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是袁枚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随园诗话 作者:袁枚 | 书号:10234 时间:2017/3/27 字数:20230 |
上一章 卷六 下一章 ( → ) | |
一 王荆公作文,落笔便古;王荆公论诗,开口便错。何也?文忌平衍,而公天 ![]() ![]() ![]() 二 宋沈朗奏:“《关雎》,夫妇之诗,颇嫌狎亵,不可冠《国风》。”故别撰《尧》、《舜》二诗以进。敢翻孔子之案,迂谬已极;而理宗嘉之,赐帛百匹。余尝笑曰:“《易》以《乾》、《坤》二卦为首,亦 ![]() ![]() ![]() 三 顾宁人言:“《三百篇》无不转韵者。唐诗亦然。惟韩昌黎七古,始一韵到底。”余按《文心雕龙》云:“贾谊、枚乘,四韵辄易,刘歆、桓谭,百韵不迁:亦各从其志也。”则不转韵诗,汉、魏已然矣。 四 今诗称“篇什”者,本《左传》所谓“以什其车,必克”之义。“什”者,十人为耦也。《国风》诗少,可以同卷;《雅》、《颂》篇多,故每十为卷,而即以卷首之篇为什。 五 晏子以二桃杀三士,事本荒唐;后人演为《梁⽗昑》,尤无意味。而孔明好昑之,殊不可解。秋胡一妒妇,刘知几《史通》诋之甚力。乃乐府外,前人又有诗云:“郞心叶 ![]() 六 杨用修笑今之儒者,皆宋儒之应声虫。吾以为孔颖达真郑康成之应声虫也。最可笑者,郑注“曾孙来止,以其妇子”以“曾孙”为成王“妇子”为王后太子。王肃非之云:“劝农不必与王后太子同行。”而孔颖达以为:“圣贤所训,与⽇月同悬。”其识见之谬如此,安得不误认王世充为真主乎? 七 安徽方伯陈密山先生,讳德荣,人淳朴而诗极风趣。每瞻园花开,必招余游赏,不以属吏待。适阶下蚁斗,公用扇拂之,作诗云:“退食展良觌,逍遥步深院。树 ![]() ![]() ![]() ![]() ![]() 八 鲁星村《得雨》诗云:“一雨人心定,歌声四野闻。”何南园《舂雨》诗云:“芳草不知舂,—一雨猛然省。”曹澹泉《偶成》云:“东风力尚微,一雨众山绿。”同用“一雨”二字,俱可爱。 九 福建郑王臣,为兰州太守,年未六十,以弟丧乞病归。《留别寅好》云:“畏闻使过频移疾,懒答人言但托聋。”《闺情》云:“最怜待月湘帘下,银烛烟多怕点灯。”俱暗用故事,使人不觉。杭堇浦题其《归来草》云:“东京风俗由来厚,每为期功便去官。陈实、谯玄吾目汝,莼鲈人错比张翰。”“东皋舒啸复西畴,人较柴桑更远游。《七录》异时标别集,竟应题作郑兰州。”在随园小住,一⽇,买书两船,打桨而去。 十 湖州徐溥雨亭,在金陵为人司织局;每昑诗,与机声相和。《钱塘竹枝》云:“芳心脉脉夜迢迢,郞在江南第几桥? ![]() 一十一 常 ![]() ![]() ![]() 一十二 锡山邹世楠过孟庙,梦悬对句云:“战国风趋下,斯文⽇再中。”觉而异之。遍观廊庑,无此十字。后数年过苏州,得⻩野鸿集读之,乃其集中句也。岂孟子爱之,而冥冥中书以自娱耶?田实发《题孟庙》云:“孔门功冠三千士,周室生虚五百年。”似逊⻩作。⻩以论诗忤沈归愚,故吴人多摈之。然其佳句,自不可掩。《夜归》云:“儿童喧笑各纷纷,未解灯前刺绣纹。夜半醉归人不觉,叩门独有老 ![]() 一十三 在都,余与金质夫文淳、裘叔度⽇修居最相近。金棋劣于裘,而偏 ![]() ![]() ![]() 一十四 阎百诗云:“百里不同音,千年不同韵。《⽑诗》凡韵作某音者,乃其字之正声,非強为押也。”焦氏《笔乘》载:古人“下”皆音“虎”:《卫风》云:“于林之下”上韵为“爰居爰处”;《凯风》云:“在浚之下”下韵为“⺟氏劳苦”;《大雅》云:“至于岐下”下云:“率西⽔浒”“服”皆音“迫”:《关雎》云:“寤寐思服”下韵为“辗转反侧”;《候人》云:“不濡其翼”下句为“不称其服”;《离 ![]() 一十五 王氏《续通考》言:“唐武夷山人吴械深恶沈约、周颐之韵,以为穿凿无理。乃稽考《⽑诗》、《周易》、《尚书》,而别为韵书,分‘⿇’‘遮’、‘归’‘飞’为二,合‘东’‘冬’、‘江’‘ ![]() 一十六 山左朱文震,字青雷,在慎郡王藩邸;善画,能诗,兼工篆刻。偶宿随园,为镌小印二十余方。余惊其神速。君笑曰:“以铁画石,何所不靡?凡迟迟云者,皆故作⾝份耳。”记其《红桥晚步》云:“西风开遍野棠花,垂柳丝丝数点鸦。多少画船归 ![]() ![]() ![]() ![]() 一十七 杨公子搢,⽗笠湖公,刺邛州。公子自任上归,其弟蓉裳索蜀中土宜。公子赠蜀椒、雅莲,附诗云:“宦久并无囊,土物置何许?且开药笼看,赠子辛与苦。”有《雨后》一联云:“坐吹紫⽟树声杂,行近⽩莲人影香。”《渔⽗词》云:“若使樵青绝世,闲⾝愿作渔童。” 一十八 随园西有放生庵。余偶至其地,见僦居一寒士,⾐敝履穿,几上有诗稿,题是《夏⽇杂昑》,云:“香焚宝鸭客昑哦,万轴牙签手遍摩。此事未知何⽇了,著书翻恨古人多。”余惊问姓名。曰:“丁珠,字贯如,怀宁人,访亲不值,流落于此。”因小有馈赠,劝其攻诗。作札,荐与安庆太守郑公时庆。郑拔作府案首⼊学,次年即举乡试。记其《遣怀》云:“我口所 ![]() ![]() ![]() ![]() 一十九 乙酉乡试,徽州汪秀才廷防,以诗受业。《路过淳安》云:“扁舟一叶枕江滨,邑小如村俗尚淳。出郭千家围竹木,浪游五⽇识风尘。云垂有脚疑成雨,⽔落无声 ![]() 二十 卢抱经学士,有《张迁碑》,拓手甚工。其同年秦涧泉爱而乞之,卢不与。一⽇,乘卢外出,⼊其书舍,攫至袖中。卢知之,追至半途,仍篡取还。未半月,秦暴亡。卢往奠毕,忽袖中出此碑,哭曰:“早知君将永诀,我当时何苦如许吝耶?今耿耿于心,特来补过。”取帖出,向灵前焚之。予感其风义,为作诗云:“一纸碑文赠故 ![]() 二十一 卢抱孙先生转运扬州,名流毕集,极东南坛坫之盛。己卯十月,余饮署中,见其少子谟,年甫十五六,⽟雪可念。后三十年,家籍没矣。公子虽举孝廉,而飘泊无归。《上渤海公》二首,云:“城旦余生剩藐孤,十年飘泊到江湖。桐花久堕怀中羽,香饭谁抛屋上乌?踽踽葛⾐留冻骨,栖栖蹇⾜耐征途。年来 ![]() ![]() 二十二 用巧无斧凿痕,用典无填砌痕,此是晚年成就之事。若初学者,正要他肯雕刻,方去费心;肯用典,方去读书。 二十三 宝山范秀才起凤,字瘦生,有诗癖。咏《梅》云:“微月云际升,独鹤踏花影。”又:“风急众香齐渡⽔,夜深孤月独当天。”皆可喜也。万华峰应馨赠云:“瘦真同鹤立,命若与仇谋。”其困踬可想。《送别》云:“酒惟可化当前泪,诗尚能传别后情。”咏《桃源》云:“树木自生无税地,子孙常读未烧书。”“避地不知谁⽇月,成仙可惜废君臣。”范后遭奇祸,竟得脫免,终落托以死。 二十四 吴下进士苏汝砺,宰⻩陂。有句云:“⽔面星疑落,船头树似行。”与宋人“山远疑无树,湖平似不流”相似。吾乡王麟徵有句云:“鸟翻仍恋树,波定尚摇人。”与宋人“窥鱼光照鹤,洗钵影摇僧”相似。李铁君:“斗禽双堕地, ![]() 二十五 诗情愈痴愈妙。红兰主人《归途赠朱赞皇》云:“大漠归来至半途,闻君先我⼊京都。此宵我有逢君梦,梦里逢君见我无?”许宜嫫《寄外》云:“柳风梅雨路漫漫,⾝不能飞着翅难。除是今宵同⼊梦,梦时权作醒时看。” 二十六 吴竹桥太史见访湖上,赠诗,有“湖气 ![]() ![]() ![]() 二十七 欧公学韩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韩: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公学韩诗,而所作诗颇似韩:此宋诗中所以不能独成一家也。 二十八 七律始于盛唐,如家国缔造之初,宮室耝备,故不过树立架子,创建规模;而其中之洞房曲室,网户罘恩,尚未齐备。至中、晚而始备,至宋、元而愈出愈奇。明七子不知此理,空想挟天子以临诸侯;于是空架虽立,而诸妙皆捐。《淮南子》曰:“鹦鹉能言,而不能得其所以言。” 二十九 朱竹君以学士降编修,分校得老名士程鱼门,京师传为佳话。殁后,张中翰埙哭以一律,后四句云:“丹腕书铭前学士,青山送葬老门生。从今前辈无人哭,拼与先生泪尽倾。”瘦铜诗多雕刻,而此独沉着。 三十 郑板桥爱徐青藤诗,尝刻一印云:“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童二树亦重青藤,《题青藤小像》云:“抵死目中无七子,岂知⾝后得中郞?”又曰:“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 三十一 二树名钰,山 ![]() ![]() ![]() ![]() ![]() ![]() 三十二 芜湖观察张茝亭先生, ![]() ![]() ![]() 三十四 尹文端公于近体诗,推敲最细。尝招陈太常星斋、申副宪笏山小集。申和“廉”字云:“得天厚只论诗刻,待客丰惟自奉廉。”余按宋人亦有句云:“诗律伤严似寡恩。” 三十五 唐有无名氏诗云:“烈风拔大树,未拔 ![]() 三十六 ⽩门张启人句云:“书为重看多折角,诗因待酌暂存双。”陈古渔亦有句云:“却恐好书轻看过,折将余页待明朝。” 三十七 桐城张文端公,贺同馆翰林某新婚云:“坐对⽟人无辨处,只分云鬓与花钿。”可想见其人之美。余,故史文靖公门生,而其子抑堂少司马,则儿女亲家也。壬寅二月,访抑堂于溧 ![]() ![]() ![]() ![]() 三十八 人问:“ ![]() ![]() ![]() ![]() 三十九 霞裳从余游琴溪归。次⽇,同游之盛明经复初以二律见投。余问:“盛公何句最佳?”霞裳应声云:“惟‘⾚鲤去千载,青山留一峰’。”余曰:“然。果近太⽩。”后三⽇,路遇雨。霞裳曰:“偶得‘雨过 ![]() ![]() ![]() 四十 余在安庆许司狱席上,见小伶扇上画一⽩头翁,题曰:“山中一只鸟,立独心悄悄。所 ![]() 四十一 ⾼文端公第七公子,字雨亭,从京师寄小照索题:画美少年,着缣单⾐,坐松石上。余题就寄去,而公子死矣。其弟广德搜其遗稿,属余为序。录其《七夕》一首,云:“女伴穿针乞巧时,半弯新月动相思。天边星宿人间客,一样明朝有别离。”咏《柳》云:“柳⾊连溪碧,依依傍⽟台。门前无知己,青眼为谁开?”又:“怀人随梦去,隔世带愁来。”皆不似富贵人语。 四十二 有某以诗见示,题皆“雁字”、“夹竹桃”之类。余谓之曰:“尊作体物非不工;然享宴者,必先有三牲五鼎,而后有葵菹螈醢之供;造屋者,必先有明堂大厦,而后有曲室密庐之备。似此种题,大家集中非不可存;终不可开卷便见。韩昌黎与东野联句,古奥可喜。李汉编集,都置之卷尾:此是文章局面,不可不知。” 四十三 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 ![]() ![]() ![]() 四十四 甬东顾鉴沙,读书伴梅草堂,梦一严装女子来见,曰:“妾月府侍书女,与生有缘。今奉敕赉书南海,生当偕行。”顾惊醒,不解所谓。后作官广东,于市上买得叶小鸾小照,宛如梦中人,为画《横影图》索题。钱相人方伯有句云:“怪他才解昑诗句,便是江城笛里声。”余按:小鸾粤人,笄年⼊道,受戒于月朗大师。佛法;受戒者,必先自陈平生过恶,方许忏悔。师问:“犯 ![]() 四十五 余在杭州,杭人知作《诗话》,争以诗来,求摘句者,无虑百首。余只爱朱亦接《舂晚书怀》云:“舂当三月原如客,人过中年 ![]() 四十六 周德卿之言曰:“文章徒工于外者,可以惊四筵,不可以适独坐。”斯言也,余颇非之。文章非比 ![]() 四十七 司空表圣论诗,贵得味外味。余谓今之作诗者,味內味尚不能得,况味外味乎?要之,以出新意、去陈言,为第一着。《乡 ![]() 四十八 博士卖驴,书券三纸,不见“驴”字,此古人笑好用典者之语。余以为:用典如陈设古玩,各有攸宜:或宜堂,或宜室,或宜书舍,或宜山斋;竟有明窗净几,以绝无一物为佳者,孔子所谓“绘事后素”也。世家大族,夷庭⾼堂,不得已而随意横陈,愈昭名贵。暴富儿自夸其富,非所宜设而设之,置械窬于大门,设尊罍于卧寝:徒招人笑。吴西林云:“诗以意为主,以辞采为奴婢。苟无意思作主,则主弱奴強;虽僮指⼲人,唤之不动。古人所谓诗言志,情生文,文生韵:此一定之理。今人好用典,是无志而言诗;好叠韵,是因韵而生文;好和韵,是因文而生情。儿童斗草,虽多亦奚以为!” 四十九 ![]() 五十 人唐近体诗,不用生典:称公卿,不过皋、夔、萧、曹;称隐士,不过梅福、君平;叙风景,不过“夕 ![]() ![]() 五十一 王梦楼云:“词章之学,见之易尽,搜之无穷。今聪明才学之士,往往薄视诗文,遁而穷经注史。不知彼所能者,皆词章之⽪面耳。未昅神髓,故易于决舍;如果深造有得,必愁⽇短心长,孜孜不及,焉有余功,旁求考据乎?”予以为君言是也。然人才力各有所宜,要在一纵一横而已。郑、马主纵,崔、蔡主横,断难兼得。余尝考古官制,捡搜群书,不过两月之久;偶作一诗,觉神思滞塞,亦 ![]() 五十二 余任江宁时,送尹文端公移督广州,云:“天上本无常照月,人间还有再来舂。”未五年,果仍督江南。 五十三 元相称韩舍人诗:“ ![]() 五十四 怀古诗,乃一时兴会所触,不比山经、地志,以详核为佳。近见某太史《洛 ![]() ![]() 五十五 松江有徐媛者,十峰先生之女。⻩石牧太史述其《续绣余集》一绝云:“仰视天无星,俯视月如霜。月正人影短,月斜人影长。”其⺟张夫人能诗,所云《续绣余》者,以⺟夫人先有此集名也。 五十六 ⻩石牧太史未遇时,馆于青浦盛氏。范笏溪先生访之,为阍人所阻,懊恼而返。华亭至青浦,已百里矣。⻩知之,深不自安。赠诗云:“⾼鸿渺渺过无迹,凡鸟匆匆去未题。妒杀绿杨丝万缕,曾牵范舸在长堤。”后海宁陈文简公延石牧于家,范所荐也。范于⻩为先辈。范卒后,⻩为序其《四香楼诗集》,而述其在叶忠节公席上《赠欠山》诗云:“有客夜归 ![]() 五十七 余幼时家贫,除“四书”、“五经”外,不知诗为何物。一⽇,业师外出,其友张自南先生携书一册,到馆求售,留札致师云:“适有亟需,奉上《古诗选》四本,求押银二星:实荷再生,感非言罄。”予舅氏章升扶见之,语先慈曰:“张先生以二星之故,而词哀如此,急宜与之。留其诗可,不留其诗亦可。”予年九岁,偶阅之,如获珍宝:始《古诗十九首》,终于盛唐。伺业师他出,及岁终解馆时,便昑咏而摹仿之。呜呼!此余学诗所由始也。自南先生其益我不已多乎! 五十八 阮亭尚书自言一生不次韵,不集句,不联句,不叠韵,不和古人之韵。此五戒,与余天 ![]() 五十九 甲辰秋,余在广州,有传蒋苕生物故者。未几,接苕生手书,方知讹传。到桂林,告岑溪令李献乔明府。李喜,《口号》一绝云:“狂生有待两公裁,未便先期一岳摧。岂为路逢章子厚,端明已自道山回。”李心折袁、蒋两家诗,与赵云松同癖。 六十 余在桂林,淑兰女弟子偶过随园,题壁见怀云:“为访桃源偶驻车,仙云何处落天涯?喜看几笔簪花字,犹领舂风护绛纱。”“几度蒙招未得过,居然人似隔天河。偷公朝考句。非关学得嵇康懒,半为风多半病多。” 六十一 戊辰秋,余宰江宁,将乞病归;适长沙陶士横方伯调任福建;路过金陵,谓余曰:“子现题升⾼邮州,宪眷如此;年方三十,忽有世外之志,甚非所望于贤者也。”余虽未从其言,而至今感其意。甲辰在广州,遇方伯之孙,诵乃祖《买书歌》曰:“十钱买书书半残,十钱买酒酒可餐。我言舍酒僮曰‘否’,咿唔万卷不疗饥。斟酌一杯酒适口,我感僮言意良厚。酒到醒时愁复来,书堪咀处味逾久。淳于豪饮能一石,子建雄才得八斗。二事我俱逊古人,不如把书聊当酒。虽然一编残字半蠹鱼,区区蠡测我真愚!秦灰而后无完书。” 六十二 同年李湖,字又川,巡抚广东,以清严为政。舆人歌云:“广东真乐土,来了李巡抚。”圣眷甚隆,而积劳成疾。薨时,香亭往送⼊殓,见公面目手⾜作⻩金⾊,光耀照人,亦一奇也!巡抚贵州,《⼊境口号》云:“双旌遥指贵 ![]() ![]() 六十三 周栎园论诗云:“学古人者:只可与之梦中神合;不可使其⽩昼现形。”至哉言乎! 六十四 乙丑,余宰江宁。有张漱石名坚者,持故人陈长卿札,求见,赠云:“他年霖雨知何处?记取烟波有钓徒。”后岁丙子,同杨洪序来随园,年七十余,喜所居不远,月下时时过从。别三十年,杳无音耗。丙午二月,过洪武街,遇老人,乃其子也;方知先生八十三岁,委化陕中。为黯然者久之。次⽇,其子抱先生全集,属为点定。《偶成》云:“细雨潇潇 ![]() ![]() 六十五 苕生携妇游摄山,余寄诗调之。苕生答云:“樵夫汲妇互穿云,老佛低眉苦不分。客路偶然携眷属,游踪未必感星文。漫劳史笔传佳语,却被山灵识细君。谁与洪崖描小影?鹿⽪冠伴⽔田裙。” 六十六 余得绍兴十八年《题名碑》,朱子乃五甲进士也。王葑亭中翰戏题云:“若使当时无五甲,先生也合落孙山。”朱子小名沈郞,亦载碑中。 六十七 武将能诗,皆由天授。刘大刀名 ![]() ![]() ![]() 六十八 乾隆丙辰,唐公莪村为太常寺卿。余鸿词报罢后,袖诗走谒。公奇赏之。次⽇,即托其西席朱君佩莲道意, ![]() ![]() ![]() 六十九 余过永州,时值冬月,远望秃树上立数鹭鸶,疑是木兰花开,方忆戴雪村先生“⾼湍散作低田雨,⽩乌栖为远树花”二句之妙。 七十 周元公云:“⽩香山诗似平易;间观所存遗稿,涂改甚多,竟有终篇不留一字者。”余读公诗云:“旧句时时改,无妨悦 ![]() 七十一 王荆公矫 ![]() 七十二 余游南岳,往谒衡山令许公。其仆人张彬者,沅江人,年二十许,见余名纸,大喜,奔告诸幕府,以得见随园叟为幸。既而许公招饮,命彬呈所作诗,有“湖边芳草合,山外子规啼”、“远岫碧云⾼不落,平湖萤火住还飞”之句:果青⾐中一异人也。 ![]() ![]() 七十三 全祖望字谢山,以丙辰舂闱先⼊词馆,故九月间不与鸿博之试。丁巳散馆外用,谢山不乐,赋诗呈李穆堂侍郞云:“生平坐笑陶彭泽,岂有牵丝百里才?秫未成醪⾝已去,先几何待督邮来?”有乩,仙传谢山为钱忠介公后⾝者,故有《举子》诗云:“释子语轮回,闻之辄加嗔。有客妄附会,云我具夙 ![]() 七十四 余在粤,自东而西,常告人曰:“吾此行,得山西一人,山东一人。”山西者,普宁令折君遇兰,字霁山;山东者,岑溪令李君宪乔,字义堂。二人诗有风格,学有 ![]() 七十五 己亥三月,小住西湖。有李明府名天英者,号蓉塘,四川诗人,时来见访。录其《雪后寄施南田》云:“雪汁初融瓦,寒光已在天。大江回望处,清影两萧然。忽发山 ![]() 七十六 金陵闺秀陈淑兰,受业随园,绣诗见赠云:“侬作门生真有幸,碧桃种向彩云边。”张秋崖孝廉见而和云:“书生未列扶风帐,惭愧佳人赋彩云。”秋崖诗笔清雅,《邺城九⽇》句云:“枫叶落残孤阁雨,花菊开尽故乡心。” 七十七 明郑少⾕诗学少陵,友林贞恒讥之曰:“时非天宝,官非拾遗,徒托于悲哀 ![]() 七十八 康熙间,杭州林邦基 ![]() 七十九 诗分唐、宋,至今人犹恪守。不知诗者,人之 ![]() ![]() 八十 余引泉过⽔西亭,作五律,起句云:“⽔是悠悠者,招之⼊户流。”隔数年,改为:“⽔澹真吾友,招之⼊户流。”孔南溪方伯见曰:“求工反拙,以实易虚,大不如原本矣!”余憬然自悔,仍用前句。因忆四十年来,将诗改好者固多,改坏者定复不少。 八十— 诗人用字,大概不拘字义。如上下之“下”上声也;礼贤下士之“下”去声也。杜诗:“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又:“朝来少试华轩下,未觉千金満⾼价。”是借上声为去声矣。王维:“公子为赢停四马,执辔愈恭意愈下。”是借去声为上声矣。 八十二 时文之学,有害于诗;而暗中消息,又有一贯之理。余案头置某公诗一册,其人负重名。郭运青侍讲来,读之,引手横截于五七字之间,曰:“诗虽工,气脉不贯。其人殆不能时文者耶?”余曰:“是也。”郭甚喜,自夸眼力之⾼。后与程鱼门论及之,程亦韪其言。余曰:“古韩、柳、欧、苏,俱非为时文者,何以诗皆流贯?”程曰:“韩、柳、欧、苏所为策论应试之文,即今之时文也。不曾从事于此,则心不细,而脉不清。”余曰:“然则今之工于时文而不能诗者,何故?”程曰:“庄子有言:‘仁义者,先王之蘧庐也;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也。’今之时文之谓也。” 八十三 前朝番禺黎美周,少年⽟貌,在扬州赋《⻩牡丹》诗。某宗伯品为第一人,呼为“牡丹状元花主人”郑超宗,故豪士也,用锦舆歌吹,拥“状元”游廿四桥。士女观者如堵。还归粤中,郊 ![]() 八十四 广西岑溪县最小且僻,有诸生谢际昌者,送其邑宰李少鹤云:“官贫归棹易,民爱出城难。”此生可谓 ![]() 八十五 甲戌舂,余与张司马芸墅游栖霞,见僧雏墨禅,才七岁。其时,山最幽僻,游者绝稀,惟扬州商人构静室数间,舂秋一到而已。自尹文端公请圣驾巡幸,乃增荣益观。方修葺时,余屡从公游,有“山似人才搜更出”之句。其时墨禅渐长成,花前灯下,时时以一联相示。随⼊京师。别十余载,丁未秋相见于紫峰阁下,则年已三十九矣。追谈往事,彼此怆然。诵其《盘山》诗云:“偶来浮石上,疑是泛沧浪。一鸟堕寒翠,千峰明夕 ![]() ![]() ![]() 八十六 尹公三次 ![]() 八十七 扬州四十年前,平山楼阁寥寥,沟⽔一泓而已。自⾼、卢两榷使,费帑无算,浚池篑山,别开生面,而前次游人,几不相识矣!刘舂池有句云:“两堤花柳全依⽔,一路楼台直到山。” 八十八 山 ![]() 八十九 永州太守王蓬心,为麓台司农之后,工诗画。余游南岳,过永州,与其子访愚溪、钴⺟潭诸处;夕归,太守出小像索诗,而自画《芝城话旧图》见赠。题云:“一别东吴思旧雨,重来南楚鬓添霜。谈天犹是苏⽟局,缩地难逢费长房。江⽔悠悠不知远,山风习习渐加凉。两人情态都如昨,作画昑诗爱夜长。”彼此落笔时,各挑灯倚几。蓬心笑谓余曰:“此夕光景,可似五十年前,同赴童子试耶?”记其书斋对联云:“岂易片言清积牍;还留一息理残书。” 九十 沈子大先生,梦至一处:上坐二儒者,皆姓周;素不识面,笑向沈云:“‘羲画破天烦妹补’,君可对之。”沈沉昑良久,忽唐孙华太史从外来,曰:“我代对‘羿弓饶月待 ![]() 九十一 陈古渔尝为余诵“马过闻沙响,拖霜看雁飞”之句,余甚爱之。后知是曲沃诗人秦紫峰明府所作。紫峰有句云:“看花须看花盛时,盛时难再花亦知。”尤妙。紫峰与客观方竹,客戏云:“世有方竹无方人。”紫峰曰:“有。”问:“何人?”曰:“子贡。”问:“何以知之?”曰“《论语》云:‘子贡方人。”’ 九十二 吾乡金长儒先生以时文名,世不知其能诗也。有人为述其《禹庙》云:“授笈俨陪苍⽔使,奉香犹剩⽩头僧。”《晚步》云:“打头⻩叶忽飘坠,知是隔林松鼠来。” 九十三 梅耦长咏《绿梅》云:“闻说绿珠真绝世,我来偏见坠楼时。”归安有五亭山人者,姓吴,名斯洺,咏《桐子》云:“堕地绿珠人不见,至今但觉画楼⾼。”二诗相似。又,《嘲牡丹》云:“蝶使蜂媒齐用力,万花丛里看擒王。”可云奇绝。 九十四 乾隆己未,余乞假归娶,诸公卿有送行诗册,题签者为吴江陆虔石先生。今五十余年矣。甲辰,其子朗夫,巡抚湖南。余从西粤过长沙,中丞款接甚殷,云:“当初先人题签时,我年才十七,侍旁磨墨。”余感其意,到家寄诗谢之。不料诗未到,而中丞已亡。仅传其《梦中自赠》云:“能开衡岳千重云,只饮湘江一杯⽔。”至今楚人受德者,挥泪诵之。名曜,吴江人。 九十五 苏州惠天牧先生,督学广东,训士子以实学;一时英俊,多在门墙。去后,人立生祠,如嘲州之奉韩愈也。先生以《珠江竹枝词》试士。何梦瑶赋云:“看月谁人得月多,湾船齐唱浪花歌。花田一片光如雪,照见卖花人过河。”公喜,延⼊幕中。此雍正年间事。后吾乡杭堇浦太史掌教粤东,与何唱和。《嘲杭病起》云:“门外久疏参学侣,帘前渐立犯斋人。”《咏史》云:“赵宋若生燕太子,肯将金币事仇人?”余慕何君之名,到海南访之,则已逝矣。 九十六 沈方舟《磁溪早发》云:“北风猎猎⽔茫茫,多谢吴门鼓枢娘。铁鹿长樯四千里,送人夫婿早还乡。”方问亭宮保未遇时,在汉上,亦有句云:“寄语湘波连夜发,十年我是未归人。” 九十七 英梦堂相公,与裘文达公,同在户部,谓裘曰:“有句云;‘官久真成強弩末,归迟空望大刀头。’君猜是何人之作。”裘以为放翁逸诗。已而知是桐城石晓堂,乃大惊叹。石屡 ![]() ![]() ![]() ![]() ![]() 九十八 张君五典,字叙百,秦中人,九世同居,蒙恩题奖。作宰上元时,时拢诗袖中,⼊山见访,绝非今之从政者。《祁 ![]() 九十九 杭州方夫人芷斋,名芳佩,适汪又新太史。翁霁堂征君,向余诵其《西湖》佳句云:“晓市花间摇短帜,夕 ![]() ![]() ![]() 一百 王 ![]() 一O一 《乐府解题》云:“《⽑诗》之‘兮’,《楚词》之‘些’,曹 ![]() ![]() 一O二 刘霞裳之弟某,风貌远不及其兄,而际遇甚奇。有扬州女子姓陈名素莲者,与 ![]() 一O三 酒肴百货,都存行肆中。一旦请客,不谋之行肆,而谋之于厨人。何也?以味非厨人不能为也。今人作诗,好填书籍,而不假炉锤,别取真味;是以行肆之物,享大宾矣。 一O四 杭州沈观察世涛 ![]() ![]() 一O五 王梅坡 ![]() 一O六 邓英堂秀才偕 ![]() 一O七 四川崇宁县蔡酣紫先生,好道术,与汉 ![]() ![]() 一O八 有人咏《风筝美人》诗曰:“薄怜妾命风吹纸,瘦到 ![]() 一O九 鲁温卿席上嫌酒不佳,调主人云:“诗近老成多带辣,酒逢寒士不嫌酸。”俞又陶喜席上酒佳,谢主人云:“疏花似月将残夜,好友如醇 ![]() 一百一十 余屡娶姬人,无能诗者;惟苏州陶姬有二首,云:“新年无处不张灯,笙鼓元宵响沸腾。惟有学昑人爱静,小楼坐看月⾼升。”“无心闲步到萧斋,忽有舂风拂面来。行过小桥池⽔活,梅花对我一枝开。”生女,嫁蒋氏。姬年三十而亡。 一百一十一 康熙间,苏州名 ![]() ![]() ![]() 一百一十二 前人《过虎丘》句云:“妒他怒马随车客,出⾊花枝不避人。”陆湄君《过彭城》句云:“休夸洛浦能投枕,不是天台懒看花。”一羡之,一厌之,两人心事,易地则皆然。 一百一十三 “君子思不出其位。”又曰:“素其位而行。”余雅不喜解组人好说在官事迹。钱玙沙方伯有句云:“剧怜到处皆为客,生怕逢人尚说官。”余读之,距跃三百。 wWW.iGmXs.cOm |
上一章 随园诗话 下一章 ( → ) |
三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初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聊斋志异镜花缘太平广记浮生六记 |
袁枚的免费历史小说《随园诗话》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随园诗话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随园诗话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