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是姜子牙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六韬 作者:姜子牙 | 书号:10164 时间:2017/3/26 字数:1901 |
上一章 大礼 下一章 ( → ) | |
文王问太公曰:“君臣之礼如何?” 太公曰:“为上惟临,为下惟沉,临而无远,沉而无陷。为上惟周,为下惟定。周则天也,定则地也。或天或地,大礼乃成。” 文王曰:“主位如何?” 太公曰:“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 文王曰:“主听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蔽矣。” 译文 文王问太公道:“君主与臣民之间的礼法应该是怎样的?” 太公回答说:“⾝为君主最重要的是洞察下情,作臣民的最重要的是驯服恭敬。洞察下情在于不疏远臣民,驯服恭敬应该不隐瞒私情。做君主的要遍施恩惠,作臣民的应安守职分。遍施恩惠,要象天空那样覆盖万物;安守职分,要象大地那样稳重厚实。君主效法上天,臣民效法大地,这样君臣之间的礼法就圆満构成。” 文王问道:“⾝居君主之位,应该怎样做?” 太公答道:“应该安详稳重而沉着清静,柔和有节而 ![]() 文王问:“君主应该如何倾听意见呢?” 太公答道:“不要轻率地接受,也不要耝暴地拒绝。轻率接受就容易丧失主见,耝暴拒绝就会闭塞言路。君主要象⾼山那样,使人仰慕不已;要象深渊那样,使人莫测其深。神圣英明的君主之德,就是清静公正,达到极点。” 文王问:“君主怎样才能做到洞察一切呢?” 太公答道:“眼睛贵在明察事物,耳朵贵在敏听意见,头脑贵在思虑周详。依靠天下人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就能无所不见;利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倾听意见,就能无所不闻;凭借天下人的头脑去思考,就能无所不知。四面八方的情况都汇集到君主那里,君主自然就能洞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例证 君主应“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是本第的一个重要观点。在古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做得最为出⾊。 唐太宗在即位之初,即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什么叫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紧接着列举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偏信”则亡的历史教训,证明“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对于君主来说,兼听就会天下大治,偏信就会天下大 ![]() 在封建时代,皇帝拥有至⾼无上的权力,批评皇帝叫“犯龙鳞”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撄之,则必杀人。”所以历代尽管设有谏宮,但殿廷上往往是鸦雀无声,无人敢冒犯天颜。唐太宗为了让臣僚极言规谏,多次表示,即使是“直言忤意”也决不加以怒责。每次听取谏言时,总是和颜悦⾊,态度诚恳。他对大臣说:“人 ![]() ![]() “贞观之治”清明政治的出现,同唐太宗虚心求谏、诚意纳谏、知过能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六韬 下一章 ( → ) |
将苑三国志战国策百战奇略笑林广记搜神后记搜神记孙膑兵法颜氏家训孔子家语 |
姜子牙的免费历史小说《六韬》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六韬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六韬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