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是袁枚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随园诗话 作者:袁枚 | 书号:10234 时间:2017/3/27 字数:16167 |
上一章 卷五 下一章 ( → ) | |
一 余舂圃、香亭两弟,诗皆绝妙。而一累于官,一累于画,皆未尽其才。舂圃有《扬州虹桥》二律云:“出郭聊为汗漫游,虹桥晓放木兰舟。芰荷香气宜初⽇,鸥鹭情怀赴早秋。自喜琴尊今雨共,敢夸风雅昔贤俦。盈盈绿⽔依依柳,暂拟名园作小留。”“雁落平沙古调稀,冰弦声彻树间扉。荷亭避暑茶烟扬,竹院寻僧木叶飞。山雨暗移游客舫,⽔风凉上酒人⾐。林鸦枥马都喧散,宾从传呵子夜归。”又:“山堂胜迹先贤重,莲界慈云大士尊。”皆佳句也。 二 戊辰秋,余初得隋织造园,改为随园。王孟亭太守,商宝意、陶西圃二太史,置酒相贺,各有诗见赠。西圃云:“荒园得主名仍旧,平野添楼树尽环。作吏如何耽此事,买山真不乞人钱。”宝意云:“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盖其时,余年才过三十故也。惟孟亭诗未录,只记“万木槎丫绿到檐”一句而已。嗟乎!余得随园之次年,即乞病居之。四十年来,园之增荣饰观,迥非从前光景;而三人者,亦多化去久矣! 三 西林鄂公为江苏布政使,刻《南邦黎献集》;沈归愚尚书时为秀才,得与其选。后此本进呈御览,沈之受知,从此始也。公《舂风亭会文赠华豫原》一律,中四句云:“谬以通家尊世讲,敢当老友列门生。文章报国科名重,洙泗寻源管乐轻。”其好贤礼士,情见乎词。公亡后,门下生杨嘲观梓其诗五百余首。《苦热》云:“未能作霖雨,何敢怨骄 ![]() 四 扬州孝廉马力畚,自负古文作家,与汪可舟会于卢转运席上。汪虽布⾐,诗才实出马上。马意颇轻之,汪又不肯自下。于是二人终席不 ![]() ![]() ![]() 五 丁丑,余觅一抄书人,或荐⻩生,名之纪,号星岩者,人甚朴野。偶过其案头,得句云;“破庵僧卖临街瓦,独井人争向晚泉。”余大奇之,即饷米五斗。自此欣然大用力于诗。五言句云:“云开⽇脚直,雨落⽔纹圆。”“竹锐穿泥壁,蝇酣落酒尊。”“钓久知鱼 ![]() 六 曾南村好昑诗,作山西平定州刺史,仿⽩香山将诗集分置圣善东林故事,乃将《上 ![]() ![]() 七 吴门名医薛雪,自号一瓢, ![]() ![]() ![]() ![]() ![]() 八 张文敏公以书法掩诗名。余见手书《舂莺啭》云:“绸庒香筒坠宿云,花魂愁杀月如银。独听鱼钥西风冷,又是深秋夜一人。” 九 方敏恪公勋位隆赫,而诗情极佳。未第时,《途中看花》三绝云:“数枝红 ![]() 十 己卯夏,蒋秦树中翰偶过金陵,箧中蔵海宁许衡紫名灿者诗一卷。《湖上》云:“秋思动孤往,凌波遂渺然。湖云多上树,山雨忽如烟。⽩鹭来菱外,红蕖落槛前。淡妆西子笑,风急莫回船。”作《河西杂诗》,有明七子气魄。如:“龙沙扫雪秋驰马,兔魄凝霜夜照旗。”“边丁⽇课屯田麦,使者星驰属国瓜。”皆极雄健。又绝句云:“铁马寒风⽇⽇秋,绣旃猎猎卷蚩尤。何缘⾝作平安火,夜一东还过肃州。”余慕其人,遍访卅年,卒无知者。 一十一 丙辰秋,召试者同领月俸于户部。同乡程挪渠指一人笑曰:“此吾家‘娘子秀才’也。”⼊学时,初名默,寓居金陵,工诗,今遁而穷经,改名廷祚,别字绵庄,以其闲静修洁,故号“程娘子”因与数言而别。读其《海淀园林》一绝云:“隔岸迢遥御路明,林间倒影见人行。朝天多少朱轮过,添⼊山泉作⽔声。”《京中忆女》云:“三龄幼女萦离梦,一自能言未得看。戏罢颇闻知记忆,书来渐解问平安。慰情 ![]() 一十二 乙亥秋,余吊于绵庄家。绵庄指一少年告我曰:“此严冬友秀才也,年未弱冠。前⽇学使问《笙诗》有声无辞,生条举十六家之说,以辨其非。”余心敬之。已而见过,以《秀容小草》相示。《晚眺》云:“别院鸣钟鼓,登楼报晚晴。一山清有待,千树暖无声。渐得东风信,弥伤旅客情。沧洲明发早,应负好舂生。”《舟次仇湖》云:“际天双岸失,出雾一帆轻。” 一十三 通州保井公,工填词;自号四乡主人,盖言睡乡、醉乡、温柔乡、⽩云乡也。咏《崔莺莺》一阕,甚佳,末二句云:“ ![]() ![]() 一十四 陕州巩、洛间,人多凿土而居。余自西秦归,遇雨,住窑中三⽇,昑诗未成。后二十年,年家子沈孝廉琨有《过陕》一联云:“人家半凿山 ![]() 一十五 宋维藩字瑞屏,落魄扬州。卢雅雨为转运,未知其才,拒而不见。余为代呈《晓行》云:“客程无晏起,破晓跨驴行。残月忽堕⽔,村 ![]() ![]() ![]() ![]() 一十六 杭州宴会,俗尚盲女弹词。予雅不喜,以为女之首重者目也,清胪不盼,神采先无。有王三姑者,雅好文墨,对答名流,人人如其意之所出。王梦楼侍讲作七古一章,中有八句云:“成君浮磬子登教,金醴曾经侍⽟霄。谪降道缘犹未减,不将青眼看尘嚣。纨质由来兼黠慧,传神岂待秋波媚?轻云冉冉月宜遮,香雾潆潆花爱睡。”杭堇浦赠诗云:“晓妆梳掠逐时新,巧笑生舂又善颦。道客胜常知客姓,目中莫谓竟无人。”“檀槽圆股晓生寒,也学曹刚左手弹。众里自嫌衰太甚,幸无老态被卿看。” 一十七 乾隆戊寅,卢雅雨转运扬州,一时名士,趋之如云。其时刘映榆侍讲掌教书院,生徒则王梦楼、金棕亭、鲍雅堂、王少陵、严冬友诸人,俱极东南之选。闻余到,各捐饩廪延饮于小全园。不数年,尽⼊青云矣。鲍见赠《⽟堂仙人篇》,不及省记;仅记梦楼《偕全公魁使琉球》二首云:“一行金埒响琼琚,公子群过⽔竹居。卯发也须千万值,绮年多是十三余。将离更唱红兰曲,相忆应看青李书。鹦鹉香醪斟酌遍,不知凉月透 ![]() ![]() —十八 有某太史以《哭⽗》诗见示。余规之曰:“哭⽗,非诗题也。《礼》:‘大功废业。’而况于斩衰乎?古人在丧服中,三年不作诗。何也?诗乃有韵之文,在衰毁时,何暇挥毫拈韵?况⽗⺟恩如天地,试问:古人可有咏天地者乎?六朝刘昼赋合六,一时有‘疥骆驼’之讥。历数汉、唐名家,无哭⽗诗。非不孝也,非皆生于空桑者也。《三百篇》有《蓼莪》,古序以为刺幽王作。有‘陟岵’、‘陟屺’,其人之⽗⺟生时作。惟晋傅咸、宋文文山有《小祥哭⺟》诗。⺟与⽗似,略有间,到小祥哀亦略减;然哭二亲,终不可为训。” 一十九 常州庄荪菔太史《冬⽇》诗云:“磨来冻墨无浓⾊,典后朝⾐有皱痕。”扬州程午桥太史赠唐改堂前辈云:“舂生秋扇随新令,霉久朝⾐检旧斑。” 二十 常州顾文炜有《苦昑》一联云:“不知功到处,但觉诵来安。”又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深得作诗甘苦。 二十一 人畏冷,卧必弯⾝。⾼翰起司马《宿明港驿》云:“灯昏妨睡频移背,衾薄愁寒屡曲 ![]() ![]() 二十二 ⻩星岩《随园偶成》云:“山如屏立当窗见,路似蛇旋隔竹看。”厉樊榭咏《崇先寺》云:“花明正要微 ![]() 二十三 戊戌九月,余寓吴中。有嘉禾少年吴君文溥来访,袖中出诗稿见示,云将就陕西毕抚军之聘,匆匆别去。予读其诗,深喜吾浙后起有人,而叹毕公之能怜才也。录其《游孤山》云:“舂风 ![]() ![]() 二十四 巢县汤郞中,名懋纲, ![]() ![]() ![]() 二十五 杭州符郞中,名曾,字幼鲁,诗主⾼淡。嵇相国为余诵其“三⽇不来秋満地,虫声如雨落空山”一联。余同召试,记其《斋宮》云:“寒云添暝⾊,老屋聚秋声。”咏《唐花》云:“当时不藉吹嘘力,少待 ![]() 二十六 吴中七子,有赵损之而无张少华,二人 ![]() ![]() 二十七 王道士至淳有句云:“东风大是无知物,吹老舂光昼转长。”⻩星岩有句云:“饭余一睡都成例,五月何曾觉昼长。”陈古渔有句云:“坐静晴冬昼亦长。”三押“长”字,俱妙。 二十八 朱草⾐《哭槎儿》云:“罗浮南海历秋冬,烟⽔云山隔万重。前⽇寄书书面上,红签犹写汝开封。”洪銮《赠徐小鹤》云:“早离讲席赋离居,知己逢难别易疏。正是开门逢去使,接君三月十三书。”严冬友《忆女》云:“料得此时依⺟坐,看封书札寄长安。”三诗,人传诵以为天籁;不知蓝本皆出于王次回。其《过妇家感旧》云:“归宁去⽇泪痕浓,锁却妆楼第二重。空剩一行遗墨在,丙寅三月十三封。” 二十九 余挂冠四十年,久不阅《缙绅》,偶有送者,撷之都非相识。偶读赵秋⾕《题{缙绅)》云:“无复堪容位置处,渐多不识姓名人。”为之一笑。先生康熙己未翰林,至乾隆己未,而⾝犹強健,惟两目不能见物;与余为先后同年。相传所著《谈龙录》痛诋阮亭,余索观之,亦无甚抵牾。先生名执信,以国忌⽇演戏被劾,故有句云:“可怜一曲《长生殿》,直误功名到⽩头!” 三十 祝太史芷塘以诗集见示,予小献茑荛,太史深为嘉纳。别后从京师寄怀云:“盖世才名大,游仙福量深。江河不废业,松柏后凋心。酌兕祈难老,将雏得好音。平生行乐处,古少莫论今。”孤踪淹丙舍,公亦返乡闾。一见笑谈剧,廿年倾倒余。定文丁敬礼,赋海木元虚。何⽇秦淮曲,相逢重起予?” 三十一 咏古诗有寄托固妙,亦须读者知其所寄托之意,而后觉其诗之佳。卢雅雨先生长不満三尺,人呼“矮卢”故《题李广庙》云:“明梗自有千秋貌,不在封侯骨相中。”薛皆三进士,门生甚少,《题{桃源图)》云:“桃花不相拒,源路自家寻。”余起病补官,年未四十,《题邯郸庙》云:“⻩粱未 ![]() 三十二 从古权贵在朝,未有能和协者。宋人《登山》诗云:“直到天门最⾼处,不能容物只容⾝。”人唐《闺情》云:“若非形与影,未必肯相容。”《宮词》云:“闻有美人新进⼊,六宮无语一齐愁。”又曰:“三千宮女如花貌,几个舂来没泪痕?”皆可谓说尽世情。 三十三 人有満腔书卷,无处张皇,当为考据之学,自成一家;其次,则骈体文,尽可铺排。何必借诗为卖弄?自《三百篇》至今⽇,凡诗之传者,都是 ![]() ![]() ![]() 三十四 宋人论诗,多不可解。杨蟠《金山》诗云:“天末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的是金山,不可移易。而王平甫以为是牙人量地界诗。严维:“柳塘舂⽔慢,花坞夕 ![]() ![]() 三十五 余素慕山左⾼凤翰之名,不得一见。初之朴太守为诵其《送人》一首,云:“君胡为者昨⽇来?青灯绿酒 ![]() 三十六 苏州袁秀才钺,自号青溪先生,嫉宋儒之学,著书数千言,专驳朱子;人以怪物目之。年八十余,犹生子;善医工书,诗多自适,不落古人家数。《明觉寺题壁》云:“灯火荧荧満法堂,僧家爱静却偏忙。亦知世上逍遥客,踏月昑诗到上方。”《夏⽇写怀》云:“风过静听松子落,雨余闲数药苗菗。”《冬暖》云:“似闵敝裘留质库,为开薄雾送朝暾。”颇见 ![]() 三十七 元遗山讥秦少游云:“‘有情芍药含舂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昌黎《山石》句,方知渠是女郞诗。”此论大谬。芍药、蔷薇,原近女郞,不近山石;二者不可相提而并论。诗题各有境界,各有宜称。杜少陵诗“光焰万丈”;然而“香雾云鬟 ![]() 三十八 抱韩、杜以凌人,而耝脚笨手者,谓之权门托⾜。仿王、孟以矜⾼,而半呑半吐者,谓之贫 ![]() 三十九 余咏《舂草》,一时和者甚多;独徐绪和“人”字韵云:“踏青渺渺前无路,埋⽟深深下有人。”余为叹绝。其他则周青原云:“拾翠暗遗金钿小,踏青微碍绣裙低。”严冬友云:“坐来小苑同千里,梦去朱门又一年。”龚元超云:“舂回地上人难测,绿到门前柳未知。”李参将炯云:“旷野有人知醉醒,荒园无主自⾼低。”诸作虽佳,皆不如徐之沉着也。惟程鱼门有“长共舂来不共归”七字殊觉大方;惜忘其全首。 四十 作古体诗,极迟不过两⽇,可得佳构;作近体诗,或竟十⽇不成一首。何也?盖古体地位宽余,可使才气卷轴;而近体之妙,须不着一字,自得风流,天籁不来,人力亦无如何。今人动轻近体,而重古风,盖于此道,未得甘苦者也。叶庶子书山曰:“子言固然。然人功未极,则天籁亦无因而至。虽云天籁,亦须从人功求之。”知言哉! 四十一 诗人家数甚多,不可硜硜然域一先生之言,自以为是,而妄薄前人。须知王、孟清幽,岂可施诸边塞?杜、韩排募,未便播之管弦。沈、宋庄重,到山野则俗。卢仝险怪,登庙堂则野。韦、柳隽逸,不宜长篇。苏、⻩瘦硬,短于言情。悱恻芬芳,非温、李、冬郞不可。属词比事,非元、⽩、梅村不可。古人各成一家,业已传名而去。后人不得不兼综条贯,相题行事。虽才力笔 ![]() 四十二 古人门户虽各自标新,亦各有所祖述。如《⽟台新咏》、温、李、西昆,得力于《风》者也。李、杜排募,得力于《雅》者也。韩、孟奇崛,得力于《颂》者也。李贺、卢仝之险怪,得力于《离 ![]() 四十三 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譬如大贵人,功成宦就,散发解簪,便是名士风流。若少年纨挎,遽为此态,便当笞责。富家雕金琢⽟,别有规模;然后竹几藤 ![]() 四十四 牡丹诗最难出⾊。人唐“国⾊朝酣酒,天香夜染⾐”之句,不如“嫰畏人看损,娇疑⽇炙消”之写神也。其他如:“应为价⾼人不问,恰缘香甚蝶难亲。”别有寄托。“买栽池馆疑无地,看到子孙能几家?”别有感慨;宋人云:“要看一尺舂风面。”俗矣!本朝沙斗初云:“ ![]() 四十五 诗以比兴为佳。王孟亭箴舆守怀庆时,与卢中丞焯同寅。王被劾罢官。二十年后,卢为浙江巡抚。王往见之,卢相待甚优,许其荐举。而王自伤老矣,不 ![]() 四十六 江 ![]() ![]() 四十七 李啸村《虎丘竹枝词》,已极新 ![]() ![]() ![]() ![]() ![]() ![]() ![]() ![]() ![]() 四十八 岳大将军钟琪,为一代名将;容状奇伟,食饮兼人,而工于昑诗。丙辰赦归后,种菜于四川之百花洲。尹文端公赠诗云:“他⽇⽟书传诏⽇,江天何处觅渔翁?”未几,王师征金川,果复起用。《过邯郸题壁》云:“只因未了尘寰事,又作封侯梦一场。”周兰坡学士祭告西岳,所过僧壁山岩,见题诗甚佳,字亦奇古,款落“容斋”不知即岳公也。 四十九 明将军瑞殉节缅甸,赐谥忠烈,工于昑诗。《雨中过石门》云:“自怜马上囊键客,立独溪边问渡船。”《元夜归省》云:“陌上晚烟飞素练,渡头残雪踏银沙。”《送弟瑶林使乌斯蔵》云:“寒分百战袍,渴共一刀⾎。”皆名句也。弟明义、字我斋,诗尤娴雅。其《醉后听歌》云:“官柳萧萧石路平, ![]() 五十 京师故事:凡缙绅陪吊于丧家者,闻前辈至,则易吉服相见;然有易有不易者,以来客之未必皆前辈也。余陪吊于座主甘大司马家,忽闻徐蝶园相公来,则満堂尽吉服矣。公名元梦,康熙癸丑进士,与韩慕庐同年,満朝公卿,皆其后辈。时年九十余,短⾝⾚鼻,面少须髯。诗宗盛唐。《送人出塞》云:“君到居庸北,应怜一雁回。沙平疑地尽,山豁讶天开。落⽇重关闭,秋风万马来。勉旃从此役,莫上望乡台。”大学士舒公赫德,其孙也。 五十一 苏州逸园,离城七十里,在西碛山下,面临太湖,古梅百株,环绕左右,溪流潺潺,渡以石桥;登腾啸台,望飘渺诸峰,有天际真人想。主人程钟,字在山,隐士也。 ![]() ![]() 五十二 诗家活对最妙。宋人《赠某》云:“每怜民若子,还喜稻成孙。”真山民咏《杜鹃》云:“归心千古终难⽩,啼⾎万山都是红。”华亭李进《哭友》云:“诔词作自先生妇,遗稿归于后死朋。”王介祉咏《牡丹》云:“相公自进姚⻩种,妃子偏昑李⽩诗。”李穆堂《贺安溪相公生子》云:“其间原必有,几⽇辨之无。”沈淑园《登陶然亭》云:“每来此地皆重九,有约同游至再三。”胡宗绪祭酒《赠友》云:“两人拍手齐大笑,一路同行到小姑。”皆活对也。 五十三 扬州为盐贾所居,风尚侈靡。崔尚书应阶诗云:“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郑板桥诗云:“千家生女先教曲,十里栽花当种田。” 五十四 常 ![]() ![]() 五十五 钱稼轩司寇之女,名孟钿,嫁崔进士龙见,为富平令。严侍读从长安归,夫人厚赠之。严问:“至江南,带何物奉酬?”曰:“无他求,只望寄袁太史诗集一部。”其风雅如此。因诵其五言云:“啼乌空绕树,残梦只随钟。”有《浣青集》行世。其号“浣青”者, ![]() 五十六 诗有有篇无句者,通首清老,一气浑成,恰无佳句令人传诵。有有句无篇者,一首之中,非无可传之句,而通体不称,难⼊作家之选。二者一欠天分,一欠工夫。必也有篇有句,方称名手。 五十七 杭州布⾐吴颖芳,字西林,博学多闻,尝自序其诗曰:“古人读书,不专务词章,偶尔流露讴昑,仅抒所蓄之一二。其 ![]() 西林与杭、厉诸公同时角逐。及诸公俱登科第,而西林如故也。故咏《笋腊》结句云:“回头看同队,一一上云烟。”又,《答客至》曰:“田间住却携锄手,来与诸公话⽩云。” 五十八 诗须善学,暗偷其意,而显易其词。如《⽑诗》:“嗟我怀人,置彼周行。”人唐学之,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 ![]() ![]() ![]() ![]() 五十九 ⽩香山诗云:“周公恐惧流言⽇,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时⾝早死,两人真伪有谁知?”宋人反其意,曰:“少年舿下安无忤,老⽗圯边愕不平。人物若非观岁暮,淮 ![]() 六十 毗陵王艺山明府,女⽟瑛,字采薇,嫁孙星衍秀才,伉俪甚笃,年二十四而夭。秀才求予志墓。其《舟过丹徒》云:“幽行已百里,村落半柴扉。只鸟时依树,孤萤不上⾐。月⾼人影小,嘲定橹声稀。沿⽔星星火,归惊宿鹭飞。”其他佳句,如:“户低 ![]() 六十一 李北海见崔颢投诗曰:“十五嫁王昌。”骂曰:“小儿无礼!”秦少游见孙莘老投诗曰:“平康在何处?十里带垂杨。”孙骂曰:“小子又 ![]() 六十二 镇江布⾐李琴夫咏《佛手》云:“⽩业堂前几树⻩?摘来犹似带新霜。自从散得天花后,空手归来总是香。”咏佛手至此,可谓空前绝后矣。 六十三 余少贫不能买书,然好之颇切。每过书肆,垂涎翻阅;若价贵不能得,夜辄形诸梦寐。曾作诗曰:“塾远愁过市,家贫梦买书。”及作官后,购书万卷,翻不暇读矣。有如少时牙齿坚強,贫不得食;衰年珍羞満前,而齿脫腹果,不能餍饫,为可叹也!偶读东坡《李氏山房蔵记书》,甚言少时得书之难,后书多而转无人读:正与此意相同。 六十四 ⻩石牧太史言:“秦噤书,噤在民,不噤在官;故內府博士所蔵,并未亡也。自萧何不取,项羽烧阿房,而书亡矣。”年家子⾼树程咏《萧相》云:“英风犹想⼊关初,相国功勋世莫如。独恨未离刀笔吏,只收图籍不收书。” 六十五 扬州转运使朱子颖,工画能诗。王梦楼为诵其佳句云:“一⽔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 六十六 老年之诗多简练者,皆由博返约之功。如陈年之酒,风霜之木,药淬之匕首;非枯槁简寂之谓。然必须力学苦思,衰年不倦,如南齐之沈麟士,年过八旬,手写三千纸,然后可以庒倒少年。 六十七 上官仪诗多浮 ![]() 六十八 余门生谈羽仪,字毓奇,家富而好买书;自署一联曰:“闭户自知精力减;贮书还望子孙贤。” 六十九 宋严有翼诋东坡诗“误以葱为韭,以长桑君为仓公,以摸金校尉为摸金中郞。”所用典故,被其捃摘,几无完肤。然七百年来,人知有东坡,不知有严有翼。 七十 用事如用兵,愈多愈难。以汉⾼之雄略,而韩信只许其能用十万。可见部勒驱使,谈何容易!有梁溪少年作怀古诗,动辄二百韵。予笑曰:“子独不见人唐《咏蜀葵》诗乎?”其人请诵之。曰:“能共牡丹争几许,被人嫌处只缘多。” 七十一 某太史掌教金陵,戒其门人曰:“诗须学韩、苏大家,一读温、李,便终⾝⼊下流矣。”余笑曰:“如温、李方是真才,力量还在韩、苏之上。”太史愕然。余曰:“韩、苏官皆尚书、侍郞,力⾜以传其⾝后之名。温、李皆末僚 ![]() 七十二 “传”字“人”旁加“专”言人专则必传也。尧、舜之臣只一事,孔子之门分四科,亦专之谓也。人唐五言工,不必七言也;近体工,不必古风也。宋以后,学者好夸多而斗靡。善乎方望溪云;“古人竭毕生之力,只穷一经;后人贪而兼为之,是以循其流而不能溯其源也。” 七十三 乾隆丙辰,召试博学宏词。海內荐者二百余人。至九月而试保和殿者一百八十人。诗题是《山 ![]() 七十四 明洪紫溪自言:“三十年读书,才消得 ![]() ![]() ![]() ![]() ![]() 七十五 郑夹漈极夸杜征南之注《左传》、颜师古之注《汉书》,妙在不強不知以为知。杜不长于鸟兽虫鱼,颜不长于天文地理,故俱缺之,不假他人以訾议也。余谓作诗亦然,青莲少排律,少陵少绝句,昌黎少近体。善蔵其短,而长乃愈见。 七十六 《大雅》:“文王在上”《⽑传》:称文王受命而作。然则文王生而谥文乎?自以为“于昭于天”乎?郑笺“平王之孙”为“平正之王”“成王不敢康”为“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不显成康”亦解为“成安祖考之道”:皆舍先王之谥法,而逞其穿凿之臆说。朱子驳而正之,是矣。 七十七 顾宁人曰:“夫其巧于和人者,其 ![]() 七十八 人悦西施,不悦西施之影。明七子之学唐,是西施之影也。 七十九 皋陶作歌,禹、稷无闻;周、召作诗,太公无闻;子夏、子贡可与言诗,颜、闵无闻。人亦何必勉強作诗哉? 八十 《宋史》:“嘉祜间,朝廷颁阵图以赐边将。王德用谏曰:‘兵机无常,而阵图一定;若泥古法,以用今兵,虑有偾事者。”《技术传》:“钱乙善医,不守古方,时时度越之,而卒与法会。”此二条,皆可悟作诗文之道。 八十— 崔念陵进士,诗才极佳;惜有五古一篇,责关公华容道上放曹 ![]() 八十二 宋曾致尧谓李虚己曰:“子诗虽工,而音韵犹哑。”《爱⽇斋诗话》曰:“欧公诗,如闺中孀妇,终⾝不见华饰。”味此二语,当知音韵、风华,固不可少。 八十三 某太史自夸其诗:不巧而拙,不华而朴,不脆而涩。余笑谓曰:“先生闻乐,喜金丝乎?喜瓦缶乎?⼊市,买锦绣乎?买⿇臬乎?”太史不能答。 wWW.iGmXs.cOm |
上一章 随园诗话 下一章 ( → ) |
三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初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聊斋志异镜花缘太平广记浮生六记 |
袁枚的免费历史小说《随园诗话》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随园诗话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随园诗话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