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是房玄龄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晋书 作者:房玄龄等 | 书号:10189 时间:2017/3/26 字数:36428 |
上一章 第十七章 下一章 ( → ) | |
夫帝王者,配德天地,叶契![]() ![]() ![]() ![]() 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文帝时,虙生创纪《大传》,其言五行庶征备矣。后景武之际,董仲舒治《公羊舂秋》,始推 ![]() ![]() 综而为言,凡有三术。其一曰,君治以道,臣辅克忠,万物咸遂其 ![]() 《经》曰:“五行:一曰⽔,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土爰稼穑。” 《传》曰:“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不节,夺农时及有奷谋,则木不曲直。” 说曰:木,东方也。于《易》,地上之木为《观》。于王事,威仪容貌亦可观者也。故行步有佩⽟之度,登车有和鸾之节,三驱之制,饮食有享献之礼;出⼊有名,使人以时,务在劝农桑,谋在安百姓,如此,则木得其 ![]() ![]() 魏文帝⻩初六年正月,雨,木冰。案刘歆说,上 ![]() ![]() ![]() ![]() ![]() 元帝太兴三年二月辛未,雨,木冰。后二年,周顗等遇害,是 ![]() 穆帝永和八年正月乙巳,雨,木冰。是年殷浩北伐,明年军败,十年废黜。又曰,荀羡、殷浩北伐,桓温⼊关之象也。 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十二月乙巳,雨,木冰。明年二月王恭为北籓,八月庾楷为西籓,九月王国宝为中书令,寻加领军将军,十七年殷仲堪为荆州,虽琊正异规,而终同夷灭,是其应也。 吴孙亮建兴二年,诸葛恪征淮南,后所坐听事栋中折。恪妄兴征役,夺农时,作琊谋,伤国财力,故木失其 ![]() 武帝太康五年五月,宣帝庙地陷,梁折。八年正月,太庙殿又陷,改作庙,筑基及泉。其年九月,遂更营新庙,远致名材,杂以铜柱,陈勰为匠,作者六万人。至十年四月乃成,十一月庚寅梁又折。天戒若曰,地陷者分离之象,梁折者木不曲直也。明年帝崩,而王室遂 ![]() 惠帝太安二年,成都王颖使陆机率众向京都,击长沙王乂,及军始引而牙竿折,俄而战败,机被诛,颖遂奔溃,卒赐死。此奷谋之罚,木不曲直也。 元帝太兴四年,王敦在武昌,铃下仪仗生华如莲华,五六⽇而萎落。此木失其 ![]() 桓玄始篡,龙旂竿折。时玄田猎无度,饮食奢恣,土木妨农,又多奷谋,故木失其 ![]() 《传》:“弃法津,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 ![]() 说曰:火,南方,扬光辉为明者也。其于王者,南面向明而治。《书》云:“知人则哲,能官人。”故尧舜举群贤而命之朝,远四佞而放诸野。孔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矣。”贤佞分别,官人有序,帅由旧章,敬重功勋,殊别嫡庶,如此则火得其 ![]() ![]() 魏明帝太和五年五月,清商殿灾。初,帝为平原王,纳河南虞氏为妃。及即位,不以为后,更立典虞车工卒⽑嘉女为后。后本仄微,非所宜升,以妾为 ![]() 青龙元年六月,洛 ![]() ![]() ![]() 吴孙亮建兴元年十二月,武昌端门灾,改作,端门又灾。內殿门者,号令所出;殿者,听政之所。是时诸葛恪执政,而矜慢放肆,孙峻总噤旅,而险害终著。武昌,孙氏尊号所始。天戒若曰,宜除其贵要之首者,恪果丧众殄人,峻授政于綝,綝废亮也。或曰,孙权毁撤武昌以增太初宮,诸葛恪有迁都意,更起门殿,事非时宜,故见灾也。京房《易传》曰:“君不思道,厥妖火烧宮。” 太平元年二月朔,建鄴火,人之火也。是秋,孙綝始执政,矫以亮诏杀吕据、滕胤。明年,又辄杀硃异。弃法律逐功臣之罚也。 孙休永安五年二月,城西门北楼灾。六年十月,石头小城火,烧西南百八十丈。是时嬖人张布专擅国势,多行无礼,而韦昭、盛冲终斥不用,兼遣察战等为內史,惊扰州郡,致使 ![]() ![]() 孙皓建衡二年三月,大火,烧万余家,死者七百人。案《舂秋》齐大灾,刘向以为桓公好內,听女口, ![]() ![]() 武帝太康八年三月乙丑,震灾西阁楚王所止坊及临商观窗。十年四月癸丑,崇贤殿灾。十一月庚辰,含章鞠室、修成堂前庑、景坊东屋、晖章殿南阁火。时有上书曰:“汉王氏五侯,兄弟迭任,今杨氏三公,并在大位,故天变屡见,窃为陛下忧之。”由是杨珧求退。是时帝纳冯紞之间,废张华之功,听杨骏之谗,离卫瓘之宠,此逐功臣之罚也。明年,宮车宴驾。其后楚王承窃发之旨,戮害二公,⾝亦不免。震灾其坊,又天意乎。 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张华疑有 ![]() ![]() 八年十一月,⾼原陵火。是时贾后凶恣,贾谧擅朝,恶积罪稔,宜见诛绝。天戒若曰,臣妾之不可者,虽亲贵莫比,犹宜忍而诛之,如吾燔⾼原陵也。帝既眊弱,而张华又不纳裴頠、刘卞之谋,故后遂与谧杀太子也。⼲宝以为“⾼原陵火,太子废之应。汉武帝世,⾼园便殿火,董仲舒对与此占同” 永康元年,帝纳皇后羊氏,后将⼊宮,⾐中忽有火,众咸怪之。永兴元年,成都王遂废后,处之金墉城。是后还立,立而复废者四。又诏赐死,荀籓表全之。虽来还在位,然忧 ![]() 永兴二年七月甲午,尚书诸曹火起,延崇礼闼及阁道。夫百揆王化之本,王者弃法津之应也。后清河王覃⼊嗣,不终于位,又杀太子之罚也。 孝怀帝永嘉四年十一月,襄 ![]() ![]() 元帝太兴中,王敦镇武昌,武昌灾,火起,兴众救之,救于此而发于彼,东西南北数十处俱应,数⽇不绝。旧说所谓“滥炎妄起,虽兴师众,不能救之”之谓也。⼲宝以为“此臣而君行,亢 ![]() 永昌二年正月癸巳,京师大火。三月,饶安、东光、安陵三县火,烧七千余家,死者万五千人。 明帝太宁元年正月,京都火。是时王敦威侮朝廷,多行无礼,內外臣下咸怀怨毒,极 ![]() ![]() 成帝咸和二年五月,京师火。 康帝建元元年七月庚申,吴郡灾。 穆帝永和五年六月,震灾石季龙太武殿及两庙端门。震灾月余乃灭,金石皆尽。其后季龙死,大 ![]() 海西公太和中,郗愔为会稽太守。六月大旱灾,火烧数千家。延及山 ![]() ![]() ![]() 孝武帝宁康元年三月,京师风火大起。是时桓温⼊朝,志在陵上,少主践位,人怀忧恐,此与太宁火事同。 太元十年正月,国子生学因风放火,焚房百余间。是后考课不厉,赏黜无章。盖有育才之名,而无收贤之实,此不哲之罚先兆也。 十三年十二月乙未,延贤堂灾。是月丙申,螽斯则百堂及客馆、骠骑府库皆灾。于时朝多弊政,衰陵⽇兆,不哲之罚,皆有象类。主相不悟,终至 ![]() ![]() 安帝隆安二年三月,龙舟二乘灾,是⽔沴火也。其后桓玄篡位,帝乃播越。天戒若曰,王者流迁,不复御龙舟,故灾之耳。 元兴元年八月庚子,尚书下舍曹火。时桓玄遥录尚书,故天火,示不复居也。 三年,卢循攻略广州,刺史吴隐之闭城固守。其十月壬戌夜,火起。时百姓避寇盈満城內,隐之惧有应贼者,但务严兵,不先救火。由是府舍焚 ![]() 义熙四年七月丁酉,尚书殿中吏部曹火。九年,京都大火,烧数千家。十一年,京都所在大行火灾,吴界尤甚。火防甚峻,犹自不绝。王弘时为吴郡,昼在听事,见天上有一⾚物下,状如信幡,遥集路南人家屋上,火即大发。弘知天为之灾,故不罪火主。此帝室衰微之应也。 《传》曰:“修宮室,饰台榭,內 ![]() ![]() 说曰:土,央中,生万物者也。其于王者,为內事,宮室、夫妇、亲属,亦相生者也。古者天子诸侯,宮庙大小⾼卑有制,后夫人媵妾多少有度,九族亲疏长幼有序。孔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故禹卑宮室,文王刑于寡 ![]() ![]() ![]() ![]() ![]() 吴孙皓时,常岁无⽔旱,苗稼丰美而实不成,百姓以饥,阖境皆然,连岁不已。吴人以为伤露,非也。案刘向《舂秋说》曰“⽔旱当书,不书⽔旱而曰大无麦禾者,土气不养,稼穑不成”此其义也。皓初迁都武昌,寻还建鄴,又起新馆,缀饰珠⽟,壮丽过甚,破坏诸营,增广苑囿,犯暑妨农,官私疲怠。《月令》,季夏不可以兴土功, 皓皆冒之。此修宮室饰台榭之罚也。 元帝太兴二年,吴郡、吴兴、东 ![]() 成帝咸和五年,无麦禾,天下大饥。 穆帝永和十年,三麦不登。十二年,大无麦。 孝武太元六年,无麦禾,天下大饥。 安帝元兴元年,无麦禾,天下大饥。 《传》曰:“好战攻,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 说曰: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故立秋而鹰隼击,秋分而微霜降。其于王事,出军行师,把旄杖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叛逆,止暴 ![]() ![]() ![]() ![]() 魏时张掖石瑞,虽是晋之符命,而于魏为妖。好攻战,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魏氏三祖皆有其事。石图发于非常之文,此不从⾰之异也。晋定大业,多毙曹氏,石瑞文“大讨曹”之应也。案刘歆以《舂秋》石言于晋,为金石同类也,是为金不从⾰,失其 ![]() 魏明帝青龙中,盛修宮室,西取长安金狄,承露槃折,声闻数十里,金狄泣,于是因留霸城。此金失其 ![]() 吴时,历 ![]() ![]() ![]() 惠帝元康三年闰二月,殿前六钟皆出涕,五刻止。前年贾后杀杨太后于金墉城,而贾后为恶不止,故钟出涕,犹伤之也。 永兴元年,成都伐长沙,每夜戈戟锋有火光如悬烛。此轻人命,好攻战,金失其 ![]() 怀帝永嘉元年,项县有魏豫州刺史贾逵石碑,生金可采,此金不从⾰而为变也。五月,汲桑作 ![]() 清河王覃为世子时,所佩金铃忽生起如粟者,康王⺟疑不祥,毁弃之。及后为惠帝太子,不终于位,卒为司马越所杀。 愍帝建兴五年,石言于平 ![]() ![]() 元帝永昌元年,甘卓将袭王敦,既而中止。及还,家多变怪,照镜不见其头。此金失其 ![]() 石季龙时,鄴城凤 ![]() 海西太和中,会稽山 ![]() 安帝义熙初,东 ![]() 《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不润下。” 说曰:⽔,北方,终蔵万物者也。其于人道,命终而形蔵,精神放越。圣人为之宗庙,以收魂气,舂秋祭祀,以终孝道。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祷祈神祇,望秩山川,怀柔百神,亡不宗事。慎其斋戒,致其严敬,是故鬼神歆飨,多获福助。此圣王所以顺事 ![]() ![]() ![]() ![]() ![]() ![]() 京房《易传》曰:“颛事者加,诛罚绝理,厥灾⽔。其⽔也,雨,杀人,以陨霜,大风天⻩。饥而不损,兹谓泰,厥大⽔,⽔杀人。避遏有德,兹谓狂,厥⽔,⽔流杀人也。已⽔则地生虫。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寒,杀人。追诛不解,兹谓不理,厥⽔五⾕不收。大败不解,兹谓皆 ![]() ![]() ![]() 魏文帝⻩初四年六月,大雨霖,伊洛溢,至津 ![]() 吴孙权⾚乌八年夏,茶陵县鸿⽔溢出,漂二百余家。十三年秋,丹 ![]() ![]() ![]() 太元元年,吴又有大风涌⽔之异。是冬,权南郊,宜是鉴咎征乎!还而寝疾,明年四月薨。一曰,权时信纳谮诉,虽陆逊勋重,子和储贰,犹不得其终,与汉安帝听谗免杨震、废太子同事也。且⾚乌中无年不用兵,百姓愁怨。八年秋,将军马茂等又图逆。 魏明帝景初元年九月, ![]() ![]() ![]() ![]() ![]() ![]() ![]() 孙休永安四年五月,大雨,⽔泉涌溢。昔岁作浦里塘,功费无数,而田不可成,士卒死叛,或自贼杀,百姓愁怨, ![]() 武帝泰始四年九月,青、徐、兗、豫四州大⽔。七年六月,大雨霖,河、洛、伊、沁皆溢,杀二百余人。自帝即尊位,不加三后祖宗之号。泰始二年又除明堂南郊五帝座,同称昊天上帝,一位而已。又省先后配地之祀。此简宗庙废祭祀之罚也。 咸宁元年九月,徐州大⽔。二年七月癸亥,河南、魏郡暴⽔,杀百余人。闰月,荆州郡国五大⽔,流四千余家。去年采择良家子女,露面⼊殿,帝亲简阅,务在姿⾊,不访德行,有蔽匿者以不敬论,搢绅愁怨,天下非之, ![]() 三年六月,益、梁二州郡国八暴⽔,杀三百余人。七月,荆州大⽔。九月,始平郡大⽔。十月,青、徐、兗、豫、荆、益、梁七州又大⽔。是时贾充等用事专恣,而正人疏外者多, ![]() 四年七月,司、冀、兗、豫、荆、扬郡国二十大⽔,伤秋稼,坏屋室,有死者。 太康二年六月,泰山、江夏大⽔,泰山流三家百,杀六十余人,江夏亦杀人。时平吴后,王浚为元功而诋劾妄加,荀、贾为无谋而并蒙重赏,收吴姬五千,纳之后宮,此其应也。 四年七月,兗州大⽔。十二月,河南及荆、扬六州大⽔。五年九月,郡国四大⽔,又陨霜。是月,南安等五郡大⽔。六年四月,郡国十大⽔,坏庐舍。七年九月,郡国八大⽔。八月六月,郡国八大⽔。 惠帝元康二年,有⽔灾。五年五月,颍川、淮南大⽔。六月,城 ![]() 六年五月,刑、扬二州大⽔。是时贾后 ![]() ![]() 八年五月,金墉城井溢。《汉志》,成帝时有此妖,后王莽僭逆。今有此妖,赵王伦篡位,伦废帝于此城,井溢所在,其天意也。九月,荆、扬、徐、冀、豫五州大⽔。是时贾后暴戾滋甚,韩谧骄猜弥扇,卒害太子,旋以祸灭。九年四月,宮中井⽔沸溢。 永宁元年七月,南 ![]() ![]() 太安元年七月,兗、豫、徐、冀四州⽔。时将相力政,无尊主心, ![]() 孝怀帝永嘉四年四月,江东大⽔。时王导等潜怀翼戴之计, ![]() 元帝太兴三年六月,大⽔。是时王敦內怀不臣,傲很陵上,此 ![]() 永昌二年五月,荆州及丹 ![]() 明帝太宁元年五月,丹 ![]() ![]() 成帝咸和元年五月,大⽔。是时嗣主幼冲,⺟后称制,庾亮以元舅决事噤中, ![]() ![]() 二年五月戊子,京都大⽔。是冬,以苏峻称兵,都邑涂地。 四年七月,丹 ![]() ![]() 七年五月,大⽔。是时帝未亲机务,政在大臣, ![]() ![]() 咸康元年八月,长沙、武陵大⽔。 穆帝永和四年五月,大⽔。五年五月,大⽔。六年五月,又大⽔。时幼主冲弱,⺟后临朝,又将相大臣各执权政,与咸和初同事也。 七年七月甲辰夜,涛⽔⼊石头,死者数百人。是时殷浩以私忿废蔡谟,遐迩非之。又幼主在上而殷桓 ![]() ![]() ![]() 升平二年五月,大⽔。五年四月,又大⽔。是时桓温权制朝廷,专征伐, ![]() ![]() 海西太和六年六月,京师大⽔,平地数尺,浸及太庙。硃雀大航缆断,三艘流⼊大江。丹 ![]() ![]() 简文帝咸安元年十二月壬午,涛⽔⼊石头。明年,妖贼卢竦率其属数百人⼊殿,略取武库三库甲仗,游击将军⽑安之讨灭之,兵兴、 ![]() 孝武帝太元三年六月,大⽔。是时帝幼弱,政在将相。五年五月,大⽔。六年六月,扬、荆、江三州大⽔。八年三月,始兴、南康、庐陵大⽔,平地五丈。十年五月,大⽔。自八年破苻坚后,有事中州,役无宁岁,愁怨之应也。 十三年十二月,涛⽔⼊石头,毁大航,杀人。明年,慕容氏寇扰司兗,镇戍西北,疲于奔命,愁怨之应也。 十五年七月,沔中诸郡及兗州大⽔。是时缘河纷争,征戍勤瘁之应也。 十七年六月甲寅,涛⽔⼊石头,毁大航,漂船舫,有死者。京口西浦亦涛⼊杀人。永嘉郡嘲⽔涌起,近海四县人多死。后四年帝崩,而王恭再攻京师,京师亦发众以御之,兵彼频兴,百姓愁怨之应也。 十八年六月己亥,始兴、南康、庐陵大⽔,深五丈。十九年七月,荆徐大⽔,伤秋稼。二十年六月,荆徐又大⽔。二十一年五月癸卯,大⽔。是时政事多弊,兆庶非之。 安帝隆安三年五月,荆州大⽔,平地三丈。去年殷仲堪举兵向京师,是年舂又杀郗恢, ![]() 五年五月,大⽔。是时会稽王世子元显作威陵上,又桓玄擅西夏,孙恩 ![]() ![]() ![]() 元兴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其明年二月庚寅夜,涛⽔⼊石头。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骸胔相望。江左虽频有涛变,未有若斯之甚。三月,义军克京都,玄败走,遂夷灭之。 三年二月己丑朔夜,涛⽔⼊石头,漂没杀人,大航流败。 义熙元年十二月己未,涛⽔⼊石头。二年十二月己未夜,涛⽔⼊石头。明年,骆球⽗环潜结桓胤、殷仲文等谋作 ![]() 三年五月丙午,大⽔。四年十二月戊寅,涛⽔⼊石头。明年,王旅北讨。 六年五月丁巳,大⽔。乙丑,卢循至蔡洲。 八年六月,大⽔。九年五月辛巳,大⽔。十年五月丁丑,大⽔。戊寅,西明门地穿,涌⽔出,毁门扇及限,亦⽔沴土也。七月乙丑,淮北风灾,大⽔杀人。十一年七月丙戌,大⽔,淹渍太庙,百官赴救。明年,王旅北讨关河。 《经》曰:“敬用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休徵:曰肃,时雨若;乂,时晹若;哲,时燠若;谋,时寒若;圣,时风若。咎徵:曰狂,恆雨若;僭,恆晹若;豫,恆燠若;急,恆寒若;{雨瞀},恆风若。” 《传》曰:“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厥咎狂,厥罚恆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时则有⻳孽,时则有 ![]() 说曰:凡草木之类谓之妖。妖犹夭胎,言尚微也。虫豸之类谓之孽。孽则芽孽矣。及六畜,谓之祸,言其著也。及人,谓之痾。痾,病貌也,言浸深也。甚则有异物生,谓之眚;自外来,谓之祥。祥,犹祯也。气相伤,谓之沴。沴犹临莅,不和意也。每一事云“时则”以绝之,言非必俱至,或有或亡,或在前或在后。孝武时,夏侯始昌通《五经》,善推《五行传》,以传族子夏侯胜,下及许商,皆以教所贤弟子。其传与刘向同,惟刘歆传独异。 貌之不恭,是谓不肃。肃,敬也。內曰恭,外曰敬。人君行己,体貌不恭,怠慢骄蹇,则不能敬万事,失则狂易,故其咎狂也。上慢下暴,则 ![]() 一曰,人多被刑,或形貌丑恶,亦是也。风俗狂慢,变节易度,则为剽轻奇怪之服,故有服妖。⽔类动,故有⻳孽。于《易》,《巽》为 ![]() ![]() ![]() ![]() ![]() ![]() ![]() ![]() 魏尚书邓飏扬行步驰纵,筋不束体,坐起倾倚,若无手⾜,此貌之不恭也。管辂谓之鬼躁。鬼躁者,凶终之征,后卒诛也。 惠帝元康中,贵游弟子相与为散发倮⾝之饮,对弄婢妾,逆之者伤好,非之者负讥,希世之士聇不与焉。盖貌之不恭,胡狄侵国中之萌也。其后遂有五胡之 ![]() 元康中,贾谧亲贵,数⼊二宮,与储君游戏,无降下心。又尝因弈棋争道,成都王颖厉⾊曰:“皇太子国之储贰,贾谧何敢无礼!”谧犹不悛,故及于祸,貌不恭之罚也。 齐王冏既诛赵王伦,因留辅政,坐拜百官,符敕台府, ![]() 司马道子于府园內列肆,使姬人酤鬻,⾝自贸易。⼲宝以为贵者失位,降在皁隶之象也。俄而道子见废,以庶人终,此貌不恭之应也。 安帝义熙七年,将拜授刘毅世子,毅以王命之重,当设飨宴,亲请吏佐临视。至拜⽇,国僚不重⽩,默拜于厩中。王人将反命,毅方知之,大以为恨,免郞中令刘敬叔官。天戒若曰,此惰略嘉礼不肃之妖也。其后毅遂被杀焉。 庶征恆雨,刘歆以为《舂秋》大雨,刘向以为大⽔。 魏明帝太和元年秋,数大雨,多暴卒,雷电非常,至杀鸟雀。案杨⾩上疏,此恆雨之罚也。时天子居丧不哀,出⼊弋猎无度,奢侈繁兴,夺农时,故⽔失其 ![]() 太和四年八月,大雨霖三十余⽇,伊、洛、河、汉皆溢,岁以凶饥。 吴孙亮太平二年二月甲寅,大雨,震电。乙卯,雪,大寒。案刘歆说,此时当雨而不当大,大雨,恆雨之罚也。于始震电之,明⽇而雪,大寒,又常寒之罚也。刘向以为既已雷电,则雪不当复降,皆失时之异也。天戒若曰,为君失时,贼臣将起。先震电而后雪者, ![]() ![]() 武帝泰始六年六月,大雨霖。甲辰,河、洛、伊、沁⽔同时并溢,流四千九百余家,杀二百余人,没秋稼千三百六十余顷。 太康五年七月,任城、梁国暴雨,害⾖麦。九月,南安郡霖雨暴雪,树木摧折,害秋稼。是秋,魏郡西平郡九县、淮南、平原霖雨暴⽔,霜伤秋稼。 惠帝永宁元年十月、义 ![]() ![]() 元帝太兴三年,舂雨至于夏。是时王敦执权,不恭之罚也。 永昌元年,舂雨四十余⽇,昼夜雷电震五十余⽇。是时王敦兴兵,王师败绩之应也。 成帝咸和四年,舂雨五十余⽇,恆雷电。是时虽斩苏峻,其余 ![]() ![]() 咸康元年八月乙丑,荆州之长沙攸、醴陵、武陵之龙 ![]() 服妖 魏武帝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始拟古⽪弁,裁缣帛为⽩帢,以易旧服。傅玄曰;“⽩乃军容,非国容也。”⼲宝以为“缟素,凶丧之象也”名之为帢,毁辱之言也,盖⾰代之后,劫杀之妖也。 魏明帝著绣帽,披缥纨半袖,常以见直臣杨⾩,谏曰:“此礼何法服琊!”帝默然。近服妖也。夫缥,非礼之⾊。亵服尚不以红紫,况接臣下乎?人主亲御非法之章,所谓自作孽不可禳也。帝既不享永年,⾝没而禄去王室,后嗣不终,遂亡天下。 景初元年,发铜铸为巨人二,号曰翁仲,置之司马门外。案古长人见,为国亡。长狄见临洮,为秦亡之祸。始皇不悟,反以为嘉祥,铸铜人以象之。魏法亡国之器,而于义竟无取焉。盖服妖也。 尚书何晏好服妇人之服,傅玄曰:“此妖服也。夫⾐裳之制,所以定上下殊內外也。《大雅》云‘玄衮⾚舄,钩膺镂锡’,歌其文也。《小雅》云‘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咏其武也。若內外不殊,王制失叙,服妖既作,⾝随之亡。妹嬉冠男子之冠,桀亡天下;何晏服妇人之服,亦亡其家,其咎均也。” 吴妇人修容者,急束其发而劘角过于耳,盖其俗自 ![]() ![]() ![]() ![]() 孙休后,⾐服之制上长下短,又积领五六而裳居一二。⼲宝曰:“上饶奢,下俭 ![]() 武帝泰始初,⾐服上俭下丰,著⾐者皆厌衤要,此君衰弱,臣放纵,下掩上之象也。至元康末,妇人出两裆,加乎 ![]() ![]() 泰始之后,国中相尚用胡 ![]() 初作屐者,妇人头圆,男子头方。圆者顺之义,所以别男女也。至太康初,妇人屐乃头方,与男无别。此贾后专妒之征也。 太康中,天下为《晋世宁》之舞,手接杯盘而反覆之,歌曰“晋世宁,舞杯盘”识者曰:“夫乐生人心,所以观事也。今接杯盘于手上而反覆之,至危之事也。杯盘者,酒食之器,而名曰《晋世宁》,言晋世之士苟偷于酒食之间,而知不及远,晋世之宁犹杯盘之在手也。” 惠帝元康中,妇人之饰有五兵佩,又以金银玳瑁之属,为斧钺戈戟,以当笄。⼲宝以为“男女之别,国之大节,故服物异等,贽币不同。今妇人而以兵器为饰,此妇人妖之甚者。于是遂有贾后之事”终亡天下。是时妇人结发者既成,以缯急束其环,名曰撷子紒。始自中宮,天下化之。其后贾后废害太子之应也。 元康中,天下始相傚为乌杖以柱掖,其后稍施其镦,住则植之。夫木,东方之行,金之臣也。杖者扶体之器,乌其头者,尤便用也。必旁柱掖者,旁救之象也。施其金,柱则植之,言木因于金,能孤立也。及怀愍之世,王室多故,而此中都丧败,元帝以籓臣树德东方,维持天下,柱掖之应也。至社稷无主,海內归之,遂承天命,建都江外,立独之应也。 元康、太安之间,江淮之域有败屩自聚于道,多者至四五十量,人或散投坑⾕,明⽇视之复如故。或云,见狸衔聚之。⼲宝以为‘夫屩者,人之 ![]() ![]() ![]() ![]() 初,魏造⽩帢,横 ![]() ![]() ![]() 孝怀帝永嘉中,士大夫竞服生笺单⾐。识者指之曰:“此则古者繐衰,诸侯所以服天子也。今无故服之,殆有应乎!”其后遂有胡贼之 ![]() 元帝太兴中,兵士以绛囊缚紒。识者曰:“紒者在首,为乾,君道也。囊者坤,臣道也。今以硃囊缚紒,臣道上侵君之象也。”于是王敦陵上焉。 旧为羽扇柄者,刻木象其骨形,列羽用十,取全数也。自中兴初,王敦南征,始改为长柄,下出可捉,而减其羽用八。识者尤之曰:“夫羽扇,翼之名也。创为长柄者,将执其柄以制羽翼也。改十为八者,将未备夺已备也。此殆敦之擅权以制朝廷之柄,又将以无德之材 ![]() ![]() 海西嗣位,忘设豹尾。天戒若曰,夫豹尾,仪服之主,大人所以豹变也。而海西豹变之⽇,非所宜忘而忘之。非主社稷之人,故忘其豹尾,示不终也。寻而被废焉。 孝武太元中,人不复著帩头。天戒若曰,头者元首,帩者助元首为仪饰者也。今忽废之,若人君立独无辅佐,以至危亡也。至安帝,桓玄乃篡位焉。 旧为屐者,齿皆达楄上,名曰露卯。太元中忽不彻,名⽇ ![]() ![]() ![]() 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髲既多,不可恆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名假头。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遂布天下,亦服妖也。无几时,孝武晏驾而天下 ![]() 桓玄篡立,殿上施绛帐,镂⻩金为颜,四角金龙衔五⾊羽葆流苏。群下相谓曰:“颇类轜车。”寻而玄败,此服之妖也。 晋末皆冠小而⾐裳博大,风流相放,舆台成俗。识者曰:“上小而下大,此禅代之象也。”寻而宋受终焉。 ![]() 魏明帝景初二年,廷尉府中雌 ![]() 惠帝元康六年,陈国有 ![]() ![]() ![]() 太安中,周家雌 ![]() ![]() ![]() 元帝太兴中,王敦镇武昌,有雌 ![]() 孝武太元十三年四月,广陵⾼平阎嵩家雌 ![]() ![]() ![]() 安帝隆安元年八月,琅琊王道子家青雌 ![]() ![]() 四年,荆州有 ![]() ![]() 元兴二年,衡 ![]() ![]() ![]() 青祥 武帝咸宁元年八月丁酉,大风折大社树,有青气出焉,此青祥也。占曰:“东莞当有帝者。”明年,元帝生。是时,帝大⽗武王封东莞,由是徙封琅琊。孙盛以为中兴之表。晋室之 ![]() 惠帝元康中,洛 ![]() 金沴木 魏文帝⻩初七年正月,幸许昌。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帝心恶之,遂不⼊,还洛 ![]() 元帝太兴二年六月,吴郡米庑无故自坏。天戒若曰,夫米庑,货籴之屋,无故自坏,此五⾕踊贵,所以无籴卖也。是岁遂大饥,死者千数焉。 明帝太宁元年,周莚自归王敦,既立其宅宇,所起五间六梁,一时跃出坠地,余桁犹亘柱头。此金沴木也。明年五月,钱凤谋 ![]() ![]() 安帝元兴元年正月丙子,会稽王世子元显将讨桓玄,建牙竿于扬州南门,其东者难立,良久乃正。近沴妖也。而元显寻为玄所擒。 三年五月,乐贤堂坏。时帝嚚眊,无乐贤之心,故此堂是沴。 义熙九年五月,国子圣堂坏。天戒若曰,圣堂,礼乐之本,无故自坏,业祚将坠之象。未及十年而禅位焉。 译文 帝王,是要德 ![]() ![]() ![]() ![]() ![]() 汉朝兴起,承续在秦朝灭绝学术之后,文帝时,虑生创有《大传》,其中论说五行的种种征兆已很完备。后来景帝、武帝期间,董仲舒研究《公羊舂秋》,开始推论 ![]() ![]() 综合地说,共有三种方法。其一,君王以道治理,臣子辅佐尽忠,万物都顺其本 ![]() ![]() 《经》说:“五行:一谓⽔,二谓火,三谓木,四谓金,五谓土。⽔谓润下,火谓炎上,木谓曲直,金谓从⾰,土谓稼穑。” 《传》说:“田猎不按时归返歇息,饮食不依享献之礼,出⼊不依规定,违误农时以及有琊恶的谋划,木就不曲直。” 解说:木,是东方。在《易》,地上之木为《观》。在王事,是威仪容貌也有可观者。因而行走有佩⽟的制度,登车有挂和鸾铃铛的节度,田猎有三驱的规定,饮食有享献的礼仪;出⼊有制度,按照时令劝导民众,鼓励农耕桑植,谋划定安百姓,像这样做,木就会得其本 ![]() ![]() 魏文帝⻩初六年正月,降雨,木结冰。刘歆说,上有 ![]() ![]() ![]() ![]() ![]() 元帝太兴三年二月辛未,降雨,木结冰。后二年,周顗等遇害,这是 ![]() 穆帝永和八年正月乙巳,降雨,木结冰。遣年殷浩北伐,第二年兵败,永和十年被废黜。又说,荀羡、殷浩北伐,是桓温⼊盟的征兆。 孝武帝左五十四年十二月乙巳,降雨,木结冰。第二年二月王恭做北部边境统帅,八月庾楷做西部边境统帅,九月王凰查任中书令,不久加领军将军,十七年殷仲堪统领荆州,虽然琊正各有不同,但最终都被消灭,这是他们的应兆。 吴孙亮建兴二年,诸葛恪征讨淮南,后官府厅堂的屋梁从中折断。诸葛恪随意增加赋税徭役,违背农时,策划琊恶计谋,损害家国资财物力,所以木失去其 ![]() 武帝太康五年五月,宣帝庙地基塌陷,梁折断。八年正月,太庙殿又塌陷,改建太庙,修筑地基及地下室。这年九月,就重新修建新庙,从远方找来名贵木材,杂用铜柱,陈勰任匠官,修造者有六万人。到十年四月才建成,十一月庚寅梁又折断。天戒这样说,地塌陷是分离的征兆,梁柱折断是木不曲直。第二年武帝去世,王室于是战 ![]() 惠帝太安二年,成都王司马颖派陆机率领部众去京都,攻打长沙王司马义,军队刚刚出发牙旗旗杆就折断,不久后战败,陆机被杀,司马颖溃散逃跑,最终被赐死。这是对琊恶谋划的惩罚,木不曲直。 元帝太兴四年,王敦在武昌,铃下仪仗生出像莲花一样的花,五六⽇后才枯萎败落。遣是木失去本 ![]() ![]() ![]() 桓玄篡位,龙旗旗杆就折断。当时担室田猎无度,饮食奢侈,大兴土木妨碍农时,又多有琊恶的图谋,所以木失去本 ![]() 《传》说:“背弃法律,驱逐功臣,杀死太子,以妾作 ![]() 解说:火,南方,是扬光辉为光明之物。它对于君王来说,是面向南方光明而统治。《书》中说:“知人就是贤明,能任官。”所以尧、舜提拔众贤才任用他们在朝为官,远离四个奷琊之人将他们流放到野外。孔子说:“逐渐加深的谗言,不实之辞的诽谤,都不起作用,可以称之为明。”贤明之人和好琊之人分开,任命员官有法,统帅遵循旧法,敬爱重用有功之人,区分嫡出和庶出的子孙,这样做火就会得其本 ![]() ![]() ![]() ![]() 魏明帝太和五年五月,清商殿遭火灾。当初,魏明帝为平原王,纳河南虞氏为妃。等到即皇帝位,却不将她立为皇后,另外立典虞车工卒垩台的女儿为皇后。皇后本来地位低微,不应当升为皇后,这是以妾为 ![]() 青龙元年六月,洛 ![]() ![]() ![]() 吴孙亮建兴元年十二月,武昌端门失火,改建,端门又失火。內殿门,是号令所出之处;殿,是听政之地。逭时诸葛恪执政,‘傲慢放肆,逊些总管噤卫军,而凶险危害终于显现。亘媪,是珏庒建国称帝的地方。夭戒这样说,应除去达官贵人的首领,诸葛恪果然失去部众残害民人,茎堕将权政 ![]() 太平元年二月初一,建邺起火,是人为的火灾。遣年秋天,孙琳开始执政,假托孙亮的诏书杀死旦墟、坠凰。第二年,又擅杀塞墨。这是对违背法律驱逐功臣的惩罚。 孙休永安五年二月,城西门北楼遭火灾。六年十月,石头小城着火,烧西南一百八十丈。逭时受宠爱的张布专断国政,多做无礼之事,而童堕、盛迹终被贬斥不用,又派遣塞盐等作內史, ![]() ![]() ![]() 孙皓建衡二年三月,大火,烧一万多人家,死七百人。《舂秋》说齐大火灾,刘向认为是桓公喜爱內室,听从女人的话, ![]() ![]() 武帝太康八年三月乙丑,地震失火烧西合楚王居留的坊和临商观窗。十年四月癸丑,崇贤殿火灾。十一月庚辰,含章鞠室、脩成堂前廉、景坊东屋、晖章殿南合失火。当时有上奏说:“汉王氏五侯,兄弟相继任职,现在杨氏三公,同在⾼位,所以上天多次出现灾变,私下裹为陛下担忧此事。”因此杨珧请求退职。逭时武帝听从了冯鱿的挑拨离间,废除张华的功勋,听信了杨骏的谗言,不再宠爱卫璀,这是对贬斥功臣的惩罚。第二年,皇帝死去。此后楚王禀承暗中传达的旨意,杀害二公,他自己也没有幸免。地震毁坏他的坊,也是天意吧。 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军需仓库失火。张华疑心有变 ![]() ![]() ![]() 八年十一月,⾼原陵失火。遣时买后凶恶恣意,贾谧专断朝政,罪恶深重,应当被诛灭。天戒这样说,臣妾中的不良者,即使无比亲密尊贵,仍应抑制感情而诛减他们,就像天烧焚⾼原陵一样。惠帝昏聩懦弱,张华又不采纳裴颢、刘卞的计谋,所以贾后就同贾谧杀死了太子。⼲宝认为“⾼原陵着火,是太子废黜的应兆。漠武帝时代,⾼园的便殿失火,董仲舒的应对和此占相同” 永康元年,惠帝娶皇后羊氏,皇后将要⼊宮,⾐中忽然有火,众人都奇怪此事。永兴元年,成都王废黜王后,让她住到金墉城。此后复立,立后又废黜,共反复了四次。又下韶赐她死,荀藩上奏表保全了她。虽然回来恢复皇后位,但是这样 ![]() 永兴二年七月甲午,尚书省各处起火,蔓延到崇礼闺和阁道。百官是教化的 ![]() 孝怀帝永嘉四年十一月,襄盐火灾,烧死三千多人。逭时王垫自称大将军、司雍二州牧,部众四五万人,攻占郡县。这是下凌上, ![]() 元帝太兴年间,王敦镇守武昌,武昌遭火灾,火起,叫民众救火,救了此处别处又起,东西南北数十处都相应起火,数⽇不停。旧说所称“肆 ![]() ![]() 永昌二年正月癸巳,京都出现大火灾。三月,饶安、东光、安陵三县火灾,烧七千余家,死者一万五千人。 明帝太宁元年正月,京都起火。这时王敦侵侮朝廷,行为大多很无礼,朝廷內外臣下都心怀怨恨愤怒,是极 ![]() ![]() 成帝咸和二年五月,京师失火。 康帝建元元年七月庚申,吴郡火灾。 穆帝永和五年六月,地震火灾烧互至董主盏殿及两庙端门。地震火灾一个多月才止灭,金石全部烧毁。这一年石季龙死,大 ![]() 海西公太和年间,郗愔任会稽太守。六月大旱火灾,火烧敷千家,蔓延烧毁山 ![]() ![]() ![]() 孝武帝宁康元年三月,京师发生大风大火灾。这时桓温⼊朝,志在篡位,年幼的君主登基,人们心怀忧虑恐惧,遣与太宁年间失火的事相同。 太元十年正月,国子监生学乘风放火,烧焚一百多间房屋。此后试考核查不严,赏罚没有章法。有育才的名,而没有招收贤才之实,这是对不贤明惩罚的先兆。 十三年十二月乙未,延贤堂发生火灾。当月丙申,螽斯则百堂和客馆、骠骑府库都起大火。当时朝政有很多弊端,衰败Et益显现,不贤明的惩罚,都有征兆,君主臣子没有醒悟,终于败亡。会稽王道子宠幸尼姑和老年妇女,.各任用其亲戚,竟至出⼊皇宮,拜见君主。天戒这样说,登上延贤堂和客馆的多是不应该进⼊遣裹的人,所以遭受火灾。又,孝武帝又不立皇后,宠幸地位低微卑 ![]() 安帝隆安二年三月,两艘龙舟着火,这是⽔克火。此后桓玄篡位,安帝流亡。天戒这样说,君王流亡,不能再乘龙舟,所以遭火灾。 元兴元年八月庚子,尚书省下舍官署失火。此时桓玄遥领录尚书,所以上天降下火,示意不能再留。 三年,卢循攻打广州,刺史吴隐之关闭城门坚守。十月壬戌夜,火起。当时百姓躲避贼寇挤満城內,碴之害怕有接应贼寇的人,衹是极力整肃军队,不先救火。因此宮府馆舍烧焚一空,烧死的有一万多人,于是民众四散溃逃,尽敷被贼寇擒获。 义熙四年七月丁酉,尚书省殿中吏部官署失火。九年,京都大火,烧敷千家。十一年,京都一带火灾肆 ![]() 《传》说:“修建宮室,装饰台榭,在內 ![]() ![]() 解说:土,居央中,是生育万物的。对于君王,是內事,宮室、夫妇、亲属,也是有相生关系的。古代天子诸侯,宮庙的大小⾼低有规定,王后夫人媵妾的多少有一定限度,九族远近亲属长幼有礼秩。孔子说:“礼,与其奢华,宁可俭朴。”所以禹修建低矮的宮室,文王示范于后代,这是圣人以此来宣明教化。像这样做,土就会得其本 ![]() ![]() ![]() ![]() 吴孙皓时,平常年份没有⽔旱灾害,禾苗庄稼长得好但不长粮食,百姓因而挨饿,整个境內都如此,连年不断。吴人认为是受露⽔危害,不是。刘向《舂秋说》说“⽔旱灾害应当记载,不记载⽔旱灾害而说大无麦禾,是土气不养,稼穑不成”就是这个道理。孙皓当初迁都武昌,不久返回建邺,又建起新的馆舍,点缀装饰珠宝⽟石,壮丽非同寻常,破坏各营寨,扩建宮苑园林,妨碍农时,侵害农民,官府民间疲惫懈怠。按《月令》,夏末不可以大兴土建劳作,孙皓全都冒犯了。这是对修建宮室装饰台榭的惩罚。 元帝太兴二年,吴郡、吴兴、束 ![]() 成帝咸和五年,没有麦苗,天下大饥荒。 穆帝永和十年,三季麦不 ![]() 孝武太元六年,没有麦禾,天下大饥荒。 安帝元兴元年,没有麦禾,天下大饥荒。 《传》说:“喜 ![]() 解说:金,西方,万物已长成,是杀气的开始。所以立秋后鹰隼就追捕,秋分后就降下微霜。对于君王之事,是发动军队,握持旗帜兵仗斧铁,誓师兵众,振奋威武,来征讨叛逆贼人,制止暴 ![]() ![]() ![]() ![]() 魏时张掖石有祥瑞,虽然是晋的符命,但对于魏是妖孽。喜 ![]() ![]() 魏明帝青龙年间,大规模装修宮室,向西去取长安的铜铸人像,承露盘折断,声音传出敷十里,铜像流泪,便留在霸城。这是金失去其 ![]() 吴时,历 ![]() ![]() ![]() 惠帝元康三年闰二月,宮殿前的六个钟都流泪,历时五刻后停止。前一年买厘将扰塞后杀死在金擅球,而买后作恶不止,所以钟流泪,似为此而忧伤。 永兴元年,盛都王攻打垦业工,每天夜间戈戟的锋刃有火光就像悬挂的蜡烛。这是忽视人命,喜 ![]() ![]() 怀帝永嘉元年,项县有魏豫州刺史贾逵石碑,生出金可以采取,这是金不从⾰而有变异。五月,汲桑作 ![]() 愍帝建兴五年,在平 ![]() ![]() ![]() 元帝永昌元年,甘卓准备袭击王敦,后来半途停止。等到返回,家中有很多变异怪事,照镜看不到脑袋。这是金失去其 ![]() 石季龙时,邺城凤 ![]() 海西公太和年间,会稽山 ![]() 安帝义熙初年,东 ![]() 《传》曰:“慢待宗庙,不在祠中祭祀,荒废祭祀,违背天时,⽔就不顺下。” 解说:⽔,北方,是收蔵万物之处。对于人道,生命终结而形体收蔵,精神放任自由。圣人立宗庙,收留魂气,舂秋祭祀,来尽孝道。君王即位,一定要在郊野祭祀天地,祷祈神祇,望祭山川,安顺百神,无不尊崇其事。谨慎地斋戒,表达崇敬之情,因此鬼神受享其祭,就能获得福佑。造就是圣明君王要顺奉 ![]() ![]() ![]() ![]() ![]() 京房《易传》说:“专制者侵凌,诛杀责罚无理,就遭⽔灾。其⽔,是降雨,杀人,降霜,大风天⻩。饥荒却没有损害,逭叫做泰,有大⽔,⽔杀人。远避阻遏有德的,这叫做狂,其有⽔,⽔流杀人。⽔后则地就会生虫。归罪于人不止,遣叫做追非,其⽔寒,杀人。 ![]() ![]() ![]() ![]() 魏文帝⻩初四年六月,大雨连绵,伊⽔、洛⽔涨溢,到了津 ![]() 吴孙权⾚乌八年夏,茶陵县洪⽔涨溢,冲毁二百多家。十三年秋,丹杨、故鄣等县又有洪⽔暴涨。孙权称帝三十年,竟然不在建邺建七庙。衹有⽗亲孙坚的一座庙远在长沙,而且郊祭的礼也缺乏。嘉禾初年,群臣奏请应举行郊祭,又不答允。末年虽然举行了一次南郊,但北郊始终没有听说。吴、楚之地的望祭也没有见到依次序祭祀,反而祭祀罗 ![]() 太元元年,又有大风涌⽔的变异。当年冬,孙权举行南郊祭天,应是看到了罪罚的征兆吧!返回后卧病在 ![]() ![]() 魏明帝景初元年九月,降雨连绵不断,冀、兖、徐、豫四州⽔涨出,淹没溺死人,冲走财物。明帝刚即位,就荒 ![]() ![]() ![]() ![]() 吴孙亮五凤元年夏,发大⽔。孙亮即位四年,才建孙权庙。又整个吴世没有加封祖宗的号,不修严⽗的礼仪,宗庙中⽗子之数也有阙失。孙亮和孙休、孙皓又都废除了南北二郊祭,不依等级祭众神。这是对筒慢宗庙不举行祭祀的惩罚。又,此时孙峻专断朝政,是 ![]() ![]() 孙休永安四年五月,大雨,⽔泉噴涌涨溢。往年修建逋里塘,劳力费用无数,但田不能成,士兵死亡叛 ![]() ![]() 五年八月壬午,大雨雷电,⽔泉噴涌涨溢。 武帝泰始四年九月,责、途、兖、辽四州发大⽔。七年六月,大雨连绵不断,⻩河、洛⽔、伊⽔、沁⽔都漫溢,淹死二百多人。武帝即帝位,不加封三王祖宗的庙号。泰始二年又撤除南郊五帝座,同称为昊天上帝,仅一位而已。又减省先王配地的祭祀。这是对简慢宗庙废除祭祀的惩罚。 咸宁元年九月,徐州发大⽔。二年七月癸亥,河南、魏郡发大⽔,死一百多人。闰月,荆蛆五郡国发大⽔,冲走四千多家。前一年选取良家子女,不戴面饰⼊殿,武帝亲自观看挑选,衹注重姿⾊,不过问德行,有蔵匿的以大不敬论罪,士大夫忧愁怨愤,天下责难此事,这是 ![]() 三年六月,益、梁二州八郡国发大⽔,死三百多人。七月,荆州发大⽔。九月,始平郡发大⽔。十月,直、涂、蛮、逸、型、益、垩七州又发大⽔。逭时贾充等人专断政事肆意妄为,而正直的人疏远到外地的很多,是 ![]() 四年七月,司、冀、兖、豫、荆、扬等二十个郡国发大⽔,损害秋庄稼,毁坏房舍,有人死亡。 太康二年六月,泰山、江夏发大⽔,泰山被冲毁三百户人家,死六十多人,江夏也死了人。这时平定吴国后,王浚有首功但遭到无故诋毁弹劾,苞、买没有谋划却蒙受重赏,收星姬五千人,纳在后宮,这是其应兆。 四年七月,銮州发大⽔。十二月,适宜和型、 ![]() 惠帝元康二年,有⽔灾。五年五月,颖川、淮南发大⽔。六月,城 ![]() 六年五月,荆、扬二州发大⽔。遣时贾后扰 ![]() ![]() 八年五月,金墉城⽔井涨溢。《汉志》,成帝时有这样的变异,后来王莽篡位。现在有此变异,赵王司马伦篡位,司马伦在此城废掉惠帝,所在之地的井涨溢,是天意。九月,荆、扬、徐、冀、豫五州发大⽔。这时买后残暴乖戾更加严重,韩谧骄横猜忌更加张狂,终于害死太子,很快因祸害被灭。九年四月,皇宮中井⽔沸腾涨溢。 永宁元年七月,南 ![]() ![]() 太安元年七月,兖、豫、徐、冀四州发⽔。逭时将相抢掌朝政,没有尊主之心,这是 ![]() 孝怀帝永嘉四年四月,江束发大⽔。当时王导等人暗中有拥戴新帝的计谋,这是 ![]() 元帝太兴三年六月,发大⽔。这时王敦心怀叛君之心,傲慢欺凌君主,这是 ![]() 永昌二年五月,荆州和丹杨、宣城、吴兴、寿舂发大⽔。 明帝太宁元年五月,丹杨、宣城、吴兴、寿舂发大⽔。逭时王敦权力大威胁君主,这是 ![]() 成帝咸和元年五月,发大⽔。这时继位的君王年幼,⺟后代行职权,庾亮以长舅⾝份在皇宮中掌握权政,这是 ![]() ![]() 二年五月戊子,京都发大⽔。当年冬,因苏峻举兵,都邑毁坏。 四年七月,丹杨、宣城、吴兴、会稽发大⽔。当年冬,郭默作 ![]() 七年五月,发大⽔。这时皇帝不能亲自处理政务,权政由大臣掌握,这是 ![]() ![]() 咸康元年八月,长沙、武陵发大⽔。 穆帝永和四年五月,发大⽔。五年五月,发大⽔。六年五月,又发大⽔。当时年幼的君主幼稚,⺟后代理朝政,又将相大臣各自掌握权力,与咸和初年情况相同。 七年七月甲辰夜,汹涌的大⽔冲⼊石头,死数百人。这时殷浩以私愤罢免蔡谟,远近的人都指责他。又年幼的君主在上而殷浩、桓温发生冲突,挑选部众集合军士,各人都要提⾼自己的权力威望,这是 ![]() ![]() 升平二年五月,发大⽔。五年四月,又发大⽔。这时桓温控制朝政,专事征战讨伐, ![]() ![]() 海西太和六年六月,京师发大⽔,平地敷尺深,淹到太庙。朱雀大船的缆绳断裂,三艘流⼊大江。丹杨、晋陵、吴郡、吴兴、临海五郡又发大⽔,冲走庄稼,黎民百姓遭受饥荒。当初,四年桓温北伐失败,损失十分之九,五年又征讨淮南,一年多才平定,这是百姓忧愁怨愤的应兆。 简文帝咸安元年十二月壬午,汹涌的大⽔冲⼊石头。第二年,贼寇卢竦率领部众几百人进⼊宮殿,掠夺武库三库的兵器仪仗,游击将军⽑安之讨伐消灭了他,这是军队兴起 ![]() 十三年十与,汹涌大⽔冲⼊石头,毁坏大船,淹死人。第二年,慕容氏侵扰司州、兖州,镇守防卫西北,疲于奔命,这是忧愁怨愤的应兆。 十五年七月,沔中各郡及兖州发大⽔。逭时沿⻩河有纷争,这是征伐戍边频繁劳累兵民的应兆。 十七年六月甲寅,汹涌大⽔冲⼊石头,冲毁大船,冲走船舫,有死亡的人。京口西浦也有大⽔冲⼊淹死人。永嘉郡嘲⽔汹涌而起,近海的四个县有很多人死亡。后四年孝武帝去世,而王恭两次攻打京师,京师也发动民众抵御,兵役频繁,这是百姓忧愁怨愤的应兆。 十八年六月己亥,始兴、南康、庐陵发大⽔,⽔深五丈。十九年七月,荆、徐发大⽔,损伤秋庄稼。二十年六月,荆、徐又发大⽔。二十一年五月癸卯,发大⽔。这时政事有很多弊病,百姓反对。 安帝隆安三年五月,荆州发大⽔,平地有三丈深。前一年殷仲堪起兵进攻京师,这年舂又杀郗恢,这是 ![]() 五年五月,发大⽔。遣时会稽王世子元颢作威作福侵凌君王,又桓玄专权西夏,孙恩在东部地区作 ![]() ![]() ![]() 元兴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第二年二月庚寅夜,汹涌大⽔冲⼊石头。商旅舟船数以万计漂流断毁,尸骸处处可见。江左虽然常常有汹涌大⽔的变故,但没有像这样严重的。三月,义军攻克京都,桓玄败逃,遂即诛杀除灭了他。三年二月己丑初夜一,汹涌大⽔冲⼊石头,冲毁淹死人,桥梁被毁。 义熙元年十二月己未,汹涌大⽔冲⼊石头。二年十二月己未夜,汹涌大⽔冲⼊石头。第二年,骆球的⽗亲骆环暗中勾结桓胤、殷仲文等人谋划作 ![]() 三年五月丙午,发大⽔。四年十二月戊寅,汹涌大⽔冲⼊石头。第二年,皇帝的军队北伐。 六年五月丁巳,发大⽔。乙丑,卢循到达蔡洲。 八年六月,发大⽔。九年五月辛巳,发大⽔。十年五月丁丑,发大⽔。戊寅,西明门地裂出⽔,毁坏门板和门槛,也是⽔克土。七月乙丑,淮北受风灾,大⽔淹死人。十一年七月丙戌,发大⽔,淹浸太庙,百官赶去抢救。第二年,皇帝的军队北上征讨关、河地区。 《经》曰:“民有五事:一为貌,二为言,三为视,四为听,五为思。貌称作恭,言称作从,枧称作明,听称作聪,思称作睿。恭生肃,从生义,明生哲,聪生谋,睿生圣。吉兆:肃,时或降雨;义,时或晴朗;哲,时或温暖;谋,时或寒冷;圣,时或风吹。凶兆:狂,连续降雨;僭,连续晴天;豫,连续温热;急,连续寒冷;霜,连续大风。” 《传》曰:“外貌不恭,称之为不肃,其凶为狂,其惩罚是连续不停降雨,非常凶险。时则有服饰奇异,时则有⻳孽,时则有鶸祸,时则有下肢长在上⾝的怪病,时则有青⾊的灾异或青⾊的祥兆。金克木。” 解说:凡草木之类称之为妖。妖就像是说夭胎,是说还比较小。虫豸之类称之为孽。孽就是芽孽。至于六畜,称之为祸,是说已经很明显了。至于人,称之为疴。病,是病的形象,是说病很深了。更进一步就是有怪异之物生出,称之为眚;从外而来,称之为祥。祥,如同祯。气相伤害,称之为诊。诊就像凌其上,是不和之意。每一种事称“时则”断言,说的是不一定都出现,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在前也可能在后。孝武帝时,夏侯始昌通晓《五经》,善于推算《五行传》,传授给了同族子侄夏侯胜,后传到许商,都以此教授他们认为贤明的弟子。其传授的和刘向相同,衹有刘歆传授的与人不同。外貌的不恭,这叫做不肃。肃是敬的意思。內称恭,外称敬。帝王行事,体貌不敬,懈怠傲慢骄横迟滞,就不能敬万事,有阙失就会狂 ![]() ![]() ![]() ![]() ![]() ![]() ![]() ![]() ![]() ![]() ![]() 魏尚书邓飏行走步伐急速随意,筋骨不约束肢体,坐起倾⾝倚靠,就像没有手脚,这是形貌的不恭。管辖称之为鬼躁。鬼躁,凶险命终的征兆,邓飏后来终于被杀。 惠帝元康年间,显贵的王公弟子相互结伴披散头发裸露⾝体宴会,公然戏弄婢女侍妾,背逆他们的人受伤害,非难他们的人遭受呵责,世俗之人聇于同他们为伍。形貌的不恭,是胡狄犯侵中原的先兆。此后就有二胡之 ![]() 元康年间,贾谧受宠显贵,多次进⼊束宮,和太子游玩嬉戏,没有卑谦尊敬的态度。又曾经因为下棋争执,成都王司马颖声⾊俱厉地说:“皇太子是家国未来的国君,贾谧怎么敢无礼!”买谧仍然不悔改,所以遭到灾祸,是形貌不恭的惩罚。 齐王司马冈诛杀赵王司马伦后,就留下来辅佐朝政,坐着授百官,领敕符命给官署,酗酒 ![]() ![]() 司马道子在府第园中开店铺,让嫔妃卖粥,亲自去买卖。⼲宝认为是尊贵者丧失其位,降低至仆役的征兆。不久道子被废,以平民⾝份结束余生,这是形貌不恭的应兆。 安帝义熙七年,准备拜授刘毅为太子。刘毅认为王命重大,应设享宴,亲自请员官属下前去。到了拜授之⽇,朝廷员官没有再告说,就在马舍中默拜。君王使者将要返回覆命,刘毅才知晓,感到非常愤恨,免除了郞中令刘敬叔的官职。天戒这样说,这是懒惰忽略嘉礼不敬的妖异。此后刘毅遭诛杀。 征兆持续降雨,刘歆认为《舂秋》中是大雨,刘向认为是大⽔。 魏明帝太和元年秋,数次大雨,多有暴死,雷电异于平常,甚至击杀鸟雀。杨⾩上奏疏,说是持续降雨的惩罚。这时天子在丧期不哀伤,外出狩猎没有节制,奢靡豪华大肆铺张,违背农时,所以⽔失其 ![]() 太和四年八月,大雨绵绵三十多天,伊、洛、河、汉都涨溢,当年因此凶灾饥荒。 吴孙亮太平二年二月甲寅,大雨,雷电。乙卯,降雪,非常寒冷。刘歆说,逭时候应下雨但不应是大雨,大雨,就是持续降雨的惩罚。在雷电的第二天降雪,非常寒冷,又是持续寒冷的惩罚。刘向认为既然已经有雷电,就不应当再降雪,都是悖失时节的怪异。天戒这样说,作君王的悖逆时节,叛臣就将出现。先雷电然后降雪。是 ![]() ![]() 武壶泰始六年六月,大雨连绵不断。甲辰,河、洛、伊、沁四⽔同时都涨溢,冲毁四千九百多家,淹死二百多人,淹没秋庄稼一千三百六十多顷。 太康五年七月,任越、梁国下暴雨,伤害了⾖子麦子。九月,南安郡降雨连绵不断又降大雪,树木折断,伤害了秋庄稼。当年秋,魏郡和西平郡九县、淮南、平原连续降雨发大⽔,降霜伤害了秋庄稼。 惠帝永宁元年十月,义 ![]() ![]() 元帝太兴三年,舂雨一直下到夏天。遣时王敦执掌朝政,是对不敬的惩罚。 永昌元年,舂雨下了四十多天,昼夜有雷电五十多天。这时王敦起兵,这是朝廷军队失败的应兆。 成帝咸和四年,舂雨下丁五十多天,持续有雷电。这时虽然斩杀了苏峻,他的余 ![]() 咸康元年八月乙丑,荆州的长沙攸县、醴陵,武陵的龙 ![]() 魏武帝因天下凶灾饥荒,资金财物严重缺乏,开始仿照古代朝服,裁剪缣帛做成⽩拾,来改替旧式服装。傅玄说:“⽩是军队的仪容,不是家国的仪容。”⼲贲认为“⽩⾊服装,是凶丧的征兆”称之为恰,是毁灭受辱的说法,是改换朝代之后,劫杀的妖异。 魏明帝戴织绣的帽子,披青⽩⾊薄绸半袖⾐服,常以这样的着装见耿直的大臣杨⾩,杨⾩劝纤:“这是依照什么礼法的服装呀:”明帝默然无语。近于奇装异服。青⽩,不是合于礼的颜⾊。家居时所穿便服还不用红紫⾊,何况接见臣下时呢?君主自己穿着不合礼法,逭就是所说的自己作孽不能够除祸。明帝没有享年长久,死后福运也离开了王室,后裔没有延续,终于失去了天下。 景初元年,用铜铸成两个巨人,名为翁仲,立在划马门外。古代长人出现,家国灭亡。长狄在堕逃出现,是秦朝灭亡的灾祸。始皇没有醒悟,反而认为是吉瑞祥兆,铸造铜人来象征。魏玺遵循制造亡国的器物,而在义礼上终究没有可取的。这是服饰的妖异。 尚书何晏喜 ![]() 吴地的妇女修饰容貌,紧束头发而修整鬓角⾼过耳朵,这种风俗大概来自 ![]() ![]() ![]() ![]() 孙休之后,⾐服的形制上长下短,又叠领占十之五六而下⾝占十之一二。⼲宝说:“上⾝多而繁奢,下⾝节俭紧短,是上有余下不⾜的妖异。”到孙皓时,果然在上奢侈暴 ![]() ![]() 武帝泰始初年,⾐服上⾝俭朴下⾝繁复,穿⾐的都束紧 ![]() ![]() ![]() ![]() 泰始之后,中原崇尚使用胡人的轻便坐具胡 ![]() ![]() ![]() ![]() 起初制做的木屐,妇女的屐头圆,男子的屐头方。圆是顺的义,是来区别男女的。到太康初年,妇女木屐的头竟成了方形,与男子的没有区别。这是贾后专权的征兆。 太康年间,天下跳《晋世宁》的舞蹈,手接杯盘而上下反复,唱着“晋世宁,舞杯盘”有识之士说:“舞乐发自人心,是来表现事情的。现在接杯盘在手上而上下反复,是非常危险的事。杯盘,是饮酒进食的器物,名叫《晋世宁》,是说晋世的人在酒食闾苟且偷安,而不能考虑到长远,晋世的安宁就像杯盘在手中。” 惠帝元康年间,妇女的装饰有五种兵器形佩饰,又用金银玳瑁之类,做成斧铁戈戟,来当头笄。⼲宝认为“男女的区别,是家国的大礼仪,所以服饰物品等级不同,礼品不同。现今妇女却以兵器作为饰物,这是妇女的妖异很严重的。不久便有贾后专权的事”最终失去天下。这时妇女结起头发后,用丝织带子紧扎发环,叫作撷子髻。开始于宮中,天下仿照。是此后买后废黜并加害太子的应兆。 元康年间,天下开始相互以乌杖来做拐杖,后来逐渐加上平底金属套头,停下时就立着它。木,是东方之行,是金之臣。杖是扶持⾝体的物体,做成乌形杖头,特别便于使用。一定要有人用,是要救的征兆。加上金属,直立时就能立在地上,是说木依靠着金,能够自己立着。等到怀童、壁童时代,王室变故很多,而京都陷落,五帝以藩臣地位在东方树立威德,维持天下,是扶持的应兆。到家国没有了君主,海內归顺他,他就承受天命,在长江之南建都,这是立独的应兆。 元康、太安年间,江、淮地区有破草鞋自己聚在道路上,多的达四五十双,有人将其分散扔到坑⽳山⾕,第二天见草鞋又回到原位。有人说,看见是狐狸衔来聚在一起的。⼲宝认为“草鞋,是人⾝上低 ![]() ![]() ![]() ![]() 当初,魏做⽩恰,在前面横 ![]() ![]() ![]() 孝怀帝永嘉年间,士大夫竞相穿起生笺单⾐。有见识的人指着说:“造就是古代稀疏细布的丧服,是诸侯的大夫为天子服孝穿的。现在无故穿这样的⾐服,必有应兆!”此后就有胡⼊之 ![]() 元帝太兴年间,士兵用紫⾊囊袋扎发髻。有见识的人说:“发髻在头,是⼲,代表君王之道。囊是坤,代表臣子之道。现在用红⾊囊袋绑缚发髻,是臣子上侵君王的象征。”这时王敦侵凌君王。 旧时做羽扇柄,刻木作为骨架,排列羽⽑十 ![]() ![]() ![]() ![]() ![]() ![]() ![]() 海西公继位,忘记装饰豹尾。天戒这样说,豹尾,是礼仪服饰之主,是地位变尊贵的人用作豹变的。海西公豹变的⽇子,不应当忘记而忘记了。不是执掌社稷的人,所以忘记了豹尾,说明不会善终。不久就被废黜。 孝武太元年间,人们不再戴悄头。天戒这样说,头是元首,峭是辅助元首作为礼仪装饰的。现在忽然废弃,就像人君孤独没有辅佐,将至于危亡。到安帝,桓玄便篡位。 旧时做屐,底下木齿都排到底板上,叫作露卯。太元年间忽然不再排満,叫作 ![]() ![]() ![]() ![]() 五年间,公主妇女必定松散鬓发斜结发髻,装饰很多头饰。用的假发很多,不能始终戴着,就先在木头和笼子上装好,叫作假髻,也有叫作假头。至于贫穷人家,不能自己备办,自称无头,去向人家借头。于是流行天下,也是服妖。没有多久,孝武帝去世天下动 ![]() 桓玄篡位自立,殿上设置红⾊幔帐,雕刻⻩金做成脸面,四个角有金龙衔着五⾊的羽葆流苏。众大臣相互说:“很像丧车。”不久桓玄覆灭,这是服妖。 置伐末年都是帽子小而⾐裳宽大,风气教化相互仿效,在平民中间成为习俗。有见识的人说:“上小而下大,这是禅让替代的象征。”不久后刘宋取代末代皇帝。 魏明帝景初二年,廷尉府中⺟鶸变为雄鶸,不鸣叫不争斗。王宜说:“逭年童童平定迄塞,百姓开始有推举贤才的议论,这是其象征。但是置翘三位帝王都是以人臣⾝份终其生,不呜叫不争斗,又是天意吧。” 惠帝元康六年,陈国有 ![]() ![]() 太安年间,周圮家⺟鶸逃⼊屋檐⽔漕中,六七天才下来,鼓动羽翼啼呜争斗,衹有羽⽑没有改变。此后有陈敏事件。陈敏虽然控制江南地区,终于没有礼乐法度,大概是他的象征吧。最终被周圮消灭。鶸祸出现在周圮家,又是天意。京房《易传》说:“⺟ ![]() ![]() 元帝太兴年间,王敦镇守武昌,有⺟ ![]() 孝武帝太元十三年四月,广陵⾼平闽嵩家⺟ ![]() ![]() 安帝隆安元年八月,琅琊王司马道子家青⾊⺟鶸变为⾚⾊雄 ![]() 四年,荆州有鶸生出角,角不久脫落。造时桓玄开始专权西夏地区,狂妄傲慢不敬,所以有鶸祸。天戒这样说,角,兵器的象征,不久脫落,是一时兴起却不能终久的妖异。后来都应验了。 元兴二年,衡 ![]() ![]() ![]() ![]() ![]() 武帝咸宁元年八月丁酉,大风折断社庙大树,有青气冒出来,这是青祥。占卜说:“塞差应有帝王。”第二年,五童出生。遣时,五童祖⽗重皇王受封在墓差,从逭裹改封为遮夏臣王。瑟盛认为是中兴的象征。晋室战 ![]() 惠帝元康年间,洛 ![]() 魏文帝⻩初七年正月,巡幸许昌。许昌城南门无缘无故自行崩塌,文帝心中厌恶此事,就没有进城,返回洛 ![]() 元帝太兴二年六月,吴郡米廉无故自行毁坏。天戒这样说,米廉,是买⼊卖出的房屋,无故自行毁坏,这是五⾕暴贵,因而没有买⼊卖出。当年就有大饥荒,饿死千余人。 明帝太宁元年,周莛自己归附王敦,建他的宅屋,建起的五间六梁,一时间跳脫坠落地上,其余的檩子仍 ![]() ![]() ![]() ![]() 安帝元兴元年正月丙子,会稽王太子元显准备讨伐桓玄,在扬州南门树立牙旗旗竿,东边的旗竿很难立住,很久才立直。近于克木的妖异。元显不久被桓玄擒获。 三年五月,乐贤堂毁坏。当时安帝暴 ![]() 义熙九年五月,国子圣堂毁坏。天戒这样说,圣堂,是礼乐的 ![]() |
上一章 晋书 下一章 ( → ) |
睡虎地秦墓竹农桑辑要智囊(选录)水经注四十二章经菜根谭论衡围炉夜话容斋随笔冰鉴 |
房玄龄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晋书》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晋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晋书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