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司马迁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史记 作者:司马迁 | 书号:10113 时间:2017/3/25 字数:11349 |
上一章 刘敬叔孙通列传 下一章 ( → ) | |
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 ![]() 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 ![]() ![]() ![]() ![]() ![]() ![]() ![]() ![]() ⾼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关便,即⽇车驾西都关中。 于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赐姓刘氏,拜为郞中,号为奉舂君。 汉七年,韩王信反,⾼帝自往击之。至晋 ![]() ![]() ![]() ⾼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彊,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代立, ![]() ![]() ![]() ![]() 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夜一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宗彊,一⽇有变,陛下亦未得⾼枕而卧也。臣原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率以东伐。此彊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馀万口。 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徵,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陈,于公如何?”博士诸生三十馀人前曰:“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原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輳,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忧。”二世喜曰:“善。”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诸言盗者皆罢之。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一袭,拜为博士。叔孙通已出宮,反舍,诸生曰:“先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也,我几不脫于虎口!”乃亡去,之薛,薛已降楚矣。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楚制,汉王喜。 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馀人,然通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皆窃骂曰:“事先生数岁,幸得从降汉,今不能进臣等,专言大猾,何也?”叔孙通闻之,乃谓曰:“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汉王拜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原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原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徵鲁诸生三十馀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 ![]() 遂与所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为绵蕞野外。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会十月。 汉七年,长乐宮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宮,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郞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讙譁失礼者。于是⾼帝曰:“吾乃今⽇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原陛下官之。”⾼帝悉以为郞。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汉九年,⾼帝徙叔孙通为太子太傅。汉十二年,⾼祖 ![]() ![]() ![]() ⾼帝崩,孝惠即位,乃谓叔孙生曰:“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徙为太常,定宗庙仪法。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箸也。 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宮,及间往,数跸烦人,乃作衤复道,方筑武库南。叔孙生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衤复道⾼寝,⾐冠月出游⾼庙?⾼庙,汉太祖,柰何令后世子孙乘宗庙道上行哉?”孝惠帝大惧,曰:“急坏之。”叔孙生曰:“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坏此,则示有过举。原陛下原庙渭北,⾐冠月出游之,益广多宗庙,大孝之本也。”上乃诏有司立原庙。原庙起,以衤复道故。 孝惠帝曾舂出游离宮,叔孙生曰:“古者有舂尝果,方今樱桃孰,可献,原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乃许之。诸果献由此兴。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祖起微细,定海內,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脫輓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琊!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 厦藉众幹,裘非一狐。委辂献说,釂蕝陈书。皇帝始贵,车驾西都。既安太子,又和匈奴。奉舂、稷嗣,其功可图。 译文 刘敬是齐国人,汉⾼帝五年(前202),他到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 ![]() 等了一会儿,皇帝就问娄敬要谈什么大事,娄敬便劝说皇帝道:“陛下建都洛 ![]() ![]() ![]() ![]() ![]() ![]() ![]() ![]() 汉⾼帝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都是山东地区的人,争先恐后地申辩说周朝建都在洛 ![]() 当时皇帝说:“本来主张建都在秦地的是娄敬,‘娄’就是‘刘’啊。”于是赐娄敬改姓刘,授给他郞中官职,称号叫奉舂君。 汉⾼帝七年(前200),韩王信叛汉,汉⾼帝亲自讨伐他。到达晋 ![]() ![]() ![]() 汉⾼帝撤出平城返回朝廷,韩王信逃⼊匈奴。这时,冒顿是匈奴的君主,军队強大,勇士有三十万,屡次侵扰北部边境。皇帝对这种情况很忧虑,就问刘敬对策。刘敬说:“汉朝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被兵火搞得疲惫不堪,对匈奴是不能用武力制服的。冒顿杀了他的⽗亲自己做了君主,又把他⽗亲的许多姬妾作自己的 ![]() ![]() ![]() ![]() 刘敬从匈奴回来,便称说“匈奴在河南的⽩羊、楼烦两个部落,离长安最近的只有七百里路,轻装骑兵一天夜一就可到达关中地区。关中地区刚刚经过战争还很凋敝,人丁稀少,而土地肥沃,可以大大加以充实。当初各地诸侯起兵发难时,若不是有齐国的田氏各族以及楚国的昭、屈、景三大宗族参加是不能兴盛起来的。如今陛下虽然把都城建在关中,但实际缺少人口。北边靠近匈奴敌寇,东边有六国的旧贵族,宗族势力很強,一旦有什么变故,陛下是不能⾼枕无忧的。我希望陛下把齐国的田氏各族,楚国的昭、屈、景三大宗族,燕、赵、韩、魏等国的后裔,以及豪门名家都迁移到关中居住。国內平安无事,可以防备匈奴;若所封诸侯王有什么变故,也能率领他们东进讨伐。这是加強央中权力而削弱地方势力的方略啊。”皇帝说:“好得很。”于是派刘敬按照他自己提出的意见把十万多的人口迁到了关中。 叔孙通是薛县人。秦朝时以长于文章,知识渊博被征召⼊宮,等待任命为博士。几年后,陈胜在山东起兵,使者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朝廷,秦二世召来各位博士、儒生问道:“楚地戍边的士卒攻下蕲县进⼊陈县,对这件事各位是怎么个看法?”博士以及儒生们三十多人走向前去说:“作臣子的不能聚众,聚众就是造反,这是死罪不能宽赦,希望陛下赶快发兵攻打他们。”秦二世一听就发了火,脸⾊顿时改了样。这时叔孙通走向前去说:“各位儒生的话都不对。当今天下已合为一个大家,毁掉郡县城池,销熔各种兵器,向天下人昭示不再用它。何况有贤明的君主君临天下,给下面制定了完备的法令,使人人遵法守职,四方八面都归附朝廷,哪有敢造反的!这只是一伙盗贼行窃罢了,何⾜挂齿。郡官们正在搜捕他们治罪论处,不值得忧患。”秦二世⾼兴地说:“好啊。”又向每个儒生问了一遍,儒生们有的说是造反,有的说是盗贼。于是秦二世命令监察官审查每个儒生说的话,凡说是造反的都 ![]() 叔孙通总是穿着一⾝儒生服装,汉王见了非常讨厌;他就换了服装,穿上短袄,而且是按楚地习俗裁制的,汉王见了很是⾼兴。 当初,叔孙通投降汉王时,跟随的儒生弟子有一百多人,可是叔孙通从来不说推荐他们的话,而专门称说推荐那些曾经聚众偷盗的勇士。儒生弟子们都暗地骂他道:“奉事先生几年,幸好能跟他投降汉王,如今不能推荐我们,却专门称道特别奷狡的人,有什么道理?”叔孙通听到骂他的话,就对儒生们说:“汉王正冒着利箭坚石争夺天下,各位儒生难道能搏斗吗?所以我先要称道斩将夺旗能冒死撕杀的勇士。各位姑且等等我,我不会忘记你们的。”汉王任命叔孙通做博士,称为稷嗣君。 汉⾼帝五年(前202),天下已经统一,诸侯们在定陶共同尊推汉王为皇帝,叔孙通负责拟定仪式礼节。当时汉⾼帝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 ![]() 于是叔孙通奉命征召了鲁地儒生三十多人。鲁地有两个儒生不愿走,说:“您所奉事的将近十位君主,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取得亲近、显贵的。如今天下刚刚平定,死去的还来不及埋葬,伤残的还 ![]() ![]() 叔孙通就与征来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他们和皇帝左右有学问的侍从以及叔孙通的弟子一百多人,在郊外拉起绳子表示施礼的处所,立上茅草代表位次的尊卑进行演练。演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说:“皇帝可以试来视察一下。”皇帝视察后,让他们向自己行礼,然后说:“我能做到这些。”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这时正巧是十月,能进行岁首朝会的实际排练。 汉⾼帝七年(前200),长乐宮已经建成,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那礼仪是:先在天刚亮时,谒者开始主持礼仪,引导着诸侯群臣、文武百官依次进⼊殿门,廷中排列着战车、骑兵、步兵和宮廷侍卫军士,摆设着各种兵器,树立着各式旗帜。谒者传呼“小步快走”于是所有员官各⼊其位,大殿下面郞中员官站在台阶两侧,台阶上有几百人之多。凡是功臣、列侯、各级将军军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边,面向东;凡文职员官从丞相起依次排列在东边,面向西。大行令安排的九个礼宾官,从上到下地传呼。于是皇帝乘坐“龙辇”从宮房里出来,百官举起旗帜传呼警备,然后引导着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员官依次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诸侯王以下的所有员官没有一个不因这威严仪式而惊惧肃敬的。等到仪式完毕,再摆设酒宴大礼。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敛声屏气地低着头,按照尊卑次序站起来向皇帝祝颂敬酒。斟酒九巡,谒者宣布“宴会结束”最后监察员官执行礼仪法规,找出那些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把他们带走。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人。大典之后,⾼帝非常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赏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顺便进言说:“各位弟子儒生跟随我时间很久了,跟我一起制定朝廷仪礼,希望陛下授给他们官职。”⾼帝让他们都做了郞官。叔孙通出宮后,把五百斤⻩金,都分赠给各个儒生了。这些儒生都⾼兴地说:“叔孙先生真是大圣人,通晓当代的紧要事务。” 汉⾼帝九年(前198),⾼帝调叔孙通任太子太傅。汉⾼帝十二年(前195),⾼帝打算让赵王刘如意代替太子,叔孙通向皇帝进谏规劝道:“从前,晋献公因为宠幸骊姬的缘故废掉太子,立了奚齐,使晋国大 ![]() ![]() ⾼帝说:“您算了吧,我只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叔孙通说:“太子是天下的 ![]() ![]() ![]() ![]() 汉⾼帝去世,孝惠帝即位’就对叔孙先生说:“先帝陵园和宗庙的仪礼,臣子们都不 ![]() 汉孝惠帝要到东边的长乐宮去朝拜吕太后,还常有小的谒见,每次出行都要开路清道,噤止通行很是烦扰别人,于是就修了一座天桥,正好建在未央宮武库的南面。叔孙通向孝惠帝报告请示工作,趁机请求秘密地谈话说:“陛下怎么能擅自把天桥修建在每月从⾼寝送⾐冠出游到⾼庙的通道上面呢?⾼庙是汉朝始祖的所在,怎么能让后代子孙登到宗庙通道的上面行走呢?”孝惠帝听了大为惊恐,说:“赶快毁掉它。”叔孙先生说:“做君主的不能有错误的举动。现在已经建成了,百姓全知道这件事,如果又要毁掉这座天桥,那就是显露出您有错误的举动。希望陛下在渭⽔北面另立一座原样的的祠庙,把⾼帝⾐冠在每月出游时送到那里,更要增多、增广宗庙,这是大孝的 ![]() 孝惠帝曾在舂天到离宮出游,叔孙先生说:“古的时候有舂天给宗庙进献樱桃果的仪礼,现在正当樱桃成 ![]() 太史公说:有道是“价值千金的⽪裘⾐,不是一只狐狸的腋⽪;楼台亭榭的椽子,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夏、商、周三代的当时业绩,也不是一个贤士的才智”确实如此呀!⾼祖从低微的平民起事,平定了天下,谋划大计,用兵作战,可以说极尽能事了。然而刘敬摘下拉车的横木去见皇帝一次进言,便建立了万代相传的稳固大业,才能智慧怎么能会少数人专有呀!叔孙通善于看风使舵,度量事务,制定礼仪法规或取或舍,能够随着时世来变化,最终成了汉代儒家的宗师。“最正直的好似弯曲,事理本来就是曲折向前的”大概说的就是这类事情吧? 解析 本篇是汉初两位重要臣僚刘敬和叔孙通的合传。 汉朝建朝初期,百端待举,在辅佐汉⾼祖刘邦建设西汉权政中,刘敬和叔孙通从不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合而为传。刘敬本姓娄,因去陇西戍守路过洛 ![]() ![]() 这是一篇相当精采的传记作品,叙事细腻生动,人物 ![]() ![]() ![]() ![]() ![]() ![]() |
上一章 史记 下一章 ( → )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走下神坛的毛走下圣坛的周红墙内外贺龙生与死共和国秘使龙困与微行狼毒花明朝那些事儿 |
司马迁的免费历史小说《史记》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史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史记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