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是班固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书 作者:班固 | 书号:10148 时间:2017/3/26 字数:13676 |
上一章 张汤传 下一章 ( → ) | |
张汤,杜陵人也。⽗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鼠盗⾁,⽗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具狱磔堂下。⽗见之,视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死后,汤为长安吏。周 ![]() ![]() 武安侯为丞相,征汤为史,荐补侍御史。治陈皇后巫蛊狱,深竟 ![]() ![]() ![]() ![]() ![]() 是时,上方乡文学,汤决大狱, ![]() ![]() ![]() ![]() ![]() 及治淮南、衡山、江都反狱,皆穷 ![]() ![]() ![]() 会浑琊等降,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旱,贫民流徙,皆卬给县官,县官空虚。汤承上指,请造⽩金及五铢钱,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锄豪強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汤每朝奏事,语家国用,⽇旰,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子事皆决汤。百姓不安其生, ![]() 匈奴求和亲,群臣议前,博士狄山曰:“和亲便。”上问其便,山曰:“兵,凶器,未易数动。⾼帝 ![]() ![]() 汤客田甲虽贾人,有贤 ![]() 汤为御史大夫七岁,败。 河东人李文,故尝与汤有隙,已而为御史中丞,荐数从中文事有可以伤汤者,不能为地。汤有所爱史鲁谒居,知汤弗平,使人上飞变告文奷事,事下汤,汤治论杀文,而汤心知谒居为之。上问:“变事从迹安起?”汤 ![]() ![]() ![]() ![]() ![]() ![]() ![]() 始,长史朱买臣素怨汤,语在其传。王朝,齐人,以术至右內史。边通学短长,刚暴人也。官至济南相。故皆居汤右,已而失官,守长史,诎体于汤。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陵折之。故三长史合谋曰:“始汤约与君谢,已而卖君;今 ![]() ![]() ![]() ![]() ![]() ![]() 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它赢。昆弟诸子 ![]() 安世字子孺,少以⽗任为郞。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会左将军上官桀⽗子及御史大夫桑弘羊皆与燕王、盖主谋反诛,光以朝无旧臣,⽩用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以自副焉。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明年,昭帝崩,未葬,大将军光⽩太后,徙安世为车骑将军,与共征立昌邑王。王行 ![]() ![]()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圣王褒有德以怀万方,显有功以劝百寮,是以朝廷尊荣,天下乡风。家国承祖宗之业,制诸侯之重,新失大将军,宜宣章盛德以示天下,显明功臣以填藩国。毋空大位,以塞争权,所以安社稷绝未萌也。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与大将军定策,天下受其福,家国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安世子延寿重厚,可以为光禄勋,领宿卫臣。”上亦 ![]() 时,霍光子禹为右将军,上亦以禹为大司马,罢其右将军屯兵,以虚尊加之,而实夺其众。后岁余,禹谋反,夷宗族,安世素小心畏忌,已內忧矣。其女孙敬为霍氏外属妇,当相坐,安世瘦惧,形于颜⾊,上怪而怜之,以问左右,乃赦敬,以尉其意。安世浸恐。职典枢机,以谨慎周密自著,外內无间。每定大政,已决,辄移病出;闻有诏令,乃惊,使吏之丞相府问焉。自朝廷大臣莫知其与议也。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琊?绝井复为通。有郞功⾼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郞果迁。莫府长史迁,辞去之官,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 ![]() 为光禄勋,郞有醉小便殿上,主事⽩行法,安世曰:“何以知其不反⽔浆琊?如何以小过成罪!”郞 ![]() 安世自见⽗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岁余,上闵安世年老,复征延寿为左曹、太仆。 初,安世兄贺幸于卫太子,太子败,宾客皆诛,安世为贺上书,得下蚕室。后为掖庭令,而宣帝以皇曾孙收养掖庭。贺內伤太子无辜,而曾孙孤幼,所以视养拊循,恩甚密焉。及曾孙壮大,贺教书,令受《诗》,为取许妃,以家财聘之。曾孙数有征怪,语在《宣纪》。贺闻知,为安世道之,称其材美。安世辄绝止,以为少主在上,不宜称述曾孙。及宣帝即位,而贺已死。上谓安世曰:“掖廷令平生称我,将军止之,是也。”上追思贺恩, ![]() ![]() ![]() ![]() ![]()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內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內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舂,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 ![]() 延寿已历位九卿,既嗣侯,国在陈留,别邑在魏郡,租⼊岁千余万。延寿自以⾝无功德,何以能久堪先人大国,数上书让减户邑,又因弟 ![]() ![]() 元帝初即位,诏列侯举茂材, ![]() ![]() ![]() 临亦谦俭,每登阁殿,常叹曰:“桑、霍为我戒,岂不厚哉!”且死,分施宗族故旧,薄葬不起坟。临尚敬武公主。薨,子放嗣。 鸿嘉中,上 ![]() ![]() 是时,上诸舅皆害其宠,⽩太后。太后以上舂秋富,动作不节,甚以过放。时数有灾异,议者归咎放等。于是丞相宣、御史大夫方进奏:“放骄蹇纵恣,奢 ![]() ![]() ![]() ![]() ![]() ![]() ![]() ![]() ![]() 上不得已,左迁放为北地都尉。数月,复征⼊侍中。太后以放为言,出放为天⽔属国都尉。永始、元延间,比年⽇蚀,故久不还放,玺书劳问不绝。居岁余,征放归第视⺟公主疾。数月,主有瘳,出放为何东都尉。上虽爱放,然上迫太后,下用大臣,故常涕泣而遣之。后复征放为侍中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岁余,丞相方进复奏放,上不得已,免放,赐钱五百万,遣就国。数月,成帝崩,放思慕哭泣而死。 初,安世长子千秋与霍光子禹俱为中郞将,将兵随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乌桓。还,谒大将军光,问千秋战斗方略,山川形势,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光复问禹,禹不能记,曰:“皆有文书。”光由是贤千秋,以禹为不材,叹曰:“霍氏世衰,张氏兴矣!”及禹诛灭,而安世子孙相继,自宣、元以来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 放子纯嗣侯,恭俭自修,明习汉家制度故事,有敬侯遗风。王莽时不失爵,建武中历位至大司空,更封富平之别乡为武始侯。 张汤本居杜陵,安世武、昭、宣世辄随陵,凡三徙,复还杜陵。 赞曰:冯商称张汤之先与留侯同祖,而司马迁不言,故阙焉。汉兴以来,侯者百数,保国持宠,未有若富平者也。汤虽酷烈,及⾝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有后。安世履道,満而不溢。贺之 ![]() 译文 张汤,杜陵人。他的⽗亲任长安县丞,有事外出,张汤作为孩子看家。他⽗亲回家后发现老鼠偷了⾁,大发脾气,鞭打张汤。张汤掘开鼠洞找到了偷⾁的老鼠和吃剩的⾁,陈述老鼠的罪状,拷打审问,传出审问记录的文书,写明了经过审问判决上报的程序,并提取盗鼠和余⾁,完成了审判程序,案卷齐备,在厅堂下面肢解了盗鼠。他⽗亲见到这情景,看到他判决的文辞像老练的法官一样,非常惊奇,就让他学习刑狱文书。 他⽗亲死后,张汤担任长安县吏。周 ![]() ![]() 武安侯担任丞相,调张汤担任丞相府的属吏。并把他推荐给皇帝,担任了侍御史。在处理陈皇后巫蛊案时,深⼊追究其 ![]() ![]() ![]() 这时皇上正喜好儒学,张汤判决大案,想要附会古义,于是请博士弟子研习《尚书》、 《舂秋》,担任廷尉史,调平法令的可疑处。上奏判决疑难案件,一定要预先给皇上分析各方面的原由,凡皇上所肯定的,就接受作为依法判决的案例⼊廷尉的成文法规,来宣扬主上的圣明。报告工作如受谴责,张汤就承认错误而谢罪,顺着皇上的意向,一定要举出贤能的助理员官或办事吏员说道: “他们本来向我建议,正像皇上所要求我的一样。我没有采用,才愚蠢到了这种地步。”因此他的过错常常得到宽恕。他有时上奏章议事,皇上赞许那个奏章,他就说: “我不知道写这样的奏章,这是监、掾、史中某某写的。”他想要推荐部下,宣扬某人的长处或者掩饰某人的短处就是这样。理办的案件如果是皇上想要加罪的,就把它 ![]() ![]() ![]() ![]() 等到查办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的案件时,都是追 ![]() 当时恰逢浑琊王等投降,汉朝大规模出兵讨伐匈奴,山东地区遭到⽔灾、早灾,贫穷的老百姓流离迁徙,都依靠府政供给⾐食,仓库空虚。这时张汤顺承皇上的心意,奏请铸造银币和五铢铜币,垄断经营国全的食盐和铁器,排挤富商大贾,颁布告缗令,铲除豪強并兼的大户,玩弄法律条文巧言诬陷,以辅助严刑峻法的实施。张汤每次上朝报告工作,说到家国财政用度,时间拖得很长,以致皇帝忘了吃饭。适时的丞相衹是空占职位,家国大事都取决于张汤。老百姓不能定安地生活,发生 ![]() 匈奴前来请求和亲,大臣们在皇上面前讨论。博士狄山说:“和亲合适。”皇上问他合适的道理,狄山说:“兵器是凶器,不要轻易频繁地动用它。⾼皇帝想要讨伐匈奴,被围困在平城,于是终于缔结和亲。惠帝、⾼后时期,国全 定安和乐。到文帝想要对付匈奴,北方边境 ![]() ![]() ![]() 张汤的宾客田甲,虽然是商人,但是有贤良的品行。当初张汤当小官时,跟他是金钱朋友,等到张汤当上了大官,田甲责备张汤品行道义方面的过错,也有忠义慷慨之士的风度。 张汤担任御史大夫七年,垮台了。 河东人李文曾经跟张汤有嫌隙,后来担任了御史中丞,多次从宮廷文书內容发现可以用来害张汤的问题,不给留一点余地。张汤有个喜爱的属吏叫鲁谒居,知道张汤为此愤愤不平,指使一个人上紧急奏章告发李文的坏事。这事下 ![]() ![]() ![]() ![]() ![]() 起初,长史朱买臣向来怨恨张汤,事见《朱买臣传》。王朝是齐地人,凭儒学做到右內史。边通学纵横捭阖术,是个刚強暴烈的耝汉子,官至济南国相。他们从前地位都在张汤之上,不久丢了官,代理长史,委屈服事张汤。张汤多次兼理丞相职务,知道逭三个长史一向骄贵,就时常欺侮庒抑他们。因此三个长史一起谋划说: “起初张汤相约跟丞相向皇上谢罪,接着又出卖丞相;如今想要拿祖宗的事来弹劾丞相,这是想取代丞相罢了。我们知道张汤的隐秘勾当。”于是派法官逮捕审查张汤的属下田信等人,说张汤将要奏请皇上,田信常常先知道那些事,因而囤积物资发了财,与张汤分脏。以及其他坏事。有关这些事情的供词很多都传播开来。皇上问张汤道: “我所做的一些事,商人们常常预先知道,越发囤积那些物资,这好像有人把我的打算事先告诉了他们似的。”张汤不谢罪,又假装惊讶道:“好像有。”造时减宣也上奏关于鲁谒居的事情。皇帝果真认为张汤心怀奷诈,当面撒谎,派八批使者按文书所列罪状逐一责问张汤。张汤都自称没有追回事,拒不 ![]() ![]() 张汤死后,家产价值不超过五百金,都是所得俸禄和赏赐,没有别的家业。兄弟们和儿子们想要隆重地安葬张汤,张汤的⺟亲说:“张汤作为天子的大臣,遭受恶语诬蠛而死,怎么能隆重地安葬呢!”于是用牛车装载尸体,有內棺而无外椁。皇帝听到这件事,说道:“不是这样的⺟亲不能生出这样的儿子。”于是追究杀掉了三个长史。丞相青翟杀自了。从狱中放出田信。皇上怜惜退汤,又不断提拔他的儿子张安世。 塞世,字:鳄,少年时靠⽗亲地位任郞官。以 ![]()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政,由于安世忠厚,霍光十分器重他。正值左将军上官桀⽗子及御史大夫桑弘羊皆与燕王、盖主谋反被杀,霍光由于朝中无旧臣,奏请任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辅助自己。很久以后,天子下诏说: “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三年以来,平安无事。亲近亲人任用贤士,是尧、舜治国之道。封安世为富平侯。” 第二年,昭帝驾崩,未葬,大将军霍光告诉太后,调任安世为车骑将军,一同征立昌邑王。王行 ![]() ![]() 大将军霍光去世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L密封奏书说:“圣王奖有德以招徕四方,显扬有功以劝导百官,因此朝廷得以尊荣,天下归服。家国承继祖宗之业,掌握诸侯的存亡,新失大将军,应宣扬圣德以昭示天下,表彰功臣以镇抚藩国。不要空悬大位,以免争权,这是定安社稷杜绝政争于未萌。车骑将军安世侍奉孝武帝三十余年,忠信谨慎,勤劳政事,⽇夜不怠,与大将军共定策,天下受其福,是家国的重臣,应尊其位,任为大将军,不要兼光禄勋事,使其专一精神,忧念天下,思考得失。安世之子延寿稳重厚道,可以任光禄勋,兼领宿卫职务。”皇上也想用安世⽗子。安世听说,惧不敢当,菗空求见,摘冠叩头说: “老臣妄自听说,事未执行而事先来说,我不先说明情况就不好办,实在是自量不⾜以居重要官位,继大将军后。希望天子裁定,以保全老臣 ![]() 当时霍光之子霍禹为右将军,皇上也任霍禹为大司马,撤去右将军屯兵,用官号虚尊加之,而实夺其兵权。一年多后,霍禹谋反,减宗族,安世一向小心畏忌,已很內忧。其孙女张敬为霍氏外亲族之妇,应当连坐被诛,安世瘦弱憔悴已形于⾊。皇上很奇怪而怜惜,便问左右,于是赦免了张敬,以安慰其心。安世更加恐惧。掌管家国 权政,以谨慎周密著称,外內无漏洞。每定大政,已决定,立即称病移居,听到诏令,便吃惊,派人到丞相府询问。朝廷大臣不知安世参与预谋。 安世曾经推荐员官任职,其人来谢,安世很后悔,认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之理?便与此人断绝来往。有一郞官自言功⾼不升职,安世说:“君之功⾼,明主所知。人臣供职,哪裹能自言长短!”拒绝提升他。可是不久这个郞官却升迁。幕府长史调任他职,辞官时安世向他征求自己有何过失。长史说:“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升进,人们都讽刺你。”安世说:“明主在上,贤与不肖分得清楚,臣子们自修而已,怎么会了解士人而进行推荐?”他想匿名迹远权势就是如此。 任光禄勋时,有郞醉酒小便于殿上,主事报告按法处理,安世说:“怎么知道不是反⽔浆造成的呢?怎么能拿小过来治罪!”郞官奷 ![]() 安世看到⽗子尊贵显耀,心怀不安,替子延寿请求外出补官,皇上任为北地太守。一年多后,皇上可怜安世年老,又召延寿为左曹太仆。 当初,安世兄张贺得宠于卫太子,太子失败,宾客都被杀,安世为张贺上书,张贺被免死罪处以宮刑。后任掖庭令,而宣帝以皇曾孙收养在掖庭。张贺伤感太子无罪,而曾孙孤幼,所以看养慰抚,恩情深重。到曾孙长大,张贺教书,令受《诗》,为他娶了许妃,以自己家财为聘礼。曾孙多次有奇怪事情发生,事见《宣帝纪》。张贺听说,向安世讲明,称其才智。安世立即制止张贺,认为少主在位,不应称赞曾孙。到宣帝即位,而张贺已死去。皇上对安世说:“掖庭令平生称赞我,将军阻止,做得对。”皇上追念张贺恩,想追封为恩德侯,设守冢二家百。张贺有一子早死,无后,让安世少子彭祖为张贺养子。彭祖少时与皇上同席研读经书,打算封赏他,便先赐关內侯。安世坚持推辞封赏,又求减少守冢户数,减至三十户。皇上说:“我自己赏给掖庭令的,不是给将军的。”安世这才停止,不敢再说什么。皇上遂下韶说: “应为前掖庭令张贺设守冢三十家。”皇上自己安置其居住地方,居住在冢西斗鶸翁舍南,皇上少年时曾经游玩之处。第二年,又下韶说:“朕幼小时,故掖庭令张贺辅导朕⾝,修研文学经术,恩惠卓异,其功重大深厚。《诗》说:‘没有不回答的语言,没有不报答的恩德。’应封张贺弟子侍中关內侯彭祖为 ![]() ![]() 塞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而⾝穿黑绨,夫人亲自纺绩,家奴七百人,皆有技术做事,內治产业,累积细微财物,因此能增殖产业,富于大将军重发。天子甚尊惧大将军,然而却內亲昼世,对霍光极力隐蔵自己的心意。 元康四年舂,安世病,上疏归还侯爵,乞求骸骨归故里。天子说:“将军年老生病,朕甚怜悯。虽不能办事,驰骋万里,君为先帝大臣,明晓治 ![]() 延寿已历位九卿,嗣侯位之后,封国在陈留,别邑在魏郡,租税收⼊每年千余万。延寿自以⾝无功德,怎么能久居尢人大国,多次上书请减户邑,又用弟弟 ![]() ![]() 元帝初即位,诏令列侯举茂材,张 ![]() ![]() ![]() 张临亦谦虚俭朴,每次登阁殿,常叹道:“桑、霍为我戒,岂不教训很深!”快死时,将财产分别送给宗族故旧,薄葬不起坟。张临娶敬武公主。去世后,子张放嗣位。 鸿嘉年间,皇上想遵武帝旧制,与近臣游宴,张放因是公主之子人又聪明受到宠爱。张放娶皇后弟平恩侯许嘉之女,皇上为张放筹办,赐甲第住宅,增乘舆服饰,号称天子娶妇,皇后嫁女。皇帝、皇后派来的员官均供给宅第使用,两宮使者车马不绝,赏赐以千万数。张放任侍中中郞将,监平乐屯兵,设幕府,礼仪与将军相同。与皇上起卧,倍受宠爱,时常跟随便⾐出游,北至甘泉,南至长杨、五榨,斗鶸走马长安城中,达敷年之久。 当时皇上诸舅皆恨张放受宠,告诉太后。太后以皇上年少,行为不加节制,便严厉责备张放。当时多有灾异,人们都归咎于张放等人。于是丞相薛宣、御史大夫翟方进上奏:“张放骄纵不拘,奢 ![]() ![]() ![]() ![]() ![]() ![]() ![]() ![]() ![]() 皇上不得已,贬张放为北地都尉。数月,又征召⼊侍中。太后因为张放又出面说话,调张放为天⽔属国都尉。永始、元延年间,连年⽇食,因此很久不召回张放,皇上便下诏书慰劳不绝。过了一年多,征召张放归家视⺟公主疾病。数月,皇上有病初愈,调张放为河东都尉。皇上虽爱张放,然而迫于太后,又听用大臣,因此常常为遣送张放而流泪。后又征召张放为侍中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一年多,丞相方进又论奏张放,皇上不得已,罢免张放,赐钱五百万,遣送就国。数月,成帝驾崩,张放也因思慕哭泣而死。 当初,安世长子千秋与霍光子霍禹都为中郞将,率兵随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乌桓。还,拜谒大将军霍光,问千秋战斗方略,山川形势,千秋随El回答战事,在地上画成地图,没有遗漏。霍光再问霍禹,霍禹不能记,说: “全有文记书录。”霍光从此认为千秋有才能,以霍禹为无能,叹着气说:“霍氏家世要衰败,张氏要兴旺了!”到霍禹诛灭,而安世子孙相继兴起,从宣帝、元帝以来任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的十余人。功臣之世,衹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可与外戚相比。 张趣子退钟嗣侯爵,恭俭自修,明习还塞制度旧事,有敬侯遣风。王莽时不失爵,建武中历位至大司空,改封直垩之别乡为武豌堡。 张汤本居杜陵,安世在武、昭、宣之世就随陵而居,共徙三次,又还杜陵。 赞曰:冯商称张汤之先祖与留侯同祖,而司马迁没有记载,因此缺录。汉兴以来,侯者以百数,保国持宠,没有像富平侯这样的人。张汤虽酷烈,到遭受陷害,还是推荐贤士表彰善良,因此有后世的兴旺。安世遵守正道,谦恭不骄。张贺的 ![]() |
上一章 汉书 下一章 ( → ) |
素书天工开物伤寒论吴子尉缭子管子淮南子列子韩非子荀子 |
班固的免费历史小说《汉书》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汉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汉书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