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是班固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书 作者:班固 | 书号:10148 时间:2017/3/26 字数:28836 |
上一章 五行志下之下 下一章 ( → ) | |
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有食之”《穀梁传》曰,言⽇不言朔,食晦。《公羊传》曰,食二⽇。董仲舒、刘向以为,其后戎执天子之使,郑获鲁隐,灭戴,卫、鲁、宋咸杀君。《左氏》刘歆以为正月二⽇,燕、越之分野也。凡⽇所躔而有变,则分野之国失政者受之。人君能修政,共御厥罚,则灾消而福至;不能,则灾息而祸生。故经书灾而不记其故,盖吉凶亡常,随行而成祸福也。周衰,天子不班朔,鲁历不正,置闰不得其月,月大小不得其度。史记⽇食,或言朔而实非朔,或不言朔而实朔,或脫不书朔与⽇,皆官失之也。京房《易传》曰:“亡师兹谓不御,厥异⽇食,其食也既,并食不一处。诛众失理,兹谓生叛,厥食既,光散。纵畔兹谓不明,厥食,先大雨三⽇,雨除而寒,寒即食。专禄不封,兹谓不安,厥食既,先⽇出而黑,光反外烛。君臣不通兹谓亡,厥蚀三既。同姓上侵,兹谓诬君,厥食四方有云,央中无云,其⽇大寒。公![]() ![]() ![]() 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有食之,既”董仲舒、刘向以为,前事已大,后事将至者又大,则既。先是,鲁、宋弑君,鲁又成宋 ![]() ![]() ![]() 十七年“十月朔,⽇有食之”《穀梁传》曰,言朔不言⽇,食二⽇也。刘向以为是时卫侯朔有罪出奔齐,天子更立卫君。朔借助五国,举兵伐之而自立,王命遂坏。鲁夫人 ![]() 严公十八年“三月,⽇有食之”《穀梁传》曰,不言⽇,不言朔,夜食。史记推合朔在夜,明旦⽇食而出,出而解,是为夜食。刘向以为,夜食者, ![]() 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宿在毕,主边兵夷狄象也。后狄灭邢、卫。刘歆以为,五月二⽇鲁、赵分。 二十六年“十二月癸亥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宿在心,心为明堂,文武之道废,国中不绝若线之象也。刘向以为,时戎侵曹,鲁夫人 ![]() 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后鲁二君弑,夫人诛,两弟死,狄灭邢,徐取舒,晋杀世子,楚灭弦。刘歆以为,八月秦、周分。 僖公五年“九月戊申朔,⽇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先是齐桓行伯,江、⻩自至,南服強楚。其后不內自正,而外执陈大夫,则陈、楚不附,郑伯逃盟,诸侯将不从桓政,故天见戒。其后晋灭虢,楚围许,诸侯伐郑,晋弑二君,狄灭温,楚伐⻩,桓不能救。刘歆以为,七月秦、晋分。 十二年“三月庚午朔,⽇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是时楚灭⻩,狄侵卫、郑,莒灭巳。刘歆以为,三月齐、卫分。 十五年“五月,⽇有食之”刘向以为象晋文公将行伯道,后遂伐卫,执曹伯,败楚城濮,再会诸侯,召天王而朝之,此其效也。⽇食者臣之恶也,夜食者掩其罪也,以为上亡明王,桓、文能行伯道,攘夷狄,安国中,虽不正犹可,盖《舂秋》实与而文不与之义也。董仲舒以为后秦获晋侯,齐灭项,楚败徐于娄林。刘歆以为,二月朔齐、越分。 文公元年“二月癸亥,⽇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先是大夫始执国政,公子遂如京师,后楚世子商臣杀⽗,齐公子商人弑君。皆自立,宋子哀出奔,晋灭江,楚灭六,大夫公孙敖、叔彭生并专会盟。刘歆以为,正月朔燕、越分。 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后宋、齐、莒、晋郑八年之间五君杀死。楚灭舒蓼。刘歆以为,四月二⽇鲁、卫分。 宣公八年“七月甲子,⽇有食之,既”董仲舒、刘向以为,先是楚商臣弑⽗而立,至于严王遂強。诸夏大国唯有齐、晋,齐、晋新有篡弑之祸,內皆未安,故楚乘弱横行,八年之间六侵伐而一灭国,伐陆浑戎,观兵周室;后又⼊郑,郑伯⾁袒谢罪;北败晋师于邲,流⾎⾊⽔;围宋九月,析骸而炊之。刘歆以为,十月二⽇楚、郑分。 十年“四月丙辰,⽇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后陈夏征舒弑其君,楚灭萧,晋灭二国,王札子杀召伯、⽑伯。刘歆以为,二月鲁、卫分。 十七年“六月癸卯,⽇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后邾支解鄫子,晋败王师于贸戎,败齐于鞍。刘歆以为,三月晦朓鲁、卫分。 成公十六年“六月丙寅朔,⽇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晋败楚、郑于鄢陵,执鲁侯。刘歆以为,四月二⽇鲁、卫分。 十七年“十二月丁巳朔,⽇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楚灭舒庸,晋弑其君,宋鱼石因楚夺君邑,莒灭鄫,齐灭莱,郑伯弑死。刘歆以为九月周、楚分。 襄公十四年“二月乙未朔,⽇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后卫大夫孙、甯共逐献公,立孙剽。刘歆以为,前年十二月二⽇宋、燕分。 十五年“八月丁巳朔,⽇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先是晋为 ![]() 二十年“十月丙辰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陈庆虎、庆寅蔽君之明,邾庶其有叛心,后庶其以漆、闾丘来奔,陈杀二庆。刘歆以为,八月秦、周分。 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晋栾盈将犯君,后⼊于曲沃。刘歆以为,七月秦、晋分。“十月庚辰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宿在轸、角,楚大国象也。后楚屈氏谮杀公子追舒,齐庆封胁君 ![]() 二十三年“二月癸酉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后卫侯⼊陈仪,甯喜弑其君剽。刘歆以为,前年十二月二⽇宋、燕分。 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有食之,既”刘歆以为,五月鲁、赵分。“八月癸巳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比食又既,象 ![]() ![]() 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礼义将大灭绝之象也。时,吴子好勇,使刑人守门;蔡侯通于世子之 ![]() ![]() 昭公七年“四月甲辰朔,⽇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先是楚灵王弑君而立,会诸侯,执徐子,灭赖,后陈公子招杀世子,楚因而灭之,又灭蔡,后灵王亦弑死。刘歆以为,二月鲁、卫分。传曰晋侯问于士文伯曰:“谁将当⽇食?”对曰:“鲁、卫恶之,卫大鲁小。”公曰:“何故?”对曰:“去卫地,如鲁地,于是有灾,其卫君乎?鲁将上卿。”是岁,八月卫襄公卒,十一月鲁季孙宿卒。晋侯谓士文伯曰:“吾所问⽇食从矣,可常乎?”对曰:“不可。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诗》曰:‘或宴宴居息,或尽悴事国。’其异终也如是。”公曰:“何谓六物?”对曰:“岁、时、⽇、月、星、辰是谓。”公曰:“何谓辰?”对曰:“⽇月之会是谓。”公曰:“《诗》所谓‘此⽇而食,于何不臧’,何也?”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適于⽇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此推⽇食之占循变复之要也。《易》曰:“县象著明,莫大于⽇月。”是故圣人重之,载于三经。于《易》在“丰”之“震”曰:“丰其沛,⽇中见昧,折其右肱,亡咎。”于《诗-十月之 ![]() ![]() ![]() 十五年“六月丁巳朔,⽇有食之”刘歆以为,三月鲁、卫分。 十七年“六月甲戌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时宿在毕,晋国象也。晋厉公诛四大夫,失众心,以弑死。后莫敢复责大夫,六卿遂相与比周,专晋国,君还事之。⽇比再食,其事在舂秋后,故不载于经。刘歆以为鲁、赵分。《左氏传》平子曰:“唯正月朔,慝未作,⽇有食之,于是乎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礼也。其余则否。”太史曰:“在此月也。⽇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百官降物,君不举,避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啬夫驰,庶人走,此月朔之谓也。当夏四月,是谓孟夏。”说曰:正月谓周六月,夏四月,正 ![]() ![]() ![]() ![]() ![]() ![]() ![]() 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周景王老,刘子、单子专权,蔡侯朱骄,君臣不说之象也。后蔡侯朱果出奔,刘子、单子立王猛。刘歆以为,五月二⽇鲁、赵分。 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宿在心,天子之象也。后尹氏立王子朝,天王居于狄泉。刘歆以为,十月楚、郑分。 二十四年“五月乙未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宿在胃,鲁象也。后昭公为季氏所逐。刘向以为,自十五年至此岁,十年间天戒七见,人君犹不寤。后楚杀戎蛮子,晋灭陆浑戎,盗杀卫侯兄,蔡、莒之君出奔,吴灭巢,公子光杀王僚,宋三臣以邑叛其君。它如仲舒。刘歆以为,二⽇鲁、赵分。是月斗建辰。《左氏传》梓慎曰:“将大⽔。”昭子曰:“旱也。⽇过分而 ![]() ![]() 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宿在心,天子象也。时京师微弱,后诸侯果相率而城周,宋中几亡尊天子之心,而不衰城。刘向以为,时吴灭徐,而蔡灭沈,楚围蔡,吴败楚⼊郢,昭王走出。刘歆以为,二⽇宋、燕分。 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后郑灭许,鲁 ![]() ![]() 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有食之”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晋三大夫以邑叛,薛弑其君,楚灭顿、胡,越败吴,卫逐世子。刘歆以为,十二月二⽇楚、郑分。 十五年“八月庚辰朔,⽇有食之”董仲舒以为,宿在柳,周室大坏,夷狄主诸夏之象也。明年,国中诸侯果累累从楚而围蔡,蔡恐,迁于州来。晋人执戎蛮子归于楚,京师楚也。刘向以为,盗杀蔡侯,齐陈乞弑其君而立 ![]() 哀公十四年“五月庚申朔,⽇有食之”在获麟后。刘歆以为,三月二⽇齐、卫分。 凡舂秋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食三十六。《穀梁》以为,朔二十六,晦七,夜二,二⽇一。《公羊》以为,朔二十七,二⽇七,晦二。《左氏》以为,朔十六,二⽇十八,晦一,不书⽇者二。 ⾼帝三年十月甲戌晦,⽇有食之,在斗二十度,燕地也。后二年,燕王臧{艹佘}反,诛,立卢绾为燕王,后又反,败。 十一月癸卯晦,⽇有食之,在虚三度,齐地也。后二年,齐王韩信徙为楚王,明年废为列侯,后又反,诛。 九年六月乙未晦,⽇有食之,既,在张十三度。 惠帝七年正月辛丑朔,⽇有食之,在危十三度。⾕永以为,岁首正月朔⽇,是为三朝,尊者恶之。 五月丁卯,先晦一⽇,⽇有食之,几尽,在七星初。刘向以为,五月微 ![]() ![]() ![]() ⾼后二年六月丙戌晦,⽇有食之。 七年正月己丑晦,⽇有食之,既,在营室九度,为宮室中。时⾼后恶之,曰:“此为我也!”明年应。 文帝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有食之,在婺女一度。 三年十月丁酉晦,⽇有食之,在斗二十二度。 十一月丁卯晦,⽇有食之,在虚八度。 后四年四月丙辰晦,⽇有食之,在东井十三度。 七年正月辛未朔,⽇有食之。 景帝三年二月壬牛晦,⽇有食之。在胃二度。 七年十一月庚寅晦。⽇有食之,在虚九度。 中元年十二月甲寅晦,⽇有食之。 中二年九月甲戌晦,⽇有食之。 三年九月戊戌晦,⽇有食之。几尽,在尾九度。 六年七月辛亥晦,⽇有食之,在轸七度。 后元年七月乙巳,先晦一⽇,⽇有食之,在翼十七度。 武帝建元二年二月丙戌朔,⽇有食之,在奎十四度。刘向以为,奎为卑贼妇人,后有卫皇后自至微兴,卒有不终之害。 三年九月丙子晦,⽇有食之,在尾二度。 五年正月己巳朔,⽇有食之。 元光元年二月丙辰晦,⽇有食之。七月癸未,先晦一⽇,⽇有食之,在翼八度。刘向以为,前年⾼园便殿灾,与舂秋御廪灾后⽇食于翼、轸同。其占,內有女变,外为诸侯。其后陈皇后废,江都、淮南、衡山王谋反,诛。⽇中时食从东北,过半,晡时复。 元朔二年二月乙巳晦,⽇有食之,在胃三度。 六年十一月癸丑晦,⽇有食之。 元狩元年五月乙巳晦,⽇有食之,在柳六度。京房《易传》推以为,是时⽇食从旁右,法曰君失臣。明年丞相公孙弘薨。⽇食从旁左者,亦君失臣;从上者,臣失君;从下者,君失民。 元鼎五年四月丁丑晦,⽇有食之,在东井二十三度。 元封四年六月己酉朔,⽇有食之。 太始元年正月乙巳晦,⽇有食之。 四年十月甲寅晦,⽇有食之,在斗十九度。 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有食之,不尽如钩,在亢二度。哺时食从西北,⽇下晡时复。 昭帝始元三年十一月壬辰朔,⽇有食之,在斗九度,燕地也。后四年,燕剌王谋反,诛。 元凤元年七月己亥晦,⽇有食之,几尽,在张十二度。刘向以为,己亥而既,其占重。后六年,宮车晏驾,卒以亡嗣。 宣帝地节元年十二月癸亥晦,⽇有食之,在营室十五度。 五凤元年十二月乙酉朔,⽇有食之,在婺女十度。 四年四月辛丑朔,⽇有食之,在毕十九度。是为正月朔,慝未作,《左氏》以为重异。 元帝永光二年三月壬戌朔,⽇有食之,在娄八度。 四年六月戊寅晦,⽇有食之,在张七度。 建昭五年六月壬申晦,⽇有食之,不尽如钩,因⼊。 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有食之,其夜未央殿中地震。⾕永对曰:“⽇食婺女九度,占在皇后。地震萧墙之內,咎在贵妾。二者俱发,明同事异人,共掩制 ![]() 河平元年四月己亥晦,⽇有食之,不尽如钩,在东井六度。刘向对曰:“四月 ![]() 三年八月乙卯晦,⽇有食之,在房。 四年三月癸丑朔,⽇有食之,在昴。 ![]() 永始元年九月丁巳晦,⽇有食之。⾕永以京房《易占》对曰:“元年九月⽇蚀,酒亡节之所致也。独使京师知之,四国不见者,若曰,湛湎于酒,君臣不别,祸在內也。” 永始二年二月乙酉晦,⽇有食之。⾕永以京房《易占》对曰:“今年二月⽇食,赋敛不得度,民愁怨之所致也。所以使四方皆见,京师 ![]() 三年正月己卯晦,⽇有食之。 四年七月辛未晦,⽇有食之。 元延元年正月己亥朔,⽇有食之。 哀帝元寿元年正月辛丑朔,⽇有食之,不尽如钩,在营室十度,与惠帝七年同月⽇。 二年三月壬辰晦,⽇有食之。 平帝元始元年五月丁已朔,⽇有食之,在东井。 二年九月戊申晦,⽇有食之,既。 凡汉著纪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三。 成帝建始元年八月戊午,晨漏未尽三刻,有两月重见。京房《易传》曰:“‘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言君弱而妇強,为 ![]() ![]() 元帝永光元年四月,⽇⾊青⽩,亡景,正中时有景亡光。是夏寒,至九月,⽇乃有光。京房《易传》曰:“美不上人,兹谓上弱,厥异⽇⽩,七⽇不温。顺亡所制兹谓弱,⽇⽩六十⽇,物亡霜而死。天子亲伐,兹谓不知,⽇⽩,体动而寒。弱而有任,兹谓不亡,⽇⽩不温,明不动。辟愆公行,兹谓不伸,厥异⽇黑,大风起,天无云,⽇光晻。不难上政,兹谓见过,⽇黑居仄,大如弹丸。” 成帝河平元年正月壬寅朔,⽇月俱在营室,时⽇出⾚。二月癸未,⽇朝⾚,且⼊又⾚,夜月⾚。甲申,⽇出⾚如⾎,亡光,漏上四刻半,乃颇有光,烛地⾚⻩,食后乃复。京房《易传》曰:“辟不闻道兹谓亡,厥异⽇⾚。”三月乙未,⽇出⻩,有黑气大如钱,居⽇央中。京房《易传》曰:“祭天不顺兹谓逆,厥异⽇⾚,其中黑。闻善不予,兹谓失知,厥异⽇⻩。”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月合其明,故圣王在上,总命群贤,以亮天功,则⽇之光明,五⾊备具,烛耀亡主;有主则为异,应行而变也。⾊不虚改,形不虚毁,观⽇之五变,⾜以监矣。故曰:“县象著明,莫大乎⽇月”此之谓也。 严公七年“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董仲舒、刘向以为,常星二十八宿者,人君之象也;众星,万民之类也。列宿不见,象诸侯微也;众星陨坠,民失其所也。夜中者,为国中也。不及地而复,象齐桓起而救存之地。乡亡桓公,星遂至地,国中其良绝矣。刘向以为,夜中者,言不得终 ![]() ![]() ![]() 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夜过中,星陨如雨,长一二丈,绎绎未至地灭,至 ![]() 文公十四年“七月,有星孛⼊于北斗”董仲舒以为,孛者恶气之所生也。谓之孛者,言其孛孛有所妨蔽,暗 ![]() ![]() ![]() ![]() ![]()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董仲舒以为,大辰心也,心为明堂,天子之象。后王室大 ![]() ![]() ![]() ![]() ![]() 哀公十三年“冬十一月,有星孛于东方”董仲舒、刘向以为,不言宿名者,不加宿也。以辰乘⽇而出, ![]() ⾼帝三年七月,有星孛于大角,旬余乃人。刘向以为,是时项羽为楚王,伯诸侯,而汉已定三秦,与羽相距荥 ![]() ![]() 文帝后七年九月,有星孛于西方,其本直尾、箕,末指虚、危,长丈余,及天汉,十六⽇不见。刘向以为,尾宋地,今楚彭城也。箕为燕,又为吴、越、齐。宿在汉中,负海之国⽔泽地也。是时,景帝新立,信用晁错,将诛正诸侯王,其象先见。后三年,吴、楚、四齐与赵七国举兵反,皆诛灭云。 武帝建元六年六月,有星孛于北方。刘向以为,明年淮南王安⼊朝,与太尉武安侯田分有琊谋,而陈皇后骄恣。其后,陈后废;而淮南王反,诛。 八月,长星出于东方,长终天,三十⽇去。占曰:“是为蚩尤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其后,兵诛四夷,连数十年。 元狩四年四月,长星又出西北。是时,伐胡尤甚。 元封元年五月,有星孛于东井,又孛于三台。其后江充作 ![]() 宣帝地节元年正月,有星孛于西方,去太⽩二丈所。刘向以为,太⽩为大将,彗孛加之,扫灭象也。明年,大将军霍光薨,后二年家夷灭。 成帝建始元年正月,有星孛于营室,青⽩⾊,长六七丈,广尺余。刘向、⾕永以为,营室为后宮怀任之象,彗星加之,将有害怀任绝继嗣者。一曰,后宮将受害也。其后,许皇后坐祝诅后宮怀妊者废。赵皇后立妹为昭仪,害两皇子,上遂无嗣。赵后姊妹卒皆伏辜。 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出河戍北率行轩辕、太微,后⽇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夕见西方,犯次妃、长秋、斗、填,蜂炎再贯紫宮中。大火当后,达天河,除于妃后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节徐行,炎⼊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与仓龙俱伏。⾕永对曰:“上古以来,大 ![]() 釐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鶂退飞过宋都”董仲舒、刘向以为,象宋襄公 ![]() ![]() ![]() ![]() ![]() ![]() ![]() ![]() ![]() ![]() ![]() ![]() ![]() ![]() ![]() ![]() ![]() ![]() ![]() ![]() ![]() 惠帝三年,陨石绵诸,一。 武帝征和四年二月丁酉,陨石雍,二,天晏亡云,声闻四百里。 元帝建昭元年正月戊辰,陨石梁国,六。 成帝建始四年正月癸卯,陨石■,四,肥累,一。 ![]() 鸿嘉二年五月癸未,陨石杜衍,三。 元延四年三月,陨石都关,二。 哀帝建平元年正月丁未,陨石北地,十。其九月甲辰,陨石虞,二。 平帝元始二年六月,陨石巨鹿,二。 自惠尽平,陨石凡十一,皆有光耀雷声,成、哀尤屡。 译文 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有⽇食”《⾕梁传》上说,说⽇食而不说朔⽇,这是晦曰⽇食。《公羊传》上说,⽇食有两天。董仲舒、刘向以为,这以后戎执行天子的派使的任务,郑俘获隐公,灭亡了戴国,卫、鲁、宋都发生了杀君王的事。《左氏传》上刘歆以为正月二⽇,太 ![]() ![]() ![]() ![]() ![]() ![]() ![]() ![]() ![]() ![]() ![]() ![]() ![]() ![]() 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有H食,⽇全食”董仲舒、刘向以为从前的事已大,后事将要来到的更大,就要H全食。这以前鲁国、宋国弑了君主,鲁又造成宋国动 ![]() ![]() ![]() 十七年“十月朔⽇,又有⽇食”《⾕梁传》上说,说是朔⽇而不说⽇子,是⽇食已二⽇。刘向以为这时卫侯朔有罪逃到齐,天子改立了卫君。朔藉助五国的兵力,兴兵讨伐卫君而自立为君,周王的命令已失去作用。鲁夫人在齐纵 ![]() ![]() 严公十八年“三月,又有⽇食”《⾕梁传》上说,不说⽇子,不说朔⽇,是在夜裹⽇食,历史上推算是⽇月相会在夜里,第二天早晨⽇食而出,等⽇出来⽇食就停止了,造就是夜食。刘向以为夜食,是 ![]() 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又有⽇食”董仲舒认为宿星在毕,是边境的兵有夷狄的象征。后来狄灭邢、卫。刘歆以为五月二⽇是鲁、趟的分曰。 二十六年“十二月癸亥朔⽇,又有⽇食”董仲舒以为宿星在心,心为明堂星,文王、武王的道统衰败,国中不绝就像丝线一样。刘向认为这时戎正在犯侵曹,鲁夫人正与庆⽗、叔牙 ![]() 三十年“九月庚午朔⽇,又有E1食”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来鲁国二君被弑,夫人被诛,两个弟弟也死亡,狄灭亡了邢,徐攻取了舒,晋侯杀了太子申生,楚人灭亡了弦。刘歆以为八月是秦、周的分曰。 僖公五年“九月戊申朔⽇,又有⽇食”董仲舒、刘向以为这之前齐桓公施行霸道,江、⻩二国自行臣服,向南服征了強大的楚国。这以后国內不自己端正行为,而对外则扣押了陈国大夫,这样陈、楚就不归顺,郑伯逃脫结盟,诸侯将不听从齐桓公的政令,所以上天现出警戒。这以后晋灭亡了虢,楚包围了许,诸侯讨伐郑,晋里克弑了奚齐、卓子二君,狄灭了周的温地,楚讨伐⻩,齐桓公不能救援。刘歆以为七月是秦、晋的分曰。 十二年“三月庚午,又有⽇食”董仲舒、刘向认为这时楚灭掉⻩,狄⼊犯侵卫、郑,莒灭掉了杞。刘歆以为三月是齐、卫的分曰。 十五年“五月,又有⽇食”刘向以为象征晋文公将施行霸道,后来果然攻打卫,扣留曹伯,打败楚师于城濮,再会盟诸侯,召来天王进行朝见,这就是验证。⽇食是臣的罪过,夜间⽇食是掩盖他的罪过,认为上无英明的君主,齐桓、晋文能行霸道,退却夷狄,定安 国中,虽不正也还可以,这大概就是《舂秋》上实际赞同而文字上不表达的意思。董仲舒认为后来秦国俘获晋侯,齐国灭掉项国,楚国在娄林打败了徐国。刘歆以为二月朔⽇是齐、越的分⽇。 文公元年“二月癸亥,又有H食”董仲舒、刘向以为这以前大夫开始执掌家国 权政,公子遂到了京师,后来楚世子商臣杀⽗,齐公子商人弑君,都自立为王,宋子哀逃跑,晋人灭掉了江,楚人减掉了六国,大夫公孙敖、叔彭生一同专揽会盟。刘歆以为正月朔⽇是燕、越的分⽇。 十五年“六月辛丑朔⽇,又有⽇食”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来宋、齐、莒、晋、郑八年之间有五位君主被杀死,楚人灭掉了舒蓼。刘歆以为四月二⽇是鲁、卫的分曰。 宣公八年“七月甲子,又有⽇食,⽇全食”董仲舒、刘向以为造之前楚商臣杀掉⽗亲而自立为王,到严王时就強大起来。诸华夏大国衹有齐、晋,齐、晋新近有篡位杀君的祸患,国內还没有定安,所以楚国乘着他们的衰弱横行霸道,它八年之间六次略侵别国还灭亡了一个家国;讨伐陆浑戎,在周室检阅队部;后来又进⼊郑国,郑伯⾁袒谢罪;北面在恤打败了晋军,⾎流成河;围困宋九个月,宋人劈骸骨作为燃料。刘歆以为十月二⽇是楚、郑的分曰。 十年“四月丙辰,又有⽇食”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来陈夏征舒杀了他的君主,楚人灭掉了萧国,晋人灭掉了两个家国,王札子杀了召伯、⽑伯。刘歆以为二月是鲁、卫的分曰。 十七年“六月癸卯,又有⽇食”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来邾人肢解了部子,晋在贸戎打败了周王的军队,在鞍打败了齐国的军队。刘歆以为三月的晦曰是鲁、卫的分⽇。 成公十六年“六月丙寅朔,有⽇食”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来晋打败了楚、在鄢陵打败了郑,控制了鲁侯。刘歆以为四月二⽇是鲁、卫的分曰。 十七年“十二月丁巳朔⽇,又有⽇食”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来楚人灭掉舒庸,晋杀了他们的君主厉公,宋国的大夫鱼石依靠楚国夺取了宋国的彭城,莒人灭掉了部,齐人减掉了莱,郑伯被杀死。刘歆以为九月是周、楚的分⽇。 襄公十四年“二月乙未朔⽇,又有⽇食”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来卫大夫孙林、宁殖共同赶走了献公,立穆公的孙子剽。刘歆以为前年十二月二⽇是宋、燕的分曰。 十五年“八月丁巳朔⽇,又有⽇食”董仲舒、刘向以为这之前晋国举办 ![]() 二十年“十月丙辰朔⽇,又有⽇食”董仲舒以为陈国的庆虎、庆寅蒙蔽君主使君主不明,邾人庶其有反叛之心,后来庶其从漆、闾丘逃奔,陈杀二庆。刘歆以为八月是秦、周的分⽇。 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又有⽇食”董仲舒以为晋乐盈将要犯侵君主,后来进⼊曲沃。刘歆以为七月是秦、晋的分H。 “十月庚辰朔⽇,又有H食”董仲舒以为宿星在轸星、角星,楚是大国的象征。后来楚国屈氏越权杀了公子追舒,齐庆国封威胁君主叛 ![]() 二十三年“二月癸酉朔H,又有⽇食”董仲舒以为后来卫侯衍进⼊卫国的陈仪,宁喜杀了他的君主剽。刘歆以为前年十二月二⽇是宋、燕的分曰。 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又有⽇食,⽇全食”刘歆以为五月是鲁、趟的分曰。“八月癸巳朔,有H食”董仲舒以为多次⽇食又都是H全食,象征 ![]() 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又有H食”董仲舒以为这是礼义将要大灭绝的象征。当时吴子好勇,使受刑的人守门;蔡侯与儿 ![]() ![]() 昭公七年“四月甲辰朔⽇,又有⽇食”董仲舒、刘向以为这之前楚灵王杀君而自立为王,会盟诸侯,拘捕了徐子,减掉了赖,后来陈公子招杀掉太子,楚乘机灭掉了陈,又灭掉了蔡,后来楚灵王也被杀死。刘歆认为二月是鲁、卫的分月。传上说晋侯问于士文伯说: “谁将遇上⽇食?”回答说:“鲁、卫讨厌它,卫是大国鲁是小国。”晋侯说:“为什么?”回答说:“离开卫地到鲁地,于是有灾,大概是卫国君主吧?鲁将要为上卿。”这一年八月卫襄公卒,十一月鲁季孙宿卒。晋侯告诉士文伯说:“我所问的⽇食的事灵验了,可以经常这样占卜吗?”回答说:“不可。六物不同,民心不一样,事物的次序没有同一,官职没准则,起点相同结果不同,怎么能经常这样占卜呢?《诗经》上说:‘有的人,悠闲安居纵情志;有的人,精疲力竭勤王事。,他们最后结果就是这样不同。”晋侯说: “六物是什么?”回答说:“岁、时、曰、月、星、辰叫做六物。”晋侯说:“什么叫辰?”回答说:“曰、月相会就叫辰。”晋侯说:“《诗经》上所说的‘这⽇食,更不好,奈何坏事突然降!,是为什么呢?”回答说:“这是家国的统治管理工作不好。家国管理不好,又不友善,这是自取⽇月的变异而遭受的灾祸。所以统治家国大事不可不谨慎,衹不过致力三件事而已:一是选择用人,二是依靠民人,三是顺从时令。”造就是推算⽇食的占卜循环变复的最基本的要点。《易经》上说:“显示明显的现象,没有比⽇月更大的了。”因此圣人很重视,记载在三经上。在《易》中则是《丰卦》的《震卦》上说: “幡幔盛大,曰中见到昏暗,折断右肱的臣,就可以免去灾祸。”在《诗》的《十月之 ![]() ![]() ![]() ![]() 十五年“六月丁巳朔⽇,又有⽇食”刘歆以为三月是鲁、卫的分月。 十七年“六月甲戌朔⽇,又有⽇食”董仲舒以为这时宿星在毕,是晋国的象征。晋厉公诛杀四位大夫,失去众人之心,因此被杀死。以后再没有敢责备大夫的,六卿于是结伙营私,专擅晋国政事,君主返还后事奉他们。FI食一再发生,造事在舂秋以后,所以不记载在经上。刘歆以为是鲁、趟的分⽇。《左氏传》上的季平子说:“衹有在正月朔⽇, ![]() ![]() ![]() ![]() ![]() ![]() ![]() ![]() ![]() 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Et,又有⽇食”董倥赶以为且基王年老,玺匠、里王独揽大权,墓堡塞骄纵,这是君臣不愉快的象征。后来蔡侯朱果然逃走,刘子、单子立猛为王。刘歆以为五月二⽇是鲁、赵的分曰。 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又有⽇食”董住厘以为宿星在心,这是天子的象征。后来尹氐立王子塑为王,天王避其难居于狄泉。刘歆以为十月是楚、郑的分月。 二十四年“五月乙未朔Et,又有El食”董佺赶以为宿星在胃,是叠围的星象。后来昭公被圣氏赶走。刘向以为自十五年到这一年,十年间上天警戒出现七次,君主还不醒悟。后来楚子杀了戏蛮王,置国灭掉了陆运戏,盗贼杀了堑堡的兄长,蔡君、莒君逃往国外,吴灭掉了巢国,公子光杀了君王僚,宋国有三臣带着他们的封地反叛君主。这些正如仲舒所言。刘歆以为二⽇是鲁、赵的分Et。这个月斗宿在建辰。 《左氏传》上的梓慎说:“将有大⽔。”昭子说:“⼲旱。太 ![]() ![]() ![]() ![]() 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又有⽇食”董仲舒以为宿星在心,是天子的象征。当时京师衰微,后来诸侯果然相率为周修筑城墙,宋大夫中几没有尊重天子的心意,不用草去筑城。刘向以为这时吴国灭亡了徐国,蔡国减掉了沈,楚国围困蔡国,吴国打败楚国进⼊郢都,昭王逃走。刘歆以为二⽇是宋、燕的分曰。 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又有⽇食”董仲舒以为后来郑国灭掉了许国,鲁国 ![]() ![]() ![]() 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又有⽇食”董仲舒、刘向以为后来晋国三个大夫带着封邑叛 ![]() 十五年“八月庚辰朔⽇,又有⽇食”董仲舒以为宿星在柳,这是周室要大衰,夷狄掌管诸夏的象征。第二年,国中诸侯果然连续不断跟从楚而围困蔡,蔡国感到害怕,迁到楚国的州来。晋人控制戎蛮子⾚归于楚,以楚为京师。刘向以为蔡公孙翩杀蔡侯申,齐陈乞弑其君而立 ![]() 哀公十四年“五月庚申朔⽇,又有⽇食”这在获麟以后。刘歆以为三月二⽇是齐、卫的分曰。 舂秋总计有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食三十六次。《⾕梁》上记载朔⽇二十六次,晦曰七次,夜间两次,二⽇的一次。《公羊》上记载朔⽇二十七次,二⽇的七次,晦⽇二次。 《左氏》上记载朔⽇十六次,二⽇的十八次,不记⽇的二次。 ⾼帝三年十月甲戌晦⽇,又有⽇食,在斗星二十度,是燕地,二年后,燕王臧荼反叛,被诛,立卢绾为燕王,后来又反叛,失败。十一月癸卯晦⽇,又有⽇食,在虚星三度,是齐地。后二年,齐王韩信调职为楚王,过了一年废为列侯,后又反叛,被诛。九年六月乙未晦⽇,又有⽇食,⽇全食,在张星十三度。 惠帝七年正月辛丑朔⽇,又有⽇食,在危星十三度。⾕永以为在岁首正月朔⽇,这是正月初一,地位尊贵的人讨厌这事。五月丁卯,在晦曰的前一天,有⽇食,很快食尽,在七星初。刘向以为五月微 ![]() ![]() ![]() ![]() ![]() ⾼后二年六月丙戌晦曰,又有⽇食。七年正月己丑晦曰,又有⽇食,是曰全食,在营室星九度,这是在宮室中。当时⾼后讨厌这事,说:“这是我!”过了一年⾼后崩。 文帝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曰,又有⽇食,在婺女星一度。三年十月丁酉晦曰,又有H食,在斗星二十二度。十一月丁卯晦⽇,又有⽇食,在虚星八度。后四年四月丙辰晦曰,又有Et食,在柬井星十三度。七年正月辛未朔⽇,又有⽇食。 景帝三年二月壬午晦⽇,又有⽇食,在胃星二度。 七年十一月庚寅晦曰,又有Et食,在虚星九度。 中元年十二月甲寅晦Et,又有⽇食。 中二年九月甲戌晦⽇,又有⽇食。 三年九月戊戌晦⽇,又有⽇食,几乎食尽,在尾星九度。 六年七月辛亥晦Et,又有⽇食,在轸星七度。 后元年七月乙巳,在晦曰前一天,又有⽇ 食,在翼星十七度。 武帝建元二年二月丙戌朔⽇,又有⽇食,在奎星十四度。刘向认为奎星为卑 ![]() ![]() ![]() 昭帝始元三年十一月壬辰朔El,又有⽇食,在斗星九度,在燕地。过了四年,燕剌王谋反,被诛。元凤元年七月己亥晦⽇,又有Et食,很快食尽,在张星十二度。刘向以为己亥El食,这次占卜⽇食最重,过了六年皇帝死亡,死后没有继嗣。 宣帝地节元年十二月癸亥晦El,又有H食,在营室星十五度。五凤元年十二月乙酉朔El,又有⽇食,在婺女星十度。四年四月辛丑朔⽇,又有Et食,在毕星十九度,这为正月朔, ![]() 元查丞光二年三月壬戌朔⽇,又有Et食,在娄星八度。四年六月戊寅晦Et,又有⽇食,在张星七度。建昭五年六月壬申晦⽇,又有⽇食,没食尽如钩,接着就落下去了。 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又有⽇食,这夜一未央殿內有地震。⾕永答对皇上说:“⽇食在婺女星九度,应验在皇后。地震在院內,灾害在宠贵的妾。这二者一起发生,表明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人⾝上,共同掩蔽 ![]() 河平元年四月己亥晦曰,又有⽇食,没有食尽如钩,在东井星六度。刘向答对皇上说: “四月 ![]() ![]() ![]() 永始二年二月乙酉晦⽇,又有⽇食。⾕永以京房《易占》答对皇上说: “今年二月⽇食,是田地税不合限度,民人忧愁怨恨所致。所以使四方皆能见到,而京师 ![]() 三年正月己卯晦El,又有⽇食。四年七月辛未晦曰,又有⽇食。元延元年正月己亥朔⽇,又有⽇食。 哀帝元寿元年正月辛丑朔⽇,又有⽇食,没食尽如钩,在营室星十度,与惠帝七年同曰月。二年三月壬辰晦曰,又有It食。 平帝元始元年五月丁巳朔⽇,又有⽇食,在东井星。二年九月戊申晦El,又有⽇食,El全食。 总计汉记载纪年的共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食五十三次,朔⽇十四次,晦El三十六次,在晦曰前一天有三次。 成帝建始元年八月戊午,晨漏时未到三刻,有两月重现。京房《易传》上说“‘妇女常节,月近望⽇,男子远征,凶象。,是说男子弱而妇女強,被 ![]() ![]() ![]() ![]() 元帝永光元年四月,曰光呈青⽩⾊,⽇下无影,中午时有影无光。这年夏天凉寒,到了九月,太 ![]() ![]() ![]() ![]() ![]() ![]() ![]() 成帝河平元年正月壬寅朔⽇,⽇月都在营室星,当时⽇出呈⾚⾊。二月癸未,早晨⽇出是⾚⾊,太 ![]() ![]() ![]() ![]() ![]() ![]() 严公七年“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半夜星像雨一样坠落到地上”董仲舒、刘向以为常见的星二十八宿,是君主的象征;众星是万民一类的象征。众星宿不出现,象征诸侯的衰败;众星陨落,是表示万民将不知所措。在半夜,表示在国中地区。不及地而回,象征齐桓公起来挽救了国中。以前桓公死时,星陨落到地上,国中确实要断绝了。刘向以为半夜,是说不能寿终正寝,要中途衰败,有的说象征叛 ![]() 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已过半夜,星坠而且有雨,光长一二丈,未到地就减了,到 ![]() 文公十四年“七月,有彗星进⼊北斗”董仲舒以为彗星是恶气所产生的。称为孛,是说它光芒四 ![]() ![]() ![]() ![]() ![]() ![]()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在大辰”董仲舒认为大辰即心,心为明堂,天子的象征。后来王室大 ![]() ![]() ![]() ![]() ![]() ![]() ![]() ![]() 哀公十三年“冬十一月,有彗星出现在东方”董仲舒、刘向以为不说宿名,是因为不在二十八宿之中。在辰时乘着太 ![]() ![]() ⾼帝三年七月,有彗星在大角星,旬余才不见。刘向以为这时项羽为楚王,称霸诸侯,而汉已平定三秦,与项羽相距荣 ![]() 文帝后七年九月,有彗星出现在西方,它⾝向尾、箕二星,末端指向虚、危二星,长一丈有余,直到天河,过了十六H不见了。刘向以为尾星正是宋地,现今楚国的彭城。箕星正是燕地,又是吴、越、齐三地。宿星在天河之中,北负大海的⽔泽之国。这时景帝新立,信用晁错,将要被诛杀以端正诸侯,它的星象先出现。过了三年,吴、楚、四齐与趟七国兴兵反叛,都被诛杀。 武帝建元六年六月,有彗星出现在北方。刘向以为第二年淮南王刘安⼊朝,与太尉武安侯田蚣有琊恶的 ![]() ![]() ![]() 宣帝地节元年正月,有彗星出现在西方,离太⽩二丈的地方。刘向以为太⽩代表大将,有彗星加于它,是毁灭的象征。过了一年大将军霍光薨,又过两年全家被消灭。 成帝建始元年正月,有彗星出现在营室星,长六七丈,宽一尺多。刘向、⾕永以为营室星是后宮孕怀的象征,彗星加害于它,将有害孕怀而继绝嗣。一说,后宮将受害。这以后许皇后因犯诅咒后宮孕怀的罪被废。赵皇后立,妹为昭仪,杀害两皇子,帝王就绝了继嗣。赵后姊妹最后都服罪。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彗星出现在东井星,经过五诸侯星,出了河戍北就径直通过轩辕、太微二星,落后太 ![]() ![]() 僖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朔⽇,陨石坠于宋国,共五块,这个月有六只鹏鸟回飞经过宋都”董仲舒、刘向以为这是象征宋襄公想行霸道将要自败的警戒。石是 ![]() ![]() ![]() ![]() ![]() ![]() ![]() ![]() ![]() ![]() ![]() ![]() ![]() ![]() ![]() ![]() ![]() 武帝征和四年二月丁酉,有两块陨石坠于雍地,天青⾊,没有云,声音在方圆四百里內都听得见。 元帝建昭元年正月戊辰,有六块陨石坠于梁国。 成帝建始四年正月癸卯,有四块陨石坠于稿县,一块坠于肥累县。 ![]() 鸿嘉二年五月癸未,有三块陨石坠于杜衍县。 元延四年三月,有两块陨石坠于都关县。 哀帝建平元年正月丁未,有十块陨石坠于北地县。这年九月甲辰,有两块陨石坠于虞县。 平帝元始二年六月,有两块陨石坠于钜鹿县。 自惠帝到平帝止,共有十一块陨石坠落,都有光耀雷声,成帝、哀帝时尤其频繁。 Www.IgMxS.CoM |
上一章 汉书 下一章 ( → ) |
素书天工开物伤寒论吴子尉缭子管子淮南子列子韩非子荀子 |
班固的免费历史小说《汉书》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汉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汉书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