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司马迁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史记 作者:司马迁 | 书号:10113 时间:2017/3/25 字数:7098 |
上一章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下一章 ( → ) | |
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襃有德也;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以辅卫王室。管、蔡、康叔、曹、郑,或过或损。厉、幽之后,王室缺,侯伯彊国兴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纯,形势弱也。 汉兴,序二等。⾼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祖弟子同姓为王者九国,虽独长沙异姓,而功臣侯者百有馀人。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 ![]() ![]()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忕琊臣计谋为 ![]() ![]() 臣迁谨记⾼祖以来至太初诸侯,谱其下益损之时,令时世得览。形势虽彊,要之以仁义为本。 (表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史公说:殷朝以前年代久远,封爵的情况已不可考知了。周朝的封爵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域各为四百里,这是以亲亲之义为本,同时也是对有德之人的褒奖。太公封于齐,兼有五个侯爵的封地,这是对勤劳者的尊崇。武王、成王、康王所封的诸侯有数百个,其中与周室同姓者有五十五个,他们的封地最大不过百里,最小者只有三十里,用来辅卫王室。管叔、蔡叔、康叔和曹、郑始封之君,(他们的封地)有的超过爵位应得之数,有的则不⾜。厉王、幽王以后,周室衰败,争強称霸的诸侯国兴盛起来,天子的力量微弱,不能纠正。这并不是(周王)道德不纯一,而是形势衰弱的缘故。 汉兴以后,封爵为王、侯二等。⾼祖末年,不是刘氏而称王者,或没有功劳不是天子所封而称侯者,天下共同讨伐他。⾼祖的弟子同姓而被封为王者有九国,唯独长沙王是异姓,而有功之臣被封为侯者有一百多人。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 ![]() ![]() 汉朝平定天下以后百年之间,诸侯王与天子的关系更加疏远,有的诸侯王骄奢起来,习惯于听从奷琊之臣的计谋去做 ![]() ![]() ![]() 臣迁恭谨地记载了⾼祖以来至太初间的诸侯王国的情况,用列表的方式记录自始封年用以下各国兴衰损益的时间,使后世得以观览。现今朝廷形势虽強,处理好同诸侯王关系的关键在于以仁义为本。 注释 [1]“尚”久远。 [2]“公,侯,伯,于,男”古代的五等爵位。 [3]“伯禽”周公旦的儿子。姬姓。字伯禽,亦称禽⽗。周公东征胜利后,成王把殷民六族和旧奄国地,连同奄民分封给他,国号鲁,为鲁国的始祖。详见本书《鲁周公世家》。“康叔”周武王(姬发)少弟。名封。初封于康(今河南禹县西北),故称康叔。周公旦诛武庚后,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周围地区封给他,国号卫。为卫国的始祖。详见本书《卫康叔世家》。“鲁”诸侯国名,在今山东西南部,都曲⾩(今山东曲⾩)。建于周初,姬姓,公元前二五六年为楚所灭。“卫”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北部,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建于周初,姬姓,公元前二五四年为魏所灭,后在秦的支持下复国,迁都野王(今河南沁 ![]() [4]“亲亲之义”谓亲其所当亲。《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尽心上》:“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儒家言仁,由亲及疏,故以亲亲为仁之本。 [5])“太公”指吕尚。吕尚,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一说字子牙。本居海滨,殷末⼊周辅佐文王,因年⾼德尊,有太公之称。后又辅佐武王,在兴周灭商的斗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西周初年官太师(武官名),也称师尚⽗。因功封于齐,为齐国始祖。事详见本书《齐太公世家》。“齐”诸侯国名。建于周初,姜姓,始祖吕尚。在今山东北部,都营丘(后称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东)。舂秋时国力強盛,为五霸之一。舂秋末,姜氏被田氏取代,仍称齐。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公元前二二一年为秦所灭。 [6]“武王”周文王子。姬姓,名发。西周王朝的建立者。他起兵伐纣,联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族东进,最后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东岸)。事详本书《周本纪》“成”即周成王,武王子,名诵。武王死后继位,因年幼,由叔⽗周公旦摄政,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巩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后周公归政于他。事详本书《周本纪》。“康”即周康王,成王子,名钊。在位时继续推行成王的政策,加強统治,即所谓“成康之治”刑措不用者四十余年。事详本书《周本纪》。 [7]“管”指管叔,名鲜。周武王之弟。武王灭商后封他于管(今河南郑州)。与蔡叔、霍叔并称三监,负有监视殷遗民之责。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他和蔡叔等不服,曾和武庚一起叛 ![]() ![]() [8]“厉”指周厉王姬胡。他任用好利的荣夷公执政,又命令卫巫监视国人,杀死议论他的人,引起反抗。公元前八四二年“国人”发难,他逃奔彘(今山西霍县)。十四年后死于彘。事详本书《周本纪》。“幽”指周幽王姬宮湦(一作涅)。宣王子,公元前七八一年继位,他任用虢石⽗执政,剥削严重,再加上地震和旱灾,使民人流离夫所。又进攻六济之戎,大败。因宠爱褒姒,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公元前七七一年,申侯联合曾、⽝戎等攻周,他被杀于骊山下。西周灭亡。事详本书《周本纪》。 [9]“侯伯”诸侯之长。 [10]“九国”指齐、楚、荆、淮南、燕、赵、梁、淮 ![]() [11]“长沙”汉初异姓诸侯王国,始封之王为吴芮。其地域大致相当今湖南全省,都临湘,即今长沙市。 [12]“雁门”郡名。西汉时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南)。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內蒙古⻩旗海、岱海以南地。“太原”郡名。治所在晋 ![]() ![]() ![]() ![]() ![]() ![]() [13]“燕”诸侯王国名,汉初辖境约相当今河北北部、京北市和辽宁东部原战国时燕国地。都蓟,故地在今京北市城区西南。据《史记》、《汉书》记载,⾼帝五年(公元前二○二年)七月,燕王臧荼反,九月,汉兵虏荼,刘邦改立太尉卢绾为燕王。十二年二月,又使樊哙、周 ![]() ![]() [14]“常山”山名,本名恒山,避汉文帝刘恒讳改。为五岳中的北岳,在今河北曲 ![]() [15]“大行”山脉名,亦作“太行”在今山西⾼原与河北平原间,东北至西南走向,北起拒马河⾕,南至山西、河南边境⻩河沿岸。“行”音háng。 [16]“河”即⻩河。“济”古四读之一。或作“泲”据《汉书·地理志》、《⽔经》,其时济⽔自今荥 ![]() ![]() [17]“阿”音ē。县名,即东阿。治所在今山东东阿西南。“甄”县名。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 [18]“齐”诸侯王国名,汉初辖境约当今山东中部、北部及胶东地区,都临淄,故地在今淄博市东临淄镇。据《史记》、《汉书》记载,⾼帝六年,以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 ![]() ![]() [19]“陈”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淮 ![]() [20]“九疑”山名,即九疑山“疑”或作“嶷”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 [21]“江”即长江。“淮”即淮⽔。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等省到江苏省北部⼊海。“⾕”即⾕⽔。古获⽔下游流经今安徽砀山县北,有⾕⽔上承砀陂东北流来会,自下通称⾕⽔,东至今江苏徐州市⼊泗⽔。“泗”即泗⽔。源出山东泗⽔县东蒙山,西流至今兖州等县,折南经济宁市南鲁镇及鱼台县东,转东南经江苏沛县东,又南至徐州市东北循淤⻩河东南流至清江市西南,注⼊淮河。 [22]“会稽”指会稽山。在今浙江省中部绍兴、嵊县、诸暨、东 ![]() [23]“梁”诸侯王国。据《史记》、《汉书》记载,汉五年(公元前二○二年)⾼帝许以“取睢 ![]() ![]() ![]() ![]() ![]() [24]“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此处似专指匈奴。“越”古族名。秦汉以前即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部落众多,故又有“百越”之称。此处似专指南越。 [25]“三河”汉人称河东、河內、河南三郡为“三河”河东,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沁⽔以西、霍山以南地区。河內,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河南,冶所在雒 ![]() ![]() ![]() ![]() ![]() ![]() ![]() ![]() ![]() ![]() [26]“江陵”古县名。故治在今湖北江陵荆州镇。“蜀”郡名。治所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以南,北川、彭县、洪雅以西,峨边、石棉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东,以及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康定以甫、冕宁以北地区。 [27]“云中”郡名。治所在云中(今年蒙古托克托东北)。辖境相当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河南岸及长城以北。“陇西”郡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南)。辖境相当今甘肃东乡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上游及天⽔市东部地区。 [28]“內史”古政区名。秦汉时,京畿附近由內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 ![]() ![]() [29]“疏”疏远。 [30]“忕”音shì。习惯。 [31]“推恩”施恩惠于他人。 [32]“齐分为七”⾼帝六年(公元前二○一年)封子肥为齐王,有临淄、济北、博 ![]() ![]() ![]() [33]“赵分为六”指景帝二年至中元五年(公元前一五五年至前一四五年),在故赵地先后建立的六王国:广川、河间、中山、清河、常山、赵。 [34]“梁分为五”《史记·孝景本纪》云:中六年四月,梁孝王薨。“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 ![]() ![]() [35]“淮南分三”《史记》、《汉书·淮南王传》云:文帝十六年(公元前一四六年),立厉王三子王淮南故地,三分其地:⾩陵侯安为淮南王,安 ![]() ![]() ![]() [36]“支庶”宗族旁出支派。 [37]“吴楚时”指景帝前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吴楚七国之 ![]() [38]“适”音zhè。罚罪。 [39]“蕃辅”屏藩与辅佐。“蕃”通“藩” [40]“阸塞”险要之地。阸,音è,同厄。 [41]“太初”汉武帝年号,共四年,公元前一○四年至前一○一年。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史记 下一章 ( → )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走下神坛的毛走下圣坛的周红墙内外贺龙生与死共和国秘使龙困与微行狼毒花明朝那些事儿 |
司马迁的免费历史小说《史记》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史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史记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