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10855 |
上一章 章七十七 下一章 ( → ) | |
李文祥 孙磐(徐珪) 胡爟(周时从 王雄) 罗侨 叶钊(刘天麒)戴冠 ⻩巩 陆震 夏良胜(万嘲等) 何遵(刘校等) 李文祥,字天瑞,⿇城人。祖正芳,山西布政使。⽗〈清见〉,陕西参政。文祥自幼俊异。弱冠举于乡,成化末登进士。万安当国,重其才。以孙弘璧与同榜,款于家,文祥意弗慊也。属题画鸠,语含刺,安深衔之。未几,孝宗嗣位,即上封事,略曰: 祖宗设內阁、六部,赞万几,理庶务,职至重也。顷者,在位多匪人,权移內侍。赏罚任其喜怒,祸福听其转移。仇视言官,公行贿赂。阿之则 ![]() 祖宗定律,轻重适宜。顷法司专徇己私,不恤国典。豪強者虽重必宽,贫弱者虽轻必罪。惠及奷宄,养成玩俗。兼之风尚奢丽,礼制 ![]() ![]() 然国无其人,谁与共理?致仕尚书王恕、王竑,孤忠自许,齿力未衰;南京主事林俊、思南通判王纯,刚方植躬,才品兼茂。望陛下起列朝端,资其议论,必有裨益,可翊明时。且贤才难得,自古为然。习俗移人,豪杰不免。惟兹臣庶,不尽庸愚。能知自愧,即属名流;乐其危灾,乃为猥品。愿陛下明察群伦,罢其罔上营私违天蠹物者,余则勉以自新。既开改过之路,必多迁善之人。 臣见登极诏书,不许风闻言事。古圣王悬鼓设木,自求诽谤。言之纵非其情,听者亦⾜为戒,何害于国,遽 ![]() 疏奏,宦官及执政万安、刘吉、尹直等咸恶之,数⽇不下。忽诏诣左顺门,以疏內有“中兴再造”语,传旨诘责。文祥从容辨析而出。谪授陕西咸宁丞。南京主事夏崇文论救,不纳。工部主事莆田林沂复请召文祥及汤鼐,纳崇文言,且召陈献章、谢铎等。时安已去,吉、直 ![]() 弘治二年以王恕荐召为兵部主事,监司以下馈赆皆不纳。到官未逾月,复以吉人事下狱,贬贵州兴隆卫经历。都御史邓廷瓒征苗,咨以兵事,大奇之, ![]() 孙磐,辽 ![]() ![]() 徐珪者,应城人。先是,千户吴能以女満仓儿付媒者鬻于乐妇张,绐曰:“周皇亲家也。”后转鬻乐工袁璘所。能殁, ![]() ![]() ![]() ![]() 磐寻擢吏部主事。正德元年,宦官渐用事,磐复上疏曰:“今⽇弊政,莫甚于內臣典民。夫臣以內称,外事皆不当预,矧可使握兵柄哉。前代盛时,未尝有此。唐、宋季世始置监军,而其国遂以不永。今九边镇守、监 ![]() ![]() 珪以刑部主事陈凤梧荐,授桐乡丞。正德中,历赣州通判。招降盗魁何积⽟。已,复叛,下珪狱,寻释之。后以平盗功擢知州。 胡爟,字仲光,芜湖人。弘治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户部主事。十年三月,灾异求言。爟应诏,疏言:“中官李广、杨鹏引左道刘良辅辈惑 ![]() ![]() ![]() ![]() 当成化时,宦官用事。孝宗嗣位,虽间有罢黜,而势积重不能骤返。忤之者必结 ![]() 十三年秋,大同有警,命保国公朱晖御之。行人永清王雄极言晖不⾜任,且请罢中官监督,以重将权。苗逵方督晖军,谓雄阻军,乃下诏狱,谪云南浪穹丞。 罗侨,字维升,吉⽔人。 ![]() ![]() 正德初,⼊为大理右评事。五年四月,京师旱霾,上疏曰:“臣闻人道理则 ![]() ![]() ![]() ![]() 世宗即位,即家授台州知府。建忠节祠,祀方孝孺。延布⾐张尺,询民间疾苦。岁时循行阡陌,课农桑,讲明冠婚丧祭礼,境內大治。嘉靖二年举行卓异。都御史姚镆上书讼侨曰:“人臣犯颜进谏,自古为难。曩‘八 ![]() ![]() 侨敦行谊,动则古人。罗洪先居丧,不废讲学,侨以为非礼,遗书责之。其峭直如此。 叶钊,字时勉,丰城人。弘治十五年进士。除南京刑部主事。狱囚久淹,悉按法出之。守备中官侵芦洲,判归之民。应天诸府灾,上荒政四事。寻进员外郞。 武宗立,应诏陈八事,中言:“宣、大被寇,杀卒几千人。监督中官苗逵妄报首功,宜召还候勘。宦官典兵,于古未见。唐始用之,而宗社丘墟;我正统朝用之,而銮舆北狩。自今军务勿遣监督,镇守者亦宜撤还。且国初宦官悉隶礼部,秩不过四品,职不过扫除。今请仍隶之部,易置司礼,俾供杂役。罢⾰东厂,移为他署。斯左右不得擅权,而后天下可安也。”又乞召还刘大夏,宥谏官戴铣等。刘瑾怒,坐断狱诖误,逮下诏狱,削籍归。讲学西江。瑾诛,起礼部员外郞,未闻命卒。学者祀之石鼓书院。 时又有工部主事刘天麒者,临桂人,钊同年进士。分司吕梁。奄人过者不为礼,诉之瑾,逮下诏狱,谪贵州安庄驿丞卒。嘉靖初,复官予祭。 戴冠,信 ![]() ![]() 嘉靖初,起官,历山东提学副使,以清介闻。 ⻩巩,字仲固,莆田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由德安推官⼊为刑部主事,掌诸司奏牍。历职方武选郞中。十四年三月,有诏南巡,巩上疏曰: 陛下临御以来,祖宗之纲纪法度一坏于逆瑾,再坏于佞幸,又再坏于边帅,盖 ![]() ![]() 一,崇正学。臣闻圣人主静,君子慎动。陛下盘游无度,流连忘返,动亦过矣。臣愿陛下⾼拱九重,凝神定虑,屏纷华,斥异端,远佞人,延故老,访忠良。可以涵养气质,薰陶德 ![]() 二,通言路。言路者,家国之命脉也。古者明王导人以言,用其言而显其⾝。今则不然。臣僚言及时政者,左右匿不以闻。或事关权臣,则留中不出,而中伤以他事。使其不以言获罪,而以他事获罪。由是,虽有安民长策,谋国至计,无因自达。虽必 ![]() ![]() 三,正名号。陛下无故降称大将军、太师、镇国公,远近传闻,莫不惊叹。如此,则谁为天子者?天下不以天子事陛下,而以将军事陛下,天下皆为将军之臣矣。今不削去诸名号,昭上下之分,则体统不正,朝廷不尊。古之天子亦有号称“独夫”求为匹夫而不得者,窃为陛下惧焉。 四,戒游幸。陛下始时游戏,不出大庭,驰逐止于南內,论者犹谓不可。既而幸宣府矣,幸大同矣,幸太原、榆林矣。所至费财动众,郡县 ![]() ![]() ![]() ![]() 五,去小人。自古未有小人用事不亡国丧⾝者也。今之小人簸弄威权、贪溺富贵者,实繁有徒。至于首开边事,以兵为戏,使陛下劳天下之力,竭四海之财,伤百姓之心者,则江彬之为也。彬,行伍庸流,凶狠傲诞,无人臣礼。臣但见其有可诛之罪,不闻其有可赏之功。今乃赐以国姓,封以伯爵,托以心腹,付以京营重寄。使其外持兵柄,內蓄逆谋,以成骑虎之势,此必 ![]() ![]() 六,建储贰。陛下舂秋渐⾼,前星未耀,祖宗社稷之托摇摇无所寄。方且远事观游,屡犯不测;收养义子,布満左右。独不能豫建亲贤以承大业,臣以为陛下殆倒置也。伏望上告宗庙,请命太后,旁诹大臣,择宗室亲贤者一人养于宮中,以系四海之望。他⽇诞生皇子,仍俾出藩,实宗社无疆之福也。 员外郞陆震草疏将谏,见巩疏称叹,因毁己稿,与巩连署以进。帝怒甚,下二人诏狱,复跪午门。众谓天子且出,巩曰:“天子出,吾当牵裾死之。”跪五⽇,期満,仍系狱。越二十余⽇,廷杖五十,斥为民。彬使人沿途刺巩,有治洪主事知而匿之,间行得脫。 既归,潜心著述。或米尽,⽇中未爨,晏如也。尝叹曰:“人生至公卿富贵矣,然不过三四十年。惟立⾝行道,千载不朽。世人顾往往以此易彼,何也?” 世宗立,召为南京大理丞。疏请稽古正学,敬天勤民,取则尧、舜,保全君子,辩别小人。明年⼊贺,卒于京师。行人张岳讼其直节,赠大理少卿,赐祭葬。天启初,追谥忠裕。 陆震,字汝亭,兰溪人。受业同县章懋,以学行知名。正德三年进士。除泰和知县。时刘瑾擅政。以逋盐课责县民偿者连数百人,震力⽩之上官,得免。镇守中官岁征贡絺,为减其额。增筑学舍居诸生,毁 ![]() ![]() 在部,主诸司章奏,与中人忤,改巡紫荆诸关。又以论都御史彭泽、副使胡世宁无罪,忤尚书王琼、陆完。 孝贞皇后崩,武宗至自宣府。既发丧数⽇,复 ![]() ![]() 进武选员外郞。已,偕⻩巩谏南巡,遂下诏狱。狱中与巩讲《易》九卦,明忧患之道。同系者率处分后事,震独无一言。既杖,创甚,作书与诸子“吾虽死,汝等当勉为忠孝。吾笔 ![]() ![]() 方震等系狱,江彬必 ![]() 夏良胜,字于中,南城人。少为督学副使蔡清所知,曰“子异⽇必为良臣,当无有胜子者”遂名良胜。正德二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郞。 南巡诏下,良胜具疏,与礼部主事万嘲、太常博士陈九川连署以进,言:“方今东南之祸,不独江、淮;西北之忧,近在辇毂。庙祀之鬯位,不可以久虚;圣⺟之孝养,不可以恒旷。宮壶之孕祥,尚可以早图;机务之繁重,未可以尽委。‘镇国’之号,传闻海內,恐生觊觎之阶;边将之属,纳于噤近,讵忘肘腋之患。巡游不已,臣等将不知死所矣。”时舒芬、⻩巩、陆震疏已前⼊。吏部郞中张衍瑞等十四人、刑部郞中陆俸等五十三人继之,礼部郞中姜龙等十六人、兵部郞中孙凤等十六人又继之。而医士徐鏊亦以其术谏,略言:“养⾝之道,犹置烛然,室闭之则坚,风暴之则泪。陛下轻万乘,习嬉娱,跃马 ![]() ![]() ![]() ![]() 是时,天连曀昼晦,噤苑南海子⽔涌四尺余,桥下七铁柱皆折如斩。金吾卫都指挥佥事张英曰:“此变征也,驾出必不利。”乃⾁袒戟刃于 ![]() ![]() 芬等百有七人,跪既毕,杖各三十。以芬、衍瑞、俸、龙、凤为倡首,谪于外。余夺俸半岁。良胜等六人及叙、廷瓒、大辂各杖五十,余三十人四十。巩、震、良胜、嘲、九川除名。他贬黜有差。鏊戍边。而车驾亦不复出矣。 良胜既归,讲授生徒。世宗立,召复故官。尚书乔宇贤之,奏为文选郞中,公廉多所振拔。“大礼”议起,数偕僚长力争。及席书、张璁、桂萼、方献夫用中旨超擢,又执不可。由是为议礼者所切齿。以久次迁南京太常少卿,未赴,外转。给事中陈洸上书,傅会张璁等议,斥良胜与尚书宇等群结朋 ![]() 万嘲,字汝信,进贤人。正德六年进士。由宁国推官⼊为仪制主事,与芬、良胜、九川称“江西四谏”世宗立,起故官,历浙江提学副使。久之迁参政,以忤权贵调广西。屡迁陕西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所至著声。 陈九川,字惟濬,临川人。正德九年进士。从王守仁游。寻授太常博士。既削籍,复从守仁卒业。世宗嗣位,召复故官,再迁主客郞中。正贡献名物,节贡使犒赏费数万。会天方国贡⽟石,九川简去其不堪者。所求蟒⾐,不为奏覆,复怒骂通事胡士绅等。士绅恚,假番人词讦九川及会同馆主事陈邦偁。帝怒,下二人诏狱。而是时张璁、桂萼 ![]() 张衍瑞,字元承,汲人。弘治十八年进士。为清丰知县。以执法忤刘瑾,逮下诏狱,几死。瑾诛,得释,官吏部文选郞中。既杖,谪平 ![]() 姜龙,太仓人,见⽗《昂传》。孙凤,洛 ![]() 徐鏊,嘉定人,本⾼氏子。少孤,依舅京师,冒徐姓,从其业为医,供事內殿。既杖,谪戍乌撒。世宗即位,召还,寻擢御医。鏊 ![]() 时同受杖者,吏部则姚继岩,行人则陶滋、巴思明、李锡、顾可久、邓显麒、熊荣、杨秦、王懋、⻩国用、李俨、潘锐、刘黻、张岳,大理寺则寺正金罍,寺副孟庭柯、张士镐、郝凤升、傅尚文、郭五常,评事姚如皋、蔡时,并谪官。世宗立,召还。张英亦得赠官予祭,授弟雄都指挥佥事。 姚继岩,南通州人,张衍瑞同年生也。当迁文选郞中,让衍瑞。嘉靖初,历太常少卿,伏阙争“大礼”甘贫约,远权势。及卒,不能成丧。 何遵,字孟循,江宁人。家贫,⽗命之贾,不愿也,去为儒。举正德九年进士。吏部尚书陆完闻其名,使弟子从学。及选台谏,遵引疾曰:“不可因人进也。”授工部主事,榷木荆州。下令税自百金以下减三之一,风涛败赀者勿算。⼊算者手实其数自识之,蔵于郡帑,数⽇一会所⼊。比去,不私一钱。 帝将南巡,以进香东岳为词。遵抗言:“ ![]() ![]() ![]() 当遵草疏时,家僮前,抱持哭曰:“主纵不自计,独不念老亲幼子乎?”遵执笔从容曰:“:为我谢大人,儿子勿令废学⾜矣。”死之⽇,其⽗方与家人祭墓归,有鸟悲鸣,心异之。或传工部有以言获罪者,⽗长号曰:“遵死矣!”已而果然。 时先遵受杖死者,刑部主事郾城刘校、照磨汲人刘珏。与遵同死杖下者,陆震而外,大理评事长乐林公黼,行人司副鄱 ![]() ![]() 刘校,字宗道。 ![]() ![]() 林公黼,字质夫。⽗⺟丧,三年蔬粥,不⼊內。正德十二年与李绍贤、李惠同举进士。诸曹谏南巡者,皆罚跪阙前,诸奷又⽇以危言恫喝,闻者惴惴。以故,户曹不敢出疏,工曹谏者止三人。独大理阖署谏,故帝怒加甚。公黼夜草疏,时闻暗中泣叹声,不顾。比⼊狱,⻩巩与语,叹曰:“吾取友遍天下,乃近遗质夫。古人谓⼊险不惊,殆斯人乎!”公黼体羸,竟不胜杖而卒。 余廷瓒,字伯献。与孟 ![]() 李绍贤,字崇德。尝颁诏至徐州,监仓中使席班首,绍贤立命撤其席,中使愕然去。比逮系,见中官犹奴视之。 孟 ![]() ![]() 詹轼,字敬之。为人开慡磊落,善谈论。从⽗瀚,字汝约,与公黼同举进士。时方为刑部主事,亦以谏受杖。轼死,为经纪其丧以归。嘉靖中,瀚争“大礼”再受杖。每 ![]() 刘概,字平甫。李惠,字德卿,尚书钺之子。世宗立,赠遵、校尚宝卿,珏刑部主事,公黼、廷瓒太常丞,绍贤御史。各赐祭,录一子⼊国学。 其以创死稍后者,礼部员外郞慈溪冯泾,验封郞中吴江王銮,行人昌黎王瀚。 冯泾,字伯清,与瀚皆正德九年进士。泾以孝友称。既卒,家贫不能还丧。世宗立,吏部以状闻,赐米二十斛,命有司厚恤其家。 王銮,字汝和。正德六年进士。试政吏部,为尚书杨一清所知,擢文选主事。朝夕扃户,人罕得见。再迁验封郞中。被创,逾年卒。王瀚亦前卒。世宗立,赠御史,赐祭。 当诸曹连章迭谏,江彬怒甚。 ![]() 嘉靖初,主事仵瑜上疏曰:“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奷恶,缄口不言。一时犯颜敢诤,视死如归,或拷死阙廷,或流窜边塞,皆郞中、员外、主事、评事、行人、照磨、庶吉士,非有言责者。张英本一武夫,抗言就死,行道悲伤。今幸圣皇御极,褒恤忠良,诸给事、御史更何颜复立清明之朝?请加黜罚,以示创惩。”章下吏部。瑜后以争“大礼”杖死,自有传。 赞曰:李文祥、孙磐甫释褐观政,未列庶位;胡爟以下率诸曹尚书郞,或冗散卑末。非司风宪,当言路,以谏诤为尽职也。抗言极论,窜谪接踵,而来者愈多;死相枕籍,而赴蹈恐后。其抵触权幸,指斥乘舆,皆切于安危之至计。若张英陷 ![]()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