了,果然蒙大宗师赏鉴,可见甄拔的不差。”汤镇台见他说话伶俐,便留他在书房里吃饭,叫两个公子陪他。到下午,镇台自己出来说,要请一位先生替两个公子讲举业。萧柏泉道:“小侄近来有个看会文的先生,是五河县人,姓余,名特,字有达;是一位明经先生,举业其实好的。今年在一个盐务人家做馆,他不甚得意。世叔若要请先生,只有这个先生好。世叔写一聘书,着一位世兄同小侄去会过余先生,就可以同来。每年馆⾕,也不过五六十金。”汤镇台听罢大喜,留萧柏泉住了两夜,写了聘书,即命大公子,叫了一个草上飞,同萧柏泉到扬州去,往河下卖盐的吴家拜余先生。萧柏泉叫他写个晚生帖子,将来进馆,再换门生帖。大爷说:“半师半友,只好写个‘同学晚弟’。”萧柏泉拗不过,只得拿了帖子,同到那里。门上传进帖去,请到书房里坐。只见那余先生头戴方巾,⾝穿旧宝蓝直裰,脚下朱履,⽩净面⽪,三绺髭须,近视眼,约有五十多岁的光景,出来同二人作揖坐下。余有达道:“柏泉兄,前⽇往仪征去,几时回来的?”萧柏泉道:“便是到仪征去看敝世叔汤大人,留住了几天。这位就是汤世兄。”因在袖里拿出汤大爷的名帖递过来。余先生接着看了,放在桌上,说道:“这个怎么敢当?”萧柏泉就把要请他做先生的话说了一遍,道:“今特来奉拜。如蒙台允,即送书金过来。”余有达笑道:“老先生大位,公子⾼才,我老拙无能,岂堪为一⽇之长。容斟酌再来奉覆罢。”两人辞别去了。次⽇,余有达到萧家来回拜,说道:“柏泉兄,昨⽇的事,不能遵命。”萧柏泉道:“这是甚么缘故?”余有达笑道:“他既然要拜我为师,怎么写‘晚弟’的帖子拜我?可见就非求教之诚。这也罢了。小弟因有一个故人在无为州做刺史,前⽇有书来约我,我要到那里走走。他若帮衬我些须,強如坐一年馆。我也就在这数⽇內要辞别了东家去。汤府这一席,柏泉兄竟转荐了别人罢。”萧柏泉不能相強,回复了汤大爷,另请别人去了。 不多几⽇,余有达果然辞了主人,收拾行李,回五河。他家就在余家巷。进了家门,他同胞的兄弟出来接着。他这兄弟名持,字有重,也是五河县的 ![]() 这余有达,余有重弟兄两个,守着祖宗的家训,闭户读书,不讲这些隔壁帐的势利。余大先生各府、州、县作游,相与的州、县官也不少,但到本县来总不敢说。因五河人有个牢不可破的见识:总说但凡是个举人、进士,就和知州、知县是一个人,不管甚么情都可以进去说,知州、知县就不能不依。假使有人说县官或者敬那个人的品行,或者说那人是个名士,要来相与他,就一县人嘴都笑歪了。就像不曾中过举的人,要想拿帖子去拜知县,知县就可以叉着膊子叉出来。总是这般见识。余家弟兄两个,品行、文章是从古没有的。因他家不见本县知县来拜,又同方家不是亲,又同彭家不是友,所以亲友们虽不敢轻他,却也不知道敬重他。 那⽇,余有重接着哥哥进来,拜见了,备酒替哥哥接风,细说一年有余的话。吃过了酒,余大先生也不往房里去,在书房里,老弟兄两个一 ![]() 又过了几⽇,大先生往无为州去了。又过了十多天,宗师牌到,按临凤 ![]() ![]() ![]() ![]() 大先生来到无为州,那州尊着实念旧,留着住了几⽇,说道:“先生,我到任未久,不能多送你些银子。而今有一件事,你说一个情罢,我准了你的。这人家可以出得四百两银子,有三个人分;先生可以分得一百三十多两银子,权且拿回家去做了老伯、老伯⺟的大事。我将来再为情罢。”余大先生 ![]() ![]() ![]() 吃酒中间,余大先生说起要寻地葬⽗⺟的话。迟衡山道:“先生,只要地下⼲暖,无风无蚁,得安先人,⾜矣;那些发富发贵的话,都听不得。”余大先生道:“正是。敝邑最重这一件事。人家因寻地艰难,每每耽误着先人,不能就葬。小弟却不曾究心于此道。请问二位先生:这郭璞之说,是怎么个源流?”迟衡山叹道:“自冢人墓地之官不设,族葬之法不行,士君子惑于龙⽳、沙⽔之说,自心里要想发达,不知已堕于大逆不道!”余大先生惊道:“怎生便是大逆不道?”迟衡山道:“有一首诗,念与先生听:‘气散风冲那可居,先生埋骨理何如?⽇中尚未逃兵解,世上人犹信《葬书》!’这是前人吊郭公墓的诗。小弟最恨而今术士托于郭璞之说,动辄便说:‘这地可发鼎甲,可出状元!请教先生:状元官号,始于唐朝,郭璞晋人,何得知唐有此等官号,就先立一法,说是个甚么样的地,就出这一件东西?这可笑的紧!若说古人封拜都在地理上看得出来,试问淮 ![]() ![]() 余大先生道:“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发蒙振聩!”武正字道:“衡山先生之言,一丝不错。前年我这城中有一件奇事,说与诸位先生听。”余大先生道:“愿闻,愿闻。”武正字道:“便是我这里下浮桥地方施家巷里施御史家。”迟衡山道:“施御史家的事,我也略闻,不知其详。”武正字道:“施御史昆⽟二位。施二先生说乃兄中了进士,他不曾中,都是大夫人的地葬的不好,只发大房,不发二房。因养了一个风⽔先生在家里,终⽇商议迁坟。施御史道:‘已葬久了,恐怕迁不得。’哭着下拜求他。他断然要迁。那风⽔又拿话吓他,说:‘若是不迁,二房不但不做官,还要瞎眼!’他越发慌了,托这风⽔到处寻地。家里养着一个风⽔,外面又相与了多少风⽔。这风⽔寻着一个地,叫那些风⽔来覆。那晓得风⽔的讲究,叫做⽗做子笑,子做⽗笑,再没有一个相同的。但寻着一块地,就被人覆了说:‘用不得!’家里住的风⽔急了,又献了一块地,便在那新地左边,买通了一个亲戚来说,夜里梦见老太太凤冠霞帔,指着这地与他看,要葬在这里。因这一块地是老太太自己寻的,所以别的风⽔才覆不掉,便把⺟亲硬迁来葬。到迁坟的那⽇,施御史弟兄两位跪在那里。才掘开坟,看见了棺木,坟里便是一股热气,直冲出来,冲到二先生眼上,登时就把两只眼瞎了。二先生越发信这风⽔竟是个现在的活神仙,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后来重谢了他好几百两银子。” 余大先生道:“我们那边也极喜讲究的迁葬。少卿,这事行得行不得?”杜少卿道:“我还有一句直捷的话。这事朝廷该立一个法子:但凡人家要迁葬,叫他到有司衙门递个呈纸,风⽔具了甘结:棺材上有几尺⽔,几斗几升蚁。等开了,说得不错,就罢了;如说有⽔有蚁,挖开了不是,即于挖的时候,带一个刽子手,一刀把这奴才的狗头斫下来。那要迁坟的,就依子孙谋杀祖⽗的律,立刻凌迟处死。此风或可少息了!”余有达、迟衡山、武正字三人一齐拍手道:“说的畅快!说的畅快!拿大杯来吃酒!”又吃了一会,余大先生谈道汤家请他做馆的一段话;说了一遍,笑道:“武夫可见不过如此!”武正字道:“武夫中竟有雅不过的!”因把萧云仙的事细细说了,对杜少卿道:“少卿先生,你把那卷子拿出来与余先生看。”杜少卿取了出来。余大先生打开看了图和虞博士几个人的诗,看毕,乘着酒兴,依韵各和了一首。三人极口称赞。当下吃了半夜酒,一连住了三⽇。那一⽇,有一个五河乡里卖鸭的人,拿了一封家信来,说是余二老爹带与余大老爹的。余大先生拆开一看,面如土⾊。只因这一番,有分教: 弟兄相助,真耽式好之情;朋友 ![]() 毕竟书子里说些甚么,且听下回分解。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儒林外史 下一章 ( → ) |
老残游记续集老残游记封神演义随园诗话三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初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
吴敬梓的免费历史小说《儒林外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儒林外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儒林外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