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是房玄龄等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晋书 作者:房玄龄等 | 书号:10189 时间:2017/3/26 字数:47927 |
上一章 第二章 下一章 ( → ) | |
⽇为太![]() ![]() ![]() ![]() ![]() 月为太 ![]() ![]() ![]() 岁星曰东方舂木,于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亏貌失,逆舂令,伤木气,则罚见岁星。岁星盈缩,以其舍命国。其所居久,其国有德厚,五⾕丰昌,不可伐。其对为冲,岁乃有殃。岁星安静中度,吉。盈缩失次,其国有忧,不可举事用兵。又曰,人主之象也,⾊ ![]() ![]() 荧惑曰南方夏火,礼也,视也。礼亏视失,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荧惑法使行无常,出则有兵,⼊则兵散。以舍命国,为 ![]() ![]() ![]() 填星曰央中季夏土,信也,思心也。仁义礼智,以信为主,貌言视德,以心为正,故四星皆失,填乃为之动。动而盈,侯王不宁。缩,有军不复。所居之宿,国吉,得地及女子,有福,不可伐;去之,失地,若有女忧。居宿久,国福厚;易则薄。失次而上二三宿曰盈,有主命不成,不乃大⽔。失次而下曰缩,后戚,其岁不复,不乃天裂若地动。一曰,填为⻩帝之德,女主之象,主德厚安危存亡之机,司天下女主之过。又曰,天子之星也。天子失信,则填星大动。 太⽩曰西方秋金,义也,言也。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太⽩进退以候兵,⾼埤迟速,静躁见伏,用兵皆象之,吉。其出西方,失行,夷狄败;出东方,失行,国中败。未尽期⽇,过参天,病其对国。若经天,天下⾰,民更王,是谓 ![]() 辰星曰北方冬⽔,智也,听也。智亏听失,逆冬令,伤⽔气,罚见辰星。辰星见,则主刑,主廷尉,主燕赵,又为燕、赵、代以北;宰相之象。亦为杀伐之气,战斗之象。又曰,军于野,辰星为偏将之象,无军为刑事。和 ![]() ![]() 凡五星有⾊,大小不同,各依其行而顺时应节。⾊变有类,凡青皆比参左肩,⾚比心大星,⻩比参右肩,⽩比狼星,黑比奎大星。不失本⾊而应其四时者,吉;⾊害其行,凶。 凡五星所出所行所直之辰,其国为得位。得位者,岁星以德,荧惑有礼,填星有福,太⽩兵強,辰星 ![]() ![]() 凡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于地为人。岁星降为贵臣;荧惑降为童兒,歌谣嬉戏;填星降为老人妇女;太⽩降为壮夫,处于林麓;辰星降为妇人。吉凶之应,随其象告。 凡五星,木与土合,为內 ![]() ![]() ![]() ![]() ![]() ![]() 凡月蚀五星,其国皆亡。岁以饥,荧惑以 ![]() ![]() 凡五星⼊月,岁,其野有逐相;太⽩,将僇。 凡五星所聚,其国王,天下从。岁以义从,荧惑以礼从,填以重从,太⽩以兵从,辰以法从,各以其事致天下也。三星若合,是谓惊立绝行,其国外內有兵与丧,百姓饥乏,改立侯王。四星若合,是谓大 ![]() 凡五星⾊,皆圜,⽩为丧,为旱;⾚中不平,为兵;青为忧,为⽔;黑为疾疫,为多死;⻩为吉。皆角,⾚,犯我城;⻩,地之争;⽩,哭泣声;青,有兵忧;黑,有⽔。五星同⾊,天下偃兵,百姓安宁,歌舞以行,不见灾疾,五⾕蕃昌。 凡五星,岁,政缓则不行,急则过分,逆则占。荧惑,缓则不出,急则不⼊,违道则占。填,缓则不还,急则过舍,逆则占。太⽩,缓则不出,急则不⼊,逆则占。辰,缓则不出,急则不⼊,非时则占。五星不失行,则年⾕丰昌。 凡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国中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辰星不出,太⽩为客;其出,太⽩为主。出而与太⽩不相从,及各出一方,为格,野虽有军,不战。 凡五星见伏、留行、逆顺、迟速应历度者,为得其行,政合于常;违历错度,而失路盈缩者,为 ![]() ![]() ![]() ○杂星气 图纬旧说,及汉末刘表为荆州牧,命武陵太守刘睿集天文众占,名《荆州占》。其杂星之体,有瑞星,有妖星,有客星,有流星,有瑞气,有妖气,有⽇月傍气,皆略其名状,举其占验,次之于此云。 ○瑞星 一曰景星,如半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或曰,星大而中空。或曰,有三星,在⾚方气,与青方气相连,⻩星在⾚方气中,亦名德星。 二曰周伯星,⻩⾊,煌煌然,所见之国大昌。 三曰含誉,光耀似慧,喜则含誉 ![]() 四曰格泽,如炎火,下大上锐,⾊⻩⽩,起地而上。见则不种而获,有土功,有大客。 ○妖星 一曰彗星,所谓扫星。本类星,末类彗,小者数寸,长或竟天。见则兵起,大⽔。主扫除,除旧布新。有五⾊,各依五行本精所主。史臣案,彗体无光,傅⽇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南北,皆随⽇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光芒所及则为灾。 二曰孛星,彗之属也。偏指曰彗,芒气四出曰孛。孛者,孛孛然非常,恶气之所生也。內不有大 ![]() 三曰天棓,一名觉星。本类星,末锐,长四丈。或出东北方西方,主奋争。 四曰天 ![]() ![]() 五曰天欃。石氏曰,云如牛状。甘氏,本类星,末锐。巫咸曰,彗星出西方,长可三丈,主捕制。 六曰蚩尤旗,类彗而后曲,象旗。或曰,⾚云独见。或曰,其⾊⻩上⽩下。或曰,若植雚而长,名曰蚩尤之旗。或曰,如箕,可长二丈,末有星。主伐枉逆,主惑 ![]() 七曰天冲,出如人,苍⾐⾚头,不动。见则臣谋主,武卒发,天子亡。 八曰国皇,大而⾚,类南极老人星。或曰,去地一二丈,如炬火,主內寇內难。或曰,其下起兵,兵強。或曰,外內有兵丧。 九曰昭明,象如太⽩,光芒,不行。或曰,大而⽩,无角,乍上乍下。一曰,⾚彗分为昭明,昭明灭光,以为起霸起德之征,所起国兵多变。一曰,大人凶,兵大起。 十曰司危,如太⽩,有目。或曰,出正西,西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或曰,大而有⽑,两角。或曰,类太⽩,数动,察之而⾚,为乖争之征,主击強兵。见则主失法,豪杰起,天子以不义失国,有声之臣行主德。 十一曰天谗,彗出西北,状如剑,长四五丈。或曰,如钩,长四丈。或曰,状⽩小,数动,主杀罚。出则其国內 ![]() 十二曰五残,一名五鏠,出正东,东方之星。状类辰,可去地六七丈。或曰,苍彗散为五残,如辰星,出角。或曰,星表有气如晕,有⽑。或曰,大而⾚,数动,察之而青。主乖亡;为五分,毁败之征,亦为备急兵。见则主诛,政在伯,野 ![]() 十三曰六贼,见出正南,南方之星。去地可六丈,大而⾚,动有光。或曰,形如彗,五残、六贼出,祸合天下,逆侵关枢;其下有兵,冲不利。 十四曰狱汉,一名咸汉,出正北,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数动,察之中青。或曰,⾚表,下有三彗从横。主遂王,主刺王。出则 ![]() 十五曰旬始,出北斗旁,如雄 ![]() ![]() ![]() ![]() 十六曰天锋,彗象矛锋。天下从横,则天锋星见。 十七曰烛星,如太⽩。其出也不行,见则不久而灭。或曰,主星上有三彗上出,所出城邑 ![]() 十八曰蓬星,大如二斗器,⾊⽩,一名王星。状如夜火之光,多至四五,少一二。一曰,蓬星在西南,长数丈,左右兑。出而易处。星见,不出三年,有 ![]() 十九曰长庚,如一匹布著天。见则兵起。 二十曰四填,星出四隅,去地六丈余,或曰可四丈。或曰,星大而⾚,去地二丈,常以夜半时出。见,十月而兵起,皆为兵起其下。 二十一曰地维蔵光,出四隅。或曰,大而⾚,去地二三丈,如月始出。见则下有 ![]() ![]() 《河图》云: 岁星之精,流为天棓、天 ![]() 荧惑散为昭旦、蚩尤之旗、昭明、司危、天欃、⾚彗。 填星散为五残、狱汉、大贲、昭星、绌流、旬始、蚩尤、虹蜺、击咎、⻩彗。 太⽩散为天杵、天柎、伏灵、大败、司奷、天狗、天残、卒起、⽩彗。 辰星散为枉矢、破女、拂枢、灭宝、绕綎、惊理、大奋祀、黑彗。 五⾊之彗,各有长短,曲折应象。 汉京房著《风角书》有《集星章》,所载妖星皆见于月旁,互有五⾊方云,以五寅⽇见,各有五星所生云: 天 ![]() ![]() 天 ![]() 天上、天伐、从星、天枢、天翟、天沸、荆彗,皆填星所生也。出在戊寅⽇,有两⻩方在其旁。 若星、帚星、若彗、竹彗、墙星、榬星、⽩雚,皆太⽩之所生也。出在庚寅⽇,有两⽩方在共旁。 天美、天欃、天杜、天⿇、天林、天蒿、端下,皆辰星之所生也。出以壬寅⽇,有两黑方在其旁。 已前三十五星,即五行气所生,皆出于月左右方气之中,各以其所生星将出不出⽇数期候之。当其未出之前而见,见则有⽔旱,兵丧,饥 ![]() ○客星 张衡曰:“老子四星及周伯、王蓬絮、芮各一,错乎五纬之间。其见无期。其行无度”《荆州》占云:“老子星⾊淳⽩,然所见之国,为饥为凶,为善为恶,为喜为怒。周伯星⻩⾊煌煌,所至之国大昌。蓬絮星⾊青而荧荧然,所至之国风雨不节,焦旱,物不生,五⾕不登,多蝗虫。”又云:“东南有三星出,名曰盗星,出则人下有大盗。西南有三星出,名曰种陵,出则天下⾕贵十倍。西北三大星出而⽩,名曰天狗,出则人相食,大凶。东北有三大星出,名曰女帛,见则有大丧。” ○流星 流星,天使也。自上而降曰流,自下而升曰飞。大者曰奔,奔亦流星也。星大者使大,星小者使小。声隆隆者,怒之象也。行疾者期速,行迟者期迟。大而无光者。众人之事;小而有光者,贵人之事;大而光者,其人贵且众也。乍明乍灭者,贼败成也。前大后小者,恐忧也;前小后大者,喜事也。蛇行者,奷事也;往疾者,往而不反也。长者,其事长久也;短者,事疾也。奔星所坠,其下有兵。无风云,有流星见,良久间乃⼊,为大风,发屋折木。小流星百数四面行者,众庶流移之象。 流星之类,有音如炬火下地,野雉鸣,天保也;所坠国安,有喜。若小流星⾊青⾚,名曰地雁,其所坠者起兵。流星有光青⾚,长二三丈,名曰天雁,军中之精华也;其国起兵,将军当从星所之。流星晖然有光,光⽩,长竟天者,人主之星也;主相、将军从星所之。 飞星大如缶若甕,后皎然⽩,前卑后⾼,此谓顿顽,其所从者多死亡。飞星大如缶若甕,后然皎⽩,星灭后,⽩者曲环如车轮,此谓解衔,其国人相斩为爵禄。飞星大如缶若甕,其后皎然⽩,长数丈,星灭后,⽩者化为云流下,名曰大滑,所下有流⾎积骨。 枉矢,类流星,⾊苍黑,蛇行,望之如有⽑,目长数匹,著天,主反萌,主 ![]() ![]() ![]() ![]() 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止地,类狗。所坠,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上锐,其下员,如数顷田处。或曰,星有⽑,旁有短彗,下有狗形者。或曰,星出,其状⾚⽩有光,下即为天狗。一曰,流星有光,见人面,坠无音,若有⾜者,名曰天狗。其⾊⽩,其中⻩,⻩如遗火状。主候兵讨贼。见则四方相 ![]() 营头,有云如坏山堕,所谓营头之星,所堕,其下覆军,流⾎千里。亦曰流星昼陨名营头。 ○云气 瑞气:一曰庆云。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困,是谓庆云,亦曰景云。此喜气也,太平之应。二曰归琊。如星非星,如云非云。或曰,星有两⾚彗向上,有盖,下连星。见,必有归国者。三曰昌光,⾚,如龙状,圣人起,帝受终,则见。 妖气:一曰虹蜺,⽇旁气也,斗之 ![]() ![]() ![]() ![]() ○十煇 《周礼》眡昆氏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昆,谓 ![]() ![]() ![]() ![]() 凡游气蔽天,⽇月失⾊,皆是风雨之候也,沈 ![]() ![]() ![]() ![]() ![]() ![]() ![]() 凡占,两军相当,必谨审⽇月晕气,知其所起,留止远近,应与不应,疾迟,大小,厚薄,长短,抱背为多小,有无,虚实,久亟,密疏,泽枯。相应等者势等。近胜远,疾胜迟,大胜小,厚胜薄,长胜短,抱胜背,多胜少,有胜无,实胜虚,久胜亟,密胜疏,泽胜枯。重背,大破;重抱为和亲;抱多,亲者益多;背为天下不和,分离相去,背于內者离于內,背于外者离于外也。 ○杂气 天子气,內⾚外⻩,四方所发之处当有王者。若天子 ![]() 猛将之气,如龙,如猛兽;或如火烟之状;或⽩如粉沸;或如火光之状,夜照人;或⽩而⾚气绕之,或如山林竹木,或紫黑如门上楼;或上黑下⾚,状似黑旌;或如张弩;或如埃尘,头锐而卑,本大而⾼。此皆猛将之气也。气发渐渐如云,变作山形,将有深谋。 凡军胜之气,如堤如坂,前后磨地。或如⽔光;将军勇,士卒猛。或如山堤,山上若林木;将士骁勇。或如埃尘粉沸,其⾊⻩⽩;或如人持斧向敌;或如蛇举首向敌,或气如覆舟,云如牵牛;或有云如斗 ![]() 凡气上⻩下⽩,名曰善气;所临之军,敌 ![]() 凡负气,如马肝⾊,或如死灰⾊;或类偃盖,或类偃鱼;或黑气如坏山坠军上者,名曰营头之气;或如群牛群猪,在气中。此衰气也。或如悬⾐,如人相随;或纷纷如转蓬,或如扬灰;或云如卷席,如匹布 ![]() ![]() 凡降人气,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头;又云,如人叉手相向。或气如黑山,以⻩为缘者,皆 ![]() 凡坚城之上,有黑云如星,名曰军精。或⽩气如旌旗,或青云⻩云临城。皆有大喜庆。或气青⾊如牛头触人,或城上气如烟火。如双蛇,如杵形向外,或有云分为两彗状者,皆不可攻。 凡屠城之气,或⾚如飞鸟,或⾚气如败车,或有⾚黑气如狸⽪斑,或城中气聚如楼,出见于外;营上有云如众人头,⾚⾊,其城营皆可屠。气如雄雉临城,其下必有降者。 凡伏兵有黑气,浑浑员长,⾚气在其中:或⽩气粉沸,起如楼状;或如幢节状,在乌云中;或如⾚杵在乌云中,或如乌人在⾚云中。 凡暴兵气,⽩,如瓜蔓连结,队部相逐,须臾罢而复出;或⽩气如仙人,如仙人⾐,千万连结,队部相逐,罢而复兴,当有千里兵来。或气如人持刀楯,云如人,⾊⾚,所临城邑有卒兵至。或⾚气如人持节,兵来未息。云如方虹。此皆有暴兵之象。 凡战气,青⽩如膏;如人无头;如死人卧;如丹蛇,⾚气随之,必大战,杀将。四望无云,见⾚气如狗⼊营,其下有流⾎。 凡连 ![]() ![]() ![]() ![]() 凡⽩虹者,百殃之本,众 ![]() ![]() ![]() 凡⽩虹雾,奷臣谋君,擅权立威。昼雾夜明,臣志得申。 凡夜雾⽩虹见,臣有忧;昼雾⽩虹见,君有忧。虹头尾至地,流⾎之象。 凡雾气不顺四时,逆相 ![]() ![]() ![]() ![]() ![]() 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五⽇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沾⾐而有土,名曰霾。故曰,天地霾,君臣乖。 凡海旁蜄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宮阙,北夷之气如牛羊群畜穹庐,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自华以南,气下黑上⾚;嵩⾼、三河之郊,气正⾚;恆山之北,气青; ![]() 阵云如立垣。杼轴云类轴,搏,两端兑。杓云如绳,居前亘天,其半半天;其JH者类阙旗故。钩云句曲。诸此云见,以五⾊占。而泽抟密,其见动人,乃有兵必起,合斗其直。云气如三匹帛,广前兑后,大军行气也。 韩云如布,赵云如牛,楚云如⽇,宋云如车,鲁云如马,卫云如⽝,周云如车轮,秦云如行人,魏云如鼠,郑云如绛⾐,越云如龙,蜀云如囷。 车气乍⾼乍下,往往而聚。骑气卑而布。卒气搏。前卑后⾼者,疾。前方而⾼后锐而卑者,却。其气平者其行徐。前⾼后卑者,不止而返。校骑之气,正苍黑,长数百丈。游兵之气如彗扫,一云长数百丈,无 ![]() 凡候气之法,气初出时,若云非云,若雾非雾,仿佛若可见。初出森森然,在桑榆上,⾼五六尺者,是千五百里外。平视则千里,举目望即五百里;仰瞻中天,即百里內。平望,桑榆间二千里;登⾼而望,下属地者,三千里。敌在东,⽇出候之;在南,⽇中候之,在西,⽇⼊候之;在北,夜半候之。军上气,⾼胜下,厚胜薄,实胜虚,长胜短,泽胜枯。气见以知大,占期內有大风雨,久 ![]() ◎史传事验 ○天变 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北大裂。案刘向说:“天裂, ![]() ![]() 太安二年八月庚午,天中裂为二,有声如雷者三。君道亏而臣下专僭之象也。是⽇,长沙王奉帝出距成都、河间二王,后成都、河间、东海又迭专威命,是其应也。 穆帝升平五年八月已卯夜,天中裂,广三四丈,有声如雷,野雉皆鸣。是后哀帝荒疾,海西失德,皇太后临朝,太宗总万机,桓温专权,威振內外, ![]() ![]() 元帝太兴二年八月戊戌,天鸣东南,有声如风⽔相薄。京房易妖占曰:“天有声,人主忧。”三年十月壬辰,天又鸣,甲午止。其后王敦⼊石头,王师败绩。元帝屈辱,制于強臣,即而晏驾,大聇不雪。 安帝隆安五年闰月癸丑,天东南鸣。六年九月戊子,天东南又鸣。是后桓玄篡位,安帝播越,忧莫大焉。鸣每东南者,盖中兴江外,天随之而鸣也。 义熙元年八月,天鸣,在东南,京房《易传》曰:“万姓劳,厥妖天鸣。”是时安帝虽反正,而兵⾰岁动,众庶勤劳也。 ○⽇蚀 魏文帝⻩初二年六月戊辰晦,⽇有蚀之。有司奏免太尉,诏曰:“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罪已之义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眚,勿腹劾三公。”三年正月丙寅朔,⽇有蚀之。十一月庚申晦,又⽇有蚀之。五年十一月戊申晦,⽇有蚀之。明帝太和初,太史令许芝奏,⽇应蚀,与太尉于灵台祈禳。帝曰:“盖闻人主政有不德,则天惧之以灾异,所以谴告,使得自修也。故⽇月薄蚀,明治道有不当者。朕即位以来,即不能光明先帝圣德,而施化有不合于皇神,故天上有寤之。宜敕政自修,有以报于神明。天之于人,犹⽗之于子,未有⽗ ![]() ![]() 青龙元年闰月庚寅朔,⽇有蚀之。 少帝正始元年七月戊申朔,⽇有蚀之。三年四月戊戌朔,⽇有蚀之。四年五月丁丑朔,⽇有蚀之。五年四月丙辰朔,⽇有蚀之。六年四月壬子朔,⽇有蚀之。十月戊申朔,又⽇有蚀之。八年二月庚午朔,⽇有蚀之。是时曹慡专政,丁谧、邓飏等转改法度。会有⽇蚀之变,诏群臣问得失。蒋济上疏曰:“昔大舜佐治,戒在比周。周公辅政,慎于其朋。齐侯问灾,晏子对以布惠;鲁君问异,臧孙答以缓役。塞变应天,乃实人事。”济旨譬甚切,而君臣不悟,终至败亡。九年正月乙未朔,⽇有蚀之。 嘉平元年二月二月已示朔,⽇有蚀之。 ⾼贵乡公甘露四年七月戊子朔,⽇有蚀之。五年正月乙酉朔,⽇有蚀之。京房易占曰:“⽇有蚀乙酉,君弱臣強。司马将兵,反征其王。”五月,有成济之变。 元帝景元二年五月丁未朔,⽇有蚀之。三年十一月已亥朔,⽇有蚀之。 武帝泰始二年七月丙午晦,⽇有蚀之。十月丙午朔,⽇有蚀之。七年十月丁丑朔,⽇有蚀之。八年十月辛未朔,⽇有蚀之。九年四月戊辰朔,⽇有蚀之。又,七月丁酉朔,⽇有蚀之。十年正月乙未,三月癸亥,并⽇有蚀之。 咸宁元年七月甲申晦,⽇有蚀之。三年正月丙子朔,⽇有蚀之。四年正月庚午朔,⽇有蚀之。 太康四年三月辛丑朔,⽇有蚀之。七年正月甲寅朔,⽇有蚀之。八年正月戊申朔,⽇有蚀之。九年正月壬申朔,六月庚子朔,并⽇有蚀之。永熙元年四月庚申,帝崩。 惠帝元庚九年十一月甲子朔,⽇有蚀之。十二月,废皇太子为庶人,寻杀之。 永康元年正月已卯,四月辛卯朔,并⽇有蚀之。 永宁元年闰月丙戌朔,⽇有蚀之。 光熙元年正月戊子朔,七月乙酉朔,并⽇有蚀之。十一月,惠帝崩。十二月壬午朔,又⽇有蚀之。 怀帝永嘉元年十一月戊申朔,⽇有蚀之。二年正月丙子朔,⽇有蚀之。六年二月壬子朔,⽇有蚀之。 愍帝建兴四年六月丁巳朔,十二月甲申朔,并⽇有蚀之。五年五月丙子,十一月丙子,并⽇有蚀之。时帝蒙尘于平 ![]() 元帝太兴元年四月丁丑朔,⽇有蚀之。 明帝太宁三年十一月癸已朔,⽇有蚀之,在卯至斗。斗,吴分也。其后苏峻作 ![]() 成帝咸和二年五月甲申朔,⽇有蚀之,在井。井,主酒食,女主象也。明年,皇太后以忧崩。六年三月壬戌朔,⽇有蚀之。是时帝已年长,每幸司徒第,犹出⼊见王导夫人曹氏如弟子之礼。以⼊君而警敬人臣之 ![]() 咸康元年十月乙未朔,⽇有蚀之。七年二月甲子朔,⽇有蚀之。三月,杜皇后崩。八年正月乙未朔,⽇有蚀之。京都大雨,郡国以闻。是谓三朝,王者恶之。六月而帝崩。 穆帝永和二年四月己酉,七年正月丁酉,八年正月辛卯,并⽇有蚀之。十二年十月癸巳朔,⽇有蚀之,在尾。燕分,北狄之象也。是时边表姚襄、苻生互相呑噬,朝廷忧劳,征伐不止。 升平四年八月辛丑朔,⽇有蚀之,几既在角。凡蚀,浅者祸浅,深者祸大。角为天门,⼊主恶之。明年而帝崩。 哀帝隆和元年三月甲寅朔,十二月戊午朔,并⽇有蚀之。明年而帝有疾,不识万机。 海西公太和三年三月丁巳朔,五年七月癸酉朔,并⽇有蚀之。皆海西被废之应也。 孝武帝宁康三年十月癸酉朔,⽇有蚀之。 太元四年闰月己酉朔,⽇有蚀之。是时苻坚攻没襄 ![]() 安帝隆安四年六月庚辰朔,⽇有蚀之。是时元显执政。 元兴二年四月癸巳朔,⽇有蚀之。其冬桓玄篡位。 义熙三年七月戊戌朔,⽇有蚀之。十年九月丁巳朔,⽇有蚀之。十一年七月辛亥晦,⽇有蚀之。十三年正月甲戌朔,⽇有蚀之。明年,帝崩。 恭帝元熙元年十一月丁亥朔,⽇有蚀之。自义熙元年至是,⽇蚀皆从上始,皆为⾰命之征。 《周礼》只眡祲氏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辩吉凶,有祲、象、镌、监、闇、瞢、弥、序、隮、想凡十。后代名变,说者莫同。今录其著应以次之云。 吴孙权⾚乌十一年二月,⽩虹贯⽇。权发诏戒惧。 武帝泰始五年七月甲寅,⽇晕再重,⽩虹贯之。 太康元年正月已丑朔,五⾊气冠⽇,自卯至酉。占曰:“君道失明,丑为斗牛,主吴越。”是时孙皓 ![]() 惠帝元康元年十一月甲申,⽇晕,再重,青⾚有光。九年正月,⽇中有若飞燕者,数⽇乃消。王隐以为愍怀废死之征。 永康元年正月癸亥朔,⽇晕,三重。十月乙未,⽇闇,⻩雾四塞。占曰:“不及三年,下有拔城大战。”十二月庚戌,⽇中有黑气。京房《易传》曰:“祭天不顺兹谓逆,厥异⽇中有黑气。” 永宁元年九月甲申,月中有黑子。京房易占:“黑者 ![]() 太安元年十一月,⽇中有黑气。 永兴元年十一月,⽇中有黑气分⽇。 光熙元年五月壬辰、癸巳,⽇光四散,⾚如⾎流,照地皆⾚。甲午又如之。占曰:“君道失明。” 怀帝永嘉元年十一月乙亥,⻩黑气掩⽇,所照皆⻩。案《河图》占曰:“⽇薄也”其说曰:“凡⽇蚀皆于朔晦,有不于晦朔者为⽇薄。虽非⽇月同宿,时 ![]() ![]() 愍帝建兴二年正月辛未辰时,⽇陨于地。又有三⽇相承,出于西方而东行。五年正月庚子,三⽇并照,虹蜺弥天。⽇有重晕,左右两珥。占曰:“⽩虹,兵气也。三四五六⽇俱出并争,天下兵作,丁巳亦如其数。”又曰:“三⽇并出,不过三旬,诸侯争为帝。⽇重晕,天下有立王。晕而珥,天下有立侯。”故陈卓曰:“当有大庆,天下其三分乎!”三月而江东改元为建武、刘聪、李雄亦跨曹刘疆宇,于是兵连累叶。 元帝太兴元年十一月乙卯,⽇夜出,⾼三丈,中有⾚青珥。四年二月癸亥,⽇斗。三月癸未,⽇中有黑子,辛亥,帝亲录讯囚徒。 永昌元年十月辛卯,⽇中有黑子。时帝宠幸刘隗,擅威福,亏伤君道,王敦因之举兵, ![]() 明帝太宁元年正月乙卯朔,⽇晕无光。癸巳,⻩雾四塞。占曰:“君道失明, ![]() ![]() ![]() ![]() ![]() 成帝咸和九年七月,⽩虹贯⽇。 咸康元年七月,⽩虹贯⽇。二年七月,⽩虹贯⽇。自后庾氏专政,由后族而贵,盖亦妇人擅国之义,故频年⽩虹贯⽇。八年正月壬申,⽇中有黑子,丙子乃灭。夏,帝崩。 穆帝永和八年,张重华在凉州,⽇暴⾚如火,中有三⾜为乌,形见分明,五⽇乃止。十年十月庚辰,⽇中有黑子,大如 ![]() 升平三年十月丙午,⽇中有黑子,大如 ![]() 海西公太和三年九月戊辰夜,二虹见东方。四年四月戊辰,⽇晕,厚密,⽩虹贯⽇中。十月乙未,⽇中有黑子。五年二月辛酉,⽇中有黑子,大如李。六年三月辛未,⽩虹贯⽇,⽇晕,五重。十一月,桓温废帝,即简文咸安元年也。 简文咸安二年十一月丁丑,⽇中有黑子。 孝武宁康元年十一月己酉,⽇中有黑子,大如李。二年三月庚寅,⽇中有黑子二枚,大如鸭卵。十一月己巳。⽇中有黑子,大如 ![]() 太元十三年二月庚子,⽇中有黑子二,大如李。十四年六月辛卯,⽇中又有黑子,大如李。二十年十一月辛卯,⽇中又有黑子。是时会稽王以⺟弟⼲政。 安帝隆安元年十二月壬辰,⽇晕,有背璚。是后不亲万机,会稽王世子元显专行威罚。四年十一月辛亥,⽇中有黑子。 元兴元年二月甲子,⽇晕,⽩虹贯⽇中。三月庚子,⽩虹贯⽇。未几,桓玄克京都,王师败绩。明年,玄篡位。 义熙元年五月庚午。⽇有彩珥。六年五月丙子,⽇晕,有璚。时有庐循 ![]() 恭帝元熙二年正月壬辰,⽩气贯⽇,东西有直珥各一丈,⽩气贯之 ![]() ○月变 魏文帝⻩初四年十一月,月晕北斗。占曰:“有大丧,赦天下。”七年五月,帝崩,明帝既位,大赦天下。 孝怀帝永嘉五年三月壬申丙夜,月蚀,既。丁夜又蚀,既。占曰:“月蚀尽,大人忧。”又曰:“其国贵人死。” 海西公太和四年闰月乙亥,月晕轸,复有⽩晕贯月北,晕斗柄三星。占曰:“王者恶之。”六年,桓温废帝。 安帝隆安五年三月甲子,月生齿。占曰:“月生齿,天子有贼臣,群下自相残。”桓玄篡逆之征也。 义熙九年十二月辛卯朔,月犹见东方。是谓之仄匿,则侯王其肃。是时刘裕辅政,威刑自己,仄匿之应云。十一年十一月乙未,月⼊舆鬼而晕。占曰:“主忧,财宝出。”一曰:“月晕,有赦。” ○月奄犯五纬 凡月蚀五星,其国皆亡。五星⼊月,其野有逐相。 魏明帝太和五年十二月甲辰,月犯填星。 青龙二年十月乙丑,月又犯填星。占同上。戊寅,月犯太⽩,占曰:“人君死,又为兵。”景初元年七月,公孙文懿叛。二年正月,遣宣帝讨之。三年正月,天子崩。四年三月已巳,太⽩与月俱加景昼见,月犯太⽩。占同上。 景初元年十月丁未,月犯荧惑。占曰:“贵人死。”二年四月,司徒韩既薨。 齐王嘉平元年正月甲午,太⽩袭月。宣帝奏永宁太后废曹慡等。 惠帝太安二年十一月庚辰,岁星⼊月中。占曰:“国有逐相。”十二月壬寅,太⽩犯月。占曰:“天下有兵。”三年正月乙卯,月犯太⽩,占同青龙元年。七月,左卫将军陈等率众奉帝伐成都王,六军败绩,兵 ![]() 元帝太兴二年十一月辛巳,月犯荧惑。占曰:“有 ![]() ![]() ![]() 成帝咸康元年二月乙未,太⽩⼊月。四月甲午。月犯太⽩。四年四月已巳,七月乙巳,月俱奄太⽩。占曰:“人君死。又为兵,人主恶之。”明年,石季龙之众大冠沔南,于是內外戒严。五年四月辛示,月犯岁星,在胃。占曰:“国饥,人流。”乙未,月犯岁星,在昴。及冬,有沔南、邾城之败,百姓流亡万余家。六年二月乙未,太⽩⼊月。占曰:“人主死。”四月甲午,月犯太⽩。占曰:“人主恶之。” 穆帝永和八年十二月,月在东井,犯岁星。占曰:秦饥,人流亡。”是时兵⾰连起。十年十一月,月奄填星,在舆鬼。占曰:“秦有兵。”时桓温伐苻健,健坚壁长安,温退。十二年八月,桓温破姚襄。 升平元年十一月壬午,月奄岁星,在房。占曰:“人饥。”一曰:“豫州有灾。”二年闰三月乙亥,月犯岁星,在房。占同上。三年,豫州刺史谢万败。三年三月乙酉,月犯太⽩,在昴。占曰:“人君死。”一曰:“赵地有兵,胡不安。”四年正月,暮容俊卒。五年正月乙丑辰时,月在危宿,奄太⽩。占曰:“天下靡散。”三月丁未,月犯填星,在轸。占曰:“为大丧。”五月,穆帝崩。七月,慕容恪攻冀州刺史吕护于野王,拔之,护奔走。时桓温以大众次宛,闻护败,乃退。 哀帝兴宁元年十月丙戌,月奄太⽩,在须女。占曰:“天下靡散。”一曰:“灾在扬州。”三年,洛 ![]() 海西太和元年二月丙子,月奄荧惑,在参。占曰:“为內 ![]() 孝武太元十二年二月戊寅,荧惑⼊月。占曰:“有 ![]() ![]() ![]() ![]() ![]() ![]() ![]() 安帝隆安元年六月庚午,月奄太⽩,在太微端门外。占曰:“国受兵。”乙酉,月奄岁星,在东壁。占曰:“为饥,卫地有兵。”二年六月,郗恢遣邓启方等以万人伐慕容宝于滑台,启方败。三年九月,桓玄等并举兵,于是內外戒严。四年正月乙亥,月犯填星,在牵牛。占曰:“吴越有兵丧,女主忧。”六月乙未,月又犯填星,在牵牛。十月乙未,月奄岁星,在北河。占曰:“为饥,胡有兵。”其四年五月,孙恩破会稽,杀內史谢琰。后又破⾼雅之于余姚,死者十七八。七月,太皇太后李氏崩。元兴元年,孙恩寇临海,人众饿死,散亡殆尽。 元兴元年四月辛丑,月奄辰星。七月,大饥,人相食。二年十一月辛巳,月犯荧惑。占悉同上。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放迁帝、后于寻 ![]() 义熙元年四月己卯,月犯填星,在东壁。占曰:“其地亡国。”一曰:“贵人死。”七月己未,月奄填星,在东壁。占曰:“其国以伐己。”一曰:“人流。”十月丁巳,月奄填星,在营室。占同上。十一月,荆州刺史魏咏之卒。二年二月,司马国璠等攻没弋 ![]() ![]() 恭帝元熙元年七月,月犯岁星。占悉同上。十二月丁巳,月犯太⽩于羽林。二年六月,帝逊位,禅宋。 ○五星聚舍 魏明帝太和四年七月壬戌,太⽩犯岁星。占曰;“太⽩犯五星,有大兵。”五年三月,诸葛亮以大众寇天⽔。时宣帝为大将军,距退之。 青龙二年二月己未,太⽩犯荧惑。占曰:“大兵起,有大战。”是年四月,诸葛亮据渭南,吴亦起兵应之,魏东西奔命。 惠帝元康三年,填星、岁星、太⽩三星聚于毕昴。占曰:“为兵丧。毕昴,赵地也。”后贾后陷杀太子,赵王废后,又杀之,斩张华、裴頠,遂篡位,废帝为太上皇,天下从此遘 ![]() 永宁二年十一月,荧惑、太⽩斗于虚危。占曰:“大兵起,破军杀将。虚危,又齐分也。”十二月,荧惑袭太⽩于营室。占曰;“天下兵起,亡君之戒。”一曰:“易相。”初,齐王冏之京都,因留辅政,遂专傲无君。是月,成都、河间檄长沙王乂讨之,冏、乂 ![]() 太安三年正月,荧惑犯岁星。占曰:“有战。”七月。左卫将军陈奉帝伐成都,六军败绩。 光熙元年九月,填星犯岁星。占曰:“填与岁合,为內 ![]() ![]() 怀帝永嘉六年七月,荧惑、岁星、太⽩聚牛、女之间,徘徊进退。案占曰:“牛女,扬州分”是后两都倾覆,而元帝中兴场土。 建武元年五月癸未,太⽩、荧惑合于东井。占曰:“金火合曰烁,为丧。”是时愍帝蒙尘于平 ![]() 元帝太兴二年七月甲午,岁星、荧惑会于东井。八月乙未,太⽩犯岁星,合在翼。占曰:“为兵饥。”三年六月丙辰,太⽩与岁星合于房。占同上。永昌元年王敦攻京师,六军败绩。王敦寻死。 成帝咸康三年十一月乙丑,太⽩犯岁星于营室。占曰:“为兵饥。”四年二月,石季龙破幽州,迁万余家以南。五年,季龙众五万寇沔南,略七千余家而去。又骑二万围陷邾城,杀略五千余人。四年十二月癸丑,太⽩犯填星,在箕。占曰:“王者亡地。”七年,慕容皝自称燕王。七年三月,太⽩荧惑合于太微中,犯左执法。明年,显宗崩。八年十二月己酉,太⽩犯荧惑于胃。占曰:“大兵起。”其后庾翼大发兵,谋伐石季龙,专制上流。 康帝建元元年八月丁未,太⽩犯岁星,在轸。占曰:“有大兵。”是年石季龙将刘宁寇没狄道。 穆帝永和四年五月,荧惑⼊娄,犯填星。占曰:“兵大起,有丧,灾在赵。”其年石季龙死,来年冉闵杀石遵及诸胡十万余人,其后褚裒北伐,丧众而薨。六年三月戊戌,荧惑犯岁星。占曰:“为战。”七年三月戊子,岁星、荧惑合于奎。其年刘显杀石祗及诸胡帅,中士大 ![]() 升平二年八月戊午,荧惑犯填星,在张。占曰:“兵大起。”三年八月庚午,太⽩犯填星,在太微中。占曰:“王者恶之。”五年十月丁卯,荧惑犯岁星,在营室。占曰:“大臣有匿谋。”一曰:“卫地有兵。”时桓温擅权,谋移晋室。 海西公太和元年八月戊午,太⽩犯岁星,在太微中。三年六月甲寅,太⽩奄荧惑,在太微端门中。六年,海西公废。 简文咸安二年正月己酉,岁星犯填星,在须女。占曰:“为內 ![]() ![]() 孝武宁康二年十一月癸酉,太⽩奄荧惑,在营室。占曰:“金火合为烁,为兵丧。”太元元年七月,苻坚伐凉州,破之,虏张天锡。 太元十一年十二月己丑,太⽩犯岁星。占曰:“为兵饥。”是时河朔未平,兵连在外,冬大饥。十七年九月丁丑,岁星、荧惑、填星同在亢、氐。十二月癸酉,填星去,荧惑、岁星犹合。占曰:“三星合,是谓惊立绝行,內外有兵丧与饥,改立王公。”十九年十月,太⽩、填星、荧惑辰星合于氐。十二月癸丑,太⽩犯岁星,在斗。占曰:“为 ![]() 安帝隆安元年二月,岁星、荧惑皆⼊羽林。占曰:“中军兵起。”四月,王恭等举兵,內外戒严。 元兴元年八月庚子,太⽩犯岁星,在上将东南。占曰:“楚兵饥。”一曰:“灾在上将。”二年,桓玄篡位。三年,刘裕尽诛桓氏。二年十月丁丑,太⽩犯填星,在娄。占同上。三年二月壬辰,太⽩、荧惑合于羽林。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放迁帝、后。三年二月,刘裕起义兵,桓玄 ![]() 义熙二年十二月丁未,荧惑、太⽩皆⼊羽林,又合于壁。三年正月,慕容超寇淮北、徐州,至下邳。八月,遣刘敬宣伐蜀。三年二月癸亥,荧惑、填星、太⽩、辰星聚于奎、娄、从填星也,徐州分。是时,慕容超僭号于齐,兵连徐兗,连岁寇抄,至于淮泗,姚兴、谯纵僭号秦蜀,卢循及魏南北 ![]() ![]() ![]() ![]() 译文 太 ![]() ![]() ![]() ![]() ![]() ![]() ![]() ![]() ![]() ![]() ![]() ![]() ![]() ![]() ![]() ![]() 月亮是太 ![]() ![]() ![]() ![]() 岁星叫做东方舂木,对于人来说,是五常中的仁,五事中的貌。如果仁有所污、貌有所失,违逆了舂的节令,损伤了木之气,则惩罚显现在岁星上。岁星早出晚出不同, ![]() ![]() 荧惑是南方夏火的精华,礼仪和微察失度,违逆了夏令,损伤了火气,徵罚显现在灾惑星上。荧惑的法象是使运行失常,它出现就会有兵 ![]() ![]() ![]() ![]() ![]() ![]() 镇星叫做央中季夏土,是诚信、思维的象徵。仁义礼智,以诚信为主,貌言视听,以心为正,所以四星若全部失却常态,镇星就会因此而动。动 ![]() ![]() ![]() 太⽩星叫做西方秋金,是道义和言语的象徵。道义污缺言语失理,违逆秋令,损伤了金气,其惩罚显现于太⽩星。太⽩星的进退能占验出兵 ![]() ![]() ![]() ![]() ![]() 辰星对应北方、冬、⽔,代表智慧和听政。智慧欠缺、听政失当,违逆冬令,损伤⽔气,惩罚显现在辰星上。辰星出现,则主掌刑罚,主掌廷尉,主掌燕地、赵地,又掌管燕、赵、代以北的地方,是宰相之象。也象徵诛杀征伐之气,战斗之象,没有战事就会发生刑罚之事。调和 ![]() ![]() 五星是有颜⾊的,大小也不相同,各自依照自己的运行轨迹并顺应着时间和节气。颜⾊的改变是有规律的,凡青⾊可比于参宿左肩,⾚可比于心大星,⻩可比于参宿右肩,折可比于狼星,黑可比于奎大星。不失其本⾊而顺应其四时,则吉祥;其颜⾊与其行相违,则凶祸。 五星所出⼊、所运行、所当值的辰位,所对应之国得位。得位者,岁星主德,荧惑星主礼,土星主福,太⽩星主兵強,辰星主 ![]() ![]() 五星早出晚出或失其位次,其精华降到地面为人。岁星降而为贵族大臣;荧惑星降而为儿童,每天唱歌嬉耍;土星降而为老人妇女;太⽩星降而为壮夫,⾝处山林之中;辰星降而为妇人。吉凶的应对,各随其徵兆而昭示。 凡五星,木星与土星会合,将有內 ![]() ![]() ![]() ![]() ![]() ![]() ![]() ![]() 凡是月亮蚀五星,其分野之国都会衰亡。月食岁星是因为饥荒,蚀火星是因为战 ![]() ![]() 凡五星⼊合月亮,若是岁星,则所应对的家国将有被斥逐的宰相;若是太折星,将有杀戮。 凡五星所聚之处,其所对应的家国将主宰天下,天下之人都会遵从。岁星表示以道义而遵从,火星表示以礼仪而遵从,土星表示以厚重而遵从,太⽩表示以兵力而遵从,辰星表示以刑法而遵从,各自以其所主之事而招致天下。如果三星会合,这就会有兵丧而中断星之正常运行,这个家国的內外都会有战争和动 ![]() ![]() 凡五星的颜⾊,都成圆圈状,⽩⾊主丧,是旱灾的徵兆;呈⾚⾊內有不平,主战 ![]() 此五星中,岁星,政教缓和则不行,疾历则过分,违逆则占。荧惑星,缓和则不出,疾历则超过其居舍,违逆则占。太⽩星,缓和则不出,疾历则不⼊,违逆则占。蜃生,缓和则不出,疾历则不⼊,非其时则占。五星不失基常行,则当年五⾕丰收。 从中分天为两部,若五星聚于东方,则对中原有利;若聚于西方,则外国用兵者有利。若辰星不出现,则太折为客;辰星出现,则太⽩为主。辰星出现而不跟丛着太折,以及各从一方出现,就是格,国土中虽有军队,不会发生战争。 凡五星之出现或隐没、留止或运行、违逆或顺从、迟缓或疾速应全历法时度的,就符合它的规律,政教全于常规;违反历法时度而 ![]() ![]() ![]() ![]() ![]() ○晋书杂星气翻译 按照河图纬书的旧说,到汉末刘表任荆州牧时,命武陵太守刘睿号集关于天文的众多占卜成书,定名为《荆州占》。那些杂星的本⾝,有瑞星,有妖星,有客星,有流星,有瑞气,有妖气,有的是⽇月旁边的云气,都简要举出它们的名称形状,列举出它们占卜应验的情况,依次排列于此。 ○瑞星 第一是景星,像半个月亮,在农历月初和月末出现,协助月亮放 ![]() 第二是周伯星,呈⻩⾊,闪闪发光,在哪个家国出现哪个家国就会非常昌盛。 第三叫含誉,光芒似彗星,有喜事则含誉星放 ![]() 第四是格泽,像炎炎的火焰,下面圆浑上面尖锐,颜⾊呈⻩⽩⾊,从地上升起。它一出现则不用耕种而有收获,有治⽔筑城等工程,有尊贵的客人。 ○妖星 一种叫彗星,就是所说的扫帚星。基本体像星星,其末尾像扫帚,小的数寸长,长的有穿贯整个天空。它一出现就会兴起战火,发大⽔。它主掌扫除,即除旧 ![]() ![]() ![]() ![]() 第二是孛星,属于彗星一类。光芒偏向一方就叫彗,芒气四散发⾝就叫孛。孛,就是说光芒四 ![]() ![]() 第三叫天棓,又叫觉星。本体与星相类,末端尖锐,四丈长。有时在东方方或西方出现,标志奋争之事。 第四种是天 ![]() ![]() 第五叫天欃。石氏说,其支形状像牛。甘氏认为,本体与星相类似,末端尖锐。巫咸说,似彗星出现在西方,有二三丈长,主就捕捉之制。 第六是蚩尤旗,类似彗星而后部弯曲,象旗子。有人说,⾚⾊之云立独显现。有人说,它的颜⾊是下⻩下⽩。有人说,像一棵直立的莞草而比较长,取名叫蚩尤之旗。有人说,像一个畚箕,有二丈长,末端有星星。主应对伐琊恶叛逆的人,主应有惑 ![]() ![]() 第七叫天冲,它出现时开奖似人,穿着青黑⾊的⾐服,光着头,一动不动。它一出现则臣下图谋君主,武装的士兵奋起,天子丧亡。 第八叫国皇,大硕而呈红⾊,与南极老人星相类似。有人说,离开地一、二丈、像火炬,主应国內发生贼寇动 ![]() ![]() 第九叫昭明,形象如太⽩星,光有芒角,不行。有人说,它大硕而⾊⽩,没有芒角,忽上忽下。有人说,⾚⾊的彗星分为昭明星,照明星的光暗淡月末灭,被认为是霸业兴起、德政兴起的徵兆,所对应的家国与兵多变。有人说,在上位的人不吉利,将发生严重的战 ![]() 第十叫司危,状如太折星,有眼。有人说,出于正西方,是西方之野星,离地大约六丈,大硕而⾊⽩。有人说,大硕而有⽑,有两个角。有的说,类似太⽩星,经常闪动,细看它颜⾊发红,是违逆争斗的徵兆,主应抗击強兵。显现则主群失去。豪杰纷起,天子会因为不义而失国,有声望的臣下行使君主之德政。 第十一叫天谗,彗尾出现于西北方,其状如剑,长四、五丈。有人说,形状像钩,有四丈长。有的说,其形状又小女⽩,经常闪动,主应杀戮诛罚。出现则所应对的家国內部发生动 ![]() ![]() 第十二叫五残,双叫五锋,出于正东方,是东方之星。开奖类似长星,离地大约六、七丈。有人说,苍⾊的彗星散开成为五残星,状如辰星,有芒角。有的说,星的表面有一层气好像晕环,有⽑。有的说,大而⾊⾚,经常闪动,细看它呈青⾊。主应乘逆丧亡;分为五,是毁败的徵兆,也象徵备充紧急战事。显现出则主应诛杀,权政旁落于伯,四野形成动 ![]() ![]() 第十三叫六贼,出现于正南方 ,是南方之星。离地大约六丈,大而⾊⾚,闪动而有光辉。有的说,其形如彗。五残星、六贼星出现。灾祸合降于天下,逆兵犯侵关口要塞;所对应的地方有兵灾,对卫宿位所应之地不利。 第十四叫狱汉星,又叫咸汉,出现于正北,是北方 分野之星,离地大约六丈,大而⾊⾚,经常闪动,仔细地观察,中间是青⾊的。有人说,它表面呈⾚⾊,下面有三颗彗星纵横。它象徵着放逐君主、刺杀君主。出现则 ![]() ![]() 第十五叫旬始,出现在北斗星旁,形状象雄 ![]() ![]() ![]() ![]() 第十六叫天锋星,彗尾像矛锋。天下有战 ![]() 第十七叫烛星,形状像太⽩星。它出现而不移动,出现后不久就消失了。有人说,主星上有三条彗尾出现,所出现的城邑则大 ![]() 第十八叫蓬星,其大如能容二斗之器,⽩⾊,又叫王星。形状像夜间生之光,多至四五个,少则一二个。又说,蓬星在西南方,长数丈,不出三年,应付有 ![]() 第十九叫长庚,像一匹布附着在天上。它一出现则战 ![]() 第二十叫四填星,此星出现于四角,离地⾼丈多远,有人说大约是四丈。有人说,此星大而⾊⾚,离地两丈,常常在夜半时分出现,一出现,十月之后兵 ![]() ![]() 第二十一叫地维蔵光,出现于四角。有人说,它大而⾊⾚,离地二三丈,像是月亮开始升起。它一出现则下方有战 ![]() ![]() 《河图》中说: 岁星的精华,流散为天棓、天 ![]() 荧惑星流散为昭旦、蚩尤之旗、昭明、司危、天欃、⾚彗。 土星散为五残、狱汉、大贲、昭星、绌流、旬始、蚩尤、虹蜺、击咎、⻩彗众星。 太⽩星散为天杵、天柎、伏灵、大败、司奷、天狗、天残、卒起、⽩彗。 辰星散为枉矢、破女、拂枢、灭宝、绕綎、惊理、大奋祀、黑彗。 五⾊之彗,各有长短,曲曲折折顺应天象。 汉代京房氏著《风角书》中有《集星章》,文中所记载的妖星都出现在月亮旁边,彼此间有五⾊的方云,在五寅⽇出现,各由五星所生。 天 ![]() ![]() 天 ![]() 天上、天伐、从星、天枢、天翟、天沸、荆彗,都是填星所生的。出现在戊寅⽇,有两块⻩⾊的方云在它两边。 若星、帚星、若彗、竹彗、墙星、榬星、⽩雚,都是太⽩之所生的。出现在庚寅⽇,有两块⽩方的方云在旁边。 天美、天欃、天杜、天⿇、天林、天蒿、端下,都是辰星之所生的。出现在壬寅⽇,有两块黑⾊方它旁边。 此前所述三十五颗星,即由五行气所生,都是出现在月亮左右的方气之中,各自以其所生之星将要出现、尚未出现之时的数⽇之前可看到。在其未出之前出现,一出现就会有⽔旱灾害,有战事死亡,有饥荒动 ![]() ○客星 张衡说:“老子四星及周伯、王蓬絮、芮各一,错乎五纬之间。其见无期。其行无度”《荆州占》中说:“老子星呈淳⽩⾊,但是所出现的国度,会有饥荒有凶灾,有善有恶,有喜有怒。周伯星⾊⻩而明亮,它所历经的国度会很昌盛。蓬絮星颜⾊青黑且荧荧然微弱,所至之国度风雨失时,天旱物焦,万物不生,五⾕不登,有严重的蝗灾。”又说:“东南方有三颗星出现,其名叫盗星,出现则天下有強悍的強盗。西南方有三颗大星出现,名叫种陵,出现则天下大事⾕价增长十倍。西北方有三颗大星出现,其⾊⽩,名叫天狗,出现则人吃人,天下大凶。东北方有三颗大星出现,名叫⽩帛,出现则有严重的死亡这事。” ○流星 流星,是天使。从上面降下来的叫流,从下面升上去的叫飞。大的叫奔,奔也是流量。星体大的使命就大,星体小的使命就小,发出的隆隆声响的,是发怒的徵象。行进得快的,是期限短促,行进得缓慢的,是期限迟缓。体大而无光泽的,主宰民众之事;体小而有光泽的,主宰贵人之事;又大又有光泽的,这个人⾼贵而且势众。乍明乍灾的,象徵贼寇或成或败。前面大后面小的,像徵恐惧忧愁之事;前面小后面大的,是喜事,像蛇一样行进的,是奷佞之事;过往得很快的,过去就不返回了。形体长的,其所发之事长久;短的,事情发生得也短促。奔星所坠落的地方,有战事。无风无云,有流量出现,时间很长后消失,就会有大风,毁屋折树。有数百颗小流量在四面流行,是众生百姓迁移的象徵。 流星的种类,有的声音像大火流串于地,又像野 ![]() ![]() 飞星体大如缶像瓮,其后皎然泛⽩,前面低而后面⾼,这叫做顿顽,跟随其后的大多死亡。飞星若体大如缶像瓮一样,其后蛟然泛⽩,此星灭后,⽩光成曲环形介车轮一般,这叫做解衔,其下之国人为爵禄而相互斩杀。飞星若体大如缶像瓮一样,其后蛟然泛⽩,其长数丈,此星灭后,⽩光变化为云流散而下,叫做大滑,其落下的地方人死⾎流,尸骨堆积。 枉矢,类似流星,呈苍黑⾊,像蛇一样逶迤而行,看上云像是有⽑,望云长有数匹,附在天上,主反萌,主 ![]() ![]() ![]() ![]() 天狗,形状像大奔星,呈⻩⾊,有声音,其所停留之地,像狗一样,坠落时,看上云像火光,明亮而冲天,其上部尖锐,下部圆浑,像几顷田地,有人说,此星有⽑,旁边有短的彗尾,下方有狗的形状。有人说,此星一出,其形状⾚⽩⾊而有光,下面即是天狗。一种说法是,流星有光泽,出现在人眼前,坠落无声,好像有脚一样,星名叫天狗。星呈⽩⾊,其中为⻩⾊,其⻩⾊像遗留的火光。像徵候望军队讨伐贼寇。星出现则四方相互 ![]() ○云气 祥瑞之气:第一种叫庆云。它像是烟而又不是烟,像是云又不是云,盛多而纷繁,內中萧疏而空散,外缘如圆形的车轮,这种为庆云,又叫做景云。这表示喜气,是太平的徵兆。第二咱是归琊。像星而非星,像云而非云。有人说,此星有两个⾚⾊的彗尾向上扬起,有盖,下方与星相连。一出现,必定有归国之人。第三种叫昌光,⾚⾊,像龙的形状;每逢圣人出现,君主继位,此星则出现 妖佞之气:第一种叫虹蜺,是太 ![]() ![]() ![]() ![]() ![]() ![]() ![]() ![]() ○十军 《周礼》记载,眡昆氏掌十军之法,以来观察妖佞祥瑞,辨别吉凶。第一叫昆,指 ![]() ![]() ![]() ![]() ![]() ![]() ![]() ![]() 凡游动天气遮蔽苍天,⽇月失⾊,都是是风雨的徵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凡是占卜,当两军力量相当时,一定要谨慎地审视⽇月这晕气,明⽩它们从何而起,其停留之远近,应与不应,疾速迟缓,形体大小,厚薄,长短,抱将各为多少,有与无,虚与实,长久与短促,密集与疏散,润泽与⼲枯。彼此相应等的势均力敌。近者胜远者,疾速者胜迟缓者,大胜小,厚胜薄,长胜短,抱气胜背气,多胜少,有胜无,实胜虚,久胜短,密胜疏,泽胜枯。背气重叠,将会大败;抱气重叠为和亲,抱气越多,亲和的人就越多。背气预示着天下不和,分散背离而彼此相去,北气在內的离散于內,背气在外的离散于外。 ○杂气 天子之气,內呈⾚⾊而外呈⻩⾊,四方所出发现的地方会产生君王。如果天子想去巡游某地,那个地方也会预先出现这种气。有的像是城门隐隐约约笼在雾气中,永远带有一股森森然的杀气。有的像是车上的伞盖笼在雾气中,有的气像一个无手的青⾐人,在太 ![]() 猛将之气,像是龙,又像是猛兽;有的像烟之状;有的像⽩⾊粉末沸涌;有的像是火光之状,夜晚能够照人;有的⾊⽩而⾚⾊这气环绕,有的像山林的竹木,有的呈紫黑⾊像门上之楼;有的上面呈黑⾊下面呈⾚⾊,形状像是黑⾊的旌旗;有的像是张开的弓弩;有的像是尘埃,头部尖而低, ![]() 凡是军队取胜之气,就像是堤坝像是坂坡,其前后磨地。有的像火光;预示将领勇敢,士兵凶猛。有的像山堤,山上好像是林木;预示将士骁勇。有的像尘埃飞扬沸涌,呈⻩⽩⾊;有的像人手持大斧砍向敌军;有的像蛇举首噬敌;有的气像翻船,有的云像牛;还有的云像争斗之 ![]() 凡是气,若上⻩下⽩,名叫善气;所临罩的军队,其敌人希望求和而退。 大凡负气,如同马肝的颜⾊,或像死灰⾊;有的好像是偃伏的伞盖,有的像是偃伏的鱼;有的黑气像是塌倒的山峰坠落在军队之上,名叫营头之气;有的像一群群羊和猪,处于大气之中。这时衰气。有的像悬挂着的⾐服,像人与人相随,有的 ![]() ![]() ![]() 凡是向投降之气,就像人十五成群,都叉着手,低着头;又说,像人叉着手面面相对。有的气像黑山,以⻩⾊为边的,都是想要降伏的徵兆。 大凡坚固的城池之上,有像星星一样的黑云,名叫军精。有的是⽩气如旌旗一般,有的是青云⻩云临罩城上。都是大喜大庆的事情。有的气呈青⾊如牛头触人,有的城上之气如同烟火。如同双蛇,如舂杵之形而向外,还有的云分为两个彗尾的形状,都预示着不可攻取。 大凡将被屠城的气,有的呈⾚⾊形如飞鸟,有的是⾚⾊之气形如破败之车,还有的呈⾚黑⾊、气似狸⽪之斑点,有的城池之中云气聚集如楼,溢出现出现在城外;营房之上有聚云像是众多人头,呈⾚⾊,这些城池营垒都可杀屠。其气像是雄雉临其城上,它的下面一定会有败降之人。 大凡伏兵有黑气,浑浑沌沌又长又圆,⾚⾊之气在其中:有的是⽩气飞扬沸涌,升起像楼的形状;有的像幢幡符节的形状,在乌云之中;有的如⾚杵在乌云之中,有的像是人黑立于⾚云之中。 凡暴兵之气,⾊⽩,像瓜蔓一样连结在一起,像队部一样彼此相逐,瞬息之间疲惫而退出;有的⽩气像仙人一般,像仙人的⾐服,千千万万连结在一起,队部彼此相逐,疲惫而又兴起,会有千里之外的军队前来。有的云气像人手持刀盾,云形似人,呈⾚⾊,所临罩的城邑有军队来到。有的⾚⾊之气像人手持节,像徵兵来而战事未息。云气像方虹一样。这都是有暴 ![]() 大凡战争之气,青⽩⾊介膏脂;又像是人而无头;像是死人偃卧;像是红⾊的蛇,⾚⾊之气又随之,一定会有大战,斩杀将领。四面远望而元云,只见⾚气形似狗而流⼊营中,其临罩之下必会流⾎。 凡连 ![]() ![]() ![]() ![]() ![]() ![]() ![]() ![]() 凡是⽩虹,是各种灾祸的由来,众民祸 ![]() ![]() ![]() ![]() 凡是⽩虹雾,预示着奷臣图谋君主,擅夺权位树立己威。⽩昼有雾夜晚明亮,臣下的心志会得以伸展。 凡夜间有雾而⽩虹出现的,君主有忧难。长虹头尾至地,是死人流⾎的徵象。 凡是雾气没有顺应车时,相互违逆 ![]() ![]() ![]() ![]() 凡是天地四方昏暗朦朦像是下尖土一样,达十天五天以上,或者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雨⽔并不沾⾐而有尖土,名叫霾。所以说,天地有 ![]() 凡是海旁蜃气呈现楼台的形状,广野之气呈现宮阙状,北夷之气有如牛羊群畜穹庐之状,南夷之气类似舟船幡旗之状。从华山以南,气⾊下黑上⾚;嵩⾼、三河之郊,气呈正⾚⾊;恒山之北,气呈青⾊; ![]() 阵云像是直立的⼲部墙垣。杼轴云类似轴,椭圆形,两头尖。杓云如绳,在前面横亘全天,它的一半也有半天宽;这时由于它的屈虹像缺损的旗子的缘故。钩云像钩子般弯曲。这些云出现的时候,要用五⾊一起占卜。而云⾊亮泽,椭圆或密集在一起,它一出现就能动耸人心,则必有战争兴起,全门于所对应之地。云气像三匹帛布,前面宽广,后面尖锐,是大队部行动的云象。 韩地之云像布,赵地之云像牛,楚地之云像⽇,宋地之云像车,鲁地之云像马,卫地之云像狗,周地之云像车轮,秦地之云像行人,魏地之云像鼠,郑地之云像绛⾊之⾐,越地之云像是龙,蜀地之云像是囷仓。 车驾的云气忽⾼忽低,往往聚在一起。骑队之气低而广。士卒之气专搏扭曲。前低后⾼的云气飞行疾速。前面方而⾼、后面锐而低的云气倒退着飞行。那些平直的云气行速舒缓,前⾼而后低的云气,不会停留而向后后退返。校骑之气,呈正苍黑⾊,长数百丈。游兵之气好像彗星扫过,一说长数百丈,没有 ![]() 凡是占候云气之法,气开始出现时,像是云而不是云,像是雾而不是雾,仿佛像是能看见。开始出现时 ![]() ![]() ![]() ◎晋书史传事验翻译 ○天变 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天空大裂。案刘向说:“天裂是 ![]() ![]() 太安二年八月庚午,天中断裂为二,有像雷一样的声音响三次。这时群道亏损而臣下僣越专权的徵象。这时,长沙王随奉君主出生阻击成都和河间两位谋反之王,后来,成都、河间、东海等王又接连专权擅命,正是天变的应验。 穆帝升平五年八月已卯之夜,天空从中裂开,宽三四丈,发出如雷的声响,野 ![]() ![]() ![]() 元帝太兴二年八月戊戌,东南天空发出鸣声,其声像风⽔相 ![]() 安帝隆安五年闰月癸丑,东南天空了出声音。六年九月戊子,东南天空又有声鸣。这以后桓玄篡位,安帝流亡在外,没有比这更大的忧难了。每当鸣声发生在东南方时,一般预示着长江之外中兴,天随之而发出鸣声。 义熙元年八月,天鸣声,在东南方,京房氏《易传》说:“万民劳累,妖兴天鸣。”这时安帝虽然反归帝位,但年年有兵⾰战 ![]() ○⽇蚀 魏文帝⻩初二年六月戊辰这天是月末,有⽇食发生。办事人员奏请免太尉,皇帝下诏书说:“灾异兴起,是用来谴责居于元首之位的人,而把过失归罪于畏助之臣下,难道符合禹、汤归罪于己的道理吗?还是令百官各自谨慎地恪其职守吧。以后再发生天地之凶兆,不要再弹劾三公。”三年正月丙寅是⽇初一,有⽇食。十一月月末庚申,又有⽇食。五年十一月月末戊申,发生⽇食。明帝太和初年,太史令许芝上奏说,大概会有⽇食,应和太尉一起在灵台祝福。明帝说“人君执政有不德之外,则上天会用灾难来让他惊醒,以此来谴责警告他,让他自我修养。所以⽇月有薄食现象发生,说明治国之道有不得当之处。我即位以来,既不能光大显明先帝的圣德,旅行教化又不符合皇神之帝,所以上天用这些来感悟我。我应该整敕政行、自修其⾝,用此来上报于神明。上天对于人,就像是⽗对于子,没有⽗亲想要责求他的孩子,却可以用奉献丰盛肴馔来求得恕免的。现在民间想让上公和太史令一起云行禳除之祭,于道义上没有听说过。各位公卿士大夫,一定要各自勤勉地修敕自己的职守。凡是有可以补正我所未及的意见,都要封奏给我。”太和五年十一月戊戌⽇是月末,发生⽇食。六年正月戊辰⽇初一,发生了⽇食。见于吴历。 青龙元年闰月庚寅⽇初一,发生⽇食。 少帝正始元年七月戊申是⽇初一,发生⽇食。三年四月戊戌⽇初一,发生⽇食。四年五月丁丑⽇初一,发生⽇食。五年四月丙辰⽇初一,发生⽇食。六年四月壬子⽇初一,发生⽇食。十月戊申⽇初一,又发生⽇食。八年二月庚午⽇初一,发生⽇食。这时曹慡专政,丁谧、邓飏等转改法度。恰逢有⽇食这一变异,少帝向群臣问得失。蒋济上疏说:“从前大舜佐治国,噤戒结 ![]() ![]() 嘉平元年二月二月已示⽇初一,发生⽇食。 ⾼贵乡公甘露四年七月戊子⽇初一,发生⽇食。五年正月乙酉⽇初一,发生⽇食。京房易占卜说:“乙酉发生⽇食,预示君弱臣強。司马领兵征战,反征征伐了自己的君王。”五月,就发生了成济变 ![]() 元帝景元二年五月丁未⽇初一,发生⽇食。三年十一月已亥⽇初一,发生⽇食。 武帝泰始二年七月丙午月末,发生⽇食。十月丙午⽇初一,发生⽇食。七年十月丁丑⽇初一,发生⽇食。八年十月辛未⽇初一,发生⽇食。九年四月戊辰⽇初一,发生⽇食。又,七月丁酉⽇初一,发生⽇食。十年正月乙未,三月癸亥,都发生了⽇食。 咸宁元年七月甲申月末,发生⽇食。三年正月丙子⽇初一,发生⽇食。四年正月庚午⽇初一,发生⽇食。 太康四年三月辛丑⽇初一,发生⽇食。七年正月甲寅⽇初一,发生⽇食。八年正月戊申⽇初一,发生⽇食。九年正月壬申⽇初一,六月庚子⽇初一,都发生⽇食。永熙元年四月庚申,武帝去世。 惠帝元庚九年十一月甲子⽇⽇初一,发生⽇食。十二月,废除皇太子为庶人,不久又杀死了他。 永康元年正月已卯,四月辛卯⽇初一,都有发生⽇食。 永宁元年闰月丙戌⽇⽇初一,发生⽇食。 光熙元年正月戊子⽇⽇初一,七月乙酉⽇⽇初一,都发生⽇食。十一月,惠帝崩。十二月壬午⽇初一,又发生⽇食。 怀帝永嘉元年十一月戊申⽇初一,发生⽇食。二年正月丙子⽇初一,发生⽇食。六年二月壬子⽇初一,发生⽇食。 愍帝建兴四年六月丁巳⽇初一,十二月甲申⽇初一,都发生⽇食。五年五月丙子,十一月丙子,都发生⽇食。当时愍帝正在平 ![]() 元帝太兴元年四月丁丑⽇初一,发生⽇食。 明帝太宁三年十一月癸已⽇初一,发生⽇食,在卯时至斗宿之位。斗宿,是吴的分界。这以后苏峻犯上作 ![]() 成帝咸和二年五月甲申⽇初一,发生⽇食,在井宿之位。井宿,主应酒食,是女主的徵象。第二年,皇太后因忧虑而亡。六年三月壬戌⽇初一,发生⽇食。这时成帝已经年长,每次临幸司徒的府第,出⼊时还见王导夫人曹氏执弟子之礼。以人君的⾝份而恭敬臣下的 ![]() 咸康元年十月乙未⽇初一,发生⽇食。七年二月甲子⽇初一,发生⽇食。三月,杜皇后去世。八年正月乙未⽇初一,发生⽇食。京都降大雨,郡国以內都听说。这就叫三朝,即年初的月末⽇,为王之人都很厌恶这种情况。六月成帝就去世了。 穆帝永和二年四月己酉⽇,七年正月丁酉⽇,八年正月辛卯⽇,都发生⽇食。十二年十月癸巳⽇初一,发生⽇食,在尾宿之位。尾,是燕地的分界,北狄的徵象。当时边境之地姚襄、苻生互相呑噬,朝廷忧虑劳顿,连年征伐不止。 升平四年八月辛丑⽇初一,发生⽇食,几乎在角宿里。凡有⽇食,浅的祸就小,深的祸就大。角宿为天门,人主都很厌恶它。第二年穆帝就去世了。 哀帝隆和元年三月甲寅⽇初一,十二月戊午⽇初一,都发生⽇食。第二年哀帝就生病了,不能处理⽇常政务。 海西公太和三年三月丁巳⽇初一,五年七月癸酉⽇初一,都发生⽇食。都是海西被废掉的徵兆。 孝武帝宁康三年十月癸酉⽇初一,发生⽇食。 太元四年闰月己酉⽇初一,发生⽇食。这时苻坚攻破了襄 ![]() 安帝隆安四年六月庚辰⽇初一,发生⽇食。这时元显执政。 元兴二年四月癸巳⽇初一,发生⽇食。这年冬天桓玄图谋篡位。 义熙三年七月戊戌⽇初一,发生⽇食。十年九月丁巳⽇初一,发生⽇食。十一年七月辛亥月末,发生⽇食。十三年正月甲戌⽇初一,发生⽇食。第二年,安帝去世。 恭帝元熙元年十一月丁亥⽇初一,发生⽇食。自义熙元年到此时,⽇食都是从上面开始,都是更⾰天命的象徵。 《周礼》只眡祲氏掌十种占望⽇光云气的方法,来观察妖祥之徵,辩明吉凶之兆,分别有祲、象、镌、监、闇、瞢、弥、序、隮、想共十种。后代名称变化,述说的人都不相同。现在将其明显的应验事记录在后。 吴孙权⾚乌十一年二月,有⽩虹穿贯太 ![]() 武帝泰始五年七月甲寅,出现了两重太 ![]() 太康元年正月已丑⽇初一,有五⾊云气罩在太 ![]() ![]() ![]() 惠帝元康元年十一月甲申⽇,太 ![]() ![]() 永康元年正月癸亥⽇初一,⽇晕,有三重。十月乙未,太 ![]() ![]() ![]() 永宁元年九月甲申,月中有黑子。京房易占:“黑者 ![]() 太安元年十一月,太 ![]() 永兴元年十一月,太 ![]() 光熙元年五月壬辰、癸巳,⽇光四散,⾚如⾎流,照地都是⾚。甲午又如之。占卜说:“君道失明。” 怀帝永嘉元年十一月乙亥,⻩黑气掩⽇,所照之外都是⻩⾊。案《河图》占上说:“这是⽇薄”它的说法是:凡是⽇食都发生在月末或者是月初,不在这两天的就是⽇薄。虽然不是⽇月同宿,但当时 ![]() ![]() ![]() ![]() ![]() ![]() 愍帝建兴二年正月辛未辰时,太 ![]() ![]() ![]() ![]() ![]() ![]() ![]() 元帝太兴元年十一月乙卯⽇,太 ![]() ![]() ![]() 永昌元年十月辛卯,太 ![]() ![]() 明帝太宁元年正月乙卯⽇初一,⽇晕无光。癸巳⽇,⻩雾充塞四方。占卜说:“君道失明, ![]() ![]() ![]() ![]() ![]() ![]() 成帝咸和九年七月,⽩虹贯⽇。 咸康元年七月,⽩虹贯⽇。二年七月,⽩虹贯⽇。由于皇后族人而显贵,这也是女人擅掌家国权力的表现,所以连年⽩虹贯⽇。八年正月壬申⽇,太 ![]() 穆帝永和八年,张重华在凉州,太 ![]() ![]() ![]() ![]() 升平三年十月丙午,太 ![]() ![]() 海西公太和三年九月戊辰夜里,二条彩虹出现在东方。四年四月戊辰,⽇晕,很厚密,⽩虹贯太 ![]() ![]() ![]() 简文咸安二年十一月丁丑,太 ![]() 孝武宁康元年十一月己酉,太 ![]() ![]() ![]() ![]() ![]() 太元十三年二月庚子,太 ![]() ![]() ![]() 安帝隆安元年十二月壬辰⽇,⽇晕,有背璚。这之后安帝就不能亲自料理种种政务,会稽王世子元显专行独揽大权。四年十一月辛亥,太 ![]() 元兴元年二月甲子,⽇晕,⽩虹贯太 ![]() 义熙元年五月庚午。⽇有彩珥。六年五月丙子,⽇晕,有璚气。当时庐循 ![]() ![]() ![]() 恭帝元熙二年正月壬辰⽇,⽩气穿贯太 ![]() ![]() ○月变 魏文帝⻩初四年十一月,月边晕气掩蔽北斗。占辞说:“有大丧之事,会大赦天下。”七年五月,文帝去世,明帝即位,大赦天下。 孝怀帝永嘉五年三月壬申丙夜,月食,全食。丁夜又有月食,也是全良。占卜说:“月全食,大人忧。”又说:“其国之贵人要死亡。” 海西公太和四年闰月乙亥⽇,月晕掩蔽了轸星,又有⽩⾊的晕气穿贯了月亮北面,晕气掩蔽了斗柄的三颗星。占卜说:“君王以此为恶。”六年,桓温废黜了怀帝。 安帝隆安五年三月甲子⽇,月边生齿。占卜说:“月边生齿,天子⾝边产生 ![]() 义熙九年十二月辛卯⽇初一,月亮还出现在东方。这叫仄匿,则侯王会衰微。这时刘裕辅佐朝政,威刑自己,正是仄匿之应。十一年十一月乙未⽇,月⼊舆鬼星并有光晕。占卜说:“君主忧患,财宝出现。”一说是:“月旁有晕,天下大赦。” ○月奄犯五纬 凡月食五星,其国都会灭亡。五星侵⼊月亮,其分野之地有放逐之相。 魏明帝太和五年十二月甲辰⽇,月亮犯及土星,占卜说:“女主当应此象。” 青龙二年十月乙丑⽇,月亮又儿及土星。占卜同上。戊寅⽇,月亮犯太⽩星,占卜说:“人君死亡,又主发生兵 ![]() ![]() 景初元年十月丁未⽇,月亮犯及荧惑星。占卜说:“贵人死。”二年四月,司徒韩去世。 齐王嘉平元年正月甲午⽇,太⽩星袭犯月亮。宣帝奏请永宁太后废曹慡等人。 惠帝太安二年十一月庚辰⽇,岁星侵⼊月中。占卜说:“国中有放逐之相。”十二月壬寅⽇,太⽩星犯月。占卜说:“天下会有战 ![]() ![]() 元帝太兴二年十一月辛巳⽇,月亮犯及荧惑星。占卜说:“出现了 ![]() ![]() ![]() ![]() 成帝咸康元年二月乙未,太⽩星⼊侵月亮。四月甲午。月亮犯及太⽩星。四年四月己巳⽇,七月乙巳⽇,月亮全都掩蔽了太⽩星。占卜说:“君主死亡。还会发生战 ![]() 穆帝永和八年十二月,月在东井之地,犯了岁星。占卜说:秦地饥荒,民人流亡。”这时兵⾰连年发生。十年十一月,月亮振 ![]() 升平元年十一月壬午⽇,月亮振 ![]() ![]() 哀帝兴宁元年十月丙戌,月奄太⽩,在须女星之野。占卜说:“天下靡散。”又说:“灾难发生在扬州。”三年,洛 ![]() ![]() ![]() 海西太和元年二月丙子⽇,月亮掩蔽了荧惑星,在参宿之野。占卜说:“这是发生內 ![]() 孝武太元十二年二月戊寅,荧惑星侵⼊月亮。占卜说:“将有 ![]() ![]() ![]() ![]() ![]() ![]() 安帝隆安元年六月庚午,月奄太⽩,在太微端门外。占卜说:“家国将有战争。”乙酉⽇,月奄岁星,在东壁。占卜说:“有饥荒,卫地有战 ![]() ![]() 元兴元年四月辛丑,月亮振 ![]() ![]() 义熙元年四月己卯⽇,月犯土星,在东壁星的分野。占卜说:“某地要亡国。”又说:“象徵贵人死亡。”七月己未⽇,月亮掩蔽土星,在东壁星之分野。占卜说:“某国将因为讨伐而亡”一说:“象徵国人流亡。”十月丁巳,月奄土星,在营室星之分野。占同上。十一月,荆州刺史魏咏之去世。二年二月,司马国璠等攻陷弋 ![]() ![]() 恭帝元熙元年七月,月亮冲犯岁星。占卜完全与前面的占卜相同。十二月丁巳,月亮在羽林星附近冲犯了太⽩星。二年六月,恭帝退位,禅让给宋。 ○五星聚舍 魏明帝太和四年七月壬戌⽇,太⽩星星犯了岁星。占卜说;“太⽩星犯五星,有大规模战 ![]() 青龙二年二月己未⽇,太⽩星犯荧惑星。占卜说:“将有大军发动,发生大规模战争。”这年四月,诸葛亮占据渭南,吴也起兵应合他,魏军向东西两方奔命。 惠帝元康三年,土星、岁星、太⽩星三星聚于毕昴星附近。占卜说:“为兵丧。毕昴是昴星,对应的是赵地。”其后贾后陷害并杀死太子,赵王废黜了皇后,又杀死了她,并斩杀了张华、裴頠,于是遂篡皇位,将废帝废为太上皇,天下从此动 ![]() 永宁二年十一月,荧惑、太⽩二星相斗于虚危宿。占卜说:“将有大规模战争发生,军队被击败,将领被斩杀。虚危宿,其分野之地是齐地。”十二月,荧惑星在营室星附近侵袭太⽩星。占卜说;“天下会发生战 ![]() ![]() 太安三年正月,荧惑犯岁星。占卜说:“会发生战争。”七月。左卫将军陈眕奉帝伐成都,六军惨败。 光熙元年九月,土星犯岁星。占卜说:“土星与岁星会合,是內 ![]() ![]() ![]() 怀帝永嘉六年七月,荧惑、岁星、太⽩星聚于牛宿、女宿之间,徘徊进退。案占卜说:“牛宿女宿,在扬州分野”这之后两都颓败倾覆,而元帝在扬州大地得以中兴。 建武元年五月癸未,太⽩星、荧惑二星在东井附近会合。占卜说:“金、火相合叫做烁,预兆有丧事。”当时愍帝蒙难流落在平 ![]() 元帝太兴二年七月甲午,岁星、荧惑星在东井附近会合。八月乙未⽇,太⽩星犯岁星,在翼星附近会合。占卜说:“是军队闹饥荒的徵兆。”三年六月丙辰⽇,太⽩星与岁星在房宿附近会合。占卜同上。永昌元年王敦攻打京师,六军大败。王敦不久就去世了。 成帝咸康三年十一月乙丑⽇,太⽩星犯岁星于营室。占卜说:“是军队闹饥荒的徵兆。”四年二月,石季龙攻占了幽州,将万余家百姓迁往南方。五年,石季龙率领五万敌军犯侵沔南,抢掠了七千余家百姓而去。又率两万骑兵围困并攻陷了邾城,斩杀、抢掠了五千余人。四年十二月癸丑⽇,太⽩星犯土星,在箕宿的附近。占卜说:“君主会丧失土地。”七年,慕容皝自称燕王。七年三月,太⽩星荧惑星在太微中会合,冲犯了左执法星。第二年,显宗去世。八年十二月己酉,太⽩星犯荧惑星在胃宿附近。占卜说:“将有大规模战争发生。”这之后庾翼大举发兵,谋伐要讨石季龙,从而在⾼层得以专制。 康帝建元元年八月丁未⽇,太⽩星犯岁星,在轸宿附近。占卜说:“将发生大规模战争。”这一年石季龙的将领刘宁犯侵攻陷了狄道。 穆帝永和四年五月,荧惑星进⼊娄宿,冲犯了土星。占卜说:“战 ![]() ![]() 升平二年八月戊午,荧惑犯土星,在张宿附近。占卜说:“兵大起。”三年八月庚午,太⽩星犯土星,在太微之中。占卜说:“王者以此为恶。”五年十月丁卯⽇,荧惑星在营室附近冲犯了岁星。占卜说:“大臣有匿谋。”又说:“卫地有战 ![]() ![]() 海西公太和元年八月戊午,太⽩星犯岁星,在太微之中。三年六月甲寅⽇,太⽩星掩蔽了荧惑星,在太微端门之中。六年,海西公被废。 简文咸安二年正月己酉,岁星在须女星的附近犯了土星。占卜说:“将发生內 ![]() ![]() 孝武宁康二年十一月癸酉⽇,太⽩星掩蔽了荧惑星,在营室星附近。占卜说:“金火合为烁,预示着战争丧亡。”太元元年七月,苻坚讨伐凉州,并攻破了它,俘虏了张天锡。 太元十一年十二月己丑⽇,太⽩星犯岁星。占卜说:“预示着军队有饥荒。”当时⻩河以北未平定,军队连年在外,冬天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十七年九月丁丑⽇,岁星、荧惑星、土星同时出现在亢宿、氐宿附近。十二月癸酉⽇,土星离去,荧惑星、岁星仍会合在一起。占卜说:“三星会合,这就是中断了星宿正常运行,预示內外将有兵丧的饥荒,要改立君王公卿”十九年十月,太⽩星、土星、荧惑星会合于氐宿附近。十二月癸丑⽇,太⽩星犯岁星,在斗宿。占卜说:“预示着有动 ![]() 安帝隆安元年二月,岁星、荧惑都是⼊羽林。占卜说:“中军将有战事。”四月,王恭等举兵问事,內外戒严。 元兴元年八月庚子⽇,太⽩星犯岁星,在上将星的东南方。占卜说:“楚地之兵会发生饥荒。”又说:“灾难发生在上将星的分野之地。”二年,桓玄篡位。三年,刘裕将桓氏家族尽行斩杀。二年十月丁丑⽇,太⽩星犯土星,在娄宿附近。占同上。三年二月壬辰⽇,太⽩星、荧惑星在羽林星附近会合。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成功,将安帝、皇后流行到外面。三年二月,刘裕发动义兵,桓玄 ![]() 义熙二年十二月丁未,荧惑星、太⽩星都是⼊羽林星,又在壁宿附近会合。三年正月,慕容超进犯淮北、徐州,直至下邳。八月,派遣刘敬宣伐蜀。三年二月癸亥⽇,荧惑星、土星、太⽩星、辰星聚于奎宿、娄宿附近、随从着土星,徐州之分野。当时,慕容超在齐地称越名号,军事部署从徐州直至兖州,连年进犯抢掠,一直到淮⽔泗⽔。姚兴、谯纵分别在秦地蜀地称越名号。卢循和魏从南北各方相 ![]() ![]() ![]() ![]() ![]() ![]() ![]() ![]() ![]() |
上一章 晋书 下一章 ( → ) |
睡虎地秦墓竹农桑辑要智囊(选录)水经注四十二章经菜根谭论衡围炉夜话容斋随笔冰鉴 |
房玄龄等的免费历史小说《晋书》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晋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晋书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