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司马迁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史记 作者:司马迁 | 书号:10113 时间:2017/3/25 字数:19959 |
上一章 田敬仲完世家 下一章 ( → ) | |
陈完者,陈厉公他之子也。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厉公者,陈文公少子也,其⺟蔡女。文公卒,厉公兄鲍立,是为桓公。桓公与他异⺟。及桓公病,蔡人为他杀桓公鲍及太子免而立他,为厉公。厉公既立,娶蔡女。蔡女 ![]() ![]() ![]() 庄公卒,立弟杵臼,是为宣公。宣公二十一年,杀其太子御寇。御寇与完相爱,恐祸及己,完故奔齐。齐桓公 ![]() ![]() ![]() ![]() 完卒,谥为敬仲。仲生孟夷。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 田孟夷生湣孟庄,田湣孟庄生文子须无。田文子事齐庄公。 晋之大夫栾逞作 ![]() 文子卒,生桓子无宇。田桓子无宇有力,事齐庄公,甚有宠。 无宇卒,生武子开与釐子乞。田釐子乞事齐景公为大夫,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行 ![]() 晏婴卒后,范、中行氏反晋。晋攻之急,范、中行请粟于齐。田乞 ![]() ![]() ![]() 景公太子死,后有宠姬曰芮子,生子荼。景公病,命其相国惠子与⾼昭子以子荼为太子。景公卒,两相⾼、国立荼,是为晏孺子。而田乞不说, ![]() ![]() ![]() ![]() ![]() ![]() ![]() 田乞使人之鲁, ![]() ![]() ![]() ![]() ![]() ![]() ![]() ![]() ![]() 四年,田乞卒,子常代立,是为田成子。 鲍牧与齐悼公有郄,弑悼公。齐人共立其子壬,是为简公。田常成子与监止俱为左右相,相简公。田常心害监止,监止幸于简公,权弗能去。于是田常复脩釐子之政,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齐大夫朝,御鞅谏简公曰:“田、监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君弗听。 子我者,监止之宗人也,常与田氏有卻。田氏疏族田豹事子我有宠。子我曰:“吾 ![]() ![]() ![]() ![]() 简公出奔,田氏之徒追执简公于徐州。简公曰:“蚤从御鞅之言,不及此难。”田氏之徒恐简公复立而诛己,遂杀简公。简公立四年而杀。于是田常立简公弟骜,是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为相。 田常既杀简公,惧诸侯共诛己,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越之使,脩功行赏,亲于百姓,以故齐复定。 田常言于齐平公曰:“德施人之所 ![]() 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宮,后宮以百数,而使宾客舍人出⼊后宮者不噤。及田常卒,有七十馀男。 田常卒,子襄子盘代立,相齐。常谥为成子。 田襄子既相齐宣公,三晋杀知伯,分其地。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与三晋通使,且以有齐国。 襄子卒,子庄子⽩立。田庄子相齐宣公。宣公四十三年,伐晋,毁⻩城,围 ![]() 庄子卒,子太公和立。田太公相齐宣公。宣公四十八年,取鲁之郕。明年,宣公与郑人会西城。伐卫,取毌丘。宣公五十一年卒,田会自廪丘反。 宣公卒,子康公贷立。贷立十四年, ![]() 三年,太公与魏文侯会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元纪年。 齐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桓公午五年,秦、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桓公召大臣而谋曰:“蚤救之孰与晚救之?”驺忌曰:“不若勿救。”段⼲朋曰:“不救,则韩且折而⼊于魏,不若救之。”田臣思曰:“过矣君之谋也!秦、魏攻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以燕予齐也。”桓公曰:“善”乃 ![]() 六年,救卫。桓公卒,子威王因齐立。是岁,故齐康公卒,绝无后,奉邑皆⼊田氏。 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丘。三年,三晋灭晋后而分其地。六年,鲁伐我,⼊ ![]() 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于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自子之守阿,誉言⽇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于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于齐二十馀年。 驺忌子以鼓琴见威王,威王说而舍之右室。须臾,王鼓琴,驺忌子推户⼊曰:“善哉鼓琴!”王 ![]() ![]() ![]() 驺忌子见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髡见之曰:“善说哉!髡有愚志,原陈诸前。”驺忌子曰:“谨受教。”淳于髡曰:“得全全昌,失全全亡。”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毋离前。”淳于髡曰:“豨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事左右。”淳于髡曰:“弓胶昔幹,所以为合也,然而不能傅合疏罅。”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自附于万民。”淳于髡曰:“狐裘虽敝,不可补以⻩狗之⽪。”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淳于髡曰:“大车不较,不能载其常任;琴瑟不较,不能成其五音。”驺忌子曰:“谨受令,请谨脩法律而督奷吏。”淳于髡说毕,趋出,至门,而面其仆曰:“是人者,吾语之微言五,其应我若响之应声,是人必封不久矣。”居期年,封以下邳,号曰成侯。 威王二十三年,与赵王会平陆。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梁惠王惭,不怿而去。 二十六年,魏惠王围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段⼲朋曰:“不救则不义,且不利。”威王曰:“何也?”对曰:“夫魏氏并邯郸,其于齐何利哉?且夫救赵而军其郊,是赵不伐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乘魏之弊。”威王从其计。 其后成侯驺忌与田忌不善,公孙阅谓成侯忌曰:“公何不谋伐魏,田忌必将。战胜有功,则公之谋中也;战不胜,非前死则后北,而命在公矣。”于是成侯言威王,使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郸拔,齐因起兵击魏,大败之桂陵。于是齐最彊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 三十三年,杀其大夫牟辛。 三十五年,公孙阅又谓成侯忌曰:“公何不令人 ![]() ![]() 三十六年,威王卒,子宣王辟彊立。 宣王元年,秦用商鞅。周致伯于秦孝公。 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于南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于齐。宣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于魏,不如蚤救之。”孙子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善。”乃 ![]() 七年,与魏王会平阿南。明年,复会甄。魏惠王卒。明年,与魏襄王会徐州,诸侯相王也。十年,楚围我徐州。十一年,与魏伐赵,赵决河⽔灌齐、魏,兵罢。十八年,秦惠王称王。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十九年,宣王卒,子湣王地立。 湣王元年,秦使张仪与诸侯执政会于齧桑。三年,封田婴于薛。四年, ![]() 十二年,攻魏。楚围雍氏,秦败屈丐。苏代谓田轸曰:“臣原有谒于公,其为事甚完,使楚利公,成为福,不成亦为福。今者臣立于门,客有言曰魏王谓韩冯、张仪曰:‘煮枣将拔,齐兵又进,子来救寡人则可矣;不救寡人,寡人弗能拔。’此特转辞也。秦、韩之兵毋东,旬馀,则魏氏转韩从秦,秦逐张仪, ![]() ![]() ![]() ![]() 十三年,秦惠王卒。二十三年,与秦击败楚于重丘。二十四年,秦使泾 ![]() ![]() 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齐,见于章华东门。齐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厓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微,原王受之而勿备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原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卫之 ![]() 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 ![]() ![]() ![]() ![]() ![]() 三十九年,秦来伐,拔我列城九。 四十年,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王解而卻。燕将乐毅遂⼊临淄,尽取齐之宝蔵器。湣王出亡,之卫。卫君辟宮舍之,称臣而共具。湣王不逊,人侵之。湣王去,走邹、鲁,有骄⾊,邹、鲁君弗內,遂走莒。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相齐湣王。淖齿遂杀湣王而与燕共分齐之侵地卤器。 湣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恆人,怜而常窃⾐食之,而与私通焉。淖齿既以去莒,莒中人及齐亡臣相聚求湣王子, ![]() 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汙吾世。”终⾝不睹君王后。君王后贤,不以不睹故失人子之礼。 襄王在莒五年,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 ![]() 十四年,秦击我刚寿。十九年,襄王卒,子建立。 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卻,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今⽇亡赵,明⽇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赵,⾼义也;卻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卻彊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秦破赵于长平四十馀万,遂围邯郸。 十六年,秦灭周。君王后卒。二十三年,秦置东郡。二十八年,王⼊朝秦,秦王政置酒咸 ![]() 四十四年,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秦虏王建,迁之共。遂灭齐为郡。天下壹并于秦,秦王政立号为皇帝。始,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馀年不受兵。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脩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五国已亡,秦兵卒⼊临淄,民莫敢格者。王建遂降,迁于共。故齐人怨王建不蚤与诸侯合从攻秦,听奷臣宾客以亡其国,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疾建用客之不详也。 太史公曰:盖孔子晚而喜易。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故周太史之卦田敬仲完,占至十世之后;及完奔齐,懿仲卜之亦云。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专齐国之政,非必事势之渐然也,盖若遵厌兆祥云。 田完避难,奔于大姜;始辞羁旅,终然凤皇。物莫两盛,代五其昌。二君比犯,三晋争強。和始擅命,威遂称王。祭急燕、赵,弟列康、庄。秦假东帝,莒立法章。王建失国,松柏苍苍。 译文 陈完是陈厉公陈他(tuō,托)的儿子。完初生的时候,周太史正好路过陈国,陈厉公请他给陈完卜卦,卜得的卦是《观卦》变为《否(pǐ,匹)卦》,太史说:“卦辞的意思是:观看家国的风俗民情,利于做君王的上宾。这是说他将取得陈国君位拥有家国吧?也许是不在陈国而在他国吧?或者是不应验在他人⾝上,而应验在他的子孙⾝上。如果是在他国,必定是姜姓国。姜姓是帝尧时四岳的后代。事物不可能是两个同时強大,陈国衰落后,他这一支将要昌盛起来吧!” 厉公是陈文公的小儿子,他的⺟亲是蔡国女子。文公去世后,厉公的哥哥陈鲍即位,这就是桓公。桓公和弟弟陈他不同⺟。趁桓公生病的时候,蔡国人替陈他杀死了公陈鲍和太子陈免,立陈他为君,这就是厉公。厉公即位以后,娶蔡国之女为 ![]() ![]() ![]() 庄公去世后,弟弟杵臼即位,这就是陈宣公。宣公二十一年(前672),杀死了太子御寇。御寇和陈完相友爱,恐怕灾祸牵连到自己,所以陈完逃奔齐国。齐桓公想要任他为卿,他推辞说:“我这个寄居在外的小臣有幸能够免除种种负担,已经是您给我的恩惠了,不敢再担当这么⾼的职位。”齐桓公让他任管理百工的工正。齐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完为 ![]() ![]() 陈完去世后,谥号是敬仲。敬仲生了稺(zhì,志)孟夷。敬仲到齐国之后,把陈氏改为田氏。 田稺孟夷生了湣孟庄,田湣孟庄生了文子须无。田文子侍奉齐庄公。 晋国大夫栾逞在晋国作 ![]() 田文子去世,他生的儿子是桓子无宇。田桓子无宇有力气,侍奉齐庄公,很受宠信。 无宇去世,他生的儿子是武子开和釐(xī,西)子乞。釐子田乞侍奉齐景公,是大夫,他向百姓征收赋税时用小斗收进,赐给百姓粮食时用大斗,暗中向百姓施以恩德,而齐景公也不加噤止。因此田氏得到齐国的民心,他们家族越来越強大,百姓心向田氏。晏子多次向景公进谏,景公不听。不久晏子到晋国出使,他与叔向私下里说:“齐国的权政最终要归到田氏的手里呀。” 晏婴去世后,范氏和中行氏在晋国反叛。晋国加紧追击他们,范氏和中行氏向齐国请求借粮,田乞想作 ![]() ![]() 齐景公的太子死了,景公有个宠姬叫芮子,芮子生的儿子叫荼。景公生病时,让他的宰相国惠子和⾼昭子立儿子荼为太子。景公去世后,⾼、国两位宰相立荼为国君,这就是晏孺子。可是田乞不⾼兴,想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 ![]() ![]() ![]() ![]() 田乞派人到鲁国, ![]() ![]() ![]() ![]() ![]() ![]() ![]() ![]() ![]() 四年之后,田乞去世,他的儿子田常接替了职位,这就是田成子。 鲍牧和齐悼公不和,杀死了悼公。齐国人共同拥立悼公的儿子壬,这就是简公。成子田 ![]() 子我是监止的同族,平时与田氏不和。田氏的远房同族田豹侍奉子我而受宠。子我说:“我想把田氏的直系子孙都杀光,让你来接续田氏宗族。”田豹说:“我只是田氏的远房啊。”子我不听。不久田豹对田氏说:“子我将要诛灭田氏,如果田氏不先下手,灾祸就要来了。”子我住在简公的宮里,田常兄弟四人也乘车到了宮中,想杀了我。子我闭门。简公正与宠妃在檀台饮酒作乐,就想攻打田常。太史子余说:“田常不敢作 ![]() 简公出逃,田氏的部下追到徐州把简公捉住了。简公说:“早听御鞅的话,也不会受到这样的灾难。”田氏的部下恐怕简公恢复君位后会杀他们,就把简公杀了。简公即位四年被杀。于是田常让简公的弟弟骜即位,这就是平公。平公即位后,任田常为宰相。 田常杀了简公以后,害怕各国诸侯联合诛杀自己,就把侵占鲁国、卫国的土地全部归还。西边同晋国、韩氏、魏氏、赵氏订约,南方与吴国、越国互通使臣,建立功德,施行赏赐,亲近百姓,因此齐国重又定安。 田常对齐平公说:“施行恩德是人们所希望的,由您来施行;惩罚是人们所厌恶的,请让臣去执行。”这样做了五年,齐国的权政都归田常把持了。于是田常把鲍氏、晏氏、监止和公族中较強盛的全部诛杀了,并分割齐国从安平以东到琅琊的土地,作为自己的封地。他的封地比齐平公享有的邻地还要大。 田常挑选⾝⾼七尺以上的齐国女子做后宮姬妾,姬妾达一百多人,并且让宾客侍从随便出⼊后宮,不加噤止。到田常去世的时候,姬妾生下七十多个儿子。 田常去世后,他的儿子襄子田盘接替他的职位,任齐国宰相。田常的谥号是成子。 田襄子做齐宣公宰相后,晋国韩、赵、魏三家杀死知伯,瓜分了他的领地。襄子也让他的兄弟和本族人都去做齐国大小城邑的大夫,与三晋互通使臣,几乎已经拥有齐国。 襄子去世后,他的儿子庄子田⽩继承⽗位。田庄子辅佐齐宣公。宣公四十三年(前413),齐国进攻晋国,攻毁⻩城,围困 ![]() 田庄子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公田和继承⽗位。田太公辅佐齐宣公。宣公四十八年(前408),齐国夺取鲁国的郕(chég,成)城。第二年,齐宣公与郑国人在西城相会。齐国攻伐卫国,攻占了(guàn,贯)丘。宣公五十一年(前405),齐宣公去世,田会在廪丘反叛。 齐宣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康公贷即位。贷即位十四年,沉溺于酒⾊,不理政事。太公田和就把他迁到海滨,只给一座城做食邑,以便供给对其祖先的祭祀。第二年,鲁军在平陆打败齐军。 再过三年,齐太公田和与魏文侯在浊泽相会,请求成为诸侯。魏文侯就派使臣报告周天子和各国诸侯,请求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准许这一请求。齐康公十九年(前386),田和正式成为齐侯,列名于周朝正室,开始元纪年。 齐侯太公田和在位二年去世,他的儿子桓公田午即位。桓公午五年(前380),秦国、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田午召集大臣商议说:“早去救它好,还是晚去救它好?”驺(zōu,邹)忌说:“不如不救。”段⼲朋说:“如果不救,韩国失败就要并⼊魏国,不如去救它。”田臣思说:“您的计谋错了!秦、魏进攻韩国,楚、赵一定去救它,这是上天把燕国送给齐国。”桓公说:“好极了!”于是暗中告诉韩国使者一定去援救,并把它送走。韩国自以为得到了齐国的救兵,因而与秦、魏 ![]() 桓公六年,援救卫国。桓公去世,他的儿子威王因齐即位。这一年,原来的齐康公去世,断绝了后代,封地都归田氏所有。 齐威王元年(前378),三晋趁齐国有丧事来进攻灵丘。三年,韩、赵、魏灭晋后并瓜分了它的土地。六年,鲁国进攻齐国,攻⼊ ![]() 威王开始即位以来,不理国事,把政事 ![]() ![]() 驺忌子由于善弹琴而进见齐威王,威王很喜 ![]() ![]() 驺忌子进见威王才三个月就接受了相印。淳于髡见了他说:“您真会说话呀!我有些浅薄的相法,愿在您面前陈述。”驺忌子说:“恭敬地接受教诲。”淳于髡说:“侍奉国君能周到无误,你的⾝名就都能兴盛;如果稍有不周或失误,⾝名都要毁灭。”驺忌了说:“恭敬地接受指教,我要把您的话谨记在心。”淳于髡说:“用猪油涂抹棘木车轴,是为了使它润滑,然而,如果轴孔是方形的就无法转动。”驺书子说:“谨受指教,我要小心地在国君左右侍奉。”淳于髡说:“拿胶粘用久了的弓⼲,是为了粘合在一起,然而胶不可能把 ![]() 威王二十三年,齐王与赵王在平陆相会。二十四年,齐王与魏王在郊外一起打猎。魏王问道:“大王也有宝物吗?”威王说:“没有。”魏王说:“像寡人的家国这样小,也还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直径一寸的夜明珠十颗,齐国这样的万乘之国怎么能没有宝物呢?”威王说:“寡人当作宝物的与大王不同。我有个大臣叫檀子的,派他镇南城,楚国人就不敢向东方犯侵掠夺,泗⽔之滨的十二诸侯都来朝拜。我有个大臣叫盼子的,派他镇守⾼唐,赵国人就不敢到东边的⻩河里捕鱼。我有个官吏叫黔夫的,派他镇守徐州,燕国人就到北门祭祀,赵国人就到西门来祭祀,以求神灵保佑不受攻伐,搬家去追随他的有七千多家。我有个大臣叫种首的,派他戒备盗贼,结果就道不拾遗。这些都将光照千里,岂只是十二辆车呢!”魏惠王心中惭愧,败兴离去。 威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包围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救赵好还是不救赵好?”驺忌子说:“不如不救。”段⼲朋说:“不救就是不义,并且对我们不利。”威王说:“为什么呢?”段⼲朋回答说:“魏国并呑邯郸,这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救赵,军队驻在赵国郊外,这就使赵国不被攻伐而魏军也会完好无损。所以不如向南进攻魏国的襄陵使魏军疲惫,邯郸即使被攻下,我们也可以利用魏国的疲惫使它受挫。”威王听了他的计谋。 后来成侯驺忌与田忌关系不好,公孙阅对成侯驺忌说:“您为什么不考虑伐魏?那样,田忌一定领兵。如果战胜有功,那是您的计谋正确;如果打不胜,田忌不是向前死战就是向后败北,他的命就在您的手里了。”于是成侯向威王建议,派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郸被攻克,齐国趁机起兵进攻魏军,在桂陵大败魏军。于是齐国成为诸侯中最強的家国,自称为王,来号令天下。 威王三十二年,威王杀了他的大夫牟辛。 威王三十五年,公孙阅又对成侯驺忌说:“您为什么不让人拿⻩金十斤到街上去占卜,说‘我是田忌的人。我们三战三胜,声威満天下。想要做大事,是吉利还是不吉利?’”问卜的人走了以后,就派人逮捕为他占卜的先生,在威王那里验证问卜之辞,田忌听说之后,就率领他的部下袭击临淄,捕捉成侯,没有取胜就逃跑了。 威王三十六年,齐威王去世,他的儿子宣王辟彊即位。 宣王元年(前342),秦国任用商鞅。周天子把霸主的称号送给秦孝公。 宣王二年,魏国进攻赵国。赵国与韩国友好,一起攻打魏国,赵国不利,在南梁战败。宣王召回田忌恢复他原来的职位。韩国向齐国求救。宣王召集大臣商议说:“早去救援好还是晚去救援好?”驺忌子说:“不如不救。”田忌说:“如果不救,韩国就要失败而并⼊魏国,不如早去援救它。”孙膑说:“如果韩、魏的军队尚未疲惫就去援救,那就是我们代替韩国受魏军的攻击,回过头来反倒听从韩国的指挥。况且魏国已有攻破韩国的打算,韩国就要亡国,必定要到东边来向齐国告求救兵。我们趁机与韩国结下亲密的关系,又可晚一些去利用魏军的疲惫,这样就能有更大的利益并得到受人尊敬的名声。”宣王说:“很好。”于是暗中告诉韩国使者并把他送走。韩国由于依仗齐国救援,结果五战都失败了,只好向东把家国托付给齐国。齐国趁势出兵,派田忌、田婴为统帅,孙膑为军师,进击魏国以救援韩、赵,并在马陵大败魏军,杀死魏将庞涓,俘虏了魏太子申。此后,三晋的君主都由田婴引见,在博望朝拜齐王,盟誓之后离去。 宣王七年,齐王与魏王在平阿以南相会。第二年,又在甄城相会。魏惠王去世。再一年,齐宣王与魏襄王在徐州相会,诸侯互相称王。宣王十年,楚军包围齐国的徐州。十一年,齐国与魏国攻伐赵国,赵国决⻩河⽔淹齐国、魏国的军队,齐、魏退兵。十八年,秦惠王称王。 宣王喜爱博学和能言善辩的士人,像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一流的七十六人,都赐给府第,封为上大夫,让他们不处理政事而专门议论学术。因此齐国的稷下学士又多起来了,将近数百以至上千人。 宣王十九年,齐宣王去世,他的儿子湣王田地即位。 湣王元年(前323),秦国派张仪与各国执政大臣在啮(niè,聂)桑相会。三年,湣王把田婴封在薛。四年,湣王从秦国 ![]() 湣王十二年,齐国攻打魏国。楚国围攻韩国的雍氏,秦国打败楚将屈丐。苏代对楚国大臣田轸说:“臣有事愿拜见您,这件事非常完満,会使楚国对您有利,成功了是福,不成功也是福。今天我站在门口,有人说到魏王曾对韩冯(píng,平)、张仪说:‘煮枣将要失陷,齐军又来进犯,您二位来救寡人就可以不败;不来救寡人,寡人就无能为力了。’这只是婉转之辞。秦、韩的军队不向东救魏,十几天之后,魏国就要转变策略,韩国追随秦国,秦国驱逐张仪,拱手侍奉齐、楚,这样,您的事就成功了。”田轸说:“怎么才能使秦、韩军队不向东进呢?”苏代回答说:“韩冯救魏的言辞,一定不会对韩王说‘我是为了魏国’,必定说‘我将用秦、韩的兵力向东打退齐、宋,我趁势聚合三国的军队,利用屈丐战败后的疲备,向南要求楚国割地,韩国失去的旧地一定能全部收回。’张仪救魏的言辞,一定不会对秦王说‘我是为了魏国’,必定说‘我将用秦、韩的兵力向东抵挡齐、宋,我将聚合三国的军队,趁屈丐战败后的疲惫,向南要楚国割地,名义上是为保存将亡的家国,实际上是攻伐三川之后返回来,这是王者的事业。’您让楚王给韩国土地,让秦国控制两国议和,您对秦王说‘请让楚国给韩国土地,而大王可以在三川一带施逞威风,韩国的军队没有动用就从楚国得到了土地。’韩冯向东发兵的言辞会怎样对秦国说呢?他说‘秦国不用兵就得到了三川,进攻楚国、韩国、使魏国受到困窘,魏国便不敢向东联齐,这样就孤立了齐国’。张仪向东发兵的言辞会怎样说呢?他说‘秦国、韩国想得到土地却按兵不动,声威震动了魏国,魏国不想失去和齐、楚的关系也就有所凭借了。’魏国转就对秦国、韩国的态度,争着侍奉齐国和楚国,楚国正想得到魏国侍奉而又不想给韩国土地,您让秦国、韩国不用兵就能得到土地,这是对两国有大恩德啊。秦韩两国国王受韩冯、张仪的威胁,向东发兵以便使魏国顺服,您可以常常持胜券去责问秦、韩,这样就使秦、韩两国喜 ![]() 湣王十三年,秦惠王去世。二十三年,齐军和秦军在重丘击败楚军。二十四年,秦国派泾 ![]() ![]() 湣王三十六年,齐湣王自称东帝,秦昭王自称西帝。苏代从燕国来到齐国,在章华东门拜见齐王。齐王说:“嘿,好啊,您来了!秦国派魏冉送来了帝号,您认为怎么样?”苏代回答说:“大王对臣的提问太仓卒了,而祸患的生产常常是不明显的。希望大王接受帝号,但不要马上就准备称帝。秦国称帝后,如果天下定安,大王再称帝,也不算晚。况且在争称帝名时表示谦让,也没什么关系。如果秦国称帝后,天下都憎恶他,大王也就不要称帝,以此收拢天下人心,这是很大的本钱。况且天下并立两帝,大王认为天下是尊崇齐国呢,还是尊崇秦国呢?”湣王说:“尊崇秦国。”苏代说:“如果放弃帝号,天下是敬爱齐国呢,还是敬爱秦国呢?”湣王说:“敬爱齐国而憎恨秦国。”苏代说:“东西两帝订立盟约进攻赵国有利,还是讨伐宋国的暴君有利?”湣王说:“讨伐宋国的暴君有利。”苏代说:“盟约是均等的,可是与秦国一起称帝,天下只尊崇秦国而轻视齐国,放弃了帝号,天下就会敬爱齐国而憎恨秦国,进攻赵国不如讨伐宋国的暴君有利,所以希望大王明确地放弃帝号以收拢天下人心,背弃盟约,抛开秦国,不与秦国争⾼低,大王要利用这个时机攻下宋国。占有宋国,魏国的 ![]() 湣王三十八年,齐国讨伐宋国。秦昭王发怒说:“我爱宋国和爱新城、 ![]() ![]() ![]() ![]() 湣王三十九年,秦国来进攻齐国,攻下城邑九座。 湣王四十年,燕、秦、楚及三晋合谋,各用出派精兵来进攻齐国,在济⽔以西打败齐军。齐王的军队溃散退却。燕将乐毅于是攻⼊齐都临淄,全部掠取了齐国收蔵的珍宝礼器。湣王出逃到卫国,卫国国君打开王宮让他居住,向他称臣并供给他用具。湣王却很傲慢,卫国人就去侵扰他。湣王只得离开卫国,跑到邹国、鲁国,表现出傲慢的神气,邹、鲁的国君都不收留他,于是又跑到莒。这时楚国派淖(nào,闹)齿领兵救援齐国,因而就辅佐齐湣王,结果淖齿竟把湣杀了,并与燕国一起瓜分了侵占齐国的土地和掠夺的宝器。 湣王遇害之后,他的儿子法章更名改姓去莒太史敫的家中当佣人。太史敫的女儿感到法章的相貌不凡,认为他不是平常之人,怜爱他因而时常愉着送他一些⾐食,并且和他私通了。淖齿离开莒城之后,莒城里的人和齐国逃亡的大臣聚在一起寻找湣王的儿子,想要立他为齐王。法章先是害怕他们要杀害自己,过了很久,才敢自己声言“我就是湣王的儿子”于是莒人共同让法章即位,这就是襄王。由于拥有莒城而向齐国各地布告:“新王已经在莒即位了。” 襄王即位后,立太史氏的女儿为王后,称为君王后,生了儿子名建。太史敫说:“女儿不经媒人而私自嫁人,不能算我的后代,她玷污了我们的家风。”他就终⾝不与君王后见面。君王后贤惠,并不因为⽗亲不见她的缘故就失掉了做子女的礼节。 襄王在莒住了五年,田单依靠即墨军民打败了燕军,到莒 ![]() 襄王十四年(前270),秦军进攻齐国的刚寿。十九年,襄王去世,他的儿子田建即位。 齐王建即位六年,秦国进攻赵国,齐、楚去救它。秦国盘算说:“齐、楚援救赵国,如果他们关系亲近,我们就退兵;如果他们不亲近,我们就进攻它。”赵国没有粮食,请求齐国支援粟米,齐国不答应。周子说:“不如答应它以便使秦兵撤退,不答应它秦兵就不会撤退,这样就使秦国的计谋得逞,而齐、楚的计谋失败了。况且赵国对于齐、楚来说,就是屏障啊,好像牙齿外面有嘴 ![]() ![]() 齐王建十六年(前249),秦国灭亡周室。齐国君王后去世。二十三年,秦国设置东郡。二十八年,齐王到秦国朝拜,秦王政在咸 ![]() 齐王建四十四年(前221),秦国进攻齐国。齐王听从宰相后胜的计谋,不 ![]() ![]() 太史公说:大概孔子晚年喜 ![]() 解析 公元前386年,齐国世卿田和取代了姜姓国君,成为齐国的新主,从此齐国就由姜姓国变为田姓国。田氏先祖最早来到齐国的是田完(即陈完),他的谥号是敬仲,因名本篇为《田敬仲完世家》,简称《田完世家》。史书又常称此后的齐国为田齐,所以也称本篇为《田齐世家》。 齐国在舂秋时就是个強国,舂秋后期渐趋衰落,但 ![]() 齐威王是本篇中较为突出的人物,作者选择了几个重要事例表现了他的不同寻常。一是严明赏罚。对即墨大夫的重赏,对阿大夫的烹杀,一举震慑了国全,官吏们不敢再文过饰非,使齐国大治。二是重用贤才。文中记述了一段齐威王与梁惠王的谈话,梁惠王以有十枚照夜珠自诩,而齐威王却把自己的贤臣良将视如珍宝,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齐威王对人才的重视。三是善于听取臣下意见。威王和邹忌议论鼓琴与治国,同大臣讨论是否救赵等,都表现了他的这个特点。 齐宣王是齐国的又一位重要人物。这里突出了他的两件大事,一是任用田忌、孙膑,大败魏军于马陵,使齐国威震一时;二是“喜文学游说之士”这第二件事是国中文化史上的盛举。齐宣王对文学游说之士“皆赐列第,为上大夫”让他们“不治而议论”使稷下先后集中了学士“数百千人”临淄成了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对家百争鸣起了促进作用。齐宣王对文化史的这一贡献是应该肯定的。 齐湣王是本篇记述的另一个重点。他曾有过一番作为,放弃东帝的称号,征讨宋国的暴君等,都提⾼了齐国的威望。但他骄傲轻敌,燕相乐毅率五军国队来攻,齐国几乎灭亡。这次惨败使齐国一蹶不振,虽有襄王五年时的田单复齐,但齐国的衰亡已无法挽回了。 本篇还涉及到一些有名的历史人物,邹忌是着墨较多的一个。他通过鼓琴与齐威王论治国之道,淳于髡(kūn,昆)讽以微言,他能应答如响,都显示出他具有辅国的大才。但他当权后却使用不光彩的手段陷害田忌,又表现了他的权势 ![]() 篇末,太史公认为,田氏代齐“非必事势之渐然”而似乎是在遵循着当初占卜的预兆。既否定历史发展的趋势,又宣扬 ![]() |
上一章 史记 下一章 ( → )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走下神坛的毛走下圣坛的周红墙内外贺龙生与死共和国秘使龙困与微行狼毒花明朝那些事儿 |
司马迁的免费历史小说《史记》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史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史记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