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是袁枚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随园诗话 作者:袁枚 | 书号:10234 时间:2017/3/27 字数:18865 |
上一章 卷七 下一章 ( → ) | |
一 同年叶书山太史,掌教钟山。生平专心经学,而尤长于《舂秋》,自称啖助、赵匡,不⾜多也。注《⽑诗》“佻兮达兮”一章为两男子相悦之诗,人多笑之。然作诗颇有 ![]() ![]() 二 壬戌岁,余改官金陵,寓王俣岩太史家,遇戚晴川太守言:“书生初任外吏,参见长官,不惯屈膝,匆遽间,动致声响。”余试之果然。戏昑云:“书衔笔惯字难小,学跪膝忙时有声。”戚《宿承恩寺》句云:“瓦沟落月印孤榻,檐隙⼊风吹短檠。”殊冷峭。戚讳振鹭,湖州人。 三 舒城任自举学坡,为庄明府记室,好昑咏。一⽇余访庄公,闻书斋中⾼唱拍案,细听之,乃余诗也。庄出笑曰:“幸而任先生大赏公诗;如其大骂,则奈何?”后任死,伏魄时口号别亲友云:“六旬失⾜下蓬瀛,今⽇才欣返⽟京。直以聪明还造化,但凭樵牧话子生。花当舂尽应辞树,鸟际冬残合罢声。见说群仙同抗手,迟余受代主蓉城。” 四 通州李方膺晴江,工画梅,傲岸不羁。罢官,寓江宁项氏花园,⽇与沈补萝及余游览名山,人观者号“三仙出洞”《题画梅》云:“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秋葵》云:“肃瑟风吹永巷长,采⾐非复旧时⻩。到头只觉君恩重,常自倾心向太 ![]() 五 上犹令方绮亭,名求义,聩于耳而聪于心;与人言,必大声⾼呼,谐谑百出,而一本于天真。《辞官归里》云:“三年政罢喜忘机,老去仍思竹里扉。携取清风随棹去,添来⽩发湖头归。不妨琴鹤为行李,那计 ![]() 六 予过苏州,常寓曹家巷唐静涵家。其人有豪气,能罗致都知录事,故尤狎就之。两家 ![]() ![]() ![]() 七 元人诗曰:“老不甘心奈镜何?”李益《览镜》云:“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本朝郑玑尺先生云:“朱颜谁不惜?⽩发尔先知。”皆嫌镜之示人以老也。宋人云:“贫女如花只镜知。”又曰:“镜里自应谙素貌,人间只解看红妆。”又曰:“自家怜未了,临去复徘徊。”本朝⾼夫人有句云:“乍见不知谁觌面,细看真觉我怜卿。”是镜有恩于女子,有怨于老翁也。容成侯何容心哉? 八 苏州枫桥西沿塘,有余本家渔洲居士,乃前明六俊之后,爱客能诗。家有渔隐园,⽔木明瑟,余为作记,镌石壁间。每过姑苏,必泊舟塘下,与其叔舂锄、弟又恺,为剪烛之谈。年甫五十而亡。有《新柳》一律云:“二月韶光媚,舂风嫰柳条。含烟初作态,泡露不胜娇。 ![]() ![]() 九 香亭弟偶昑,往往如吾意所 ![]() ![]() 十 《南史》言:“阮孝绪之门阀,诸葛璩之学术,使其好仕,何官不可为?乃各安于隐退,岂非 ![]() 一十一 己卯秋,在扬州遇万近蓬秀才,属题《红袖添香图》。近蓬少时托李砚北写此图,虚拟娉婷,实无所指。裘姓友见画中人,惊笑,以为绝似其家婢;遂延近蓬至其家,出婢赠之。婢姓花。一时题者纷然。余独爱吴⽟墀诗曰:“红楼翠被知多少,如此消魂定姓花。”又曰:“聘钱若许名流敛,第一须酬作画人。”廿年后,余至杭州,花姬已下世矣。近蓬访余湖上,不值,投诗云:“惜花人早出,载酒客迟来。” 一十二 辛丑秋,忽有浙中校官⼊山见访,方知即⽟墀,字小⾕,是吾乡尺凫先生之少子、鸥亭居士之季弟。予少时,乞假归娶,饮于鸥亭之瓶花斋,其时小⾕才四岁。故见赠云:“园林心契卅年余,今⽇真来大隐居。修贽忙于投要路,扣门快比访奇书。相看共讶须眉古,久别浑忘问讯疏。细认双瞳点秋⽔,依然竹马识君初。”呜呼!四十余年乡里故人,二十年前诗中知己,彼此茫茫,绝无晤期,而天必为两人作合,文章有神,信矣!小⾕在随园赏芙蓉,赋五古千言,以太长,不能全录。托罗两峰画《板桥遗迹》,题云:“谈罢罗家《鬼趣图》,去寻旧院影模糊。芦 ![]() ![]() 一十四 余自幼,诗文不喜平 ![]() ![]() ![]() 丁巳舂,予与元木、循初同在稚威寓中,夜眠听雨,元木见赠一篇云:“文章之家无不有,袁郞二十胆如斗。”诗甚奇诡,不能备录。壬申岁,余起病至长安,元木再赠七古。起句云:“忆昔相见长安邸,志气如虹挂千里。狂飞大句风雨来,头没酒杯笑不已。”真乃替余少时写照。元木廷试报罢,果毅公讷亲延为上客。每公余之暇,命讲《通鉴》数则,亦想见当⽇公卿风雅也。元木诗最坚瘦,独咏《桃花》颇婉丽。其词曰:“寂寂朱尘度岁华,又惊舂⾊到桃花。五陵游客知何限,只有渔人最忆家。”《管仲墓》云:“浪说儒门羞五尺,至今江左几夷吾?” 早行诗,二人同调,而皆有妙境。梁药亭云:“鸿雁自南人自北,一时来往月明中。”元木云:“行人飞鸟都何事,一样冲寒度晓堤。”周兰坡学士多髯,冬⽇同元木咏雪,和东坡“尖叉”韵。元木押“盐”字韵云:“修髯绕作离离竹,妙句清于《昔昔盐》。” 一十五 予宰江宁时,俞来溪秀才见赠云:“谁道楼前多鼓响,只闻花外有琴声。”余道:“不如宋人‘雨后有人耕绿野,月明无⽝吠花村’。”又有人赠云:“事到眼前亮于雪,民从心上养如舂。”余道:“不如余《沭 ![]() 一十六 人言通天文者不祥。四川⾼太史名辰,字⽩云,向为岳大将军西席。尝在金陵观星象,言山东有事。次年,果有王伦之逆,而太史已先亡矣。过随园,命其子受业门下,赠诗云:“名重随园讵偶然?兴来神妙写毫颠。已知葛井来勾漏,岂但香山数乐天?⼊座岚光时拱揖,依人鹤影自翩跹。荀香近处瞻先辈,慰我调饥三十年。”《过定军山吊武侯》云:“三代而还论出处,两朝之际见权宜。” 一十七 孙过庭《书谱》云:“学书者初学先求平正;进功须求险绝;成功之后,仍归平正。”予谓学诗之道,何以异是? —十八 为人,不可以有我,有我则自恃恨用之病多;孔子所以“无固”、“无我”也。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韩昌黎所以“惟古于词必己出”也。北魏祖莹云:“文章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 一十九 诗有现前指点语最佳。香树尚书《题红叶》云:“夜一流传霜信遍,早衰多是出头枝。”程鱼门《观打渔》云:“旁人束手休相怪,空网由来撒最多。”张哲士《观弈》云:“笑渠敛手推枰后,始羡从旁拢袖人。”宋人诗云:“无事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几人来?”哲士《月夜》云:“恐有闲人能见访,満庭凉影未关门。”两意相反,而皆有味。 二十 唐以前,未有不 ![]() ![]() 二十一 近⽇文人,常州为盛。赵怀⽟字映川,能八家之文;⻩景仁字仲则,诗近太⽩;孙星衍字渊如,诗近昌⾕;洪君亮吉字稚存,诗学韩、杜:俱秀出班行。⻩不幸早亡。录其《前观嘲行》云:“客有不乐游广陵,卧看八月秋涛兴。伟哉造物此巨观,海⽔直挟心飞腾。龙堂谁作天吴介,对此茫茫八埏隘。才见银山动地来,已将⾚岸浮天外。砰崖槌岳万⽳号,雄呿雌昑六节摇。是岂乾坤共呼昅,乃与晦朔为盈消。殷天怒为排山⼊,转眼西追⽇轮及。一信将无渤湃空,再来或恐鸿漾 ![]() ![]() ![]() ![]() ![]() ![]() ![]() 二十二 余尝谓孙渊如云:“天下清才多,奇才少。君天下之奇才也。”渊如闻之,窃喜自负。《登千佛楼》云:“城东佛楼几年闭,塞径秋 ![]() ![]() ![]() ![]() ![]() ![]() ![]() 二十三 洪稚存题某官《散赈图》云:“河流东来不可当,忆昨鱼鳖升君堂。官卑方摄丞簿尉,天险 ![]() ![]() 二十四 裴晋公笑韩昌黎恃其逸⾜,往往奔放。近⽇才人,颇多此病。惟王太守梦楼能 ![]() 二十五 人唐句云:“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宋人句云:“正思秋信到,一叶坠中庭。”古今人下笔,往往不谋而合。 二十六 吴中诗人,沙斗初、张昆南外,有张⽟⾕,诗工古风,在家渔洲处一见后,遂成永诀。仅记其《乌夜啼》云:“参横月落庭乌啼,窗前有女犹鸣机。闻声停梭低头思,乌何夜啼想乌饥。老乌辛苦饥常忍,小乌啾啾老乌悯。劝乌且莫啼⾼声,娇儿甫眠恐惊醒。”⽟⾕尤长乐府。有义妇袁氏因夫作窃,劝之不从,乃沉⽔死。其事其诗,俱⾜千古。惜太长,不能备录。 二十七 佳句有无心而相同者。张宝臣宗伯《晚步》云:“竹枝风影更宜月,荷叶露香偏胜花。”厉樊榭《游智果寺》云:“竹 ![]() 二十八 周幔亭:“山光含月淡,僧影⼊松无。”鲁星村:“酒中万愁散,诗外一言无。”方子云:“香篆舞来檐际断,⽔痕圆到岸边无。”陈古渔:“花 ![]() 二十九 七夕,牛郞、织女双星渡河。此不过“月桂”、“⽇乌”、“乘槎”、“化蝶”之类,妄言妄听,作点缀词章用耳。近见蒋苕生作诗,力辨其诬,殊觉无谓。尝调之云:“譬如赞美人‘秀⾊可餐’,君必争‘人⾁吃不得’,算不得聪明也。”⾼邮露筋祠,说部书有四解:或云:“鹿筋,梁地名也;有鹿为蚊所啮,露筋而死,故名。”或云;“路金者,人名也;五代时将军,战死于此,故名。”或云:“有远商二人,分金于此,一人忿争不已,一人悉以赠之,其人大惭,置金路上而去。后人义之,以其金为之立祠,故名路金,讹为露泾。”所云“姑嫂避蚊者”乃俗传一说耳。近见云松观察诗,极褒贞女之贞,而痛贬失节之妇:笨与苕生同。不如孙豹人有句云:“⻩昏仍独自,⽩鸟近如何?”李少鹤有句云:“湖上天仍暮,门前草自舂。”与阮亭“门外野风开⽩莲”之句,同为⾼雅。 三十 诗有⼲无华,是枯木也。有⾁无骨,是夏虫也。有人无我,是傀儡也。有声无韵,是瓦缶也。有直无曲,是漏卮也。有格无趣,是土牛也。 三十一 古词奇奥,多不可解。大抵本其时之方言,而流传失真。如《盘庚》之“吊由灵”《国语》之“暇豫之吾吾”《巾舞歌》之“来吾婴”伯牙》之“软钦伤宮”古乐府之“收中吾,羊无夷,何何,吾吾”《尚书大传》之“舟张辟雍,鸽鸽相从”皆是也。北魏缪袭仿其体,作《尤 ![]() 三十二 选诗如用人才,门户须宽,采取须严。能知派别之所由,则自然宽矣;能知精采之所在,则自然严矣。余论诗似宽实严,尝口号云:“声凭宮徵都须脆,味尽酸咸只要鲜。” 三十三 杨、刘诗号西昆体,词多绮丽。《宋史》:杨文公之正直,人皆知之。刘筠知制诰时,不肯草丁谓复相之诏。真宗不得已,命晏元献草之。后晏见刘自惭,至掩扇而过,其刚正不在杨下。可见“桑间”、“濮上”之音,未必非贤人所作。 三十四 杨⻳山先生云:“当今祖宗之法,不必分元祜与熙丰也。家国但取其善者而行之,可也。”予闻人论诗,好争唐、宋,必以先生此语晓之。 三十五 从古讲六书者,多不工书。欧、虞、褚、薛,不硜硜于《说文》、《凡将》。讲韵学者,多不工诗。李、杜、韩、苏,不斤斤于分音列谱。何也?空诸一切,而后能以神气孤行;一涉笺注,趣便索然。 三十六 《三百篇》不著姓名,盖其人直写怀抱,无意于传名,所以真切可爱。今作诗,有意要人知有学问、有章法、有师承,于是真意少而繁文多。予按:《三百篇》有姓名可考者,惟家⽗之《南山》,寺人孟子之《萋菲》,尹吉甫之《崧⾼》,鲁奚斯之《閟宮》而已。此外,皆不知何人秉笔。 三十七 人但知寥寥短章之才短,而不知喋喋千言之才更短。人但知満口公卿之人俗,而不知満口不趋公卿之人更俗。予尝箴一名士云:“昑诗羞作野才子,行己莫为小丈夫。” 三十八 阮亭《诗话》,道晚人唐之“布⾕啼舂雨,杏花红半村”不如盛人唐之“兴阑啼鸟缓,坐久落花多”余以为真耳食之论。阮亭 ![]() 三十九 或言八股文体制,出于人唐试帖,累人已甚。梅式庵曰:“不然。天 ![]() 四十 休宁布⾐陈浦,字楚南,⽩髯伟貌。壬辰年,与陈古渔同来,投一册诗而去。余当时未及卒读,庋之架上,蠹蚀者过半。庚子舂,偶撷读之,乃学人唐能得其神趣者。问古渔。曰:“死数年矣。”余深悔 ![]() ![]() ![]() ![]() 四十一 明季秦淮多名 ![]() 四十二 或问:“太⽩乐府‘元气是文康之老亲’作何解?”余按:周舍《上云乐》曰:“西方老胡,厥名文康。”此其所本。然乐府语多不可解,如:《乌栖曲》之“目作宴填 ![]() 四十三 联句,始《式微》。刘向《烈女传》谓:“《⽑诗》‘泥中’、‘中露’,卫二邑名。《式微》之诗,二人同作。”是联句之始。《文心雕龙》云:“联句共韵,《柏梁》余制。” 四十四 集句,始傅咸。傅咸有《回文反复诗》;又作《七经诗》:其《⽑诗》一篇,皆集经语。是集句所由始矣。 四十五 诗文集之名,始东京。《隋经籍志》曰:“集之名,东京所创。”盖指班史某人文几篇,某人诗几篇而言。后人集之,非自为集也。齐、梁间始有自为集者:王筠以一官为一集,江淹自名前后集,是也。有一人之集,止一题者:《阮步兵集》五言八十篇,四言十三篇,题皆曰《咏怀》;应休琏诗八卷,总名曰《百一诗》:是也。亦有一集止为一事者:梁元帝为《燕歌行》,群臣和之,为《燕歌行集》;唐睿宗时,李适送司马承祯《还山诗》,朝士和者三百余人,徐彦伯编而序之,号《⽩云记》:是也。有一集止一体者:崔道融《唐诗》二卷,皆四言,是也。有数人唱和而成集者:元、⽩之《因继集》,⽪、陆之《松陵集》,温飞卿之《汉上题襟集》,是也。 四十六 余尝铸香炉,合金、银、铜三品而火化焉。炉成后,金与银化,银与铜化,两物可合为一;惟金与铜,则各自凝结;如君子小人不相⼊也。因之,有悟于诗文之理。八家之文、三唐之诗,金、银也。不搀和铜、锡,所以品贵。宋、元以后之诗文,则金、银、铜、锡,无所不搀,字面欠雅驯,遂为耳食者所摈,并其本质之金、银而薄之,可惜也!余《哭鄂文端公》云:“魂依大袷归天庙。”程梦湘争云:“‘袷’字⼊礼不⼊诗。”余虽一时不能易,而心颇折服。夫“六经”之字,尚且不可搀⼊诗中;况他书乎!刘禹锡不敢题“糕”字,此刘之所以为唐诗也。东坡笑刘不题“糕”字为不豪,此苏之所以为宋诗也。人不能在此处分唐、宋,而徒在浑含、刻露处分唐、宋;则不知《三百篇》中,浑含固多,刻露者亦复不少。此作伪唐诗者之所以陷⼊平庸也。 四十七 无题之诗,天籁也;有题之诗,人籁也。天籁易工,人籁难工。《三百篇》、《古诗十九首》,皆无题之作,后人取其诗中首面之一二字为题,遂独绝千古。汉、魏以下,有题方有诗, ![]() ![]() 四十八 秦涧泉修撰将朝考,关庙求签,得句云:“静来好把此心扪。”不解所谓。朝考题是《松柏有心赋》。通篇忘押“心”字韵。总裁列之⾼等,被上看出,乃各谢罪。上笑曰:“状元有无心之赋,试官无有眼之人。”按宋莒公试《德车结旌赋》,亦忘押“结”字。《谢表》云:“掀天破浪之中,舟人忘楫;动地鼓鼙之下,战士遗弓。” 四十九 香亭宰南 ![]() ![]() 五十 襄城刘芳草先生,名青芝,雍正丁未翰林。与兄青藜友爱,筑江村七一轩同居。所谓“七一”者,仿欧 ![]() 五十一 或诵诗句云:“鸟声穿树⽇当午,灯影隔帘人读书。”问:“当是何人之句?”余曰:“似宋、元名家。”其人曰:“非也。近人李松圃所作。” 五十二 云南蒙化有陈把总,名翼叔。《即景》云:“斜月低于树,远山⾼过天。”《从军》云:“壮士从来有热⾎,秋深不必寄寒⾐。”有如此才,而隐于百夫长,可叹也!陈凿一山洞,命子俟其死,蔵而封焉。 五十三 广东珠娘皆恶劣,无一可者。余偶同龙文弟上其船,意致索然。问:“何姓名?”龙文笑曰:“皆名舂⾊。”余问:“何以有此美名?”曰:“舂⾊恼人眠不得!” 五十四 唐殷璠选《河岳英灵集》,不选杜少陵;⾼仲武选《中兴间气集》,不选李太⽩:所谓各从其志也。 五十五 吴中多闺秀。崔夫人之子景俨娶妇庄素馨,能诗,早卒。夫人为梓其《蒙楚阁遗草》。咏《蝉》云:“昑风双翅薄,饮露一⾝轻。”《新月》云:“帘卷西风小院门,⽟阶凉动近⻩昏。蛾眉一曲横天半,疑是嫦娥指爪痕。”洪稚存为志墓云:“景俨感逝既殷,伤心屡赋。十二时之內, ![]() ![]() 五十六 味甜自悦口,然甜过则令人呕;味苦自螫口,然微苦恰耐人思。要知甘而能鲜,则不俗矣;苦能回甘,则不厌矣。凡作诗献公卿者,颂扬不如规讽。余有句云:“厌香焚皂荚,苦腻慕蒿芹。” 五十七 古无小照,起于汉武梁祠画古贤烈女之像。而今则庸夫俗子,皆有一《行乐图》矣。古无别号,起于史卫王,纨挎弟子创“云麓”、“十洲”之号,互相称栩。而今则市井少年,皆有一别字矣。索题者累百盈千,余不得已,随手应酬。尝口号云:“别号称非古,题图诗不存。”偶然翻撷《全集》,存者尚多;可见割爱甚难。然所存,亦十分中之一二。 五十八 东坡云:“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此言最妙。然须知作此诗而竟不是此诗,则尤非诗人矣。其妙处总在旁见侧出,昅取题神;不是此诗,恰是此诗。古梅花诗佳者多矣!冯钝昑云:“羡他清绝西溪⽔,才得冰开便照君。”真前人所未有。余咏《芦花》诗,颇刻划矣。刘霞裳云:“知否杨花翻羡汝,一生从不识舂愁。”余不觉失⾊。金寿门画杏花一枝,题云:“香骢红雨上林街,墙內枝从墙外开。惟有杏花真得意,三年又见状元来。”咏梅而思至于冰,咏芦花而思至于杨花,咏杏花而思至于状元:皆从天外落想,焉得不佳? 五十九 余家蔵古剌⽔一罐,上镌:“永乐六年,古剌国熬造,重一斤十三两。”五十年来,分量如故。钻开试⽔,其臭香、⾊⻩而浓,里面皆⻩金包裹:方知⽔历数百年而分量不减者,金生⽔故也。《池北偶谈》:“左萝石《咏古剌⽔》云:‘瓶中古刺⽔,制自文皇年。列皇饮祖泽,旨之如羹然。’又曰;‘再拜尝此⽔,含之不忍咽。”似乎古刺⽔可饮也。明人《宮词》云:“闻道內人新浴罢,一杯古刺⽔横陈。”似乎宮人浴罢染体之⽔也。厉太鸿诗曰:“一洒罗⾐常不灭,氤氲愿与君恩终。”又似乎熏洒⾐服之用矣。三君子者,不知何考耶。严分宜籍没时,其家有古剌⽔十三罐,人以为奇。则此⽔之贵重可知。 六十 骨董家相传:雨过天青⾊磁,始于柴世宗。按晚唐早有之。陆⻳蒙诗曰;“九天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来。” 六十一 宋人词云:“斜 ![]() 六十二 前朝广东惠州,有苏神童《咏月》三十首。其最佳者:《初一月》云:“气朔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却于无处分明有,浑似先天《太极图》。”《初二月》云:“三⾜金乌已敛形,且看兔魄一丝生。嫦娥底事梳妆懒?终夜蛾眉画不成。”《初三月》云:“⽇落江城半掩门,城西斜眺已⻩昏。何人伸得披云手,错把青天搦一痕。”《初四月》云:“噤鼓才闻第一敲,忽看新月挂林梢。谁家宝镜新蔵匣?盖小参差掩不 ![]() ![]() ![]() ![]() 六十三 吴云岩殿撰,在嘲州眷一 ![]() ![]() ![]() 六十四 谭默斋进士掌教岭南。其同年谢兴士新纳宠,不肯告人。谭寄诗调之,云:“⽟指丹 ![]() 六十五 杜云川太史,送周震夫之天长,仆马俱已戒途。《口号》一首云:“招寻有约竟何尝,判袂匆匆语未遑。半晌花前嫌⽇短,”至第四句久停,乃疾书曰:“一帆江上到天长。”真巧对也! 六十六 诗难其真也,有 ![]() 六十七 用典一也,有宜近体者,有宜古体者,有近古体俱宜者,有近古体俱不宜者。用典如⽔中着盐,但知盐味,不见盐质。用僻典如请生客⼊座,必须问名探姓,令人生厌。宋乔子旷好用僻书,人称“孤⽳诗人”当以为戒。或称予诗云:“专写 ![]() 六十八 ⾼青丘笑古人作诗,今人描诗。描诗者,像生花之类,所谓优孟⾐冠,诗中之乡愿也。譬如学杜而竟如杜,学韩而竟如韩:人何不观真杜、真韩之诗,而肯观伪韩、伪杜之诗乎?孔子学周公,不如王莽之似也;孟子学孔子,不如王通之似也。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其诗集,都是别树一旗。杜所伏膺者,庾、鲍两家;而集中亦绝不相似。萧子显云:“若无新变,不能代雄。”陆放翁曰:“文章切忌参死句。”⻩山⾕曰:“文章切忌随人后。”皆金针度人语。《渔隐丛话》笑欧公“如三馆画笔,专替古人传神”嫌其描也。五亭山人《嘲鹦鹉》云:“齿牙余慧虽偷拾,那识雷同转可羞。”又曰:“争似流莺当百啭,天真还是一家言。” 六十九 人莫不有五官百体,而何以男夸宋朝,女称西施?昌黎《答刘正夫》云:“⾜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皇甫持正亦云:“虎豹之文必炳,珠⽟之光必耀。”故知⾊彩贵华也。圣如尧、舜,有山龙藻火之章;淡如仙佛,有琼楼⽟宇之号。彼击瓦缶、披短褐者,终非名家。 七十 老学究论诗,必有一副门面语。作文章,必曰有关系;论诗学,必曰须含蓄。此店铺招牌,无关货之美恶。《三百篇》中有关系者“迩之事⽗,远之事君”是也。有无关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也。有含蓄者“棘心天天,⺟氏劬劳”是也。有说尽者“投畀豺虎”、“投畀有昊”是也。 七十一 钟、谭论诗⼊魔,李崆峒作诗落套。然其佳句,自不可掩。钟云:“子侄渐亲知老至,江山无故觉情生。”《慰人下第》云:“似子何须论富贵,旁人未免重科名。”皆妙。李《游⻩曾岭》云:“搔首⻩曾霄汉近,旧题应被紫苔封。”《舟饮》曰:“贪数岸花杯不记,已冲江雨缆犹牵。”《舂暮》云“荷因有暑先擎盖,柳为无寒渐脫绵。”俱有风味,不似平时阔落。 七十二 乙未冬,余在苏州太守孔南溪同年席上,谈久夜深。余屡 ![]() 七十三 人有生而潇洒者,不关学力也。傅⽟笥先生有句云:“莺花⽇办三舂课,风月天生一种人。” 七十四 严冬友最爱陈梅岑“怕锄野草伤新笋,偶检残书得旧诗”之句;以为闲中锄地、翻卷,往往有之。 七十五 张南华先生,画⽩头鸟立桃花上。题者难之。李⽟洲先生云:“桃花红満三⼲岁,青鸟飞来也⽩头。” 七十六 程鱼门多须纳妾,尹公子璞斋戏贺云:“莺啭一声红袖近,长髯三尺老奴来。”文端公笑曰:“阿三该打!” 七十七 熊蔗泉观察咏《兰》云:“伴我三舂消永昼,垂帘一月不烧香。”予谓第二句并非兰花,的是兰花。 七十八 桐城孙容克《题采石》诗云;“从古江山闲不得,半归名士半英雄。”盖一指太⽩,一指常开平也。虞山陈见复先生《过桐城》云:“弥天险手⾼人笔,如此村墟大有人。”一指姚广孝,一指李公麟也。 七十九 方制府问亭栽棉花,招幕府昑诗,多至数十韵。桐城马苏臣曰:“我止两韵。”提笔云:“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方公击节不已。常州杨公子措一联云:“谁知姹紫嫣红外,⾐被苍生别有花?” 八十 同年舒瞻,字云亭,作宰平湖,招吾乡诗人施竹田、厉樊榭诸君,流连倡和,极一时之盛。同时,杭郡太守鄂筠亭先生,亦修禊西湖,名流毕集,各有歌行。临去时,布⾐丁敬送哭失声。云亭《偶成》一首云:“芳草青青送马蹄,垂杨深处画楼西。流莺自惜舂将去,衔住飞花不忍啼。”鄂公《修禊序》云:“诗者,先王之教也。山⽔清音,此邦为最。无与合之则调孤,有与倡之则和起。余安得拘俗吏之规规乎?此拟《兰亭》之所由作也。”呜呼!似此贤令尹、贤太守,何可再得?鄂公名敏,上改名乐舜。 八十一 丙辰⼊都,一时耆士中,得见前辈甚少。惟翁霁堂照曾见西河、竹坨,谢皆人芳莲曾见阮亭。谢风调和雅,如舂风中人。阮亭有《香祖笔记》,故自号香祖。其诗淡洁,而蹊径殊小。尚茶洋比部称为盆景诗。《溪村早起》云:“早起杏花⽩,饭牛人出门。野田多傍⽔,深柳自为村。比屋尽耕稼,服畴皆弟昆。炊烟犹未散,林鸟 ![]() ![]() ![]() ![]() ![]() 八十二 常州陈明善,字亦园,乡居甚富,家有园亭, ![]() ![]() ![]() ![]() ![]() 八十三 诗占⾝份,往往有之。庄容可未遇时,咏《蚕》云:“经纶犹有待,吐属已非凡。”后果以状元致官亚相。唐郭代公元振咏《井》云:“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亦此意也。齐次风宗伯,年十二,《登巾子山》云:“江⽔连天⽩,人烟満地浮。巾山山上望,一览小东瓯。”龙为霖太史改官为令,咏《大树》云:“但教能覆地,何必定参天?”陆双桥贫困,《有感》云:“老骥尚怀千里志,枯桐空抱五音材。” 八十四 马观察维翰,字墨麟,嘉兴人,貌不逾中人,而抱负甚大。中康熙辛丑进士,內大臣看验时,诸人皆跪,公不可;九门提督隆科多呵之,公夷然不动。隆转笑曰:“不料渺小丈夫,乃风骨如许!”公曰:“区区一跪,尚未见维翰风骨也。”隆大奇之。从部郞擢四川建昌道。忤总督某,直揭部科,被逮⼊都。皇上登极,授江南常镇道。在都时,余以后辈礼见,蒙有“三异人”之称。其二,则尚君廷枫、万君光泰也。公《南行漫兴》云:“西方多说无生法,但演刀山即下乘。”咏《梅》云:“雅值心知原 ![]() ![]() 八十五 眼前 ![]() ![]() 八十六 商宝意先生咏《菜花》云:“小朵最宜村妇鬓,细香时簇牧童⾐。”其同乡刘鸣⽟翻其意云:“半亩只邀名士赏,一生不上美人头。”鸣⽟与童二树、陈芝图,号“越中三子” 八十七 《宋诗纪事》载:“有罗颖者,《题汉⾼祖庙》云;‘果然公大度,容得辟 ![]() 八十八 论诗区别唐、宋,判分中、晚,余雅不喜。尝举盛唐贺知章《咏柳》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舂风似剪刀。”初唐张谓之《安乐公主山庄》诗:“灵泉巧凿天孙锦,孝笋能菗帝女枝。”皆雕刻极矣,得不谓之中、晚乎?杜少陵之“影遭碧⽔潜引勾,风妒红花却倒吹”;“老 ![]() 八十九 元微之《自嘲》云;“饭来开口似神鸦。”姚武功《某寺》云:“无斋鸽看僧。”二句皆摹神之笔。 九十 《古乐府》:“涩羞佯牵伴。”五字写尽女儿情态。人唐因之有“強语戏同伴,希郞闻笑声”之句。他如“从来不坠马,故遣髻鬟斜”;“小胆空房怯,长眉満镜愁”;“密约临行怯,私书 ![]() ![]() 九十一 人唐咏小女诗云:“见爷不相识,反走牵娘裾。”是画小女之神。“发覆长眉侧,花簪小髻旁。”是画小女之貌。“学语渠渠问,牵裳步步随。”是画小女之态。“爱拈爷笔墨,闲学⺟裁 ![]() 九十二 东坡诗,有才而无情,多趣而少韵:由于天分⾼,学力浅也。有起而无结,多刚而少柔;验其知遇早晚景穷也。 九十三 离别涛最佳者,如:“路长难算⽇,书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想,终思未别前,”“醉中忘却⾝为客,意 ![]() ![]() 九十四 人唐《女坟湖》云:“应是离魂双不得,至令沙上少鸳鸯。”宋人《青楼》诗云:“与郞酣梦浑忘晓, ![]() 九十五 陆代曰:“凡人作诗,一题到手,必有一种供给应付之语;老生常淡,不召自来。若作家,必如谢绝泛 ![]() ![]() 九十六 溧 ![]() ![]() 九十七 余雅不喜杜少陵《秋兴》八首;而世间耳食者,往往赞叹,奉为标准。不知少陵海涵地负之才,其佳处未易窥测;此八首,不过一时兴到语耳,非其至者也。如曰“一系”曰“两开”曰“还泛泛”曰“故飞飞”;习气大重,毫无意义。即如韩昌黎之“蔓涎角出缩,树啄头敲铿”;此与《一夕话》之“蛙翻⽩出阔,蚓死紫之长”何殊?今人将此学韩、杜,便⼊魔障。有学究言:“人能行《论语》一句,便是圣人。”有纨挎子笑曰:“我已力行三句,恐未是圣人。”问之,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狐貉之厚以居”也。闻者大笑。 九十八 余尝教人:古风须学李、杜、韩、苏四大家;近体须学中、晚、宋、元诸名家。或问其故。曰:“李、杜、韩、苏,才力太大,不屑菗筋⼊细,播⼊管弦,音节亦多未协。中、晚名家,便清脆可歌。” 九十九 《⾼惠功臣表》,班氏以“符”与“昭”押韵。《西南夷两粤赞》,班氏以“区”与“骄”押韵。王岐公为人作碑铭,俱仿此例。 一百 蔡孝廉有青⾐许翠龄,貌如美女,而夭。记 ![]() 一O一 福建歌童名点点者,媚柔能文。有客行酒政,要一句唐诗、一句曲牌名,曰:“闲看儿童捉柳花。《合手拿》。”点点应声曰:“有约不来过夜半。《奴心怒》。”点点又唱曰:“柳下惠风和。”合席噤口,以为绝对。 一O二 余已选杨次也、李啸村《竹枝》,自谓妙绝矣。近又得程望川《扬州竹枝》云:“准备明朝谒梵宮,痴情不与别人同。薰笼彻夜⾐香透,故意钩人立上风。”“巧髻新盘两鬓分,⾐装百蝶薄棉温。临行自顾生憎⾊,袖底何人泼酒痕?”“长幡飘动绕炉香,摄级同登拜上方。此去下坡苔露滑,侬扶小妹妹扶娘。”“绣花帘下霭晴烟,特漏全⾝到客前。忽听后舱人赞好,安排斗眼看来船。”四首皆眼前事,而笔⾜以达之,殊可爱也。望川名宗洛,桐城人。 一O三 吴俗以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士女出游。徐朗斋作《竹枝词》云:“荷花风前暑气收,荷花 ![]() ![]() |
上一章 随园诗话 下一章 ( → ) |
三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初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聊斋志异镜花缘太平广记浮生六记 |
袁枚的免费历史小说《随园诗话》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随园诗话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随园诗话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