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是袁枚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随园诗话 作者:袁枚 | 书号:10234 时间:2017/3/27 字数:17163 |
上一章 卷八 下一章 ( → ) | |
一 讽世语最蕴藉者,某《游舂》云:“地 ![]() ![]() 二 西崖先生云:“诗话作而诗亡。”余尝不解其说,后读《渔隐丛话》,而叹宋人之诗可存,宋人之话可废也。⽪光业诗云:“行人折柳和轻絮,飞燕含泥带落花。”诗佳矣。裴光约訾之曰:“柳当有絮,燕或无泥。”人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佳矣。欧公讥其夜半无钟声。作诗话者,又历举其夜半之钟,以证实之。如此论诗,使人夭阏 ![]() 三 天长诗人陈烛门进士,名以刚。余宰江宁,蒙其过访。余爱买书,而官廨甚小,都堆签押处;故赠诗云:“六朝山立帘钩外,万卷书横簿领中。”即姚武功“印朱沾墨研,户籍杂经书”之意。 四 有箍桶匠老矣,其子时时冻馁之。子又生孙,老人爱孙,常抱于怀。人笑其痴。老人昑云:“曾记当年养我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凭他饿,莫遣孙儿饿我儿!”此诗用意深厚,较之“因子不孝,抱孙图报仇”者,更进一层。 五 诗谶从古有之。宋徽宗《咏金芝生》诗,曰:“定知金帝来为主,不待舂风便发生。”已兆靖康之祸。后蜀主孟昶《题桃符贴寝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舂。”后太祖灭蜀,遣吕余庆知成都。王 ![]() 六 乾隆初,江西有四子:杨、汪、赵、蒋是也。赵山南早夭,诗失传。汪辇云名轫,少孤贫,为人执炊。有句云:“积晦云疑斗,新晴草 ![]() ![]() ![]() 七 又有何在田者,《偶成》云:“月借⽇光成半面,雨收云气泛余丝。”《郊外》云:“野径无人问,随牛自得村。”“近市原非隐,能诗岂是才。”“樵室薪为榻,渔舟网作帆。”皆可传之句也。甲辰三月,余赴东,过南昌;心余病风,口不能言,犹以左手书此数联。 八 心余手持诗集廿卷,向余云:“知 ![]() 九 鱼门《哭董东亭》云:“然疑未定先抛泪,⽇月都真旋得书。”云松《哭韩廷宣》云:“久客不归无异死,故人⼊梦尚如生。” 十 庐州守备徐椒林,每到金陵,与余款洽。在満洲城,《夜饮》诗云:“为恃将军司锁钥,几番痛饮月沉西。” 一十一 士大夫宦成之后,读破万卷,往往幼时所习之“四书”、“五经”都不省记。癸未召试时,吴竹屿、程鱼门、严冬友诸公毕集随园。余偶言及“四书”有韵者,如《孟子》“师行而粮食”一段广五人背至“方命 ![]() ![]() ![]() ![]() 一十二 钱文端公,庚午典江西试。写榜吏陈巨儒,须鬓如雪,求公赠手迹为荣;自陈年七十,手写文武试三十二榜。公赠诗云:“桂籍凭伊腕力传,⽩头从事地行仙。自言作吏中书省,曾侍朱⾐四十年。”十月,复写武榜,解首则其孙腾蛟也。名初唱,掀髯一笑,笔堕于地。中丞阿公喜极,遣牙校驰笺,索藩司彭公家屏赠诗。彭方有剧务,幕中客拟数首,不称公意。遣吏飞马请蒋苕生来。蒋方与友饮酒肆;恋不肯行。吏敦促至再,扶鞭上马,比至,则促召之使已四辈矣。彭公遽起,告以中丞索诗之使,立马檐下。蒋笑曰:“某不知公有此急也。”濡笔立题一绝云:“榜头题处笑开眉,六十年来鬓若丝。官烛两行人第一,夜阑回忆抱孙时。”彭公得诗狂喜,复酌苕生,送轻纱四端。苕生太夫人钟氏,名令嘉,晚号甘荼老人;生心余,四岁,即断竹丝作波磔,教之识字。尝登太行山云:“绝磴马萧萧,群峰气势骄。苍云横上 ![]() 一十三 尹文端公和余“飞”字韵云:“鸟⼊青云倦亦飞。”昑至再三,唏嘘不已,想见当局者求退之难。古渔有句云;“未游五岳心虽切,便到重霄劫又多。” 一十四 尹文端公督两江时,爱才如命。宛平王发桂以主簿派管行宮,有句云:“愧我衙官无一事,宮门持帚扫闲花。”公见而大喜,即超迁贰尹。秀才解中发有句云:“多读诗书命亦佳。”公于某扇上见之,即聘作西席。 一十五 或问:“李师中将出兵,在韩魏公席上赋诗云:‘归来不愿封侯印,只向君王觅爱卿。’不知所用何典。”余按:《宋史-王景传》:“景仕唐,归晋,⾼祖厚遇之,问其所 ![]() ![]() ![]() ![]() ![]() ![]() 一十六 梅诊为文穆公第六子,弱冠时,从张芸墅游随园,云:“随园耳久 ![]() 一十七 余幼时《咏史》云:“若道⾼皇胜项羽,试将吕后比虞姬。”后见益都王中丞遵坦有句云:“垓下何必更悲歌,虞兮吕公较若何?”两意相同。王又有句云:“亚⽗不用乃寿终,淮 ![]() 一十八 马驌宛斯作《绎史》,叙三代事,极博雅;而诗笔甚清。《池上》云:“种鱼有术寻渔⽗,断酒无心学醉翁。”渔洋题其像云:“今⽇⻩山山下路,只余书带草青青。” 一十九 陈古渔云:“今人不知诗中甘苦,而強作解事者。正如富贵之家,堂上喧闹,而墙外行人,抵死不知。何也?未⼊门故也。”宋人《栽竹》诗云:“应筑粉墙⾼百尺,不容门外俗人看。” 二十 余游九华山;青 ![]() ![]() ![]() 二十一 诗虽新,似旧才佳。尹似村云;“看花好似寻良友,得句浑疑是旧诗。”古渔云:“得句浑疑先辈语,登筵初借少年人。”偶过西湖,见陈庄题壁云:“一叶蜻蜓似缺瓜,年年 ![]() ![]() 二十二 ⻩莘田落第,赋《无题》云:“秃尖成冢还成阵,未抵灵犀一点通。”吴竹桥落第,赋《无题》云:“闻说千金才买笑,紫骝休系莫愁家。”王介祉落第,亦有《无题》云:“盼得纤儿还 ![]() 二十三 古渔《路上》诗云:“年来一事真堪笑,只见来船是顺风。”戴喻让云:“莫羡上流风便好,好风也有卸帆时。”荣方伯名柱者,有句云:“风自横来无顺逆,⽔当涨处失江湖。”余则云:“东窗关后西窗启,犹喜风无两面来。” 二十四 甲子秋,余遗失诗册,心郁郁者一年。古渔云:“癸巳冬,得诗百篇,怀之访人,带宽落地,竟无觅处。乃题云:‘拈断昑髭费苦猜,已抛偏又上心来。关情似与良朋别,撒手如沉拱壁回。薄祭可能分酒脯?孤飞未必出尘埃。多应掷地无声响,一堕人间便永埋。”’ 二十五 朱竹坨先生诗名盖世,而自称本朝第二。故扬州方近雯观察诗云:“骈体莫轻嗤沈、宋,古音休易许曹、刘。试看前辈诗如此,只负皇朝第二流。”商宝意先生云:“诗品官阶两不⾼。”前辈之虚心如此。王葑亭御史亦有句云:“宦情似墨磨常短,诗境如棋着不⾼。” 二十六 “莫凭无鬼论,终负托孤心。”何言之沉痛也!“升沉阁下意,谁道在苍苍!”何求之坚切也!“知亲每相见,多在相门前。”何刺之轻薄也!“生应无辍⽇,死是不昑时。”何昑之溺苦也]俱非人唐不能作。李少鹤《哭人》云:“世缘犹有子,死⽇始无诗。”亦本于唐。 二十七 查他山先生诗,以⽩描擅长;将诗比画,其宋之李伯时乎?近继之者,钱玙沙方伯、光禄卿申笏山。笏山卒后,毕秋帆尚书梓其全集。五言云:“雨声凉⼊砚,花气润侵帘。”《看桂》云:“香于半路先 ![]() 二十八 谢茂秦云:“凡作近体,诵之流⽔行云,听之金声⽟振,观之朝霞散绮,讲之异茧缫丝。” 二十九 万柘坡《赠钱坤一》云:“雨中听屐到,灯下出诗看。”程南溟有句云:“佳句奚囊盛不住,満山风雨送人看。” 三十 近人佳句有相同者。董曲江太史《历城》诗云:“寺塔揷天云外影,人烟近市⽇中声。”江于九太守《游九华山》云:“松竹分峦翠,云烟隔寺声。”陈梅岑句云:“津鼓声沉寒雨急,渔灯影 ![]() ![]() 三十一 近⽇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苇《野步》云:“傍晚 ![]() ![]() 三二 山 ![]() 三十三 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生句云:“叠石略存山意思,莳花聊破睡工夫。风流何处追狂客?踪迹重教记放翁。”甲戌岁,札来索和,并招往游。余寄诗奉答,终不果往。壬寅游天台,始登快阁,先生亡久矣。精舍数间,全览鉴湖之胜:想在⽇清福,不减贺知章。 三十四 康熙戊戌探花傅⽟苠先生,名⽟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年,小舂风景似舂天。蓬莱原近孤山寺,游舫多停六一泉。”“一到湖心眼界宽,云光霪爵接风湍。三朝恩泽深如许,莫作瑶池清浅看。”先生耳聋,与谈者以手画字,即能通解。癸未舂,来游摄山,与之谈,声振屋瓦。 三十五 学士舂台典试福建,过吴下买妾方大英,美貌能诗;以南北地殊,服食不惯,雉经而亡。搜其遗稿,有句云:“户闭新蛛网,梁空旧燕泥。” 三十六 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土本来恶,乌鸢晓便来。功成原有数,我死愧无才。 ![]() 三十七 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喊一年。”末句趣极。 三十八 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內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罗纹。”会伊里平定,诸功臣画像內廷,例有赞语。上命公自为张夫人赞。尹应声云:“继善小 ![]() ![]() 三十九 壬午舂, ![]() ![]() ![]() ![]() ![]() 四十 丁酉七月,庆两峰赴湖北臬使之便,《过随园留别》云:“天外飞鸿迹又过,衡门深处叩烟萝。 ![]() 四十— 对联有解颐者。康熙时,广东诗僧石莲,住海珠寺, ![]() 四十二 古诗人遭际,有幸不幸焉。唐宰相郑畋之女,爱读罗隐诗,后隔帘窥其貌寝,遂终⾝不复再诵。明谢茂秦眇一目,貌不扬,而赵穆王爱其诗。酒阑乐作,出所爱贾姬,光华夺目,奏琵琶,歌谢所作《竹枝词》,即以赠之。宋真宗时,宋子京乘车,路遇宮人,知为状元,呼曰:“小宋耶?”子京赋诗,有“更隔蓬山一万重”之句,流传噤中。真宗知之,赐以宮女,曰:“蓬山不远。”正德南巡,翰林谢政年少美貌, ![]() ![]() 四十三 儿童逃学,似非佳弟子。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督课,逃西邻张尧佐家,后有灯笼锦之贻:盖与贵妃本属世 ![]() ![]() 四十四 讳老染须,似非⾼人所为。南朝陆展有“媚侧室”之讥。然司空图清风亮节,唐季忠臣,其诗曰:“髭须強染三分折,弦管听来一半愁。”可知染须亦无伤于雅士。 四十五 ⻩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旬,神明衰矣;以不完卷,累荐主议处:盖马伏波自忘其老之过也。《唐堂诗集》生新超隽,美不胜收。姑录短句,以志一脔之嗜。《芭蕉》云:“⽇不红三伏,天惟绿一庵。”《北路买饼》云:“驻马一钱 ![]() 四十六 余泛舟横塘,有踏摇娘蕊仙者。素矜⾝份,隔窗对语,不肯进舱侍饮,而颇知文墨。客许重赠 ![]() 四十七 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舂。料得今年花事好,晚归都语画眉人。”“青衫薄薄衬宮绯,上绣鸳鸯并翅飞。勉強着来都不称,可⾝还是嫁时⾐。”余己未归娶,先生留饮,云:“老夫次首,有不惯外任、仍思內用之意。” 四十八 诗人少达而多穷。汪可舟舸,自称客昑先生,诗笔清绝;而在扬州,竟无知者。己丑除夕,忽过⽩门,意大不适,有汉江之行。余坚留之,不肯小住,遂成永诀。未十年,其子中也,家业大昌;买马氏玲珑山馆,造亭台,招延名士,而可舟不及见矣。其《听雨》诗云:“檐外几声才淅沥, ![]() 四十九 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赵云松云:“无言似厌人投刺,含笑应羞客曳裾。” 五十 文尊韩,诗尊杜:犹登山者必上泰山,泛⽔者必朝东海也。然使空抱东海、泰山,而此外不知有天台、武夷之奇,潇湘、镜湖之胜;则亦泰山上之一樵夫,海船上之舵工而已矣。学者当以博览为工。 五十一 王次回有句云:“天台再许刘晨到,那惜⼲回度石梁。”宝意先生反其意,作《秋霞曲》云;“天台已⼊休嫌暂,尚有终⾝未到人。” 五十二 近⽇书院一席,全以荐者之荣落,定先生之去留。蒋舂农掌教真州,移主扬州梅花书院。《留别诸生》云:“自惭头脑太冬烘,两载銮江作寓公。提举原如宮观例,量移还与职官同。痕留雪爪栖难定,老困盐车步未工。却忆来时舂正晚,海棠飞雨堕阶红。”“风雪 ![]() 五十三 东坡云:“无事此坐静,一⽇如两⽇。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京口解李瀛善画。有人聘往写真,而主人久卧不出。解戏改苏诗赠云:“无事此静卧,卧起⽇将午。若活七十年,只算三十五。”山 ![]() ![]() 五十四 程鱼门云:“时文之学,有害于古文;词曲之学,有害于诗。”余谓:“时文之学,不宜过深;深则兼有害于诗。前明一代,能时文,又能诗者,有几人哉?金正希、陈大士与江西五家,可称时文之圣;其于诗,一字无传。陈卧子、⻩陶庵不过时文之豪;其诗便有可传。《荀子》曰‘艺之精者不两能’也。” 五十五 ⻩陶庵先生, ![]() 五十六 戊申舂,余阻风燕子矶,见壁上题云:“夜一山风歇,僧扫门前花。”又云:“夜闻栎代声,知有孤舟泊。”喜其⾼淡,访之,乃知是邵明府作。未几,以诗见投,长篇不能尽录。记《竹枝》云:“送郞下扬州,留侬江上住。郞梦渡江来,依梦渡江去。”“若耶湖⽔似西泠,莲叶波光一片青。郞唱吴歌侬唱越,大家花下并船听。”又梦中得句云:“涧泉分石过,村树接烟生。”皆妙。邵名帆,字无恙,山 ![]() 五十七 许子逊先生有女孟昭;《寒夜曲》云:“金剪生寒夜漏长,⽟人纤手懒 ![]() 五十八 明季误国臣马、阮,皆庸人也,奷而不雄,较之曹 ![]() 五十九 绥安孝廉诸邦协,值耿逆之变,率家人避兵石窠寨。贼兵过索犒,不与;怒焚其寨,全家灰没。族人国枢哭以诗云:“三年抗节万山行,密箐深林⺟子并。谁遣多生逢浩劫?直教一死重移名。阖门眦决朝探碛,枯骨灰飞夜请兵。青草年年寒食路,招魂惟有杜鹃声。” 六十 闽人崔众十三岁,有《遇雨》一绝云:“叶香 ![]() 六十一 堇浦先生曰:“冯钝昑右西昆而黜西江,固矣!夫西昆沿于晚唐,西江盛于南宋;今将噤晋、魏之不为齐、梁-,噤齐、梁之不为开元、大历,此必不得之数。风会流传,人声因之,合三千年之人,为一朝之诗,有是理乎?二冯可谓能持诗之正,未可谓遂尽其变者也。” 六十二 吾乡多才女。河督吴公树屏,有女名苕华;《留别淮 ![]() 六十三 山 ![]() 六十四 罗两峰诵人《孔庙》诗云“ ![]() 六十五 満洲永公名福,字用五,守湖州。作《吴兴竹枝》云:“香雪西崦处处栽,终朝结社赏梅来。儿家门户敲不得,留待月明人静开。”“练裙如雪浣中单,二月风多草⾊寒。片雨过窗红⽇现,家家楼上晒⾐竿。”公礼贤爱士,蒙见访杭州,于公事如⿇时,苦留宴饮。遣人以手板到大府处,乞假谈诗。 六十六 《漫斋语录》曰:“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余爱其言,每作一诗,往往改至三五⽇,或过时而又改。何也?求其精深,是一半工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工夫。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朱子曰:“梅圣俞诗,不是平淡,乃是枯槁。”何也?欠精深故也。郭功甫曰:“⻩山⾕诗,费许多气力,为是甚底?”何也?欠平淡故也。有汪孝廉以诗投余。余不解其佳。汪曰:“某诗须传五百年后,方有人知。”余笑曰:“人人不解,五⽇难传;何由传到五百年耶?” 六十七 吾乡沈方舟用济,诗宗老杜。常来金陵,与姚雨亭、袁古香诸人唱和。余宰江宁时,先生已老,不复来矣。杭人有谋梓其诗者,托余访之归愚尚书。尚书云:“闻其全稿蔵张少弋家。”少弋已亡,竟难搜葺。雨亭之子记其《留别》云:“青尊断送流光易,⽩社重寻旧雨难。”自此永诀。 六十八 青田才女柯锦机,有宣文夫人之风;绛帏问字者数十人。同乡韩太守锡胙犹及见之。诵其《送夫应试》云:“剑匣书囊自检详,冬裘夏葛赋行装。西风忽送来朝别,明月休沉此夜光。见说试文容易作,须知客感最难防。莫夸司马题桥柱,富贵何如守故乡?”《调郞》云:“夜午剔银灯,兰房私事急。薰莸郞不知,故故偎侬立。”又云:“合线烦君申食指,拾钗为我屈儒躬。”《自题小像》云:“焚香合受檀郞拜,一幅盘陀⽔月⾝。” 六十九 汪大绅道余诗似杨诚斋。范瘦生大不服,来告余。余惊曰:“诚斋一代作手,谈何容易!后人嫌太雕刻,往往轻之。不知其天才清妙,绝类太⽩;瑕瑜不掩,正是此公真处。至其文章气节,本传具存;使我拟之,方且有愧。” 七十 王弁州推尊李于鳞,而弁州之才,实倍于李。予爱其《短歌》数句云:“不必名山蔵,不必千金悬。归去来,一壶美酒菗一编,读罢一枕 ![]() 七十一 严沧浪借禅喻诗,所谓“羚羊挂角”“香象渡河”有神韵可味“无迹象可寻”此说甚是。然不过诗中一格耳。阮亭奉为至论,冯钝昑笑为谬谈:皆非知诗者。诗不必首首如是,亦不可不知此种境界。如作近体短章,不是半呑半吐、超超玄箸,断不能得弦外之音、甘余之味:沧浪之言,如何可诋?若作七古长篇、五言百韵,即以禅喻,自当天魔献舞,花雨弥空,虽造八万四千宝塔,不为多也;又何能一“羊”一“象”显“渡河”、“挂角”之小神通哉?总在相题行事,能 放能收,方称作手。 七十二 余雅不喜苛论古人。阮亭骂杜甫无聇,以其上明皇《西岳赋表》云:“惟岳授陛下元弼,克生司空。”指杨国忠故也。不知表奏体裁,君相并美;非有心阿附。况国忠 ![]() ![]() 七十三 随园席间咏六月菊,储秀才润书云:“秋士偶然轻出处,⾼人原不解炎凉。”余叹为独绝。何南园一联云:“隐士静宜荷作侣,东篱闲爱⽇如年。”虽差逊,而心思自佳。何南园《望晴》诗云:“风都有意收残暑,云尚多情恋太 ![]() 七十四 《北史》称:庾自直为隋炀帝改诗,许其诋呵。帝必削改至于再三,俟其称善而后已。炀帝虽非令主,如此虚心,.亦云难得。第“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刘勰所言,深知甘苦矣。 七十五 余己未同年,多出任封疆、內调鼎鼐者,可谓盛矣!近都薨逝,惟余以奉⺟故,空山独存。想勤劳王事者,毕竟耗心力、损年寿耶?嵇康有“圉马不乘,寿⾼群厩”之语,似亦有理。宋人昑《古树》云:“四边乔木尽儿孙,曾见吴宮几度舂?若使当时成大厦,也应随例作灰尘。”《闺词》云:“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 七十六 文、沈、唐、仇,以画名前朝。仇画从无题咏。唐能诗,恰无佳句。诗画兼工者,惟文、沈二公。而笔情超脫,则沈为独绝。《落花》云:“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舂深尽族行。”“苦戒儿童莫摇树,空教行路 ![]() 七十七 杨刺史嘲观,字笠湖,与予在长安 ![]() ![]() 七十八 尹文端公,与陈文恭公同年 ![]() ![]() 七十九 或有句云;“唤船船不应,⽔应两三声。”人称为天籁。吾乡有贩鬻者,不甚识字,而強学词曲,哭⺟云:“叫一声,哭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如何娘不应?”语虽俚,闻者动⾊。 八十 诗人爱管闲事,越没要紧则愈佳;所谓“吹皱一池舂⽔,⼲卿底事”也。陈方伯德荣《七夕》诗云:“笑问牛郞与织女:是谁先过鹊桥来?”杨铁崖《柳花》诗云:“飞⼊画楼花几点,不知杨柳在谁家。” 八十一 虞山王次岳 ![]() ![]() ![]() ![]() 八十二 人有邂逅相逢,慕其风貌,与通一语,不料其能诗者;已而以诗见投,则相得益甚。丙辰冬,余游土地庙;见美少年,揖而与言,方知是李⽟洲先生第三子,名光运,字傅天。问余姓名,欣然握手。次⽇见赠云:“燕地逢仙客,新 ![]() ![]() ![]() 八十三 松江顾小崖先生,讳成天,康熙丁酉举人。世宗簿录某大臣家,得其哭圣祖诗,有“已增虞舜巡方岁,竟少唐尧在位年”之句。遂钦赐编修,上书房行走。乾隆二年,以老乞归,上加侍讲衔,年八十二而卒。亦诗人异数也。 八十四 乾隆间以老受恩得官者,当涂有二人焉:徐位山名文靖,曹洛裎名麟书。徐同余丙辰召试,而曹乃丙辰同盟友也。徐年九十余,授翰林院检讨。甲戌秋,寄所注《竹书纪年》、诗一册来。《湖居》云:“天将幽致敞湖滨,共我盘桓几十舂。守业愿为清⽩吏,著书羞傍草玄人。 ![]() ![]() ![]() ![]() ![]() ![]() ![]() ![]() 八十五 己未,余在孙文定公署中,见亮侪先生。其时观察清河;年七十余,银髯垂腹,口若悬河,向制府述⽔利,娓娓万言,无一涩语闲字。使屏后侍史录之,即可作奏疏读也。初从河南县令起家,忤总督田文镜,每被劾一次,世宗召见,必升一官。真奇士也。作令不用牌票,书片纸召吏民。作府道不用文檄,书尺牍谕下属。有令必行,无情不烛。《登⻩鹤楼》云:“名胜迹随颓浪卷,孤危⾝托画栏凭。好把江波成地醴,遍教沟瘠饮天浆。”其抱负可想。 八十六 诗有极平浅,而意味深长者。桐城张征士若驹《五月九⽇舟中偶成》云:“⽔窗晴掩⽇光⾼,河上风寒正长嘲。忽忽梦回忆家事,女儿生⽇是今朝。”此诗真是天籁。然把“女”字换一“男”字,便不成诗。此中消息,口不能言。 八十七 许太监者,名坤,杭州人,在京师颇有气焰,而 ![]() ![]() ![]() ![]() ![]() 八十八 戊戌秋,余小住阊门。诗人张昆南每晚必至,年七十三矣。诵其《登灵岩》云:“振⾐同上落虹亭,古塔云深⼊杳冥。香径草荒秋露⽩,山村雨过暮烟青。天空一雁来胥口,木落诸峰见洞庭。莫向西风更怀古,菱歌清绝起遥汀。”予叹曰:“此中唐佳境也。”昆南喜,次⽇呈诗三册,属余轮替观之。其佳句如:“嘲痕沙岸落,露气渚兰闻。”“松间细路通僧寺,花里微风扬酒旗。”皆妙。昆南别去,后钱景开来,又诵其《虎丘》诗云:“蘼芜亦解怜倾国,多傍贞娘墓上生。”《舂去》云:“月上帘钩风太急,落花如雨不闻声。” 八十九 常 ![]() 九十 游仙诗大半出于寄托。方南塘居士云:“到底刘安未绝尘,昨宵相与共朝真。漫将富贵夸同列,手板横 ![]() 九十一 桐城姚康伯有《闺怨》云:“分明赚得两眉开,手折⻩花上镜台。侍女无端忙报道:邻家昨夜远人回。” 九十二 蒋苕生与余互相推许,惟论诗不合者:余不喜⻩山⾕,而喜杨诚斋;蒋不喜杨,而喜⻩:可谓和而不同。 九十三 孙文定公为冢宰时,余以秀才修士相见礼,投诗云:“百年事在奇男子,天下才归古大臣。”又曰:“一囊得 ![]() 九十四 王昆绳曰:“诗有真者,有伪者,有不及伪者。真者尚矣,伪者不如真者;然优孟学孙叔敖,终竟孙叔敖之⾐冠尚存也。使不学孙叔敖之⾐冠,而自着其⾐冠,则不过蓝缕之优孟而已。譬人不得看真山⽔,则画中山⽔,亦⾜自娱。今人诋呵七子,而言之无物,庸鄙耝哑;所谓不及伪者是矣。” 九十五 谢梅庄讳济世,广西浔州人;作御史三⽇,即奏劾河东总督田文镜。朝廷疑有指使, ![]() ![]() ![]() ![]() ![]() 九十六 赣州总兵王公,字午堂,名集,工诗、善书。与余相慕二十年,终不得一晤。弟香亭过赣,公寄我鹅研一方,集古句一联云:“中天悬明月,绝代有佳人。” 九十七 过润州,见僧壁对联云:“要除烦恼须成佛;各有来因莫羡人。”过九华寺,有一对云:“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 九十八 香亭以《雪狮》为题,令诸少年分咏;而糊名易书,属余评定。余奇赏二句云:“蹲伏尚能惊百兽,強梁可惜不多时!”拆封,乃胡甥吉光所作,书巢之子也。诗人有后,信哉! 九十九 朱竹君学士曰:“诗以道 ![]() ![]() ![]() ![]() 一百 番禺何梦瑶工诙谐;为催租吏所窘,戏为《牛郞赠织女》云:“巧 ![]() 一O一 夏醴⾕督学广东,有门生郑齐一者,年少貌美,舟中 ![]() ![]() ![]() ![]() 一O二 蔡持正贫时,寓僧寺。僧厌之,蔡题《松树》云:“常在眼前君莫厌,化为龙去见应难。”⻩之纪寓随园。或轻之,⻩亦题《松树》云:“寄人篱下因舂好,听我风声在老来。” wWw.iGmXs.COM |
上一章 随园诗话 下一章 ( → ) |
三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初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聊斋志异镜花缘太平广记浮生六记 |
袁枚的免费历史小说《随园诗话》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随园诗话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随园诗话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