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是袁枚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随园诗话 作者:袁枚 | 书号:10234 时间:2017/3/27 字数:14564 |
上一章 补遗 卷七 下一章 ( → ) | |
一 余九⽇登紫荫山,见人题句云:“巾子峰前木叶稀,登⾼望远思依依。天寒海气连云⽩,风紧城乌作阵飞。红⾖裁书难寄远,⻩花揷帽事多违。年来浪迹东西道,惭愧天涯老布⾐。”末题“陈濂”二字。访之,乃余甥婿陈文⽔孝廉之三弟也。又,《游石门楼》云:“山风吹松云,岩石明齿齿。猿啼两三声,行人尽东视。娟娟山上月,照见山下寺。洞门犹未关,待我游屐至。”他若:“秋声江甸雨,寒⾊海门烟。”月冷初浮⽔,星稀 ![]() 二 峡江飞来峰寺僧澄波,告何数峰云:“丙寅有闺秀戴蕴⽟,偕郞君某诣浔州府署省⽗,坐飞来亭题诗,诗成泣下。有句云:‘⽩猿自悟当年事,见说持环返上宮。’人多不解。比至浔州而亡。疑其前⾝,或猿女耶?” 二 二童子放风筝,一童得风,大喜;一童调之曰:“劝君莫讶东风好,吹上还能吹下来。”我深喜之。盖即孟子所谓“赵孟之所贵,赵孟能 ![]() 四 余至吴门,四方之士送诗求批者,每逢佳句,必向人称说,非要誉于后进也。掌科许穆堂嫌太丘道广,见赠一律云:“先生天下望,眉宇照人清。老至通姻娅,儿时识姓名。风流苏⽟局,书卷郑康成。可惜怜才过,揄扬误后生。”余道:史称庞士元称许人才,往往有过其分。老人竟犯士元之病,行将改之。 五 游南明寺,见归愚先生有对联云:“瓶添涧⽔盛将月,衲挂松梢惹得云。”未知是成语,或先生所撰耶?是夕,风雨暴作,楼柱尽摇。余有句云:“楼摇松树顶,人卧海嘲中。” 六 京口尼能诗,王碧云女子赠云:“仙子传来噬古雪》篇,步虚声里绛云仙。遥知静对梅花月,鹤听禅经立晚烟。” 七 直隶迁安县定例,⼊学八名,而应试者不过六七人。知县胡公作宰,忽有马夫,着红布履来告假。问何事。曰;“明⽇要赴县考。”胡公大笑,口号以赠云:“红鞋着脚煤磨砚,马粪熏⾐笔换鞭。” 八 金贤村太守潢, ![]() ![]() 九 程鱼门⼊翰林后,寄语云:“四十年才为后辈, ![]() ![]() ![]() 十 怀宁诸生劳竹如,诗人也。少年丧偶,里中有陈氏女,美亦能诗,遣媒说之。女窥见竹如,欣然愿嫁。两人已目成矣,为里中富人強聘去。女临行,寄劳生云;“闻说乘鸾许上天,几番临镜自疑仙。不知沦谪缘何事,便隔蓬山路几千。”梦见文箫私语时,想心花事要花知。分明匣底双珠在,不忍还君只泪垂。” 一十一 余幼时同赴童子试者,有申君南屏发祥,权奇倜傥,有温庭筠之风。代人赴考,致遭斥⾰;而终成进士,外出为令。见寄云:“随园居士今方朔,游戏人间作岁星。落笔便同天马下,无人不踞灶觚听。略施鸿爪觇为政,妙用诙嘲当说经。笞风鞭鸾三十载,又叨剪拂到颓龄。”寄此诗时,官已报罢,掌教清江。余未及答,而君已卒。 一十二 壬子舂,与赵伟堂广文游焦山,遇诗僧巨超,茶话良久,采其诗⼊《诗话》。今舂,庆大司马奉旨到江南,勾当公事,渡江之便,拉同游焦山。别后,巨超寄诗云;“曾向金鳌汗漫游,西风久已别荆州。忽陪天使临香界,却怪神仙也⽩头。海內山川蒙一盼,人间声价重千秋。须知未満山灵愿,不把琴尊作小留。” 一十三 山 ![]() ![]() ![]() ![]() ![]() ![]() ![]() ![]() ![]() ![]() ![]() ![]() ![]() ![]() ![]() ![]() 一十四 句曲女史,孔静亭退庵太仆之幼女,王孔翔公子之室也。敷腴窈窕,有大家风。辛亥舂,随其姑潘夫人来园看花,家人 ![]() ![]() ![]() ![]() 一十五 婺源施兰皋,少有清才,惜弱冠即弃儒就贾;然 ![]() 一十六 蒋于野受业师邵晴岩晓,题《美人舂睡图》云:“几分舂⾊上花枝,云鬓慵梳睡起迟。鹦鹉帘前空学语,梦中情事自家知。”闺情诗,古人最多,易于重复,余爱其结句七字蕴藉,得古人所未有。又,《楼中》佳句云:“但得读书原是福,也能蔵酒不为贫。”亦妙。 一十七 甲寅花朝前一⽇,余赴友人三游天台之约,买棹渡江,在舟中接到福敬斋、孙补山两公相,和希斋大司空,惠瑶圃中丞见怀诗札,情文双至。窃念四贵人中,惟孙公同乡,惠公曾通芳讯,若福、和二公,则云泥迥隔矣,而何以略分怜才,一至于此。因将来札、来诗潢治一册,题曰《四贤合璧》,以为光耀。装成后,又接贝勒瑶华主人寄怀二律,俱为读《小仓山房诗集》,爱而矜宠之也。因枚有答和之作,故将原唱俱载⼊《全集》中。兹但录奇丽川中丞题册后云:“飞骑急于风,诗筒逐驿筒。遥从三蔵外,传⼊万花中。落笔成仙句,开函见上公。从知诸大将,同⽇忆山翁。”阿雨窗转运题云;“⽩发随园老,诗名鲍、谢如。寸心千古事,万里四函书。文采层霄上, ![]() —十八 近⽇満洲风雅,远胜汉人,虽司军旅,无不能诗。福建将军魁叙斋伦,以指画墨菊,题云:“淡中滋味意偏长,每爱秋英引巨觞。兴到指头涂抹际,墨香还道是花香。” 一十九 扬州张椿龄先生,字镜庄,立堂孝廉之⽗也。噬咏桐》云:“舂去花始开,秋来叶早落。何⽇作瑶琴,自诉妾命薄?”此二十字,觉咏桐者古未有也。 二十 海上女士朱文毓于归王氏,《抚孤甥》云:“⺟死谁怜汝?相携更痛心。呱呱啼不止,犹是姊声音。”此即元遗山“阿姨怀袖阿娘香”之意。吴兰雪《到家祝⺟寿》云:“⺟曰儿归好,连朝鹊噪频。还将生⽇酒,醉汝到家人。”周琬《到家见⺟》云:“要见慈亲急步行,隔墙先已识儿声。升堂姊妹一齐问:几⽇扁舟出石城?”吴夫人《调兰雪》云:“満⾝蝴蝶粉,知是看花回。”四诗,皆天籁也。 二十一 江右多宗山⾕,而扬州转运曾宾⾕先生独喜唐音,素未识面,蒙以诗就正。《晓行》云:“⽩云渤在地,远望一川⽔。行⼊⽔云中,霏霏收不起。”《秋夜宿万寿寺》云:“幡动微风来,虚堂一钟悄。阶前瘦蛟影,斜月在松杪。”《长生殿》云:“夕殿萤飞星汉流,芙蓉香冷鸳鸯愁。娇姿侍夜⽟阶立,月下相看泪痕 ![]() 二十二 谢蕴山观察公子学墉,年才十二,《送灶》云;“忽闻爆竹 ![]() 二十三 《荀子》云:“善为《易》者不占,善为诗者不说。”唐贤相杨绾能诗,终⾝不以示人,即此意也。杭州太守李晓园先生,政声卓越,而于文翰之事,谦让不遑。偶见方藕堂明府处对联,瘦 ![]() ![]() 二十四 李沧云给谏檠,与余为三十年前之 ![]() ![]() ![]() ![]() ![]() 二十五 木元虚赋海后,咏海诗佳者甚少。近⽇奇丽川中丞云;“一片鱼龙气,茫茫汇万川。谁能量寸尺?天独与周旋。包括如斯耳,虚空本自然。举头人共见,何必问张骞?”杭州转运阿雨窗林保云:“绝顶凌沧海,双眸万里驰。两嘲分昼夜,一气混华夷。脚底虹梁直,樽前雨势奇。恬波通贡道,巨舰集风旗。”二公各有两首,而余以为孟浩然、杜少陵咏洞庭,俱只一首,故割爱而删之。 二十六 余过嘉兴,邢鲁堂药太守遗诗笺一束。读之,知其学杜最深。《灌花》云;“残月睡鸦起,鸣蛩犹聒耳。披⾐到栏前,幽花向人喜。经旬雨未沛,土脉⼲无似。呼童转辘轳,取此清冷⽔。绕 ![]() ![]() 二十七 山 ![]() ![]() 二十八 松江女史庄焘,廖织云之戚也。《季舂归家》云:“孤帆乍卸夕 ![]() ![]() 二十九 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韵因诗押,未有无诗而先有韵者。余雅不喜人以一题排挨上下平作三十首,敷衍凑拍,満纸浮词,古名家断无此种。至于上用“秋”字,下用“花”字,如秋月秋云、桃花桂花之类,连绵数十首,是作类书《群芳谱》,非咏诗也。 三十 余少时自负能古文,而苦无题目,娶篷室多不惬意。故集中有句云:“论文颇似升平将,娶妾常如下第人。”不料晚年,四方索文者如⿇,不胜其苦。故又有句云:“征铭索序兼题跋,忙杀人间冷应酬。” 三十一 三十年前,徐椒林参府在庐州,与余及蒋心余二人最 ![]() ![]() ![]() ![]() ![]() ![]() 三十二 近人薛西原咏{月》云:“何处焚香下阶拜?有人私语并肩行。”虽走西昆一路,而幽隽独绝。是即“月出皎兮,姣人僚兮”之余音。 三十三 常 ![]() ![]() 三十四 余所到必有⽇记,因师丹之老而善忘也。其耳受佳句,亦随记带归。翰林前辈沈蒿师先生荣仁咏《墨 ![]() 三十五 女伶虞四官拜姚秋槎居士为师,观其演{跌霸》一出,赠云:“壮士至今休说项,美人千古最怜虞。”后度为女道士,号空翠庵主人。姚又赠一《探舂令》云:“几番花信暗相催,早自三舂暮。杜鹃啼罢东风懒,看満径堆红雨。 年年此际归何处?蓦地抛人去。袅斜 ![]() 三十六 刘霞裳梦中得一联云:“星摇似醉愁他堕,手举难扶笑我低。”醒后续二句云:“安得仙云生袖底,御风飞到斗、牛西?”我以为醒语终不如梦语。 三十七 云贵总督杨应琚,字秋⽔,有贤名。⼊相后,以缅甸偾事,致晚节不终。吾尝以南朝吴明彻相比,殊不愧也。其孙女琼华,嫁江宁方伯永公泰之子明新。明受业随园,而女之⽗重英、号山斋者,与余有旧。山斋参赞军务,兼侍⽗疾,被缅匪虏去。其子鹤圃,监噤二十余年。余过泰州,琼华以《寄弟}诗见示,云:“否泰关天意,乘除运莫争。弟兄愁失散,⾝世感零丁。往者家逢难,潢池盗弄兵。韬钤烦上相,绝域播威名。宠锡从丹噤,旌旗事远征。七擒功未就,五丈病先生。风诏吴江下,先大人秉臬吴门。金鞍洱海行。监军随虎帐,付药听 ![]() ![]() 三十八 余闻人佳句,即录⼊《诗话》,并不知是谁何之作。甲寅三月,余游华亭,张梦喈先生饮余古藤花下,其郞君兴载耳语曰:“家姊愿见先生。”余为愕然。已而搴帘出拜,执弟子之礼,方知{诗话补遗》第一卷中,曾载其所作《秋信》等诗故也。貌亦庄姝。其⺟夫人汪佛珍诗,久采⼊《诗话》第四卷中。始信风雅渊源,其来有自。其姑佛绣嫁姚氏,亦才女也。《不寐》云:“欹枕闲昑梦境空,残灯闪闪影朦胧。梧桐不管人惆怅,翻尽银塘夜一风。”他如:“一径泥香飞燕子,満瓯茶 ![]() ![]() 三十九 人仗气运,运去则人鬼皆欺之。每见草树亦然,其枝叶畅茂者,蛛不敢结网,衰弱者,则尘丝灰积。偶读⽪⽇休诗:“⽔痕侵病竹,蛛网上衰花。”方知古人作诗,无处不搜到也。 四十 顾宁人云:“古不用银。”余颇不以为然。近读张籍《送南迁客》诗云;“海国战骑象,蛮州市用银。”以“用银”与“骑象”对说,可知国中骑马不骑象,用钱不用银矣。 四十一 ⽩太傅因李留守相公见过,池上泛舟,话及翰林旧事,因赠诗云:“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余己未翰林,亦有两相三尚书;为之怃然。 四十二 吴兰雪《瞻园坐月}云:“林塘幽绝似山家,坐转栏 ![]() ![]() 四十三 陈少 ![]() ![]() ![]() ![]() ![]() 四十四 郭频伽秀才寄小照求诗,怜余衰老,代作二首来。教余书之。余欣然从命,并札谢云:“使老人握管,必不能如此之佳。”渠又以此例求姚姬传先生。姚怒其无礼,掷还其图,移书嗔责。余道:此事与岳武穆破杨么归,送礼与韩、张、二王,一喜一嗔。人心不同,亦正相似。刘霞裳曰:“二先生皆是也:无姚公,人不知前辈之尊;无随园,人不知前辈之大。” 四十五 丙辰同召试者,宣州梅兆颐先生,馆文穆公家,年六十许,和蔼朴诚,与余为忘年 ![]() ![]() ![]() 四十六 尹似村公子,亡后无子。余《诗话》中有意多存之。今又在破簏中检得其《哭松儿》二首云:“呻昑不听有儿音,说起生前感倍深。忍病怕投良药苦,佯 ![]() ![]() ![]() ![]() ![]() 四十七 四十年前,余读钟伯敬《慰人落第》云:“似子何须论富贵?旁人未免重科名。”以为佳绝。不料甲寅七月,偶翻唐诗,姚合{送江陵从事》云:“才子何须藉富贵?男儿终竟要科名。”钟先生如此偷诗,伤事主矣。 四十八 青⾐郑德基诗云;“舂风二月气温和,麦草初长绿満坡。牧竖也知闲便好,横眠牛背唱山歌。”又,《咏帘內美人》云:“到底舂光遮不住,还如竹外看梅花。”此二首,皆天籁也。余命阿通代为评点,竟忽略看过,终竟诗学不深。 四十九 《学记》曰:“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注作“譬喻”解。此诗之所以重比兴也。韦正已曰:“歌不曼其声则少情,舞不长其袖则少态。”此诗之所以贵情韵也。古人东坡、山⾕,俱少情韵。今蔵园,瓯北两才子诗,斗险争新,余望而却步,惟于“情韵”二字,尚少弦外之音。能之者,其钱竹初乎?惜近⽇学仙,不肯费心矣。 五十 余亲家蒋梅厂三子,有“河东三凤”之称。其长子莘之诗,久⼊《诗话}。今舂再过苏州,其弟蔚、夔又以诗来。蔚咏{周孝侯 ![]() ![]() ![]() ![]() ![]() ![]() ![]() ![]() 五十一 丙辰冬月,余年二十一岁,初识吴江李莼溪光运于长安小市:《诗话》中曾载其见赠五律一首。今甲寅秋,六十年矣,其子会恩秋试来园,读其诗,喜莼溪之有子。《吊韩蕲王》云;“枉为君王赋式微,中原不复望旌旗。廉颇披甲心犹壮,魏绛和戎事已非。谁使渡江来⽩马,竟忘行酒有青⾐。千秋遗恨无人识,回首琴台一雁飞。”《咏雪》云:“铺平万户⽩如海,只有炊烟一缕青。”《新竹》云:“秉节初终才 ![]() 五十二 君子不以人废言。严嵩{钤山堂集》颇有可观,如;“卷幔忽惊山雾⼊,近村长听⽔禽啼。”沙上柳松烟霁⾊,⽔边楼阁雁归声。”皆可爱也。又,阮大铖有句云:“露凉集虫语,风善定萤情。”后五字颇耐想。 五十三 海刚峰严厉孤介,而诗却清和。尝见鹫峰寺壁上有《赠竹园隐者》云:“寂寂江村路,何烦命驾过。羊求忘地远,松竹到门多。野外常无酒,田间别有歌。洗杯深酌处,落⽇在沧波。”末书“海瑞”二字,笔力苍秀。 五十四 余少时读《会真记》,嫌元九薄幸,题云:“疑他神女爱行云,故把鸳鸯抵死分。秋雨临邛头雪⽩,相如终不弃文君。”程鱼门恪守程、朱之学,批云;“此诗断不可存。”余唯唯否否,而终不能割爱。后读唐太常寺参军秦贯所撰《郑恒及夫人崔氏合拊墓志》,方知人唐小说,原在有无之间,不必深考。余咏诗用意深厚,故可勿删。 五十五 同年许红桥朝,一字光庭,诗学放翁。殁后,其子小桥携⽗诗来谒,无力付梓,摘其{柳州舟次》云:“山战火龙看野烧,⽔喧铜鼓渡惊滩。”《虎丘》云:“渡口⽇斜人散影,柳梢风静鸟啼烟。”《雁字》云: “杀青须仗摩天翮,飞札疑追逐⽇人。”《江上》云:“败芦蔵艇炊烟出,古树翻鸦落叶频。”《杂咏》云:“牛后难防烧尾火,马前还怕打头风。”蹄轻骄马嘶风立,声涩荒 ![]() 五十六 余集中有《佳儿歌》,为同年李竹溪棠之子燧作也。三十余年,问消息不得。今年在杭州遇李婿陈鸿举,为仙居令,诵其近⽇句云:“体因惯病翻忘药,人不工诗亦自穷。”呜呼!才则犹是也,而近状可想矣。 五十七 余在虞山,竹桥太史来,诵其代松云太守赠翩如小词云:“野芳浜⽔明如镜,忽然照见惊鸿影。来也抑何迟,今宵莫反而。 芳名才两字,摹尽真风致。醉眼倒还颠,疑同美少年。翩如男妆。” 五十八 人但知诗之新秀者难,而不知诗之奇辟者尤难。镇江张秉钧平伯《游老人峰》云:“空洞⾜误踏,崩一成众响。历险虽十里,炫奇已百赏。”苏州杨一鸿仪吉《过积溪》云:“路转孤村明,桥横一溪渡。雷雨晴亦惊,蛟龙冻犹怒。”嘉兴戴光曾《宿净慈寺》云;“月⾊下平地,人影上茅屋。湖上诸螺峰,环拱如匍匐。”又,《常山》云:“缆从山脊牵云去,舟向波中卷雪来。”皆奇峭可喜。五九秀州诗人吴文溥,别十五年,今秋忽来,诗已付梓,读之,转多窒碍,不如从前之明秀:信境遇之累人,而师友之功不可少也。录其新句之可爱者,如:“竹里不知屋,⽔边闻有 ![]() ![]() ![]() 六十 钱玛沙先生公子名枚者,其初生时,适余到,故仿蔡中郞以名与顾雍故事。后举孝廉,诗才清妙。《策马》云:“策马关门外,苍茫未识途。一鞭残照下,回首⽩云孤。路险愁冰滑,⾝欹待树扶。自怜侬太瘦,髀⾁本来无。”《过常州》云:“节过⽩露寒犹浅,岸近丹 ![]() 六十一 太湖有东、西洞庭七十二峰,奇秀可爱。官其地者,事简民淳,最为乐土。司马德卧云先生福招余往游,小住三⽇。适司李程前川思乐执贽门下。表侄张碧川琴在幕中,出《新月》、《梅花》两诗稿见示。想见僚属多才,主宾风雅,可谓不负此湖山矣。德公咏《新月》云:“一线晶光上画栏,漫疑素魄本非团。微开⽟女奁中镜,半吐嫦娥臼里丸。曲曲黛眉如淡扫,明明青眼似相看。爱他坐到西山晚,忘却深闺翠袖寒。”又:“漫收兔魄含全璧,深隐云鬟只半妆。”《梅花》云:“瘦态每宜轻雾后,残妆最爱晚香余。”程前川{新月》云:“刚同翠黛新描后,好比秋波乍转余。”蚌珠乍吐仍衔口,宝镜方开未出奁。”张碧川《新月》云;“似竟怕为天晓别,谁能留到夜深看?”斗宿自明如昨夕,楼台先得尚依稀。”无多时别仍相见,若太分明岂乍逢?”《梅花》云c“那防触拨香盈袖,忍扫横斜影上阶。”俱佳。 六十二 蒋于野莘从余游洞庭两山,昑兴颇豪,多纪游之作。其《登莫厘峰》云:“草深蒸雾 ![]() ![]() ![]() 六十三 提督杨恺,仪征武进士也。通识懿文,康熙间受知圣祖,召⼊南书房,与何义门,蒋南沙诸前辈,同校书史。后提督两湖。晚年归老。具盛馔招余文宴。壁挂一器,形如喇叭,长二丈许,糊以黑纱。指示余曰:“此军中所用顺风耳也。将军与军师有密谋则用之。相离甚远,其语只二人闻,他人不闻也。”壁上见许登瀛观察赠一联云:“天禄校书名进士,岳 ![]() 六十四 红兰主人有句云:“西岭生云将作雨,东风无力不飞花。”其仆和福有句云:“一双⽩鸟东飞急,知是西山暮雨来。” 六十五 溧 ![]() 六十六 顾仙 ![]() 六十七 湖北蒲圻县万羊庵,有吴荆山尚书题壁五律,內有“翻”字、 “恩”宇。和者如云。褚筠心学士视学其地,有“鱼版空王法,莺花造物恩”又:“去路原来路,君恩是佛恩。”吴⽩华侍郞有“小鸟踏花翻”之句,押“翻”韵极新。卢元琰湘 ![]() 六十八 奇中丞于苏藩任內,考紫 ![]() 六十九 卢湘鹾拔贡,朝考被斥,捐州判,赴皖需次。《自嘲》云:“不为折 ![]() 七十 吴门多闺秀,近又得袁丽卿椒芳《病起}云:“月照栏杆影半斜,夜凉如⽔挟⾐加。经旬卧病纱窗里,孤负一栏指甲花。”犹自恹恹懒下楼,凭栏闲弄⽟搔头。今朝风自来西北,东面珠帘可上钩?”汪宜秋⽟轸《中秋无月》云:“拟向嫦娥诉幽恨,昏昏月又不分明。”《雪》云:“窗外竹梢三两个,庒低渐近碧栏杆。”金纤纤逸《和同人集耘勉斋》云:“绿绮携来横膝上,夜凉弹醒⽔仙花。”《病起》云;“鹦鹉不知人病久,朝朝楼上唤梳妆。”又,《赠某女士》云:“谢家飞絮苏家锦,如此才真未见来。”余以为此句是纤纤自道。 七十一 钱塘项墉金门在吾乡大开坛坫,一时风雅之士,归之如云。余到杭州,必主其家。读其《谢胡葑塘招游湖上》云:“闲于翘⾜鹭,乐似聚头鱼。”《落叶》四句云;“客径夜随寒雨堕,僧窗晴带⽩云飘。绕坡屑宰过群鹿,隔⽔萧疏抱一蜩。”不愧老手。 wWW.iGmXs.cOm |
上一章 随园诗话 下一章 ( → ) |
三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初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聊斋志异镜花缘太平广记浮生六记 |
袁枚的免费历史小说《随园诗话》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随园诗话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随园诗话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