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是张廷玉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9430 |
上一章 章五 下一章 ( → ) | |
成祖一 成祖启天弘道⾼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孝慈⾼皇后。洪武三年,封燕王。十三年,之藩北平。王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 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奔丧,闻诏乃止。时谙王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帝纳齐泰、⻩子澄谋, ![]() ![]() 建文元年夏六月,燕山百户倪谅告变,逮官校于谅、周铎等伏诛。下诏让王,并遣中官逮王府傣,王遂称疾笃。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以兵守王宮。王密与僧道衍谋,令指挥张⽟、朱能潜纳勇士八百人⼊府守卫。 秋七月癸酉,匿壮士端礼门,绐贵,昺⼊,杀之,遂夺九门。上书天子指泰、子澄为奷臣,并援《祖训》“朝无正臣,內有奷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书既发,遂举兵。自署官属,称其师曰“靖难”拔居庸关,破怀来,执宋忠,取密云,克遵化,降永平。二旬众至数万。 八月,天子以耿炳文为大将军,帅师致讨。己酉,师至真定,前锋抵雄县。壬子,王夜渡⽩沟河,围雄,拔其城,屠之。甲寅,都指挥潘忠、杨松自鄚州来援,伏兵擒之,遂据鄚州,还驻⽩沟。大将军部校张保来降,言大将军军三十万,先至者十三万,半营滹沱河南,半营河北。王惧与北军战,南军且乘之也,乃纵保归,俾扬言王帅兵且至, ![]() ![]() 冬十月壬寅,以计⼊其城。居七⽇,挟宁王权,拔大宁之众及朵颜三卫卒俱南。乙卯,至会州。始立五军,张⽟将中军,郑亨、何寿副之,朱能将左军,朱荣、李浚副之,李彬将右军,徐理、孟善副之;徐忠将前军,陈文、吴达副之;房宽将后军,和允中、⽑整副之。丁巳,⼊松亭关。景隆闻王征大宁,果引军围北平,筑垒九门,世子坚守不战。十一月庚午,王次孤山。逻骑还报曰⽩河流澌不可渡。王祷于神,至则冰合,乃济师。景隆遣都督陈晖侦敌,道左,出王军后。王分军还击之,晖众争渡河,冰忽解,溺死无算。辛未,与景隆战于郑村坝。王以精骑先破其七营,诸将继至,景隆大败,奔还。乙亥,复上书自诉。十二月,景隆调兵德州,期以明年舂大举。王乃谋侵大同,曰:“攻大同,彼必赴救,大同苦寒,南军脆弱,且不战疲矣。”庚申,降广昌。 二年舂正月丙寅,克蔚州。二月癸丑,至大同。景隆果由紫荆关来援。王已旋军居庸,景隆兵多冻馁死者,不见敌而还。 夏四月,景隆进兵河间,与郭英、吴杰、平安期会⽩沟河。乙卯,王营苏家桥。己未,遇平安兵河侧。王以百骑前,佯却, ![]() ![]() ![]() 秋八月戊申,解围还北平。九月,盛庸代李景隆将,复取德州,与吴杰、平安、徐凯相掎角,以困北平。时徐凯方城沧州,王佯出兵攻辽东,至通州,循河而南,渡直沽,昼夜兼行。 冬十月戊午,袭执徐凯,破其城,夜坑降卒三千人。遂渡河过德州。盛庸遣兵来袭,击败之。十一月壬申,至临清。十二月丁酉,袭破盛庸将孙霖于滑口。乙卯,及庸战于东昌,庸以火器劲弩歼王兵。会平安军至,合围数重,王大败,溃围以免,亡数万人,张⽟战死。 三年舂正月辛酉,败吴杰、平安于威县,又败之于深州,遂还北平。二月乙巳,复帅师南下。三月辛巳,与盛庸遇于夹河,谭渊战死。朱能、张武殊死斗,庸军少却。会⽇暮,各敛兵⼊营。王以十余骑 ![]() ![]() 夏五月,杰、安、庸分兵断燕饷道,王遣指挥武胜上书,诘其故。天子怒,下胜狱。王遂遣李远略沛县,焚粮舟万计。 秋七月己丑,掠彰德。丙申,降林县。平安乘虚捣北平,王遣刘江 ![]() 冬十月丁巳,都指挥花英援昭,败之峨眉山下,斩首万级,昭弃寨走。己卯,还北平。十一月乙巳,王自为文祭南北阵亡将士。当是时,王称兵三年矣。亲战阵,冒矢石,以⾝先士卒,常乘胜逐北,然亦屡濒于危。所克城邑,兵去旋复为朝廷守,仅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无何,中官被黜者来奔,具言京师空虚可取状。王乃慨然曰:“频年用兵,何时已平?要当临江一决,不复返顾矣。”十二月丙寅,复出师。 四年舂正月乙未,由馆陶渡河。癸丑,徇徐州。三月壬辰,平安以四万骑蹑王军,王设伏淝河,大败之。丙午,遣谭清断徐州饷道,还至大店,为铁铉军所围。王引兵驰援,清突围出,合击败之。 夏四月丙寅,王营小河,为桥以济,平安趋争桥,陈文战死。平安军桥南,王军桥北,相持数⽇。平安转战,遇王于北坂,王几为安槊所及。番骑王骐跃⼊阵,掖王逸去。王曰:“南军饥,更一二⽇饷至,猝未易破。”乃令千余人守桥,夜半渡河而南,绕出安军后。比旦,安始觉,适徐辉祖来会。甲戌,大战齐眉山下。时燕连失大将,淮士盛暑蒸 ![]() ![]() 癸巳,王集诸将议所向,或言宜取凤 ![]() ![]() ![]() ![]() ![]() 秋七月壬午朔,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诏:“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复旧制。山东、北平、河南被兵州县,复徭役三年,未被兵者与凤 ![]() ![]() 八月壬子,侍读解缙、编修⻩淮⼊直文渊阁。寻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故俨同⼊直,并预机务。执兵部尚书铁铉至,不屈,杀之。左军都督刘真镇辽东。丁巳,分遣御史察天下利弊。戊午,都督何福为征虏将军,镇宁夏,节制陕西行都司。都督同知韩观练兵江西,节制广东、福建。甲子,西平侯沐晟镇云南。九月甲申,论靖难功,封丘福淇国公,朱能成国公,张武等侯者十三人,徐祥等伯者十一人。论欸附功,封驸马都尉王宁为侯,茹瑺、陈瑄及都督同知王佐皆为伯。甲午,定功臣死罪减禄例。乙未,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韩观为征南将军,镇广西。 冬十月丁巳,命北平州县弃官避靖难兵者朱宁等二百一十九人⼊粟免死,戍兴州。己未,脩《太祖实录》。丙寅,镇远侯顾成镇贵州。壬申,徙封⾕王橞于长沙。甲戌,诏从征将士掠民间子女者还其家。十一月壬辰,立妃徐氏为皇后。废广泽王允熥、怀恩王允熞为庶人。十二月癸丑,蠲被兵州县明年夏税。 译文 成祖启天弘道⾼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名朱棣,太祖第四子。其⺟孝慈⾼皇后。洪武三年(1370),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就藩北平镇守。朱棣相貌奇伟,髭髯美丽。有雄才大略,能知人善任。二十三年(1390),同晋王讨伐乃儿不花。晋王因害怕他们而不敢进攻,朱棣火速进至迤都山,大获全胜而回,明太祖十分⾼兴。此后,朱棣经常率军出征,并受令节制诸王及沿边兵马,使他威名大振。 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明太祖死,皇太孙即位,遗诏各藩王都留在各封国中,不要来京师,燕王朱棣从北平赶往南京奔丧,听到诏书后就不再前进了。当时,诸王多因是皇亲国戚而拥有重兵,大多数都目无王法。建文帝采纳齐泰、⻩子澄的建议,想因此由大量削藩。因害怕燕王強大,没敢动手,于是先废除周王朱木肃,想以此牵制燕王。于是,告讦四起,湘王、代王、齐王、岷王都先后因罪废除。燕王內部也感到危险,便假装得病。齐泰、⻩子澄密劝建文帝趁此除掉燕王,建文帝没有下决心。 建文元年(1399)夏六月,燕山百户倪谅告发燕王谋反,逮捕官校于谅、周铎等人并斩杀。建文帝下诏斥责燕王,并派员官逮捕燕王府属僚,燕王遂称病重。当时,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籨以重兵把守着燕王府。燕王秘密与僧道衍谋划,命令张⽟、朱能等八百勇士潜⼊府內守备。 七月五⽇,在端礼门隐蔵的将士 ![]() 八月,建文帝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征讨朱棣。十二⽇,到真定,前锋抵达雄县。十五⽇,燕王星夜渡过⽩沟河,围攻雄县,攻克后杀戮一空。十七⽇,都指挥使潘忠、杨松从莫阝州赶来增援,被燕王伏兵擒获,占据莫阝州,后又还住⽩沟。大将军部校张保投降,说大将军有兵三十万,先到十三万,一半在滹沱河以南,一半在滹沱河以北。燕王害怕与河北岸军队作战时南面军队趁虚而⼊,便放张保逃归,让他扬言燕王即将率兵而至,以引 ![]() ![]() ![]() ![]() 冬十月六⽇,用计谋进⼊大宁城,住了七天,挟大宁王朱权,得大宁之地及朵颜三卫全部投降。九⽇,至会州。设立五军:张⽟领中军,郑亨、何寿任副将;朱能领左军,朱荣、李。。任副将;李彬率右军,徐理、孟善任副将;徐忠率前军,陈文、吴达任副将;房宽率后军,和允中、⽑整任副将。十一⽇,军队进⼊松亭关。李景隆听说燕王出征大宁,果然出兵围攻北平,他在九门外筑垒,燕王世子,坚守不战。十一月四⽇,燕王临时驻扎孤山,巡逻骑兵回来报告说⽩河流急不能渡。燕王祈祷于神,说兵到则冰合,于是调配军士。李景隆暗中派都督陈晖侦察朱棣的布军情况,从左边绕道朱棣军后。朱棣分军还击,陈晖军士争先渡河而逃,此时河中冰块突然融解,溺死者不计其数。十五⽇,又与李景隆大战郑村坝。朱棣用精选的骑兵先攻破李景隆七营,其他诸将相继来战,景隆大败而还。十九⽇,又上书请求出征,十二月,李景隆调兵于德州,准备明年大举进攻。朱棣又计划攻打大同,说:“进攻大同,李景隆必定要赶来救援,大同天气寒冷,南军脆弱,不战也病疲了。” 建文二年(1400)舂一月一⽇,攻克蔚州。二月十一⽇,到大同。李景隆果然由荆金关前来增援。朱棣亲率将士立即调兵居庸,李景隆部属大多被冻死饿死,不见敌人而还。 夏四月,李景隆进兵河间,与郭英、吴杰、平安约定⽩沟河相会。二十⽇,朱棣扎营苏家桥。二十四⽇,在⽩沟河侧与平安相遇。朱棣以百余骑在前,假装退却,引 ![]() ![]() ![]() ![]() 秋八月十六⽇,朱棣解围回北平。同月,盛庸代替李景隆,复取德州,与吴杰、平安、徐凯互为掎角,围困北平。当时徐凯刚到沧州,朱棣佯装出兵攻辽东,到通州后沿河向南,渡过直沽,昼夜兼程。 冬十月二十七⽇,奇袭并捉拿徐凯,攻陷沧州城,夜里坑埋降兵三千人。于是又渡过⻩河经过德州。盛庸派兵来援,被击败。十一月十二⽇,到临清。十二月七⽇,打败盛庸大将孙霖于滑口。二十五⽇,又与盛庸大战东昌,盛庸用火器劲弩尽歼燕军。恰好平安军赶到,合围数重,朱棣大败,破重围免得一死,死者数万人,张⽟战死。 建文三年(1401)一月一⽇,在威县、深州大败吴杰和平安军。遂兵还北平。二月十六⽇,又率师南下。三月二十二⽇,与盛庸遇于夹河,谭渊战死。朱能、张武殊死战斗,盛庸军退却。时天⾊已晚,各自敛兵⼊营。朱棣以十余骑兵 ![]() ![]() ![]() 夏五月,吴杰、平安、盛庸分兵切断燕军粮饷道路,朱棣派指挥武胜上书,追问缘由,惠帝大怒,将武胜下狱中。燕王派李远袭沛县,烧焚官军粮舟数以万计。 七月二⽇,夺取彰德。九⽇,降林县。平安乘虚直捣北平,燕王派刘江 ![]() 冬十月二⽇,都指挥花英增援房昭,被燕军败于峨眉山下,斩杀数万人,房昭弃寨逃走。二十四⽇,燕军退还北平。十一月二十一⽇,朱棣亲自作文祭祀南北阵亡将士。当时,燕王举兵已三年。他亲历战阵,冒矢石风雨,⾝先士卒,常乘胜追击,但也多次处于危险之中。所攻克城邑,兵一走又被朝廷官军占领,仅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无可奈何,朝中员官被罢免的纷纷投奔朱棣,尽言京师空虚可取。朱棣慷慨地说“:年年用兵,何时结束?要么临江决一死战,不再返顾北面。”十二月十二⽇,又出师。 建文四年(1402)舂正月十二⽇,从馆陶渡过⻩河。三十⽇,巡行徐州。三月九⽇,平安以四万骑兵追随燕王军,朱棣设埋伏于淝河,大败平安军。二十三⽇,派谭清断绝徐州粮道,还至大店时,被铁铉军包围。燕王引兵来援,谭清突围而出,合击打败铁铉。 夏四月十四⽇,朱棣宿营小河,凭小桥而守,平安前来与之争桥,陈文战死。平安军在桥南,燕军在桥北,相持数天。平安转战,与燕王军遇于北坂,朱棣差点被平安长矛刺中。番骑王骐跃⼊杀阵,拉住朱棣胳膊慌忙逃去。朱棣说“:南军饥饿,每隔一二天粮草才送到,突然袭击很容易攻破。”遂命千余人守桥,半夜渡到小河以南,绕到平安军后。等到天明时平安军才发觉,恰好徐辉祖也赶来。二十二⽇,大战齐眉山下。当时,燕军连失大将,且淮土在盛暑蒸热难忍,诸将请求休军小河东边,就麦地观察敌军行动。朱棣说“:现在敌人长时间饥饿疲劳,断其饷道,可使敌军坐以待毙,不能北渡小河以懈将士士气。”下令想渡河的往左,诸将士争着往左。朱棣气怒大吼说“:任你们去吧。”将士都不敢说话。二十五⽇,何福等宿营灵壁,燕军阻拦其饷道,迫使平安分兵六万人保护。二十七⽇,朱棣精锐将士从中间进攻,将平安军一分为二。何福丢下灵壁来援,燕军退却,⾼煦伏兵大起,何福败逃。二十九⽇, ![]() 十一⽇,朱棣召集诸位将士,讨论行动去向,有的说宜取凤 ![]() ![]() ![]() ![]() ![]() ![]() ![]() 秋七月初一,大祭天地于南郊,顺便祭奉明太祖。下诏曰“: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1402)为纪年,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帝时更改的成文法制,一复旧制。山东、北平、河南遭兵祸州县,免除徭役三年,没遭兵祸州县与凤 ![]() 二⽇,下诏任前北平按察使陈瑛为左副都御使,全部恢复建文朝废弃的员官。三⽇,恢复官制。二⽇,改封吴王允火通广泽王、衡王允火坚怀恩王、徐王允火熙敷惠王,随⺟妃吕氏居懿文太子陵园。二十二⽇,江 ![]() 八月一⽇,侍读解缙、编修⻩淮⼊文渊阁供职。不久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一同⼊朝供职,并参与军国大事。押送兵部尚书铁铉至京,不认罪,被杀。左军都督刘真镇守辽东。六⽇,分遣御使察看天下利弊。七⽇,都督何福为征虏将军,镇守宁夏,节制陕西行都司。都督同知韩观练兵江西,节制广东、福建。十三⽇,西平侯沐晟守云南。九月四⽇,论靖难之功,封丘福淇国公、朱能成国公、张武等十三人为侯、徐祥等十一人为伯。论诚恳依附之功,封驸马都尉王宁为侯。茹王常、陈王宣、都督同知王佐皆封为伯。十四⽇,规定功臣犯死罪减俸禄条例。十五⽇,将山西无田贫民迁往北平,赐给钱钞,免除赋税五年。韩观为征南将军,镇守广西。 冬十月七⽇,命北平州县弃官逃避靖难之役的朱宁等二百一十九人⼊粟免死,戍边兴州。十九⽇,撰修《太祖实录》。十六⽇,镇远侯顾成镇守贵州。十二⽇,迁封⾕王朱木惠于长沙。十九⽇,下诏徙迁征战将士有掠民家之女的送还其家。十一月十三⽇,立后妃徐氏为皇后。废广泽王允火通、怀恩王允火坚为庶人。十二月四⽇,蠲免遭受兵祸州县夏税。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
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
张廷玉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明史》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明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史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