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孙武创作的完结历史小说作品 |
![]() |
|
闺蜜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孙子兵法 作者:孙武 | 书号:10112 时间:2017/3/25 字数:5577 |
上一章 火攻篇 下一章 ( → ) | |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时者,天之燥也;⽇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內,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內,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佐攻者強。⽔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孙子说:火攻有五种目标:一是烧焚敌军的人马,二是烧焚敌军的粮草积聚,三是烧焚敌军的辎重,四是烧焚敌军的仓库,五是烧焚敌军的运输设施。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发火器材必须经常准备好。发火还要选择有利的时候,起火要选准有利的⽇期。所谓有利的时候,指的是天气⼲燥;所谓有利的⽇期,指月亮运行到“箕”、“壁”、“翼”、“轸”4个星宿的位置,凡是月亮运行到这4个星宿位置时,就是起风的⽇子。 凡用火攻,必须 ![]() ![]() 用火来辅助进攻的,明显地容易取胜;用⽔来辅助进攻的,攻势可以加強。⽔可以断绝敌人的联系,却不能烧毁敌人的蓄积。 凡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池,而不能够巩固胜利,是危险的,这就叫做“费留”因此明智的国君一定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优秀的将帅必须认真处理这个问题。不是对家国有利,就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要随便用兵,不到危急紧迫之时,就不要轻易开战。国君不可凭一时的恼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 ![]() ![]() 注释 火人:火,作动词用,意为烧火、放火。人,此指人马。火人,放火烧焚敌军的人马。 火积:积,积蓄、积蔵,这里指积蔵的军用粮草。火积,放火烧焚敌军积蔵的粮草。 火辎:辎,辎重包括武器、兵车,以及各种军用器械。火辎,放火烧焚敌军的各种军用物资。 月在箕、壁、翼、轸:月,星宿、星座。国中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天空有二十八星宿,这箕、壁、翼、轸就是其中的四座。月在箕、壁、翼、轸,这里指当月亮运行经过箕、壁、翼、轸这四座的⽇子。 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因,依据。五火之变,这里指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五种火攻形式所引起的敌情变化。应,相应、策应。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必须依据五种火攻形式所引起的敌情变化分别采取相应的配合措施。 火发于內:內,指敌军营內。火发于內,在敌军军营里放火。 则早应之于外:早,提早。早应之于外,提前从外部策应。 火发兵静者:兵,指敌军。火发兵静者,火已燃起但敌军依然表现镇静。 待而勿攻:要耐心等待而不应急于进攻。 火发上风:上风相对于下风而言,指火焰起时,烟雾飞行的顺风方向。火发上风,在上风方向起了火。 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凡是用兵的人都必须懂得有五种火攻形式及其所引起的敌情变化。 以数守之:数,规律、法则,这里指气象变化的规律。以数守之,指按照气象变化的规律,等待火攻的时机。 以火佐攻者明:以火攻作为向敌人进攻的辅助方法效果很明显。 以⽔佐攻者強:用⽔攻的方法辅助进攻,就能使攻势大大增強。 ⽔可以绝:用⽔攻的方法可以隔断敌军的联系或者断绝敌军的粮道。 不可以夺:用火攻的方法可以烧毁掉敌军的人马和物资。 实例 ⾚壁之战 ⾚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刘备、孙权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壁(今湖北⾚壁西北)一带大破曹 ![]() ![]() ⽩江口海上火攻战 公元663年,在⻩海东岸,发生拉一场 ![]() ![]() ![]() 公元四世纪,在曾为汉代疆域的朝鲜半岛上陆续出现拉三个立独的家国⾼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长年进攻和对抗,为拉各自生存,三国分别向唐朝和⽇本结盟,⾼句丽在秦汉时代是隶属于我汉朝的辽东地方府政,李唐有意将它收复,故它靠拢倭奴(注:即当时的⽇本);新罗因与倭奴结怨,故和唐王朝亲近;百济与倭奴的关系较为密切,加之公元653年百济、倭奴“通好”以后,就形成了以⾼句丽,百济,倭奴为一方,新罗,唐朝为另一方的政治局势。 公元661年,唐⾼宗年间,中⽇2国为争夺对朝鲜半岛的统治权,经常发生军事冲突。662年,倭奴联合百济起兵反唐,将唐军刘仁愿刘仁轨部围困于熊津城內。不久唐⾼宗发⽔陆大军十万余增援,解拉熊津之围。 公元663年,刘仁轨指挥了中⽇之间的第一次海战——⽩江口战役,史书上有着这样的记载,刘仁轨听到⽇本增援百济的消息,得意之下说道“是上天要富贵我这个老头子” 6月,倭奴天智天皇令倭将⽑野稚子等率27000余人向新罗发起进攻,夺取了沙鼻歧,奴江二城,切断了唐军与新罗的联系。不久,由孙仁师率领的7000名唐朝援军也渡海到达熊津,与刘仁轨会师,唐军军势因此大振。刘仁轨与诸将计议,认为:“周留,贼之巢⽳,群凶所据,除恶务本,须拔其源。若克周留,则诸城自下”遂制定了进攻周留城的计划。周留城即建筑在⽩江河口上游不远处的左岸山地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易守难攻。当时,尽管唐新联军已从三面包围了周留城,但百济只要能确保周留至⽩江一线全安畅通,就能得到倭奴从海上的支援,从而据险固守。因此,⽩江成为维系周留存亡的生命线,两军都誓在必争。唐新⽔军首先到达⽩江江口,随后倭奴⽔军也从海上抵达⽩江,中⽇2国舰队在⻩海东岸⽩河口(今朝鲜锦江口)群山湾海面相遇,于是一场 ![]() 从当时双方的实力来看,大唐⽔军7000余人,170艘战船;倭奴⽔兵万余,1000多艘战船。倭奴虽然在人、船数量上多于我方,起初,⽇本舰队利用其数量上的优势,按浆船时代的传统战法,以方阵队形向唐朝舰队 ![]() ![]() ![]() ![]() ![]() ⽩江口之战为何能以少胜多呢?有三大原因,其一,唐时国中舰船的坚固和把火药用于海战。唐朝是国中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度稳定发展的时期,沿海造船技术比以前更发达,,《资治通鉴》卷一九九载,唐太宗曾“敕越州都督府及婺、洪等州造海船及双舫千一百艘”⾼宗也曾敕令36州造船以备东征[15](卷一一一,罢三十六州造船安抚百姓诏),这既表明唐初造船业基础雄厚、规模宏大,又表明唐初战舰制造能力很強。对此问题,前人论述甚多唐朝造船技术⾼,造舰技术也⾼。前述海鹘两翼装浮板,增加稳定 ![]() ![]() ![]() ![]() ![]() ![]() ![]() ![]() 其二,唐将刘仁轨战术精良。刘仁轨河南尉县人(现称封县),自幼好学上进,喜读兵书。在大战之前,刘仁轨对国中古代许多火攻战特别是三国时期的⾚壁之战进行拉研究,掌握拉火攻战顺风攻击的特点,并制定拉相应的战术。当时的场战在今锦江下游河口处,离海尚有一段距离,河道弯曲,⽔流较急。唐海军配合陆军从上游的熊津出发,包围百济驻守的处于下游的周留城,并封锁河口,当是其急于解周留之围,因为周留控扼⽩江咽喉,是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不⼊內河,无以解围妄图凭藉数量优势以勇取胜,妄信“我等争先,彼应自退”(天智天皇二年八月条),贸然率远来部伍不整之军进攻唐朝海军既设之阵地唐海军则因势利导,以战斗力強但大而不便的楼船、海鹘居中构筑阵地 ![]() ![]() ![]() 其三,唐代海军训练有素,唐初,海军已有严格的条令,据《通典兵二法制附》记载:“船战,令曰:擂鼓一通,吏士皆严;再通,什伍皆就船,整持橹棹战士各持兵器就船,各当其所,幢幡旗鼓各随将;所载船鼓三通鸣,大小战船以次发,左不得至右,右不得至左,前后不得易,违令者斩。”总之,唐初海军战船种类多,各舰行动协调,训练有素,阵位清楚;战船所载人员也按其职责 分为将吏、战士和什伍(注:《卫公兵法辑本卷下》记载:“城上一步一甲卒,十步加五人,以备杂供之要。”这表明守城时,为战士提供后勤服务的人员竟达战士数量的一半。在海军战船上,若包括 ![]() 之比例将更大。),大家职责明确、配置严谨、纪律严明,刘仁轨在⽩江口大战之前在山东招募拉7000名海军,对他们进行拉良好的航海训练和使用火药武器的训练,从而保证拉海上火攻战的成功。 中⽇⽩江口海上火攻战,虽然鲜为人知,但他在世界海战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这场海战将世界海战史从冷兵器时代推向拉热兵器时代。 wWW.iGmXs.cOm |
上一章 孙子兵法 下一章 ( → ) |
三十六计走下神坛的毛走下圣坛的周红墙内外贺龙生与死共和国秘使龙困与微行狼毒花明朝那些事儿那时汉朝 |
孙武的免费历史小说《孙子兵法》由网友提供上传免费章节,闺蜜小说网只提供孙子兵法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孙子兵法的免费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免费小说网。 |